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章 自然界的水 课题2 水的净化导学案1新人教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导学案设计:4.2水的净化(无答案)

沉淀、吸附、过滤等净水方法及过滤的操作方法
学习难点
过滤的操作方法(亲爱的同学们,本实验是培养你们动手能力的一次很重要的机会哦,加油!)
学习方法
同学们,你们会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来学习本课呢?请写下来吧:
自主学习
问题1:同学们,我们家中饮用水来自哪里?它与纯水有什么区别?
分析1:(1)纯水(H2O):无色、无味的液体,属于
分析1:a.作用:
b.方法:
问题2:过滤的目的是什么?是否除去了什么杂质?过滤中需要用到哪些仪器?过滤操作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分析2:a.目的:本实验中:;
升华:。
b.仪器:
c.注意事项:
问题3:过滤后的水基本已澄清,若此时水中仍有异味、异色,可能是什么原因?该如何处理?
分析3:a.原因:
b.处理方法:
(师生共同探究此问题)
拓展延伸
某浑浊液体经过滤后仍然浑浊,分析其原因。
(1)
(2)
(3)
随堂检测
1、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其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取水B、过滤C、吸附D、消毒
2、小明在做过滤操作时,在老师给他的仪器中,他认为还缺少一种,其中老师给的仪器主要有:漏斗、烧杯、滤纸、铁架台,那么他认为缺少的仪器是()
A适合用过滤方法分离的是()
A.食盐和蔗糖的混合物B.将粗盐(含泥沙)提纯
C.酒精和水的混合物D.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
4.指出图中的错误:
。
我的收获
(物质分类)。
(2)天然水:含有许多杂质和杂质,常呈混浊状,属于(物质分类)。
问题2:自然界的水是直接通向我们家的吗?
2024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2水的净化备课资料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1. 知识掌握:学生将掌握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水的净化的基本方法及其原理,能够理解自然界水存在的主要杂质,以及净化水的目的和重要性。
2. 实验技能:学生将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净水实验操作,掌握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科学思维: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学生将能够运用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小组合作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的重要方式。我会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合作能力和交流效果。对于小组合作中的问题,我会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合作方法和交流技巧。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参与讨论和决策,提高团队合作的效果。
5. 学生自我评价:
(2)过滤:将絮聚后的水通过过滤介质(如砂子、活性炭等)进行过滤,去除悬浮物和絮聚后的杂质。
(3)吸附:将过滤后的水通过吸附介质(如活性炭、硅藻土等)进行吸附,去除溶解物质。
5. 题型五:分析水处理厂的净水工艺,并说明其原理。
答案:水处理厂的净水工艺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通过加入絮凝剂使水中的胶体杂质絮聚沉淀,通过过滤去除悬浮物。
2. 在实验操作环节,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问题。
3. 在解决问题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性、条理性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针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差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鼓励他们积极面对挑战,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5. 课堂上,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如适时提问、互动讨论等,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水的净化》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水质问题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水的净化的奥秘。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2 水的净化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2 水的净化1.了解农村、城市净化水的一般方法。
2.掌握过滤的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
3.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4.了解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及硬水的危害及其软化方法。
生活用水的净化阅读课本第74—76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纯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天然水里由于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的杂质,常呈浑浊。
2.在我国某些乡村,尚未使用自来水,往往采用明矾净水,明矾的作用是吸附杂质、使其沉降。
3.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在书本第74页,在过滤池中,通常用小卵石、石英沙对水进行过滤,水在活性炭吸附池中发生了物理变化,投药消毒这一环节发生了化学变化。
4.阅读课本第75页最后一段和第76页第一段的内容,活性炭有吸附作用,不仅可以滤去不溶性杂质,还可以吸附可溶性杂质。
1.天然水的净化方法有哪些?哪些方法是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哪些方法是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天然水的净化方法有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消毒杀菌、煮沸、蒸馏。
其中静置、吸附、过滤是除掉水中的不溶性杂质,煮沸、蒸馏是除掉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2.如果把上述的天然水变成饮用水,需要用什么方法?煮沸。
3.在以上的几种净水方法中,净水程度按由低到高的顺序应怎么排列?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煮沸、蒸馏。
在净水的各种方法中,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发生的都是物理变化;消毒杀菌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在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煮沸、蒸馏几种净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1.下列净水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B )A.沉淀B.消毒杀菌C.过滤D.蒸发2.下列净水操作中,效果最好的是( D )A.静置B.吸附C.过滤D.蒸馏3.我们饮用的水是由原水净化所得,自来水厂科学合理的净水过程是( A )A.原水→加絮凝剂→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净水B.原水→加絮凝剂→消毒→过滤→沉淀→吸附→净水C.原水→过滤→消毒→加絮凝剂→吸附→沉淀→净水D.原水→消毒→加絮凝剂→吸附→沉淀→过滤→净水4.湖水中含有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2 水的净化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2 水的净化学习目标:1.能说出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会运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重点)自主学习:知识点一:水的净化1.纯水是____色、____臭、清澈透明的______体,而许多天然水里由于含有许多______和_____杂质,因此常呈浑浊,有气味或颜色。
2.自来水净化过程:自然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吸附→__________→用户。
知识点二:过滤1.过滤液体要用的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烧杯等。
2.过滤操作的要点:(1)“一贴”:滤纸要紧贴_________。
(2)“二低”:滤纸的边缘低于________;漏斗内的液面低于 __________。
(3)“三靠”:漏斗下端的尖端紧靠_________;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_______________;烧杯尖嘴紧靠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三:软水和硬水1.含有________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不含或含有_____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软水。
用________检验硬水和软水。
2.生活中常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答案:知识点一:水的净化1. 无无液不溶性杂质可溶性2. 加絮凝剂沉淀过滤活性炭投药消毒知识点二:过滤1. 铁架台玻璃棒漏斗2. (1) 漏斗内壁 (2) 漏斗口滤纸的边缘(3) 烧杯内壁三层滤纸的一边玻璃棒中部知识点三:软水和硬水1. 较多较少肥皂水2. 煮沸合作探究:探究问题一:过滤1.过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滤操作中的实验要点是什么?违反操作要求可能出现的后果是什么?“一贴”: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低”: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2 《水的净化》导学案

课题2 水的净化【学习目标】1.学会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2.初步了解纯净水和自然水,了解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了解生活中水的净化方法;3.熟练掌握过滤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生活中需要空气水等物质才能维持我们的生命活动.自然界中分布着大量的水,这些水能让我们直接使用吗?天然水在自然循环过程中与大气和土壤不断地接触,必然会混入多种杂质。
这些杂质有的悬浮在水中,有的溶解在水中,还有的以其他方式分散在水中,这里面可能还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细菌及其他物质.我们需要对水进行净化处理。
二、课程学习知识一:纯水和天然水1、无色,无味,清澈透明,不含任何杂质,属于。
2、天然水是自然界中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由于含有许多和杂质,常呈浑浊液体。
属于。
知识二:净化水的常用方法(一)沉淀1.静置沉淀:水样放置,静置一段时间后,底部有沉淀,上面的水变得相对澄清。
但有一些悬浮物存在。
2.吸附沉淀法:向水中加入某些净水剂如,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想一想:如何除去水中的沉淀?(二)过滤:过滤是一种分离的混合物的方法.1、所需要的仪器:、、、铁架台2、过滤器的准备:滤纸的折法3、过滤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一贴:;二低:1. ; 2. ;三靠:1. ; 2. ;3. ;学生实验:将水样进行过滤。
过滤后滤纸上留下了什么?水样发生了什么变化?(不超过5分钟)想一想:(1)还有什么用品可以代替滤纸和漏斗?你在生活中用到过哪些过滤的操作?(2)过滤后,若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那些?如何处理?(3)过滤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 。
(4) 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为纯净的水吗? 。
学生实验:将过滤后得到的滤液用玻璃棒沾一滴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待水蒸发后观察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三)吸附学生实验:将红墨水分别倒入只有滤纸的漏斗和滤纸上装有活性炭的漏斗,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导学案:4.2水的净化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导学案:4.2水的净化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污染源和种类。
2.掌握水的净化的主要方法。
3.理解净水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4.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水的污染源和种类2.水的净化方法3.净水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三、教学重点1.水的净化方法2.净水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四、教学难点1.净水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入水的污染主题,并向学生提问:“你知道哪些水的污染源和种类?2. 学习与讨论(30分钟)水的污染源和种类•污水排放:工业废水、农田污水、生活污水等•农药和化肥使用过量•工业污染: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等•自然因素:地下水、河水等受到地下污染水的净化方法•过滤:通过物理方法去除水中的杂质和颗粒•沉淀:让悬浮在水中的固体颗粒沉淀到底部•蒸馏:将水蒸发后再凝结,去除其中的杂质•活性炭吸附: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臭氧消毒: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消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杀灭细菌病毒净水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机械过滤:利用孔径较小的滤网或过滤介质,例如砂糖、砂石等物质,去除水中的悬浮颗粒和泥沙。
•化学净化:利用化学反应去除水中的污染物,例如氯化铁可以去除水中的铁锈和有机物。
•生物净化:利用微生物或水中浮游生物的作用,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污染物。
3. 实践操作(10分钟)让学生实践操作净水方法,例如用漏斗、滤纸和砂子制作过滤装置,用煮沸器蒸馏水,用活性炭吸附颜料等,并观察实践效果。
4. 撰写总结(10分钟)要求学生根据实践操作的结果,撰写一份净水实践总结报告,包括净水方法的选择、实践操作的步骤和效果评价。
5. 教学拓展(10分钟)让学生针对净水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进行拓展学习,可以通过查阅资料、阅读相关文献、观看视频等方式进行。
六、作业布置完成净水实践总结报告,并根据拓展学习的内容,撰写一篇关于水的净化技术的短文。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水的污染源和种类,掌握了水的净化方法,并深入了解了净水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九年级化学上册水的净化一等奖优秀教学设计导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水的净化》是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中的内容,是课题一《爱护水资源》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就如何爱护水资源,教材从净化水的方法方面入手,教会学生相关的化学知识及生活中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新课程标准目标上,要求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探究能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宗旨。
【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1、2、3题。
阅读74页2、3段,【思考】1.有时可用
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吸
附,使杂质沉降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2.、和是工业中常用的净水方法。
3.用具有作用的固体过滤液体,不仅可以滤去其中的不溶性物质,还可以吸附掉一些溶解的杂质,除去臭味,市场上的净水器,有些就是利用来吸附、过滤杂质的。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知识:学习本课之前,学生积累了一些混合物分离的生活经验,掌握了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实验操作技能,为本课题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生认知特点:从已有经验出发学习新知识,学生容易接受;将新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对实验有一定基础、实验中思维会活跃,探究及讨论可以开放一点,学生有能力和兴趣进行深入的思考。
导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净化水的几种常用方法;
第四单元课题1水资源及其利用第2课时水的净化-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演示实验】取过滤后的液体于小烧杯中,加入活性炭, 振荡,过滤,观察现象。
现象:红色褪去
净化水的方法——吸附
常用吸附剂 活性炭 木炭
结构 疏松多孔
物理性质 吸附性
吸附颜色 及异味
特别提醒:此过程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学以致用
图1 简易净水器
图2 活性炭净水器
1.图1装置中小卵石、石英沙和蓬松棉的作用是 过滤;活性炭的作用
2.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对水的认识错误的是( B )
A.明矾可用于吸附水中悬浮杂质 B.活性炭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 C.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保护水体环境 D.实施雨污分流,改善城市环境
达标练习
3.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在净水过程中明矾起消毒杀菌作用
B.天然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得到的水是混合物
B.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C.漏斗的下端未靠在烧杯壁上
D.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5.在过滤操作中发现速度较慢,原因可能是( A )
A. 滤纸没有贴紧漏斗内壁
B. 滤纸的边缘高于漏斗的边缘
C. 没有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搅拌液体 D. 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达标练习
6.下列混合物可用过滤方法来分离的是( A )
课堂小结
水的 净化 方法
硬水与 软水
沉淀:静置沉降、吸附沉降
过滤:把液体与不溶于该液 体的固体物质分离
一贴、二 低、三靠
吸附:除去部分可溶性杂质,如色素、异味
蒸馏:分离和提纯液态混合物, 或除去混在液体中的杂质
达标练习 1.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净化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
的是( 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3 水的净化(一)
【学习目标】
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的区别,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3.初步学会过滤操作。
【活动方案】
活动一、区别自然水与纯水
设计简单实验区别试验台上所提供的三瓶水(通扬运河里的水、深井里的水、纯水)
1.交流实验方案:
2.进行试验:
3.说出纯水与自然水的区别:
活动二、了解水净化的一般方法
阅读:教材P54-56第一自然段
讨论:
1.自然水净化的一般方法有哪几种?哪种净化程度最低?哪种净化程度最高?综合运用使净水效果最好,其顺序是怎样排列的?
2.⑴除去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有哪几种?
⑵静置沉淀与吸附沉淀有何区别?
⑶过滤的原理是什么?
3.吸附的作用有哪些?用活性炭过滤液体有哪些好处?图3-18中入水口与出水口的位置能否颠倒,为何?
4.除可溶性杂质的方法有哪些?
活动三、初步学会过滤操作
阅读课本P55“活动与探究”,然后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仪器与用品:、、、滤纸和带有铁圈的铁架台。
2.过滤过程中的一“贴”、二“低”、三“靠”具体是指:
一“贴”;(目的:)
二“低”、;
三“靠”、、。
完成“活动与探究”
讨论:
1.若一次过滤后仍然浑浊,需进行再次过滤,若两次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可能的原因可能有:、、。
2.说出玻璃棒在本实验中的作用:
3.过滤时是先滤浊液还是清液?
【课堂反馈】
1.原水(未经处理的水)中含有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可用次氯酸(HClO)杀死细菌。
氯气溶于水时可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某水厂生成自来水的净化步骤如下:
原水→静置→絮凝沉淀→反应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生活用水,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一般应按顺序经过、、和消毒几个过程,其中肯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2.在进行水的净化实验时,小红将浑浊的河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按图中装置进行过滤,请回答:
⑴图中缺少的仪器是,其作用是
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是为了。
⑵过滤时,发现速率太慢,原因是
⑶一次过滤后发现滤液仍浑浊,需。
若两次过
滤仍浑浊,则可能的原因是、
、
⑷改进装置后过滤,得到澄清透明的水,她高兴地说:“我制得了纯水!”对此,你有无不同的
看法,理由是,若要制得纯水,还需采用的净化方法是。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