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油知识简介

合集下载

棕榈油基本资料

棕榈油基本资料

1、油棕是一种高产的多年生油料植物,单位面积年产油量远比其它植物油料高,是世界上单产最高的产油植物。

一公顷土地平均每年可生产3.5吨棕榈油和0.4吨棕仁油,其产油量是大豆8—10倍,是油菜籽的3—4倍。

油棕定植后3~4年开始结果,授粉6个月后,果实由紫青色转变为橙红色时开始成熟。

在气候适宜的地区,每月都有收获.中国海南岛因受气候影响,每年收获期为4~11月。

油棕果经过水煮、碾碎、榨取过程,可以从果肉中获得毛棕榈油(CPO)和棕榈粕(PE)。

棕榈油分提是在一定温度下利用构成油脂中各种甘三酯的熔点差异及溶解度的不同,把棕榈油分成固、液两部分。

根据不同需求,通过分提,可以得到8度、12度、24度、33度、44度等不同熔点的棕榈油。

2、我国进口棕榈油销售范围:
1)、天津周边:该地区棕榈油的销售区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分、河南北部、山东东部、山西大部分、内蒙、东北部分地区、甘肃、陕西;棕榈油加工企业为获得较低的物流成本,基本上都建在港口附近,大型船舶停靠方便,向外运输主要通过铁路和公路。

2)、上海周边:该地区棕榈油的销售区域为上海、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江西、重庆、四川及河南、陕西部分地区;棕榈油加工企业都选择临港工业发展模式,主要分布在张家港、泰兴、宁波等地区。

3)、广州周边:该地区棕榈油的销售区域为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四川、云南、贵州;棕榈油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广州-东莞-深圳沿珠江入海口一带。

*********备注:在我国进口棕榈油中,24度棕榈油占进口总量的60%。

棕榈油基础知识(超详细专业、图表数据支撑)

棕榈油基础知识(超详细专业、图表数据支撑)

3.5中国三大油脂进口量走势对比

800,000 700,000 600,000 500,000 400,000 300,000 200,000 100,000
0
3.6中国棕榈油月度进口量走势
2002-2010年 中 国 棕 榈 油 月 度 进 量
由图说明: 1、夏季是棕榈油进口旺季,每年6~9月份是进口高峰期。 2、进口量逐年增加。2006年因配额政策取消,进口量有突破性增长。
3.7棕榈油价格走势图
BMD棕油价格走势图
5000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02/01/1990 23/08/1990 04/04/1991 07/11/1991 24/06/1992 05/02/1993 15/09/1993 26/04/1994 28/11/1994 13/07/1995 16/02/1996 27/09/1996 09/05/1997 11/12/1997 27/07/1998 10/03/1999 08/10/1999 23/05/2000 22/12/2000 09/08/2001 27/03/2002 28/10/2002 12/06/2003 19/01/2004 26/08/2004 07/04/2005 14/11/2005 26/06/2006 31/01/2007 07/09/2007 21/04/2008 25/11/2008 07/07/2009 12/02/2010 21/09/2010
常见棕榈油基本特性
• 棕榈原油(CPO)

熔点:33~39℃(常温下固体)

碘价:~52(饱和脂肪酸约50%)
• 棕榈液油(RBD24度)

棕榈油简介

棕榈油简介

棕榈油是一种热带木本植物油,由油棕树上的棕榈果压榨而成。

果肉和果仁分别产出棕榈油和棕榈仁油,传统概念上所言的棕榈油只包含前者。

棕榈油拥有超过五千年的食用历史,是目前世界上生产量、消费量和国际贸易量最大的植物油品种,与大豆油、菜籽油并称为“世界三大植物油”。

棕榈油经过精炼分提,可以得到不同熔点的产品,在餐饮业、食品工业和油脂化工业拥有广泛的用途。

例如,在烹饪过程中,棕榈油的抗氧化性能和热稳定性较好,适合用于高温烹调。

同时,棕榈油中含有天然的维生素E、A等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益处。

在工业领域,棕榈油也有广泛的应用,它是许多工业制品的重要原料,如化妆品、洗涤剂、润滑剂等日常生活用品的生产。

此外,棕榈油在生物燃料产业中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以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等环保能源。

从地域分布来看,东南亚和非洲是棕榈油的主要出产区,产量约占世界棕榈油总产量的88%,其中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尼日利亚是世界前三大生产国。

近年来,中国企业开始加大对棕榈油产业的投资,在东南亚产业链上游开辟种植园区,这已经成为中国农业走出去打破国际粮油巨头经营垄断的重要标志。

请注意,棕榈油的生产和使用可能涉及环境和社会问题,如热带雨林砍伐、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劳工权益等问题,因此在推广和应用棕榈油时,需要综合考虑其经济、环境和社会影响。

棕榈油知识简介

棕榈油知识简介

棕榈油知识简介,希望对这里的朋友有帮助从棕榈果(Oil Palm Fruit)的果肉和果仁榨出的原油经精炼、除臭和漂白后制成棕桐油产品是各种甘油脂的混合物。

作为油脂的一个种类,是比较完整的能量来源,它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较饱和脂肪酸高,棕榈油所含的亚油酸适中,它不象其它氧化油样有反式脂肪酸异构体。

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500—700ppm)和维生素E(500~800ppm),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在食品、化工、医药、轻工、纺织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比如可造人造奶油、起酥油和代可可脂,还可以生产化妆品、肥皂等,棕榈产品一般分为棕榈软脂(Palm olein )、棕榈油(Palm oil)、棕榈硬脂(Palm stearin)和棕榈仁油(Palm kernel oil)等,其中进口最常见的、最多的是前三种。

1 棕榈油产品理化指标透析在进口合同中,棕榈油系列产品所列合同指标都有水分和杂质、熔点、色泽、游离脂肪酸、碘价、密度等多项理化指标。

1.1 熔点所谓熔点是指物质由固态转为液态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纯物质的熔点应该是一定的,而天然油脂是混合物,它没有固定的熔点,仅有一定的温度范围。

棕桐油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三酯,成分比较复杂,并且还具有多晶型及导热性能等特点,因而对测试熔点的要求十分严格。

通过测定棕榈油产品的熔点,可以判断所检油的质量成分,对掺假检验有很大的帮助。

通常熔点随着油脂中脂肪酸不饱和程度的增加而降低。

在精炼之后的一般情况下,棕榈软脂的熔点为24℃ max、棕榈油的熔点为33~39℃ 、棕榈硬脂的熔点为44℃ min,棕榈仁油的熔点为25~30℃ 。

如果我们在检测过程中发现所检的产品其熔点不在范围内,则可以判断此种油脂混有其它油,一般情况下。

棕榈油产品的熔点越低,其价格就越高,因此在价格上,棕榈软脂>棕榈油>棕榈硬脂。

我们通过不同的温度试验,发现在不同的温度下各种油的固体成分有所不同,具体见表1。

棕榈油

棕榈油

棕榈油棕榈油是一种植物油,又名棕油。

原产地在西非,约有五千年的使用历史。

棕榈油提取自油棕的果实,是继大豆色拉油之后的第二大食用油,除此之外,棕油也被作为生物柴油使用,并具有其他工业用途。

由于棕榈油为饱和油脂,其对人体的健康安全性具有争议。

棕榈油又称棕油、棕皮油,是从油棕树上的棕果(ElaeisGuineensis)的果皮中榨取出来的油脂,为不干性油,是植物油的一种。

棕榈油能部分替代其它油脂,可代替的有大豆油、花生油、向日葵油、椰子油、猪油和牛油等。

棕榈油是世界油脂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初,它在世界油脂总产量中的比例超过30%,是世界用量领先油脂大豆油的主要竞争对手,其他竞争对手包括菜籽油,葵花籽油,花生油,棉籽油,棕榈仁油和橄榄油。

2004年后,棕榈油和棕榈仁油的总用量首次超过了世界上主要的食用油豆油。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是全球主要的棕榈油生产国,这两个国家的棕榈油产量占全球产量的80%以上。

中国是棕榈油的完全进口国。

历史棕榈油被人们当成天然食品来使用已超过五千年的历史。

棕榈油的原产地在西非。

1870年,棕榈树传入马来西亚,当时只是作为一种装饰植物,直到1917年才进行第一次的商业种植。

在20世纪六十年代,马来西亚为了减少对橡胶和咖啡的贸易依赖,开始大规模提高棕榈油的产量。

21世纪初,经过改良后的棕榈产品已经广泛在热带地区的非洲、拉丁美洲和东南亚种植。

其中棕榈油产量高度集中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性质味道:棕榈油略带甜味,具有令人愉快的紫罗兰香味。

性状:液体呈棕红色,常温下为白色半固体状态,可塑性好。

熔点:32~43℃。

稠度和熔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游离脂肪酸的含量。

国际市场上把游离脂肪酸含量较低的棕榈油叫做“软油”,把游离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棕榈油叫“硬油”。

用途烹饪和食品制造1、当作食油、松脆脂油和人造奶油来使用。

2、由于棕榈油抗拒氧化,适合炎热的气候,而成为糕点和面包厂产品的良好佐料。

棕榈油知识简介

棕榈油知识简介

棕榈油知识简介从棕榈果(Oil Palm Fruit)的果肉和果仁榨出的原油经精炼、除臭和漂白后制成棕桐油产品是各种甘油脂的混合物。

作为油脂的一个种类,是比较完整的能量来源,它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较饱和脂肪酸高,棕榈油所含的亚油酸适中,它不象其它氧化油样有反式脂肪酸异构体。

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500—700ppm)和维生素E(500~800ppm),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在食品、化工、医药、轻工、纺织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比如可造人造奶油、起酥油和代可可脂,还可以生产化妆品、肥皂等,棕榈产品一般分为棕榈软脂(Palm olein )、棕榈油(Palm oil)、棕榈硬脂(Palm stearin)和棕榈仁油(Palm kernel oil)等,其中进口最常见的、最多的是前三种。

1 棕榈油产品理化指标透析在进口合同中,棕榈油系列产品所列合同指标都有水分和杂质、熔点、色泽、游离脂肪酸、碘价、密度等多项理化指标。

1.1 熔点所谓熔点是指物质由固态转为液态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纯物质的熔点应该是一定的,而天然油脂是混合物,它没有固定的熔点,仅有一定的温度范围。

棕桐油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三酯,成分比较复杂,并且还具有多晶型及导热性能等特点,因而对测试熔点的要求十分严格。

通过测定棕榈油产品的熔点,可以判断所检油的质量成分,对掺假检验有很大的帮助。

通常熔点随着油脂中脂肪酸不饱和程度的增加而降低。

在精炼之后的一般情况下,棕榈软脂的熔点为24℃ max、棕榈油的熔点为33~39℃、棕榈硬脂的熔点为44℃ min,棕榈仁油的熔点为25~30℃。

如果我们在检测过程中发现所检的产品其熔点不在范围内,则可以判断此种油脂混有其它油,一般情况下。

棕榈油产品的熔点越低,其价格就越高,因此在价格上,棕榈软脂>棕榈油>棕榈硬脂。

我们通过不同的温度试验,发现在不同的温度下各种油的固体成分有所不同,具体见表1。

表中可见棕榈软脂在25℃时已全无固体成分。

棕榈油介绍

棕榈油介绍

一、棕榈油概况棕榈油是世界油脂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它在世界油脂总产量的比例超过30%。

棕榈油是从油棕树上的棕果(Elaeis Guineensis)中榨取出来的,它被人们当成天然食品来使用已超过五千年的历史。

棕榈油的原产地在西非。

1870年,棕榈油传入马来西亚。

油棕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产油植物。

在马来西亚,目前每公顷油棕最多可生产大约5吨的油脂,每公顷油棕所生产的油脂比同面积的花生高出五倍,比大豆高出九倍。

一般的马来西亚已到成熟期的油棕,每年每公顷平均产量是3.7吨毛棕榈油。

棕榈油是植物有的一种,能部分替代其他油脂,可替代的有大豆油、花生油、向日葵油、椰子油、猪油和牛油等。

由于棕榈油与各种油脂的相互关系,棕榈油的价格也是随着世界一般油脂价格的游走而浮动,同时,棕榈油价格的波动幅度也比较大。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是全球主要的棕榈油生产国,这两个国家的棕榈油产量占全球产量的80%以上。

标的:24度棕榈油(常见棕榈油包括毛棕榈油,24度棕榈油,33度棕榈油,44度棕榈油)产品用途:24度棕榈油主要用于食品(饼干,泡面)的煮炸,44度主要用于肥皂,硬脂酸和甘油的制造。

主要消费集结地:天津港,山东日照港,防城港,张家港,宁波港,厦门港,广州港。

检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用棕榈油GB-T 15680-1995三、棕榈油的营养成分棕榈油含有50%的饱和脂肪,也被称为“饱和油脂”。

油脂是饱和脂肪、单不饱和脂肪、多不饱和脂肪三种成分混合构成的。

人体对棕榈油的消化和吸收率超过97%。

和其他食用植物油一样,棕榈油本身不含有胆固醇。

作为一种饱和度较高的油脂,棕榈油曾经被认为有可能会增加人体血清中胆固醇的含量,但经过进一步的实验论证,发现食用棕榈油不但不会增加血清中的胆固醇,反而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因为不同饱和脂肪酸对血脂的影响是不尽相同的,棕榈油中富含中性脂肪酸,促使胆固醇提高的物质在棕榈油中的含量很少(仅占1%)。

棕榈油基础知识

棕榈油基础知识

棕榈油基础知识
棕榈油是一种常见的食用油,由棕榈果榨取而得。

棕榈油常见于亚洲
的烹饪中,也用于食品加工和化妆品中。

棕榈油具有许多特性和好处,同
时也有一些挑战和问题。

下面是有关棕榈油的详细知识,包括其生产、用途、环境影响和健康效益。

1.棕榈油的生产
棕榈油是从棕榈果中提炼出来的。

棕榈果树是一种多年生植物,一般
种植在热带地区。

它们可以长达30米,并且在合适的条件下可以生长20
年以上。

榨取棕榈油的过程包括收获棕榈果、破碎果实、榨油和精炼等步骤。

生产棕榈油的主要国家有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2.棕榈油的用途
棕榈油是全世界最常用的食用油之一、它在亚洲烹饪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炒菜、炸鸡、烘烤食品和酱料等。

此外,棕榈油还被用于制造食品加工
产品,如面包、糕点、饼干、巧克力和冰淇淋等。

另外,棕榈油也是许多
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的常见成分。

3.棕榈油的环境影响
4.棕榈油的健康效益
为了减少棕榈油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一些国家和组织已开始提倡可持
续棕榈油的生产和消费。

可持续棕榈油的生产包括保护森林和生物多样性、减少对水资源的使用以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消费者也可以通过购买认证
的可持续棕榈油产品来支持可持续发展。

此外,人们也可以选择其他替代
食用油,如橄榄油和大豆油等。

总结来说,棕榈油是一种常见的食用油,具有广泛的用途。

然而,其生产也带来了环境影响。

正确的棕榈油消费行为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获得其健康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一、特征指标(4)
• 比重
与油脂组成有关,由此可定性的了解油脂的品质/纯度及掺杂。
• 棕榈油比重(x℃)范围 液体棕榈油: 0.896~0.898(40℃) 半固体棕榈油: 0.881~0.885(50℃) 固体棕榈油:0.889~0.895(60℃)
19
一、特征指标(5)
• 皂化价 与脂肪酸分子量有关,可用以推断油脂脂肪酸C链平
20—25%
种植密度 136—160颗/公顷 每粒果中的果核 5—8%
7
棕榈油的类别
代码 SOL ROL PMF POF CPO RPO STB
RPS HST
palm super olein refined palm olein palm mid fraction palm oil F crude palm oil refined palm oil stearin blend refined palm
氧化稳定性指数(110℃OSI)
样品
诱导时间
棕榈油24度
22
棕榈油33度
23
棕榈油44度
25
大豆油
7.8
菜籽油
9.3
花生油
13.8
2、常温下呈半固体状态
3、有自动分提特性,应注意储存、运输、装卸过程中的温度及加热升温速率的控制。
26
四 、棕榈油产品的特性(2)----典型FAC
脂肪酸 棕榈油 标准液体棕 特殊液体棕 固体棕榈 平均 榈油平均 榈油平均 油平均
3、煎炸油 棕榈油使用最广泛的是用做煎炸油,
由于它具有较好的气味,较好的抗氧 化性,不易与酸质聚合,有营养的脂 肪酸组成(50%不饱和脂肪酸,无反 式酸)。
30
五、棕榈油产品的用途(4)
4、专用油脂 棕榈油和棕榈仁油都是生产专用油脂的理想原料,通过分 提、氢化等得到各种化学组成的甘三脂,特别适用于糖果 (如巧克力)的生产。
• 加温方式:平时最好用热水或低压蒸汽伴 热,不要迅速加热,升温速率必须控制在 5°C/天以内,以免局部过热,影响油脂品 质。
——谢 谢——
35
stearin hard stearin
熔点范围 ≤18℃ 约22℃ 27~31℃ 36~39℃ 36~39℃ 36~39℃ ≥44℃
≥53℃
≥58℃
碘价范围 ≥58
56~58 44~50 52~54 52~54 52~54 40~41
习惯叫法 低熔点棕榈油 24度棕榈油 28度棕榈油 分提33度棕榈油
51.3
27
五、棕榈油产品的用途(1)
棕榈油可以食用,也可作为其它用途。90%的棕榈油及其 产品是以食用为目的。 一、食品应用 起酥油、人造奶油、氢化棕榈油、煎炸油脂和特殊油脂 二、非食品应用 直接从油中得到产品和通过油化路线得到产品
28
五、棕榈油产品的用途(2)
一、食品应用 1、起酥油
在20℃时,棕榈油中含有22%-25%的固脂,它是起酥油 配方中的一个重要组分。
23
二、质量指标(6)
• 透明度 油样在100ml比色管中在x℃下静置24hrs,在乳白灯前
观察,结果表示为:“透明”/“微浊”/“混浊”。 • 棕榈油透明度要求
液体棕榈油: 40℃,澄清透明 半固体棕榈油: 50℃,澄清透明 固体棕榈油:60℃,澄清透明
24
三、卫生指标(1)
1.羰基价 衡量油脂深度氧化的品质指标之一。
均长度,可结合用以评定油脂品质。
• 棕榈油皂化价范围 液体棕榈油:194~202 半固体棕榈油:190~209 固体棕榈油:193~205
20
二、质量指标(1)
• 酸价 指中和1克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与贮存时间、保管、去杂等有关,用以衡量品质
酸价控制指标 酸价:≤0.20
• 色泽 通常用罗维朋色泽计来测定。色泽的深浅一般不相应
甘油三酯的混合物,溶点表现为熔解温度范围。 • 棕榈油熔点范围
液体棕榈油:≤24℃ (超级棕榈油≤ 20) 半固体棕榈油:33~39℃ 固体棕榈油:≥44℃
16
与其他油品的熔点对比
样品 ROL SOL 大豆油 花生油 菜籽油
密度
熔点
0.9118
22-23℃
0.912-0.913 10-18℃
0.9198
22
二、质量指标(4)
• 水分及杂质 1.水份:水分过高,会促进油脂水解酸败。 2.杂质:不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的物质
水份、杂质控制标准 液体棕榈油: ≤0.05% 半固体棕榈油: ≤ 0.05% 固体棕榈油: ≤ 0.0 7% 3. 烟点 油品质指标的综合反映,为煎炸适用性提供参考 。
通常油脂的烟点受测试时加热方法、检验人员、判定 规则等因素影响较大。
13
Ⅱ、棕榈油产品的品质
1. 特征指标 2. 质量指标 3. 卫生指标
14
一、特征指标(1)
• 碘值 表示油脂或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各种油脂有一定的
碘值范围。
• 棕榈油碘价范围 液体棕榈油:≥56(超级棕榈油≥60) 半固体棕榈油:50~55 固体棕榈油:≤48
15
一、特征指标(2)
• 熔点 是样品从固态转变到液态时观察到的温度值。油脂是
4
一、棕榈油基础知识(2)
• 棕榈油是从油棕果的果肉中提取的油脂,而棕榈仁油则是 从油棕果的核仁中提取,两者的物理\化学性质不相同。
5
棕榈果的压榨
新鲜棕榈果串先经杀菌处理,然后将棕 榈果实剥离、进行核/果分离、压榨。 100吨FFB可以获取CPO21吨 棕榈果仁 4吨
一、棕榈油基础知识(3)
产地 生长速度
5、在食品行业中的最新应用 因为棕榈油比其它油脂经济且简单易得,有较好稳定性, 广泛用于饼干、方便面、膨化食品、烘焙食品等。现棕榈 油的另一个用途是用于婴儿食品的配方中,使产品更易消 化。
31
五、棕榈油产品的用途(5)
二、非食品应用 1、肥皂、清洁剂、洗涤剂
和碱皂化生成的皂能提供良好的清洁性、可溶性和起泡性。 2、柴油替代物
产品名称
温度 (在航运期间)
最低℃ 最高℃
温度(在卸载时) 最低,℃ 最高,℃
CPO\RPO
32
40
50
55
ROL
25
30
32
35
RPS
40
45
60
70
CPKO\RBDPKO
27
32
40
45
棕榈油储存及运输
• 储存最佳温度:24度、33度棕榈油的储存 最佳温度是室温,不要加热。但若需要保 持液体状(在卸车时)以便运输,温度应 控制于油脂熔点以上5°~8°C则可。
其他棕榈油均是由其通过冷冻分提出来的. 1、原理:棕榈油甘三酯中脂肪酸链长度各异,同时不饱和程
度也不同,这就使得棕榈油含有相当数量的低熔点及高熔 点的甘三酯.通过控制棕榈油的冷却结晶过程并进行分离, 把棕榈油分成低熔点软脂和高熔点硬脂. 2、影响棕榈油结晶工艺的因素有: a、油脂的组成。 b、同分异构体。 c、冷却条件。
因用棕榈油的发动机排出的烟雾基本上不含硫或氮的氧化 物,同时由于棕榈毛油的闪点(240℃) 比柴油(52 ℃ )高,因而输送也更加安全 和便宜。
3、塑料、树脂等
4、水解等过程生产脂肪酸、甘油、脂肪醇、 脂肪胺等,用于继续生产橡胶、蜡烛、化妆 品等化工用品。
32
六.棕榈油的储运
• 棕榈油国际航运温度控制标准(I.A.S.C.)
棕榈油基础知识及其应用
2010年1月
内容简介
• 棕榈油产品的制成 • 棕榈油产品的品质 • 棕榈油产品的特性 • 棕榈油产品的用途 • 棕榈油产品的储运
2
Ⅰ、棕榈油产品的制成
一、棕榈油基础知识 二、棕榈油加工流程 1. 油脂制取 2. 油脂精炼 3. 冷冻分提
3
一、棕榈油基础知识(1)
• 油棕生长的最适地区为赤道南北纬度5度之间的热带地区。 马来西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其 产量约占全世界总产量的一半,出口量约占全世界的70%。
C14:0 1.1
1.0
1.1
1.3
C16:0 44.0
39.8
31.5
54.0
C18:0 4.5
4.4
3.2
4.7
C18:1 39.2
42.5
C18:2 10.1
11.2
49.2
32.3
13.7
7.0
C18:3 0.4
0.4
0.3
0.1
碘价 53
58.0
66.4
39.9
熔点℃ 36
21.6
12.0
增加其他降解产物及风味等。 色泽控制范围
COL:≤Y30 R3.0 (133.4mm槽)
21
二、质量指标(3)
• 过氧化值 表示油脂内所含氢过氧化物(油脂氧化的初级产物)的
量,用以衡量氧化酸败的程度。 • 过氧化值控制范围
PV ≤10.0 meq/kg (食品工厂通常要求PV≤3.0 meq/kg)
毛棕榈油 33度棕榈油 44度棕榈油
32~36 53度棕榈硬脂
18~23 58度棕榈硬脂
二、棕榈油加工流程(1)
油脂的制取
鲜果串
灭酶
脱粒
蒸煮
压榨 毛棕榈油(33℃ PO)
9
二、棕榈油加工流程(2)
油脂的精炼(化学/物理)
棕榈毛油
脱胶
碱炼
干燥
脱色
脱臭
10
棕榈油精炼
二、棕榈油加工流程(3)
工序 脱胶 碱炼
起酥油用于烘焙食品的重要功能 是有填充气和持气功能。通常用棕 榈油来生产起酥油,就因为棕榈油 是以稳定的β ’晶型存在的,能在 加工过程中结合较多的气泡并能形 成滑爽的质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