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知识点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知识点

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知识点

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知识点一、基因和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1.基因的结构:基因是由DNA分子组成的,由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组成。

编码区是指直接参与蛋白质合成的DNA片段,非编码区则不参与蛋白质合成。

2.染色体的结构: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DNA在染色体上呈线状,固定在各个染色体上的特定位置。

3.基因的功能:基因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能够决定个体的性状及其遗传方式。

4.染色体的功能: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能够稳定遗传信息,并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传递给后代细胞。

二、遗传变异的概念与类型1.遗传变异的概念:遗传变异指的是同一物种内个体之间在遗传物质上的差异。

2.遗传变异的类型:主要分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两种。

-基因突变:指基因的突然改变,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等。

例如,突变会导致基因的功能发生改变,进而影响个体的性状表现。

-染色体畸变:指染色体的数量和结构的异常,包括染色体数目异常和染色体结构异常。

例如,染色体缺失、重复、移位等畸变会引起染色体的不稳定和质量变化,从而影响个体的正常发育和生殖能力。

三、遗传规律与遗传定律1.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他提出了两个基本遗传定律。

-第一定律:互斥性定律(简称分离定律):每个个体在生殖时只能传递给后代一半的遗传因子。

-第二定律:自由组合定律:每个基因对后代的遗传影响是相互独立的。

2.随机联合定律:指在两个或多个基因进行遗传时,基因之间以及其中一些基因的不完全显性和不完全隐性等特征的组合是随机的。

3.完全显性和不完全显性:完全显性是指一个等位基因(版本)能够完全表达其遗传信息,而不完全显性是指一个等位基因只能部分表达其遗传信息。

四、遗传特征的分离与联合1.分离:指两个不同表型的个体交配后,生产的后代表现出两个表型中的一个。

2.联合:指两个不同表型的个体交配后,生产的后代表现出两个表型的特征,即混合了两个表型的特征。

五、遗传的分子基础1.DNA的结构与复制:DNA由磷酸、糖和碱基组成,形成双螺旋结构。

高中生物可遗传变异知识点5篇(精选)

高中生物可遗传变异知识点5篇(精选)

高中生物可遗传变异知识点5篇(精选)(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中生物可遗传变异知识点5篇(精选)高中生物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其中的知识并不深奥,但是往往有许多学生因为学习方法不当,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是入不了门。

高中生物可遗传变异知识点

高中生物可遗传变异知识点

高中生物可遗传变异知识点高中生物可遗传变异知识点遗传变异是指个体或种群内具有遗传差异的现象,这种遗传差异是物种进化和适应环境所需要的基础。

对于高中生物学课程来说,遗传变异是其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高中生物可遗传变异的知识点、内容和应用。

1. 遗传变异的类型和成因遗传变异主要有两种类型: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基因突变是指单个基因的改变,包括调换、缺失和插入等。

而染色体畸变则指整个染色体的改变,包括缺失、重复、倒位、转座和多倍体等。

遗传变异的成因非常多样化,包括突变、重组、基因转移和蛋白质功能失调等。

2. 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包括点突变、缺失突变、插入突变和倒位突变。

点突变是指DNA序列上的单个核苷酸发生替换、插入或删除;缺失突变是指DNA分子上的一个或多个碱基被缺失;插入突变是指DNA序列中额外增加一个或多个核苷酸;倒位突变是指DNA序列发生了破裂,造成其中的某一段DNA序列的分子序列方向发生改变。

3. 常见的染色体畸变类型常见的染色体畸变类型包括染色体缺失、染色体重复、倒位畸变、转座畸变和多倍体畸变。

染色体缺失指整个染色体或局部染色体的一小段被缺失;染色体重复是指染色体上的某一段被复制了一次;倒位畸变是指两个部位上的染色体交换位置使得其中的一段部分倒置;转座畸变是指两个染色体非同源部位上的DNA片段交换位置;多倍体畸变是指一个个体所携带的染色体数目多于正常的两套。

4. 遗传变异与性状表现遗传变异会对性状表现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以基因突变为例,它对性状的影响可以是强烈的,也可以是微弱的。

当基因突变位于某一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中,会导致蛋白质的功能失调,进而影响性状的表现。

当基因突变位于某一基因的调控区域时,可能会改变基因表达量,从而改变性状表现。

染色体畸变对性状的影响也是如此。

5. 遗传变异与疾病遗传变异引起的疾病很多,大部分都是因为基因突变导致的。

我们可以以人类的遗传性疾病为例来介绍。

高中生物必修二 学习笔记 第5章 微专题五 遗传变异相关的解题方法

高中生物必修二 学习笔记 第5章 微专题五 遗传变异相关的解题方法

遗传变异相关的解题方法一、生物变异类型的辨析1.类型根据遗传物质是否改变,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注:表观遗传虽碱基序列未改变,但属于可遗传变异。

2.关系辨析3.利用四个“关于”区分三种变异(1)关于“互换”: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2)关于“缺失或增加”:DNA分子上若干基因的缺失或重复(增加),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NA分子上若干碱基的缺失、增添(增加),属于基因突变。

(3)关于变异的“质”和“量”:基因突变改变基因的质,不改变基因的量;基因重组不改变基因的质,一般不改变基因的量;染色体变异不改变基因的质,会改变基因的量或基因的排列顺序。

(4)关于变异与分裂方式变异类型变异水平细胞分裂方式基因突变分子水平变异二分裂、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基因重组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异细胞水平变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例1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图丙中的基因2由基因1变异而来。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乙都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发生在减数分裂Ⅰ的前期B .图丙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C .图丁可能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D .如图所示的4种变异中能够遗传的是图甲和图丙所示的变异例2 下列有关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可发生基因重组B .一般情况下,相对于DNA 病毒,RNA 病毒更容易发生基因突变C .染色体结构变异均可导致基因的种类和数目发生改变D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二、细胞分裂异常与生物变异1.配子中染色体出现异常的原因(1)体细胞是纯合子AABB ,若形成的配子是AAB 类型,则形成的原因是含A 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进入同一子细胞或含A 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进入同一子细胞。

(2)体细胞是AaBb 杂合类型发生异常①若形成的配子是AaB 或Aab 或ABb 或aBb 类型,则形成的原因是减数分裂Ⅰ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进入同一子细胞。

高中遗传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遗传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遗传学知识点总结高中遗传学是生命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主要研究生物的遗传变异、遗传基因的控制和遗传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以下是高中遗传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

1. 遗传基因遗传基因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载体,是 DNA 或 RNA 分子上的一段序列。

遗传基因控制着生物的性状表现,包括形态、生理和生化等方面。

遗传基因可以通过突变、重组和传递等途径进行变异,从而导致生物的遗传变异。

2. 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指生物体基因组中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基因突变是指 DNA 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从而导致生物体的性状改变。

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如缺失、增加或易位等,也会导致生物体的性状改变。

3. 遗传疾病遗传疾病是指由遗传基因变异引起的疾病,通常表现为家族性或遗传性。

常见的遗传疾病包括自闭症、先天性失聪、地中海贫血症等。

4. 遗传传递遗传传递是指遗传基因从亲代向子代的传递过程。

遗传传递可以通过自然传递和人工传递两种方式进行。

自然传递是指亲代将遗传基因传递给子代,通常是通过生殖细胞来实现的。

人工传递是指通过人工操作将遗传基因传递给子代,如基因编辑和基因转移等。

5. 遗传基因控制遗传基因控制是指通过遗传基因来控制生物的性状表现。

遗传基因可以通过调节蛋白质的表达来控制生物的生理和生化反应,从而实现对生物性状的控制。

6. 遗传图谱遗传图谱是指通过绘制遗传图谱来研究遗传基因控制的研究方法。

遗传图谱可以通过连锁分析和遗传标记等方法来研究遗传基因的位置和连锁关系,从而揭示遗传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机制。

以上是高中遗传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

在学习遗传学时,需要注意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变异和遗传的原理,以及遗传疾病和遗传图谱的研究方法。

同时,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思考,理解遗传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知识点

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知识点

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知识点一、遗传的基本规律一、基本概念1.概念整理: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一般用 x 表示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植物体中指雌雄同花的植株自花受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自交是获得纯系的有效方法..一般用表示.. 测交:就是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个体相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的总称..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性状分离:杂种的自交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D..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d..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一般用英文字母的大写和小写表示;如D、d..非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或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基因型:是指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组成..纯合子:是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杂合子:是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2.例题:1判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 x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x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x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x只要存在等位基因;一定是杂合子..√等位基因必定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必定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x2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BA.人的长发和白发 B.花生的厚壳和薄壳C.狗的长毛和卷毛 D.豌豆的红花和黄粒3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CA. aa B. Bd C. Ff D. YY二、基因的分离定律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 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种不同的配子中; 独立地遗传给后代..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是由于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 ; 同源染色体分开时;导致等位基因的分离..例:1在二倍体的生物中;下列的基因组合中不是配子的是 BA.YR B. Dd C.Br D.Bt2鼠的毛皮黑色M对褐色m为显性;在两只杂合黑鼠的后代中;纯种黑鼠占整个黑鼠中的比例是BA.1/2 B.1/3 C.1/4 D.全部3已知兔的黑色对白色是显性;要确定一只黑色雄兔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选用与它交配的雌兔最好选择AA.纯合白色 B.纯合黑色 C.杂合白色 D.杂合黑色4绵羊的白色和黑色由基因B和b控制;现有一白色公羊和白色母羊交配生下一只小白羊;第二次交配却生下一只小黑羊..公羊和母羊的基因型是CA.BB和Bb B.bb和Bb C. Bb和Bb D .BB和bb5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男方的父亲是白化病患者;女方的父母正常;但她的弟弟是白化病患者..预计他们生育一个白化病男孩的几率是 DA.1/4 B .1/6 C .1/8 D .1/12三、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基因自由组合..5、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理论上;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基因重组;实践上利用基因重组进行杂交育种..四、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选用豌豆做试验材料:严格的闭花受粉;有一些稳定的、易区分的相对性状..2、先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进行研究;再对两对、三对甚至多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进行研究由单因素到多因素..3、对实验结果记载;并应用统计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例:1若两对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上;下列各杂交组合中;子代只出现1种表现型的是 B A.aaBb和AABb B.AaBB和 AABbC.AaBb和 AABb D.AaBB和 aaBb2有一基因型为MmNNPp这3对基因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雄兔;它产生的配子种类有BA.2种 B.4种 C .8种 D.16种3黄色Y、圆粒R对绿色y、皱粒r为显性;现用黄色皱粒豌豆与绿色圆粒豌豆杂交;杂交后代得到的种子数为:黄色圆粒106、绿色圆粒108、黄色皱粒110、绿色皱粒113..问亲本杂交组合是 CA.Yyrr和yyRR B.YYrr和yyRRC.Yyrr和yyRr D.YyRr和YyRr4等位基因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在 BA.有丝分裂后期 B.减数的一次分裂后期C.减数的一次分裂末期 D.减数的二次分裂后期5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子代会出现几种表现型和几种基因型BA.4和4 B.4和6 C.4和8 D.6和6二、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一、性别决定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雌性女性个体和雄性男性个体相同的染色体;叫常染色体;另一类是雌性女性个体和雄性男性个体不同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生物的性别通常就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主要有两种:XY型:该性别决定的生物;雌性的性染色体是 XX ;雄性的性染色体是 XY ..以人为例:男性的染色体的组成为 44+XY ;女性的染色体的组成为44+XX ..②ZW型:该性别决定的生物;雌性的性染色体是 ZW ;雄性的是ZZ ..蛾类、鸟类的性别决定属于ZW型..二、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它的遗传方式是与性别相联系的;这种遗传方式叫伴性遗传..例:1某男孩体检时发现患红绿色盲;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均无红绿色盲症状;在这一家系中色盲基因的传递途径是 DA.祖母---父---男孩 B.外祖父---母---男孩C .祖父---父---男孩 D.外祖母---母---男孩2位于Y染色体上的基因也能决定性状;人的耳廓上长硬毛的性状就是由Y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现有一对夫妇;丈夫患此病;若生一男孩;其患病的概率为 A A.100% B.75% C.50% D.25%三、人类遗传病与预防一、人类遗传病概述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1、单基因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可分为:常染色体隐性、常染色体显性、 X连锁隐性 ; X连锁显性、 Y连锁等..2、多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是指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还比较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二、遗传病的预防1、禁止近亲结婚我国的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在近亲结婚的情况下;他们所生的孩子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大大提高..2、遗传咨询3、避免遗传病患儿的出生女子最适于生育的年龄一般是 24-29 岁..4、婚前体检三.遗传病的类型判断:①例:1以下家族图谱分别是患有何种类型的遗传病:2右图为某个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致病基因为A或a;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病的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是隐性遗传病..2I-2和II-3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00% ..3Ⅱ-2的基因型可能是Aa ..4Ⅲ-2的基因型可能是AA、Aa ..2下图为某家族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回答:基因用A;a表示1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常色体显性遗传病..25号与6号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几率为 3/8 ..37号与8号婚配;则子女患病的几率为 2/3 ..3下图是某家系红绿色盲病遗传图解..图中除男孩Ⅲ3和他的祖父Ⅰ4是红绿色盲患者外;其他人色觉都正常;请据图回答:1Ⅲ3的基因型是XbY; Ⅲ2可能的基因型是X B X B或X B X b ..2Ⅰ中与男孩Ⅲ3的红绿色盲基因有关的亲属的基因型是X B X b ;与该男孩的亲属关系是外祖母;Ⅱ中与男孩Ⅲ3的红绿色盲基因有关的亲属的基因型是X B X b ;与该男孩的亲属关系是母亲 ..3Ⅳ1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 25% ..四、生物的变异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的;并不引起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的变化;因而不能够遗传下去;属于不遗传的变异..由于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因而能够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畸变 ..一、基因突变1、基因突变的概念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缺失或增加 ;而引起的基因分子脱氧核苷酸的改变;就叫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发生在DNA 复制阶段..即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在有丝分裂的间期;由原始的生殖细胞到成熟的生殖细胞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基因突变是产生新基因的主要来源..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2、基因突变的特点1 可逆性2 多方向性3 低频性4 随机性3、应用:诱变育种二、基因重组1、基因重组概念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 ..2、基因重组产生的原因1 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 ..3、基因重组的意义通过有性生殖过程实现的基因重组;这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生物进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有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等..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四种: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一般来说;每一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都是恒定的;但是;在某些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生物体的染色体数目会发生改变;从而产生可遗传的变异..1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2二倍体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二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二倍体..3多倍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及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多倍体..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多倍体植株的茎杆粗壮 ;叶片、果实、种子比较大 ; 蛋白质、糖等营养物质含量高 ..4人工诱导多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方法:最常用而且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从而得到多倍体..成因: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时;能够抑制纺锤体形成;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细胞继续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分裂;将来就可以发育成多倍体植株..实例: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见课本图解..5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可能含有一到多个染色体组;叫做单倍体..与正常的植株相比;单倍体植株长得瘦弱 ;而且高度不育 ..6单倍体育种方法:采用花粉离体培养培养的方法先得到单倍体植株;再使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它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这样;它的体细胞中不仅含有正常植株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而且每对染色体上的成对的基因都纯合的..花药离体培养法与单倍体育种的区别..利用单倍体植株培育新品种;与常规的杂交育种方法相比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例:1下列哪种情况下可产生新的基因A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 D.不可遗传的变异2"一猪生九仔;九仔各不同";这种变异主要来自于B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D.环境影响3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CA.体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B.体细胞中含有奇数染色体数目的个体C.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D.体细胞中含有奇数染色体组数目的个体4下列能产生可遗传变异的现象是DA.用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番茄雌蕊得到无籽果实B.正常人接受了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血液C.割除公鸡和母鸡的生殖腺并相互移植后表现出各种变化D.一株黄色圆粒豌豆自交;后代出现部分黄色皱粒豌豆5填空:若某生物体细胞含有六组染色体组;称为六倍体;其花粉中含有3 组染色体组;称为单倍体..6判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一定是单倍体X ;单倍体只含有一组染色体组√;配子都是单倍体√。

高中生物第六章遗传和变异知识点总结_

高中生物第六章遗传和变异知识点总结_

高中生物第六章遗传和变异知识点总结_名词:1、T2噬菌体:这是一种寄生在大肠杆菌里的病毒。

它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存在于头部内的DNA所构成。

它侵染细菌时可以产生一大批与亲代噬菌体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2、细胞核遗传:染色体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载体,且染色体在细胞核内,受细胞核内遗传物质控制的遗传现象。

3、细胞质遗传: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是遗传物质的载体,且在细胞质内,受细胞质内遗传物质控制的遗传现象。

语句:1、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关键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直接地观察DNA的作用。

2、肺炎双球菌的类型:①、R型(英文Rough是粗糙之意),菌落粗糙,菌体无多糖荚膜,无毒,注入小鼠体内后,小鼠不死亡。

②、S型(英文Smooth是光滑之意):菌落光滑,菌体有多糖荚膜,有毒,注入到小鼠体内可以使小鼠患病死亡。

如果用加热的方法杀死S型细菌后注入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2、格里菲斯实验:格里菲斯用加热的办法将S型菌杀死,并用死的S型菌与活的R型菌的混合物注射到小鼠身上。

小鼠死了。

(由于R型经不起死了的S型菌的DNA(转化因子)的诱惑,变成了S型)。

3、艾弗里实验说明DNA是转化因子的原因:将S型细菌中的多糖、蛋白质、脂类和DNA等提取出来,分别与R型细菌进行混合;结果只有DNA与R型细菌进行混合,才能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并且的含量越高,转化越有效。

4、艾弗里实验的结论:DNA是转化因子,是使R 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

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①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吸附侵入复制组装释放。

②DNA中P的含量多,蛋白质中P的含量少;蛋白质中有S而DNA中没有S,所以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一部分噬菌体的蛋白质,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另一部分噬菌体的DNA。

用35P标记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后,细菌体内无放射性,即表明噬菌体的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内部;而用32P标记DNA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体内有放射性,即表明噬菌体的DNA进入了细菌体内。

2025年高考生物遗传学知识点

2025年高考生物遗传学知识点

2025年高考生物遗传学知识点遗传学作为高中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以下为您梳理 2025 年高考可能涉及的生物遗传学知识点。

一、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1、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他通过将活的 S 型菌、加热杀死的 S 型菌、活的 R 型菌分别注入小鼠体内,得出了加热杀死的 S 型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使 R 型菌转化为 S 型菌的结论。

2、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艾弗里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出了 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到培养了 R 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只有加入 DNA 时,R 型细菌才能转化为 S 型细菌,从而证明了 DNA 才是使 R 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3、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他们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分别用35S 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用32P 标记噬菌体的DNA,然后让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结果表明噬菌体的 DNA 进入了细菌细胞,而蛋白质外壳留在了外面,进一步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

二、DNA 的结构和功能1、 DNA 的双螺旋结构DNA 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外侧是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碱基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 与 T 配对,G 与 C 配对)。

2、 DNA 的复制DNA 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条件。

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保证了遗传信息的准确传递。

3、 DNA 的功能DNA 具有储存遗传信息、传递遗传信息和表达遗传信息的功能。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三、基因的表达1、转录转录是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 的过程。

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需要 RNA 聚合酶等参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知识点一、遗传的基本规律一、基本概念1.概念整理: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一般用 x 表示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植物体中指雌雄同花的植株自花受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自交是获得纯系的有效方法。

一般用表示。

测交:就是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个体相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的总称。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性状分离:杂种的自交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D。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d。

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一般用英文字母的大写和小写表示,如D、d。

非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或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

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是指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组成。

纯合子:是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杂合子:是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2.例题:(1)判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

( x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x )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 x )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 x )只要存在等位基因,一定是杂合子。

(√)等位基因必定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必定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 x )(2)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B )A.人的长发和白发 B.花生的厚壳和薄壳C.狗的长毛和卷毛 D.豌豆的红花和黄粒(3)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C )A. aa B. Bd C. Ff D. YY二、基因的分离定律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种不同的配子中,独立地遗传给后代。

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是由于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时,导致等位基因的分离。

例:(1)在二倍体的生物中,下列的基因组合中不是配子的是( B )A.YR B. Dd C.Br D.Bt(2)鼠的毛皮黑色(M)对褐色(m)为显性,在两只杂合黑鼠的后代中,纯种黑鼠占整个黑鼠中的比例是(B )A.1/2 B.1/3 C.1/4 D.全部(3)已知兔的黑色对白色是显性,要确定一只黑色雄兔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选用与它交配的雌兔最好选择(A )A.纯合白色 B.纯合黑色 C.杂合白色 D.杂合黑色(4)绵羊的白色和黑色由基因B和b控制,现有一白色公羊和白色母羊交配生下一只小白羊,第二次交配却生下一只小黑羊。

公羊和母羊的基因型是(C )A.BB和Bb B.bb和Bb C. Bb和Bb D .BB和bb(5)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男方的父亲是白化病患者,女方的父母正常,但她的弟弟是白化病患者。

预计他们生育一个白化病男孩的几率是( D )A.1/4 B .1/6 C .1/8 D .1/12三、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基因自由组合。

5、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理论上,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基因重组);实践上利用基因重组进行杂交育种。

四、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选用豌豆做试验材料:严格的闭花受粉;有一些稳定的、易区分的相对性状。

2、先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进行研究,再对两对、三对甚至多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进行研究(由单因素到多因素)。

3、对实验结果记载,并应用统计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例:(1)若两对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上,下列各杂交组合中,子代只出现1种表现型的是( B )A.aaBb和AABb B.AaBB和 AABbC.AaBb和 AABb D.AaBB和 aaBb(2)有一基因型为MmNNPp(这3对基因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雄兔,它产生的配子种类有(B )A.2种 B.4种 C .8种 D.16种(3)黄色(Y)、圆粒(R)对绿色(y)、皱粒(r)为显性,现用黄色皱粒豌豆与绿色圆粒豌豆杂交,杂交后代得到的种子数为:黄色圆粒106、绿色圆粒108、黄色皱粒110、绿色皱粒113。

问亲本杂交组合是( C )A.Yyrr和yyRR B.YYrr和yyRRC.Yyrr和yyRr D.YyRr和YyRr(4)等位基因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在( B )A.有丝分裂后期 B.减数的一次分裂后期C.减数的一次分裂末期 D.减数的二次分裂后期(5)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子代会出现几种表现型和几种基因型(B)A.4和4 B.4和6 C.4和8 D.6和6二、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一、性别决定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雌性(女性)个体和雄性(男性)个体相同的染色体,叫常染色体,另一类是雌性(女性)个体和雄性(男性)个体不同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

生物的性别通常就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主要有两种:XY型:该性别决定的生物,雌性的性染色体是 XX ,雄性的性染色体是 XY 。

以人为例:男性的染色体的组成为 44+XY ,女性的染色体的组成为44+XX 。

②ZW型:该性别决定的生物,雌性的性染色体是 ZW ,雄性的是ZZ 。

蛾类、鸟类的性别决定属于ZW型。

二、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它的遗传方式是与性别相联系的,这种遗传方式叫伴性遗传。

例:(1)某男孩体检时发现患红绿色盲,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均无红绿色盲症状,在这一家系中色盲基因的传递途径是( D )A.祖母---父---男孩 B.外祖父---母---男孩C .祖父---父---男孩 D.外祖母---母---男孩(2)位于Y染色体上的基因也能决定性状,人的耳廓上长硬毛的性状就是由Y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

现有一对夫妇,丈夫患此病,若生一男孩,其患病的概率为( A )A.100% B.75% C.50% D.25%三、人类遗传病与预防一、人类遗传病概述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1、单基因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

可分为:常染色体隐性、常染色体显性、 X连锁隐性, X连锁显性、 Y连锁等。

2、多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是指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还比较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二、遗传病的预防1、禁止近亲结婚我国的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在近亲结婚的情况下,他们所生的孩子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大大提高。

2、遗传咨询3、避免遗传病患儿的出生女子最适于生育的年龄一般是 24-29 岁。

4、婚前体检三.遗传病的类型判断:①例:(1)以下家族图谱分别是患有何种类型的遗传病:(2)右图为某个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致病基因为A 或a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病的致病基因在 常 染色体上,是 隐 性遗传病。

(2)I-2和II-3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100% 。

(3)Ⅱ-2的基因型可能是 Aa 。

(4)Ⅲ-2的基因型可能是 AA 、Aa 。

(2)下图为某家族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回答:(基因用A,a 表示)(1)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 常 色体 显 性遗传病。

(2)5号与6号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几率为 3/8 。

(3)7号与8号婚配,则子女患病的几率为 2/3 。

(3)下图是某家系红绿色盲病遗传图解。

图中除男孩Ⅲ3和他的祖父Ⅰ4是红绿色盲患者外,其他人色觉都正常,请据图回答:(1)Ⅲ3的基因型是XbY,Ⅲ2可能的基因型是 X B X B或 X B X b。

(2)Ⅰ中与男孩Ⅲ3的红绿色盲基因有关的亲属的基因型是 X B X b,与该男孩的亲属关系是外祖母;Ⅱ中与男孩Ⅲ3的红绿色盲基因有关的亲属的基因型是X B X b,与该男孩的亲属关系是母亲。

(3)Ⅳ1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 25% 。

四、生物的变异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的,并不引起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的变化,因而不能够遗传下去,属于不遗传的变异。

由于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因而能够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畸变。

一、基因突变1、基因突变的概念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缺失或增加,而引起的基因分子脱氧核苷酸的改变,就叫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发生在DNA 复制阶段。

即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在有丝分裂的间期;由原始的生殖细胞到成熟的生殖细胞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基因突变是产生新基因的主要来源。

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2、基因突变的特点(1)可逆性(2)多方向性(3)低频性(4)随机性3、应用:诱变育种二、基因重组1、基因重组概念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

2、基因重组产生的原因(1)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

3、基因重组的意义通过有性生殖过程实现的基因重组,这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生物进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有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等。

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四种: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一般来说,每一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都是恒定的,但是,在某些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生物体的染色体数目会发生改变,从而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1)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2)二倍体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二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二倍体。

(3)多倍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及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多倍体。

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多倍体植株的茎杆粗壮,叶片、果实、种子比较大,蛋白质、糖等营养物质含量高。

(4)人工诱导多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方法:最常用而且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从而得到多倍体。

成因: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时,能够抑制纺锤体形成,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细胞继续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分裂,将来就可以发育成多倍体植株。

实例: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见课本图解)。

(5)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可能含有一到多个染色体组),叫做单倍体。

与正常的植株相比,单倍体植株长得瘦弱,而且高度不育。

(6)单倍体育种方法:采用花粉离体培养培养的方法先得到单倍体植株,再使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它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