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习题分子结构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必修2第7章第2节 烃 有机高分子材料 练习新解析版)

高中化学必修2第7章第2节 烃 有机高分子材料 练习新解析版)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第二节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第2课时烃有机高分子材料1.既能用来鉴别乙烯和乙烷,又能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的方法是()A.通入足量溴水中B.在空气中燃烧C.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D.在一定条件下通入氢气【答案】A【解析】乙烯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而乙烷不能,用溴水除去乙烯的同时又不产生新的气体杂质,A项正确;二者都能燃烧,故不能通过燃烧的方法达到除去乙烯的目的,B项错误;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烷不能,但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成CO2,产生新的气体杂质,不能作为除去乙烷中乙烯的方法,C项错误;在一定条件下通入氢气,虽可将乙烯转变为乙烷,但通入氢气的量不易控制,很难得到纯净的乙烷,D项错误。

2.下列烃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内的是()A.甲烷B.苯C.丙烯(CH2==CH—CH3)D.正戊烷【答案】B【解析】甲烷是正四面体形分子,所有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A项错误;苯是平面形分子,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B项正确;丙烯(CH3—CH==CH2)中含有甲基,甲基碳上所连的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C项错误;正戊烷中含有甲基,甲基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因此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D 项错误。

3.将溴水分别与四氯化碳、己烷、己烯、酒精四种试剂混合,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列现象与所加试剂不相吻合的是()【答案】D【解析】四氯化碳与溴水混合,四氯化碳将溴从溴水中萃取出来,得到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该溶液呈橙色,由于四氯化碳密度大于水,在下层,水层的颜色变浅,呈淡黄色,A正确;己烷和溴水混合,己烷将溴从溴水中萃取出来,得到溴的己烷溶液,该溶液呈橙色,己烷密度小于水,在上层,水层的颜色变浅,呈淡黄色,B正确;己烯和溴水混合发生加成反应,溴水褪色并分层,分层后水在上层,生成的二溴己烷在下层,C正确;溴水和酒精混合,不分层,D错误。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丙烷分子中的3个碳原子处在同一直线上B.甲苯()分子中的7个碳原子处在同一平面上C.乙烷分子中的碳原子和氢原子都处在同一平面上D.丙烯(CH2==CHCH3)分子中的3个碳原子处在同一直线上【答案】B【解析】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丙烷可看作是2个甲基取代甲烷分子中的2个氢原子形成的,所以丙烷分子中的3个碳原子不可能处在同一直线上,而是锯齿形,A错误;甲苯分子中甲基的碳原子取代苯分子中氢原子的位置而在苯分子的平面上,B正确;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乙烷可看作是一个甲基取代甲烷分子的氢原子形成的,所以乙烷分子中的碳原子和氢原子不可能都处在同一平面上,C错误;丙烯(CH2==CHCH3)可看作是乙烯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甲基取代形成的,乙烯分子是平面结构,键角是120°,所以丙烯分子中的3个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直线上,D错误。

第七章醛酮醌(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醛酮醌(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O *****C CHCH3 CH310. 2-甲基对苯醌
9.
甘油醛
CHO CHOH CH2OH
O CH3 O
二、完成下列反应式:1. HC CH
H+, Hg
2+
(
1.
HC CHH3O+
H+, Hg
2+
(
CH3CHO
) )
HCN
***** ( OH
)
H3O+
((
*****OH ) OH
(稀NaOH稀OH-
2.相同分子间可发生羟醛缩合反应的醛是( B )A、HCHO B、3CH2CHO C、(CH3)C CH 3 CHO D、CHO
3.不能发生碘仿反应的化合物是(A、HCHO B、CH3CHO C、*****H
A
)
D、*****3
4.能发生康尼查罗(歧化)反应的醛是( C )A、3 CH CHO CH CH3 B、3CH2CHO CH C、HCHO D、CH3CHO
第七章醛酮醌
醛、酮、醌基础知识部分
一、命名或写出结构式:5
4
3
2
1
1.
CH3
CHO
2.
(CH3)2C
*****
对甲基苯甲醛43
4-甲基-3-戊烯-2-酮1
2
3.5
CHCH=CHCHO CH3
O OO OO O 4. **********3 3 *****2CCHCH CCH CCH2 2CH6
4
3
2
1. HC CHHC CH H2O
*****H2*****3CHO NaOH
HgSO4/H2SO4
CH3CH CHCHO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习题答案(精品文档)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习题答案(精品文档)
-1.05
0.6
0.065710
3
苯乙烯
-1.05
8
0.939413
6
马来酸酐
-1.05
2.25
0.000019
1
乙酸乙烯酯
-1.05
-0.22
0.502128
5
丙烯腈
-1.05
1.2
0.006330
2
注:r1r2越小,越有利于交替共聚(P111)
第七章高分子的结构
3.(P186)名词解释:参见教材
(1)PE, PP,PVC, PS(无规)
(2)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己二酸己二酯
(3)尼龙6,尼龙66,尼龙101
答:结晶的充分条件:适当的温度和时间
结晶的必要条件:结构规整性
(1)PE>PP>PVC>PS
(2)聚己二酸己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3)尼龙66>尼龙6>尼龙1010

lg(η(Tg))=lg(8.0x1012)+9.3763=22.2794
求得:η(Tg)=1.9x1022Pa·s.
K12>k22,k21<k11自由基(St·)活性大于丁二烯自由基(Bd·)的活性
(3)两种单体共聚属无恒比点的非理想共聚,共聚物组成方程为F1=( r1f12+f1f2)/(r1f12+2f1f2+r2f22),代入r1和r2值,作图如下
(4)欲得组成均匀的共聚物,可按组成要求计算投料比,且在反应过程中不断补加丁二烯单体,以保证原配比基本保持恒定。从而获得较均一组成的共聚物。
问题点解:单体活性的比较看1/r1,1/r1>1,表明单体M2活定大,反之,单体M1活性大。

无机化学(周祖新)习题解答 第七章

无机化学(周祖新)习题解答 第七章

第七章分子结构和晶体习题解答(7)思考题1.举例说明下列概念的区别:离子键与共价键、共价键与配位键、σ键和Л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分子间力与氢键。

1.离子键是得到电子的阴离子与失去电子的阳离子的强烈静电吸引作用;共价键是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或电子云重叠)而形成的相互吸引作用,无阴、阳离子;配位键也是共价键中的一种,只不过共用的一对电子有一个原子提供。

σ键是各自电子云用密度最大的一头相互重叠,以使重叠体积最大,两原子间形成共价键时首先肯定以σ键成键,但两原子间只能形成σ键一次。

Л键是在原子间已形成一根σ键后,其余原子轨道以“肩并肩”在侧面重叠的成键方式,其重叠体积比σ键要小,但两原子间根据各自的单电子数可形成几个Л键。

极性键是两不同原子间形成共价键时,由于两原子的电负性不同,吸引公用电子对的作用不同,使某一端带有部分正电荷,另一端带有部分负电荷,这就是极性键;若两相同的原子间形成共价键,由于彼此电负性相同,吸引共用电子对的能力相同,公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两原子不带“净”电荷,没有“正”或“负”的一端,即非极性键。

极性分子是整个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使分子一端带部分正电荷,为正极,另一端带部分负电荷,为负极。

分子之间由于偶极间的相互作用力为分子间力。

氢键是氢原子与电负性大、半径小的原子形成共价键后,由于氢原子唯一的电子被其他原子吸引到离氢原子核较远的地方,氢原子几乎成了“裸露”的质子,有很强的正电场,吸引另一电负性大、半径小的原子的孤对电子,形成了一种作用力,这个作用力本质上还是分子间作用力,但比一般的分子间力强。

2.离子键是怎样形成的?离子键的特征和本质是什么?为什么离子键无饱和性和方向性?2.离子键是失电子的金属阳离子和德电子的非金属阴离子通过静电引力形成的。

离子键的特征是无方向性、无饱和性。

其本质是正、负点电荷间的静电引力。

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向空间各个方向均匀传播,每一个在其电场中的异号电荷都会受到它的吸引作用,在理论上它可吸引无数个异号电荷,所以离子键无饱和性;由于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向空间各个方向的传播是均匀的,只要距离相等,不管在哪个方向,受到的作用里是一样的,这就是离子键的无方向性。

2021年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经典练习题(答案解析)

2021年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经典练习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既能发生氧化反应,又能发生加聚反应,还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A.CH2=CH2B.CH3CH2CHO C.CH3COOCH=CH2D.CH3CH(OH)CH3答案:C解析:A. CH2=CH2含有碳碳双键,不能发生水解反应,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和加聚反应,故A错误;B. CH3CH2CHO含有醛基,能发生氧化反应,不能发生加聚反应和水解反应,故B错误;C. CH3COOCH=CH2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氧化反应和加聚反应,含有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故C正确;D. CH3CH(OH)CH3含有羟基,能发生氧化反应,不能发生加聚反应和水解反应,故D错误;故选C。

2.下列化学用语或模型图表示正确的是A.甲烷的球棍模型:B.S2-的结构示意图为:C.乙炔的结构式:CH≡CH D.羟基的电子式:答案:D解析:A.氢原子半径小于碳原子半径,故甲烷的球棍模型为,故A错误;B.硫离子的核外有18个电子,核内有16个质子,故其结构示意图为,故B错误;C.CH≡CH是乙炔的结构简式,故C错误;D.羟基中氧原子和H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在氧原子上有一个未成对电子,故其电子式为,故D正确。

故选:D。

3.完全燃烧0.1 mol两种气态烃的混合物,将燃烧产物依次通过足量浓硫酸和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称得浓硫酸增重3.6克,氢氧化钠溶液增重6.6 g,则混合物中A.一定存在CH4B.可能存在C2H2C.一定含有C2H4D.可能含有C2H6答案:A解析:浓硫酸增重3.6g,为水的质量,则水的物质的量为3.6g18g/mol=0.2mol,氢氧化钠溶液增重6.6g,为二氧化碳的质量,其物质的量为6.6g44g/mol=0.15mol,混合烃只含C、H元素,由原子守恒可知,混合烃中C原子数为0.15mol0.1mol=1.5,H原子数为0.2mol20.1mol=4,则混合烃的平均分子式为C1.5H4,其中一种碳原子数小于1.5,一定有甲烷,甲烷中有4个氢原子,可知另一种烃中氢原子数也是4个,碳原子大于1.5小于等于4均有可能,故只有A符合题意;故选:A。

苏州立达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习题(答案解析)

苏州立达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习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关于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具有相同分子式,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B .C 6H 5CH 2OH 和C 6H 5OH 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CH 2原子团,故两者互为同系物 C .同分异构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D .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且相对分子质量也相同的不同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A .75%的酒精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日常消毒灭菌B .KMnO 4有强氧化性,可用浸泡了KMnO 4溶液的硅藻土给水果保鲜C .纯净的SiO 2透光性高,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电池和计算机芯片D .金属钠的还原性比金属钾的强,工业上用金属钠制备金属钾3.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C 4H 9Cl 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3B .甲苯中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C .用饱和Na 2CO 3溶液可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D .淀粉、油脂和蛋白质均为能发生水解反应的高分子化合物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3NH 分子的结构模型:B .3Al 的结构示意图:C .次氯酸钠的电子式:Na :O :Cl :D .HClO 的结构式:H —Cl —O 5.利用反应5NaCl +2CO 2+2H 2O 通电5NaClO +C 2H 4O (环氧乙烷)可实现低压高效电催化还原CO 2。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NaClO 的电子式:B .Cl -的结构示意图:C .CO 2的比例模型:D .环氧乙烷的结构简式:6.等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完全燃烧,消耗O 2最多的是A .C 6H 6B .CH 3CH 2OHC .C 2H 4D .CH 3COOH7.化学与抗击“新冠”病毒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双氧水中含有H 2O 2分子B .“84”消毒液应该避光保存C .过氧乙酸(CH 3COO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D .75%的酒精消毒效果不如95%的酒精8.2019年在武汉举办的“世界军运会”开幕式上,主火炬(燃料是天然气)在水中点燃呈现“水交融”的景象,惊艳世界。

高分子的结构习题与思考题

高分子的结构习题与思考题

第七章高分子的结构习题与思考题1.高分子的结构有何特点高分子结构可以分为哪些结构层次各结构层次包括哪些内容它们对聚合物的性能会产生什么影响特点:①链式结构:结构单元103-105数量级②链的柔顺性:内旋转产生非常多的构象③多分散性,不均一性,长短不一。

④结构单元间的相互作用对其聚集态结构和物理性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⑤凝聚态结构的复杂性:包括晶态、非晶态,球晶、串晶、单晶、伸直链晶等。

⑥可填加其它物质改性。

分为:链结构和聚集态结构。

内容:链结构分为近程结构和远程结构。

近程结构主要涉及分子链化学组成、构型、构造;远程结构主要涉及分子链的大小以及它们在空间的几何形态。

聚集态结构包括晶态、非晶态、液晶态、取向态结构及织态结构等。

影响:高分子结构中各个结构层次不是孤立的,低结构层次对搞结构层次的形成具有较大影响,近程结构决定了高分子的基本性能,而聚集态结构直接影响高分子的使用性能。

2.写出线型聚异戊二烯的各种可能构型。

顺式1,4-加成反式1,4-加成 1,2-加成全同立构 1,2-加成间同立构1,2-加成无规立构 3,4-加成全同立构 3,4-加成间同立构 3,4-加成无规立构3.名词解释(1)构型:是指分子中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在空间的几何排列。

(2)构象:由于分子中的单键内旋转而产生的分子在空间的不同形态(3)链柔性:高分子链能够通过内旋转作用改变其构象的性能(4)内聚能密度::单位体积的内聚能,CED = ?E/Vm。

内聚能是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把1mol 液体或固体分子移至分子引力范围之外所需的能量(5)结晶形态:试样中结晶部分所占的质量分数(质量结晶度xcm)或者体积分数(体积结晶度xcv)。

(6)取向:聚合物取向是指在某种外力作用下分子链或其他结构单元沿着外力作用方向择优排列(7)液晶:一些物质的结晶结构受热熔融或被溶剂溶解后,表观上虽然变成了具有流动性的液体物质,但结构上仍然保持着晶体结构特有的一维或二维有序排列,形成一种兼有部分晶体和液体性质的过渡状态4.聚合物的构型和构象有何区别假若聚丙烯的等规度不高,能否通过改变构象的方法来提高其等规度全同立构聚丙烯有无旋光性构型是指分子中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在空间的几何排列。

【学生卷】初中数学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经典习题(培优)

【学生卷】初中数学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经典习题(培优)

一、选择题1.分子结构丰富多样。

下列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的是A.乙醇B.乙烯C.甲烷D.乙酸2.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 向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适量CCl4,振荡后静置,CCl4层呈紫色(已知I3I2+I-)I2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小B 向3mLFeCl3溶液中滴加几滴HI溶液,振荡,再滴加1mL淀粉溶液,溶液呈蓝色I-的还原性比Fe2+的强C 将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紫红色褪去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有乙烯D将SO2缓慢通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溶液红色褪去SO2具有漂白性A.A B.B C.C D.D3.硝苯地平缓释片常用语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还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高血压,对顽固性、重度高血压也有较好疗效,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硝苯地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分子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有8组吸收峰B.苯环上的氢原子发生氯代时,有2种一氯代物C.1mol该分子最多可以与7molH2发生加成反应D.其酸性水解产物可以发生消去反应4.下列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操作A 除掉碳酸氢钠固体中混有的碳酸钠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变化B测定84消毒液的pH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许84消毒液滴在pH试纸上C证明乙烯可以发生加成将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反应D检验溶液中是否含NH+4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A.A B.B C.C D.D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将混合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除去乙醇中的水加入生石灰,蒸馏C鉴别苯和环己烷加入溴水振荡,静置后观察分层及颜色差异D分离苯和溴苯加水后分液A.A B.B C.C D.D6.通过测定血液或尿液中某物质的含量可诊断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该物质为()A.蛋白质B.葡萄糖C.淀粉D.油脂7.下列物质的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甲烷的球棍模型:B.33(CH)COH的名称:2,2-二甲基乙醇C.乙醛的结构式:3CH CHOD.羟基的电子式:·····O:H8.央视纪录片《稻米之路》全面展示了“稻米”这种古老食物所走过的奇妙之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习题
1. 指出下列离子分边属于何种电子构型:
Ti4+, Be2+, Cr3+, Fe2+, Ag+, Cu2+, Zn2+, Sn4+, Pb2+, Tl+, S2-, Br-
2. 已知KI的晶格能(U)为-631.9 kJ·mol-1,钾的升华热[S(K)]为90.0 kJ·mol-1,钾的电离能(I)为418.9 kJ·mol-1,碘的升华热[S(I)]为62.4kJ·mol-1,碘的解离能(D)为151 kJ·mol-1,碘的电子亲核能(E)为-310.5 kJ·mol-1,求碘化钾的生成热(△f H)
3. 根据价键理论画出下列分子的电子结构式(可用一根短线表示一对公用电子)
BCl3, PH3, CS2, HCN, OF2, H2O2, N2H4, AsCl3, SeF6
4. 试用杂化轨道理论说明BF3是平面三角形,而NF3是三角锥形。

5. 指出下列化合物的中心原子可能采取的杂化类型,并预测其分子的几何构型。

BBr3, SiH4, PH3, SeF6
6. 将下列分子按照键角从大到小排列:
BF3, BeCl2, SiH4, H2S, PH3, SF6
7. 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言下列分子和离子的几何构型.
CS2, NO2-, ClO2-, I3-, NO3-, BrF3, PCl4+, BrF-, PF5, BrF5, [AlF6]3-
8. 根据分子轨道理论比较N2和N2+键能的大小。

9. 根据分子轨道理论判断O2+, O2, O2-, O22-的键级和单电子数。

10. 用分子轨道理论解释:
(1)氢分子离子H2+可以存在。

(2)Be2为顺磁性物质。

(3)N2分子不存在。

11. 试问下列分子中哪些是极性的?那些是非极性的?为什么?
CH4, CHCl3, BCl3, NCl3, H2S, CS2
12. 试比较下列各对分子偶极矩的大小:
(1) CO2和CS2(2) CCl4和CH4(3)PH3和NH3
(4)BF3和NF3(5)H2O和H2S
13. 将下列化合物按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
NaF,NaCl,NaBr,NaI,SiF4,SiCl4,SiBr4,SiI4
14. 试用离子极化观点解释:
(1)KCl熔点高于GeCl4
(2)ZnCl2熔点低于CaCl2
(3)FeCl3熔点低于FeCl2
15.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分子中的化学键为极性键,则分子也为极性分子。

(2)Mn2O7中Mn(Ⅶ)正电荷高,半径小,所以该化合物的熔点比MnO高。

(3)色散力仅存在与非极性分子间。

(4)3电子π键比2电子π键的键能大。

16. 指出下列各对分子间存在的分子间作用力的类型(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和氢键):(1)苯和CCl4(2)甲醇和H2O
(3)CO2和H2O 4)HBr和HI
17. 下列化合物中哪些自身能够形成氢键?
C2H6, H2O2, C2H5OH, CH3CHO, H3BO3, H2SO4, (CH3)2O
18. 比较两种化合物熔沸点高低,并说明原因。

(1)乙醇(C2H5OH)和二甲醚(CH3OCH3)组成相同,但前者的沸点为78.5℃,而后者的沸点
为-23℃,为什么?
(2)OH
CHO和
OH
CHO
组成也相同,但前者的熔点为_,后者的熔点为_,
这又是为什么?
19. 比较下列各组中两种物质的熔点高低,并简单说明原因。

(1)NH3和PH3 (2)PH3和SbH3(3)Br2和ICl
(4)MgO和NaO (5)SiO2和SO2(6)SnCl2和SnCl4
20.填充下表
物质晶格上质点质点间作用力晶体类型熔点高低
MgO
SiO2
Br2
NH3
Cu
21.由N2和H2每生成1molNH3,放热46.02kJ,而生成1molNH2-NH2却吸热96.26kJ.又知H-H键能为436kJ·mol-1, N=N键能为945kJ·mol-1.求:
(1)N-H键的键能:
(2)N-N单键的键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