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源选择原则及思路

合集下载

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建设要求

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建设要求

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建设要求咱来说说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建设的要求哈。

一、水源选择方面。

1. 可靠性得强。

这水源得比较稳定,不能今天有明天没的。

比如说不能选那种只在雨季才有水,旱季就干巴得一滴水都不剩的小水洼。

像那种有稳定地下水补给的泉眼或者深层地下水就比较靠谱,就像一个老实巴交的朋友,一直都在那儿,不会突然玩消失。

2. 水量要够。

应急的时候那可是要满足城市里好多人的用水需求呢。

不能说选个小水源,到时候就够给几户人家用的。

至少得能撑到正常水源恢复供应的时间。

要是城市里有个百八十万人,那这应急备用水源得能像个大水缸一样,能盛下足够这么多人吃喝拉撒、洗澡洗衣服的水。

3. 水质要好。

咱可不能弄个脏水来当应急水源。

那水喝了会生病的。

得达到基本的饮用水标准,不能有太多的污染物、病菌啥的。

要是水源里全是泥沙、化学污染物或者小虫子,那可就麻烦大了。

就像我们做饭,得用干净的水,不能用污水,不然饭都没法吃了。

二、设施建设方面。

1. 保护设施要到位。

得给应急水源盖个“保护罩”。

比如在水源地周围设个围栏,防止人和动物随便进去捣乱。

就像保护宝贝一样,不能让别人随便乱摸乱碰。

而且还得防止污染物进去,像在周围设置缓冲区,不让工厂污水或者垃圾靠近。

2. 取水设施要方便又耐用。

取水的设备得好使。

不能到时候要用的时候,抽水机抽不上来水,那就傻眼了。

而且这设备得耐用,不能用一次就坏了。

就像我们家里的水龙头,得一拧就出水,还不能老是漏水或者坏掉。

3. 输送管道要靠谱。

从应急水源到城市里的输送管道得牢固。

不能是那种容易破裂或者被压坏的管道。

要是管道在半路上坏了,水就流不到城市里了。

这管道就像血管一样,得把水顺利地送到城市的各个角落。

三、管理方面。

1. 监测要及时准确。

得时刻盯着应急水源的情况。

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要随时知道水源的水量、水质有没有变化。

要是水质突然变差了,得赶紧想办法解决。

不能等到水都臭了才发现有问题。

2. 维护要有计划。

定期对水源地的设施进行维护。

城市备用水水源地建设要求及思路

城市备用水水源地建设要求及思路

城市备用水水源地建设要求及思路目录引言 (3)1 背景简介 (3)2 应急备用水源建设要求 (4)3 备用水源工程建设思路 (5)3.1 地表水源型 (5)3.2 地下水源型 (5)3.3 外调水源型 (6)3.4 非常规水源型 (6)3.4.1 再生水应急备用水源地建设 (7)3.4.2海水淡化型备用水源地建设 (7)3.4.3雨洪资源化型备用水源地建设 (7)3.4.4 矿井疏干水型备用水源地建设 (8)3.5 区域联网供水型 (8)4 结语 (8)引言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建设是解决城市供水风险的重要手段。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应急备用水源建设。

在概述城市应急备用水源背景的基础上,提出应急备用水源建设的几点要求,并分别阐释地表水水源、地下水水源、外调水水源、非常规水水源、区域联网供水等各类型应急备用水源建设思路,对完善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体系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1 背景简介城市应急备用水源是城市抵御突发性污染事件、应对干旱等极端天气最有效的措施,是城市供水保障体系降低供水风险、保障特殊时期供水安全的最主要的手段。

2011年11月国务院批复的《全国抗旱规划》(国函〔2011〕41号)明确提出,对于缺少饮用水备用水源或水源单一的城市,应实施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

《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进一步明确了建设时间要求,即针对单一水源供水的城市,应于2020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应急水源或备用水源建设。

2015年,按照推进相关规划“多规合一”要求,水利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水利规划工作的通知》,要求完善城市供水保障体系。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供水安全的风险和挑战越来越大。

截至2010年,我国有近一半城市存在缺水状况,40%左右城市饮用水水源单一,超过一半城市缺少应急备用水源,另有部分城市虽建立了应急备用水源,但因缺水而实质上已不再具备相应功能。

为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要求,目前全国各城市均已启动应急备用水源建设,但由于各地水源类型存在差异,因此亟须在厘清现状的基础上,对应急备用水源建设提出整体要求和思路,确保相关工作能够有序开展。

55、选择水源应遵循哪些原则

55、选择水源应遵循哪些原则

选择水源应遵循哪些原则
为满足水泥厂正常生产生活用水的需要,给水水源的选择,应根据水资源勘察资料和总体规划的要求,优先选用自备水源,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并符合下列要求:
(1)水资源应丰富可靠,满足生产、生活和消防的用水量要求。

(2)符合卫生要求的地下水,应优先作为生活饮用水的水源。

生活饮用水水源的卫生防护,应符合国家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

(3)应优先选用水质不需净化处理,或只需简易净化处理的水源。

(4)有条件时,可与农业、水利、邻近城镇和工业企业协作,综合利用水资源。

(5)水源工程及其配套设施应安全、经济、便于施工、管理和维护。

水源选择——精选推荐

水源选择——精选推荐

水源选择5.1水源选择的原则和要求水源选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水源水量丰沛可靠,用地表水作水源时,枯水期流量的保证率不应低于90%,以地下水作为水源时,取水量应小于地下水可开采量.(2)水源水质应符合国家饮用水源水质标准.(3)水源选择应考虑安全,经济和便于水源保护等因素.(4)当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可满足要求时,宜优先采用地下水和泉水水源.5.2地表水水源(1)渭河水源项目区南有渭河,区内没有河流经过.渭河距项目区较远,常年有径流,但渭河河水含沙量大,若作为本工程饮用水水源,不但输水距离相对较长,投资较大,而且水质的后续处理难度很大.(2)冯家山水库开渠水源宝鸡市冯家山水库干渠穿项目区而过,若选用宝鸡市冯家山水库干渠水源作为主水源,水质经净化处理后作为供水水源.建净化设施一套,元机井设施,利用蓄水池调蓄工程,经二次加压后,铺设供水管网至项目区各村,解决群众饮水困难问题.但由于冯干渠水源主要用于灌溉,受时令季节限制,不能全天候供水,加上干渠沿线多为明渠,垃圾入渠现象严重且不确定因素较多,给后续水处理工艺的选定带来很大难度.5.3地下水源评价根据《陈仓区水资源调查评估报告》(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评审鉴定通过),项目区地下水资源分为浅层潜水和承压水两种,均为松散岩层孔隙水类型.考虑到浅层地下水(潜水)易逐级污染,且水位易受降雨入渗、灌溉回归、地下径流、侧向补给及地面蒸发、侧向排泄、人为开采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拟选用深层承压水作为供水水源。

5.3.1项目区机井利用情况项目区选定在渭北塬区,区内土地肥沃,耕性良好,由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报告资料分析:W平均=413.60万m3/年(不计补给量),W已开采=119.87m3/年,开发利用程度仅30%,区内以机井密度P=n/F(平方公里机井眼数)计算,P=11/8.5=1.29眼/km2,,参照机井密度参考标准,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5.3.2成井资料分析根据地下水工作队对周塬区已成的坡子村(2007年7月建成)、杜赵村(2006年8月建成)、育才公司三分厂8号机井(2006年8月建成)电测数据统计分析,项目区含水层以砂砾卵石层和中细砂层为主,砂砾岩层占60%左右,质地纯净,透水性好,水量丰富,水位变化较稳定,单井涌水量平均大于20m2/h,水位埋均深30-40m,属中等富水区。

城市供水系统规划中的水源选择方法

城市供水系统规划中的水源选择方法

城市供水系统规划中的水源选择方法一、引言城市供水系统是一个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对居民的生活、工业发展和经济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水源的选择是城市供水系统规划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供水的可靠性、水质的安全性以及供水成本的控制。

本文将探讨城市供水系统规划中的水源选择方法,以期为城市供水系统规划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二、水源选择的基本原则在城市供水系统规划中,水源选择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可靠性原则:水源的选择应保证供水系统的可靠性,能够满足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需求。

水源应具备足够的水量和稳定的水质,以应对突发情况和水源污染的风险。

2. 环境友好原则:水源的选择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避免破坏生态系统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应优先选择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水源,如地下水、雨水等。

3. 经济合理原则:水源的选择应考虑供水成本和投资回报,以确保供水系统的经济可行性。

应综合考虑水源的开发、运输、处理等成本,选择成本较低且可持续的水源。

三、水源选择的方法在城市供水系统规划中,水源选择通常采用以下方法:1. 地下水资源评估:地下水是一种重要的水源,具有丰富的储量和较好的水质。

通过地下水资源评估,可以确定地下水的储量、水质和可开采量,从而判断地下水是否适合作为城市供水系统的水源。

2. 表面水资源评估:表面水是城市供水系统的另一种重要水源,包括河流、湖泊和水库等。

通过表面水资源评估,可以确定表面水的水量、水质和可利用性,从而判断表面水是否适合作为城市供水系统的水源。

3. 雨水资源评估:雨水是一种可再生的水源,通过收集和利用雨水,可以减少对传统水源的依赖,降低供水成本。

通过雨水资源评估,可以确定城市降雨量和雨水的可收集性,从而判断雨水是否适合作为城市供水系统的水源。

4. 水质评估:水源的水质是城市供水系统规划中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通过水质评估,可以确定水源的水质状况和水质变化趋势,从而判断水源的适用性和水质安全性。

现代城市供水水源规划

现代城市供水水源规划

现代城市供水水源规划工业生产过程和城镇居民生活及其他方面的全部淡水引取来源,称为城市用水水源,简称城市水源。

城市水源规划是对寻找与选择城市水源,合理开发利用、科学管理和有效保护城市水资源,做出全面妥善的安排,并保证城市用水能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城市水源规划应在地区(流域)水资源规划的指导下进行。

遵照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综合考虑天然淡水、雨水、海水和城市污水再生水水源开发。

在制定规划期限的城市总取水量时,要充分考虑科技进步,污水和节水工艺的普遍采用,供水系统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节水意识不断增强的必然趋势。

城市总取水量应是有节制的增加,并且终会有一个平稳甚或下降的趋势,切不可过高估量。

城市水源规划是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影响到给水排水工程系统的布置,城市的总体布局、城市重大工程项目选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战略问题。

城市水源规划作为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与城市总体规划相适应,还要与流域或区域水资源保护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城市节水规划等相配合。

建国以来,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导致了严重的水环境问题,要保证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保证水资源能够持续开发利用,水资源利用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大规模地开发并不丰富的淡水资源,而必须考虑水资源本身的潜在能力,即必须“量水而行”。

因此,在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时,必须知道区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极限与高效利用。

面对当前的形势,必须扎实做好城市水源规划,确保城市未来用水的需要。

为保证城市各方面用水的需要,每个城市都应该具有自己的取水水源。

在确定水源时,一般要从可供水量的多少、水质的好坏、提取或采集的条件、水源地的保护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比较。

.在技术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做出最为适宜的规划,并尽可能地节约利用水资源。

一、城市水源选择1.城市水源的种类与特点狭义的城市给水水源一般是指清洁淡水,即传统意义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是城市给水水源的主要选择;广义的水源除了上面提到的清洁淡水外,还包括海水、微咸水、再生污水和暴雨洪水等。

城市备用水水源地建设要求及思路

城市备用水水源地建设要求及思路

城市备用水水源地建设要求及思路目录引言 (3)1 背景简介 (3)2 应急备用水源建设要求 (4)3 备用水源工程建设思路 (5)3.1 地表水源型 (5)3.2 地下水源型 (5)3.3 外调水源型 (6)3.4 非常规水源型 (6)3.4.1 再生水应急备用水源地建设 (7)3.4.2海水淡化型备用水源地建设 (7)3.4.3雨洪资源化型备用水源地建设 (7)3.4.4 矿井疏干水型备用水源地建设 (8)3.5 区域联网供水型 (8)4 结语 (8)引言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建设是解决城市供水风险的重要手段。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应急备用水源建设。

在概述城市应急备用水源背景的基础上,提出应急备用水源建设的几点要求,并分别阐释地表水水源、地下水水源、外调水水源、非常规水水源、区域联网供水等各类型应急备用水源建设思路,对完善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体系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1 背景简介城市应急备用水源是城市抵御突发性污染事件、应对干旱等极端天气最有效的措施,是城市供水保障体系降低供水风险、保障特殊时期供水安全的最主要的手段。

2011年11月国务院批复的《全国抗旱规划》(国函〔2011〕41号)明确提出,对于缺少饮用水备用水源或水源单一的城市,应实施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

《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进一步明确了建设时间要求,即针对单一水源供水的城市,应于2020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应急水源或备用水源建设。

2015年,按照推进相关规划“多规合一”要求,水利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水利规划工作的通知》,要求完善城市供水保障体系。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供水安全的风险和挑战越来越大。

截至2010年,我国有近一半城市存在缺水状况,40%左右城市饮用水水源单一,超过一半城市缺少应急备用水源,另有部分城市虽建立了应急备用水源,但因缺水而实质上已不再具备相应功能。

为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要求,目前全国各城市均已启动应急备用水源建设,但由于各地水源类型存在差异,因此亟须在厘清现状的基础上,对应急备用水源建设提出整体要求和思路,确保相关工作能够有序开展。

水源选择原则

水源选择原则

水源选择原则一、水源选择原则的重要性水源选择可是个超级重要的事儿呢,就像咱们找房子得找个合适的地方住一样。

水源选不好,那可会给我们带来一堆麻烦事儿。

水是生命之源呀,咱们每天喝水、用水都离不开它。

如果水源被污染了,那喝到肚子里可就会让我们生病,就像小虫子在肚子里捣乱一样难受。

而且要是用了不好的水来洗衣服,衣服可能都洗不干净,还会有一股怪味儿呢。

二、水源选择的基本原则1. 水量充足水源得有足够的量才行。

就好比我们家里人多的时候,水少了可不够用。

如果选择的水源水量很小,可能没一会儿就没水了,那我们洗澡洗一半没水了可咋整?或者农田灌溉的时候,水不够,庄稼就长不好啦。

所以,充足的水量是很关键的。

2. 水质良好这水质可是重中之重。

清澈透明的水不一定就是好水哦。

水里不能有太多的杂质,像泥沙、树叶这些看得见的东西多了肯定不好。

还有那些看不见的东西,像细菌、病毒、重金属这些有害物质,要是在水里那可就糟了。

比如说铅这种重金属,如果在水里含量高了,喝了会影响我们的大脑发育,小朋友就会变得不聪明啦。

3. 便于取水水源再好,如果很难取到水那也白搭。

要是水源在很深很深的山谷里,我们每次取水都要翻山越岭,那可太累了。

就像我们去超市买东西,要是超市在特别远的地方,还不好走,我们肯定就不想去了。

所以,水源的位置要方便我们取水,比如离村子或者城镇比较近,有方便的道路可以到达。

4. 水源稳定水源不能今天有明天没有,要比较稳定。

比如说有些小的溪流,可能在旱季的时候就干涸了,那这样的水源就不太可靠。

我们得找那种不管是春夏秋冬,不管是干旱还是洪涝,都能持续有稳定水量的水源。

就像一个可靠的朋友,不管什么时候都在你身边。

5. 经济合理选择水源还得考虑经济成本呢。

如果要从很远的地方把水引过来,要花很多很多的钱修管道、建水坝,那这个成本就太高了。

我们要在保证水源质量和水量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花费比较少的水源。

就像我们买东西要性价比高一样,水源选择也要经济合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水源选择
城市给水水源选择影响到城市总体布局和给水排水工程系统的布置,应进行认真深入的调查、踏勘,结合有关自然条件、水资源勘测、水质监测、水资源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城市远近期发展规模等进行分析、研究。

选择城市给水水源应符合以下原则:
1)水源具有充沛的水量,满足城市近、远期发展的需要。

2)水源具有较好的水质。

3)坚持开源节流的方针,协调与其他经济部门的关系。

4)水源选择要密切结合城市近、远期规划和发展布局,从整个给水系统(取水、净水、输
配水)的安全和经济来考虑。

5)选择水源时还应考虑取水工程本身与其他各种条件,如当地的水文、水文地质、工程地
质、地形、人防、卫生、施工等方面条件。

6)水源选择应考虑防护和管理的要求,避免水源枯竭和水质污染。

7)保证安全供水。

城市水源规划的思路
1)加强区域范围内的供水研究,考虑给水与排水的统一性。

2)重视对水资源的可靠性进行详细勘察和综合评价。

3)应充分考虑水资源对城市发展规模的制约作用。

4)城市产业结构与布局必须与当地的水资源条件相适应。

5)应考虑对有限制的水资源进行合理分配。

6)认真分析城市缺水原因,考虑走内涵发展之路,努力通过自身解决缺水问题。

7)城市水源规划应有长远考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