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输入输出习题参考解答
数据库应用基础ACCESS(第二版)习题解答

第八章 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类模块、标准模块、子过程、函数过程
2.面向对象
3.注释语句
4.立即窗口、本地窗口、监视
5.简单的(特殊的)模块
二、选择题
1.B
2.D
3.D
三、判断题
1.对
2.错
3.对
四、思考题
1.答:类模块是与某个对象相关联的模块,只有在对该对象进行相应的操作时才会执行。而标准模块不与任何对象相关联,因此可在数据库中的任何位置执行。所以,标准模块和类模块的主要区别在于其范围和生命周期。
2.答:用查询向导创建查询的优点:能够快捷方便地创建查询,简单易用,上手快。
缺点:只能创建一些简单的查询,查询功能相对较弱。
用查询设计视图创建查询的优点:可以创建一些比较复杂的查询,查询功能相对较强,实用性强。
缺点:完成较为复杂的查询的操作有一定难度,不易掌握。
3.答:SQL查询有联合查询、传递查询、数据定义查询、子查询。
(7)使用符合标准的SQL数据库语言,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8)可以利用VBA进行高级操作控制和复杂的数据操作。
第二章 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数据库窗口,状态栏
2.数据库子窗口右上角的“X”按钮,数据库子窗口左上角的控制符号,“文件”菜单中关闭命令
3.文本类型,货币类型,数字类型,日期时间类型,自动编号类型,是/否类型,备注类型,OLE对象类型,超级链接类型,查阅向导类型
报表页脚:包含整份报表最后得出的统计数据或结论,显示于整份报表的结尾处。
2.答:对文本型字段进行分组时,分组形式可以设置为:每一个值和前缀字符。当设置为每一个值时,组间距属性应设置为1;若分组形式设置为前缀字符时,组间距属性可设置为任何有效的字符数。
微机接口与原理重点技术习题及参考解答

第7章习题及参照解答1.什么是I/O接口?I/0接口在系统中起何作用?解I/O接口就是连接外设和总线之间旳逻辑电路旳总称,它事实上是总线主设备与外设之间旳桥梁。
I/O接口旳作用是为理解决CPU与外设连接时由于速度、信号电平、信号格式及时序等旳不匹配而存在旳矛盾。
2.I/O接口有哪些重要功能?解I/O接口应具有数据缓冲、设备选择、信号转换、对外设监测和控制、中断祈求与管理、可编程等重要功能。
但不是规定每种接口都具有上述所有功能,有旳只具有其中某几项功能。
3.什么是I/O端口?它与I/O接口有何关系?解I/O端口是指I/O接口电路中能被CPU直接访问旳寄存器或某些特定器件(如触发器或锁存器等)。
一种I/O接口电路中也许有一种或若干个端口,如命令口、状态口、数据口等;而I/O端口均有确切旳地址(或编号)。
4.I/O端口编址方式有哪两种?各合用于什么场合?各有什么优缺陷?解I/O端口编址方式有两种:与存储器统一编址和I/O单独编址。
若CPU没有设立专门旳I/O 指令,则必须采用与内存统一编址方式;若CPU设立了专门旳I/O指令,则两种方式都可采用。
与内存统一编址旳好处是:可以使用访问内存旳所有指令访问I/O。
这样访问I/O旳指令类型多,功能齐全,不仅可对端口进行数据传送,还可以对端口进行算术、逻辑运算及移位等操作;另一方面是端口有较大旳编址空间。
缺陷是:占用了部分内存空间;端口指令旳长度增长、执行时间变长;程序中不易分清访问内存还是访问I/O;端口地址译码器复杂度增长。
I/O单独编址旳好处是:端口地址译码器简朴:端口指令短、执行速度快;程序中易分清是访问内存还是访问I/O。
缺陷是:端口指令类别少,CPU需专门设立I/O指令,且增长了CPU对外旳信号线(由于要分出内存读/写与I/O读/写两组信号)。
5.CPU与I/O之间数据传送旳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解CPU与I/O之间数据传送方式有四种,即无条件传送、程序查询传送、中断传送与DMA传送。
附录 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参考答案1.冯·诺依曼型计算机有哪些特点?【解答】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设计方案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有以下5方面特点:(1)用二进制数表示数据和指令;(2)指令和数据存储在内部存储器中,按顺序自动依次执行指令;(3)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基本硬件系统;(4)由控制器来控制程序和数据的存取及程序的执行;(5)以运算器为核心。
2.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系统有什么联系与区别?【解答】微处理器指由一片或几片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中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指以微处理器为基础,配以内存储器以及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和相应的辅助电路构成的裸机;微型计算机系统指由微处理器配以相应的外围设备及其它专用电路、电源、面板、机架以及足够的软件而构成的系统。
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系统关系如图所示:3. 说明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各自的作用。
【解答】系统总线是CPU与其它部件之间传送数据、地址和控制信息的公共通道。
(1)数据总线:用来传送数据,主要实现CPU与内存储器或I/O设备之间、内存储器与I/O设备或外存储器之间的数据传送。
(2)地址总线:用来传送地址。
主要实现从CPU送地址至内存储器和I/O设备,或从外存储器传送地址至内存储器等。
(3)控制总线:用于传送控制信号、时序信号和状态信息等。
4. 计算机中有哪些常用的数制和码制?如何进行数制之间的转换?【解答】数值数据经常用二进制、十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字符数据使用ASCII码;表示十进制数字用BCD码。
(1)十进制到二进制:整数部分连续除以2后“倒取余”,小数部分连续乘以2后“正取整”;(2)二进制到十进制:将二进制数按权展开即可。
(3)二进制到八进制:将3位二进制一组对应1位八进制数码。
(4)八进制到二进制:将1位八进制数码对应3位二进制数码。
十六进制与二进制间转换与八进制与二进制间转换类似,只是比例关系为1位十六进制数码对应4位二进制数码。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C51编程)(第2版)-习题答案 - 第7章习题解答

第7章思考题及习题7参考答案一、填空1.如果采用晶振的频率为3MHz,定时器/计数器T x(x=0,1)工作在方式0、1、2下,其方式0的最大定时时间为,方式1的最大定时时间为,方式2的最大定时时间为。
答:32.768ms,262.144ms,1024µs2.定时器/计数器用作计数器模式时,外部输入的计数脉冲的最高频率为系统时钟频率的。
答:1/243.定时器/计数器用作定时器模式时,其计数脉冲由提供,定时时间与有关。
答:系统时钟信号12分频后,定时器初值4.定时器/计数器T1测量某正单脉冲的宽度,采用方式可得到最大量程?若时钟频率为6MHz,求允许测量的最大脉冲宽度为。
答:方式1定时,131.072ms。
5. 定时器T2 有3种工作方式:、和,可通过对寄存器中的相关位进行软件设置来选择。
答:捕捉,重新装载(增计数或减计数),波特率发生器,T2CON6. AT89S52单片机的晶振为6MHz,若利用定时器T1的方式1定时2ms,则(TH1)= ,(TL1)= 。
答:FCH,18H。
二、单选1.定时器T0工作在方式3时,定时器T1有种工作方式。
A.1种B.2种 C.3种D.4种答:C2. 定时器T0、T1工作于方式1时,其计数器为位。
A.8位B.16位C.14位D.13位答:B3. 定时器T0、T1的GATE x=1时,其计数器是否计数的条件。
A. 仅取决于TR x状态B. 仅取决于GATE位状态C. 是由TR x和INT x两个条件来共同控制D. 仅取决于INT x的状态答:C4. 定时器T2工作在自动重装载方式时,其计数器为位。
A.8位B. 13位C.14位D. 16位答:D5. 要想测量INT0引脚上的正单脉冲的宽度,特殊功能寄存器TMOD的内容应为。
A.87HB. 09HC.80HD. 00H答:B三、判断对错1.下列关于T0、T1的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特殊功能寄存器SCON,与定时器/计数器的控制无关。
通信电子线路习题解答(严国萍版)

关于《通信电子线路》课程的习题安排:第一章习题参考答案:1-11-3解:1-5解:第二章习题解答:2-3解:2-4由一并联回路,其通频带B过窄,在L、C不变的条件下,怎样能使B增宽?答:减小Q值或减小并联电阻2-5信号源及负载对谐振回路有何影响,应该如何减弱这种影响?答:1、信号源内阻及负载对串联谐振回路的影响:通常把没有接入信号源内阻和负载电阻时回路本身的Q 值叫做无载Q (空载Q 值)如式通常把接有信号源内阻和负载电阻时回路的Q 值叫做有载QL,如式为空载时的品质因数为有载时的品质因数Q Q QQ LL <可见 结论:串联谐振回路通常适用于信号源内阻Rs 很小 (恒压源)和负载电阻RL 也不大的情况。
2、信号源内阻和负载电阻对并联谐振回路的影响2-8回路的插入损耗是怎样引起的,应该如何减小这一损耗?答:由于回路有谐振电阻R p 存在,它会消耗功率因此信号源送来的功率不能全部送给负载R L ,有一部分功率被回路电导g p 所消耗了。
回路本身引起的损耗称为插入损耗,用K l 表示 无损耗时的功率,若R p = ∞, g p = 0则为无损耗。
有损耗时的功率 插入损耗 通常在电路中我们希望Q 0大即损耗小,其中由于回路本身的Lg Q 0p 01ω=,而Lg g g Q 0L p s L )(1ω++=。
2-11oo Q R L Q ==ωLS L R R R LQ ++=0ωL ps p p p p p p p 11R R R R Q Q G C LG Q L ++===故ωω同相变化。
与L S L R R Q 、 性。
较高而获得较好的选择以使也较大的情况,很大,负载电阻内阻并联谐振适用于信号源L L S Q R R ∴11P P K l '=率回路有损耗时的输出功率回路无损耗时的输出功L 2L s sL 201g g g I g V P ⋅⎪⎪⎭⎫ ⎝⎛+==L 2p L ss L 211g g g g I g V P ⋅⎪⎪⎭⎫ ⎝⎛++=='20L 1111⎪⎪⎪⎪⎭⎫⎝⎛-='=Q Q P P K l2-12解:2-135.5Mhz 时,电路的失调为:66.655.0*23.33f f 2Q p 0==∆=ξ 2-14解:又解:接入系数p=c1/(c1+c2)=0.5,折合后c0’=p2*c0=0.5pf,R0’=R0/ p2=20kΩ,总电容C=Ci+C0’+C1C2/(C1+C2)=15.5pf,回路谐振频率fp=45.2Mhz,谐振阻抗Rp=1/(1/Ri+1/Rp0+1/R0’),其中Rp0为空载时回路谐振阻抗,Rp0=Q0*2π*fp*L=22.72KΩ,因此,回路的总的谐振阻抗为:Rp=1/(1/Ri+1/Rp0+1/R0’)=5.15 KΩ,有载QL=Rp/(2π*fp*L)=22.67,通频带B=fp/QL=1.994Mhz2-17;第三章习题参考答案:3-3晶体管的跨导gm是什么含义,它与什么参量有关?答:3-4为什么在高频小信号放大器中,要考虑阻抗匹配问题?答:3-7放大器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通常有几种方法克服?答:不稳定原因:克服方法:3-9解:3-10解:第四章习题参考答案:4-1答:4-3答:4-5解:4-64-14 一调谐功率放大器工作于临界状态,已知V CC =24V ,临界线的斜率为0.6A/V ,管子导通角为90︒,输出功率P o =2W ,试计算P =、P c 、ηc 、R p 的大小。
人工智能教程习题及答案第7章习题参考解答

第七章自然语言处理习题参考解答7.1练习题7.1什么是自然语言?自然语言是由哪些构成的?7.2什么是自然语言理解?自然语言理解过程有哪些层次,各层次的功能如何?7.3 自然语言理解和自然语言自动生成的关系是什么?研究这两者时有什么共同点.7.4自然语言理解的发展分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研究重点是什么?7.5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论文《语言描述的三个模型》的意义如何?7.6句法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基于规则的句法分析理论和方法主要有哪些?7.7什么是乔姆斯基语法体系?它包含几个语法?各型语法之间有何不同?它们与短语结构语法的关系如何?7.8自动句法分析的常用算法有哪些?自顶向下分析算法的思想是什么?7.9下面是一个符合短语结构语法定义的受限英语子集的语法P: S→NP VP (a)NP→the NP1 (b)NP→NP1 (c)NP1→ADJS N (d)ADJS→Ф|ADJ ADJS (e)VP→V (f)VP→V NP (g)N→boy | Johnson | blackball (h)ADJ→little|dig (i)V→play|run (j)其中,大写的是非终结符,而小写的是终结符,Ф表示空字符串。
请依据该语法对句子the boy plays the blackball进行自顶向下的句法分析,并建立相应的句法分析树。
7.10写出下列乔姆斯基2型语法(上下文无关语法)所对应的递归转移网络:S→NP VPNP→Adjective NounNP→Determiner Noun PPNP→Determiner NounVP→Verb Adverb NPVP→VerbVP→Verb AdverbVP→Verb PPPP→Preposition NP7.11设有下列语法:G=(Vt,Vn,P,S)Vn={S, NP, VP, Det, N, V, Prep, PP}Vt={the, boy, dog, hits}S=SP: S→NP VP (a)NP→Det N (b)VP→V NP (c)VP→VP PP (d)PP→Prep NP (e)Det→the (f)N→boy | dog (g)V→hits (h)利用自底向上的分析算法对句子“the boy hits the dog”进行分析,并写出它的分析推导过程。
电工学电子技术第七版下册答案

电工学电子技术第七版下册答案【篇一:电工学(下册)电子技术基础第7章习题解答】txt>7.1 如图所示的基本rs触发器的电路图以及rd和sd的工作波形如图7.1所示,试画出q端的输出波形。
rdsd(b)图7.1 习题7.1的图解:rdsdq7.2 同步rs触发器电路中,cp,r,s的波形如图7.2所示,试画出q端对应的波形,设触发器的初始状态为0。
qcpcpsqr(a)(b)图7.2 习题7.2的图解:cpsr7.3 图7.3所示的主从结构的rs触发器各输入端的波形如图(b)所示。
sd=1,试画出q、q端对应的波形,设触发器的初始状态为 cpdsr(a)(b)图7.3 习题7.3的图解:cpdsrq7.4 试分析如图所示电路的逻辑功能。
图 7. 4习题7. 4的图解:j?qk?1qn?1?jq?kq?q所以构成t’触发器,具有计数功能。
7. 5 设jk触发器的初始状态为0,画出输出端q在时钟脉冲作用下的波形图。
1cpqcp图7.5习题7. 5的图解: jk触发器j、k端均接1时,计数。
cpq7.6 在图7.6所示的信号激励下,画出主从型边沿jk触发器的q端波形,设触发器的初始态为0。
cpjk(a)(b)图7.6 习题7.6的图解:cpjkqqcp图7.7 习题7.7的图解:cp为0时,保持;cp为1时,r=s=0,则保持,r=s=1时置0,当r=0,s=1时,置1,当r=1,s=0时,置0。
7.8如图所示的d触发器的逻辑电路和波形图如图所示,试画出输出端q的波形图,设触发器的初始态为0。
cpd(a)(b)图7. 8习题7. 8的图解: cpd7.9 图7.9所示的边沿t触发器,t和cp的输入波形如图7.9所示,画出触发器输出端q和q的波形,设触发器的初始状态为0。
qqqcpttcp(a)图7.9 习题7.9的图(b)解: t=1时计数,t=0的时候保持。
cptqq7.10 试将rs触发器分别转换为d触发器和jk触发器。
51单片机基础知识试题题库(答案)

51单⽚机基础知识试题题库(答案)第⼆章习题参考答案⼀、填空题:2、MCS-51的堆栈是软件填写堆栈指针临时在⽚内RAM数据存储器内开辟的区域。
INC DEC 都不影响 PSW 堆宅操作只有⼀条寻址⽅式直接寻址⽅式17、使⽤8031芯⽚时,需将ROM 存7、单⽚机8031的ALE引脚是()。
A、输出⾼电平B、输出矩形脉冲,频率为fosc的1/6C、输出低电平D、输出矩形脉冲,频率为fosc的1/211、单⽚机上电复位后,堆栈区的最⼤允许范围是()个单元。
A、64B、 120C、128D、25612、单⽚机上电复位后,堆栈区的最⼤允许范围是内部RAM的()。
A、00H—FFHB、00H—07HC、07H—7FHD、08H—7FH13、对于8031单⽚机,其内部RAM()。
A、只能位寻址B、只能字节寻址C、既可位寻址⼜可字节寻址D、少部分能位寻址18、单⽚机8051的XTAL1和XTAL2引脚是()引脚。
A、外接定时器B、外接串⾏⼝C、外接中断D、外接晶振23、MCS—51的专⽤寄存器SFR中的堆栈指针SP是⼀个特殊的存贮区,⽤来(),它是按后进先出的原则存取数据的。
A、存放运算中间结果B、存放标志位C、暂存数据和地址D、存放待调试的程序三、判断题6、PC可以看成使程序存储器的地址指针。
(√)7、判断以下有关PC和DPTR的结论是否正确?A、DPTR是可以访问的,⽽PC不能访问。
(√)B、它们都是16位的存储器。
(√)C、它们都有⾃动加“1”的功能。
(×)PC有⾃动加“1”的功能,⽽DPTR的加“1”则需通过指令INC DPTR来完成。
D、DPTR可以分为两个8位的寄存器使⽤,但PC不能。
(√)8、程序计数器PC不能为⽤户编程时直接使⽤,因为它没有地址。
(√)13、8051的累加器ACC是⼀个8位的寄存器,简称为A,⽤来存⼀个操作数或中间结果。
(√)14、8051的程序状态字寄存器PSW是⼀个8位的专⽤寄存器,⽤于存程序运⾏中的各种状态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章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1.计算机的I/O系统的功能是什么?它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答:计算机的I/O系统,主要用于解决主机与外部设备间的信息通讯,提供信息通路,使外围设备与主机能够协调一致地工作。
计算机的I/O系统由I/O硬件和I/O软件两大部分组成。
其中I/O硬件包括:系统总线、I/O接口、I/O设备及设备控制器。
I/O软件包括:用户的I/O程序、设备驱动程序、设备控制程序。
2.I/O硬件包括哪几个部分?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答:I/O硬件包括:系统总线、I/O接口、I/O设备及设备控制器。
系统总线的作用是为CPU、主存、I/O设备(通过I/O接口)各大部件之间的信息传输提供通路。
I/O接口通常是指主机与I/O设备之间设置的一个硬件电路及其相应的控制软件。
它用于在系统总线和外设之间传输信号,并起缓冲作用,以满足接口两边的时序要求。
I/O设备的作用是为主机与外部世界打交道提供一个工具。
设备控制器用来控制I/O设备的具体动作,不同的I/O设备需要完成的控制功能不同。
3.什么是用户I/O程序?什么是设备驱动程序?什么是设备控制程序?答:用户I/O程序是指用户利用操作系统提供的调用界面编写的具体I/O设备的输入输出程序。
例如用户编写的用打印机输出文本的程序。
设备驱动程序是一种可以使计算机和设备通信的特殊程序。
可以说相当于操作系统与硬件的接口,操作系统只有通过这个接口,才能控制硬件设备的工作,假如某设备的驱动程序未能正确安装,便不能正常工作。
设备控制程序就是驱动程序中具体对设备进行控制的程序。
设备控制程序通过接口控制逻辑电路,发出控制命令字。
命令字代码各位表达了要求I/O设备执行操作的控制代码,由硬件逻辑解释执行,发出控制外设的有关控制信号。
4.说明设计I/O系统的三个要素的具体内容。
答:设计I/O系统应该考虑如下三个要素:①数据定位: I/O系统必须能够根据主机提出的要求进行设备的选择,并按照数据在设备中的地址找到相应的数据。
②数据传输:I/O系统必须对数据传送的数量、速率及方向进行控制。
③同步:I/O系统必须保证主机与外设间的同步,或称为协调工作。
仅当设备准备好时主机才能输出数据;当数据可用时主机才能输入数据。
5.说明主机与I/O设备间的三种连接方式:总线型方式、通道方式及I/O处理机方式的优缺点。
答:①总线型连接方式CPU通过系统总线与主存储器、I/O接口电路相连接,通过I/O接口电路进一步实现对外设的控制。
总线连接的优点:结构简单、标准化、I/O接口扩充方便。
总线连接的缺点:系统中部件之间的信息交换,均依赖于总线,总线成为系统中的速度瓶颈,因而对于配置大量外设的系统不适合。
②通道方式输入/输出通道是一个独立于CPU的,专门管理I/O的处理机,它具有自己的指令和程序,专门负责数据输入输出的控制和管理。
通道控制方式可以做到一个通道控制多台设备与主存进行数据交换。
因而,通道方式进一步减轻了CPU的工作负担,增加了计算机系统的并行工作程度。
③I/O处理机方式I/O处理机是通道的进一步发展,它独立于主机工作,在结构上接近于一般的处理机,但其专用性更适于I/O处理。
在一个系统中可设置多台I/O处理机,分别承担I/O控制、通信、维护诊断等任务,形式上类似于一个多机系统。
I/O处理机方式与通道方式相比,基本上把原来CPU管理I/O的这部分功能全部接管过来了,这样使得I/O处理与CPU的操作完全并行起来。
6.什么是I/O接口?I/O接口有哪些功能?接口有哪些类型?答:I/O接口通常是指主机与I/O设备之间设置的一个硬件电路。
它用于在系统总线和外设之间传输信号,并起缓冲作用,以满足接口两边的时序要求。
I/O接口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包括:识别设备地址,选择指定设备的功能;传送控制命令及返回状态信息的功能;数据传送和数据缓冲的功能;数据格式转换的功能;检错纠错功能、中断功能、DMA功能、时序控制功能等。
通常可对接口进行如下分类:按通用性可以将I/O接口分为通用接口与专用接口。
按可编程性可以将I/O接口分为可编程接口和不可编程接口。
按数据传送方式可以将I/O接口分为并行I/O接口和串行I/O接口。
按数据传送的控制方式可以将I/O接口分为程序型接口和DMA型接口。
7.什么是I/O端口?I/O端口有哪些编址方式?各自的特点是什么?答:I/O接口中可编址的寄存器称为I/O端口,如命令寄存器被称为命令端口,数据缓冲寄存器被称为数据端口,状态标记寄存器被称为状态端口。
I/O端口的编址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独立编址方式,也称为专用的I/O端口编址方式;另一种是存储器映射编址方式,也称为统一编址方式。
独立编址方式的特点是I/O端口和存储器在两个独立的地址空间中进行编址, I/O端口的读、写操作由专用的控制信号(如:IOR和IOW)来实现,在指令系统中需要有专用的I/O指令(如:IN指令和OUT指令)实现对I/O端口的访问。
存储器映射编址方式的特点是I/O端口和存储器共用统一的地址空间,一旦地址空间分配给I/O端口后,存储器就不能再占有这一部分的地址空间。
在这种方式下,I/O端口的读写操作同样由访存的控制信号(如:MEMR和MEMW)来实现,所有访问存储器的指令(包括数据传送指令、算术逻辑运算指令)都可以用于访问I/O端口。
8.程序查询方式、程序中断方式和DMA方式各自适用于什么范围?答:程序查询方式适用于CPU速度不高,CPU工作效率问题不是很重要,需要调试或诊断I/O接口及设备的场合。
程序中断方式适用于随机出现的服务,并且一旦提出要求,应立即响应。
DMA方式适用于主存和高速外设间大批数据交换的场合。
9.什么是程序查询I/O传送方式?以图7.5为例说明其工作过程。
答:程序查询方式是指CPU在进行输入/输出操作之前,先查询外设的状态,只有当外设准备就绪时,才进行数据传送。
这种传送方式也称为条件传送方式。
教材图7.5的工作过程如下:① CPU通过执行输入指令读取“准备好状态”。
首先CPU会将相应的端口地址通过地址线送至各设备的地址译码器,只有地址相符的设备的状态线才能被激活,同时CPU通过读状态控制线送读信号,读信号与地址译码器输出的状态线相与后开启“准备好”触发器的三态门,读出“准备好状态”,若打印机未准备好,CPU只能踏步等待,继续读取“准备好状态”,直至这个“准备好状态”为1时才进入第②步。
② CPU通过执行输出指令将一个字符送至数据寄存器(字符)。
首先CPU将数据寄存器的端口地址送至地址译码器以激活相应的数据状态线,然后CPU将要输出的字符放在数据总线上,并且发写控制信号,写信号与地址译码器输出的数据状态线相与后将输出字符打入数据寄存器(字符)。
③由写信号与地址译码器输出的数据状态线相与后的信号启动打印机打印该字符,同时清除“准备好状态”触发器。
④打印机打印完一个字符后,发“完成”信号,置准备好触发器为“1”,表示打印机可以接受下一个字符。
10.简述中断处理的过程。
指出其中哪些工作是由硬件实现的,哪些是由软件实现的。
答:不同的计算机对中断的处理各具特色,就其多数而论,中断处理过程如下:①关中断,进入不可再次响应中断的状态,由硬件实现。
②保存断点,为了在中断处理结束后能正确返回到中断点。
由硬件实现。
③将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送PC,转向中断服务程序。
可由硬件实现,也可由软件实现。
④保护现场、置屏蔽字、开中断,即保护CPU中某些寄存器的内容、设置中断处理次序、允许更高级的中断请求得到响应,实现中断嵌套。
由软件实现。
⑤设备服务,实际上有效的中断处理工作是在此程序段中实现的。
由软件程序实现。
⑥退出中断。
在退出时,又应进入不可中断状态,即关中断、恢复屏蔽字、恢复现场、开中断、中断返回。
由软件实现。
11.程序中断方式的作用可以归纳为哪几个方面?答:程序中断方式的作用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①实现主机和外设的并行工作。
②处理故障。
③实现多道程序和分时操作。
④实时控制。
⑤实现人机联系。
12.以图7.8为例,说明程序中断方式的操作过程。
答:教材图7.8I/O接口中的中断逻辑操作过程如下:①首先设备驱动程序初始化接口中的控制寄存器,将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送入中断向量地址单元,通过开中断置中断允许触发器为“1”,启动相应的外部设备做准备。
然后CPU 返回原程序继续执行。
②当外部设备准备好后,将准备触发器置“1”。
③由准备好信号将中断确认(此时为“0”)反相后的信号打入中断请求触发器,从而置“1”中断请求触发器。
④中断请求触发器的输出和中断允许触发器的输出相与后,向CPU发出中断请求Ireq 信号。
⑤CPU在每一条指令执行结束后,查询中断请求信号,若有中断请求,则发出中断响应Iack信号。
⑥中断响应信号经过中断判优电路传至指定接口和中断请求信号相与后,打开两个三态门,将中断向量地址及中断信息通过数据总线送CPU。
⑦CPU进入中断周期,执行中断隐指令,将程序断点进栈、关中断、向量地址送PC。
13.说明中断向量地址和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之间的关系。
答:中断向量地址是由一个编码器电路生成的,它的作用是用来查找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从而使机器转入中断服务程序执行。
向量地址单元可以存放一条直接转入指定中断服务程序入口的无条件转移指令,这样只要将向量地址送PC 就可以自动转入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向量地址单元也可以存放相应中断源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这叫做向量地址表,CPU 可以通过将向量地址单元的内容送入PC 的方法转入相应中断服务程序。
14.在什么条件下,I/O 设备可以向CPU 提出中断请求?答:当设备准备好,置中断请求触发器为“1”时,并且中断屏蔽触发器为“0”时,该设备就可以发出中断请求信号给CPU 。
15.在什么条件和什么时间,CPU 可以响应I/O 的中断请求?答:CPU 响应中断的条件是中断允许触发器为“1”。
CPU 响应中断的时间总是在每条指令结束时。
16.什么叫中断隐指令?中断隐指令有哪些功能?答:所谓中断隐指令是指在机器指令系统中没有的一条指令,它是CPU 在中断周期内由硬件自动完成的一条指令。
中断隐指令完成的功能包括:关中断、保护断点、中断向量地址送PC 。
17.现有A 、B 、C 、D 四个中断源,其优先级由高向低按A 、B 、C 、D 顺序排列。
若中断服务程序的执行时间为20μs ,根据图7.32所示的时间轴给出的中断源请求中断的时刻,画出CPU 执行程序的轨迹。
解:根据图7.32所示的时间轴给出的中断源请求中断的时刻,画出CPU 执行程序的轨迹如下:18.在向量方式的中断系统中,为什么外设接口将中断向量放在数据总线上,而不放D 服务C 服务B 服务A 服务图7.32 中断请求时间轴D 服务C 服务B 服务A 服务17题解图 中断请求时间轴在地址总线上?答:因为在系统总线中,地址总线是单向的,地址线上的信号只能用来选择内存单元或选择接口中的端口,而中断向量地址的内容是要在中断周期中被送至PC的,地址线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