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效应对羧酸酸性的影响

电子效应对羧酸酸性的影响
电子效应对羧酸酸性的影响

酸性→ 电子效应对羧酸酸性的影响

成盐电子效应对羧酸酸性的影响

https://www.360docs.net/doc/4117570872.html,/yjhx/index3.htm

①诱导效应。羧酸酸性的强弱与它的整个分子的结构有关。在羧酸分子中与羧基直接或间接相连的原子或取代基,对羧酸的酸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饱和一元羧酸分子中,烃基上的氢原子被卤素、氰基、硝基等电负性大的基团取代后,由于这些取代基具吸电子诱导效应(-I),能通过碳链传递,使得分子中各原子之间的成键电子云密度降低,则氧-氢键的电子云更靠近氧原子,就有利于羧基中氢原子的离解。同时也使形成的羧酸负离子负电荷更为分散,稳定性增加,所以酸性增强。

取代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越强,取代基的数目越多,对羧酸的酸性影响就越大。例如卤素的吸电子诱导效应次序为:F>Cl>Br>I,在卤代乙酸中氟代乙酸的酸性最强,碘代乙酸的酸性最弱。α-碳原子上卤素原子的数目越多,吸电子的诱导效应就越大,则酸性越强。见表12-3及12-4所示。

取代基的诱导效应随着距离的增长而迅速减弱,通常经过三个原子后,诱导效应影响就

很弱了。见表12-5所示。

在大多数情况下,不饱和羧酸或芳酸比相应的饱和羧酸的酸性强。这是由于不同的杂化状态引起的,如sp、sp、sp杂化轨道中s成分增加时,吸电子能力则随之增强,不饱和程度越大,s成分就越多,吸电子的能力也越强。

—I效应:—C≡CR>—CR=CR>—CR CR

如乙烯基、乙炔基或芳基连接在饱和碳原子上时,它们表现为吸电子基,使其酸性增强:HC≡C—CH COOH H C=CHCH COOH C H—CH COOH CH CH CH COOH p K 3.32 4.35 4.31 4.82 通常是β,γ-不饱和羧酸的酸性较强,这可能是由于α,β-不饱和羧酸的双键或三键虽然离羧基最近,-I效应最大,但因α,β-不饱和羧酸分子中的双键或三键和羰基共轭,使其酸性不如β,γ-不饱和羧酸的酸性强。

芳环上直接连有羧基的芳酸,其酸性也比饱和一元羧酸强,但比甲酸弱。这是由于羧基直接与苯环相连,苯环的大π键与羧基的π键形成π,π-共轭体系,该共轭体系能分散芳香族羧酸电离所形成的羧基负离子的负电荷。随着羧基与苯环之间距离的增大,其酸性逐渐接近于饱和一元酸。例如:

对于二元羧酸来说,分子中有两个羧基,它们的氢原子可分两步离解:

有两个离解常数和。常比大得多,这是由于羧基是电负性较大的吸电子基团,在它的吸电子作用影响下使其另一个羧基容易离解,这种影响是随着两个羧基距离的增大而相应地减弱。另一方面,二元羧酸的一个羧基发生电离后,由于场效应的影响,使第二个羧基很难再发生电离,即第二个羧基上的活泼氢难于离去。此外,第二步电离所生成的产物是带两个负电荷的离子,存在两个负电荷之间的相互排斥作用,不稳定,难于生成。二元羧酸的都较乙酸的要大。

当第一个羧基离解生成羧基负离子后,对另一个未离解的羧基因—COO的强斥电子作用使其离解比较困难。因此,除草酸外,二元羧酸的p都要比乙酸的p K值大,即酸性小。

在脂肪族饱和一元羧酸中,由于烷基与不饱和基团C=O相连,而具有超共轭作用,则烷基起到斥电子的作用,从而增加了羧基碳原子上的电子云密度,不利于羧基中氢原子的离解和所形成的负离子中负电荷的分散,因此其酸性都比甲酸弱。

HCOOH CH COOH CH CH COOH (CH)CHCOOH (CH)CCOOH

p K 3.77 4.76 4.88 4.85 5.02

以上烷基取代羧酸的酸性变化不是很有规则,这也许因为除了电子效应外还有其他因素存在。

既然一些取代基或原子的吸电子或斥电子的能力可影响羧酸的酸性,于是就可通过测定各种取代羧酸的离解常数来推断各种取代基或原子的吸电子能力,如以乙酸为母体化合物,则取代基或原子的诱导效应的次序为:

吸电子基:—NO>—CN>—COOH>—F>—Cl>—Br>—I

>—C≡CH>—OCH>—C H>—CH=CH>H

斥电子基:—C(CH)>—CH(CH)>—CH CH>—CH>H

上述原子或取代基的诱导效应大小的次序,常因所连母体化合物的不同以及取代后原子间的相互影响等一些复杂因素的存在而有所不同,因而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它们的诱导效应的次序是不完全相同的。

②共轭效应。共轭体系上的取代基如-NO、-CN、-COOH、-CHO、-COR等,能降低共轭体系的电子云密度,称为吸电子共轭效应(-C),与其吸电子诱导效应(-I)

方向一致。另外,当共轭体系上的取代基为-NH、-NHR、-OH、-OR、-OCOR、-Cl、-Br等,由于存在p-π共轭,p电子向共轭体系转移,从而增加共轭体系的电子云密度,称为斥电子共轭效应(+C),与其吸电子诱导效应(-I)方向相反。芳环上取代基对羧基的影响和在饱和碳链中传递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芳环是共轭体系,分子一端所受的作用可以沿着共轭体系交替地传递到另一端。另外,芳环上取代基对芳酸酸性的影响,除了取代基的结构因素外,还将随取代基与羧基的相对位置不同而异。如苯甲酸对位上带有硝基时,硝基在苯环上有吸电子诱导效应(-I),又有吸电子共轭效应(-C),这两种效应都是吸电

子的,所以使取代苯甲酸的酸性明显增强。当苯甲酸的对位带-OCH时,就诱导效应来说是吸电子的(-I),能使羧酸的酸性增强;从共轭效应(p-π共轭)来说是斥电子的(+C),能使羧酸的酸性减弱。两种效应的影响方向相反,但由于共轭效应起主导作用,即+C>-I,两种效应综合结果还是斥电子的,使取代的苯甲酸酸性减弱。

当取代基在间位时,共轭效应受到阻碍,诱导效应起主导作用,但因与羧基相隔三个碳原子,影响大大减弱。例如硝基为吸电子诱导效应,使间硝基苯甲酸的酸性比苯甲酸的酸性增强,但比对硝基苯甲酸的酸性稍弱。位于羧基间位的甲氧基也表现为吸电子诱导效应,但其吸电子强度比硝基弱,所以间甲氧基苯甲酸的酸性比苯甲酸的酸性稍强,但比间硝基苯甲酸的酸性要弱。

邻位取代的苯甲酸情况比较复杂,共轭效应和诱导效应都要发挥作用,此外,还由于取代基团的距离很近,从而还要考虑空间效应的影响。一般说来,邻位取代的苯甲酸,除氨基外,不管是甲基、卤素、羟基或硝基等,其酸性都比间位或对位取代的苯甲酸强。见表12-6。

这种由于取代基位于邻位而表现出来的特殊影响叫做邻位效应。邻位效应的作用因素是复杂的,其中以电子效应、空间效应的影响较大。从表12-6可看出邻位取代的苯甲酸,不管取代基是吸电子基还是斥电子基,其酸性都比苯甲酸增强(除氨基外)。这时若邻位效应只从电子效应考虑,就无法解释为什么给电子的甲基和吸电子的硝基都使酸性显著增强。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空间效应引起的。

在邻、间、对三个硝基苯甲酸的离解具有很大的差异,这三个酸的p K值如下:

其中邻位异构体的酸性最强。在苯甲酸分子中羧基与苯环共平面,形成共轭体系,可是当其邻位有取代基后,因为它占据一定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排挤了羧基,使它偏离苯环平面。这就削弱了苯环与羧基的共轭作用,并减少了π键电子云向羧基偏移,从而使羧基氢原子较易离解,同时由于离解后带负电荷的氧原子与硝基中显正电性的氮原子在空间相互作用,而使羧酸负离子更为稳定。

所以邻位硝基苯甲酸的酸性比间位或对位硝基苯甲酸强。另外的原因是硝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使苯环上碳原子的电子云密度相对地降低,有利于羧基氢原子的离解,其邻位氧所受的影响较间位和对位大。间位和对位的诱导效应很微弱,主要看共轭效应,对位有共轭效应而间位则无共轭效应,故间位的酸性稍低于对位。

邻位上的取代基所占的空间越大,影响也就越大。另外电子效应也同时在起作用,吸电子能力越强的取代基,使酸性增强也就越多。例如:

③场效应。一般诱导效应是指通过分子链传递的静电作用。还有一种是通过空间传递所产生的诱导效应叫做场效应。任何一个带电粒子(包括极性共价键和极性分子)在其周围空间都存在静电场,在这个静电场中的任一个带电体都要受其静电力的作用,这就是场效应的本质。例如丙二酸的羧酸负离子除对另一端的羧基有诱导效应外,还有场效应。

这两个效应都使质子不易离去,因而使第二羧基的离解度大大减小。场效应的大小与距离平方成反比,距离愈远,作用愈小。通常要区别场效应和诱导效应是十分困难的,因为这两个效应往往同时存在,而且作用方向相同。但是当取代基在合适位置的时候,诱导效应与场效应方向相反,如:邻卤代苯丙炔酸中,卤素原子的吸电子诱导效应使得酸性增强,而C -X键偶极的场效应又使酸性减弱。对位或间位的卤素原子和羧基的质子相距较远,不存在场效应,所以邻卤代苯丙炔酸的酸性较相应的间位和对位酸的酸性稍弱。下面是三种氯代苯丙炔酸的酸性。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无法把场效应和诱导效应的影响区分开来。

实验九--羧酸和取代羧酸的性质

实验九羧酸和取代羧酸的性质 一、实验目的 1.验证羧酸和取代羧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2.掌握羧酸及取代羧酸的鉴别方法。 二、实验原理 羧酸均有酸性,与碱作用生成羧酸盐。羧酸的酸性比盐酸和硫酸弱,但比碳酸强,因此可与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成盐而溶解。饱和一元羧酸中甲酸的酸性最强,二元羧酸中草酸的酸性最强。羧酸和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有香味的酯。在适当的条件下羧酸可发生脱羧反应。甲酸分子中含有醛基,具有还原性,可被高锰酸钾或托伦试剂氧化。由于两个相邻羧基的相互影响,草酸易发生脱羧反应和被高锰酸钾氧化。 乙酰乙酸乙酯是由酮式和烯醇式两种互变异构体共同组成的混合物,因此它既有酮的性质,如能与2,4-二硝基苯肼反应生成橙色的2,4-二硝基苯腙沉淀,又有烯醇的性质,如能使溴水褪色,与三氯化铁溶液作用发生显色反应等。 三、仪器和药品 试管、烧杯、酒精灯、试管夹、带软木塞的导管等。 冰醋酸、草酸、苯甲酸、乙醇、异戊醇、乙酰乙酸乙酯、水杨酸、乙酰水杨酸、乳酸、酒石酸、2mol?L-1一氯乙酸、2mol?L-1三氯乙酸、2,4-二硝基苯肼、10%甲酸、10%乙酸、10%草酸、10%苯酚、托伦试剂、5%氢氧化钠溶液、5%盐酸、0.05%高锰酸钾溶液、0.05mol?L-1三氯化铁溶液、5%碳酸钠溶液、浓硫酸、溴水、饱和石灰水、甲基紫指示剂、pH试纸。 四、实验步骤 1.羧酸的酸性 (1)用干净的玻棒分别蘸取10%乙酸、10%甲酸、10%草酸、10%苯酚于pH 试纸上,观察和记录其pH并解释之。 (2)在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0.1g苯甲酸、水杨酸和1mL水,边摇边逐滴加入5%氢氧化钠溶液至恰好澄清,再逐滴加入5%盐酸溶液,观察和记录反应现象并解释之。 (3)在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0.1g苯甲酸、水杨酸,边摇边逐滴加入5%碳酸

电子效应及位阻效应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电子效应及位阻效应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刘晓 (西北大学化学系06级材料化学专业 西安 710069) 摘要:电子效应及位阻效应贯穿着整个有机化学的学习,故其在有机化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所掌握的知识有限,我仅将所学的具有代表性的知识进行整理小结,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电子效应 诱导效应 共轭效应 位阻效应 一.引言 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我们应该都碰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些问题的答案需要我们死记硬背,但有些问题的解答则有章可循.比如亲电加成的方向性,芳香族化合物的酸性,消去反应的方向性等,只要我们掌握了电子效应和位阻效应在这些反应中所起的作用,那么这类问题便迎刃而解了.那么电子效应,位阻效应到底在有机化学中扮演着一个怎样的角色呢? 二.电子效应与位阻效应的简介 电子效应是指电子密度分布的改变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电子效应可以根据作用方式分为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两种类型。 诱导效应 1.诱导效应的定义 一般以氢为比较标准,如果电子偏向取代基,这个取代基是吸电子的,具有吸电子的诱导效应,用-I (Inductive effect )表示; CR 3 X Y H 3 CR 3 -I 效应 标准 +I 效应 2.诱导效应的特点 诱导效应是沿σ键传递的,离吸(或斥)电子基团越远,效应越弱。大致隔三个单键后,诱 导效应就很弱,可忽略不计了。例如C H 3CH 2 CH 2CH 2 CH 2 Cl δ δ δ δ δ δ + ++, 其中δ表示微 小,δδ表示更微小,依此类推。 诱导效应有叠加性,当两个基团都能对某一键产生诱导效应时,这一键所受的诱导效应是这几个基团诱导效应的总和。方向相同时叠加,方向相反时互减。 诱导效应只改变键的电子云密度分布,不改变键的本质。无论所受诱导效应的大小和方向如何,σ键仍是σ键,π键仍是π键。 3.诱导效应的强弱,取决于基团吸电子能力或斥电子能力的大小。 下列是一些能产生诱导效应的基团 吸电子基团:带正电荷的基团,如:-OR2+、-NR3+ ;卤素原子,如:-F 、-Cl 、-Br 、-I ;带氧原子或氮原子的基团,如:-NO2、>C =O 、-COOH 、-OR 、-OH 、-NR2;芳香族或不饱和烃基,如: -C 6H 5、-C ≡R 、-CR =CR 2 斥电子基团:带负电荷的基团,如:-O-、-S-、-COO-;饱和脂肪族烃基,如: -CR 3、-CHR 2、-CH 2R 、-CH 3

大学无机化学第十三章试题及答案电子教案

大学无机化学第十三章试题及答案

第十四章碳族元素 总体目标: 1.掌握碳、硅单质、氢化物、卤化物和含氧化物的性质和制备 2.了解硅酸和硅酸盐的结构与特性 3. 了解锗、锡、铅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的性质 各节目标: 第一节碳单质及其化合物 1.了解单质碳的结构、同素异形体和性质 2.掌握CO、CO2的结构、性质、制取和用途;碳酸的酸性;碳酸盐的水解性和热稳定性。 第二节硅单质及其化合物 1.掌握单质硅的结构、性质和制取 2.掌握SiO2的结构和性质 3.了解硅酸的酸性;硅酸盐的结构和性质;A型分子筛的结构和实际应用 4.掌握硅烷的制备、热稳定性、还原性和水解性 5.了解卤化硅的制备和性质 第三节锗、锡、铅 1.了解锗、锡、铅单质的性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的酸碱性 2.掌握Sn(Ⅱ)的还原性、水解性和Pb(Ⅳ)的氧化性、Pb(Ⅱ)盐的溶解性,从而掌握高价化合物氧化—还原的变化规律。 习题 一选择题 1.石墨晶体中层与层之间的结合力是( ) (吴成鉴《无机化学学习指导》) A.金属健 B.共价健 C.范德华力 D.离子键 2.碳原子之间能形成多重键是因为( ) (吴成鉴《无机化学学习指导》)

A .碳原子的价电子数为4 B.碳原子的成键能力强 C.碳原子的半径小 D.碳原子有2p 电子 3.下列碳酸盐与碳酸氢盐,热稳定顺序中正确的是( ) A.NaHCO 3Ca(HCO 3)2 B.Na 2CO 3>PbCO 3 C.(NH 4)2CO 3>K 2CO 3 D.Na 2SO 3>Na 2SO 4

电子效应对羧酸酸性的影响学习资料

电子效应对羧酸酸性 的影响

酸性→ 电子效应对羧酸酸性的影响 成盐电子效应对羧酸酸性的影响 https://www.360docs.net/doc/4117570872.html,/yjhx/index3.htm ①诱导效应。羧酸酸性的强弱与它的整个分子的结构有关。在羧酸分子中与羧基直接或间接相连的原子或取代基,对羧酸的酸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饱和一元羧酸分子中,烃基上的氢原子被卤素、氰基、硝基等电负性大的基团取代后,由于这些取代基具吸电子诱导效应(-I),能通过碳链传递,使得分子中各原子之间的成键电子云密度降低,则氧-氢键的电子云更靠近氧原子,就有利于羧基中氢原子的离解。同时也使形成的羧酸负离子负电荷更为分散,稳定性增加,所以酸性增强。 取代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越强,取代基的数目越多,对羧酸的酸性影响就越大。例如卤素的吸电子诱导效应次序为:F>Cl>Br>I,在卤代乙酸中氟代乙酸的酸性最强,碘代乙酸的酸性最弱。α-碳原子上卤素原子的数目越多,吸电子的诱导效应就越大,则酸性越强。见表12-3及12-4所示。

取代基的诱导效应随着距离的增长而迅速减弱,通常经过三个原子后,诱导效应影响就很弱了。见表12-5所示。 在大多数情况下,不饱和羧酸或芳酸比相应的饱和羧酸的酸性强。这是由于不同的杂化状态引起的,如sp、sp、sp杂化轨道中s成分增加时,吸电子能力则随之增强,不饱和程度越大,s成分就越多,吸电子的能力也越强。 —I效应:—C≡CR>—CR=CR>—CR CR 如乙烯基、乙炔基或芳基连接在饱和碳原子上时,它们表现为吸电子基,使其酸性增强: HC≡C—CH COOH H C=CHCH COOH C H—CH COOH CH CH CH COOH p K 3.32 4.35 4.31 4.82 通常是β,γ-不饱和羧酸的酸性较强,这可能是由于α,β-不饱和羧酸的双键或三键虽然离羧基最近,-I效应最大,但因α,β-不饱和羧酸分子中的双键或三键和羰基共轭,使其酸性不如β,γ-不饱和羧酸的酸性强。 芳环上直接连有羧基的芳酸,其酸性也比饱和一元羧酸强,但比甲酸弱。这

缺电子化合物

有哪些缺电子原子? 浏览次数:3826次悬赏分:0|解决时间:2006-4-3 12:08|提问者:明月天涯共此时 最佳答案 硼族 Li, Be, B, Al等原子的价层原子轨道数多于价电子数,由这些原子形成的化合物,常常因为没有足够的电子使原子间均能形成二电子键,而出现缺电子多中心键,如:3c-2e氢桥键,3c-2e硼桥键,3c-2e硼键,5c-6e硼键,3c-2e金属甲基桥键等。这些缺电子多中心键,使这类化合物结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硼族的基本特点在于其族原子的缺电子性。它们有充分利用价轨道,力求生成更多的键,以增强体系稳定性的强烈倾向。以族原子为核心所组成单核、双核或多核的分子、分子离子物种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因各元素的半径、电子层结构而异。或生成分子内的多中心键,或以桥键生成二聚体,或与电子给予体进行加合。硼族缺电子化合物作为Lewis酸而起催化作用亦借助这种加合性。 缺电子就是他形成稳定化合物后,最外层电子少于8(AlCl3..Al最外层有6个电子)..还有B..也是很经典的缺电子原子..如B2H6 相对的..有富电子化合物..如PCl5..P最外层有10个电子 缺电子化合物 electron-defect compounds 由价电子数少于价层轨道的缺电子原子形成的化合物。包括:(1)由缺电子原子与多电子原子化合物形成的配键化合物,如[BF3←NH3],Al2Cl6,BeCl2链状多聚分子,含离域π键。(2)由缺电

子原子与等电子原子化合形成的缺电子分子,如B2H6,共有12个价电子,按经典结构式需要7个共价键、14个价电子,还缺2个,多形成缺电子多中心键。(3)由缺电子原子与缺电子原子化合形成的化合物,其键型已逐渐向金属键过渡。 原子数相同、电子总数相同的微粒,互称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的结构相似、物理性质相近。 (1)根据上述原理,仅由第2周期元素组成的共价分子中,互为等电子体的是:和。(任意写出一组即可) (2)此后,等电子原理又有所发展。例如,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微粒,只要其原子数相同,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同,也可互称为等电子体,它们也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在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物质中,与NO-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 。(任意写出一个即可) 答案 (1)CO和N2或CO2和N2O(2分) (2)O3或SO2(2分) 惰性电子对效应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惰性电子对 位于化学元素周期表第4.5.6周期的p区元素Ga,In,Tl;Ge,Sn,Pb;As,Sb,Bi等,有保留低价态,不易形成最高价的倾向,这叫惰性电子对效应。这种现象跟长周期中各族元素最高价态与族数相等的倾向是不协调的。即屏蔽效应。

实验七羧酸的性质

实验七羧酸的性质 【实验目标】 1.验证羧酸的性质. 2.了解肥皂的制备原理和性质 【实验用品】 1.仪器:试管、试管架、酒精灯、量筒、烧杯(20ml、50ml)、角匙、点滴板、胶头滴管、玻璃棒、带导管橡皮塞、火柴、水浴锅等。 2.试剂: 1mol/L甲酸、1mol/L乙酸、1mol/L草酸、无水乙醇、浓硫酸、冰醋酸、1mol/L苯甲酸、3mol/L硫酸、6mol/L盐酸、饱和碳酸钠溶液、1mol/L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5%),三氯化铁(1%),氨水(1:1),刚果红试纸。【实验内容和步骤】 一、羧酸的性质 1.酸性试验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滴甲酸、5滴乙酸,5滴草酸,各加入lmL蒸馏水,振摇使其溶解。然后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少许酸液,在同一条刚果红试纸[1]上划线。比较试纸颜色的变化和颜色的深浅,并比较三种酸的酸性强弱。 2. 成盐反应 苯甲酸钠的生成与分解。取0.2G苯甲酸晶体,加入lmL水,振摇后观察溶解情况。然后滴加几滴20%NaOH溶液,振摇后观察有什么变化。再滴加几滴 6mol·L-1盐酸溶液,振摇后再观察现象。 3. 成酯反应在干燥试管中,加入1mL无水乙醇和1mL冰乙酸,并滴加3 滴浓H 2SO 4 。摇匀后放入70~80℃水浴中,加热10分钟(也可在直接火上加热, 微沸2~3分钟)。放置冷却后,再滴加约3mL饱和Na 2CO 3 溶液,中和反应液至出 现明显分层,并可闻到特殊香味。 4. 甲酸的还原性(银镜反应):准备3支洁净试管中加入1mL20%NaOH溶液[2],并滴加5~6滴甲酸溶液。 在第2支试管中,加入1mL(1∶1)氨水,并滴入5~6滴5%AgNO 3 溶液。再取第3支洁净试管,将上述两种溶液一并倒入其中,并摇匀。若产生沉淀,则

常见酸的酸性强弱的比较

常见酸得酸性强弱得比较 首先要瞧您就是哪种酸碱理论如果就是电离理论。则Ka越大,越易电离,酸性越强。如果就是质子理论。则越容易给出质子,酸性越强 含氧酸得酸性强弱得判据: 在有氧酸根中,主元素得非金属性越强,与氧得结合能力就越强,于就是与氢之间得键得键能就越小,氢就越容易游离出来。 b5E2RGbCAP ①不同元素得最高价含氧酸,成酸元素得非金属性越强,则酸性越 强。如非金属性Cl>S>P>C>Si则酸性: HClO4>H2SO4>H3PO4>H2CO3>H2SiO3p1EanqFDPw ②同种元素得不同价态含氧酸,元素得化合价越高,酸性越强。有些高价酸在通常情况下氧化性强于酸性,就就是说通常这些酸都显氧化性而不显酸性,比如高锰酸与高氯酸。在书写方程式得时候要注意不要忽略了酸得强氧化性。DXDiTa9E3d 酸性HClO4>HClO3>HClO2>HClO<氧化性HClO>HClO2>HClO3>HClO4)RTCrpUDGiT H2SO4>H2SO3,HNO3>HNO2,H3PO4>H3PO3>H3PO2 无氧酸<气态氢化物得水溶液)酸性强弱得判据:对于无氧酸来说,在元素周期表中,卤素得无氧酸就是同周期中最强得,例如HCl > H2S。5PCzVD7HxA

在氢硫酸溶液里,硫化氢分子内存在着氢键,这个氢键使硫化氢得结构更加稳定,所以氢在水中更加不容易电离出来,所以硫化氢得酸性弱于盐酸得酸性。jLBHrnAILg ①同一主族元素,核电荷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氢化物酸性越强。 如酸性:HI>HBr>HCl>HF(弱酸> ②非同一主族元素得无氧酸酸性,需靠记忆。如酸性:HCl>HF>H2S 由反应方向判据: 酸A+盐B→盐A’+酸B’ 则酸性A>B’如: CO2+2H2O+NaBO2=H3BO3+NaHCO3, H3BO3+Na2CO3=NaBO2+NaHCO3+H2O,xHAQX74J0X 则酸性:H2CO3>H3BO3>HCO3- 由R-O-H模型来判据: R元素得价态越来越高,半径越小,则R-OH得酸性越强,R元素得价态越低,半径越大,则R-O-H得碱性越强,如第三周期元素得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NaOH、Mg(OH>2、Al(OH>3、H2SiO3、 H3PO4、H2SO4、HClO4。自左至右,碱性减弱,酸性增强。LDAYtRyKfE

学习参考:有机化学中的电子效应

有机化学中的电子效应 电子效应是影响有机化合物反应活性和反应规律的重要因素之一,深入理解有机化学中的电子效应,可以对有机化学的认识由感性向理性方向发展。 电子效应包括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和超共轭效应;有时三种效应同时存在,表现共同作用的综合结果。 一、诱导效应(Inductive effect ) 诱导效应是电子效应的一种,是由路易斯(Lewis )首先提出。路易斯认为,对于有机化合物,诱导效应是由一个电负性较强的原子X 取代了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后,在C -X 键上产生一个极性分布,这个极性分布通过电性诱导作用,在分子中其它键上引起一系列的极性变化,结果在整个分子中产生一个向着X 原子方向的较大范围的电子运动,这种电子运动称为诱导效应: C δ- 电负性比碳弱的元素原子也可以在分子中引起一系列的极性变化,只是所产生的诱导效应的方向刚好相反。 诱导效应是指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一个基团或原子后,由于原子的电负性差异,导致σ键电子的移动,使分子中的电子云密度分布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不但发生在直接相连的部分,也可以影响到不直接相连的部分。这种因某一原子或基团的极性而引起电子沿碳链向某一方向移动的效应,称为诱导效应。 如氯丙烷分子中,取代在碳上的氯原子的电负性较强, C -Cl 键产生偶极,使与氯原子连接的第一个碳原子(α-碳原子)产生部分正电荷(δ+),也使第二个碳原子带有部分正电荷,第三个碳原子带有更少的正电荷,依次影响下去。这种影响的特征是沿着碳链传递,并随着碳链的增长而迅速减弱或消失,一般传递到第三个碳原子就可忽略不计。诱导效应是一种静电作用,共用电子并不能完全转移到另一原子,只是电子云密度分布发生变化,亦即键的极性发生变化。 δ + δ+ δ+ δ- CH 3—CH 2—CH 2→Cl 1.静态诱导效应(I s ) 诱导效应分为静态诱导效应和动态诱导效应。静态诱导效应是由分子本身结构决定的,是分子本身所固有的极化效应,与由极性溶剂或反应试剂等产生的外电场无关。 ⑴ –I 效应和+I 效应 静态诱导效应通常采用烷烃H -CR 3上的氢作为比较标准,规定其为0。如果用电负性较碳原子大的X 取代了H -CR 3中的氢原子后,化合物X -CR 3中-CR 3部分的电子云密度比在H -CR 3中小,X 叫做吸电子基团。由吸电子基团引起的诱导效应,叫做吸电子诱导效应,用-I 表示。如果用电负性较碳原子小的Y 取代了H -CR 3中的氢原子,化合物Y -CR 3中-CR 3部分的电子云密度比在H -CR 3中大,Y 叫做给电子基团。由给电子基团引起的诱导效应,叫做给电子诱导效应,用+I 表示。

深圳市2017年高三年级一模理综(含答案)

深圳市2017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一模)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Mg 24 S 32 Ca 40 Zn 6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和核仁都是含有DNA的细胞器 B.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可发生质壁分离 C.硝化细菌可依靠有氧呼吸利用葡萄糖的能量 D.线粒体不能分解葡萄糖但可产生ATP 2.下列关于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信息从碱基序列到氨基酸序列不会损失 B.密码子中碱基的改变一定会导致氨基酸改变 C.D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决定mRNA的序列 D.每种tRNA可以识别并转运多种氨基酸 3.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剪取0.5~1cm洋葱根尖放入4℃的低温环境中诱导 B.待根长至1cm左右时将洋葱放入卡诺氏液中处理 C.材料固定后残留的卡诺氏液用95%的酒精冲洗 D.经龙胆紫染液染色后的根尖需用清水进行漂洗 4.下列关于神经细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不能向细胞外分泌化学物质 B.静息状态下钾离子外流需要消耗ATP C.受刺激后细胞膜外电位变为负电位 D.膝跳反射过程中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 5.松土是农作物栽培的传统耕作措施。相关看法不合理的是 A.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促进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 B.能加快枯枝落叶、动物遗体和粪便等有机物的分解 C.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可能成为沙尘暴的一种诱发因素 D.降低土壤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6.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灰身和黑身是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长翅灰身果蝇杂交的子代中出现了残翅雌果蝇,雄果蝇中的黑身个体占1/4。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B.两对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 C.子代不会出现残翅黑身雌果蝇 D.亲本雌蝇只含一种隐性基因 7.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豆浆、食盐水均可产生丁达尔效应B.利用生物质能就是间接利用太阳能 C.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主要发生化学腐蚀D.纯铝质轻,耐腐蚀性强,可直接用作航天材料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28 g CO 和C2H4混合气体中的碳原子数为N A B.1 mol N2与3 mol H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C.标准状况下,11.2 L 己烷中含有的碳碳键数为2.5N A

羧酸酸性比较

酸性→ 电子效应对羧酸酸性的影响 ①诱导效应。羧酸酸性的强弱与它的整个分子的结构有关。在羧酸分子中与羧基直接或间接相连的原子或取代基,对羧酸的酸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饱和一元羧酸分子中,烃基上的氢原子被卤素、氰基、硝基等电负性大的基团取代后,由于这些取代基具吸电子诱导效应(-I),能通过碳链传递,使得分子中各原子之间的成键电子云密度降低,则氧-氢键的电子云更靠近氧原子,就有利于羧基中氢原子的离解。同时也使形成的羧酸负离子负电荷更为分散,稳定性增加,所以酸性增强。 取代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越强,取代基的数目越多,对羧酸的酸性影响就越大。例如卤素的吸电子诱导效应次序为:F>Cl>Br>I,在卤代乙酸中氟代乙酸的酸性最强,碘代乙酸的酸性最弱。α-碳原子上卤素原子的数目越多,吸电子的诱导效应就越大,则酸性越强。见表12-3及12-4所示。 取代基的诱导效应随着距离的增长而迅速减弱,通常经过三个原子后,诱导效应影响就很弱了。见表12-5所示。

在大多数情况下,不饱和羧酸或芳酸比相应的饱和羧酸的酸性强。这是由于不同的杂化状态引起的,如sp、sp、sp杂化轨道中s成分增加时,吸电子能力则随之增强,不饱和程度越大,s成分就越多,吸电子的能力也越强。 —I效应:—C≡CR>—CR=CR>—CR CR 如乙烯基、乙炔基或芳基连接在饱和碳原子上时,它们表现为吸电子基,使其酸性增强:HC≡C—CH COOH H C=CHCH COOH C H—CH COOH CH CH CH COOH p K 3.32 4.35 4.31 4.82 通常是β,γ-不饱和羧酸的酸性较强,这可能是由于α,β-不饱和羧酸的双键或三键虽然离羧基最近,-I效应最大,但因α,β-不饱和羧酸分子中的双键或三键和羰基共轭,使其酸性不如β,γ-不饱和羧酸的酸性强。 芳环上直接连有羧基的芳酸,其酸性也比饱和一元羧酸强,但比甲酸弱。这是由于羧基直接与苯环相连,苯环的大π键与羧基的π键形成π,π-共轭体系,该共轭体系能分散芳香族羧酸电离所形成的羧基负离子的负电荷。随着羧基与苯环之间距离的增大,其酸性逐渐接近于饱和一元酸。例如: 对于二元羧酸来说,分子中有两个羧基,它们的氢原子可分两步离解:

电子效应对有机的影响.doc1

电子效应对有机的影响 摘要:机化合物是一个由原子或原子团组成的整体。这些原子和原子团是互相影响的。这些影响主要是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本文综述了电子效应中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对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影响。 关键词:原子团电子效应空间效应诱导效应共轭效应 有机化合物分子是由原子或原子团组成的,这些原子和原子团是相互影响的,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电子效应包括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和场效应。本文主要讨论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 一、诱导效应与共轭效应的定义 1、诱导效应:是指在有机分子中引入一原子或基团后,使分子中成键电子云密度分布发生变化,从而使化学键发生极化的现象。 2、共轭效应:又称离域效应,是指由于共轭π键的形成而引起分子性质的改变的效应。 二、产生原因 诱导效应是由于一个共价键的价电子对在两原子间的不对称状态(键的极性状态),或由于一个成键原子带有电荷所引起。一个共价键价电子对的不对称共用状态是由这两个成键原子的电负性不同引起的。例如在氯乙烷分子中由于氯的电负性比碳大,Cl─C键中共用电子对偏向氯原子,并由此使相邻碳-碳键本来应是对称共用的电子对也往氯原子方向偏移,使碳-氢键已偏向碳原子的不对称共用电子对向碳原子进一步偏移。 共轭效应是由于分子中存在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双键他们之间间隔 三,它们对于有机的影响 1、诱导效应对有机的影响 ①诱导效应对碳碳双键加成的影响碳碳双键的加成一般情况是亲电加成。当具 有不同诱导效应的原子或原子团连在双键碳原子上时,对双键加成速度大小和方向都 有显著影响:当连有具有十I效应的基团时,双键电子云密度增加,反应速度加快,当 连有具有一I效应的基团时,双键上电子云密度减少,反应速度减小。(见表一)。 可能,而将进行亲核加成。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

1、某气体AB在高温下建立下列平衡:AB(g) A(g)+B(g)。若将1.00 mol此气体在T= 300K,P =101 kPa下放在某密闭容器中,加热到600 K时,有25.0% 解离。此时体系的内部压力为 ( ) (A)253 kPa(B)101 kPa(C)50.5 kPa(D)126 kPa 2、已知下列反应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和标准平衡常数: (1) C (s) + O2(g) → CO2 (g) △G1?,K 1? (2) CO2(g) → CO (g) + 1/2 O2 △G2?,K2? (3) C (s) +1/2 O2→ CO (g) △G3?,K3? 则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A)△G3?= △G1?+ △G2?(B)△G3?= △G1?×△G2? (C)K3?= K1?–K2?(D)K3?= K1?+ K2? 3、0.010 mol?L–1的一元弱碱(K b? = 1.0 × 10–8)溶液与等体积水混合后,溶液的pH值为()(A)8.7 (B)8.85 (C)9.0 (D)10.5 4、0.1mol·L–1的NaHCO3溶液的pH值为 ( ) (已知H2CO3的Ka1?= 4.2×10–1Ka2? = 5.61× 10–11) (A)5.6 (B)7 (C)9.7 (D)13 5、欲增大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可向其饱和溶液中加入() (A)KNO3(B)NaCl (C)AgNO3(D)H2O 6、可以表示4d1电子的一组量子数是() (A)(4, 2, -2, -1/2) (B)(4, 3, -1, +1/2) (C)(4, -2, 1, +1/2)(D)(4, 4, -2, -1/2) 7、下列关于NH3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弱碱(B)具有配位性(C)具有氧化性(D)H原子可被其它基团取代 8、在HAc溶液中,加入NaAc会导致: (A)同离子效应(B)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C)盐效应(D)降低溶液中Ac-浓度 9、在密闭溶器中,A、B、C三种理想气体建立化学平衡,它们的反应是:A+B=C,在相同的温度下若体积缩小2/3,则平衡常数为原来的: (A)3倍(B)2倍(C)9倍(D)不变 10、由电对MnO4-与Mn2+与Fe3+/Fe2+组成原电池,已知电对MnO4-/ Mn2+的φθ大于Fe3+/Fe2+ E°值,若增大溶液的PH值,原电池的电动势将: (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判断 11、下述何种物质不能起酸的作用: (A)HSO4-(B)NH4+ (C)H2O (D)NaH 12、决定弱酸和强酸因素是 (A)浓度(B)电离度(C)电离常数(D)溶解度 13、已知在一定的温度下,CdCO3的Ksp=4.0×10-12,Cd(OH)2的Ksp=3.2×10-14,那么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 (A)CdCO3>Cd(OH)2 (B)CdCO3<Cd(OH)2 (C)CdCO3= Cd(OH)2(D)不能确定 14、Ag2S的溶度积Ksp的表示式为: (A)Ksp=c(Ag+)c(s2-) (B)Ksp= c(Ag+)c(s2-) 2 (C)Ksp= 2c(Ag+)c(s2-) (D)Ksp= c(Ag+) 2c(s2-) 15、对于下列电极反应,MnO2+4H++2e=Mn2++2H2O如果增大溶液的pH值,则该电极的电极电势: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能判断 16、滴定分析要求相对误差为正负0.1%,若称取试样的绝对误差为0.0002g,则一般至少称样

电子效应对羧酸酸性的影响

酸性→ 电子效应对羧酸酸性的影响 成盐电子效应对羧酸酸性的影响 https://www.360docs.net/doc/4117570872.html,/yjhx/index3.htm ①诱导效应。羧酸酸性的强弱与它的整个分子的结构有关。在羧酸分子中与羧基直接或间接相连的原子或取代基,对羧酸的酸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饱和一元羧酸分子中,烃基上的氢原子被卤素、氰基、硝基等电负性大的基团取代后,由于这些取代基具吸电子诱导效应(-I),能通过碳链传递,使得分子中各原子之间的成键电子云密度降低,则氧-氢键的电子云更靠近氧原子,就有利于羧基中氢原子的离解。同时也使形成的羧酸负离子负电荷更为分散,稳定性增加,所以酸性增强。 取代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越强,取代基的数目越多,对羧酸的酸性影响就越大。例如卤素的吸电子诱导效应次序为:F>Cl>Br>I,在卤代乙酸中氟代乙酸的酸性最强,碘代乙酸的酸性最弱。α-碳原子上卤素原子的数目越多,吸电子的诱导效应就越大,则酸性越强。见表12-3及12-4所示。 取代基的诱导效应随着距离的增长而迅速减弱,通常经过三个原子后,诱导效应影响就

很弱了。见表12-5所示。 在大多数情况下,不饱和羧酸或芳酸比相应的饱和羧酸的酸性强。这是由于不同的杂化状态引起的,如sp、sp、sp杂化轨道中s成分增加时,吸电子能力则随之增强,不饱和程度越大,s成分就越多,吸电子的能力也越强。 —I效应:—C≡CR>—CR=CR>—CR CR 如乙烯基、乙炔基或芳基连接在饱和碳原子上时,它们表现为吸电子基,使其酸性增强:HC≡C—CH COOH H C=CHCH COOH C H—CH COOH CH CH CH COOH p K 3.32 4.35 4.31 4.82 通常是β,γ-不饱和羧酸的酸性较强,这可能是由于α,β-不饱和羧酸的双键或三键虽然离羧基最近,-I效应最大,但因α,β-不饱和羧酸分子中的双键或三键和羰基共轭,使其酸性不如β,γ-不饱和羧酸的酸性强。 芳环上直接连有羧基的芳酸,其酸性也比饱和一元羧酸强,但比甲酸弱。这是由于羧基直接与苯环相连,苯环的大π键与羧基的π键形成π,π-共轭体系,该共轭体系能分散芳香族羧酸电离所形成的羧基负离子的负电荷。随着羧基与苯环之间距离的增大,其酸性逐渐接近于饱和一元酸。例如:

对惰性电子对效应产生的原因的理解

对惰性电子对效应产生的原因的理解 王友梅(2007210350)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武汉,430079 ) 摘要:关于惰性电子对效应的产生原因目前有各种不同的解释。本文从原子结构理论、热力学理论和相对论性效应三个方面的原因进行理解的。 关键词:惰性电子对效应原子结构理论热力学原理相对论性效应 周期表中p区下方的金属元素,即Tl、Pb、Bi和Po在化合物中的特征氧化态表现“反常”,他们的低价氧化态化合物,即Tl(I)、Pb(II)、Bi(Ⅲ)和Po(Ⅳ)的化合物最稳定。如表1:P区金属元素氧化态的变化(6s2的稳定性)。 表1 几种元素的价电子结构与氧化数 长期以来,学者们认为这是由于这四种元素存在6s2惰性电子对的之故。这种现象为西奇威克最先注意到,并称之为“惰性电子对效应”。 “惰性电子对效应”比较直观的解释了上述现象,但对本质没有加以阐明。 我是从原子结构理论、热力学理论和相对论性效应三个方面进行理解的。 1 原子结构理论 西奇威克(NVsigdwick) 等人认为轻重元素与族数相同的高氧化态不稳定是由于刚充满的d(或f)亚层的屏蔽作用较弱,价电子受到核引力较强,故在失去np电子之后,一对强穿透力的ns电子就极难失去了。德拉戈(R·S·Drago)等人反对上述观点,认为不存在什么惰性电子对,他们提出的原因是:第一,壳层效应较重元素的价层轨道的重迭程度较差。第二,全满d(和f)亚层强烈排斥键合原子的原子实,结果使重元素价层轨道不能充分参与成键,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此效应愈大,以至高氧化态愈难显现,低氧化态都相对稳定了。 所谓“原子结构”,在化学研究领域内,主要是讨论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情况。为便于讨论,现以V A族元素为例,将其原子与价电子电离有关的外围电子排布情况列于表2。 我们知道,基态原子外层电子填充顺序为→ns →(n-2)f →(n-1)d →np所以,表2是按电子填充顺序排列的。但通过对基态原子和离子内轨道能级的研究,从大量光谱数据中总结出的经验规律可知,价电子电离顺序为→np → ns → (n-1)d →(n-2)f 因此,在氧化值为+3

羧酸的化学性质和制备

羧酸的化学性质和制备羧酸的主要化性示意图: C H α-氢的反应 亲核试剂进攻发生酯化等反应 (羟基取代反应) 酸性 一、酸性和成盐 RCOOH + +NaOH NaHCO RCOONa H2O RCOONa CO2 RCOOH+ + + ↑H2O 注1:有机酸酸性强于碳酸,故用NaHCO3可以区分有机酸与醇或酚: 石碳酸 水杨酸 NaHCO3 ( ) 注2:羧酸酸性的影响因素 (1)一元酸酸性影响因素: ①连有吸电子基,酸性↑;吸电子基数目↑、与羧基间距↓,酸性↑↑; ②连有给电子基,酸性↓;给电子基数目↑、与羧基间距↓,酸性↓↓; ③苯甲酸的特殊性: COOH ,苯基对羧基的电子效应是弱-I和+C,+C>–I,因此, 苯甲酸的酸性比甲酸弱,但比一般的羧酸强(R电子效应是+I和+C):R-COOH﹤Ph-COOH﹤HCOOH 例如: 1、PKa 2.86 1.26 0.64 ClCH2COOH Cl2CHCOOH Cl3CCOOH 解释:Cl的强吸电子作用使得酸性随着同位Cl原子个数的增多而增强。 2、 HCOOH CH3COOH ClCH2COOH EtCOOH PhCOOH Pka 3.77 4.74 2.86 4.88 4.20

解释:Cl 的强吸电子作用使氯乙酸的酸性最强;其次为甲酸(H 对酸性无影响);甲基和乙 基都是给电子基团,使酸性下降(两者作用相差不多);苯甲酸由于苯基的+C 大于-I ,使酸性弱于甲酸而大于乙酸和丙酸。 (2)取代苯甲酸的酸性影响因素: COOH COOH COOH COOH COOH COOH COOH NO 2 NO 2 2OH OH Pka 4.20 2.21 3.49 3.422.98 4.08 4.57 分析:①硝基是吸电子基,使硝基取代的苯甲酸酸性强于苯甲酸; 间位时无共轭效应,因此间硝基苯甲酸酸性弱于邻对位; 邻位诱导效应较强与对位,酸性应略强于对位,但数据显示邻位强于对位很多,原因在于邻位时硝基与羧基的空间位阻造成基团的扭转,破坏了共轭体系而削弱了苯环对羧基的给电子作用,使酸性增强,同时羧基负离子与硝基中显正电性的氮原子相互作用而稳定,使其酸性大大增强。 ②羟基是给电子基,酸性应弱于苯甲酸,但只有对位符合,因为: 间位时无共轭,只有-I ,所以间位酸性反而强于苯甲酸; 邻位时由于邻位基团间的空间位阻,削弱了共轭效应,使羟基的-I 效应起了主导作用,且邻位的羟基可与羧基负离子形成分子内内氢键,反而酸性大大增强。 邻位效应——邻位基团对活性中心的影响,主要有两种:一是邻位的空间位阻使共轭减弱; 二是邻位基团可起稳定化作用(如羟基与羧基负离子可形成内氢键)。 ③邻位效应的影响使得邻羟基苯甲酸的酸性接近邻硝基苯甲酸,可见: 邻位效应使邻位取代苯甲酸(吸电子基或给电子基,氨基/甲氧基除外)的酸性均↑↑。 2.21 2.98 pka G= -NO 2 -OH

有机化学中的电子效应

有机化学中的电子效应电子效应是影响有机化合物反应活性和反应规律的重要因素之一,深入理解有机化学中的电子效应,可以对有机化学的认识由感性向理性方向发展。电子效应包括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和超共轭效应;有时三种效应同时存在,表现共同作用的综合结果。一、诱导效应(Inductive effect)诱导效应是电子效应的一种,是由路易斯(Lewis)首先提出。路易斯认为,对于有机化合物,诱导效应是由一个电负性较强的原子 X 取代了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后,在 C-X 键上产生一个极性分布,这个极性分布通过电性诱导作用,在分子中其它键上引起一系列的极性变化,结果在整个分子中产生一个向着 X 原子方向的较大范围的电子运动,这种电子运动称为诱导效应:δ+ C C X δC C 电负性比碳弱的元素原子也可以在分子中引起一系列的极性变化,只是所产生的诱导效应的方向刚好相反。诱导效应是指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一个基团或原子后,由于原子的电负性差异,导致σ 键电子的移动,使分子中的电子云密度分布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不但发生在直接相连的部分,也可以影响到不直接相连的部分。这种因某一原子或基团的极性而引起电子沿碳链向某一方向移动的效应,称为诱导效应。如氯丙烷分子中,取代在碳上的氯原子的电负性较强, C-Cl 键产生偶极,使与氯原子连接的第一个碳原子(α-碳原子)产生部分正电荷(δ+),也使第二个碳原子带有部分正电荷,第三个碳原子带有更少的正电荷,依次影响下去。这种影响的特征是沿着碳链传递,并随着碳链的增长而迅速减弱或消失,一般传递到第三个碳原子就可忽略不计。诱导效应是一种静电作用,共用电子并不能完全转移到另一原子,只是电子云密度分布发生变化,亦即键的极性发生变化。δ+ δ+ δ+ δCH3—CH2—CH2→Cl 1.静态诱导效应(Is)诱导效应分为静态诱导效应和动态诱导效应。静态诱导效应是由分子本身结构决定的,是分子本身所固有的极化效应,与由极性溶剂或反应试剂等产生的外电场无关。⑴–I 效应和+I 效应静态诱导效应通常采用烷烃 H-CR3 上的氢作为比较标准,规定其为 0。如果用电负性较碳原子大的 X 取代了 H-CR3 中的氢原子后,化合物 X-CR3 中-CR3 部分的电子云密度比在 H -CR3 中小,X 叫做吸电子基团。由吸电子基团引起的诱导效应,叫做吸电子诱导效应,用-I 表示。如果用电负性较碳原子小的 Y 取代了 H-CR3 中的氢原子,化合物 Y- CR3 中-CR3 部分的电子云密度比在 H-CR3 中大,Y 叫做给电子基团。由给电子基团引起的诱导效应,叫做给电子诱导效应,用+I 表示。 1

弱酸酸性强弱比较

亚硫磷酸氢氟酸,亚硝甲酸冰醋酸,碳酸氢硫氢氰酸。 即H2SO3>H3PO4>HF>HNO2>HCOOH>CH3COOH>H2CO3>H2S>HCN 有机酸(没有包括醇等中性物质)强弱大体遵循规则: 磺酸(强酸)>全卤代羧酸(强酸)>草酸(中强酸)>二卤乙酸(中强酸)>丙二酸>一卤乙酸(中强酸)>甲酸>醇酸(弱酸)>芳香酸(弱酸)>烯酸(不饱和脂肪酸)(弱酸)>饱和脂肪酸(弱酸)>酚(很弱的酸) 1.磺酸。一般所有的磺酸都是强酸,三氟甲磺酸是最强的有机酸,F3C-SO3H,比硫酸还强的多呢!另外苯磺酸,甲基磺酸,十二烷基苯磺酸等都是强酸。 2.全卤代羧酸。这类酸一般都是强酸,但稍弱于磺酸。 如:三氯乙酸,三氟乙酸(这两个酸,由于F的电负性强于Cl,所以对羧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更强,因此三氟乙酸酸性稍强些)。除此以外,还有全氟丁酸,全氟辛酸等等 3.二卤乙酸。一般为中强酸,如二氯乙酸酸性比磷酸强些,接近于亚硫酸和草酸。 4.卤乙酸。一般为中强酸,一氯乙酸酸性稍弱于磷酸但比亚硝酸稍强。 5.醇酸。如乙醇酸,乳酸(丙醇酸)都是稍弱的酸,比一般饱和脂肪酸强,接近于甲酸。 6.芳香酸。如苯甲酸,苯乙酸都是弱酸,弱于醇酸和甲酸,强于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7.烯酸。强于饱和脂肪酸,如丙烯酸,丁烯酸等强于乙酸,丙酸和丁酸等,油酸强于硬脂酸。 8.饱和脂肪酸。这一大类脂肪酸是有机酸中弱酸的一大类,仅仅强于碳酸和酚类。除了甲酸以外的饱和一元脂肪酸,酸性大小都差别不大。大体上随着溶解度降低,酸性略减。 9.酚类。有机酸中很弱的酸。 最佳答案 弱酸酸性由强到弱为:草酸(乙二酸),亚硫酸,磷酸,丙酮酸,亚硝酸(以上五种为中强酸),柠檬酸,氢氟酸,苹果酸,葡萄糖酸,甲酸,乳酸,苯甲酸,丙烯酸,乙酸,丙酸,硬脂酸,碳酸,氢硫酸,次氯酸,硼酸,硅酸 所有的酸:(有些可以不用去考虑,根本遇不到) 高氯酸〉硫酸〉氢碘酸〉氢溴酸〉盐酸〉硝酸〉三氯乙酸〉苯基六羧酸〉铬酸〉偏磷酸〉草酸〉二氯乙酸〉亚硫酸〉马来酸〉磷酸〉苯三甲酸〉丙酮酸〉丙二酸〉氯乙酸〉邻苯二甲酸〉酒石酸〉水杨酸〉富马酸〉柠檬酸〉亚硝酸〉苹果酸〉氢氟酸〉葡萄糖酸〉甲酸〉乙醇酸〉乳酸〉四硼酸〉苯甲酸〉丁二酸〉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丁烯酸〉乙酸〉正丁酸〉正戊酸〉己酸〉月桂酸〉正癸酸〉丙酸〉正辛酸〉正壬酸〉软脂酸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性质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性质 目的 验证羧酸及其衍生物的主要化学性质。 原理 羧酸最典型的化学性质是具有酸性,酸性比碳酸强,故羧酸不仅溶于氢氧化钠溶液,而且也溶于碳酸氢钠溶液。饱和一元羧酸中,以甲酸酸性最强,而低级饱和二元羧酸的酸性又比一元羧酸强。羧酸能与碱作用成盐,与醇作用成酯。甲酸和草酸还具有较强的还原性,甲酸能发生银镜反应,但不与裴林试剂反应。草酸能被高锰酸钾氧化,此反应用于定量分析。 羧酸衍生物都含有酰基结构,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醇解、氨解反应,其活泼性为:酰卤>酸酐>酯>酰胺。 药品 甲酸,乙酸,冰乙酸,草酸,苯甲酸,硫酸(3mol·L-1),盐酸(6mol·L-1),乙酰氧,乙酸酐,乙酸乙酯,乙酰胺,无水乙醇,饱和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5%,20%),硝酸银溶液(5%),三氯化铁(1%),苯胺(新蒸),刚果红试纸。 实验步骤 [一] 羧酸的性质 1.酸性试验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滴甲酸、5滴乙酸,0.2g草酸,各加入lmL 蒸馏水,振摇使其溶解。然后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少许酸液,在同一条刚果红试纸[1]上划线。比较试纸颜色的变化和颜色的深浅,并比较三种酸的酸性强弱。 2. 成盐反应 [1] 苯甲酸钠的生成与分解。取0.2G苯甲酸晶体,加入lmL水,振摇后观察溶解情况。然后滴加几滴20%NaOH溶液,振摇后观察有什么变化。再滴加几滴6mol·L-1盐酸溶液,振摇后再观察现象。 [2] 乙酸铁的形成与分解。在试管中滴入3滴冰乙酸并加入2mL水,用5%NaOH溶液中和至中性(碱不要过量),然后加1滴1%FeCL3溶液,振摇后,观察溶液呈现的颜色。再加热煮沸1~2分钟,观察发生何种变化[2]。 3. 成酯反应在干燥试管中,加入1mL无水乙醇和1mL冰乙酸,并滴加3滴浓H2SO4。摇匀后放入70~80℃水浴中,加热10分钟(也可在直接火上加热,微沸2~3分钟)。放置冷却后,再滴加约3mL饱和Na2CO3溶液,中和反应液至出现明显分层,并可闻到特殊香味。 4. 甲酸的还原性(银镜反应):准备3支洁净试管中加入1mL20%NaOH溶液[3],并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