雨刮器设计软件 算法
基于CATIA的雨刮运动模型搭建方法

图 ) 曲柄与电机机架总成的旋转副创建界面
创建刚性 6:连杆 3与刮臂 2为一个整体,直接点 击固结按钮“ ”,如图 8所示。
创建球面 2:曲柄与连杆 2,2个铰接点元素,如
图 4所示。
- -
图 * 曲柄与连杆 ! 的球铰副创建界面
图 . 连杆 ) 与刮臂 ! 的刚性联接创建界面
2第0240(期4)
汽车悬架系统其实是运动副的组合,将各个运动副有 件需要拆分成独立的 part文件,才能搭建运动模型,如
- -
技术应用
图 1所示。工具条中的运动副按钮,如图 2所示。
2020年 4月
创建球面 3:连杆 1与连杆 2,2个铰接点元素,如 图 5所示。
图 ( $%&'% 雨刮模型显示界面 运动副按钮
$<)*+8-*= $& '() *)+,-& ./ 01++)&-)2 312+4 ,& .2*)2 '. 3()35 '() 6,0,&- 12)1 ./ /2.&' 6,&*+(,)7* 6,0)24 ,' ,+ &)3)++128 '. 9:,7* 1 6,0)2 *8&1;,3 ;.*)7 '. 1&178<) 6()'()2 '() *)+,-& +3();) ./ 6,0)2 +8+'); ;))'+ '() *)+,-& 2)=:,2);)&'+> ?1+)* .& !"#$" +./'612)4 '() 6,0)2 *8&1;,3 ;.*)7 ,+ 9:,7' 1&* +,;:71')* '. -)&)21') '() )&@)7.0) @.7:;) ./ 6,0)2 A'() 7)/' 1&* 2,-(' 6,0)2 12;+B4 6(,3( 31& 9) :+)* '. 3()35 '() 6,0,&- 12)1> #() 2)+:7'+ +(.6 '(1' '() )&@)7.0) @.7:;) -)&)21')* 98 '() ;)'(.* 31& 9) :+)* '. 3()35 '() 6,0,&- 12)1 ./ '() 6,0)2 ;.2) )//,3,)&'78 1&* 3.&@)&,)&'78> #(,+ ;)'(.* 31& 02.@,*) 2)/)2)&3) /.2 '() /,)7* ./ 1:'.;.9,7) *)+,-& 1&* @)2,/,31',.&> >07 ?'+2):$,*'9'<.:0@ #$%&$@ 4.50+@ 67(89.- 9'20:@ #'()*+,-*.'(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汽车雨刷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图1 四相六线制步进原理图(3)电动机驱动芯片的选择根据设计要求,本设计的核心部分就是对步进电动机进行控制。
最常用的是脉宽调制式斩波驱动方式,大多数专用的步进电机驱动芯片都采用这种驱动方式调速控制。
TA8435H 和L298都是比较常用,性能比较稳定可靠的集成有桥式电路的电机专用芯片。
TA8435是东芝公司生产的单片正弦细分二相步进电机驱动专用芯片,TA8435主要由1个解码器,2个桥式驱动电路、2个输出电流控制电路、2个最大电流限制电路、1个斩波器等功能模块组成。
工作电压范围宽(10-40V )L298是ST 公司生产的内部集成有两个桥式电路的电机驱动专用芯片,它驱动的电压可达到46V ,单个桥直流电流可达到2A 。
具有两个使能控制端口,分别控制两个电机的启动和制动。
它可以外接电阻,把变化量反馈给控制电路。
其外,L298的两个桥式电路还可以并联起来驱动一个直流电动机,直流电流可达到4A 。
其实对于本设计来说,上述两块芯片都可用。
不过在市场上,TA8435H 使用比较广,而且控制起来也很方便,所以本设计选用TA8435H 作为电机的驱动芯片。
(4)雨量传感器选择目前市场上的雨水传感器大都是依据以下三种工作原理制成的:利用压电振子的传感器、利用静电电容的传感器、利用光强变化的传感器。
第一种和第二种是要把雨水传感器安装在汽车的外面,雨滴直接滴在传感器上,第三种把雨水传感器安装在风挡玻璃驾驶室一侧,通过雨滴滴落在玻璃上引起反射光强的变化感应传感器。
相比较各类雨水传感器的性能和价格,设计中采用的是第三种方案的雨量传感器,其是基于光强变化的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红外线雨水传感器。
传感器由红外光发射电路和红外光接收电路组成,实验证明,这种雨水传感器反应灵敏,实时性好,性能稳定。
原理方框图该系统主要由控制单元、、检测部分、驱动部分和接口单元电路等组成,其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
图2汽车自动雨刷控制系统结构框图电源电路 传感器 时钟电路 复位电路 单片机 步进电机驱动芯片步进电机郑重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基于CATIA超级副本的雨刮刮拭图案的参数化设计

10.16638/ki.1671-7988.2020.13.022基于CATIA超级副本的雨刮刮拭图案的参数化设计杜树浩(成都华川电装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610106)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一种基于CA TIA高级应用超级副本(PowerCopy)的雨刮器刮拭图案的参数化建模设计方法。
主要内容是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在可视化交互的界面中进行设计输入,CATIA对输入的几何元素、尺寸参数等进行处理,自动生成A、B区和刮拭图案的3D模型,以及刮拭率的计算,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关键词:CAITA;PowerCopy;参数化设计;雨刮器;刮拭图案;A、B区中图分类号:U4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7988(2020)13-71-03Parametric Design of Wipe Pattern Based on CATIA Power CopyDu Shuhao(Chengdu Huachuan Electric Parts Co., Ltd, Sichuan Chengdu 610106)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s a parametric modeling design method of wiper pattern based on CA TIA advanced application PowerCopy. The main content is through human-machine dialogue, design input in the visual interactive interface, CATIA processes the input geometric elements, dimensional parameters, etc., automatically generates 3D models of A, B area and wipe pattern, and calculates the wipe rate,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work efficiency.Keywords: CAITA; Power Copy; Parametric Design; Wiper System; Wiper Pattern; A、B AreaCLC NO.: U467 Document Code: B Article ID: 1671-7988(2020)13-71-03前言近年来国内汽车市场呈现持续的大幅增长态势,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为了抢占市场,新车型的开发周期愈来愈短,产品价格越来越低。
基于CATIA二次开发的汽车雨刮器四连杆机构参数化设计

基于CATIA二次开发的汽车雨刮器四连杆机构参数化设计作者:吴栋臣来源:《工业技术创新》2018年第01期摘要:基于CATIA平台进行二次开发,优化了汽车雨刮器四连杆机构设计。
根据雨刮机构的基本结构和布置要求,对机构空间位置和曲柄、摇臂和连杆等机构进行参数化描述,进而提出参数化设计流程。
以某车型为实例进行建模和计算,得到了优化的四连杆机构运动件和刮刷角度、加速度、传动角等运动特性曲线。
设计得以快速完成,为缩短项目时间、节约制造成本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 CATIA;二次开发;汽车雨刮器;参数化设计;知识工程中图分类号:TP3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412 (2018) 01-047-04工业技术创新 URL: http: // DOI: 10.14103/j.issn.2095-8412.2018.01.012引言汽车雨刮器是用来刮除挡风玻璃上附着的雨点及灰尘的装置。
四连杆机构的设计是雨刮系统布置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其尺寸直接影响雨刮片的刮刷面积及刮刷速度等指标。
为保障行驶安全,必须有足够大的刮刷面积为驾驶员提供清晰的视野;为给乘客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则需要将刮片运行加速度控制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以减少刮刷的声音。
参数化设计可用来快速生成四连杆机构模型,进而通过仿真分析检测刮刷角度、刮刷速度及加速度等参数,及时对结构尺寸进行调整[1-10]。
CATIA在CAD/CAE/CAM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但其通用性使其难以很好地应对雨刮器的标准化设计。
在CATIA平台上二次开发专用的雨刮建构模块,将大大提升设计效率。
CATIA提供了自动化对象编程(V5 Automation)和基于构件的应用编程接口(CAA)两种二次开发接口。
本文采用Visual Basic进行自动化对象编程,对雨刮四连杆机构进行尺寸驱动及几何约束,以得到最优的雨刮器设计参数。
1 基本结构及布置要求如图1所示,常见的雨刮机构是一个双四连杆机构,其组成零部件有电机、管架部件、曲柄、长短连杆和左右摇臂等。
基于CATIA—DMU的刮水器仿真分析及优化设计

基于CATIA—DMU的刮水器仿真分析及优化设计本文将介绍基于CATIA—DMU的刮水器仿真分析及优化设计。
刮水器是汽车上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其主要功能是清洗挡风玻璃上的雨水和灰尘,保障驾驶人员的视野安全。
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设计一个高效且经济的刮水器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使用CATIA软件进行刮水器的三维建模,并利用切割工具将刮水器装配到挡风玻璃上。
然后,运用CATIA—DMU模块,进行刮水器的仿真分析。
在仿真分析中,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 刮水器头与挡风玻璃之间的接触力;2. 刮水器头的清扫效率;3. 刮水器头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4. 刮水器头的耐用性。
通过仿真分析,我们可以获得刮水器在实际使用中的情况,从而进行优化设计。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改进方案:1. 优化刮水器头的形状和角度,以提高清扫效率;2. 增加刮水器头的重量以提高其在使用时的稳定性;3. 增加刮水器头与挡风玻璃之间的接触点数,以提高接触力;4. 更换更优质的材料以提高刮水器头的耐用性。
通过优化设计,我们可以使刮水器在实际使用中更加高效、稳定和耐用。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仿真分析来提高汽车制造商的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因此,基于CATIA—DMU的刮水器仿真分析及优化设计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针对刮水器头的形状和角度优化,我们可以使用CATIA软件进行建模,然后进行仿真分析来优化效果。
在模拟过程中,我们可以改变刮水器不同部位的形状和角度,然后通过液滴的痕迹来观察和比较不同设计方案对雨水去除的效果。
同时,我们还可以考虑增加刮水器头的重量来提高其稳定性。
在仿真分析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刮水器杆的重量或是在刮水器头上加上一些额外的物品来增加其总重量,然后观察其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清扫效率。
为了提高刮水器头与挡风玻璃之间的接触力,我们可以尝试增加刮水器头与挡风玻璃之间的接触点数。
在模拟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刮水器头的“横向”长度来增加接触点的数量,从而提升接触力和清扫效率。
轿车雨刮器结构设计与运动仿真

摘要汽车雨刮器,是一个很小却又不容忽视的汽车部件,它能擦亮汽车的挡风玻璃,使司机的视线更加清晰。
其功能是将玻璃上的雨水、尘埃、泥污刮净,以获得清晰的视野,保证行车安全。
有的国家已将雨刮器的技术状态列入车辆年检项目。
本设计要求进行轿车雨刮器部件尺寸的设计,求解刮扫面积,电机选型,电路分析,利用ADAMS软件进行运动分析,获得运动的轨迹和速度,并用Pro/E绘出三维模型。
运用三维建模软件Pro/E与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建立雨刮器模型,并进行运动仿真,分析雨刮器的运动曲线,对雨刮器做进一步的设计,力求使刮刷区域进一步增大,为生产实际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雨刮器;间歇电路控制;虚拟设计;ADAMS;Pro/EABSTRACTWindscreen wiper is a small part of automotive but can not be ignored. It can polish the windscreen so that the driver's attention will be more clearly. Its function is to wash the glass to obtain a clear field of vision and ensure the traffic safety. Some countries have had the state of wiper technology projects included into the annual inspection of vehicles.My design requirements are to design the size of the wiper parts in the car, solving the linked scan area, motor selection, circuit analysis, motion analysis using ADAMS software, trajectory and speed of access to and using Pro / E draw three-dimensional model.The use of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software, Pro/E, and dynamic simulation software, ADAMS, to establish a model of the wiper, simulate the full motion, analyze the movement curves of wiper, make a further design to the wiper , increase the scratch brush area further ,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actual production.Key word: Wiper; Intermittent Control Circuit; Virtual Design; ADAMS; Pro/E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1.1虚拟样机技术 (1)1.2虚拟样机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1)1.3设计的目的意义 (2)1.4设计的基本内容与解决的主要问题 (2)1.4.1研究的基本内容 (2)1.4.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3)第2章轿车雨刮器 (4)2.1引言 (4)2.2汽车雨刮器的研究现状 (4)2.3刮水电机 (7)2.3.1刮水电机型号的编制方法 (7)2.3.2减速器的结构特点 (9)2.3.3刮水电机的控制电路分析 (11)2.4雨刮器 (14)2.4.1雨刮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14)2.4.2雨刮品质的评价 (14)2.4.3刮水器传动机构 (16)2.5雨刮器相关参数的选择 (17)2.5.1雨刮器尺寸初定 (17)2.5.2曲柄摇杆结构设计 (18)2.6刮水电机的选择及蜗轮蜗杆设计分析 (20)2.6.1雨刮电机性能计算 (20)2.6.2雨刮电机蜗轮蜗杆设计分析 (23)2.7本章小结 (26)第3章ADAMS建模分析 (27)3.1ADAMS功能简介 (27)3.2基于ADAMS虚拟样机开发流程 (28)3.3曲柄摇杆机构改进 (29)3.4新模型建立 (29)3.5本章小结 (31)第4章Pro/E模型的建立与装配 (32)4.1三维CAD建模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 (32)4.2零件模型的建立 (33)4.3零件模型的装配 (37)4.4本章小结 (39)第5章模拟仿真 (40)5.1将Pro/E装配模型导入ADAMS中 (40)5.2给Pro/E装配模型施加约束 (42)5.3给Pro/E装配模型施加力和驱动进行仿真 (43)5.4绘制出仿真数据分析图 (46)5.5利用函数控制雨刮器进行间歇刮水 (55)5.6雨刮器刮扫面积的分析计算 (56)5.7本章小结 (57)结论 (58)参考文献 (59)致谢 (61)附录A (62)附录B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于LabVIEW的汽车雨刮器综合控制系统

基于LabVIEW的汽车雨刮器综合控制系统
电子发烧友网核心提示:本文介绍一种基于LabVIEW的汽车雨刮器综合控制系统的设计,描述了软件界面设计、参数测量及数据处理的实现方法。
挑战:解决对汽车雨刮器的功能测试(刮刷角度与刮刷频率)、耐久性能测试(刮刷150万次)以及对汽车挡风玻璃的淋水控制(包括喷水间隔与水量大小的调节)。
应用方案:使用NaTIonl Instruments公司的LabVIEW编程软件对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并对雨刮系统进行控制。
使用产品:Labview8.6软件开发平台;NI PCI-7831R数据采集卡
雨刮器是汽车上重要的零部件,它能确保汽车在雨天能安全行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汽车行驶的状况。
为了保证雨刮器的可靠性,雨刮器出厂试验要求必须能达到150万次的刮刷循环。
现在用PLC加触摸屏的方式构造的控制系统比较流行,但其不足之处在于数据处理功能较弱,其功能远不及LabVIEW。
LabVIEW可以对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和分析,并用图像形式。
基于CATIA 二次开发的汽车雨刮器轴线优化设计

角过大,有连杆脱落风险,必须要对其进行 优化。
经过二次开发,我们可以在开发平台上 直接设置相关参数,系统自动计算出所需轴 线的参数,如图 4、图 5 可以看到,优化的轴 线显示攻角在理论中值,两轴线夹角也得到 了改善,抬升角也在要求范围内。
2 轴线布置要求
在雨刮同步开发中,先根据输入的玻璃 布置刮片摆放,刮刷角度及轴线位置(图 1
图 1 雨刮轴线布置
刮片上极 限位置
刮片起始 摆放位置 副驾轴线
主驾轴线
所示),同时轴线角度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满 足以下条件:
(1) 刮 片 起 始 位 置 攻 角 要 求 -4 ° ~ -6°,中值为 -5°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AUTOMOBILE DESIGN | 汽车设计
3 ~ 5°,且两轴线夹角已经大于 7°,过大 的轴线夹角会导致后期机构校核时连杆翻转
图 3 某车型原始轴线参数
6
4
2
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参
主驾起始攻角
-3.5副驾起始攻角-5数主驾极限攻角
5.5
副驾极限攻角
4
刮臂扭角
-1.5
刮臂扭角
0
主驾抬升角变化
3 2.5
2 1.5
1 0.5
0 0
20
40
60
80
100
——主驾抬升角变化
副驾抬升角变化
3 2.5
2
1.5 1
0.5 0 0
20
40
6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动机构的低副数:3个(曲柄组件和左右摇臂组件,每个限制5个自由度)。
传动机构的高副数:4个(左右连杆两段各有两个点约束,限制自由度3个)。
传动机构的自由度:F=6n-5PL-3PH=6x5-5x3-3x4 = 3
当F大于1时,理论上传动机构的运动不唯一。理论上存在两个连杆绕其球心连线的旋转运动,但实际运动过程中因为没有驱使这个运动产生的力,所以就没有这两个运动。即使自由度大于1,依然可以满足雨刮器的功能要求。
4.
连杆的轴线和曲柄平面存在一定的夹角,随着摇臂的运动这个夹角也会变化,当这个角度太大时,容易出现球头从球碗中脱出,所以要求这个角度不超过6度。在曲柄旋转360度过程中,这个角度的变化如4-10图所示:
图4-10连杆和摇臂平面夹角变化图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左连杆和左摇臂平面的夹角最大只有4.03度。满足标准要求,所以球头一般不同意从球碗中脱出来。
(a)锥度为X度(b)锥度为X度
(c)锥度为X度(d)锥度为X度
图4-2刮片运动锥面和玻璃面位置关系图
图4-4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刮片刮刷
如图4-5垂直刮片刮刷运动,此时刮片攻击角为零度,整个刮片在玻璃上都是倾斜的,这是刮刷玻璃是阻力较大,噪音比较大,而且容易产生抖动、漏刮和刮片无法翻边等刮刷不顺畅的现象。刮片锥度为83度的攻击角值较小,徘徊在零度附近,所以刮刷效果不好,也不满足标准要求。
图4-1玻璃的最小曲率分析
由图可知玻璃的曲率非常复杂,如果把刮片想象成一条直线,那么它绕另一条直线旋转时形成锥面或柱面,当刮片与摆轴的空间位置垂直时,形成的是一个平面。当刮片与摆轴的位置不是垂直时,刮片绕摆轴旋转形成锥面。刮片刮刷形成的理论曲面不同是,这个曲面和玻璃的关系也不同,下面以左刮为研究对象分析刮片和摆轴的角度为什么值时,刮片绕摆轴旋转所形成的刮刷平面和玻璃面的曲率更接近:
图4-5垂直刮片刮刷
总结,通过对刮片的运动原理分析和对不同锥度的攻击角曲线分析,只有锥度为85度时,攻击角的曲线符合标准要求。
4.
在四连杆的设计中,当压力角的值变大时,机械效率就降低,所以要求传动角大于40度。在运动分析软件测量时传动角逐渐变大,超过90度以后不能自动取其补角,所以限制曲线在40度到140度之间就是满足要求的。在DMU机构运动分析时,激活传感器,测量连杆和摇臂之间的夹角,实际得出的曲线如4-7图所示:
图4-7连杆和摇臂夹角变化图
图中:左连杆和左摇臂形成的传动角简称左传动角,右连杆和右摇臂形成的传动角简称右传动角,左传动角从46.0861度到133.967度,满足要求。右传动角从45.2093度到134.884度,满足要求。
在四连杆传动机构中,更好连杆的长度可以优化传动角,当机构传递的力大小不变时,传动角增加,机械效率提高,所以通过DMU机构运动分析,测试不同的连杆长度,机构的传动角曲线不同,从中选择传动角最小值最大的一组结果,如4-8图所示。
4.
影响刮片的角加速度的因数是曲柄、摇臂、连杆的长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也就是控制刮片运动时不产生急回现象,没有急回时,角加速度的值就比较均衡。按照标准要求电机旋转45r/min的时候,刮片的角加速度不超过±1.5rad/s2,实际得到的曲线如4-9图所示:
图4-9刮片角加速度图
在设计时选好曲柄的长度以后,就把电机的位置定好,使电机曲柄在原始位置时,左右摇臂都处于极限位置;当曲柄旋转180度时,左右摇臂在另一个极限位置。这样整个传动机构就不存在急回,也容易满足刮片角加速度的要求。
传动机构的自由度:F = 6n-5Xz-3Qm-4Ty=6x5-5x3-3x2-4x2=1
所以系统只需一个驱动件就可以实现固定的运动。
在DMU运动机构中各部件之间的约束如表4-1所示:
表4-1构件约束条件表
4.2
4.2.1
每辆汽车玻璃的形状和尺寸各不相同,针对不同高宽比例的玻璃选择对刮和顺挂或单挂的刮刷方式也不同,本论文讨论的玻璃适合顺刮,所以对其它的刮刷方式没有讨论。玻璃的曲率分布更是各不相同,针对该方案研究的玻璃在数模里做了曲率分析,用最大曲率分析法(曲面在一点具有一条法线,通过该法线的平面有无数多个,每一个平面与曲面有一条交线,所有的交线在该点处的曲率的绝对值的最大值就是曲面在该点的最大曲率。最大曲率可正可负),分析所得的曲率分布如4-1图所示:
(2)DMU运动机构软件中约束设置
在运动分析软件中如果传动机构的自由度大于1,机构无法运动,所以需要设置和实际不同的约束条件来等价代换,使传动机构的自由度等于1。
传动机构的构件数:5个(曲柄组件、左右连杆组件和左右摇臂组件)。
旋转接合(Xz)限制自由度数:5个
球面接合(Qm)限制自由度数:3个
通用接合(Ty)限制自由度数:4个
雨刮器设计软件算法
第一章雨刮器轴的布置算法(五分钟之内完成X±0.01确定值攻击角轴的布置)
第二章雨刮器刮角的确定
第三章雨刮器曲柄、摇臂和连杆长度的算法(有了曲柄的长度,五分钟内完成其它尺寸计算)
感兴趣联系:928315305@
第四章
4.1
实际的设计需要考虑生产的工艺性和经济性,在传动结构的每个连接部位采用球头和球碗连接形式,这样的优点就是球头和球碗标准化生产,节约成本,同时又满足了雨刮器的功能要求。
(1)传动机构的自由度
因为实际曲柄和摇臂运动不在一个平面上,所以运动时空间的运动。空间每个零件有6个自由度,左右支座限制了4个自由度(限制了两个轴向的移动和两个轴向的旋转),因为左右摆轴有轴向挡圈,所有又限制了一个轴向的移动自由度,在左右支座处共限制了5个自由度。球头球碗的连接属于点接触,限制3个自由度(限制沿三个坐标轴的移动自由度)。
图4-8优化连杆和摇臂夹角曲线
以左刮为研究对象,优化前的传动角起始值为46.08度,优化后变为48.3792度,中间点的角度为133.96度,其补角为46.04度即为传动角,优化以后变为47.594度(180-132.406=47.594);终点时的传动角为46.83度,优化以后变为47.2237度。通过比较每个极值点的传动角都变大了,所以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机械效率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