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游戏 大道理---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游戏环节设计
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教案

教学目标:1. 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升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学会调整心态,面对压力。
4. 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教学对象:大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地点:学校操场或室内体育馆教学材料:眼罩、报纸、透明胶、绳子、桌子、椅子、计时器、音响设备等。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热身活动(10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慢跑、拉伸等,以活动身体,缓解紧张情绪。
2. 播放轻松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放松身心。
二、破冰活动(20分钟)1. 进行“自我介绍”环节,让学生相互认识,消除陌生感。
2. 开展“抢凳子”游戏,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拓展活动一:友情链接(30分钟)1. 目的:打破僵局,加速团队之间的认识,考察大家的速记能力。
2. 规则:各队任意派成一列,由排在首位者向背后的人作自我介绍,如:“我是来自XX学院的,我叫XXX。
”第二名队员再对他(她)背后的队员做介绍,依此类推。
3. 时间限制:5分钟。
四、拓展活动二:信任背摔(30分钟)1. 目的:增强团队信任,培养勇气。
2. 规则:学生轮流站在高台上,其他队员围成一圈,双手撑地,背部朝向高台。
站在高台上的学生要闭上眼睛,依靠团队的力量,向后倒下。
3. 时间限制:5分钟。
五、总结与反思(20分钟)1. 各队分享活动中的感受,讨论如何将团队精神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2.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强调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热身活动(10分钟)1. 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慢跑、拉伸等,以活动身体,缓解紧张情绪。
2. 播放轻松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放松身心。
二、拓展活动三:齐心协力(40分钟)1. 目的: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2. 规则: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如搭建一个高塔、完成一幅画作等。
3. 时间限制:30分钟。
三、拓展活动四:坐地起身(20分钟)1. 目的:锻炼学生的毅力和耐心。
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方案-5个小游戏

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方案人文社科系心理素质拓展活动设计方案活动名称:生活有您更精彩活动时间:5月15日下午3点50活动地点:运动场东面得草坪上活动参加人员:04721班(32名同学)活动目标:通过心理素质拓展得4个活动,让大家学会人际交往得方法与技巧,加深彼此得友谊。
准备工作:购买70只气球、一包牙签、一卷垃圾袋、32张贺卡、10个小礼品、一卷塑料绳、32支笔、32张白纸、一卷胶布。
实施程序:1、准备阶段(5分钟)。
介绍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得目得与方法,宣布训练得纪律与要求。
2、集体热身(20分钟)。
“您戳我爆”①要求。
在一分钟内找个同伴,手拉手坐在一起,但不能两位男生结伴。
每组得两位同学指甲长得为A,短得为B。
给A发一个气球,给B发一条绳子与一根牙签,然后A吹气球,B绑气球。
B用牙签戳破气球,但不能将气球戳爆。
最先成功得,可得到一件小礼品。
②可能出现得情况。
A、会有同学对要求不太理解。
处理办法:解释戳爆即为牙签戳进气球后气球即爆,戳破即为牙签戳进气球后气球仍保持原状。
(若还不理解,可现场演示“戳爆”得情况)B、男生用力地吹气球,会有调皮者用牙签捅破自己得气球,或去捅其她人得气球,可能场面会有点混乱。
处理办法:为先活跃现场得气氛,先不忙阻止,过几分钟后,主持人强调一下要求:“用牙签戳破气球,但不能将气球戳爆。
最先成功得,可得到一件小礼品。
”③引导后得现场状况。
A、有人将牙签轻轻触碰气球中间鼓起得部分,气球立即爆炸!B、有人将牙签慢慢往气球软得地方戳(如吹气口或其另一端),随着牙签得深入、表皮得凹陷,牙签成功插入气球表皮,但气球并未爆炸。
④拓展训练分享。
提问:同样就是牙签戳气球,为什么有人气球戳爆了而有人没有?答案:气球两端较松弛,表面张力小,所以不容易爆炸;中间绷得紧,表面张力大,所以容易爆炸。
⑤拓展训练总结。
其实,这个物理原理与人际交往就是相通得——在与她人交往时,您千万不要触碰对方得紧张面。
例如,有得同学家境贫寒或个子很矮,很不乐意别人谈论自己这一点,您就要避开这个话题,否则,容易像牙签戳气球一碰就爆,引发反感、争吵甚至打架。
大学生心理活动小游戏教案

教学目标:1. 通过游戏,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沟通与协调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学会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4. 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学会在压力下保持冷静。
教学对象:大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1. 心灵拼图游戏材料:若干张写有心理特点的卡片,如“乐观”、“内向”、“自信”等。
2. 随机分组用的标签纸和笔。
3. 记录表和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游戏的目的和规则。
2. 学生分组,每组5-6人。
二、游戏进行1. 每个学生从心理特点卡片中抽取一张,不告诉其他同学。
2. 每组同学开始讨论,将抽到的心理特点卡片拼凑成一幅完整的“心灵拼图”。
3. 每组同学需要用语言描述自己抽到的心理特点,并尝试将其与团队其他成员的心理特点相匹配。
4.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心灵拼图的小组获胜。
三、游戏总结1. 每组分享自己的心灵拼图,并讲述在游戏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游戏中的心理特点,如团队合作、沟通协调、情绪管理等。
第二课时:一、复习1. 教师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游戏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收获和感悟。
二、心理活动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心理自我探索,如“我最自豪的事情”、“我最担忧的事情”等。
2. 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心理特点,并尝试用心理特点卡片进行匹配。
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心理活动课程的内容和收获。
2. 学生撰写反思日记,记录自己在心理活动中的成长和变化。
教学评价:1. 学生在游戏中的参与程度和团队合作表现。
2. 学生在心理自我探索和反思过程中的收获和成长。
教学延伸:1. 定期开展类似的心理活动,帮助学生不断认识自我,提高心理素质。
2. 结合课程内容,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团体辅导,为学生提供更多心理支持。
小学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方案

小学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
“快乐心灵,茁壮成长”二、活动目的。
1. 通过有趣的活动,帮助小学生减轻学习压力,放松心情。
2. 提升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如自信心、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
3. 让小学生在活动中学会面对困难和挫折,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三、活动时间。
[具体日期],上午9:00 11:30。
四、活动地点。
学校操场。
五、参与人员。
[年级]全体小学生。
六、活动准备。
1. 物资准备。
各种颜色的气球若干(用于气球大战游戏)。
呼啦圈若干(用于呼啦圈接力游戏)。
彩色笔和大白纸若干(用于梦想画卷游戏)。
小奖品,如卡通贴纸、小笔记本等。
2. 人员安排。
活动主持人1名,负责活动的开场、引导各个环节以及调动现场气氛。
裁判员3名,负责在游戏环节中判定胜负。
安全管理员2名,确保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的安全。
七、活动流程。
# (一)开场(9:00 9:15)1. 主持人热情洋溢地登场,说:“亲爱的小朋友们,今天咱们要一起玩好多超级有趣的游戏,这些游戏就像魔法一样,会让咱们变得更勇敢、更快乐、更聪明哦!”2. 简单介绍活动的目的和规则,强调大家要尽情享受活动过程。
# (二)热身游戏:大风吹(9:15 9:35)1. 所有学生围站成一个圆圈,每个人站在一个小方格内(可以提前在地上用粉笔画好方格)。
2. 主持人站在圆圈中间说:“大风吹。
”学生们回答:“吹什么?”主持人说:“吹戴眼镜的小朋友。
”(这里的特征可以根据现场学生的情况灵活改变,比如吹穿红色衣服的小朋友等)3. 符合这个特征的小朋友就要迅速离开自己的方格,跑到其他空的方格去,而主持人也会趁机抢占一个方格。
没有抢到方格的小朋友就成为下一轮的主持人。
# (三)团队合作游戏:气球大战(9:35 10:15)1.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8 10人。
2. 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些气球,并告诉他们游戏规则:每个小组要在规定的区域内,通过用身体的各个部位(除了手和脚)把气球弄破。
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游戏_文秘知识

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游戏户外拓展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努力/放弃” 积极/消极的心理力学模型、以及“体验、了解、控制、超越”的心理,分享了心理素质拓展的训练游戏,欢迎大家借鉴!一、蜘蛛网时间:1小时以上人数:不限,人数较多时,需要将队员划分成若干个由8~12个人组成的小组。
道具: (每个小组)1、选取两棵结实的大树(用来支撑蜘蛛网)。
2、尼龙绳或其它类似的绳子(用来编织蜘蛛网)。
3、8个如图1所示的螺栓,或者几节电线,甚至几小节绳子亦可(用来把蜘蛛网固定在树上)。
4、蒙眼布,如果有人被蜘蛛咬着了,他的眼睛就会被蒙起来。
选项:用来做警报器的小铃铛;用来制造气氛的大橡胶蜘蛛。
概述:这是一个广为人知的著名的户外游戏,它是幻想和挑战的完美融合。
它可以被用来创建团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习冲突处理技巧、培养领导才能、锻炼沟通能力。
虽然这个游戏需要培训专员进行一定的准备工作,但是这些准备工作一定会带来超值回报。
目的:1.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1 / 242.增进沟通。
3.体现协同工作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4.把队员团结在一起。
5.学会克服看似难以解决的问题。
准备:培训专员需要为每个小组架设一个蜘蛛网,具体方法如下: 1.用螺栓或绳子在2棵树上做出8个固定点(如图1),每棵树上4个点,最低固定点距离地面约20cm(8英寸),同一棵树上的固定点间距为70era(2英尺4英寸)。
这样最高固定点距离地面约为2.3m(7英尺8英寸)。
2.固定点做好后,利用固定点来测量编织蜘蛛网边框所需的尼龙绳的长度。
尼龙绳的长度= (两棵树的间距+最高固定点与最低固定点之间的距离)×2在编织边框之前,最好先在尼龙绳上打出绳结。
绳结的做法是从尼龙绳的一端开始,每隔10~15cm打一个结。
打绳结的作用是阻止内部网线的任意滑动(如图2)。
3.编织蜘蛛网的边框。
具体做法如下:从树l开始,把尼龙绳的一端系在树l的最低固定点上;用绳子由下至上穿过树1的其他三个固定点,到达最高固定点;把绳子从树1的最高固定点拉到树2的最高固定点;用绳子从上到下穿过树2的四个固定点,到达最低固定点;把绳子从树2的最低固定点拉回到树l的最低固定点;拉紧绳子,2 / 24形成一个长方型,把绳子的剩余部分固定在树1的最低固定点上。
心理小游戏适合大学生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2. 通过游戏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合理宣泄情绪,缓解心理压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能力。
二、教学对象大学生三、教学时长1课时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游戏道具:彩纸、剪刀、胶水、彩笔等3. 教案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心理压力的概念及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压力来源。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遇到的压力。
(二)游戏活动1. 游戏名称:压力气球游戏规则:每位学生用彩纸制作一个气球,将自己在近期遇到的压力写在气球上,然后将其放飞。
在放飞过程中,学生可以适当宣泄情绪。
游戏目的: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压力来源,学会合理宣泄情绪。
2. 游戏名称:传递信任游戏规则: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站成一排。
第一位同学手持彩笔,在第一位同学的手心写下一个词语,然后将彩笔传递给下一位同学。
下一位同学在手心写下与前一位同学相同的词语,并将彩笔传递给下一位同学。
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位同学。
最后一位同学将手心中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游戏目的: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能力。
3. 游戏名称:心灵画语游戏规则: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我的大学生活”、“我的梦想”等。
每位同学用彩笔在纸上画出自己对这个主题的理解,然后将画作展示给其他同学。
其他同学猜出画作的主题。
游戏目的:提高学生的心理表达能力,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
(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游戏过程中的感受,分享自己在游戏中学到的解压方法和沟通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压力及应对策略。
3.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强调心理压力的普遍性,鼓励学生积极面对压力,学会调整心态。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心理压力的认识。
2. 评价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心理表达能力。
3. 收集学生课后反馈,了解教学效果。
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游戏

游戏名称堆砌砖块时间:40〜60分钟人数:4〜12人。
道具:两组完全相同的砖块或者木块,每组50个。
最好将砖块涂上不同颜色,这样每组砖块都是五彩缤纷的(增加混乱度)。
给每个队员准备一副手套(用来搬运砖块)。
概述:这是一个相对简单的游戏,通过游戏大家能看出单向沟通的局限性。
目的: 1 •证明队员们采用单向沟通,不能很好地交流。
2•引导他们采用双向沟通完成同样的游戏。
准备:除了将砖块涂上颜色外,还需要事先建好场地。
将其中一组砖块构建的精细模型或物体,安置在队员们看不到的隔开区域;在隔开区听力所及范围的某个地方随意堆放另一组砖块。
譬如,在两棵树之间挂一个毯子隔开第一组砖块,就是一个好办法。
步骤: 1 •首先选一个志愿者,这并不是一个危险角色一一他的全部工作只是说话。
2•让志愿者和那组隐蔽的砖块呆在一起,尽量不让他看到第二组砖块;也不能让其他人知道你把他带到哪里去了。
3•志愿者的工作是指导其他队友建造一个和自己面前的模型完全相同的结构。
两处的砖块数量恰好相同。
只允许单向沟通,这意味着志愿者只能向他们发指令,而其他队友不能说话。
需要强制执行这条规则,当有人提问时,立即阻止他们交流。
4•给队员们分发手套。
要求他们听从志愿者的指挥。
5.志愿者开始发口令。
6•当队员们按着志愿者的要求建造模型后,还未来得及仔细观看到底造了一种什么结构时,立即向他们提出下列问题:你们只能单方面接受指令,有何感受?你们对此有什么情绪?你们认为自己建造的模型和最初的结构到底有多么相近?向那个只发指令的志愿者提下列问题:你认为自己的口令清楚吗?游戏过程中你有何感受?你认为队友构建的形状和自己想象的模型接近吗?7.让大家观看后,比较两个模型。
&笑过之后,引导大家就沟通、设想和指导技巧等问题展开讨论。
9•再选一个志愿者,让他利用那组隐蔽砖块建造一个不冋的模型或物件,看看队员们是否能从刚才的讨论中有所收获(为节省时间,你们讨论问题时,让助手重新建造一个模型)。
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方案-5个小游戏

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方案-5个小游戏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方案人文社科系心理素质拓展活动设计方案活动名称:生活有你更精彩活动时间:5月15日下午3点50活动地点:运动场东面的草坪上活动参加人员:04721班(32名同学)活动目标:通过心理素质拓展的4个活动,让大家学会人际交往的方法与技巧,加深彼此的友谊。
准备工作:购买70只气球、一包牙签、一卷垃圾袋、32张贺卡、10个小礼品、一卷塑料绳、32支笔、32张白纸、一卷胶布。
实施程序:1、准备阶段(5分钟)。
介绍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的目的和方法,宣布训练的纪律和要求。
2、集体热身(20分钟)。
“你戳我爆”①要求。
在一分钟内找个同伴,手拉手坐在一起,但不能两位男生结伴。
每组的两位同学指甲长的为A,短的为B。
给A发一个气球,给B发一条绳子和一根牙签,然后A 吹气球,B绑气球。
B用牙签戳破气球,但不能将气球戳爆。
最先成功的,可得到一件小礼品。
②可能出现的情况。
A. 会有同学对要求不太理解。
处理办法:解释戳爆即为牙签戳进气球后气球即爆,戳破即为牙签戳进气球后气球仍保持原状。
(若还不理解,可现场演示“戳爆”的情况)B. 男生用力地吹气球,会有调皮者用牙签捅破自己的气球,或去捅其他人的气球,可能场面会有点混乱。
处理办法:为先活跃现场的气氛,先不忙阻止,过几分钟后,主持人强调一下要求:“用牙签戳破气球,但不能将气球戳爆。
最先成功的,可得到一件小礼品。
”③引导后的现场状况。
A.有人将牙签轻轻触碰气球中间鼓起的部分,气球立即爆炸!B.有人将牙签慢慢往气球软的地方戳(如吹气口或其另一端),随着牙签的深入、表皮的凹陷,牙签成功插入气球表皮,但气球并未爆炸。
④拓展训练分享。
提问:同样是牙签戳气球,为什么有人气球戳爆了而有人没有?答案:气球两端较松弛,表面张力小,所以不容易爆炸;中间绷得紧,表面张力大,所以容易爆炸。
⑤拓展训练总结。
其实,这个物理原理和人际交往是相通的——在和他人交往时,你千万不要触碰对方的紧张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游戏大道理---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游戏环节设计
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游戏环节设计
一、破冰
(1)生日线
人数:集体参与
时间:15——20分钟
操作方法:
1.让学员在空地上围成一圈
2.主持者给出规则:
1)每位学员都要按照自己真实生日的月份和日期(自己所认定的日期,不论阴阳历)按顺序排列一个U形,1月1日出生的在A点,12月31日出生的在B点(A、B在U上面)
2)整个过程中所有学员都不能说话
3)宣布任务完成后主持者会进行检查,如果有人站错位置,受罚的将是后面一位学员。
4)当每一位学员都清楚游戏的规则后,活动开始。
在1~2分钟基本排好
5)然后主持者从A点开始让每位学员报出自己的生日(月、日)以及姓名等相关个人信息简单介绍
6)最后让受罚的学员做一个小表演作为惩罚,以完成该游戏。
(二)大风吹小风吹
1、人数:集体参与
2、时间:10分钟左右
3、游戏目的:消除学员之间的隔阂和陌生,使他们尽快融入集体之中
4、操作方法:
(1). 全体围坐成圈,野外可划地固定各人的位置,主持人没有位置,立于中央。
(2). 主持人开始说:「大风吹!」大家问:「吹什么?」主持人说:「吹.有穿鞋子的人。
」则凡是穿鞋子者,均要移动,另换位置,主持人抢到一位置,使得一人没有位置成为新主持人,再吹。
备注:可「吹」之资料:有耳朵的人、带表的人、两只鼻子的人、没有指甲的人、穿X颜色衣服的人、带戒指的人、打领带、擦口红的人、有太太的人等。
二、分组
(一)一块五毛(分组游戏)
游戏过程:先根据性别来规定“钱数”,如男生为五毛,女生为一块。
当主持人喊出一个规定钱数,同学们必须要在最短时间里组成此规定钱数。
未凑成钱数者淘汰。
游戏意义:在游戏过程中,可以让全体成员完全融合在一起,激发他们的分析能力,游戏进行得越久,团队的凝聚力越强。
备注:可在该游戏最后一个环节按照总人数,说出一个钱数,分好组,为下一游戏做好基础。
(二)九足蜈蚣(前提是一组为10人)
你知道蜈蚣长什么样子吧?下面将要出场的是一个七足蜈蚣,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六足动物。
1.十人作为一个整体穿越lO米远的场地,队员身体必须直接接触,并且不能借助外物连接在一起。
2、另外一个重要规则是:任何时候,每组只能有九个点接触地面,这些接触点可以是脚,手,膝盖或后背。
如果游戏过程中,哪个队的接触点超过了九个,必须回到起点重新开始。
4.队员知道这是一个具有竞争性的游戏——换句话说,他们要和其他组比赛。
5.每个小组10分钟游戏计划时间。
建议各组在计划时间内彼此分开,防止相互偷听。
(三)同舟共济
游戏过程:将一张报纸铺在地上,十个组成员都往上站,要求不能有成员的脚落在报纸以外的地上,可以单脚站,也可以将成员抱起或背起来。
如果报纸足够大,可以将报纸对折后继续进行一次。
看哪个组坚持时间最长哪个组就获胜。
带队人在记时的同时可以要求每个组喊出自己的口号。
游戏意义:培养大家的集体主义精神,并可以感受当大家拥抱在一起共患难时的那种感觉。
三、心有千千结(15-30分钟) 全体参与
首先先让一个组的队员们手拉着手围成一圈。
大家记住自己的左边和右边分别是谁,记住拉着手时的手型。
然后让他们随意走动,相互问好,当主持人喊停时,然后大家一起向圆心靠近,然后让大家都举起左手,右手指向圆心。
等每个队员都摆好了这个姿势以后,让他们用自己的左手抓住打乱顺序前左边的同伴的右手。
一旦抓住后就不许松开。
要大家在不松手的情况下,把自己从“链子”中解开。
解开后仍要保持大家站成一个圆圈,面向哪个方向不限。
四、分享
最后,指导者请大家站立,围成圈,将两手搭在两侧成员的肩上,或者是手拉着手,一起高唱队歌《相亲相爱一家人》或《朋友》、《明天会更好》,并跟随音乐节奏摆动身体,会唱者可跟着音乐低唱,使全体成员在一个充满温馨甜蜜而有
内聚力的情景中告别团体,走向生活,留下一个永远的、美好的、极有象征性的、难忘的记忆。
博者按:
【小游戏大道理】
心理素质拓展训练不同于娱乐,尽管拓展训练具备极大的趣味性,娱乐的一个突出的特征是没有明显目的,解决的是心理上的某种满足感,而素质拓展的某些项目恰恰是以克服心理障碍,完成心理挑战为目标的。
同样。
团体心理素质拓展训练也不同于传统的培训,轻松的野外环境;开放接纳的心理状态;真实模拟的情境体验;与以往不同的共同生活经历。
通过亲身体验经过定向设计的情景模拟项,可以评估参与者实际表现,反映出个人与团体整体的优势和问题;然后在组织者的引导下利用团体的共同智慧成功找到改进的方向和方法。
开放是心灵成长的重要前提,没有对心灵的开放就不会有心灵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