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油简介
棕榈油知识简介

一、特征指标(4)
• 比重
与油脂组成有关,由此可定性的了解油脂的品质/纯度及掺杂。
• 棕榈油比重(x℃)范围 液体棕榈油: 0.896~0.898(40℃) 半固体棕榈油: 0.881~0.885(50℃) 固体棕榈油:0.889~0.895(60℃)
19
一、特征指标(5)
• 皂化价 与脂肪酸分子量有关,可用以推断油脂脂肪酸C链平
20—25%
种植密度 136—160颗/公顷 每粒果中的果核 5—8%
7
棕榈油的类别
代码 SOL ROL PMF POF CPO RPO STB
RPS HST
palm super olein refined palm olein palm mid fraction palm oil F crude palm oil refined palm oil stearin blend refined palm
氧化稳定性指数(110℃OSI)
样品
诱导时间
棕榈油24度
22
棕榈油33度
23
棕榈油44度
25
大豆油
7.8
菜籽油
9.3
花生油
13.8
2、常温下呈半固体状态
3、有自动分提特性,应注意储存、运输、装卸过程中的温度及加热升温速率的控制。
26
四 、棕榈油产品的特性(2)----典型FAC
脂肪酸 棕榈油 标准液体棕 特殊液体棕 固体棕榈 平均 榈油平均 榈油平均 油平均
3、煎炸油 棕榈油使用最广泛的是用做煎炸油,
由于它具有较好的气味,较好的抗氧 化性,不易与酸质聚合,有营养的脂 肪酸组成(50%不饱和脂肪酸,无反 式酸)。
30
五、棕榈油产品的用途(4)
棕榈油基本资料

1、油棕是一种高产的多年生油料植物,单位面积年产油量远比其它植物油料高,是世界上单产最高的产油植物。
一公顷土地平均每年可生产3.5吨棕榈油和0.4吨棕仁油,其产油量是大豆8—10倍,是油菜籽的3—4倍。
油棕定植后3~4年开始结果,授粉6个月后,果实由紫青色转变为橙红色时开始成熟。
在气候适宜的地区,每月都有收获.中国海南岛因受气候影响,每年收获期为4~11月。
油棕果经过水煮、碾碎、榨取过程,可以从果肉中获得毛棕榈油(CPO)和棕榈粕(PE)。
棕榈油分提是在一定温度下利用构成油脂中各种甘三酯的熔点差异及溶解度的不同,把棕榈油分成固、液两部分。
根据不同需求,通过分提,可以得到8度、12度、24度、33度、44度等不同熔点的棕榈油。
2、我国进口棕榈油销售范围:
1)、天津周边:该地区棕榈油的销售区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分、河南北部、山东东部、山西大部分、内蒙、东北部分地区、甘肃、陕西;棕榈油加工企业为获得较低的物流成本,基本上都建在港口附近,大型船舶停靠方便,向外运输主要通过铁路和公路。
2)、上海周边:该地区棕榈油的销售区域为上海、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江西、重庆、四川及河南、陕西部分地区;棕榈油加工企业都选择临港工业发展模式,主要分布在张家港、泰兴、宁波等地区。
3)、广州周边:该地区棕榈油的销售区域为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四川、云南、贵州;棕榈油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广州-东莞-深圳沿珠江入海口一带。
*********备注:在我国进口棕榈油中,24度棕榈油占进口总量的60%。
棕榈油知识简介

现在是14页\一共有34页\编辑于星期六
14
Ⅱ、棕榈油产品的品质
1. 特征指标
2. 质量指标 3. 卫生指标
现在是15页\一共有34页\编辑于星期六
15
一、特征指标(1)
• 碘值 表示油脂或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各种油脂有一定的碘值
范围。
• 棕榈油碘价范围
液体棕榈油:≥56(超级棕榈油≥60) 半固体棕榈油:50~55 固体棕榈油:≤48
现在是9页\一共有34页\编辑于星期六
二、棕榈油加工流程(1)
油脂的制取
鲜果串
灭酶
脱粒
蒸煮
压榨 毛棕榈油(33℃ PO)
现在是10页\一共有34页\编辑于星期六
10
二、棕榈油加工流程(2)
油脂的精炼(化学/物理)
棕榈毛油
脱胶
碱炼
干燥
脱色
脱臭
现在是11页\一共有34页\编辑于星期六
11
棕榈油精炼
C14:0 1.1
1.0
1.1
1.3
C16:0 44.0
39.8
31.5
54.0
C18:0 4.5
4.4
3.2
4.7
C18:1 39.2
42.5
49.2
32.3
C18:2 10.1
11.2
13.7
7.0
C18:3 0.4
0.4
0.3
0.1
碘价 53
58.0
66.4
39.9
熔点℃ 36
21.6
12.0
棕榈油知识简介演示文稿
现在是1页\一共有34页\编辑于星期六
棕榈油知识简介
棕榈油是什么油

棕榈油是什么油文章目录*一、棕榈油是什么油1. 棕榈油是什么油2. 棕榈油的营养成分3. 棕榈油的特点*二、棕榈油不适合作为日常食用油来吃*三、如何选择植物油棕榈油是什么油1、棕榈油是什么油棕榈油是一种热带木本植物油,是目前世界上生产量、消费量和国际贸易量最大的植物油品种,与大豆油、菜籽油并称为“世界三大植物油”,拥有超过五千年的食用历史。
棕榈油由油棕树上的棕榈果压榨而成,果肉和果仁分别产出棕榈油和棕榈仁油,传统概念上所言的棕榈油只包含前者。
棕榈油经过精炼分提,可以得到不同熔点的产品,分别在餐饮业、食品工业和油脂化工业拥有广泛的用途。
棕榈油是世界用量领先油脂大豆油的主要竞争对手,其他竞争对手包括菜籽油,葵花籽油,花生油,棉籽油,棕榈仁油和橄榄油。
然而,2004年以来棕榈油和棕榈仁油的总用量首次超过了世界上主要的食用油豆油。
2、棕榈油的营养成分棕榈油含均衡的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酯。
50%的饱和脂肪酸,40%的单不饱和脂肪酸;10%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人体对棕榈油的消化和吸收率超过97%,和其他所有植物食用油一样,棕榈油本身不含有胆固醇。
作为一种饱和度较高的油脂,棕榈油曾经被推测有可能会增加人体血清中胆固醇含量。
但经过许多专家进一步的实验论证,发现食用棕榈油不但不会增加血清中的胆固醇,反而有降低胆固醇的趋势,原因是大量研究数据显示,不同的饱和脂肪酸对血脂的影响是不同的,棕榈油中富含中性脂肪酸,促使胆固醇提高的物质在棕榈油中含量微乎其微(1%),棕榈油中富含的天然维他命E及三烯生育酚(600-1000mg/kg)、类胡萝卜素(500-700mg/kg)和亚油酸(10%)对人体的健康十分有益。
3、棕榈油的特点棕榈油在常温下呈半固态,其稠度和熔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游离脂肪酸的含量。
市场上常把低酸值的棕榈油叫做软油,高酸值的油则叫做硬油。
含饱和脂肪酸较多。
稳定性较好,不容易发生氧化变质,烟点高,故用作油炸食品很合适。
棕榈油的安全性

2.棕榈油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棕榈油在我国需求如此之大另一主要 原因在于速食食品工业需要, 尤其是用于方 便面和各种油炸小吃食品。棕榈油在人造 奶油上应用也日见广泛,2005年国内人造奶 油、起酥油产量近100万吨, 棕榈油是其主 要配方用油。
2.棕榈油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什么是煎炸油? 煎炸油是为深度煎炸而专业设计油脂
1.棕榈油简介
棕榈油中的脂肪酸组成: 棕榈酸(16∶0) :40% 油酸(18∶1): 41% 亚油酸(18∶2): 11%
1.棕榈油简介
目前,我国市场上主要棕榈油产品有:
1.棕榈液油:棕榈油经分提工序精制而成, 在常温下呈液态棕榈油。
2.棕榈硬脂:棕榈油经分提工序精制而成 高熔点棕榈油。
3.棕榈超级液油:棕榈油经分提工序精制 及结晶化过程而成,碘值超过液态棕榈油。
3.棕榈油的安全性
所以,在我国目前的膳食模式下, 棕 榈油具有维持正常血胆固醇水平的作用。 与其它植物油相比在食品加工及家庭烹调 中使用棕榈油不会导致血脂水平升高。
张坚等. 棕榈油对中国健康青年男子血脂及脂质过氧 化物水平的影响.卫生研究.1996.25(5):305-307.
1985年世界棕榈油产量超过奶油和动 物油脂而位居第二位(大豆油第一) ,同 时,它是世界上贸易量最多油 ,其出口量 于1982年超过大豆油 。
1.棕榈油简介
棕榈油是从油棕树的棕果中榨取出来 的,果肉压榨出的油称为棕榈油,而果仁 压榨出的油称为棕榈仁油。两种油的成分 大不相同。棕榈油主要含有棕榈酸(C 16) 和油酸(C 18)两种最普通的脂肪酸,棕 榈油的饱和程度约为50%;棕榈仁油主要 含有月桂酸(C 12),饱和程度达80%以上。 传统上所说的棕榈油仅指棕榈果肉压榨出 的毛油和精炼油,不包含棕榈仁油 。
棕榈油 用途 行业

棕榈油的用途和行业分析1. 引言棕榈油是一种常见的植物油,它源于棕榈果实的种子。
它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使用,并在许多不同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棕榈油的用途以及与之相关的行业。
2. 棕榈油的用途2.1 食品工业棕榈油在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由于其高温稳定性和长久保存能力,它被广泛用作炸食物的烹饪油。
棕榈油还是很多食品制品(如面包、饼干、巧克力等)的重要成分之一,它为这些产品提供了丰富的口感和质地。
2.2 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棕榈油在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中也有广泛应用。
它常出现在肥皂、洗发水、身体乳液等产品中,起到保湿、滋润皮肤的作用。
棕榈油还可以用于制造化妆品的基础油,如面霜、粉底等。
2.3 生物燃料棕榈油也被用作生物燃料的原料。
由于其高能量密度和低碳排放特性,它在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棕榈油生物燃料的使用有助于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4 医药工业棕榈油在医药工业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它可以作为口服药物的载体,帮助药物更好地被吸收。
棕榈油还可以用于制造一些外用药膏和乳霜,如皮肤病治疗药膏、伤口愈合乳霜等。
3. 棕榈油相关行业分析3.1 棕榈种植业棕榈油的产量主要来自于棕榈种植业。
全球主要的棕榈种植区域包括东南亚国家(如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非洲国家(如尼日利亚和刚果民主共和国)以及南美洲国家(如巴西和哥伦比亚)。
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适宜于棕榈的生长,使其成为棕榈油产业的重要基地。
3.2 棕榈油加工业棕榈油加工业是将棕榈果实中的种子提取出来,并进行精炼、脱酸等处理的过程。
这一过程通常在种植区域附近进行,以确保新鲜果实能够迅速加工。
棕榈油加工业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具有较大规模和较高技术水平。
3.3 食品制造业棕榈油在食品制造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大量的食品制造商使用棕榈油作为烹饪油、添加剂或成分。
食品制造业需要大量的棕榈油供应,从而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
棕榈油营养成分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棕榈油营养成分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棕榈油是一种常见的植物油,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烹饪和日常生活中。
它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优质的营养成分而闻名。
棕榈油是从棕榈树的果实中提取出的,因此也被称为棕榈果油。
它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是重要的食用油之一。
本文将重点介绍棕榈油的营养成分,并探讨其在饮食中的意义和应用。
深入了解棕榈油的营养成分,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它的优点,还能指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作出更健康的食品选择。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先对棕榈油进行基本的介绍,包括其来源、生产方式和市场地位。
然后,我们将详细讨论棕榈油的营养成分,包括脂肪含量、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等。
最后,我们将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并展望棕榈油在食品领域的潜力和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了解棕榈油的基本情况和营养成分,为选择和使用棕榈油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引起读者对于棕榈油的重视,促进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索棕榈油的营养价值吧!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围绕棕榈油的营养成分展开,文章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在概述部分,介绍了本文将要讨论的主题:棕榈油营养成分。
文章结构部分说明了本文的整体构架,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
目的部分明确了本文的写作意图,即通过详细探究棕榈油的营养成分,进一步了解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第二部分为正文部分,主要包括棕榈油的基本介绍和棕榈油的营养成分两个小节。
在棕榈油的基本介绍中,会对棕榈油的来源、制作方法、用途等进行简要介绍,为后续的营养成分分析提供基础。
在棕榈油的营养成分小节中,会详细列出棕榈油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并介绍它们对人体的影响和作用,包括脂肪酸含量、维生素含量等。
第三部分为结论部分,主要包括总结和对棕榈油的意义和应用的展望两个小节。
总结部分将对前文的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出棕榈油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棕榈油简介

棕榈油是一种热带木本植物油,由油棕树上的棕榈果压榨而成。
果肉和果仁分别产出棕榈油和棕榈仁油,传统概念上所言的棕榈油只包含前者。
棕榈油拥有超过五千年的食用历史,是目前世界上生产量、消费量和国际贸易量最大的植物油品种,与大豆油、菜籽油并称为“世界三大植物油”。
棕榈油经过精炼分提,可以得到不同熔点的产品,在餐饮业、食品工业和油脂化工业拥有广泛的用途。
例如,在烹饪过程中,棕榈油的抗氧化性能和热稳定性较好,适合用于高温烹调。
同时,棕榈油中含有天然的维生素E、A等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益处。
在工业领域,棕榈油也有广泛的应用,它是许多工业制品的重要原料,如化妆品、洗涤剂、润滑剂等日常生活用品的生产。
此外,棕榈油在生物燃料产业中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以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等环保能源。
从地域分布来看,东南亚和非洲是棕榈油的主要出产区,产量约占世界棕榈油总产量的88%,其中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尼日利亚是世界前三大生产国。
近年来,中国企业开始加大对棕榈油产业的投资,在东南亚产业链上游开辟种植园区,这已经成为中国农业走出去打破国际粮油巨头经营垄断的重要标志。
请注意,棕榈油的生产和使用可能涉及环境和社会问题,如热带雨林砍伐、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劳工权益等问题,因此在推广和应用棕榈油时,需要综合考虑其经济、环境和社会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棕榈油是一种植物油,又名,是从树上的棕果(Elaeis Guineensis)中榨取出来的,是续大豆色拉油之后的第二大食用油。
除此之外,棕油也被作为生物柴油使用。
马来西亚和印尼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棕油生产国。
棕榈油是世界油脂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它在世界油脂总产量中的比例超过30%。
油棕是一种四季开花结果及长年都有收成的农作物。
油棕的商业性生产可保持25年。
受全球棕榈种植面积扩张以及成熟棕榈油面积提高等因素影响,2013年全球棕榈油产量继续增加,或创下历史新高。
棕榈油是世界油脂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它在世界油脂总产量中的比例超过30%。
棕榈油棕榈油是从上的棕果(Elaeis Guineensis)中榨取出来的,果肉压榨出的油称为棕榈油( Palm Oil),而果仁压榨出的油称为(Palm Kernel Oil),两种油的成分大不相同。
棕榈油主要含有(C 16)和油酸(C 18)两种最普通的脂肪酸,棕榈油的饱和程度约为50%;棕榈仁油主要含有(C 12),饱和程度达80%以上。
传统上所说的棕榈油仅指棕榈果肉压榨出的毛油(Crude Palm Oil, CPO)和(Refin ed Palm Oil, RPO),不包含棕榈仁油。
它被人们当成来使用已超过五千年的历史。
棕榈油的原产地在西非。
1870年,棕榈油传入马来西亚。
油棕是一种四季开花结果及长年都有收成的农作物。
油棕的商业性生产可保持25年。
油棕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产油植物。
在马来西亚,目前每公顷油棕最多可生产大约5吨的油脂,每公顷油棕所生产的油脂比同面积的花生高出五倍,比大豆高出九倍。
一般的马来西亚已到成熟期的油棕,每年每公顷平均产量是3.7吨毛棕榈油。
棕榈油是植物油的一种,能部分替代其它油脂,可代替的有、花生油、向日葵油、、猪油和牛油等。
由于棕榈油与各种油脂的相互关系,棕榈油的价格也是随着世界一般油脂价格的游走而浮动,同时,棕榈油价格的波动幅度也很大。
相关产地棕果棕榈油又称棕油、棕皮油,由油棕果中果皮提取的油脂,为。
油棕果原产于非洲西海岸,20世纪70年代东南亚各国开始大量种植,到80年代东南亚的油棕面积和产量都已超过非洲,其中马来西亚的产量已占世界产量的50%以上,也占20%左右。
20世纪20年代我国曾从马来西亚引种海南岛,后来台湾、云南、广西、福建、广东等省、区均有种植,但产量不多。
20世纪70年代以来,棕榈油产量是各种中增长最快的,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食用油脂,在国际植物油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由于受气候等自然条件限制,生产发展缓慢,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大量进口,进口量占世界棕榈油贸易量的15%以上。
油棕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产油植物。
在马来西亚,目前每公顷油棕最多可生产大约5吨的油脂,每公顷油棕所生产的油脂比同面积的花生高出五倍,比大豆高出九倍。
一般的马来西亚已到成熟期的油棕,每年每公顷平均产量是3.7吨毛棕榈油。
棕榈油是植物油的一种,能部分替代其它油脂,可代替的有大豆油、花生油、向日葵油、椰子油、猪油和牛油等。
由于棕榈油与各种油脂的相互关系,棕榈油的价格也是随着世界一般油脂价格的游走而浮动,同时,棕榈油价格的波动幅度也很大。
油棕树最早源自西非。
工业棕榈油是红色的,从皮提取,而棕榈仁油是白色的,从里面的内核提取。
棕榈油和棕榈仁油的生产过程是复杂的。
主要经过以下几个工序:除菌、提炼、漂白、除臭。
最后,我们送去存储之前得到了棕榈油和棕榈仁油。
棕榈树的种植始于19世纪初,那时创造对蜡烛制造和机械用润滑剂对棕榈油的需求。
刚开始棕榈油由西非农民供应,紧接着1848年荷兰殖民者把棕榈油种植带到爪哇。
1910年英格兰的殖民者和银行家亨利美在马来西亚创办了森达美公司,种植棕榈树生产棕榈油。
棕榈油是世界用量领先油脂大豆油的主要竞争对手,其他竞争对手包括,,花生油,,棕榈仁油和橄榄油。
然而,2004年以来棕榈油和棕榈仁油的总用量首次超过了世界上主要的食用油豆油。
制作方法棕果采收人们通过水煮、碾碎、榨取的过程,可以从棕榈果肉中获得毛棕榈油(CPO)和(PE);同时在碾碎的过程中,棕榈的果子(即棕榈仁)被分离出来,再经过碾碎和去掉外壳,剩下的果仁经过榨取得到毛棕榈仁油(CPKO)和(PKE)。
果实中含两种不同的油脂,从果肉中获得棕榈油;从棕榈种子(仁)中得到棕榈仁油,这两种油中前者更为重要。
以上所有的这些产品,均被有效的应用于食品、化工、农业等领域。
可以说棕榈是一种很好的经济类植物。
经过上述初级阶段的榨取之后,毛棕榈油和毛棕榈仁油被送到精炼厂精炼,经过去除、、气味后,成为色拉级的油脂-精炼棕榈油(RBD PO)及棕榈油色拉油(RBD PKO)。
经过精炼的棕榈油在液态下接近于无色透明,在固态下近白色。
此外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棕榈油还可以经过进一步的分馏、处理,形成(PFAD)、棕榈液油(简称OLEAN)、棕榈硬脂(简称STEARINE或ST)。
油棕果实里含有较多的解脂酶,所以对收获的果实必须及时进行加工或杀酵处理,棕榈毛油容易自行水解而生成较多的游离脂肪酸,酸值增长很快,因此要及时精炼或分提。
棕榈油中富含胡萝卜素(0.05%-0.2%),呈深橙红色,这种色素不能通过碱炼有效地除去,通过氧化可将油色脱至一般浅黄色。
在阳光和空气作用下,棕榈油也会逐渐脱色。
棕榈油略带甜味,具有令人愉快的紫罗兰香味。
常温下呈半固态,其稠度和熔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游离脂肪酸的含量。
国际市场上把游离脂肪酸含量较低的棕榈油叫做软油,把游离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棕榈油叫硬油。
食用方法棕榈油棕榈油在世界上被广泛用于烹饪和食品制造业。
它被当作食油、松脆脂油和来使用。
像其它食用油一样,棕榈油容易被消化、吸收、以及促进健康。
棕榈油是脂肪里的一种重要成分,属性温和,是制造食品的好材料。
从棕榈油的组合成分看来,它的高固体性质甘油含量让食品避免氢化而保持平稳,并有效的抗拒氧化,它也适合炎热的气候成为糕点和面包厂产品的良好佐料。
由于棕榈油具有的几种特性,它深受食品制造业所喜爱。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是全球主要的棕榈油生产国,这两个国家的棕榈油产量占全球产量的80%以上。
中国是棕榈油的完全进口国。
58度棕榈油:质量指标:比重:(60℃/20℃水)0.882,mgKOH/g:193,透明度:80℃澄清透明,气味、滋味:棕榈油固有气味、口感良好,色泽(罗维朋比色槽133.4mm):、R3.0,水分及挥发物%:0.04,杂质%:0.043,熔点℃:57.6,游离脂肪酸(以棕榈酸计)0.25%,酸值mgKOH/g:0.40,不皂化物%:1.0,meq/kg:5.26,(韦氏法):40gI/100g。
脂肪含量%:≥99%,成分中棕榈酸(C16:0)占67.056%,(C18:0)占4.905%,油酸(C18:1)占17.116%,(C18:2)占3.942%。
质量符合GB15680-2009标准要求,可广泛面向化工行业,可作为生产肥皂、、、、润滑剂、造纸助剂,,,硬脂酸,甘油等生产原料。
52度棕榈油:质量指标::(1)比重:(70℃/25℃水)0.875(2)硬价,gI/100g:51(3),mgKOH/g:189(4)透明度:65℃澄清透明(5)气味、滋味:气味、口感良好(6)色泽(罗维朋比色槽133.4mm):Y30、R3.0(7)水分及挥发物%:0.07(8)杂质%:0.09(9)熔点℃:52(10),mgKOH/g:0.40(11)不皂化物%:1.0(12)过氧化值,meq/kg:10,(韦氏法):40gI/100g。
质量符合GB15680-2009标准要求,可广泛面向化工行业,可作为生产肥皂、洗衣皂、透明皂、生物柴油、润滑剂、造纸助剂,工艺蜡烛,氢化油,硬脂酸,甘油等生产原料。
44度棕榈油:质量指标:(1)比重:(60℃/25℃水)0.880(2)硬价,gI/100g:53(3)皂化价,mgKOH/g:187(4)透明度:55℃澄清透明(5)气味、滋味:气味、口感良好(6)色泽(罗维朋比色槽133.4mm):Y30、R3.0(7)水分及挥发物%:0.06(8)杂质%:0.05(9)熔点℃:44(10)酸价,mgKOH/g:0.28(11)不皂化物%:1.0(12)过氧化值,meq/kg:10。
质量符合GB15680-2009标准要求,可广泛面向化工行业,可作为生产肥皂、洗衣皂、透明皂、生物柴油、润滑剂、造纸助剂,工艺蜡烛,氢化油,硬脂酸,甘油等生产原料。
33度棕榈油:质量指标:(1)比重:(50℃/25℃水)0.893(2)硬价,gI/100g:54(3)皂化价,mgKOH/g:184(4)透明度:45℃澄清透明(5)气味、滋味:气味、口感良好(6)色泽(罗维朋比色槽133.4mm):Y30、R3.0(7)水分及挥发物%:0.04(8)杂质%:0.04(9)熔点℃:33(10)酸价,mgKOH/g:0.18(11)不皂化物%:1.0(12)过氧化值,meq/kg:10 。
符合国家食品新标准要求,可广泛面用于食品行业。
24度棕榈油:质量指标:(1)比重:(40℃/25℃水)0.902(2)碘值gI/100g:56(3)皂化值,mgKOH/g:180(4)透明度:35℃澄清透明(5)气味、滋味:气味、口感良好(6)色泽(罗维朋比色槽133.4mm):Y30、R3.0(7)水分及挥发物%:0.03(8)杂质%:0.03(9)熔点℃:24(10)酸值mgKOH/g:0.16(11)不皂化物%:1.0(12)过氧化值,meq/kg:10 。
符合国家食品新标准要求,可广泛面用于食品行业。
营养价值棕榈油CAC棕榈油是17种拥有CAC领导下的FAO和WHO标的植物油中的一种。
饱和脂肪酸棕榈油是由蒸煮和压榨的方法,从的果肉里制取的。
因为它不含大量的癸酸、和,饱和脂肪酸组分的含量较低,它与和有明显的区别。
不饱和脂肪酸棕榈油含有的比例均衡,大约有44%的,5%的硬脂酸(两种均为饱和酸),40%的油酸(不饱和酸),10%的亚油酸和0.4%的(两种都是多不饱和酸)。
反式脂肪酸对于大多数食品来说,棕榈油不需要氢化,因此不会产生反式脂肪酸。
维生素A源精炼棕榈油含有丰富的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醇,应用于食品中具有维生素E的功能活性。
红棕榈油含有丰富,可以作为具有维生素A源功能来应用。
胡萝卜素棕榈油中含有的其它组分:类胡萝卜素、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醇具有包括抗氧化性、抗癌和降低胆固醇等对健康有益的特性。
另外,棕榈油中类胡萝卜素具有维生素A源的生物活性。
有害说法一、棕榈油是一类脂肪酸的混合物,熔点为40度的棕榈油(注:指要达40度才能熔化成液体的棕榈油),只能用于做肥皂和化妆品;熔点为24度的,可以用来炸方便面和做糕点;熔点为12度的可以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