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爱在教育中的作用》
浅析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浅析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爱,是一种无私的情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情感之一,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情感之一。
在教育教学中,爱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尤其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爱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态度,一种方法,一种力量。
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能够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浅析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爱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爱是促使人们努力工作、实现远大目标的最激烈的动力之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必须在教学中注入爱的因素。
教师要爱学生,爱自己的工作,爱语文学科,爱语文教材,爱语文知识,爱语文的美。
只有满怀着对语文学科的热爱,教师才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地去学习语文知识,主动地去阅读有关语文的书籍,主动地去感受语文的魅力。
爱能够为学生塑造让人敬佩的人格,使他们成为具有高尚精神的人。
只有让学生感受到爱,他们才会愿意用心去学习语文知识,从而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爱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爱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最active的力量。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爱能够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人生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使他们不仅在语文知识上取得成功,而且在道德情操、审美情操、心智品质、行为习惯和社交能力等方面取得成功。
教师要爱学生,不仅仅是在语文知识方面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更是在他们全面发展的其他方面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这样才能够真正地使学生全面发展。
爱能够促进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发展。
爱是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最好动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追求自己的理想,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让每名学生都有自己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个性,让各种不同的人格得以发展。
只有爱学生,教师才能够真正地去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帮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爱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浅谈爱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由此可见,爱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是巨大的。
对每一个从教者来说,都有着更深一层的特殊意义,爱是本能也是必须。
一、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基础社会生活中,任何一种职业都对从业者的道德有个具体要求,所谓是“干一行爱一行”,这样你才能在行业中立稳脚跟,有所成就,才能成为社会上的有用之才。
对教师来说,爱就是要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这是从教者最起码的职业道德。
教师只有热爱他所从事的事业,他才能传道、授业、解惑,也只有这样他才能热爱自己的学生,才能克服困难、潜心钻研,不断提高从教的艺术水平,才能将自己的全部热情和毕生精力倾注到教育事业上。
如果教师没有这样无私奉献的精神,就谈不上传道、授业和解惑,那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祖国的园丁”等等称谓,就只能是几顶漂亮的帽子而已。
二、爱能培植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是主导者,师生之间良好而又融洽的关系,一方面可以促使主导者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道德水准,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内心产生积极而又愉快的情感,形成一个兴奋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从被动的学转为主动的学,从“学会”到“会学”产生质的飞跃。
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极其重要,这就要求我们这些从教者要奉献真爱,赢得学生对自己的尊重和信赖,以理服人,以爱感人,以行导人,形成老师和学生感情上亲善的交流,彼此架起互相信赖、互相尊重的桥梁,培植出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对老师有着强烈的爱,他们喜欢那些和风细雨的老师,这样的教师和学生在感情上极容易沟通。
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洞察他们的内心世界,然后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学生才可以“亲其师,信其道”,把感情上的相融化为学习上的动力,而后“学其识,行其为”,利用这种动力学习知识,把老师的行为作为自己的榜样。
三、爱能打造情感动力从事过教育工作的人都会发现,学生喜欢某位老师,进而就会喜欢他所教的某一学科,这一科的成绩也会很好,这就是皮革马利翁效应。
浅谈爱在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爱在教育中的作用摘要:充满爱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
教师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前提,是教师沟通师生关系的桥梁。
教师要尊重学生,要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同时在表达师爱时要适度;爱学生,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热情融入教师的教学激情中,教师要设身处地考虑学生学习的诉求,要在备课上下功夫,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要使课堂更具吸引力,要能够根据学生的需要调整教学内容。
充满爱心的教师,才能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和业务水平。
关键词:平等有效教育关爱尊重换位思考综观古今中外,优秀的教师在教育方法上可谓千差万别,各有千秋。
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这就是对学生的爱。
师爱在教师育人过程中发挥着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要想让教育更加有效,就要对学生充满爱,使学生亲其师,进而信其道。
学生“亲其师”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亲你的为人,二是亲你的教学。
下面我就这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一、爱学生,就要让他们的心灵沐浴在师爱的阳光下教师要有“爱满天下”的胸怀,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是陶行知的人生格言。
“为了苦孩,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这是陶行知的办学心愿。
教育是爱的事业。
热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
1.爱学生,就要关怀学生。
对待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要把学生真正放在教师的心坎儿上。
关怀学生是师爱的起点,也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催化剂。
2.爱学生,就要尊重和信任学生。
尊重学生是教师热爱学生的具体表现,既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一个人积极上进的内部动力,它极其脆弱,经不起任何粗暴和冷漠。
言为心声,只要尊重每个学生,教师就会在课堂教学中随机创造出各种生动的语言。
真心实意地尊重学生,经常采用关心、赞赏或鼓励的教学用语,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一片温情,能极大地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浅论教师的爱在教育中的作用

浅论教师的爱在教育中的作用【摘要】教师的爱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的爱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给予学生在学习困难时的支持和鼓励,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发展。
教师的爱在教育中是不可替代的,它是教学工作的灵魂和动力。
通过教师的爱,学生可以在温暖的氛围中茁壮成长,实现自身潜力的最大发挥,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的爱不仅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教师的爱、教育、学生、成长、发展、师生关系、学习兴趣、人生观、价值观、支持、鼓励、心理健康、情感发展、灵魂、动力。
1. 引言1.1 教师的爱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教师的爱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连接和信任的桥梁。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格和素质。
而教师的爱,正是促使这一过程更加顺利和有效的重要元素之一。
教师的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关怀和尊重,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满信心和动力。
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和关爱时,他们会更加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教师的爱还能够传递积极的情感和态度给学生,激励他们在困难的学习道路上坚持不懈。
教师的爱是教育工作中一种十分珍贵而不可或缺的资源。
它能够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关键性的支持和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的爱绝对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重要性无法被忽视。
1.2 教师的爱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教师的爱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这是因为教师的爱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的爱可以给予他们温暖和安全感,让他们感受到关怀和支持。
这种爱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自信心,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和成长。
教师的爱还可以在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给予他们坚强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坚定前行。
爱在教育中的作用

爱在教育中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在教书育人中,育人是最根本的,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有知识和学问,更有堪为人师的人格和品德,有着对学生的一种无私奉献的爱,至死不渝的爱。
因此,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生,正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前提。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看得更宽;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做得更细;素质教育要求学生的发展生动、活泼、主动,这就要求教师每一个教育行为更科学。
素质教育呼唤着更深层次的爱生,师爱不是解决温饱,而是塑造灵魂,师爱不是人之情感,而是体现民族的意志、时代的要求。
爱是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的心理要求,没有诚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
要做一名成功的教师,就必须真诚地爱护和善待每一位学生,用师爱来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接受教育奠定感情基础,要真正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孩子是纯真的,他也要求获得真爱,也只有这种爱才能教育他们健康成长。
每一个学生就是一棵成长的幼苗,教师对学生如同农民对弱苗一样,给它多一点保护,多一点浇灌,它就能茁壮成长;教师又是船长,他用月光和爱叠成跳板,引学生们上船,船儿离岸,他用如弓的脊梁做浆,忘情地为学生引渡;用沙哑的喉咙,给学生讲述另一个世界的故事……沿途的风霜,漂白了他的鬓发;风浪的影子,烙进了他的额间,最后他送学生们上路,他还要回去,因为后面还有许多孩子等着上船,需要爱的滋润……没有爱,哪有幼苗的茁壮成长?没有爱,哪有航帆的风雨漂泊?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未来的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的素质。
教师没有对教育的事业心、对学生的拳拳爱心、对工作的责任心,实施素质教育将是一句空话。
新世纪的教育工作者应把爱洒向学生,并能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也许这颗心,便正是对学生的无私的广博的爱吧。
一、案例背景为了这班纪律松散,上课不听讲,无心向上的孩子,几乎我天天都在“发脾气”。
浅析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浅析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1. 引言1.1 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爱是一种重要的力量,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成长和全面发展。
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只有在温暖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会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老师对学生怀有爱,会使学生感受到关怀和鼓励,从而更加投入学习。
爱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
在互相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会更加融洽,互动更加顺畅。
这样不仅有助于教学的开展,还可以使师生之间建立起更深层次的信任和友谊。
爱能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当师生之间充满爱的环境中,学生会更加专注听讲,认真思考,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而教师也会更有耐心和激情地进行教学,使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只有在充满爱的氛围中,学生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学效果才会更加显著,学生成长和全面发展才会更加顺利。
我们应该重视在语文教学中注入爱的元素,让爱成为师生交流的桥梁,推动语文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2. 正文2.1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促进师生情感沟通和提高教学效果上,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能够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当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和信任时,他们会更加投入到学习中,勇于探索、勇于挑战。
爱可以从多个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老师对学生的爱可以赋予学生信心和勇气,使他们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赞美和鼓励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让他们愿意阅读、思考和表达。
师生之间的亲密关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一种温暖和安全感,让他们在学习中不再感到孤独和压力。
老师的爱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和创造力,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敢于表现和展示自己的才华,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和写作能力。
爱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因素,只有在爱的氛围中,学生才能真正爱上语文,热爱学习,做一个有情感、有思想、有情怀的学生。
浅论教师的爱在教育中的作用

浅论教师的爱在教育中的作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教师则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角色,他们以自己的爱和奉献为学生的成长助力。
在教育中,教师的爱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种爱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关怀和帮助,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
本文将从教师的爱在教育中的作用展开探讨,希望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教师的爱对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性。
教师的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源泉。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基础,而教师的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动力。
教师的爱可以体现在对学科的热情和对学生的关怀上。
一个对学科热爱的教师会将自己对知识的渴望和热情传递给学生,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热情;而一个对学生关怀有加的教师会用心倾听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成长,给予他们信任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力量。
这样的爱会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的爱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因素。
人格塑造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而教师的爱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因素。
教师的爱可以体现在对学生的关心和教导中。
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一个爱护学生的教师会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让学生感受到温暖和力量,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积极心态;而当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一个爱护学生的教师会用心去引导和教育学生,让学生懂得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
这样的爱会让学生养成乐观向上、自信自强的性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健康发展。
教师的爱是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力量。
教育改革发展是现代教育事业的重要趋势,而教师的爱是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力量。
教师的爱可以体现在对教育事业的热衷和参与上。
一个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的教师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的教育改革活动,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为学生的成长助力加油;而一个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会不断地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为学校的变革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浅论教师的爱在教育中的作用

浅论教师的爱在教育中的作用
教师是社会上最尊贵的职业之一,他们的工作并非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推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教师的爱是教育中最重要的力量之一。
教师的爱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和一种行为方式,它能够影响学生的一生。
首先,教师的爱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关怀和关注时,他们会对学习更加积极,更加投入。
教师可以通过举些生动有趣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能够循序渐进地逐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再次,教师的爱可以激励学生创造自己的未来。
教师可以在学生面前展现自己的职业生涯、人生经历以及成功与失败的故事,从教育、职业发展和未来规划等层面来影响学生的思想和决定。
教师的爱能够引导学生制定目标、规划未来,让他们成为有远见的人,能够看到自己的未来,为未来奋斗而自豪。
最后,教师的爱能够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
教师不仅仅是对学科的传授,还能够建设一个有温度、有爱的教学环境。
教师可以关心学生生命的方方面面,比如关注他们的情绪健康,身体健康,以及与同学相处的关系等等。
教师爱学生,是让学生们感受到另一种亲情,学生在家里都已经有家人的爱,而在学校中,教师成了学生们的另一位家人,让他们感到温暖和贴心。
总之,教师的爱在教育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教师的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可以温暖孩子的心灵,让他们能够在快乐学习的氛围中成长和发展。
让我们一起为坚守初心的教育工作者点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爱在教育中的作用》
(长丰县吴山小学甄茂明826654962@)
摘要:
爱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教育首先就必须爱自己的学生。
教师对学生爱的越深,学生对教师就是越亲近、越信任、越尊敬,教育的效果也越明显,感情上也就越会和教师息息相通,自然也会毫无保留的向你敞开心扉,把自己的心灵深处的秘密告诉你,愿意接受你的教育。
关键词:爱,教师,学生,接受。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爱是创造的源泉,当然也是创造教育的源泉,没有爱便不成为教育。
”可见,爱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教育首先就必须爱自己的学生。
教师对学生爱的越深,学生对教师就是越亲近、越信任、越尊敬,教育的效果也越明显,感情上也就越会和教师息息相通,自然也会毫无保留的向你敞开心扉,把自己的心灵深处的秘密告诉你,愿意接受你的教育。
因此作为教师就应该时时刻刻的爱自己的学生,多一份爱给他们,让他们在浓浓的爱意中健康生长。
要真正做到爱学生,就必须关心爱护,面向全体,严中有爱。
一、关心爱护要有信任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几十个活生生的人,要教育他们首先就应该从各方便诚心诚意的去关心体贴。
爱护他们。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先了解他们,信任他们。
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教育者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先对全班学生的家庭情况、先天素质、所处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掌握他们的特点,像园丁培育百花一样,熟悉学生的差异,并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六年级的时候,我班转来了一个插班生,因为这小女孩从小在偏远农村生长,所以普通话讲的极糟糕,上课回答问题时候会引起同学们哄堂大笑,那些顽皮的男孩还故意在背后模仿她的发言,这一切使她的自尊心受伤害。
无论我怎样耐心的劝导,她始终上课都不发言,就算是提问她,她也一声不吭。
和其他同学相比,她就像是一只丑小鸭,只能将佩服的目光投向别人。
当春天再次来临的时候,学校组织去参观。
在去植物园的路上,我对她说:“除了做游戏,请同学们留心一下花草树木,下节课请大家上台讲讲,看谁认的多,好吗?”在第二周的活动上,我带来了许多挂图和一些植物标本。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同学们高举着手争着到讲台上去,大多数人都认识月季、牡丹、柳树等常见的花草树木。
而野生草木却没有人认得,一节课很快就到尾声了。
“还有同学发言吗?”我问,无人举手。
这时我注意到位上的她,从她的眼神中我敢肯定她知道问题的答案,却又不敢举手。
一刹那间,我恍然大悟,农村长大的孩子怎么会不认识这些十分平常的草木呢?可是她不敢举手,她真的怕听到那讥笑的声音。
我给了她一个暗示,她颤抖地举起右手,我轻轻地点头。
她走上讲台。
面对朝夕相处的同学勇敢地讲出了自己的认识。
虽然那时她把“树叶”念成“熟野”,把“荠荠菜”念成“荠荠彩”,虽然下面还有人捂着嘴笑,但我知道我一直微笑着看着她,宁静、信任的目光给她莫大的安慰和鼓励。
从梨花、桃花、杏花、到蒲公英、鱼腥草,从灰灰菜到核桃树、柿子树、花椒树,她一口气的讲下去,一直到下课的铃声响起。
那是她第一次得到我
的表扬,她第一次发现有这么多的充满羡慕和惊讶的眼睛看着她,以后她的普通话讲的越来越好,完全摆脱了方言。
虽然在我只教了她一个学期就调到其他班了,可是在她给我的信中写道:“您曾给我一次终身难忘的骄傲,这中骄傲直到现在,当我沮丧时候还会给我自信的力量。
” 事实告诉我们,教师只有了解学生,才能启迪学生的心扉。
只有信任学生,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诲,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面向全体,全面负责
教师对于学生的爱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爱,既要爱“凤凰”,又要爱那些“丑小鸭”。
在一个集体中,由于每个孩子的遗传因素、生活条件的各异,因而他们的性格、智力、表现也各有差异。
对于那些学习好,纪律好的学生感情上易于接受,爱的起来。
而对于那些调皮捣蛋,不守纪律,学习成绩又差的“丑小鸭”们怎么去爱?我觉得首先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极其微小的“闪光点”。
我们知道小学生世界观尚未形成,一般比较单纯,其模仿力很强。
可塑性很大。
无论哪个学生,哪怕是后进生,只要你认真分析他的校内外,表现在他们心灵上总是可以找出闪光点。
就拿我们班最调皮的一个小男孩来说吧,虽然他下课不是打这个就是欺负那个,可是我发现他却很爱劳动,下课挣着擦黑板。
我发现之后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并让负责擦黑板,还告诉他一个学生除了热爱劳动还应该遵守纪律,刻苦学习。
他听了我的话之后,体会到老师对他的爱,不但黑板擦得干干净净,而且上课也能要求自己坐正,尽管时常还是会犯点小错。
但在老师的热心帮助下相信他会越变越好的。
其次对这些“丑小鸭”们,作为教师应该尊重他们,爱护他们的自尊心,树立自信心。
小学生们都有比较强的自尊心,他们希望老师能够理解自己,及时的肯定自己的成绩,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向上。
这些“丑小鸭”们当然也不例外,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尊重、信任,他们也有很强的自尊心。
这些“丑小鸭”们也是有可爱之处的,只要有教师善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并做到尊重信任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他们会努力去做大家所喜爱的人。
到那个时候大家眼中的“丑小鸭”自然会变成“金凤凰”。
三、严中有爱,绝不溺爱
爱学生是教师的职责,但不是一味的溺爱,那样只会惯坏学生。
滋长他们身上的不良之气。
教师应该像辛勤的园丁爱护自己的花草一样,给他浇水,施肥,灭虫并毫不吝啬的砍去斜枝歪叶,只有这样才会枝繁叶茂。
教师热爱自己的学生,就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绝不姑息他们的缺点和错误,这样才能使他们在德智体各方面得到健康发展。
我想在工作中只要我们做到严中有爱,从点滴入手及时给学生“修枝、打杈、除虫”,他们一定会成为栋梁之才。
爱的力量是强大的,只要教师做到关心爱护、面向全体、严中有爱,你的爱定会洒向每一个学生,使他们在爱意中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