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特殊儿童教育现状与趋势.docx

合集下载

特殊儿童教育现状与趋势

特殊儿童教育现状与趋势

特殊儿童教育现状与趋势一、特殊儿童主要类型特殊儿童,狭义上讲,是指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明显偏离普通儿童发展水平,有特别的学习或适应困难,只有接受了特殊教育才能充分发展的儿童。

特殊儿童有多种类型,其分类通常依据特殊儿童身心特性为标准。

我国对特殊儿童的分类,根据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制定的标准,目前有五类: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病残疾。

另外,还有一些与特殊儿童同义的称呼,如:缺陷儿童、残疾儿童、残障儿童、伤残儿童、障碍儿童等。

在身心障碍方面,则又包括智能不足、视觉障碍、听觉障碍、语言障碍、肢体障碍、身体病弱、性格异常、行为异常、学习障碍、多重障碍、其他显著障碍等等。

特殊儿童出现的原因,全世界至今没有合理的医学解释,由于大脑血脑屏障的隔阂,使得许多障碍问题便找不到合适的途径进行医学上的治疗。

改善特殊儿童的途径主要通过康复训练、教育干预的方式方法。

国内外许多康复训练的有效示例使得特殊的孩子们看到了希望。

于是,各种训练机构应运而生。

现状特殊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难简列1.人们对特殊儿童的认识与关注不够。

2.政府与社会对小型特殊教育机构的扶持力度还有待提高。

3.特殊儿童检测机构的不完善。

4.特殊儿童就读普通学校的政策及具体教育方法还需要改善。

5.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与配备急需改善。

一、中国残疾儿童受教育现状1.在法律法规方面,缺少一部处于核心地位的《特殊教育法》。

教育立法实践的指导和特殊教育活动的规范都需要一部明确的独立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规范特殊教育活动的法律比较零散,虽然残疾儿童享有义务教权利的规定在宪法和残疾人保障法中都有出现,但是这些规定多为附加性,体现教育公平原则而已。

1990 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是现行的规定残疾人受教育的法律,细观其中条文,我们不难发现相关条文多为原则性、倡导性,保障特殊儿童受教育权利需要具体和细化的条文。

1994 年出台的《残疾人教育条例》,本身立法层次低,因此即使作为一部规范特殊教育活动的专门性法规也未能发挥实践作用。

国内特教情况汇报材料范文

国内特教情况汇报材料范文

国内特教情况汇报材料范文
国内特殊教育情况汇报材料范文。

近年来,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下面将就国内特殊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汇报。

首先,国内特殊教育的现状是多样化的。

在教育资源不够均衡的情况下,特殊
教育学校和资源教室的建设相对滞后,导致一些特殊教育学生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教育。

同时,特殊教育学生的数量庞大,不同类型的特殊教育学生需要的教育资源和服务也各不相同,这给特殊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其次,国内特殊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资源不均衡、家
长参与度不高等。

特殊教育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较低,专业化程度不够,导致对特殊教育学生的教育和关爱不够到位。

此外,一些地区的特殊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城乡差距较大,特殊教育学生的教育权益得不到保障。

家长对特殊教育的了解和参与度也有待提高,他们在特殊教育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够积极。

最后,国内特殊教育的发展方向应当是多元化和个性化。

特殊教育学校和资源
教室的建设应当加快步伐,特殊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和提升也应当得到重视。

此外,应当加强特殊教育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根据不同类型的特殊教育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同时,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和指导,提高他们对特殊教育的认识和参与度,共同为特殊教育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努力。

总之,国内特殊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们应当正视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努力推动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特殊教育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特殊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特殊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特点
教育对策
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特点,教育者应 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注重基础知 识和生活技能的训练,同时培养其社 会适应能力。
智力障碍儿童在语言、认知、社交、 生活自理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困难,需 要特殊的教育和训练。
听力障碍儿童
定义
听力障碍儿童是指听力丧失或受 损,导致听觉功能部分或完全丧
失的儿童。
教师专业化程度不足
部分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加强专业培训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
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不够科学
特殊儿童的个体差异较大,需要针对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但目前部分学校在课程设 置和教学方法上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
特殊教育面临的挑战
融合教育推进困难
融合教育是特殊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但在实际推进中面 临着诸多困难,如课程设置、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等方面 的问题。
视力障碍儿童成功案例
总结词
通过适应性教育和辅助技术,视力障碍儿童在特殊教育环境中展现出强大的适应能力。
详细描述
视力障碍儿童在特殊教育环境中,借助大字印刷、音频书籍和其他适应性设备,成功地 获取知识和技能。教师们运用触觉、听觉和嗅觉等多种感官教学方式,激发这些儿童的
潜能。此外,家长和社会对视力障碍儿童的支持和包容也是他们成功的关键因素。
助设备进行感知补偿。
教育对策
针对视力障碍儿童的特点,教育 者应注重感知和认知能力的训练 ,同时培养其生活自理和社会适
应能力。
肢体障碍儿童
01
02
03
定义
肢体障碍儿童是指身体某 一部分或多个部分功能受 限或丧失的儿童。
特点
肢体障碍儿童在行动和自 理方面存在困难,需要借 助辅助设备进行行动补偿 。

我国特殊儿童教育现状与趋势docx

我国特殊儿童教育现状与趋势docx

我国特殊儿童教育现状与趋势.docx 我国特殊儿童教育现状与趋势一、引言特殊儿童是指在智力、感官、情绪、身体或行为等方面存在长期明显障碍的儿童。

这类儿童需要特殊的教育方式和支持体系来帮助他们实现潜力的最大化。

本文将探讨我国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我国特殊儿童教育现状1.教育体系日益完善近年来,我国特殊教育体系日益完善,从政策层面到实际操作,都在为特殊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

一系列特殊教育法律和政策的出台,以及特殊教育学校的建立和普通学校特殊教育班的开设,都为特殊儿童提供了更加公平和包容的教育环境。

2.多元化的教育方式我国特殊儿童教育的方式也日益多元化。

不再仅仅依赖于传统的特殊教育学校,而是鼓励融合教育,让特殊儿童在普通学校中接受教育,同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

此外,家庭和社区的参与也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3.专业师资力量的短缺然而,我国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仍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之一便是专业师资力量的短缺。

尽管有一部分教师接受了特殊教育培训,但相对于我国特殊儿童的数量,教师资源的不足仍然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三、我国特殊儿童教育的发展趋势1.融合教育的进一步推广预计我国特殊儿童教育将进一步推广融合教育,让更多特殊儿童能够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同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

这需要教师、家长和社区的共同参与,形成多方合作的教育模式。

2.高质量的教师培训针对专业师资力量短缺的问题,未来我国特殊儿童教育将更加注重高质量的教师培训。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更多能够满足特殊儿童教育需求的教师。

此外,对于非专业教师进行特殊教育培训,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3.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教育效果科技手段在特殊儿童教育中的应用将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例如,无障碍设计、辅助技术、以及在线学习平台等,都可以帮助特殊儿童更好地接受教育。

此外,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兴科技也有望在特殊儿童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结论总体来说,我国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正在不断改善,呈现出积极的发展趋势。

特殊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特殊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特殊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一、引言特殊教育是一门致力于为有各种学习或发展障碍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支持和服务的教育学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提高对教育公平的重视,特殊教育领域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探讨特殊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旨在为特殊教育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参考。

二、特殊教育的发展现状1. 特殊教育的历史演进特殊教育作为一门学科起源于19世纪中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对教育公平的追求,特殊教育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在过去,特殊教育主要关注智障儿童的教育,而现在已经逐渐扩展到包括自闭症、多重残疾等多个方面,为有各种学习或发展障碍的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服务。

2. 特殊教育的发展状况特殊教育的发展状况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差异。

在一些发达国家,特殊教育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支持,有着完善的法规和专业队伍,为特殊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

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特殊教育仍然面临着挑战,包括资源匮乏、师资不足等问题。

3. 特殊教育的关键问题特殊教育在发展中面临着多个关键问题,包括资金不足、师资短缺、教学资源不均等问题。

此外,特殊教育领域还存在一些误解和歧视,特殊学生在学校和社会中的融合度不高,需要加强对特殊学生的关注和支持。

三、特殊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1. 个性化教育未来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教育,为特殊学生提供更加符合其特点和需求的教育服务。

个性化教育将通过量身定制的教育方案和教学方法,帮助特殊学生充分发展自身潜能。

2. 教育科技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特殊教育将更多地借助教育科技,提高教育的效率和效果。

通过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应用,特殊学生将得到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教育支持。

3. 融合教育未来特殊教育将更加重视融合教育,促进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的交流和融合。

融合教育将帮助特殊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学校环境,提高其社会融合能力和生活质量。

4. 社会支持未来特殊教育需要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参与,包括相关部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试论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试论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试论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特殊儿童教育是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议题,特殊儿童包括因为身体或智力的残障而需要特殊教育的儿童。

在过去,特殊儿童的教育常常被忽视或者缺乏足够的关注,导致这部分孩子的教育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障。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特殊儿童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提高。

本文将试论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以及对策。

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特殊儿童包括智力障碍、身体残疾、情感障碍、学习困难等各种特殊情况的儿童。

根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约有两千余万的特殊儿童需要接受特殊教育。

特殊儿童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资源不足:由于特殊儿童需要更多的个性化教学和关怀,传统的教育资源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由于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多样化、个性化,很多学校和机构缺乏专业的特殊儿童教育资源。

一些学校没有专门的特殊教育教师,无法提供给特殊儿童需要的特殊教育服务。

2. 社会认知不足:一些人对特殊儿童的认知水平较低,认为他们无法融入社会和学校,从而导致特殊儿童受到歧视和排挤。

这种社会认知不足也给特殊儿童的教育带来了困难。

3. 家庭支持不足:由于特殊儿童需要更多的关爱和支持,一些家庭由于缺乏足够的经济、时间和心理支持,无法给予特殊儿童良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

针对特殊儿童教育目前所面临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改善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

1. 加大教育资源投入:政府应当加大对特殊儿童教育的投入,包括建设更多的特殊教育学校,培训更多的特殊教育教师和提供更多的特殊教育资源。

政府可以设立特殊儿童教育资助政策,鼓励更多的机构和个人参与特殊儿童教育,保障特殊儿童的教育权益。

2. 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需要加强对特殊儿童的社会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社会各界对特殊儿童的理解和支持。

可以通过开展特殊儿童教育主题宣传活动、组织特殊儿童教育研讨会等方式来增加特殊儿童教育的曝光度和社会支持度。

3. 提供家庭支持:政府和社会各界可以提供更多的支持给特殊儿童的家庭,包括提供家庭教育咨询服务、建立特殊儿童家长互助组织等方式来提高特殊儿童家庭的支持和帮助。

试论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试论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试论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特殊儿童教育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它关乎着每一个特殊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也与整个社会的未来发展密不可分。

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由于各种原因,仍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试论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希望引起社会的重视和关注。

一、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1. 特殊儿童教育资源不足特殊儿童包括智力残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障碍和身体残疾等,因此需要更多的特殊教育资源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但目前我国特殊教育资源依然不足,许多特殊儿童无法获得有效的教育支持,导致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2. 教育环境不够友好特殊儿童通常需要一个更加友好和温馨的教育环境来帮助他们充分发展。

但实际情况是,许多学校的教育环境对特殊儿童是不够友好的,师生之间缺乏理解和支持,这会阻碍特殊儿童的学习和成长。

3. 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不够多样化特殊儿童的学习方式和教育需求与正常儿童有所不同,因此需要特殊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但目前我国特殊儿童教育的理念和方式相对单一,缺乏创新和多样性,难以满足特殊儿童的个性化需求。

4. 师资力量不足培养一支高水平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对于特殊儿童教育至关重要,但目前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导致特殊儿童教育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政府应加大对特殊儿童教育的投入力度,增加特殊教育资源,包括拓展特殊教育学校,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数量和素质,建设更好的特殊教育教学环境等,以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

学校和社会应倡导特殊儿童友好的教育环境,提倡理解和支持,加强特殊儿童和正常儿童之间的互动,创设更多友好、包容的教育氛围,让特殊儿童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关爱。

4. 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结语特殊儿童教育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

只有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创造一个更加友好和温馨的特殊儿童教育环境,让每一个特殊儿童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试论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试论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试论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特殊儿童教育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策影响着每个特殊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特殊儿童是指在智力、身体、情感、行为和社交方面存在一定障碍的儿童,包括自闭症、智力障碍、多动症、听力障碍、视觉障碍等。

对于特殊儿童的教育,我们应该关注其现状,并制定对策,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帮助他们实现全面发展。

一、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目前,我国特殊儿童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资源不足。

我国特殊儿童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许多地区的特殊学校、特殊教育机构数量不足,无法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

2.师资力量不足。

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专业的师资力量,但是目前我国特殊儿童教育领域的专业教师数量不足,高素质的特殊教育教师更是稀缺。

3.教育质量有待提高。

特殊儿童的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发展和未来,但是目前仍有部分特殊学校和特殊教育机构的教育质量有待提高,存在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资源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

4.社会融合不足。

特殊儿童在学校和社会中常常面临歧视和排斥,社会融合程度不高,导致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和自尊心受到伤害。

为了改善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2.加强特殊儿童教师队伍建设。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特殊儿童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和支持力度,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素质,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从事特殊教育工作。

3.优化特殊儿童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

针对特殊儿童的特点和需求,改进特殊儿童教育课程设置,设计更加符合特殊儿童需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特殊儿童全面发展。

4.推动特殊儿童社会融合。

加强对特殊儿童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倡导社会尊重和包容特殊儿童,提高社会对特殊儿童的认识和理解,促进特殊儿童在社会中的融合。

5.加强对特殊儿童家长的指导和帮助。

特殊儿童家长面临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和教育困惑,需要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加强对特殊儿童家长的心理疏导和教育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关爱和教育特殊儿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特殊儿童主要类型
特殊儿童,狭义上讲,是指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明显偏离普通儿童发展水平,有特别的学习或适应困难,只有接受了特殊教育才能充分发展的儿童。

特殊儿童有多种类型,其分类通常依据特殊儿童身心特性为标准。

我国对特殊儿童的分类,根据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制定的标准,目前有五类: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病残疾。

另外,还有一些与特殊儿童同义的称呼,如:缺陷儿童、残疾儿童、残障儿童、伤残儿童、障碍儿童等。

在身心障碍方面,则又包括智能不足、视觉障碍、听觉障碍、语言障碍、肢体障碍、身体病弱、性格异常、行为异常、学习障碍、多重障碍、其他显著障碍等等。

特殊儿童出现的原因,全世界至今没有合理的医学解释,由于大脑血脑屏障的隔阂,使得许多障碍问题便找不到合适的途径进行医学上的治疗。

改善特殊儿童的途径主要通过康复训练、教育干预的方式方法。

国内外许多康复训练的有效示例使得特殊的孩子们看到了希望。

于是,各种训练机构应运而生。

现状
特殊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难简列
1.人们对特殊儿童的认识与关注不够。

2.政府与社会对小型特殊教育机构的扶持力度还有待提高。

3.特殊儿童检测机构的不完善。

4.特殊儿童就读普通学校的政策及具体教育方法还需要改善。

5.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与配备急需改善。

一、中国残疾儿童受教育现状
1.在法律法规方面,缺少一部处于核心地位的《特殊教育法》。

教育立
法实践的指导和特殊教育活动的规范都需要一部明确的独立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规范特殊教育活动的法律比较零散,虽然残疾儿童享有义务教
权利的规定在宪法和残疾人保障法中都有出现,但是这些规定多为附加
性,体现教育公平原则而已。

1990 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
法》是现行的规定残疾人受教育的法律,细观其中条文,我们不难发现相关
条文多为原则性、倡导性,保障特殊儿童受教育权利需要具体和细化的条
文。

1994 年出台的《残疾人教育条例》,本身立法层次低,因此即使作为一
部规范特殊教育活动的专门性法规也未能发挥实践作用。

2.特殊教育资源数量不足,残疾孩子失学多。

根据全国残疾人联合会
公布的统计数据,到2000 年底,全国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总数为
39011 人,相当于全部适龄入学残疾儿童的22.8% ,207123 名残疾儿童少
年因贫困未入学,占未入学残疾儿童总数的53.03%。

(卢德平,2004)2010
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我国共8296 万残疾人(第二
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特殊学校只有1705 所,在校学生51.9 万,相比之
下我们不难发现“特殊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的弱中之弱。

3.特殊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匀,中西部地区比较缺乏是一个很突出的问
题。

“西部12 省(市、区)因贫困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达183355 人,占
失学残疾儿童总数的46.94%。

中部经济欠发达6 省(河北、安徽、江西、河
南、湖南、湖北) 因贫困失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达135181 人,占总数的
35% 。

”目前我国30 万人以上的县还有353 个没有特教学校。

大部分残疾儿童家庭环境条件较差。

在我国的6000 万残疾人中,90% 以上生活在农村,而其中有20%以上的残疾人处于贫困状态。

(高一村,2006))困难的
经济状况,使得许多残疾儿童错失诊治的时机,无力购买辅助设备和支付
受教育学杂费用。

残疾儿童家庭贫困,而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资源过少,
教育成本高,导致许多残疾儿童失学。

4.教材陈旧,师资力量不足。

在教材方面,我国聋校现用教材是1995
年由全日制聋校教科书委员会编写的九年级上下册课本和相关的教学参
考书。

(闫延河,2008)目前北京市盲校学生使用教材久未更新,特教教师
配备标准是1∶14,与正常学生教师标准一样。

总体上,特教教材存在着形式单调,教材更新缓慢,教学观念落后,教学内容陈旧,教学资源缺乏等
问题。

5.许多残疾儿童的家长,知识水平较低,缺乏维护残疾儿童受教育权
利的强烈意识和能力。

中国残疾儿童的家长,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全国
性团体,共同维护和改善残疾儿童受教育及其他权利。

6.全社会对残疾儿童回归主流社会缺乏理解和认可,对残疾人缺乏发
自内心的尊重和关爱。

我们的社会还没有形成一个尊重与善待残疾人的
氛围。

心理方面,残疾人承受着外界歧视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在生活方
面,专为残疾人建设的无障碍设施常被无情占用甚至破坏。

比如盲道,经
常被商亭、自行车占满。

二、改进中国残疾儿童教育现状的几点建议
残疾人儿童受教育意义重大,它体现了教育公平原则。

通过接受教育
掌握技能从而获得生存能力的意义,远远大于短期的金钱帮助。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中国的特殊儿童教育:
1.完善特殊教育立法体系,以《特殊教育法》为核心,建立健全特殊教
育法制体系。

健全残疾人受教育权的法律救济制度,首先要建立残疾人家
长或监护人对侵犯残疾人受教育权行为的申诉和诉讼制度(李继刚,
2008
)。

要从根本上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依靠法律。

2.对适龄儿童提供公立的、免费的特殊教育。

当前《残疾人保障法》中
并无对残疾儿童及适龄青少年实行公立的、免费教育的条款。

笔者认为,
作为一项支持保护弱势群体的事业,残疾人教育事业发展,在经济上很大
程度上依赖于国家的帮扶,因此应当实行与中国普通义务教育一样的特殊
义务教育,并免学杂费等。

3.加大教育资金投入,特别是在中西部贫困地区开办一定数量的满足
特殊儿童教育需求的学校;加大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力度,提高师资质量,壮
大师资队伍;组织专门的教材编写小组,设计与当前社会状况相适应的残
疾儿童专用教材。

4.由国家政府部门牵头组织,号召社会慈善团体捐助,中央财政拨款
与个人慈善捐助相结合,开发学前特殊儿童的早期项目。

如2009 年7 月,由财政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共同发起的“贫困聋儿人工耳蜗、助听器抢救性康复项目”。

根据2010 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2010 年中国残联专项彩票公益金的残疾人康复项目任务,使得18.6 万贫困残疾人因此受益。

5.重视家长参与的权利。

以家长为依托,辐射带动特殊教育相关政策的制定与立法。

地方各级残联部门,应当加大力度在特殊儿童家长中普及特殊儿童教育常识和法律常识,定期组织特殊儿童家长交流会,形成特殊儿童家长团体,共同参与有关特殊儿童教育的各项决策。

6.普及全民教育,号召尊重理解和关爱残疾人,帮助特殊儿童更快回归主流社会。

加强残疾人生活基本便利设施建设,为特殊儿童受教育提供便利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