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二战:和平
二战之感想

二次世界大战之感想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师范一班刘朋朋学号:222009315210063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参战人数最多,波及国家最多的一次战争。
这次战争对人类的命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人类的一次巨大灾难,给整个世界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这次战争是以德、意、日法西斯同盟发动的,他们发动战争的目的在于争夺世界的霸权,使世界各国人民成为他们的奴隶。
令人振奋人心的是这次战争摧毁了法西斯主义,重创了帝国主义,为以后全球反殖民运动奠定了基础。
一,战争目的思考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根本上来说,是以德意日为法西斯同盟为了争夺世界的霸权而进行的战争。
战争的根本目的是利益,他们想通过战争来非法占领其他国家,进而争夺世界。
这种利益的驱使,使侵略者为所欲为。
正是利益之争,所以就没有永恒的敌人,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为了利益,往往会不顾一切,人是如此,国与国之间更是如此。
纵观人类整个历史,我们会发现世界上每一次战争,每一次争夺不是为了利益二字。
二,战争损失感慨这次战争的损失是巨大的,人类几千年的文明成果几近化为废墟,许多文物古迹逃不过战争的魔爪,永远的从人类历史上消失了。
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放的原子弹,瞬间杀死几十万人。
难道人类每一次进步就是人类的灾难吗?原子弹的发明虽然重创了法西斯同盟,但是它标志着人类走向灭亡的边缘。
三,人性的思考二次世界大战是人性的缺失。
灭绝人性的日本帝国主义在华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杀我同胞30余万人。
他们想出各种方法来对付手无寸铁的中国人,他们为了杀中国人曾进行疯狂的杀人比赛,以杀人多为最大的快事。
另外,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制造了“三光”政策,即杀光、烧光、强光。
想想看,如果你到人家把人家一把火烧光了,这不是强盗,这是什么?更让老百姓深恶痛绝的是日本军人强暴了很多中国妇女,对中国人造成了精神的摧残。
在欧洲,希特勒对犹太人进行了疯狂的大屠杀,在短短的几年间杀死了五百多万犹太人,这分明是要灭绝一个民族。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启示与教训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启示与教训二战不仅仅是一场战争,更是一次大规模的全球性灾难。
这场战争的历史对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止是政治和军事层面的影响,还有社会、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影响,影响至今。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场战争进行系统的思考和分析,从中汲取启示和教训。
一、启示1. 国际政治二战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际政治的不稳定和不公正。
国际格局并不完全是平衡的,有大国霸权、殖民主义、赤裸裸的霸权政治等。
二战爆发后,大多数国家都不堪其扰,没有得到公平的待遇。
二战后,国际政治形势形成了一种新的稳定格局,包括联合国、国际司法、经济发展等。
但是现在大国间的矛盾和利益争夺依然存在,以一种更加复杂和隐晦的方式呈现。
2. 和平共处二战结束后,世界上很多国家经济和民主化发展迅速。
在联合国这样的国际组织和平共处的形势下,二次大战的教训告诉我们:和平共处是我们必须遵守的最重要的原则。
大家必须尊重其他国家的独立、尊重不同文化的相对独立、互相扶持和繁荣发展。
3. “自由民主”二战结束后,美国所强调的全球“自由民主”,成为了全世界的普遍共识。
自由、平等、人权等独立自主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制度也是人类一直以来的追求。
二战告诉我们,真正的自由和民主必须建立在公信力强的社会机制之上。
4. 向前看二战结束的时候,世界各国都面临着暴力和贫困的威胁。
然而,随着时代的推移,发展逐渐代替了暴力。
今天的世界,虽然还有战争和霸权、贫穷和不公正,但最终,我们必须把目光放在未来。
新技术、新思想、新观念和科学的进步,正不断引领我们向前发展。
二、教训1. 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二战的教训告诉我们,以暴力解决问题只会埋下更多的仇恨和矛盾。
合作和谈判是更好的选择,大家必须互相包容、互相支持、互相尊重、一起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而努力奋斗。
2. 领导者的误判会导致灾难二战的教训告诉我们,领导者的误判非常危险。
战争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但是因为个别国家领袖的决策错误,危机渐渐激化,最终导致了战争的爆发。
二战给我们什么启示或教训-

二战给我们什么启示或教训?二战的历史教训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直接由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引起的,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防止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是消除战争隐患的关键。
2、少数国家推行绥靖政策,对法西斯侵略姑息纵容,助长了德、意、日法西斯的霸权野心,未能阻止法西斯国家的局部侵略战争演变为全面的侵略战争。
3、在战争中,一些国家墨守陈规,军事思想陈旧落后,缺乏创新精神,结果有的遭到亡国厄运,有的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4、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后,盟国在政治上互相协调,经济上互相支援,军事上互相配合,对迅速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
表明国际统一战线是打击共同敌人的有力武器,是战胜德、意、日轴心国的重要保证。
5、世界和平是不可分割的,爱好和平的各国政府和人民只有同心协力,共同维护,和平才能持久。
二战的启示1、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2、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3、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是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4、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扩展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由德意志第三帝国、意大利王国、日本法西斯挑起的,它给整个人类造成了极大的灾难。
作为对战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德日两国能否对战争进行深刻的反省,是它能否为深受战争之苦的世界人民所宽恕,并从而成为政治大国的重要条件。
当欧洲国家决心翻过60年前那一页黑暗历史时,历史问题却仍然深深困扰着亚洲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历史。
其影响广泛地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和科技各个层面。
以军事科技的发展为中介,人类的智慧与自然界的能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被极大地释放出来,战争的破坏力空前增大、战争手段空前增多、战争样式空前丰富、战争空间空前广阔。
人类的战争活动由此由盲目走向自觉、由浮躁走向理智、由幼稚走向成熟,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和教训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和教训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
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反观这场浩劫,深刻检视战争爆发的根源,有益于人们总结经验教训,努力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
一、战争深刻植根于当时的社会经济增长方式,当今世界加强经济相互依存的可持续发展是抑制战争的有效途径“帝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站在今天的历史高度来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列宁的论断仍然不失其深刻性和正确性。
二战的爆发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
20世纪20年代,一方面以英法为代表的老牌殖民帝国已将有限的原材料、土地和市场瓜分完毕;而以德日为代表的后起新兴工业国,其经济增长迫切需要资源和市场。
由于当时世界经济体系还处于无序的发育期,这些国家只有通过硬实力的比拼来强行夺取资源。
另一方面,一战使包括战胜国在内的欧洲遭受重创,经济整体缺乏动力,出口市场完全依赖远离战火的美国。
然而1929年开始的美国经济大危机则使欧洲经济雪上加霜。
正是在这种困顿、混乱与不满中,德、日、意选择的法西斯道路得到了民众的追随。
经济危机成了法西斯国家发动二战的一个借口。
如果再进一步分析导致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原因,又有两点值得提出: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形成的片面谋求利润、牺牲普通劳动者福利的大规模生产方式,使得消费增长赶不上生产供给的扩张,这是导致经济大衰退,并最终导致战争悲剧的原因之一。
第二,二战前世界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各国经济处于崩溃边缘,国与国之间经济矛盾激化,使战争的爆发无可避免。
今天,人类在设计世界经济发展模式时无疑应深刻记取这些教训。
二战结束后,人们鉴于战前各国经济分裂的教训,痛感重建国际经济秩序的必要。
在1945年后,形成了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主的国际经济秩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联合国、IMF、WTO等国际组织相继建立,为国际社会的制度化创造了条件。
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加强合作,防止和抵御各种危机成为全世界的共同愿望和利益所在。
二战反思录

二战反思录(深度好文)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糟糕透顶的战争,也是一场波澜壮阔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三个野心勃勃的国家遭到了彻底的破产,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野心勃勃的苏联与民主国家的典范——美国——之间的冷战。
这场较量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最终以民主国家的胜利而告终。
可以说,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延续,但二战彻底消灭了大国们进行新的世界大战的信心与决心,确保了世界迄今为止的相对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现代化的传统战争。
以德国为首的法西斯国家企图用现代化的手段获得传统的资源(石油),以便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的地位。
但其期望值明显超出了自身的实力,以至于在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和阿拉曼失败之后,德国的战术胜利再也无法上升为战略上的主动,不得不一直被动到柏林战役,并随之彻底毁灭。
纳粹德国是怎样灭亡的?这是个问题。
1941年德国是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也是继美国之后第二强大的国家。
这个国家的综合军事实力超过美国(美国在二战前的军备薄弱到开玩笑的地步——连他们的钢盔都是从英国进口的),其文明程度超过俄国。
纳粹何以在4年之内没有内乱的情况下迅速崩溃?传统的说法认为:希特勒发动对俄国的战争导致德国的失败。
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一、入侵苏联的抉择1941年的苏联拥有名义上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
更重要的是,苏联是一个富有侵略性的国家。
在斯大林统治下,这个国家与世界文明的潮流格格不入,导致“俄罗斯无法以常理揣度”。
1936年,苏联的大清洗以“图哈切夫斯基叛国案”而升温,斯大林借机牢牢地控制了苏联军队。
1940年,斯大林发动了臭名昭着的入侵芬兰的战争,其同样臭名昭着的军队在弱小的芬兰面前打了一场极不光彩的、损失惨重的战争,使苏联红军成为全世界的笑柄。
但在这场战争中,苏联充分体现了它的个性:惨无人道、粗暴无理、不计代价和贪得无厌。
在这场战争的同时,苏联入侵了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以及罗马尼亚的德涅斯特河地区。
侵略的利齿并没有因为碰到了芬兰这样一块硬骨头而有所收敛。
二战的反思

1、影响
1)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灾难。 2)彻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影响了世界历
史发展的进程。 3)摧毁了法西斯主义,和平思想深入人心。 4)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壮大。 5)客观推动了 前大
伤亡空 前惨重 军费 消耗 损失空 前巨大
60多个国家,21亿人口卷入战争,占世 界总人口的80%以上。参战兵力超过1.1 亿人。
9000万士兵和平民伤亡。3000多万人流 离失所。
直接军费消耗达1.1万亿美元,占所有 参战国国民收入的一大半。
15万亿多美元的物资财富被毁坏,人类 多年积累的财富毁于一旦。
2、胜利的根本原因
是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战斗 和世界人民的支持。
3、二战胜利的启迪
(1)和平来之不易,悲剧决不能重演。 (2)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在平等的基
3.各国人民之间只有加强友好合作,团结 互助,才能有力地遏制霸权主义,新殖民主 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的共 同发展,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这样才能避免 战争。
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 临的挑战。 (3)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4、请你谈谈如何才能避免战争?
1.当今各国要力争采取非武力、非军事的 平和手段来解决国际争端。
2.当今世界,第三世界国家为争取独立与 平等,就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并积极反 对霸权,反对世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二战带来的的启示

二战带来的的启示二战带来的启示二战是近代世界历史上的一场浩劫,不仅给全球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尽管这场战争已经过去了大约70年,但我们仍然需要从中汲取启示和教训,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首先,二战告诉我们,和平与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战争只会给人类带来痛苦和损失。
二战期间,世界各国的经济和文化都遭到了巨大的破坏,人们的生命、财产和尊严也遭受了严重的伤害。
唯有和平与发展才是人类最根本的需要,只有通过合作与共赢,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长期繁荣。
其次,二战告诉我们,要时刻警惕极端主义和种族歧视。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推行的种族歧视政策,导致了数百万无辜人的死亡,令人痛心。
同时,极端主义的思想也在这场战争中得到了极端的表现,给世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我们必须时刻警惕这些极端思想的滋生,坚决抵制种族歧视和仇恨言论。
第三,二战告诉我们,要弘扬人道主义精神。
战争是世界上最残酷的事情之一,它不仅摧毁了人们的家园和生活,还带来了不可逆转的人道灾难。
在二战期间,许多人士通过人道主义行动,为那些遭受战争、饥饿和疾病折磨的人们提供了帮助和援助。
这些行为展现了人类文明的最高境界,也为我们树立了信仰的典范。
我们应该不断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关注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让人类社会越来越美好。
最后,二战告诉我们,要珍惜和平,不断推动和平进程。
70年过去了,人类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和平却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我们应该珍惜和平,不断推动和平进程,让战争永远不再发生。
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真正达到繁荣昌盛的境地。
总之,二战带来的启示是丰富多彩的,它不仅提醒我们要珍惜和平,也让我们意识到了极端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的重要性。
让我们铭记历史,不断汲取启示,为人类社会的未来奉献自己的力量。
反思两次世界大战 环顾局部战争 - 历史风云网.

反思两次世界大战环顾局部战争当我们打开电视,看到伊拉克的战火正在逐渐平息,朝核六方会谈成绩巨大,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圆满闭幕等令人振奋的消息后,我们认识到世界的和与发展真正成了时代的主流。
回首往事,上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太多的警示。
那么,如何正确认识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呢?现代化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前进中有曲折和倒退,在20世纪上半期表现为两次世界大战和法西斯主义。
一战是少数大国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而进行的战争。
但是,这次战争呢公的时代背景与以往不同,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兴起和整体世界形成以后发生的,因此战争的特点和影响也与以往大不相同。
整体世界形成以后,少数大国殖民统治和经济利益遍布世界各地,成为拥有全球性利益的大国,由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局部地区的利益也会牵动全球性利益。
因此,少数大国的争夺具有了全球性,使得局部战争具备了转变为世界大战的可能。
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世界大战提供了条件。
现代通讯和交通工具的进步,是战争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展开。
坦克、飞机、远程大炮,大大增强了武器的杀伤力,使得战争更加残酷,毁灭性更大。
参展的国家只有动员国家的全部力量,才能够维持战争。
这样,现代战争涉及的范围和残酷性远远超过了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挑起者仍然沿用近代争夺殖民地的方式,企图用战争达到自己的目的。
但是,战争一旦爆发,就会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变化,远远超出挑起者短期内结束战争的预想,演变成长达四年之久的世界大战。
保存自己,消灭或者削弱对方,这是战争的一般原则。
但是,在残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虽然英法等国最终获胜,可是战争对其带来的打击和损失也是巨大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
而且,违背世界整体发展趋势的战争,也使战争挑起者自食恶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惨遭战祸的世界人民普遍渴望和平,战胜国也希望维持有利于自己的和平的世界秩序,避免再次发生战争带来的动荡。
这就促成了国际关系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外交策略的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思二战:和平发展
二战史4班 27号费晴 20180301168
第二次世界大战被称为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战争,其持续时间之长和波及范围之大都是十分令人惊讶的。
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
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
如此规模宏大的战争造成了非常惨痛的损失,各参与国在经济和人口都受到了巨大损失。
交战双方动员兵力达一点一亿人,参战国物资总损失价值达四万亿美元。
这些惊人的数字让人不由反思二战带给世界的损失,若是这些物资和人力都能投入到其他方面,想必对世界的发展会有相当的促进作用。
直接参战的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方面的代价,苏联、美国、英国军队伤亡总人数达1860万人。
法西斯国家本身在大战中也遭受重创。
战争期间,德国军队伤亡总数达1170万人,经济损失达3000亿美元;日本军队伤亡总数达216.1万人,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
无论是发起战争的轴心国还是同盟国都受到了相当大的损失,那么为什么轴心国还要毅然决然发动这场战争呢?轴心国以意大利、纳粹德国、日本为首,由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匈牙利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罗马尼亚王国、斯洛伐克、克罗地亚独立国组成。
为首的三个国家均是由法西斯政府领导。
其中,法西斯本意是罗马中高级官员的权威,由棍棒和战斧构成,
象征着责打、斩首之权。
权贵统治集团遇到无法用贵族共和制度应对的危机,被迫推出暂时统领一切的独裁者,用来用最大限度地动员、使用统治集团的暴力。
然后独裁者通过军事扩张和对内镇压延长紧急状态,反过来压倒旧统治集团,法西斯制度就形成了。
古罗马时期意大利通过对外扩展称为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这对意大利产生了极具深刻的影响。
它激发了意大利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团结奋斗实现国家统一,也煽动起他们的好战情绪。
那么这样一个独裁专制,严酷的政府由为什么会上台呢?
因为20世纪的资本主义国家统治集团都遇到了和古罗马相似的内
外危机,他们缺乏资本和殖民地来化解危机,所以需要法西斯独裁权来维护统治,进而创造了超越旧统治秩序的法西斯政权。
从外部说,资本主义的天性是扩张,市场和资源量不用减少,仅仅是停滞就往往意味着资本主义发展危机。
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
瓜分了世界上最后一个可开发大洲,非洲,任何工业国的进一步扩张都势必要夺取其他国家的势力范围,这就是资本主义制度最大的危机。
危机促使各大国迅速从相对和平状态转入军备竞赛,进而在1914年
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从这一刻起,法西斯在随后几十年的兴盛已经注定了。
从个别国家来看,如德国,其发动二战的主要原因就是德国因工业扩张殖民地分配不均。
在1914年的非洲,开战前英国和法国的殖民
地分别占非洲面积的29%和35.6%,德国分别只占7.7%,并且英国和法国占领的都是埃及、南非、非洲北部海岸等丰饶富庶之地,德国占领的要么是热带雨林,要么是沙漠。
显然,这样的殖民地面积根本无法满足德国对于原料和劳动力的要求,而德国又具备了挑战英法的实力,所以德国就想要依靠战争来争取与它实力相符的殖民地。
在经历了一战后,殖民地分配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而且德国还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所以在二十五年后,德国带着熊熊的复仇烈焰卷土重来。
从日本来看,作为在一战中获利最大的国家之一,一战之前日本虽然强大但是还只是地区性强国,在一战之后,日本通过在战争中出口商品发展了经济,并获取了西方国家在华的大部分利益,独占了中国东北,成为列强之一。
日本人的野心在一战之后膨胀起来,渴望更多的殖民地谋求工业发展,提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
并且在进过一系列对华战争后,日本发现了赚钱的绝佳途径,战争。
于是正面临经济危机的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
所以二战在本质上并没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
本质上是帝国主义之间因殖民地分配不均而引起的利益纠纷。
并且,侵略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将其作为自己发展的殖民地更不能算是一场正义的行为。
如何和平解决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成为重要问题。
被殖民国家的权益受到侵害,也纷纷起来反抗。
在民族解放运动的打击下,赤裸裸的暴力和强权已经被国际社会所唾弃,西方发达国家被迫改变了直接的殖民统治的旧方式,而采取更隐蔽的、间接的殖民侵略手段。
为了
调和区域以及世界发展的矛盾,许多国际组织纷纷建立起来,如联合国,东盟,欧盟等。
20世纪初,世界有200余个国际组织。
截至2016年,世界上有6.2万余个国际组织,它们既有全球性的,也有地区性、国家集团性的。
故野蛮的侵略战争时代宣告结束,和平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流。
这些组织帮助这个世界更好的发展,无论是对强国还是弱国。
弱肉强食是所有社会都无可避免的,而我认为我们应该做的就是通过世界级的法律和相关机构,将这种发展不平等带来的压迫降到最小,尽管某些机关任然受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控制,但还是对维护世界的和平发展起来重要作用。
世界上各民族只有在团结友爱,互助互惠的前提下,才能各自得到更好的发展。
和平才是人类发展的主流,战争会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