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最新整理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及应对措施.docx

最新整理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及应对措施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及应对措施1 引言尽管20xx年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却说明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更加紧密。
国际商务谈判无疑是国际商务活动中一个重要环节。
与其说国际商务谈判是经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不如说是各国文化之间的摩擦与沟通。
而谈判国之间文化碰撞多半是双方各自没有处理好其存在的文化差异造成的,因此若要顺利开展商务活动,就必须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及其差异,然后制定出合理的谈判策略。
2 文化及文化差异文化一般指人类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精神财富的总和。
而各种文化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文化差异指由于不同文化环境的人们在价值观、信仰、态度等方面存在的差别。
文化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欲望和行为。
商务谈判的目的是实现己方的谈判目标,因此要推进国际间商务谈判的顺利进展就要求谈判者能充分了解各国文化背景并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尽可能减少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不利影响。
3 文化差异的表现3.1 语言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不仅包含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含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3.2 肢体语言交际的手段不限于词语,表情、目光、手势及身体其他部分的动作都向周围人传递着信息。
例如阿拉伯人按照自己民族习惯认为站收集近些表示友好,英国人则认为保持适当距离才合适。
3.3 宗教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不同的宗教有着不同的文化倾向和戒律,从而影响到人们认识事物的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3.4 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标准。
价值观是决定人们所持看法和所采取行动的根本出发点, 影响人们理解问题的方式。
同样的事物,不同观念的人们会有不同的看法并得出不同的结论。
3.5 习俗和礼仪各国都会有属于本国的风俗习惯和民族特色,所以熟知涉外礼仪的内容和要求尤为重要。
商务谈判中的国际文化冲突分析研究

商务谈判中的国际文化冲突分析研究商务谈判是国际商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在跨越国界进行商务谈判时,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往往成为一种障碍。
本文将对商务谈判中的国际文化冲突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帮助企业家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挑战。
首先,文化是人类活动的核心,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带来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在商务谈判中,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冲突。
第一,语言障碍可能导致沟通困难。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语言和口音,而且即使使用英语作为共同语言,仍然会因地域和文化差异而产生理解上的隔阂。
在商务谈判中,语言障碍可能会导致误解、不同的解读和沟通不畅,进而影响谈判的进程和结果。
第二,不同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可能导致理念冲突。
不同文化对于权力、时间、个人与集体、等级等问题的看法存在差异。
在商务谈判中,这些差异可能导致理念冲突,使得双方对于目标、合作方式以及利益分配等方面产生分歧。
例如,西方文化注重个人主义与平等,而亚洲文化则更强调集体主义与尊卑有序。
双方在商务谈判中对这些价值观差异的理解和应对将直接影响到谈判的成败。
第三,谈判风格的差异可能导致冲突。
不同文化对于谈判的风格和方式有不同的偏好和习惯。
例如,西方文化强调直接沟通、解决问题和快速决策,而亚洲文化更注重间接沟通、保持面子和婉转表达。
这些风格的差异可能会使得双方在谈判中感到不适应,并产生误解和冲突。
在面对这些文化冲突时,企业家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缓解和解决。
首先,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
企业家应该尽量了解对方国家的历史、宗教、文化传统等方面的知识,理解对方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
通过了解对方文化的背景,企业家可以更好地适应和理解对方在谈判中的行为和言辞。
其次,尊重对方的文化差异,并展示对其价值观的理解和尊重。
在商务谈判中,尊重对方的文化差异是建立信任和友好关系的基础。
企业家应该避免使用贬低对方文化的言语,而是尽量以欣赏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对方文化的差异。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障碍及应对策略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障碍及应对策略国际商务谈判是不同国家之间的商业合作活动,它涉及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在这种跨文化的背景下,谈判中常常会出现各种障碍,如语言沟通、价值观差异、行为习惯等。
这些跨文化障碍给谈判双方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需要运用一些应对策略来化解这些障碍,以达成谈判的目标。
一、语言沟通障碍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不同语言之间的沟通障碍是国际商务谈判中最直接的跨文化障碍之一。
在谈判中,双方使用的语言可能是母语,也可能是第二语言,这就给双方的沟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为了应对语言沟通障碍,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双方使用共同的第三语言进行沟通。
如果双方都不擅长对方的语言,可以选择一个共同的第三语言进行沟通,如英语。
这样可以避免语言差异带来的沟通障碍,提高谈判效率。
2. 寻求专业翻译的帮助。
如果谈判双方确实无法用一个共同的语言进行沟通,可以寻求专业翻译的帮助。
翻译人员不仅能够帮助双方进行语言转换,还能够帮助双方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图和要求。
3. 学习对方的语言和文化。
为了更好地应对语言沟通障碍,谈判双方可以学习对方的语言和文化,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图和需求,减少沟通障碍。
二、价值观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这就导致了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出现了价值观差异的情况。
这些差异可能体现在商业信任、时间观念、礼仪习惯等方面。
为了应对这些价值观差异,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尊重对方的文化和价值观。
在谈判过程中,双方应该尊重对方的文化和价值观,不因为差异而做出歧视性的言行,这样可以建立起良好的谈判氛围。
3. 寻求双方共同的利益点。
在谈判中,双方可以寻求共同的利益点,避免谈判中出现利益冲突,这样可以减少由于价值观差异带来的谈判阻力,有利于谈判的顺利进行。
三、行为习惯差异1. 熟悉对方的行为习惯和礼仪规范。
在谈判前,双方可以做一些功课,熟悉对方的行为习惯和礼仪规范,这样可以避免因为行为习惯差异带来的误解和冲突。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冲突及应对措施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冲突及应对措施摘要:国际商务谈判中谈判者来自不同地域、国家和文化背景,因其不同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风俗习惯使谈判过程变得更为复杂.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跨文化冲突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也屡见不鲜。
增加跨文化知识、培养跨文化意识并有效提高跨文化能力为解决跨文化冲突形成有力保障,并以此竭力减少由于文化差异因素而带来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关键词:商务谈判;跨文化冲突;跨文化意识一、引言国际商务发展历史久远,但真正意义的国际商务起源于二战之后,当时诸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试图建立一种所谓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由此,国际商务历经日新月异的蓬勃发展。
最初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贸易显著增长,这一时期美国跨国公司对此起主要作用。
随后欧洲、亚洲的世界贸易发展脚步紧随其上,最终形成经济全球化这一经济新格局.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由于不同民族身份的碰撞,跨文化冲突势必产生.商务谈判这一国际商务核心环节,也饱受跨文化冲突的深刻影响,其中人际冲突或者低效交际是谈判双方所面临最严峻挑战。
但遗憾的是,在跨国贸易变得越来越重要的今天,众多跨国公司的谈判人员对于跨文化情境因素知之甚少。
在谈判人员跨文化能力低下的窘境下,国际商务谈判常缺乏相互理解,以导致谈判处于信任危机之中,而这种信任危机深刻影响着谈判问题的解决和合作行为。
跨国公司之间交易的达成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谈判,因此,理解和掌握成功的商务谈判中有效预防和缓解跨文化冲突的驱动力对于跨国公司来讲至关重要。
二、研究概述跨文化商务谈判绝非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其国内外研究随国际商务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方兴未艾。
国外研究主要围绕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商务交际风格差异,国际商务谈判中培养跨文化能力,以及解决跨文化冲突的途径等问题展开。
国内对于跨文化商务谈判的研究者包括傅曦琛、魏薇、王瑞雪、赵一蕊等。
研究涵盖国际商务谈判中非语言交际、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国际商务谈判中言语交际策略的跨文化问题等方面,但对于国际商务谈判中导致跨文化冲突的具体诱因以及有效应对跨文化冲突的策略方案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吉林广播电视大学 刘巍摘 要:国际商务谈判是国际商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出口贸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探讨了文化冲突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阐释了化解和超越不同文化之间冲突和差异的有效途径是相互尊重和理解,文化的沟通与交流有助于实现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融合。
关键词:国际商务谈判 文化冲突 文化融合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1)09(b)-206-02国际商务谈判又称涉外经贸谈判, 指的是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商务工作者通过信息交流、磋商进行贸易合作的国际商务活动。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与许多国家商务合作日益频繁,贸易往来日益密切,国际商务谈判逐渐成为商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商品流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签订契约合同的必经阶段,在进出口贸易及国际合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商务谈判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商务活动的成败。
连贯畅通的信息传达和交流是成功谈判的基础和保证。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信息交流, 属于跨文化交流, 最大的难点在于文化的差异。
文化差异和冲突往往导致信息交流的不畅。
国际商务谈判的参与者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经济政治基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语言表达及风俗习惯各不相同,各方面的差异和冲突都可能造成商务交流的障碍,这就增加了谈判的难度。
比如,美国商人善于使用策略;越南商人变化无常;德国商人讲究效率;韩国商人擅长讨价还价;日本商人耐心惊人。
因此,对待国际商务谈判,首先必须深入了解对方的文化特征,才能提高谈判的效率,减少谈判中的失误。
许多有实力的公司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失利,主要原因对当地文化考察不足,了解不够,忽视了文化冲突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1 文化冲突对商务谈判的影响1.1 对谈判风格的影响所谓谈判风格,是指在谈判过程中,谈判人员表现出来的言谈举止、性格爱好、处事方式等特点。
浅谈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冲突与对策

浅谈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冲突与对策摘要:随着我国加入WTO,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跨文化谈判日益频繁,文化的差异、冲突深刻地影响着国际间的商务谈判。
正确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是我们从事跨文化谈判的前提条件,本文试图从中西方文化冲突的角度探讨涉外商务谈判的某些特点和对策。
关键字:文化冲突商务谈判谈判对策引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使全人类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时代为具有应用性、艺术性和科学性等特征的谈判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贸易和对外交往将日益频繁,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外贸、外经、外交谈判也越来越显示其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本文试图从中西文化冲突的角度来研究我国国际商务谈判的内在规律,寻求加入WTO后我国涉外商务谈判的方法和策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
一、西方现代谈判理论及其社会文化背景在西方发达国家中,越来越多的人直接或间接地跨进了谈判领域,谈判学在西方现代管理教育中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在西方激烈的竞争和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产生的谈判理论,其原则与方法日趋完善和系统化,日益显示出其对谈判实践的指导作用。
卡洛斯的《TheN egotiatingG am e》,从美国人的观点出发,主要研究谈判中策略的运用;等等其中的“原则谈判法”被誉为“西方谈判理论的集大成者”。
原则谈判法的主要内容由四大部分构成:第一,始终强调在触及实质问题时,人与问题一定要分开分别处理;第二,主张谈判的重点应放在利益上,而不是立场上,因此必须随时把握住谈判各方的利益,尽量克服立场的争执;第三,在决定如何实施方案前,先构思各种可能的选择,谈判者应该安排一段特定的时间,构思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创造性地努力避免或削弱各方利益上的冲突,为对方谈判者主动提供某些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提案的机会;第四,坚持客观的标准,谈判者应设法引入尽可能多的具有科学优点的客观标准。
客观标准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不容易受到非难,而且以客观标准而不是以主观判断来解决问题,沟通和交际会更加顺畅;通过对客观标准的引入及其应用来逐步达成协议,有利于提高谈判效率,减少无谓的争执。
从文化角度看国际商务谈判中冲突的产生与消解

从文化角度看国际商务谈判中冲突的产生与消解摘要:在国际商务谈判过程中,由于各国民族文化中的时间观不同,思维方式有所差别,以及风俗习惯千差万别,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使得一场技术层面和商务程序原本顺畅的谈判错失良机,得不到预期的良好效果。
因此,谈判各方应该树立文化差异观念,增强自己对对方文化的敏感度和宽容度,在谈判中遵守公共法则,遵循互惠互利的原则,知己知彼,求同存异,才能使得谈判顺利进行,互惠互利,达到双赢的局面。
关键词:国际商务谈判文化冲突时间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国际商务谈判是国际商务舞台上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其利益主体一般由两方构成。
一方是外国的政府、经济实体或个人,一方是中国政府、经济实体或个人(需要注意的是,在现阶段,外方还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企业和商人)。
国际商务谈判指国际商务活动中不同的利益主体,为了在某笔交易中达成共识,达到双赢,而就交易的各项条件进行协商的过程。
国际贸易谈判是国际贸易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谈判方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对一项交易往往要进行繁琐复杂的磋商,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在某一点可协商的地方做出调整、妥协,以达到最终的协议。
不少人认为,决定国际商务谈判顺利或者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商品的质量,技术的先进,或者价格是否低廉,但实际上,国际商务谈判比国内商务谈判复杂得多,因为谈判的利益双方分属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彼此有着不同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体系、贸易习惯,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习俗、价值观、民族习惯和思维方式,还有语言和文字沟通方面的问题。
因此,谈判过程中产生的冲突,有的时候不完全是纯粹商务程序上的矛盾,而是谈判过程中语言、礼仪、谈判风格等诸多文化差异带来的歧义和误解。
因此,了解国际商务谈判中冲突产生的文化根源,理解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文化差异,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就可做到求同存异,克服跨文化谈判中的文化障碍,在经济利益上达成共识,达到双赢的效果,加快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中西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研究

中西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研究
魏薇;孙慧玲
【期刊名称】《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5(000)006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商务谈判成为中西方发展贸易关系的关键.但中西方文化差异和冲突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国际商务谈判的误解和失败.通过分析产生中西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差异的根源,研究了中西国际商务谈判中政治环境、沟通方式、时间观念、性格和谈判风格、谈判方式、谈判战略和战术及语境文化等方面的文化冲突,并针对文化冲突提出了在中西双方国际商务谈判中要认识并尊重文化差异、宽容文化的多样性、培养文化的理解力和跨文化能力,正视思维和价值观的差异,从而融合谈判中的跨文化差异.
【总页数】10页(P100-109)
【作者】魏薇;孙慧玲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150028;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150028【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15.4;H312
【相关文献】
1.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冲突能力构建 [J], 孙博
2.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冲突及应对措施 [J], 孙明明
3.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冲突及其对策 [J], 吕云
4.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J], 刘巍
5.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冲突管理 [J], 伍忠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吉林广播电视大学 刘巍摘 要:国际商务谈判是国际商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出口贸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探讨了文化冲突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阐释了化解和超越不同文化之间冲突和差异的有效途径是相互尊重和理解,文化的沟通与交流有助于实现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融合。
关键词:国际商务谈判 文化冲突 文化融合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1)09(b)-206-02国际商务谈判又称涉外经贸谈判, 指的是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商务工作者通过信息交流、磋商进行贸易合作的国际商务活动。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与许多国家商务合作日益频繁,贸易往来日益密切,国际商务谈判逐渐成为商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商品流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签订契约合同的必经阶段,在进出口贸易及国际合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商务谈判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商务活动的成败。
连贯畅通的信息传达和交流是成功谈判的基础和保证。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信息交流, 属于跨文化交流, 最大的难点在于文化的差异。
文化差异和冲突往往导致信息交流的不畅。
国际商务谈判的参与者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经济政治基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语言表达及风俗习惯各不相同,各方面的差异和冲突都可能造成商务交流的障碍,这就增加了谈判的难度。
比如,美国商人善于使用策略;越南商人变化无常;德国商人讲究效率;韩国商人擅长讨价还价;日本商人耐心惊人。
因此,对待国际商务谈判,首先必须深入了解对方的文化特征,才能提高谈判的效率,减少谈判中的失误。
许多有实力的公司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失利,主要原因对当地文化考察不足,了解不够,忽视了文化冲突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1 文化冲突对商务谈判的影响1.1 对谈判风格的影响所谓谈判风格,是指在谈判过程中,谈判人员表现出来的言谈举止、性格爱好、处事方式等特点。
不同国家、地区的谈判者具有不同的谈判风格。
东方人表达方式含蓄委婉。
日本商人谈判时,喜欢在正式谈判前先和对方寒暄几句,在交谈中表示出愿意和对方成为朋友的诚意;韩国商人注重谈判前先营造友好的气氛,注重谈判礼仪。
西方人表达方式比较直接,习惯直接切入主题,自信心很强,外向开朗。
美国人言谈真挚,情绪热烈,习惯从字面上理解信息,不拘泥于方式,富于幽默感,谈判气势咄咄逼人;英国人讲究绅士风度,善于交往,友善容易相处,注重传统,喜欢按程序办事;法国人民族自豪感强,天性开朗,喜欢谈谈政治、文化和艺术,谈判时坚持使用法语;意大利人喜欢争论,情绪多变;德国人的思维很有逻辑性,性格果断、刻板,追求完美,缺乏灵活性和妥协性。
在谈判交往中,西方人对东方人在正式谈判前一般性的寒暄往往没有足够的耐心;当西方人直奔主题时,东方人则会感到过于突然。
时间在谈判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时间概念。
美国人认为时间就是金钱,德国人认为迟到就是在浪费别人的生命;法国人、意大利人时间观念却不强,迟到是法国人的习惯,越是重要的人物迟到的时间越长;在中东、非洲和拉美的一些国家,迟到半小时属于正常现象。
1.2 对谈判过程的影响来自不同国家的商务谈判者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
西方人思维缜密,讲究法制化,程序化,一切按规章制度办事,从出口商品到签订合同、索赔处理的整个环节都严格按照规则进行,很少变通;而东方人的思维方式注重整体和谐一致,遇到问题能够适当变通,通常会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调整处事方式和策略。
在谈判中发生争议或冲突时,西方人趋向于诉诸法律,通过仲裁的方式解决争端;而东方人趋向于调解的方式,希望通过折中的途径来解决问题。
法制化的仲裁方式虽然规范,可是调查取证过程复杂,效率低;东方人的调节方式虽然不够规范,缺乏法律依据,但比较灵活,能高效率地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来自不同国家的商务谈判者的价值观念也是不同的。
西方国家的工作人员注重结果,他们会直接切入正题,强调尚未解决的问题。
他们通常不会将个人感情与工作联系在一起,他们认为交流和沟通感情是发展业务的需要,不会与对方建立深厚的友谊。
与此不同,东方国家的谈判人员重视私人感情,希望通过谈判建立彼此间的信任,建立起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保持长期合作关系。
为促成国际商务谈判的成功,要充分了解不同文化价值观,并有针对性地调整谈判策略和节奏。
在谈判中,西方人精于用策略谋得利益,会花费大量时间和努力进行沟通,但往往耐心不足。
遇到问题时,他们注重强调事实数据,不会轻易妥协或让步,如果谈判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他们通常会表现出急躁和沮丧的情绪。
东方人注重和谐友好的气氛,尽量避免冲突严重化,在处理冲突时比较灵活,尽量保持双方已经建立起来的关系,即便谈判结果未达到预期目标,也尽量不表现出失意的情绪。
比如:日本人彬彬有礼,谈判遇到争议时很少直接拒绝或反驳,经常委婉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合作、和解的方式解决争端,常常掩饰个人情绪。
文化冲突和文化差异是国际贸易过程中存在的必然现象, 给国际贸易活动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阻碍了国际贸易活动的顺利展开。
2 国际商务活动中如何化解文化冲突2.1 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相互尊重是友好相处的前提,在跨文化的沟通中更是如此。
相互尊重包括尊重彼此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
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与价值,都有自己产生的历史原因, 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和差异性。
国际交往中的双方是平等的关系。
对待不同文化应该遵循平等相待的原则,不能有文化歧视的态度。
在国际贸易活动中, 由于文化方面的差异和冲突,彼此有许多容易造成误解的地方。
要化解文化冲突必须考虑到不同文化之间的主体地位和特殊性。
能否尊重国家间的文化差异,直接影响国际206《中国商贸》 CHINA BUSINESS&TRADE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商贸探索商务交往的成败。
在处理文化冲突问题时,不能仅仅依照本民族的思维习惯去处理和自己认同的方式去要求商务贸易伙伴。
尊重不同文化的特色与价值,尊重多种生活方式,不轻易批评有悖于自己文化的观点和行为。
同时,在商务谈判过程中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这有助于化解文化冲突,加强文化之间的交流。
2.2 增进了解,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尊重是沟通的基础,了解是沟通的前提。
跨文化沟通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主体之间情感和信息相互交流的过程。
只有真正了解对方文化,才能实现真正的交流和协调。
随着国际商务交往日益增多,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将自己封闭起来。
在跨文化沟通中,必须始终坚持一种谦和的,虚心的态度去了解别人;同时,也采取积极的,开放的态度来促使对方了解我们。
在国际贸易中出现冲突时, 贸易双方互相对抗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只有以积极的心态进行交流,以更加主动的方式寻求沟通,才能找出冲突的原因,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促成国际商务谈判的成功,要充分了解不同文化价值观,并有针对性地调整谈判策略和谈判方式。
国际商务活动从本质上说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通过合作实现利益最大化。
文化冲突使得贸易无法正常进行,阻断了实现双方经济利益的途径。
因此,贸易双方要有意识地从主观上避免偏见,真诚相待,在不放弃自我的前提下友善地向对方表达自己积极协商的意愿和态度。
沟通中既要注重自己的利益,也要充分考虑对方的利益,互利双赢是双方沟通交流的共同目的。
3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交融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增长,国际贸易商务活动的开展越来越频繁。
在国际商务谈判交往中,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越来越重视和理解文化间的差异和冲突。
不同文化相互交融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3.1 不同文化背景的商人互相理解商人的谈判特点因人而异,因国家而异。
美国商人无拘无束,坦诚幽默,利益至上;英国商人传统谨慎,讲究逻辑性,注重长期合作;日本商人专注耐心,讲礼仪,看重集体利益;中国商人看重人际关系,乐于助人,注重和谐气氛。
在商务交流中,不同的文化逐渐实现文化的交融:日本人最终明白,美国人的坦诚布公是发自内心的,与美国人谈判,要适当加快谈判节奏,不轻易做出承诺,一旦做出承诺就要信守承诺;美国人也体会到,日本人过多的礼节是为了营造和谐的气氛,与日本人谈判,首先创造相互信任的关系,不能光听谈判人员的表面语言,应随时注意其言外之意;法国人终于知道,与德国人谈判,必须有充分的准备,必须严格遵守契约,尽量提高效率,避免拖拖拉拉的行为;德国人也最终了解,不要因为法国人迟到而发火,那是他们的习惯,法国人相当注重衣着,谈判人员必须非常注意自己的服饰。
3.2 商品文化互相吸纳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没有任何进口的商品可以完全避免克里奥化(creolization),即商品文化的相互吸纳交融。
就拿巧克力来说,它已经在不同的文化内涵被赋予了跟生产者所想象的完全不同的功能和意义。
在美国和奥地利,巧克力具有美容功效,被用来做巧克力奶酪spa和巧克力泡泡浴;在法国和加拿大,黑巧克力被用来抑制抑郁情绪,改善人的精神状态;在美洲人部落库纳人的生活里,巧克力饮料是传统饮料,用来维持血管健康保持正常的血压。
大家都愿意相信这种食品是产自他们自己的国家,这也是国际商务活动中的不同商品之间文化互相吸纳交融的结果。
3.3 商务谈判方式的彼此融合由于商务谈判人员来自不同的文化环境,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因此,国际商务谈判本身就是一次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商务谈判人员在谈判过程中,都会尽力避免文化冲突和文化差异,寻求与对方文化的共通之处。
国际商务谈判活动也是一个文化交融与达成共识的过程。
以美日商务谈判为例,尽管美日文化差异很大,但通过以往商务活动的经验,美国商务人员认识到:日本人非常顾全面子,很看重在谈判的过程中是否能为自己赢得尊严和荣誉,美国商人非常注意日本人的这一特点,在谈判中尽量维护日本人的面子。
同时,在日本的谈判文化里,也能感受到西方文化对它的影响和渗透,西方文化的法制化、程序化、协议化观念也渐渐融入到了日本的谈判文化中。
4 结语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历史根基和渊源。
不同的国家、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模式。
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商人,对商品交易中的行为的感受和需求是不同的。
文化方面的差异和冲突必然造成商务谈判的障碍,需要进行有效的文化沟通,以化解和跨越文化差异的鸿沟,确保国际商务谈判活动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1]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2] 曹菱.商务英语谈判[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3] 樊建廷.商务谈判[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4] 李品媛.现代商务谈判[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5] 全英.国际商务谈判[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6] 赵湘.国际商务中的跨文化交际[J].经济师,2006(02).207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商贸探索《中国商贸》 CHINA BUSINESS&TR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