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氧双键的加成反应共28页
8 碳氧双键化合物(2)

O
工业上乙烯酮可由乙酸或丙酮热解制备。
CH3 C OH CH3 C CH3 O O
700℃ AlPO4
CH2 C
O
+ H2O
800℃ Fe
CH2 C
O
+ CH4
较好的制备方法是由 CO 和 H2 合成乙烯酮。
2
ZnO
3 CO + H2
250℃,压力
CH2 C
O
+ CO2
在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中,C=C 双键与羰基共轭,所以它们除了具有与烯烃和简 单羰基化合物相类似的化学性质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化学性能。 1、 1,2- 和 1,4- 加成反应 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与亲核试剂 NuH 能发生 1,2- 加成和 1,4- 加成反应。
9
O
O
室温
OH CH3C
O CHCOC2H5
7%
CH3CCH2COC2H5
93%
烯醇式乙酰乙酸乙酯
烯醇式中存在顺反异构,占多数的是 Z-式构型。这是由于 Z-式构型有利于形成分子 内六员环氢键。 酮的结构对烯醇含量影响很大。若烯醇式中共轭体系越大,则烯醇式含量越高。
O O C CH2 C CH3 OH C CH
O CH3 CH3 + CH3 CH3MgBr
1) CuCl 2) H /H2O
O CH3 CH3 CH3 CH3
Michael 加成中,常用的共轭体系有:
O C C C , C C O C OR , C C C N , C C C N O 等
产生碳负离子的体系有: CH2(COOEt)2, CH3COCH2COOR , CH 3NO2 , NCCH2COOR , PhCH 2CN , RMgX , R 2CuLi Michael 加成产物的结构为:
第九章 碳氧双键的亲核加成

Nu
R R'
C
O
R C R'
O Nu
sp2杂化 平面三角型 键角: 键角:120° 109°28 ′ °
sp3杂化 四面体
产物中基团拥挤程度增大。 产物中基团拥挤程度增大。 R 越大,妨碍 进攻 原子。 越大,妨碍Nu进攻 原子。 进攻C原子
2. 亲核试剂的活性
① 对于同一羰基化合物,试剂的亲核性越强, 对于同一羰基化合物,试剂的亲核性越强, 反应的平衡常数越大。 反应的平衡常数越大。
Stronger base
Weaker base
碱催化利于醛的缩合,而不利于酮的缩合。 碱催化利于醛的缩合,而不利于酮的缩合。
酸催化: 酸催化:
O CH3CCH3 + H Cl OH CH3C CH2 H + Cl
-HCl
OH CH3C CH2
羰基质子化及烯醇的生成
CH3 CH3C CH2 + C OH CH3
OH
O CH3CHCH2C H OH
O HOH + CH 2 CH CH 2
O CH
烯醇负离子
Step 2
O CH3CH
O CH2 CH CH2 O CH
O
O
CH3CHCH2CH
An alkoxide ion
OH O OH
Step 3
O O CH 3 CHCH 2 CH
HOH
CH 3CHCH 2CH
1. Wittig 反应
Wittig 试剂: 试剂:
Ph3P C R2
膦的内 盐
Ph3P CH2
膦的叶立德 (ylid)
Ph3P CHR (RO)3P CHR
碳碳双键的加成反应

碳碳双键的加成反应加成反应包括,催化氢化、亲电加成、亲核加成和自由基加成。
4.1催化氢化催化氢化分为非均相催化(多相催化)和均相催化。
非均相催化的催化剂为固体,均相催化的催化剂溶于介质成液相,整个反应体系为一相。
4.1.1多相催化氢化氢分子和烯烃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使n 键和H-H 键断裂,形成金属氢化物和配合物,然后氢原子再分别转移溶剂双键碳原子,故其立体化学为顺式加成,该反应收率高,速度快。
C —C H HI'有时为了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常加入惰性载体的活性炭、碳酸钙等。
4.1.2影响催化氢化反应的因素1.温度 (1)升高温度有利于氢化反应,但氢化反应的选择降低。
(2)氢化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逆反应,降低转化率。
(3 )升温加速催化剂的失活,增加副反应。
因此,若催化剂有足够的活性时,氢化反应尽可能在低温下进行。
2. 压力增加氢气压力相当于提高氢气浓度,从而有利于氢化的进行,但选择性降低,如 Lindlar 催化剂,常压生成烯,加压为烷烃。
3. 催化剂不同催化剂对同一反应的催化活性不同,同一反应用不同的催化剂,其产物可能不一样。
催化剂的活性与比表面、载体、助催化剂和抑制剂有关,催化剂的比表面越大,活性越高,载 体的作用是提高催化剂的分散度,增加催化剂的稳定性和比表面。
助催化剂能提高催化剂活性,而 抑制剂可部分降低催化剂活性。
_GC — + H 2 PdEaSQ”de 喹啉 / \-H j 吸附H H X C C解吸” C-CsOH 2 Ph —CH=CH CH=CHCCH 2CH 3 —*25 r Ph(CH 2)4COCH2CH 3120C Ph(CH 2)4CHCH2CH 3260 r? OH(CH 2)4CHCH 2CH 3OHI■B AAIUWWVVXJWWWWVW物结构空阻大的底物催化氢化比较困难。
活性(含有电子效应作用的结果)(RCHOH ) >RCH=CHR '(RCH 2CH 2R '>RCOR ' ( RC(OH)HR 'ArCH 2OR (ArCH 3) (RCH 2NH 2)> RCONHR'(RCH 2NHR') > PhH (溶剂的种类和极性,反应体系的酸碱性均能影响催化氢化的反应速度的选择性。
形成碳碳双键的反应

磷内翁盐与醛或酮的反应即Wittig 反应是按下述过程进行的:
Wittig反应的难易程度取决于反应物内翁盐及醛 或酮的结构。 对于稳定的磷内翁盐,由于R1和R2为拉电子基, 内翁盐α-碳上的负电荷因分散而降低了亲核活性, 在一般情况下不利于Wittig反应的进行。 在不稳定的内翁盐中,R1和R2为推电子基,因而 可以增强内翁盐α-碳上的负电荷而使亲核活性增 加,使之与醛酮的反应容易进行。对于羰基化合 物来说,R3和R4如果是推电子基,羰基碳上的电 子云密度相对增高,不利于内翁盐对羰基进行亲 核反应;R3或R4为拉电子基时,可降低羰基碳上 的电子云密度,因而容易接受亲核试剂的进攻, 有利于反应的进行。一般情况下,醛的反应活性 比酮高,有时脂也能进行Wittig反应,但活性较 酮低。利用羰基不同的活性,可进行选择性的羰 基烯化反应。
Wittig反应所得烯烃可能存在Z、E两种立体异构 体。决定产物中两种异构体比例的因素很多,通 过选择适当的磷内翁盐及改变反应条件(如温度、 溶剂性质、有无盐存在等),可获得一定构型的 产物。一般规律是:较稳定的活性低的磷内翁盐, 生成以E型烯烃为主的产物,但在质子溶剂或含 盐的非极性溶剂中进行反应,可增加产物中Z型 烯烃的比例;而不稳定的活性较高的磷内翁盐立 体选择性较差,一般情况下生成E、Z两种异构体 的混合物。若选用非极性溶剂,可高选择性的生 成Z型产物,而在含盐的非极性溶剂中,E型烯烃 的比例增加。例如:
例如,在丙酮的缩合中,将固体催化剂氢 氧化钡加入Soxhlet抽提器内,反应器中的 丙酮不断回流,在提取器内与催化剂接触 发生缩合反应,然后溢流到反应器内,产 物二丙酮醇脱离催化剂,从而避免了可逆 反应的发生。二丙酮醇经碘或磷酸催化脱 水,可得71%产率的异丙叉丙酮。
第10章 醛、酮及亲核加成反应

醛酮制备实例
*1 CH3
CN
SnCl2/HCl
CH3
CH=NH
H2O
CH3
CHO
O
*2
O
COOH + 2CH3Li
无水醚
H2O
CCH3 O
Cl Lewis酸
O Na2CO3/H2O
*3
R'CCl + RCH=CH2
R'CH-CH2CR'
R'CH=CHCR'
*4
OH
H+ -H2O
KMnO4
O O HOC(CH2)4COH
Ø
醛或酮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不存在缔合现象。
88
9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10.3 醛酮的制备
一 制备概貌
1氧化 2直接醛基化 1 水合 2 硼氢化-氧化 1 氧化 3 傅氏酰基化 2 卤化-水解 4 加特曼-科赫反应
H2SO4
H2O
CH3 OH C CH 3 CO2H
88
26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2)与有机金属试剂加成
格氏试剂(RMgX)、金属炔化物(RC≡CNa)和有机锂 (RLi)等能与绝大多数醛、酮进行加成,其中最重要的是格 氏试剂与醛、酮的加成,加成物经水解后生成醇,这是由格 氏试剂制备醇的重要方法。
23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醛、酮的反应活性
R H
R > C=O R'
第四章碳氧双键的加成反应1

反应(克拿维纳盖尔反应) 二、Knoevenagel 反应(克拿维纳盖尔反应)
O O
CHO
+
COOEt
哌哌 (81%) COOEt
O CH3NO2
+
C H
N(CH3)2
C5H11NH2
O2NCH2
C H
N(CH3)2 (83%)
CN O COOEt
CN
+
RNH2,HAc
CN COOEt (100%)
22%
由苯甲醛合成萘满酮
CHO O HOOC HOOC 强强 COOEt COOEt
+
CHO
+
H2C COOEt EtONa C COOEt H2 H2 C PPA CH2 CH2
COOEt C C H CH2COOH
H3O+ HOOC
H2/Pt
(75-80%) O
HOOC
四、Darzens 反应
R2C=O + H2O*
R2C-OH O*H
R2C=O*+ H2O
Carbonyl compounds
CH2O CH3CHO CH3CH2CHO (CH3)2CHCHO (CH3)3CCHO CF3CHO C6H5CHO CH3COCH3 FCH2COCH3 CF3COCH3 CF3COCF3 C6H5COCH3
O
R1 强 R2
COOR C COOH H2
COOR R' C CH B O CH 2 C O R''
历历: H2C COOR C COOR H2 R'' R' C C O CH 2 C O B HC COOR C COOR H2 R'
有机化学课件第七章碳氧双键化合物(一)

碳氧双键化合物(一)
第七章 碳氧双键化合物(一)
一、碳氧双键化合物的结构
二、碳氧双键化合物的酸性 三、碳氧双键化合物的亲核加成和取代反应 (重点和难点) 四、不饱和羰基化合物 五、碳氧双键化合物的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节 碳氧双键化合物的结构
1.分类
碳氧双键 化合物
醛:羰基碳原子与氢原子相连的化合物。 酮:羰基碳原子与两个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 醌:具有特殊环状的不饱和二酮。 羧酸:含有羧基的化合物。 酰氯:羧酸的羟基被卤素取代的化合物。 酸酐:两分子羧酸脱水形成的产物。 羧酸衍生物 羧酸酯:羧酸和醇分子之间脱水形成的产物。 酰胺:羧酸和氨(胺)分子之间脱水形成的产物。 腈:含有碳氮三键的有机化合物。
O CH3CH2CH2 H O H CH3CH2 O CH3
丁醛
2-甲基丙醛
2-丁酮
3. 命名
醛、酮、羧酸的系统命名法是选择含有羰基或羧基的最长 碳链作为主链,并从靠近羰基或羧基的一端开始编号。
O CH 3 CH 3CH 2 2 CH 3 4 3 1 2-丁酮 2-苯基丙醛 O H CH 3CH 2 3 2 O 1
1800~1710 ~1725
腈 CH3CN 乙腈
酯 CH3COOCH3 乙酸甲酯
O CH3 CH3 CH3C N
CCH2CH3
COOCH3
环己(基)甲酸甲酯
马来酐
O C C N CH3 O
乙丙酐
OC2H5 H C
N,N-二甲基乙酰胺
OC2H5
OC2H5
C O
己内酯
O
C NH
己内酰胺
O
N-甲基邻苯二甲酰亚胺
原甲酸三乙酯
碳原子的位置也可用希腊字母表示。
醛酮的羰基上的加成反应

醛酮的羰基上的加成反应羰基双键与烯烃不同,由于π键的极化,氧原子带部分负电荷,碳原子带部分正电荷,由于氧原子可以形成稳定的氧负离子,有较大容纳负电荷的能力,所以碳氧双键中反应活性中心是带正电的碳原子,容易与带负电荷或有未共用电子对的原子或原子团(亲核试剂)相作用。
这种由亲核试剂进攻而发生的加成叫亲核加成。
1.与氰化氢加成醛和甲基酮可与HCN加成生成α—羟腈。
2.与NaHSO3加成醛和脂肪族甲基酮有此反应。
这一反应是典型的可逆反应,所以NaHSO3溶液是饱和的,而且需过量。
此反应常用于分离提纯醛酮。
碳原子数小于8以下的环酮也有此反应。
3.与格氏试剂反应醛酮与格氏试剂反应是合成醇的重要方法之一。
从上式可看出,甲醛得1°ROH,醛生成2°ROH,酮生成3°ROH。
例如4.与醇的加成⑴.醛与醇的反应等物质的量的醇与醛反应产物叫半缩醛,半缩醛很活泼,通常可再和1mol醇生成缩醛,缩醛较稳定可分离出来。
缩醛在稀酸中加热可水解成原来的醛。
有机合成中常利用此性质保护醛基。
⑵.酮在同样条件下可生成缩酮。
有些酮反应较难,可用二元醇反应,可生成环状缩酮。
5.与氨的衍生物反应氨的衍生物如羟氨(NH2OH)、肼(NH2NH2)、2,4—二硝基苯肼()均为弱亲核试剂,可与醛酮羰基反应。
醛酮与2,4—二硝基苯肼生成黄色不溶性苯肼的反应可用于鉴别、分离纯化醛酮。
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讲人 : 杨雪
1
反应机理 羰基的反应活性 醛酮类羰基化合物的加成反应 其它羰基化合物的相关反应
2
一、反应机理
1、可以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反应,机理如下:
3
2、也可以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反应,机理如下:
二、羰基的反应活性
1、底物的影响 a、电子效应
当羰基上连有吸电子基团时更容易进行亲核加成反应 ClCHO>HCHO>RCHO>CH3COR>RCOOR`>RCONR2`>RCOOb、空间效应 反应中,羰基碳原子由SP2杂化转化为SP3杂化,
把在与碳结合时,碳带负电荷,磷或硫带正电荷,碳和磷
或硫彼此相邻,并同时保持完整的八隅体结构,叫做叶立
德
Ph3P CH2
磷叶立德
O (CH3)2S CH2
硫叶立德
Witting反应条件比较温和且收率较高常用于合成制备烯烃
7
2、与醇的加成 在干燥氯化氢或浓硫酸的作用下,一分子醛和
一分子醇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分别称为半 缩醛或半缩酮
周期的氧氮重叠效果较差,固酰基比较活泼,而酯和酰胺 就比较稳定
酸酐因为共振效应为两个羰基所共有,因而对于一个羰 基来说,酸酐的稳定性就比酯小
酰胺中NH2- 碱性很强,是一个较弱的离去基团 所以 最稳定
19
Claisen酯缩合反应
两分子酯在碱的作用下失去一分子醇生成β-羰基酯 的反应称为克莱森缩合反应
OH2 C(CH3)2
11
O
10
Na2CO3
H2O, ,96%
O
O
适用范围:含有α氢的羰基化合物,可以进行自身羟醛缩合, 或不同羰基化合物之间的交错缩合
羟醛缩合的产物极易失去一分子水,固此反应是合成α, β-不 饱和醛酮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12
4、Perkin反应 芳醛与酸酐,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缩合反应,称
1、羧酸衍生物与亲核试剂的加成反应
反应机理如下:
R CO
L
H
Nu
Nu H
RCO
L
Nu RCO HL
Nu C O + HL
R
18
反应活性:
O
O RC
O
O
R
C
>
Cl R
O> C
R
C> OR`
R
C NH2
O
可以由共振效应和离去基团的碱性两种影响因素来解释 酰基中碳的2p轨道同氯的3p轨道重叠,相对于碳与同
反应机理如下:
8
半缩醛或半缩酮继续与一分子醇反应形成缩醛或缩酮
9
3、羟醛缩合反应 含有α氢的羰基化合物在酸或碱的催化作用下,
缩合形成β-羟基醛或β-羟基酮的反应称为羟醛缩合 反应
碱性条件下反应机理:
H2 OCCH
B
H
O C CH2 H
CH3CH O
O C CH2 H
OO
O
CH3CHCH2CH3
H2O
O + H2C PPh3
Ph Ph
+ Ph3P O Ph Ph
以丙酮为例,反应机理如下:
6
O H3C C CH3+ (C6H5)3P CHCH3
O P(C6H5)3 H3C C CHCH3
CH3
O P(C6H5)3 H3C C CHCH3
CH3
0 °C
H3C C CHCH3 + O P(C6H5)3 CH3
4
增加了空间拥挤程度,因而羰基碳原子如果连有较大 的基团,则不利于反应进行
O HCHO > CH3CHO > CH3 C CH3
2、亲核试剂的影响
a、带负电荷的亲核试剂比其共轭酸的亲核性强 OH >H2O
b、极性大的分子比极性小得分子亲核性强 HCN>H2O
c、同周期元素的负离子亲核性与碱性大小一致 R3C- >R2N- >RO- >F-
O
H COOH CC
Ar R
Ar O
OO
RCH2COCHCHCO RCH2COCCH2R
OR
CHO +
(CH3CH2CO)2O
CH3CH2COONa 130~135 °C,30h,60%~70%
CH=C COOH CH3
+ CH3CH2COOH
可应用于生产合成肉桂酸、香豆素、呋喃丙烯酸等重要原料
14
16
7、Cannizzaro反应
不含α氢的醛,在浓碱的作用下,能发生自身的的氧 化和还原作用
2HCHO + NaOH
HCOONa + CH3OH
Cannizzaro反应是连续两次亲核加成,反应机理如下:
O
H
HCH+ CO H
OH
O H C + CH3O
OH
O H C + CH3OH
O
17
四、其它羰基化合物的相关反应
5、Knoevenagel反应
它是对Perkin反应的改进,将酸酐改为活泼亚甲基化合 物后,由于有足够的活泼氢,因此在弱碱的作用下就可以 进行亲和加成
(CH3)3CCH2CH + H2C(COOC2H5)2 O
N H
,苯
(CH3)2CHCH2CH C(COOC2H5)2 + H2O
因为使用了弱碱,可以避免其自身缩合,从而扩大了在合 成中的使用范围
为Perkin(浦尔金)反应
反应一般式如下:
OO
ArCHO + RCH2COCCH2R RCH2COO
H COOH C C + RCH2COOH
Ar R
反应机理:
-B RCH2COCCH2R
OO
ArCHO
OO
RCH2COCCHR
RCH2COCCHCHAr
OR
13
Ar
CR O CH
C
CHR
O OC
15
6、Mannich反应
含有α氢的羰基化合物,与醛或氨之间发生的缩合反 应,称为Mannich反应
C CH3+ HCHO + HN(CH3)2 HCl
O
70%
H2 H2 C C C N(CH3)2HCl O
反应机理比较复杂,一般随反应物及操作条件不同,反应 机理也不尽相同
适用于含有活泼氢的化合物
O
OO
-OC2H5
2 CH3COC2H5
CH3CCH2COC2H5
反应机理如下:
CH3
O
NaOC2H5
COEt
C2H5OH
O CH2 COEt
d、同一主族元素的负离子亲核性与可极化度一致
I >Br >Cl >F
5
三、醛酮类羰基化合物的加成反应
1、Witting反应
第三周期元素如磷或硫可以利用其3d轨道,与碳的p轨 道重叠成pd- π键。这个π键具有很强的极性,可以和酮或 醛的羰基进行亲核加成,形成烯烃,这个反应称为Witting 反应:
H H3C C
H C CH
CH3CH CHCHO + HB
OH H B
10
酸性条件下反应机理
O
OH
H CH3CCH3
H2 -H CH3C C H
OH OH
CH3CCH3 CH3C CH2
OH H2
OH
H3C C C C(CH3)2
-H2O, -H H3C
O C
C H
H 转移 C(CH3)2
O H
H3C C C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