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油脂肪酸厂家及型号指标

合集下载

棕榈油产品理化指标

棕榈油产品理化指标

棕榈油产品理化指标从棕榈果(Oil Palm Fruit)的果肉和果仁榨出的原油经精炼、除臭和漂白后制成棕桐油产品是各种甘油脂的混合物。

作为油脂的一个种类,是比较完整的能量来源,它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较饱和脂肪酸高,棕榈油所含的亚油酸适中,它不象其它氧化油样有反式脂肪酸异构体。

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500—700ppm)和维生素E(500~800ppm),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在食品、化工、医药、轻工、纺织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比如可造人造奶油、起酥油和代可可脂,还可以生产化妆品、肥皂等,棕榈产品一般分为棕榈软脂(Palm olein)、棕榈油(Palm oil)、棕榈硬脂(Palm stearin)和棕榈仁油(Palm kernel oil)等,其中进口最常见的、最多的是前三种。

1、棕榈油产品理化指标透析在进口合同中,棕榈油系列产品所列合同指标都有水分和杂质、熔点、色泽、游离脂肪酸、碘价、密度等多项理化指标。

1.1 熔点所谓熔点是指物质由固态转为液态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纯物质的熔点应该是一定的,而天然油脂是混合物,它没有固定的熔点,仅有一定的温度范围。

棕桐油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三酯,成分比较复杂,并且还具有多晶型及导热性能等特点,因而对测试熔点的要求十分严格。

通过测定棕榈油产品的熔点,可以判断所检油的质量成分,对掺假检验有很大的帮助。

通常熔点随着油脂中脂肪酸不饱和程度的增加而降低。

在精炼之后的一般情况下,棕榈软脂的熔点为24℃max、棕榈油的熔点为33~39℃、棕榈硬脂的熔点为44℃min,棕榈仁油的熔点为25~30℃。

如果我们在检测过程中发现所检的产品其熔点不在范围内,则可以判断此种油脂混有其它油,一般情况下。

棕榈油产品的熔点越低,其价格就越高,因此在价格上,棕榈软脂>棕榈油>棕榈硬脂。

我们通过不同的温度试验,发现在不同的温度下各种油的固体成分有所不同,具体见表1。

表中可见棕榈软脂在25℃时已全无固体成分。

棕榈油质量标准

棕榈油质量标准

棕榈油质量标准
棕榈油是一种常见的食用油脂,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应用而受到欢迎。

然而,棕榈油的质量问题也一直备受关注。

本标准旨在明确棕榈油的质量要求,以确保其安全和营养价值。

1.外观和色泽
优质的棕榈油应呈金黄色或橙黄色,色泽鲜艳、透明,无明显杂质和沉淀物。

油中不应有气泡、乳液或悬浮物。

2.水分含量
棕榈油中水分含量的高低对其质量和保存性能有很大影响。

根据规定,棕榈油的水分含量应低于0.2%。

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应避免棕榈油暴露在潮湿的环境中,以防止水分污染。

3.酸价和过氧化值
酸价是指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多少,而过氧化值则反映油脂的氧化程度。

优质棕榈油的酸价应低于2.5,过氧化值应低于5.0。

这些指标可以判断棕榈油的新鲜度和稳定性。

如果酸价和过氧化值过高,说明棕榈油已经变质,不宜食用。

4.氢化值
氢化值是衡量油脂氢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棕榈油的氢化值越高,说明其氢化过程越充分,稳定性越好。

但过高的氢化值也可能导致油脂的口感和营养价值下降。

因此,应根据具体用途选择合适的氢化程度的棕榈油。

一般情况下,氢化值在60%-70%之间的棕榈油为佳。

总之,在选择棕榈油时,消费者应关注其外观、色泽、水分含量、酸价、过氧化值和氢化值等指标,以确保购买到安全、营养价值高的棕榈油。

同时,储存和使用棕榈油时也应注意防止污染和变质。

棕榈油产品理化指标

棕榈油产品理化指标

从棕榈果(Oil Palm Fruit)的果肉和果仁榨出的原油经精炼、除臭和漂白后制成棕桐油产品是各种甘油脂的混合物。

作为油脂的一个种类,是比较完整的能量来源,它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较饱和脂肪酸高,棕榈油所含的亚油酸适中,它不象其它氧化油样有反式脂肪酸异构体。

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500—700ppm)和维生素E(500~800ppm),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在食品、化工、医药、轻工、纺织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比如可造人造奶油、起酥油和代可可脂,还可以生产化妆品、肥皂等,棕榈产品一般分为棕榈软脂(Palm olein)、棕榈油(Palm oil)、棕榈硬脂(Palm stearin)和棕榈仁油(Palm kernel oil)等,其中进口最常见的、最多的是前三种。

1、棕榈油产品理化指标透析在进口合同中,棕榈油系列产品所列合同指标都有水分和杂质、熔点、色泽、游离脂肪酸、碘价、密度等多项理化指标。

1.1 熔点所谓熔点是指物质由固态转为液态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纯物质的熔点应该是一定的,而天然油脂是混合物,它没有固定的熔点,仅有一定的温度范围。

棕桐油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三酯,成分比较复杂,并且还具有多晶型及导热性能等特点,因而对测试熔点的要求十分严格。

通过测定棕榈油产品的熔点,可以判断所检油的质量成分,对掺假检验有很大的帮助。

通常熔点随着油脂中脂肪酸不饱和程度的增加而降低。

在精炼之后的一般情况下,棕榈软脂的熔点为24℃max、棕榈油的熔点为33~39℃、棕榈硬脂的熔点为44℃min,棕榈仁油的熔点为25~30℃。

如果我们在检测过程中发现所检的产品其熔点不在范围内,则可以判断此种油脂混有其它油,一般情况下。

棕榈油产品的熔点越低,其价格就越高,因此在价格上,棕榈软脂>棕榈油>棕榈硬脂。

我们通过不同的温度试验,发现在不同的温度下各种油的固体成分有所不同,具体见表1。

表中可见棕榈软脂在25℃时已全无固体成分。

棕榈油组成及熔点

棕榈油组成及熔点

棕榈油主要含有棕榈酸(C 16)和油酸(C 18)两种最普通的脂肪酸,棕榈油的饱和程度约为50%;棕榈仁油主要含有月桂酸(C 12),饱和程度达80%以上。

52度棕榈油:质量指标::(1)比重:(70℃/25℃水)0.875(2)硬价,gI/100g:51(3)皂化价,mgKOH/g:189(4)透明度:65℃澄清透明(5)气味、滋味:气味、口感良好(6)色泽(罗维朋比色槽133.4mm):Y30、R3.0(7)水分及挥发物%:0.07(8)杂质%:0.09(9)熔点℃:52(10)酸价,mgKOH/g:0.40(11)不皂化物%:1.0(12)过氧化值,meq/kg:10,碘价(韦氏法):40gI/100g。

质量符合GB15680-2009标准要求,可广泛面向化工行业,可作为生产肥皂、洗衣皂、透明皂、生物柴油、润滑剂、造纸助剂,工艺蜡烛,氢化油,硬脂酸,甘油等生产原料。

44度棕榈油:质量指标:(1)比重:(60℃/25℃水)0.880(2)硬价,gI/100g:53(3)皂化价,mgKOH/g:187(4)透明度:55℃澄清透明(5)气味、滋味:气味、口感良好(6)色泽(罗维朋比色槽133.4mm):Y30、R3.0(7)水分及挥发物%:0.06(8)杂质%:0.05(9)熔点℃:44(10)酸价,mgKOH/g:0.28(11)不皂化物%:1.0(12)过氧化值,meq/kg:10。

质量符合GB15680-2009标准要求,可广泛面向化工行业,可作为生产肥皂、洗衣皂、透明皂、生物柴油、润滑剂、造纸助剂,工艺蜡烛,氢化油,硬脂酸,甘油等生产原料。

33度棕榈油:质量指标:(1)比重:(50℃/25℃水)0.893(2)硬价,gI/100g:54(3)皂化价,mgKOH/g:184(4)透明度:45℃澄清透明(5)气味、滋味:气味、口感良好(6)色泽(罗维朋比色槽133.4mm):Y30、R3.0(7)水分及挥发物%:0.04(8)杂质%:0.04(9)熔点℃:33(10)酸价,mgKOH/g:0.18(11)不皂化物%:1.0(12)过氧化值,meq/kg:10 。

工业用棕榈油脂肪酸的生产与优化

工业用棕榈油脂肪酸的生产与优化

工业用棕榈油脂肪酸的生产与优化随着全球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棕榈油脂肪酸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肥皂、润滑剂、油漆和塑料等各个行业。

棕榈油脂肪酸的生产与优化是提高工业用棕榈油脂肪酸的质量和产量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重点探讨工业用棕榈油脂肪酸的生产及其优化的可行方法。

一、棕榈油提取和精炼棕榈油脂肪酸的生产首先需要进行棕榈油的提取。

目前,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机械压榨和溶剂法。

机械压榨是一种传统的提取方法,它通过将棕榈果实压碎并用机械进行高压榨取,但这种方法提取的油量低,效率不高。

相比之下,溶剂法能够高效地提取棕榈油,可以获得更高质量的油脂肪酸。

常用的溶剂有正己烷、四氯化碳等。

在溶剂法提取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操作条件,如溶剂用量、浸提时间和提取温度等,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提取率。

二、棕榈油脂肪酸的加工和分离经过提取后,需要进行棕榈油脂肪酸的加工和分离,从而获得纯度较高的棕榈油脂肪酸。

主要的加工方法有酸解法、洗涤法和萃取法等。

其中,酸解法是一种常用的加工方法,它通过用稀硫酸或稀盐酸溶液对油进行酸解,然后通过碱中和、洗涤、干燥等工序,最终得到脂肪酸。

在酸解过程中,要根据棕榈油的成分特点选择合适的酸解剂和操作条件,以获得高纯度的棕榈油脂肪酸。

三、优化工艺与设备为了提高棕榈油脂肪酸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需要优化生产工艺和设备。

其中,优化工艺主要包括改进反应条件、提高设备利用率和控制操作参数等。

例如,可以通过增加酸解温度和酸解时间来提高酸解效果;通过改变洗涤液的浓度和洗涤次数来提高分离效果;通过增加蒸馏塔的板数和改变蒸馏温度来提高分馏效果。

此外,优化设备也是提高工业用棕榈油脂肪酸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

合理选择反应釜、蒸馏塔和洗涤塔等设备,使用高效的搅拌器和换热器,能够提高棕榈油脂肪酸的产量和质量。

四、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棕榈油脂肪酸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酸化液、废水和废气等。

有效处理和利用这些废弃物不仅能够降低环境污染,还能够减少资源浪费。

58度棕榈油

58度棕榈油

58度棕榈油:质量指标:比重:(60℃/20℃水)0.882,皂化值mgKOH/g:193,透明度:80℃澄清透明,气味、滋味:棕榈油固有气味、口感良好,色泽(罗维朋比色槽133.4mm):Y30、R3.0,水分及挥发物%:0.04,杂质%:0.043,熔点℃:57.6,游离脂肪酸(以棕榈酸计)0.25%,酸值mgKOH/g:0.40,不皂化物%:1.0,过氧化值meq/kg:5.26,碘值(韦氏法):40gI/100g。

脂肪含量%:≥99%,成分中棕榈酸(C16:0)占67.056%,硬脂酸(C18:0)占4.905%,油酸(C18:1)占17.116%,亚油酸(C18:2)占3.942%。

质量符合GB15680-2009标准要求,可广泛面向食品行业和化工行业,其中食品行业可面向制作起酥油、无水酥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油脂助凝抗氧化剂,饲料营养添加剂,等,化工行业可作为生产肥皂、洗衣皂、透明皂、生物柴油、润滑剂、造纸助剂,工艺蜡烛,氢化油,硬脂酸,甘油等生产原料。

52度棕榈油:质量指标::(1)比重:(70℃/25℃水)0.875(2)硬价,gI/100g:51(3)皂化价,mgKOH/g:189(4)透明度:65℃澄清透明(5)气味、滋味:气味、口感良好(6)色泽(罗维朋比色槽133.4mm):Y30、R3.0(7)水分及挥发物%:0.07(8)杂质%:0.09(9)熔点℃:52(10)酸价,mgKOH/g:0.40(11)不皂化物%:1.0(12)过氧化值,meq/kg:10,碘价(韦氏法):40gI/100g。

质量符合GB15680-2009标准要求,可广泛面向食品行业和化工行业,其中食品行业可面向制作起酥油、无水酥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油脂助凝抗氧化剂,饲料营养添加剂,等,化工行业可作为生产肥皂、洗衣皂、透明皂、生物柴油、润滑剂、造纸助剂,工艺蜡烛,氢化油,硬脂酸,甘油等生产原料。

不同熔点棕榈油脂肪酸组成和SFC测定分析

不同熔点棕榈油脂肪酸组成和SFC测定分析

粮食与油脂14 2010年第5期比萨专用粉综合评分较高,仅次于必胜客比萨。

此外,棒约翰薄底比萨表现饼皮较硬、有嚼劲,扯断性差,而组织结构好;相对而言,市售比萨专用粉与自制比萨专用粉制成饼皮弹性好、扯断性差,较接近棒约翰成品比萨品质。

3结论(1)综合考虑成本等因素,以国优高筋小麦为基础加入适量加麦,去除5%皮磨粉制备比萨专用粉,其质量指标为:吸水率≥60%,稳定时间≥10 min,抗拉伸阻力≥450 BU,延伸性≥170 mm,湿面筋≥30%。

(2)烘焙效果分析表明,市售比萨专用粉由于硬度、组织结构和弹性较差,较适于制作薄底比萨;而自制比萨专用粉硬度、咀嚼性和弹性均较好,可既适于作为薄底比萨、也适于作为厚底比萨原料,具较广泛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Biana Sd S,Marcia B H M. Determination of thermal condition of pizza's bakin g process [R]. 20th Internation al Co ngress o fMechanical Engineering,Brazil,Process of COBEM,2009.〔 2 〕李冬梅,田纪春. 小麦面粉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比较[J]. 湖北农业科学,2009,48(3):715―717.〔 3 〕Patel B K,Waniska R D,Seetharaman K. Impact o f different baking p rocesses o n bread firmness an d starch p roperties inbreadcrumb [J]. Journal of Cereal Science,2005,26(4):173―184.〔 4 〕邓曼莉,徐学明. 比萨饼皮感官评定与质构分析[J].食品工业科技,2008,29(4):137―140.〔 5 〕Meilgaard M,Cuibille G V,Carr B T. Sensory evaluatio n techniques [M]. 3r d,Boca Raton:FL CRC press,1999.〔 6 〕Larsen D M,Setser C S,Faubion J M. Effects of flour type and doug h retardation time on the sensory characteristics of pizzacrust [J]. Cereal Chem.,1993,70:647―650.〔 7 〕Finney K F,Barmore M A. Loaf volume and protein content of hard winter and hard spring wheats [J]. Cereal Chem. ,1948,25:219.〔 8 〕王光瑞,周桂荚,王瑞. 烘焙品质与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相关分析[J]. 中国粮油学报,1997,(12):3―5.不同熔点棕榈油脂肪酸组成和SFC测定分析张榴萍,徐爱军(中储粮镇江粮油有限公司, 江苏镇江 212006)摘 要:分析七种不同棕榈油脂肪酸组成及在0℃~25℃(5℃间隔)温度下固体脂肪含量(SFC)及其变化规律。

棕榈油脂肪酸组成

棕榈油脂肪酸组成

棕榈油脂肪酸组成棕榈油是一种常见的植物油,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化妆品制作和工业生产等领域。

棕榈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其中包含多种不同类型的脂肪酸。

本文将介绍棕榈油脂肪酸的组成和特点。

棕榈油所含的脂肪酸主要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是一种饱和脂肪酸,其分子链上没有双键。

棕榈油中的主要饱和脂肪酸是棕榈酸,占总脂肪酸的近50%。

棕榈酸具有较高的熔点和硬度,因此使得棕榈油在常温下呈固态。

这也是为什么棕榈油常用于制作固体脂肪和植物黄油的原因。

除了饱和脂肪酸外,棕榈油还含有一定比例的单不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分子链上有一个双键,使得其具有较低的熔点和软度。

棕榈油中的主要单不饱和脂肪酸是油酸,占总脂肪酸的约40%。

油酸是一种常见的脂肪酸,也存在于其他许多食用油中。

油酸具有降低胆固醇水平,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因此被认为是一种较为健康的脂肪酸。

棕榈油还含有少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分子链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双键,使得其具有较低的熔点和液态状态。

棕榈油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和亚麻酸,占总脂肪酸的约10%。

亚油酸和亚麻酸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对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和正常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总体而言,棕榈油的脂肪酸组成丰富多样,包含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这使得棕榈油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适用性,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工业等领域。

然而,由于棕榈油的高饱和脂肪酸含量,过度摄入可能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在食用棕榈油时应适量控制摄入量,多样化膳食,保持均衡营养。

总结起来,棕榈油脂肪酸的组成包括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这些脂肪酸在棕榈油中的比例不同,赋予了棕榈油不同的物理性质和营养特点。

了解棕榈油的脂肪酸组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使用和选择适合自己的植物油。

同时,在食用棕榈油时,应注意摄入量的控制,合理搭配饮食,避免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