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品质分级
烤烟的分级原理

烤烟的分级原理
烤烟的分级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烟叶的形状和大小:烟叶的形状和大小直接影响到烟叶的燃烧速度和烟雾的质量。
一般来说,烟叶越整齐,大小越均匀,燃烧速度越稳定,烟雾的质量越好,等级也就越高。
2. 烟叶的质量和外观:烟叶的质量和外观与烟叶的种植、收获和加工等环节有关,直接决定了烟叶的品质和等级。
烟叶的质量包括烟叶的厚度、纹理、含水量、色泽等,外观则包括烟叶的完整性、整齐性、干燥度、无杂质等。
3. 烟叶的味道和香气:烟叶的味道和香气是根据烟叶的化学成分和风味特点来评定的。
优质的烟叶味道浓郁,香气芬芳,有独特的烟叶特征。
常见的烟叶味道和香气包括香甜、芬芳、清爽、刺激等。
4. 烟叶的烟碱含量:烟叶的烟碱含量对烟草的燃烧性能和烟雾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烟碱是一种能够刺激神经系统的化合物,烟叶中的烟碱含量越高,烟雾中的烟碱含量越高,烟雾较浓,口感较强。
综上所述,烤烟的分级原理主要是基于烟叶的形状和大小、质量和外观、味道和香气、烟碱含量等方面进行评定和等级划分。
不同等级的烤烟在燃烧性能、烟雾
质量以及口感等方面会有较大的差异。
烟叶分级教程

津巴布韦烟叶分级教程烟草工业和营销署(TIMB)一、历史沿革1910 年,津巴布韦开始实行烟草拍卖制度,但随后因为烟草的过量生产以及买主的竞争乏力而被迫终止。
从此,烟叶通过私人和合作协议等不同方式进行售卖,烟草种植主根据合同将烟叶卖给烟农协会。
烟草营销问题不断涌现,尤以1930’s 的经济萧条时期为盛。
1934 年,由于生产过盛,几乎每个烟农的 20%以上烟叶从公开市场上撤单,转入私下处理,其中一部分烟叶被销毁。
1935 年,烟农和烟商都意识到构建规范烟草购买体系的必要性,在烟农协会影响下,津巴布韦引入烟叶购销的立法程序。
1936 年,津发布烟草购销和管理法案。
依照该法案,津成立了烟草营销署,并规定:烟草必需通过拍卖场进行买卖。
1946 年,建立烤烟分级体系,以便对烟叶购销进行统计分析并形成市场报告。
1947 年,津烟草购销体系被国际经济强权组织打破,依据“伦敦协议”,英国卷烟制造商打着“自由拍卖”的幌子,优先购买津烟叶。
该协议于 1953 被重新修订,并一直维持到 1961 年。
1962 年,再次引入“自由拍卖”体系。
但该体系于 1965 年 11 月被单方面宣布终止。
1973 年,在严格管制下,津烟草回归开放的烟草拍卖体系,并于 1977 年重新修订了烟草购销和管理法案。
1980 年,津巴布韦独立,津烟草产业再次对烤烟执行“自由拍卖”体系。
因为种植面积较小,津白肋烟从 1976 年起一直通过私下协议交易,直到 1994 年才重返拍卖场进行交易。
而香料烟则因为种植面积一直徘徊不前,仍通过私下协议进行交易。
1994 年,烟草工业和营销署进行改组,以迎合日益扩大的不同烟农和买主的利益。
同一年,津本土烟商开始参与拍卖竞争。
1997 年,烟草营销和管理修正案获许通过,并将烟草营销委员会更名为烟草工业和营销署。
2003 年,津农业部为防滑止跌、扩大生产,开始推行合同种植。
二、 TIMB 职能津烟草工业和营销署建立于 1936 年,是法定的调节和咨询委员会。
烟叶分级--烤烟详解

烟叶分级的原理
世界上各国的烟叶分级标准都是按以下 体系进行,烟叶分级原理(程序):
分类 分型 分组 分级
烟叶分类
按烟叶调制方法、性质或主要用途进行 类别划分。将烟草分为烤烟、晒烟、晾 烟、白肋烟、香料烟、黄花烟等。
烟叶分型
指同一类烟叶的再区分。即根据其生产地区、 土壤、气候、品种、栽培方法等因素形成的烟 叶质量和使用价值的差异划分为若干型。同一 型的烟叶有某些共同特征、特性和相关等级。
部 叶
顶叶合称为上部叶,腰
叶称为中部叶。
部位的概念
烟叶在烟株上的着生位置
生产上常常分为5个部位:
脚叶、下二棚、腰叶、上二棚、顶叶。
分级上分为3个部位: 腰叶
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
脚叶 下二棚
上二棚 顶 叶
判断部位的方法
首先观察脉相、叶型、叶面,然后观 察颜色、身份等。
(一)不同部位烟叶的外观特征
1985年10月国家标准局及烟草专卖局联合修改 了原烤烟15级制标准,成为全国统一的15级制烤烟 标准。1987年5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制定了烤烟出口标 准试行方案,分为35个等级。1988年2月国家烟草专 卖局对出口烟叶标准进行了修订,增加了4个等级, 为39个等级。1989年4月 对39级烤烟分级标准做了 修订。1990年4月国家烟专卖局形成了“国家烤烟40 级标准”,并于1992年8月15日发布,自1992年9月1 日在全国烟区实施。2000年4月4日,批准修改,在 40级的基础上增加了C4F、C4L,形成42级。
传统烤烟分为:浓香型、清香型、中间香型。 国际上:主料型烟叶、填充型烟叶 香料烟:B(basma) S(samsun)
烤烟分组
概念
依据烟叶着生部位、颜色以及其他和总体质量相关 的主要特征,将同一类型内的烟叶进一步划分。(目的 使同一组内的烟叶具有主要的共同特征,内在质量较为 接近)
烟叶质量感官评吸及烟叶评级

烟叶质量感官评吸及烟叶评级摘要:烟草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基于此,本文探讨了烟叶质量感官评吸及烟叶评级。
关键词:烟叶;质量感官评吸;烟叶评级烟草感官评价是衡量烟叶内在品质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感官评价标准主要用于评价“卷烟”和“烟叶”。
“卷烟”的评价一般适用于成品卷烟,而“烟叶”评价一般侧重于单料烟、叶组配方等。
一、烟叶评级概述烟叶评级是运用视觉、触觉等感觉经验和感官分析技术鉴定烟叶原料品质。
从烟叶评级方面分析,烟叶评级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其流程多且复杂,包括外观质量、化学成分、物理特征、安全性、可用性、评吸质量等。
我国烟叶评级以外观、评吸质量为主,化学成分和物理特征为辅。
烟叶评级特征是判断批量烟叶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评级人员需通过个人感官对烟叶进行综合性评价,通过触觉、视觉、嗅觉等感觉经验、直觉思维判断。
烟叶评级作为烟叶质量评价的重要方法,也是当今烟草业常见评级方法,对我国烟草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烟叶评价的相关标准指标演变1、《烟草及烟草制品感官评价方法》标准演变。
国家烟草实施的行业标准《烟草及烟草制品感官评定方法》YC/T138,本标准技术内容与国家标准GB 5606.4《卷烟感官技术要求》保持良好的一致性,主要为评吸员提供“定量描述检验”、“标度检验”、“三点检验”、“A-非A检验”和“成对比较检验”等不同感官评吸方法,以实现评吸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本标准提出了单料烟评吸指标要求。
《烟草及烟草制品感官评价方法》YC/T138是最早引入单料烟评吸的行业标准,被工业企业广泛使用,主要用于单料烟、叶组配方评价等,本标准分为11个评价指标,包括燃烧性和灰色两项外观指标,一项工业使用价值指标,以及香型、香气质、香气量、杂气、浓度、刺激性、劲头、余味8项感官评价指标。
2、《烟草在制品感官评价方法》标准演变。
2011年12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了行业标准YC/415《烟草在制品感官评定方法》,该标准于2012年1月实施,是适用于烟草和烟草制品的行业标准。
烟叶分级标准国标

烟叶分级标准国标
烟叶分级标准国标是指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烟叶分级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烟叶的品质等级和质量要求,是烟草行业的重要标准之一。
烟叶分级标准国标主要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特级、一级、二级、三
级和四级。
其中,特级烟叶是最高等级的烟叶,具有色泽鲜艳、香气
浓郁、叶面平整、叶质细嫩等特点,是高档卷烟的主要原料。
一级、
二级、三级和四级烟叶依次降低,品质也逐渐下降,主要用于中低档
卷烟的生产。
烟叶分级标准国标还规定了烟叶的质量要求,包括烟叶的含水率、杂
质率、烟碱含量、还原糖含量等指标。
这些指标对于烟叶的品质和卷
烟的口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烟草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
行生产和质量控制。
烟叶分级标准国标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我国烟草行业的品质水平、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促进烟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该标准也为烟草企业提供了统一的质量标准,有利于提高企业
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总之,烟叶分级标准国标是我国烟草行业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于提高
烟草品质、保障消费者健康、促进烟草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烟草企业应该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和质量控制,为消费者提供
更加优质的烟草产品。
烟叶分级方法

烟叶分级方法
烟叶分级是指按照烟叶的质量优劣进行等级划分。
烤烟烟叶分级流程是先分部位,再分组,最后分级别。
分部位是依据烟叶的着生部位、生长位置来分,把烟叶分为下部烟叶、中部烟叶和上部烟叶三个部位。
分组是根据烟叶的颜色、叶片结构、厚度等因素来划分不同组别。
分级别是在分组的基础上,依据烟叶的成熟度、叶片结构、油分、色度等因素来划分不同级别。
具体的分级标准依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标准而有所不同。
中国按照国家标准GB规定,烤烟烟叶分为42个等级,即从一级到四十二级。
每个级别的烟
叶都有相应的外观特征和质量要求。
除了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分级外,有些地方和企业也采用自己的分级标准和方法。
例如,有些地方采用“颜色-油分-色度-叶片结构”的分级方法,根据
烟叶的颜色、油分、色度和叶片结构等因素来评定烟叶的质量等级。
总之,烟叶分级是烟叶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把不同质量的烟叶分开,使每个等级的烟叶具有相对一致性,便于按质按级论价收购和销售,也便于卷烟企业不同档次的原料选用。
烟叶分级

烟叶分级第一节、分级原则和依据分级的主要任务是把不同类的烟叶,根据某一类型的区分,划清某一类型的区分,划清不同性质烟叶的组别,并以各自好坏不同的烟叶区分成不同的级别。
其意义,是为了更好地充分发挥国家资源的经济效益,便于工业选用,增加花色品种,适应市场需要,便于商业按质论价收购,以便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
一、分级原则(一)分清烟叶类型、品质,合理利用国家资源根据国家的自然资源规划,将烟叶外观和内在质量差异显著的烟叶区分成不同的“型”,同一类型内烟叶,按先分组的原则,以达到分清品质,合理利用国家资源的目的,既适合工业需要,又便于农民掌握。
(二)适应卷烟生产需要,保证产品质量分级标准的制定,应以正常年景为依据。
等级下限应基本上符合最低级卷烟质量要求为依据,应以无恶劣影响,具有起码商品价值为限度,符合工农两利精神。
按我国情况,除特制产品和出口烟叶按要求,经过收购部门价格整理外,均实行以此分级,能有基层分级人员基本掌握的方法,还是合理的。
(三)保证烟农的合理收益,有利烟叶生产发展分级因素的选择和利用,档次(质量的序列)的划分,等内、等外下限的确定等,必须考虑烟农操作便利、技术和生产条件的可能。
应把那些符合卷烟工业加工唱片的最低质量要求的烟列入等内,这样才能保证农民收益,促进烟叶生产的发展。
(四)繁简适度,宽严适宜,便于检验组数、级数的多少应根据烟叶客观可分程度,工业生产的需要,以及便于烟农操作等诸多罂粟。
尽量选用与内在烟质米奇相关的分级因素。
促进生产的发展。
(五)要求做到条理分明,系统性强,以利发展随着生产的提高,技术的改进以及适应卷烟工业的新的要求,可以有余地地增加组别与级别,而不致影响整个分级系统的变动。
二、分级依据世界上生产的烟草类型是多种多样的,由于它们的特性各异,人们各取其特点,生产。
不同的烟制品,如卷烟(又分烤烟型、晒烟型、香料型、混合型)、雪茄烟、斗烟、嚼烟、鼻烟等。
烟制品不同,质量特点、要求也不同,因此,它们分级的技术要求也各不相同,当也有其共同的技术依据,那就是如何郑国渠地将质量不同的烟叶区分开。
烟草30档分档规则

烟草30档分档规则
烟草分档规则是指根据烟叶的品质和外观将烟草分为不同的等级,以便进行市场交易和评估。
烟草30档分档规则是一种常见的烟草分级标准,具体分档规则如下:
1档:叶片完整无病斑、无杂质、色泽鲜亮,烟草香气浓郁。
2档:叶片基本完整,轻微病斑或杂质,色泽亮丽。
3档:叶片基本完整,病斑或杂质略多,色泽尚好。
4档:叶片整体较齐全,但有明显病斑和杂质。
5档:叶片支折痕迹、破碎、病斑和杂质较多。
6档:叶片明显破碎和病斑,高比例的杂质。
7档:叶片破碎,严重病斑和大量杂质,色泽较差。
8档:叶片严重断裂和破碎,病斑、杂质非常多,显著变色。
9档:叶片极度破碎、显著变色,异常丰富的病斑和杂质。
10档:片叶完全破碎,病斑和杂质极其丰富,基本不适合制作烟草产品。
这是一种常见的烟草分档规则,具体分档标准可能因地区、市
场和需求而有所不同。
不同的分档规则可以帮助烟草种植者和供应商更好地选择和评估烟草品质,从而满足市场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2
代号
X1L X2L X3L X4L X1F X2F X3F X4F C1L C2L C3L C4L C1F C2F C3F C4F B1L B2L B3L B4L B1F B2F B3F B4F B1R B2R B3R H1F H2F CX1K CX2K B1K B2K B3K S1 S2 X2V C3V B2V B3V G1Y
品质规定 *(修订)
组 别
柠檬黄 L 下部X
桔黄 F
中部C
柠檬黄L 桔黄F
柠檬黄L
上部B
桔 黄 F
红棕R
完熟叶H
杂色K
中下部CX 上 部B
光滑叶S
微 带 青 V
下二棚X 中部C
上 部B
青黄色GY
级别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1 2 1 2 1 2 3 1 2 2 3 2 3 1
中 强 强 中
长度 (CM)
40 35 30 25 40 35 30 25 45 40 35 35 45 40 35 35 45 40 35 30 45 40 35 30 45 40 35 40 35 35 25 35 30 25
30 35 40 35
35
30
残伤 (%)
稍薄
疏松
稍薄
疏松
稍薄
疏松
薄
疏松
中等
疏松
中等
疏松
稍薄
疏松
稍薄
疏松
中等
疏松
中等
疏松
中等
疏松
稍薄
尚疏松
中等
稍密
中等
稍密
中等
紧密
稍厚
尚疏松
稍厚
尚疏松
稍厚稍密Leabharlann 稍厚稍密厚
尚疏松
稍厚
稍密
稍厚
稍密
厚
疏松
中等
疏松
中等
疏松
稍薄
尚疏松
薄
稍密
稍厚
紧密
厚
紧密
厚
紧密 稍薄、稍厚
紧密
疏松
稍薄
疏松
中等
稍密
稍厚
稍密
稍厚
尚疏至稍密 稍薄、稍厚
稍松密
稍薄、
至紧密
稍厚
油分
有 稍有 稍有 少 有 稍有 稍有 少 多 有 有 稍有 多 有 有 稍有 多 有 有 稍有 多 有 有 稍有 有 有 稍有 稍有 稍有 有 少 有 稍有 少 有 少 稍有 有 有 稍有 有
稍有
色度
强 中 弱 淡 强 中 弱 淡 浓 强 中 弱 浓 强 中 弱 浓 强 中 弱 浓 强 中 弱 浓 强 中 强 中
G2Y
成熟度
成熟 成熟 成熟 假熟 成熟 成熟 成熟 假熟 成熟 成熟 成熟 成熟 成熟 成熟 成熟 成熟 成熟 成熟 成熟 成熟 成熟 成熟 成熟 成熟 成熟 成熟 成熟 完熟 完熟 尚熟 欠熟 尚熟 欠熟 欠熟 欠熟 欠熟 尚熟 尚熟 尚熟 尚熟 尚熟
欠熟
叶片结构
身份
疏松
稍薄
疏松
薄
疏松
薄
疏松
薄
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