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打好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最新)
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方案(最新)_1

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方案为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实现X“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保障饮用水安全,基本消灭城市黑臭水体,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目标,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按照市政府《关于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方案》(X政发〔X〕11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大以来中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新部署、新要求,以创建生态X为目标,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综合规划、重点突破、减存控增、标本兼治”的基本原则,以先治污后治河,先建设地下管涵再建设护坡搞绿化,先整治主河道再整治支流,先建主管网再建支线管网,先治理人口稠密河段再治理周边区域为治水总体思路,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全力实施“截污、清污、减污、控污、治污”五大工程,坚决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让X县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助力。
(二)工作目标。
水污染综合整治工作涉及全县7个乡镇,涵盖X河、X河、X河等3条重点河流。
到X年,全县水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饮用水源稳定达标,县城规划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主要指标:——控制指标:X年,全县主要河流水环境总体达标,X河流域地表水水质达到Ⅱ类,X河、X河流域地表水水质达到Ⅲ类。
到X年,全县主要河流水环境进一步改善,X河流域地表水水质达到Ⅲ类,尧门河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
到X年,全县水环境质量基本达到优良,尧门河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标。
——流域指标:X年,X河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Ⅱ类、X河、X河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Ⅲ类。
其他断面均达到水功能区划要求。
到X年,X 河断面水质达到Ⅲ类。
到X年,X河、X河、X河所有断面水质均稳定达到水功能区划要求,X河流域地表水出境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
二、重点工作任务(一)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地安全。
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最新)

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X〕17号)和《X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省碧水工程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X政〔X〕86号)要求,为认真贯彻落实《X 省人民政府关于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X政〔X〕2号),以及省环保厅与市委、市政府会商会议精神,切实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确保完成水污染攻坚战确定的水质改善目标,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九大和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通过创新工作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X年我市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总体目标是:全市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确保X、X、X、X、X五个目标断面水质达到省定考核指标要求;地下水质量保持稳定,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市建成区内消除黑臭水体,完成年度水环境治理重点工程建设任务。
三、重点工作任务1.养殖废水治理工程。
抓好粪污水综合利用,严控养殖废水污染。
一是依据禁养区调整划分方案,依法关闭取缔禁养区内的455个养殖户。
二是按照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整改要求,对不符合备案要求的36个养殖场(区)限期关停到位。
三是禁养区、限养区内严禁新上养殖项目,非禁养区内新建养殖项目,实行“等量削减替换”。
强化X、X、X、X、X等镇(街道)辖区养殖场(区)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监管,确保养殖粪污水全部综合利用不外排。
2.生活污水治理工程。
结合城市发展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抓住关键环节,完善管网建设,确保生活污水“应收尽收”,得到有效处理。
一是建设覆盖X、X、X3个产业集聚(开发)区和X、X、X、X、X、X6镇镇区的排污主管网;重点实施X、北X主管网西延,X路与X 路主管网东延,南二环与东环路主管网南延,西二环至X镇的管网连接线,以及X创业园的污水管网建设工程,新增城市污水主管网40公里。
某乡某年持续开展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

4某乡某年持续开展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案头的笔记本上,我的思绪开始飘散。
回忆起这十年来的方案写作,每一个字每一个句都像是昨天刚经历过的事情。
那么,关于这个“4某乡某年持续开展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就从我的意识流开始吧。
一、背景分析某乡位于我国某省某市,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改善水质,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我们决定持续开展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二、目标设定1.到某年底,全乡主要河流水质达到三类标准,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二类标准。
2.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长效机制,确保水质持续改善。
三、工作措施1.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1)全面排查工业污染源,对存在问题的企业进行整改。
(2)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
(3)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对违法企业进行严厉处罚。
2.加强生活污染源治理(1)加快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2)推广垃圾分类处理,减少垃圾填埋对水体的污染。
(3)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减少农药、化肥使用。
3.加强农业污染源治理(1)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
(2)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3)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4.加强水资源保护(1)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确保饮水安全。
(2)加大湿地保护力度,维护生态平衡。
(3)合理调配水资源,优化水资源利用。
四、组织实施1.成立水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
2.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
3.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全乡人民的水污染防治意识。
4.定期对水污染防治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五、时间节点1.某年4月底前,完成工业污染源排查。
2.某年6月底前,完成生活污染源治理。
3.某年9月底前,完成农业污染源治理。
4.某年12月底前,完成水资源保护工作。
六、预期成果1.水质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得到保障。
某乡2023年持续开展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

某乡2023年持续开展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困扰。
某乡作为一个水资源丰富但也面临水污染问题的地区,必须加大力度开展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2023年将继续制定并实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全面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健康。
二、工作目标1. 完成乡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治理任务,确保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要求;2. 提高污水处理率,确保城乡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3. 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4. 加大水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与投入,提高水污染防治综合治理水平;5. 完善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手段。
三、主要工作措施1. 加大环境治理投入力度。
增加财政资金投入,积极申请相关环境治理项目资金支持。
2. 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治理。
健全水源地保护管理机制,加强水源地环境监测与评估,对存在的污染源进行清理整治,并建立定期巡查制度。
3. 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加强城乡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与维护,提高处理效率和水质达标率。
引导企事业单位和农村居民加入污水处理网络。
4. 加大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力度。
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处理技术,完善农村环境综合治理设施,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5. 强化水源地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手段。
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推动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有效实施。
6. 加强水污染防治信息公开和宣传教育工作。
加大水污染防治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及时公开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进展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四、工作保障1.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水污染防治工作,确保工作的顺利实施。
2. 完善工作机制。
建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长效机制,明确责任分工,提高工作效率。
水污染防治攻坚三年作战方案(最新)

水污染防治攻坚三年作战方案为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切实改善我市水环境质量,根据《X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水污染防治攻坚三年作战方案的通知》(X政办发〔X〕81号),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作战方案。
一、作战目标以改善和提高水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源头控制,水陆统筹,对辖区X河湖泊实施分流域、分区域、分阶段科学治理,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
到X年,全市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优良,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达到国家考核目标,地表水无劣五(V)类水体;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比X年减少1%;市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三(Ⅲ)类的比例达到100%;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水质级别保持稳定,主要湖泊生态环境稳中趋好,区域水生态环境状况持续好转。
二、作战任务深入实施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按照“一河一策”,以“治差水、保好水”为原则,扎实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坚持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加快工业、农业、生活污染源和水生态系统整治,大力提升水环境监管能力。
开展X等重点流域、良好湖泊优良水体保护,重点实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程、X(城市段)排污综合治理工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等。
(一)实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加强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末梢水的全过程管理。
定期监(检)测、评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供水单位供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状况,市、县两级人民政府至少每季度向社会公开一次。
划定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推进规范化建设,全面排查整治市、县两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违法违规问题,依法清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筑、排污口、畜禽养殖和网箱养殖等。
X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市本级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整治。
X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市、县两级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整治。
深化地下水污染防治,X年12月底前,基本完成市、县两级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整治。
水污染防治攻坚三年作战方案(最新)

水污染防治攻坚三年作战方案为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切实改善我市水环境质量,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共X自治区党委X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方案》和《X市水污染防治攻坚三年作战方案》,制定本作战方案。
一、作战目标到X年,X市辖区内X流域及入海河流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100%,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达到国家考核目标,地表水无劣Ⅴ类水体;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比X年减少1%;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比例为100%;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保持稳定,环境功能区监测站水质达标率达88%以上,入海河流不出现劣五类水体。
二、作战任务深入实施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按照“一河一策”,以“治差水、保好水”为原则,扎实推进河长制,坚持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加快工业、农业、生活污染源和水生态系统整治,大力提升水环境监管能力。
重点实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等。
(一)实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
加强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末梢水的全过程管理。
定期监(检)测、评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供水单位供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状况,镇级以上人民政府至少每季度向社会公开一次。
划定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推进规范化建设,全面排查整治镇级及以上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违法违规问题。
X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县级城市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整治。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市水利局、市住建局、市卫生计生局。
责任单位:市国土海洋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水产畜牧兽医局,各镇人民政府〕(二)实施城市水体整治工程。
1.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
全面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度,加快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
到X年,建成区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全市所有城镇具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能力;实现镇镇建成污水处理厂,运营第一年污水负荷率达到30%、第二年达到50%、第三年达到70%。
关于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实施意见方案

关于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实施意见方案1. 引言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各地政府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政策来加强水污染治理。
但是,水污染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一些地方的水质状况仍然十分严重。
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5年印发了《关于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以全面加强水污染防治,并指导地方政府有序、科学、有效的开展水污染防治。
本文将深入分析《实施意见》的具体方案及其实施情况,为广大读者深入了解和掌握《实施意见》的实践效果提供有益参考。
2. 方案概述《实施意见》的主要目标是如下三个:1.紧急降低重度、中度水污染区域水质,持续提高轻度污染区域水质。
2.稳步推进城市污水治理,确保生活垃圾、工业废水、农村面源污染和其它主要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优化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3.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利用,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实施意见》提出了三个阶段的任务。
具体内容如下:阶段 1:2015年-2020年1.将水质达到或超过5年来同期第5类水质的地表水中,严重污染区域水质降至国家规定的标准以下,中度污染区域水质稳步改善。
2.城市污水处理率提高到90%以上,农村污水治理覆盖率达到65%左右,化肥、农药等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3.对于重点流域,建立相对集约、高效、便捷的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制度、体系和技术标准,修订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规划。
阶段 2:2021年-2030年1.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高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强环境处罚等多种方式,实现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左右,严重污染区域水质降至可接受的范围,中度污染区域水质基本消除。
2.农村污水治理覆盖率达到85%左右,水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建成,水污染防治技术和管理标准进一步完善。
3.加快水资源利用率提高的步伐,全面实现水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阶段 3:2031年-2040年1.努力实现国内外先进水平,集中实施一批水污染整治、水源地保护和节水扩源工程。
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最新)

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为切实加大我县水污染防治力度,进一步提高水环境质量,依据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X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X 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等中、省、市水污染防治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一)水质目标。
到X年10月,治理范围内城镇内河及流经城镇河段消除劣V类水体、力争达到Ш类及以上水质,实现城镇建成区消除黑臭水体,全县各条河流水环境质量总体明显改善。
按照水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原则。
到X年,确保全县治理范围内城镇内河及流经城镇河段水质稳定达标,以更多的青山绿水让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
(二)工作目标。
以“水环境质量只升不降”为准则,用三年时间对全县各条河流水污染实施集中专项治理,治理范围内水环境违法行为得到全面查处,生活污水和垃圾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工业废水全部达标排放,养殖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控制,流域湿地得到有效保护,被污染和破坏的水生态得到基本恢复,建立完备的城镇水环境质量监测和监管体系。
二、治理范围(一)全县城镇建成区Ш类以下水质的污染水体;(二)X、X河、X河、X河、X河五条主要流域的污染水体;(三)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污染水体;(四)重点旅游景区周边的污染水体;(五)其他需要治理的污染水体。
三、主要任务(一)全面排查污染源1.各镇办以本区域污染水体的污染原因为导向,从城镇水体以及上游区域生活污水、垃圾和工业废水污染、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种植业面源污染、水土流失及河道施工开挖影响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查,摸清每一水体的污染原因、污染范围和污染主体。
2.根据水体污染原因,以改善城镇水体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一河一案”,制定科学、有效且针对性强的水污染治理方案,编制年度实施计划,明确具体的治理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治理达标期限。
(二)集中开展打击水环境违法专项行动1.重点打击治理范围内工矿企业、住宿业和餐饮业直排、私设暗管或利用渗井、渗坑偷排废水行为,以及不正常使用水污染处理设施,或者未经批准拆除、闲置水污染处理设施、超标排污等水环境违法行为,将依法依规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持续打好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持续打好打赢全市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我市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依据《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省X年持续打好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的通知》(X政办〔X〕15号)、《X市人民政府关于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X政﹝X﹞7号)和《中共X市委办公室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的通知》(安办文〔X〕23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按照市政府关于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以持续改善全市水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标本兼治、减排治污为抓手,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治理地表水、保护饮用水和地下水、落实河长制,全面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围绕“断面达标”和“一城清水惠百姓”两个主线,着重解决突出水环境问题,确保顺利完成省政府X年下达的各项年度目标任务,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水生态环境需要。
二、工作目标到X年年底,全市8条主要河流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达到50%以上,地表水丧失使用功能(劣Ⅴ类)的水体断面比例降至27%以下;消除X劣Ⅴ类河段;改善X、X、X水质。
市、县两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高于98%;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X辖区)水质稳定达到Ⅱ类;市辖8条重点河流环境流量改善机制初步建立;市区建成区水体黑臭现象全部消除,X市基本完成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各县县城基本完成黑臭水体截污纳管工作;地下水水质保持稳定。
三、主要任务(一)实施流域环境综合治理。
1.深入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
X年年底前,市区建成区内全面消除黑臭水体,继续开展市区黑臭水体整治,在原有治理成果基础上,X区境内的白沙河(上游),X区境内的白沙河(下游)、X路边沟、六六渠、胡官屯南沟和X,X 区境内的X(上游)、X、于曹沟、兵营沟、漳涧沟以及X区和X区境内的还水渠完成清淤、截污纳管治理工程。
结X长制建立河流、沟渠坑塘X久清的长效机制,并开展整治后评估及备案工作。
X市基本完成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各县县城基本完成黑臭水体截污纳管工作,进一步加快推进建成区内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建立垃圾清理的常态化机制,完成年度任务。
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环保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局(市畜牧局)。
属地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负责落实。
以下均需属地县(市、区)政府、管委会作为责任单位落实,不再列出。
2.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水平。
(1)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
加大新建污水处理厂建设力度,减少生活污水排放量。
X年年底前,完成X市合涧镇、石板岩乡、茶店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工程,完成X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和X县X镇污水处理厂技术改造工程建设。
继续推进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X年年底前,完成X县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和城区流河沟两岸污水管网完善工程建设。
现有城镇污水处理厂在达到或优于一级A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治理设施运行监督管理,以满足河流水环境功能水质需要。
积极推动南水北调总干渠(X辖区)沿线建制镇、水源地保护区的建制镇和省界周边的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产生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新建、改建、扩建企业工业废水原则上不得进入城镇污水处理设施。
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环保局、市水利局。
(2)促进城镇污水再生利用。
继续加快工业生产、城市绿化、道路喷洒、车辆冲洗、建筑施工以及生态景观等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提高再生水利用率,X年6月,X市污水净化有限公司完成X系统改造工程。
自X年1月1日起,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新建公用建筑要建设中水设施,同时推动其他新建住房安装建设中水设施。
严格城市规划蓝线管理,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环保局、市水利局、市城乡规划局。
(3)加快雨污分流改造及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
进一步加快城市建成区现有合流制排水系统雨污分流或截流整治改造,加快污水配套管网建设,提高污水收集率,完成X市雨污分流及沟渠截污工程。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要针对X市宗村和X污水处理厂收水不足问题,加快配套管网完善,提高收水率;X市和X县要进一步加大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提高X市污水处理厂、X市经济X区污水处理厂和X县污水处理厂、X县城南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率;X区要在X 年6月底前制定X镇污水管网完善方案并组织实施,以提高X县X污水处理厂收水率;X区管委会要针对辖区雨污不分问题,加快X市北小庄污水处理厂收水范围内的雨污分流改造,减轻雨水或生态水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负荷;城镇新区、产业集聚区、X区建设均要实行雨污分流,市区和各县(市)要推进雨水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新建污水处理设施的配套管网要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X。
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环保局、市水利局。
(4)加强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
对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进行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处置,禁止重金属等污染物不达标的污泥进入耕地。
加强设施运行监管,提升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水平。
X年年底前,市级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90%以上,县级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85%以上。
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市环保局。
3.深化工业污染防治。
(1)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各县(市、区)政府、X区管委会要依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X年本)》(X年修正)及《X省淘汰落后产能综合标准体系》,于X年3月底前完成本地淘汰落后产能排查登记工作,4月底前出台X年度落后产能淘汰方案,X年年底前完成年度落后产能淘汰任务。
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
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环保局。
(2)严格环境准入。
针对不同主体功能区、环境功能区、生态红线区、水污染防治重点控制单元区的生态环境特征和环境承载能力,分区分类实施差别化的环境准入政策。
X年年底前,市本级和各县(市)完成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现状评价。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市水利局。
配合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国土资源局。
(3)推动工业节水。
X年5月底前,对电力、化工、钢铁、平板玻璃、石油炼制与焦炭业、食品、造纸、纺织(染整)、电镀、制药等行业企业用水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建立重点用水企业数据库;制定X市水效领跑者行动方案,发布X市重点行业水效领跑者标杆企业。
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
配合单位:市水利局。
(4)推动重污染企业退出。
推动实施城市建成区内现有钢铁、有色金属、造纸、印染、原料药制造、化工等污染较重的企业搬迁改造或依法关闭。
X市纺织产业集聚区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X年9月底前,城市建成区内的印染企业按要求完成退城入园工作。
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
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环保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5)治理产业集聚区污水。
产业集聚区要进一步加强污水处理厂建设,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做好污泥处理处置,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达标运行,提升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水平。
新建、升级产业集聚区要同步规划、建设污水集中处理等污染治理设施。
X年年底前,完成X县产业集聚区工业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和X县二安镇腐竹生产园废水污染治理工程。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
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国土资源局、市水利局。
4.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
(1)控制种植业污染。
继续按照《X省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方案(X-X年)》目标任务要求,坚持“一控两减三基本”的原则,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完成上级下达的灌溉农田综合治理年度任务。
牵头单位:市农业局(市畜牧局)。
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水利局、市质监局。
(2)防治畜禽养殖污染。
继续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建设,X年完成55家畜禽规模化养殖场整治任务,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设施配套率超过80%以上;巩固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整治成果,防止反弹。
力争X年年底前创建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和畜牧业绿色发展示X各1个,省级生态畜牧业示范场5个以上。
牵头单位:市农业局(市畜牧局)。
配合单位: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财政局。
(3)治理农村生活污水。
按照中央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水美乡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大力推动乡村坑塘清淤、蓄水、自净(生态修复)工程建设。
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推进农村污水处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积极推广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技术,梯次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对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的村庄进行核查,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要充分发挥环境效益。
X年11月底前完成省政府下达的150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
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环保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市卫生计生委、市城市管理局(市城市综合执法局)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分别推动实施。
5.开展交通运输业水污染防治。
完善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和利用设施建设,减少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污染。
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配合单位:市环保局、市水利局。
(二)加强饮用水水源和地下水环境保护。
1.保障南水北调中线水质安全。
(1)建设保护区标识标志和隔离防护工程。
X年11月底前在调整后的南水北调总干渠两侧保护区边界设立界标,标识保护区范围,并设立警示标志;在穿越保护区的道路出入点及沿线等,设立警示标志。
牵头单位:市南水北调办。
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
(2)消除南水北调总干渠两侧环境安全隐患。
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X辖区)沿线污染防治、应急处置等工作。
南水北调总干渠沿线相关县(区)政府、管委会要切实履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要求,X年10月底前,完成一级保护区内工业企业(X年7月后新建)的取缔、关闭、搬迁工作;X年7月底前,对二级保护区内可能导致水体污染的工业企业制定整治计划,确需取缔、关闭、搬迁的,由相关县(区)政府、管委会于X年10月底前完成取缔、关闭、搬迁任务。
牵头单位:市南水北调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
配合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环保局、市水利局。
2.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1)保障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安全。
开展全市县级及以上地表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排查,在排查基础上对保护区内的污染源开展综合整治,推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界标、警示标志等建设,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调查评估。
充分利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勘界成果,对市、县、乡三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已设立的标识、标志进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