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行政决策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王丹

合集下载

行政决策民主化问题的现状分析

行政决策民主化问题的现状分析

行政决策民主化问题的现状分析作者:陈汝侠来源:《卷宗》2015年第01期摘要:改革行政决策体制的目标就在于促进决策的民主化,提高行政决策的民主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行政管理中,行政决策是其核心内容,行政决策是整个行政管理过程的基础。

决策民主化指的是一定要保证政策研究组织、各社会团体以及广大人民群众都可以对决策过程进行充分的参与,在政策中将广大群众的根本要求和利益都反映出来。

关键词:行政管理;行政决策;民主化0 引言对于党和国家还有人民来说,决策以及政策是其生命线。

在经历了长期的建设实践以及革命之后,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已经对决策问题形成了高度的重视,但是,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政府决策体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存在会对我国政府行政决策民主化形成极大的阻碍,同时还会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成诸多负面影响。

1 行政决策民主化目前遇到的问题1.1 不健全的行政体制对决策民主化的进程产生的阻碍作用一般情况下,完善的行政决策体制都会由决策的信息系统、咨询系统以及中枢系统组成,这三个部分能够相关联系并相互制约,它们只有经过密切配合,并且将各自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才可以从组织上确保广大群众对决策的参与,有助于保证民主化的行政决策[1]。

如今,我国虽然已经将信息系统、咨询系统已经建立在行政决策当中,然而因为这些系统建立时间较短,在决策运行过程中不具备规范性,所以在发挥职能作用以及履行职责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1.2 没有完全建立行政决策程序对决策民主化的效率产生不良影响决策程序主要指的是所有决策过程都要经历的基本阶段以及基本步骤。

虽然说,我国在近几年的决策中出现了一些可喜的改进,然而因为落后的决策技术手段,再加上还有很多的决策者没有真正确立现代科学的决策观念等,所以我国的行政决策程序还表现出了很不完善的状态,这也就导致我国决策民主化的效率得不到提高,1.3 行政决策主体不具备较高的素养对决策民主化的扩展形成了制约目前,我国存在着一些背离科学以及民主的行政决策者,所谓的“三拍决策”即,一拍胸脯、二拍脑袋、三拍屁股的现象经常出现。

浅谈我国政府决策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党校 毕业 论文)

浅谈我国政府决策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党校 毕业 论文)

浅谈我国政府决策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简要提纲:一、政府决策机制相对合理的结构及其特征政府决策机制的结构主要应由决策主体、决策机构、决策制度和决策程序四个要件组成。

二、当前我国政府决策机制存在的问题我国现有的政府决策机制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问题:其一,决策公开化、透明化程度不够。

其二,决策信息反馈机制不健全。

其三,决策咨询系统作用发挥不充分。

其四,决策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其五,决策责任追究制度不完善。

三、完善我国政府决策机制的对策根据我国政府决策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当前应当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机制建设:其一,建立健全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其二,建立健全社会公示制度。

其三,建立健全社会听证制度。

其四,建立健全专家论证制度。

其五,建立健全决策评估制度。

其六,建立政府决策执行追踪制度。

其七,建立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浅谈我国政府决策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政府决策是公共行政活动的首要环节, 是各项行政职能运行的基础,是最重要的行政管理功能。

政府决策涉及的范围广泛, 影响的程度深远,政府决策正确与否, 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事业的成败。

因此, 随着政治实践的变迁发展,必须不断地改革和完善政府的决策机制。

探索建立健全我国政府决策机制的对策, 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政府决策机制相对合理的结构及其特征现代意义的政府决策,肇始于资本主义社会。

按照权力划分与制衡的原则,即根据“三权分立”的要求,西方国家将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每一种权力本身又划分为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

因此,就决策权而言,从横向上划分为立法决策权、行政决策权、司法决策权;从纵向上划分为中央决策权和地方决策权。

三权中的行政权,属于政府所有。

政府要行使好行政权,关键要行使好行政决策权。

政府决策,绝非是一个短暂的瞬间,而是表现为由一个系统操作的过程,因而构成一个决策机制。

政府决策机制的结构也是这样,主要应由决策主体、决策机构、决策制度和决策程序四个要件组成。

我国行政决策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行政决策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行政决策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吕超 2011017249 行管1101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活动的首要和中心环节,是政府管理的核心,其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行政管理的成败。

行政决策体制是行政决策活动的制度化规范,科学的适宜的行政决策体制对于保证行政决策活动顺利有序进行,保证行政决策的效益和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的行政决策体制要随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水平诸方面的变化而变化。

行政决策体制由行政决策中枢系统、咨询系统、信息系统和监督系统组成,只有健全行政决策各子系统,建立完善的决策方式、程序和制度,协调整合各子系统,才能保证行政决策的有序有效开展。

关键词:决策体制存在问题改革途径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活动的首要和中心环节,其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行政管理的成败。

行政决策体制是行政决策活动的制度化规范,科学的适宜的行政决策体制对于保证行政决策活动顺利有序进行,保证行政决策的效益和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的行政决策体制要随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水平诸方面的变化而变化。

我国政制及决策体制在实际社会层面上依然为中央高度集权的权力性的体制”,主要弊端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

当前,改革和完善我国行政决策体制尤其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

一.我国行政决策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国行政决策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改革的步伐还远不能跟上我国社会转型的速度,远不能达到改革的目标,行政决策体制仍存在很多问题,不能适应现代化需要,主要表现在:1.科学决策体制尚未真正建立:第一,行政决策主体职责不清,各级党委、政府及人大的决策权力、职责及范围的划分仍不甚明确,关系仍未理顺,人大及政府的决策潜力尚未充分发挥。

第二,行政决策中枢机构的综合协调中心地位没有确立。

第三,咨询、信息机构薄弱。

专门化信息机构不多,难以形成完整的信息网络,信息来源与信息质量受局限,信息处理技术、方法比较落后,信息处理能力比较低,使信息系统难以充分发挥作用,这更促使了领导不重视发挥政策研究机构的咨询作用。

当前行政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当前行政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当前行政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当前行政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新时代下,传统的行政管理手段已经不能很好适应当前的现代管理要求。

为了进一步实现我国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必须要创新行政管理方式,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重视行政文化和行政手段重要性,提高我国行政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弥补法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漏洞。

文章将重点分析我国行政管理现代化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在我国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应用有效的行政管理手段,推动时代的发展。

当今社会在不断变化,通过有效的行政管理现代化手段能够创新传统的管理模式,还能满足当前时代的发展趋势。

随着党的十九大会议隆重召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更加明确,通过对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与转变,当前政府职能使政府机关单位的内部机构得以优化,有效地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通过对当前管理现代化问题进行探讨,可以利用更加科学明确的行政手段和管理体系来推动我国行政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

一、行政管理的根本含义及其属性行政管理是指行政机关通过法律的规则为基本依据,用自己的行政权力对社会成员进行控制和管理,提供更加系统的服务。

通过制定的约束和标准,能够让行政相关群众的活动可以限制在探究行政管理内,各级政府需要对管理的主体进行明确,对管理的内容进行细化,如何管理是其中最关键的点。

首先,管理的主体就是行政管理主体,行政主体一般是政府、事业单位,在实际操作中的相关部门通过实际管理能够加强法律上政府和部门的工作,将其统称为行政机关。

管理的对象一般是指行政管理的客体,主要是对行政管理人和行為人进行控制,从管理的角度上按照法律表现方式,对整个行为标准和行政主体的职责权限进行明确,同时也要通过相关的依据、程序、法律机制等来对管理进行细化,在当今的法制社会中通过对管理与行政管理主体、管理内容和管理方式等明确应该由法律来进行。

二、目前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一)政府角色定位仍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我国政府在当前的行政管理过程中仍然有很多的问题,在经历了数次体制改革后,并没有发生十分彻底的转变。

当前我国行政决策的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王丹)

当前我国行政决策的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王丹)

目录引言 (3)一、行政决策概述 (3)(一)行政决策的概念 (3)(二)行政决策的特点 (3)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4)(一)行政决策者法治思想萌芽艰难 (4)(二)行政决策监督力度不够 (4)(三)行政决策缺少对百姓层面的考虑 (5)三、我国的行政决策水平存在问题的原因 (6)(一)行政决策体制不健全导致责任意识淡薄 (6)(二)监管不力影响行政决策的公共利益取向 (6)(三)决策者素质是行政决策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6)(四)行政决策系统关系不顺导致决策成果难以实施 (7)(五)行政决策配套制度不全难以发挥行政决策功能 (7)四、提高行政决策水平的几点策略 (7)(一)加强领导学习培训,提高干部综合素质 (7)(二)健全行政决策机制,保障行政决策法制化 (8)(三)在决策中充分发扬民主,完善公众参与度 (9)(四)完善决策程序,推进科学决策 (9)(五)加强监督检查,充分发挥督察职能 (10)(六)提高责任意识,坚持权责统一 (11)结论 (11)参考文献: (11)当前我国行政决策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摘要: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

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本文对如何提高行政决策水平做出了阐述。

关键词:行政决策;决策理论;社会管理;政府职责引言决策理论的创始人赫伯特.西蒙曾经指出,管理就是决策。

行政管理也是管理的一种,那么,行政管理也就是整个行政系统的决策活动。

当然,行政的事务很多,决策仅是其中的一项。

但决策不是行政的一般事务,而是最重要、最不可缺少的事务。

任何一个行政组织要想顺利地实现组织目标,都必须在科学预测的前提下,把握好决策对象的本质和规律,从各种行动方案中做出最佳抉择,以达到最优化的行政效果。

论我国行政决策制度的缺陷及完善对策

论我国行政决策制度的缺陷及完善对策

AbstractIn the general background of management society turn to service-oriented society,the infiltration of administrative power on the puplic life increasingly deepen,so the consummation of administrative decision-making system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urgent.A correct administrative decisions can save manpower and resources, and realize its goal efficiently and quickly,thereby that will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mproving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meanwhile, a mistakes in decision-making can result in administrative goals against itself,so that all the activities would be in vain,causin0g unreasonable resources configuration, and ultimately impede economic operation mechanisms, and the history of foreign administrative decision-making system development fully illustrates this point.The administrative decision-making system is an integral part of China's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system, due to historical tradition and reality institutional constraints and other reasons, 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loopholes and shortcomings in the administrative decision-making system in China.To fully realize the decision-making comply with the rule of law, and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we still have a lot of work to to do.From two aspects of the limitation in China and the advantage abroad, this article has discussed the consummation of administrative decision-making in a deep level.First , the article expound the academic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decision-making, such as its conception, its features , its basic principles and so on. Second it analyzed the shortcomings of our country’s administrative decision-making from history and praxis,The third part of this article put forward the example of overseas and expound the use for reference. The last part of this article is the most important one, it discusses how to consummate the administrative of our country ,chiefly from the power check and balance,the mechanism of enquiry and the perfect of hearing of witnesses、the use of media’s intendance.Key words:Administrative decision-making DemocratizationLegalization引言今年3月,河南省新郑市的“中华第一祖龙”事件经媒体曝光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我国行政决策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我国行政决策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我国行政决策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问题:
1. 单一领导体制的局限性:我国行政决策体制仍然存在单一领
导体制的问题,即由一位最高领导者或小团体集体决策,容易导致
不同意见的忽视或压制。

2. 决策机制不够民主化:决策机制不足民主化,公众参与度较低,专家、学者和民间团体的意见未被充分听取,容易导致决策效
果偏差、难以推行、被质疑和反对。

3. 局部政府行政经验不足:局部政府决策者缺乏经验和知识,
容易导致错误决策、资源浪费和投资失败。

策略:
1. 推行多元决策机制:实行多元决策机制,拓宽决策参与范围,提高决策透明度和公正性,减少由于意见不合而导致的决策偏差。

2. 建立全面咨询制度:建立全面的咨询制度,让各类政治、文化、学术、社会团体参与决策,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确保做
出合理、科学、可行的政策。

3. 针对局部政府进行培训:加强局部政府干部的培训和管理,
提高其决策能力和实践经验。

同时,建立对他们的绩效考核和奖惩
制度,鼓励干部勇于担当和创新。

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相关分析

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相关分析

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相关分析引言行政管理体制是国家行政机关按照一定法律程序进行组织、决策、执行和监督的一种制度安排。

目前,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但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分析,并探讨其相关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突出问题一:权责不清在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着权责不清的问题。

具体表现为部门之间互相牵制、责任推诿的现象较为普遍。

这种情况导致了行政决策效率低下、工作推进缓慢、责任难以追究等问题。

造成权责不清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行政体制中的垂直划分不明确。

不同部门之间的职责界限模糊,导致工作中的决策权限不清晰,责任难以明确。

此外,行政机关内部的权力过于集中,一些重要决策由少数高层干部决定,容易产生个人恩怨、权力寻租等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并建立有效的权力监督机制。

同时,应加强对行政决策的公开透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突出问题二:缺乏市场化机制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缺乏市场化机制。

在一些领域,行政决策过于干预市场经济,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

造成缺乏市场化机制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行政机关在一些经济领域的监管职责过重,没有给予市场主体足够的自主权,限制了市场的发展。

其次,行政决策过于依赖政府行政命令,缺乏市场经济的机制和手段,导致了市场主体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受到限制。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市场化机制。

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减少行政干预,让市场主体自主决策。

同时,加强对市场经济的监管,防止市场垄断、不正当竞争等行为的发生。

突出问题三:行政决策不科学在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还存在着行政决策不科学的问题。

一些重大行政决策缺乏科学依据、缺乏系统性分析,导致决策结果与实际情况脱节,影响了决策的执行效果。

造成行政决策不科学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 (2)一、行政决策概述 (2)(一) ................................................ 行政决策的概念2(二) ................................................ 行政决策的特点2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3)(一) .................................... 行政决策者法治思想萌芽艰难3(二) .......................................... 行政决策监督力度不够3(三) .................................. 行政决策缺少对百姓层面的考虑3三、我国的行政决策水平存在问题的原因. (4)(一) ............................ 行政决策体制不健全导致责任意识淡薄4(二) ............................ 监管不力影响行政决策的公共利益取向4(三) ........................ 决策者素质是行政决策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5(四) ...................... 行政决策系统关系不顺导致决策成果难以实施5(五) ...................... 行政决策配套制度不全难以发挥行政决策功能5四、提高行政决策水平的几点策略 (6)(一) ............................ 加强领导学习培训,提高干部综合素质6(二) .......................... 健全行政决策机制,保障行政决策法制化6(三).......................... 在决策中充分发扬民主,完善公众参与度7(四) .................................... 完善决策程序,推进科学决策8(五) ................................ 加强监督检查,充分发挥督察职能8(六) .................................... 提高责任意识,坚持权责统一9结论. (9)参考文献: (9)当前我国行政决策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摘要: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本文对如何提高行政决策水平做出了阐述。

关键词:行政决策;决策理论;社会管理;政府职责引言决策理论的创始人赫伯特.西蒙曾经指出,管理就是决策。

行政管理也是管理的一种,那么,行政管理也就是整个行政系统的决策活动。

当然,行政的事务很多,决策仅是其中的一项。

但决策不是行政的一般事务,而是最重要、最不可缺少的事务。

任何一个行政组织要想顺利地实现组织目标,都必须在科学预测的前提下,把握好决策对象的本质和规律,从各种行动方案中做出最佳抉择,以达到最优化的行政效果。

一、行政决策概述(一)行政决策的概念行政决策特指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处理国家行政事务时,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根据一定的情况和条件,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在掌握大量的有关信息的基础上,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或处理的事务,做出决定的过程。

行政决策是决策的一种,它是行政机关为履行行政职能所作的行为设计和抉择过程。

它具有不同于其他决策的特点。

主要有:行政决策主体是特定的,只有具有行政权的组织和个人才能成为决策主体;由于行政管理的范围和内容极其广泛,行政决策的客体是广泛的;既定的行政决策不仅对行政组织成员,而且对各级行政组织的管辖范围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都有约束力,表现出行政决策的一定权威性。

(二)行政决策的特点行政决策是公共管理机关代替公众实行的管理行为,有其独有的特点,主要表现为:(1)行政决策主体的特定性,与其他的决策行为不同,行政决策的主体只能是掌握行政权力的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行政组织之外的机关和社会团体,只有经过特定行政组织或法律授权,才能进行行政决策。

而不具备此项资格的主体都不可能成为行政决策的主体。

(2)行政决策客体的广泛性,行政决策的公共性决定了其代表的并不是某一个人或是某一部分具体的人的利益进行的决策和管理,其针对的对象是广大的公众,行政决策会影响到全社会或社会的大部分。

(3)行政决策效力的权威性,行政决策方案一经公布,就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是其代表公众行使行政管理权和管理公共事物的重要体现。

(4)行政决策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行政决策同其他决策、特别是经济决策的最大不同点就在于行政决策在任何时候都不是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以社会公共事务和人民的利益为决策的对象和出发点,其目的是贯彻执行统治阶级意志。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重依政策行政、依领导人指意办事,到重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这是政治文明的一大跨越,有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所以,我县目前在依法行政方面还存在差距是肯定的、不足为奇的。

这主要是:(一)行政决策者法治思想萌芽艰难我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十多年的军阀统治、二十多年蒋介石独裁统治的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的法制建设又经历了曲折的道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导致的十年内乱,更使法制建设中断,国家行政管理遭受严重破坏,社会处于严重混乱状态,人们的“法治”意识荡然无存。

这种先天的不足加之后天的缺陷,使得“人治” 残余思想至今仍普遍存在,“法治”思想萌芽艰难,依法行政阻力不小。

在少数人眼中,依法行政不管用,按法定程序办事太麻烦,弄得不好还得当被告上法庭,远不如开会、发文件,甚至打电话方便快捷,因而总是抱着“人治”观念不放,习惯于“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置法律于不顾;或认为,“法治”是治“民”的而不是治“官”的,依法行政就是“依法治老百姓”;或自以为是地进行所谓“法律是人制定的,归根到底还是人治”的逻辑推理,甚至公然把自己凌驾于法律之上,凌驾于老百姓之上。

还有的则干脆把依法行政当作一种为“我”所用的工具,顺我意时就搬起法律武器,不顺我意时就把法律抛在一边,我行我素。

如此等等,依法行政面临不少障碍。

(二)行政决策监督力度不够虽已形成对行政决策监督的网络,但绝大多数监督主体的监督软弱乏力,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实际运用很不够,实际效力极为有限;政协民主监督不到位,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名不符实,实际效力极低;司法机关困惑较多,实施监督荆棘不少;舆论监督受制较多,难于放手发挥作用;行政机关的职能监督、行政监察等内部监督由于受复杂情况和关系等因素的影响,虽然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力度不够,比如,领导干部利用其职权和影响为其配偶、子女谋取非法利益,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往往很难调查核实。

对在事后很难查清的问题,就要采取事前把关的办法。

由于监督软弱乏力,行政管理中存在大量的“权力真空”,有的甚至处于一种失控、无序状态,行政违法、行政过错得不到及时有效纠正、补救。

(三)行政决策缺少对百姓层面的考虑现在一些地方政府的行政决策,大多还是围着政绩这个"指挥棒"转,而对地方政绩的考核来自上级,由于这些机制上的缺陷,使得一些地方政府在行政决策时就会较少的考虑来自于百姓层面的要求与困难,这也就在客观上造成了有的地方虽然每年的GDP有不少增长,但下岗失业人员却在上升;有的地方房地产高速发展,但做出贡献的动迁户却不能得到实惠,生活水平反而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还有就是地方经济年年有增长,但社会的贫富差别却在进一步拉大。

这些现象的存在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有些地方政府在行政决策时,很少或基本没能考虑行政决策对百姓日常生活的影响,上述的政绩为民"相背离的现象,应该说在不少地方有不同程度的存在,这也是社会公众有目共睹的。

这些现象的存在,从不同角度折射出行政决策的弊病:即地方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或很少有百姓利益的含金量,一些行政领导心里想的是GDP而没有想到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才是政府最好,也是最根本的交代。

行政观念的错位来自于相关考核机制的弊病,这就是存在决定意识原理在行政决策机制上的具体反映,如不能对这些弊病及时的加以纠正,长此以往必定会影响社会公众对行政决策的公信,也会使社会公众对公共事务产生冷漠感。

只要想一下,一个不能给百姓造福的行政决策,会是什么决策?一个没有充分民意理解作支撑的行政决策,又会是怎样的结果?真出现这样的现象,有多可怕?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及时改变地方政府在决策时的机制,真正把百姓利益作为政绩考核的第一中心,让百姓利益真成为行政决策的"指挥棒",通俗地说,就是要让上述北京有关"条例"中的为民"亮点"在各地"亮"成一片。

这个愿望的实现,最重要的就是要靠机制的力量,光靠教育与自律,希望十有八九落空!三、我国的行政决策水平存在问题的原因(一)行政决策体制不健全导致责任意识淡薄我国行政决策体制不健全,导致部分官员和执政部门责任意识不强,是导致决策水平不高的重要因素,例如:我国法律没有严格的行政决策程序规定。

我国传统的公共行政体系一直“重实体,轻程序”,像“三拍”(决策拍脑袋、执行拍胸脯、出事拍屁股)等现象屡见不鲜,严重损害了行政机关的形象,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导致目前行政决策程序化程度存在不高。

同时,行政决策程序设计不科学,也是行政决策失误多,官员责任意识淡薄,是产生腐败的一大诱因。

行政决策责任不明确,决策责任和决策权力相分离,经常产生“集体决策,集体负责”的现象,面对重大紧急或突发事件时,总是采取“集体讨论,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措施,导致责任无人承担,错过了处理一些紧急问题的最佳时机。

(二)监管不力影响行政决策的公共利益取向行政决策从本质上讲是行政主体运用公共权力对社会资源和社会利益进行的权威分配过程。

我国是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行政决策应该为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服务,必须做到公平、公正、科学、高效。

然而,在实际操作上,由于行政决策的主体大多是拥有决策权的极少数人官员和国家公务人员,因监管不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利益多元化的条件下,受到决策者个人得价值和兴趣取向及外在条件的影响,决策者往往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或小团体利益,而作出了背离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不公正的决策,导致“部门权力化,权力利益化,利益政策化”的腐败现象。

此外,一些不正当利益分配甚至被政策化、法制化,进而,堂而皇之地披上合法的外衣,为更多的不合法决策提供了铺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