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与政府业务流程再造
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政府业务流程再造研究

式, 突破 组织 壁 垒 , 立 “ 缝 隙 ” 的一 体 化 工 作 流 程模 式。 此 , 建 无 式 为 流 1 业 务 流 程 再 造 的概 念和 基 本 原 则 程 再 造 强 调 降 分 散 于 各 部 门 的职 务 和 职 责 进 行 重 新 组合 ,对 一 些 不 11 业 务 流 程 再 造 的 概 念 1 9 . 9 3年 , 美 国 管 理 学 家 Mih e ca l 必要 的管 理 环 节 予 以 取 消 , 多 余 的部 门及 重 叠 的流 程 予 以合 并 , 对 达 H mme 和 J me h mp a r a s C a y提 出 了业 务 流 程 再 造— — B R( u i P b s— 到行政业务流程政和、 功能优化和增值 的效 果, 从而提高业务流程的 n s rc s e n i eig , e spo e s re gn r )把流 程 再 造 理 论 推 向 了管 理 的 舞 台 。 e n 效 力及效率。 他 们 将 业 务 流 程 再 造 ( P 定 义 为 : 是 对 企 业 的 业 务 流 程 进 行 根 B R) 就 31 实 现 由对 上 级 负 责 转 向 对 服 务 对 象 负 责 的 转 变 再 造 后 .. 2 本性 的再 思 考 和 彻 底 的再 设 计 , 而 获得 可 以 用 诸 如 成 本 、 量 、 从 质 服 的行 政 业 务 流 程 应 当 以 快 捷 有效 地 最 终 解 决 问题 为 行 动 目的 ,而 不 务、 速度 等 方面 的业 绩 来 衡 量 的 戏剧 性 的成 就 , 得 企 业 能 最 大 限度 使 是 传 统 职 能 分 工 业 务 流 程 下 的对 局 部 任 务 完 成 的 关 注 , 以及 根 据 局 的适应 以顾客( u tme ) C so r、 竞争 ( o eio )变化( h n e) C mp tin 、 t C a g 为特 部 以外事项 的解决结果对上级负责。 实行顾客导 向的政府服务 , 它实 征 的现 代 化 经 营 环境 。 现 了 了公 共 组 织 业 务 流 程 再 造 的根 本 宗 旨。 在 公 共 组织 业务 流 程 再 业务流程再造的核 心思想是通过恰 当的再造过程 ,突破原有的 造 的过 程 中 , 方面 强调 对 一 线 的 行 政 人 员 进行 充分 授 权 , 一 方面 一 另 基于专业化分工的、 以职能为核 心的组织结构的特点, 从而改进运作 强化行政人员的使命感和 自我控 制意识 ,提高行政人员独 立解决 问 效 率 , 高组 织 的竞 争 力 。 提 题 的 自主性和责任心。 同时, 要积极推进政务公开 , 扩大公 民参与 , 增 12 业 务流 程 再 造 的基 本 原 则 . 强 公共 组 织 对 社 会 需 求 的 感 知和 回应 能力 。 121顾客满意为导向。从根本上说 , _. 企业的流程再造就是站在 32 政 府 流程 再造 的具 体 实施 电 子 政 务 建 设 的 核 心 是 政 务 , . 信 顾客 的立 场 上 重 建 企 业 , 客 需 求就 是 企 业 的流 程 再 造 的 出 发 点 。 顾 现 息技 术 只 是 为 电子 政 务 建 设 提供 技术 支 持 。 此 , 政 府 业务 流 程 再 因 在 行 的企 业 制度 虽然 在 讲 “ 客 就 是 上 帝 ” 可 是 员 工 的绩 效 仍 是 由领 顾 , 造 的过 程 中 , 能只 关注 信 息 技 术 方 面 的 建 设 , 不 同时 也 应 该从 政 府 管 导来 考 核 。 顾 客 满 意 做 起 , 企 业 流 程 再 造 的 一 大特 征 。 此 , 程 从 是 因 流 理 与服 务 的手 段 、 式 的层 面 关 注 电子 政 务 下政 府 业 务 流 程 的再 造 , 方 再造 强调 以顾 客 的 需 求来 决定 公 司 业 务 流 程 的 内容 。 对 业 务 流 程进 为科学 、 合理的行政流程提供 良好 的行政环境 , 使其成为政府 提供有 行全面的更新 , 通过调整、 息反馈、 信 全员参与等持续 改善 带来 了新 效管理 与服务 的程序保证。从这一角度 出发 ,围绕政府业务流程再 的生机 , 这正是流程再造的核 心内容。 造 , 必 要从 以 下几 个 方 面 着 手 。 有 122 坚 持 以 人 为本 的 团队 式 管 理 。企 业 流 程 再 造 的 提 出 , 人 .I 为 321建立统一 的政府部 门工作规范 。为了适 应网络政府管理 _ . 本管理的应用提供 了空间。 坚持 以人 为本 的团队式管理 , 由组织所 是 政 进 担 负 的任 务 所 决 定 的 。 业 流程 再造 将 组 织 扁 平 化 , 意 味 着 可供 员 的需 要 , 府 有 必要 对 现 有 的 工 作 规 范和 行 政 流 程 , 行 一 次 全 面 的 企 这 清 理 , 那 些 不适 应 电子 化 政 府 管 理 要 求 的 工作 规范 和 流 程 , 以废 对 予 工追 求 的 等 级 职 位 必 将减 少 ,改 造 后 的 新 型组 织 的基 本 构 成 是 流程 除 , 设 计 出一 套 符 合 实 际 、 有 普 遍 性 的 工 作 规 范 , 而 为 网络 状 或 带 从 团队, 流程 团队的成员必须是复合 型的专业人才。 这些专业人才不仅 提供一个简便的操作平 台, 以方便 广大民众 的 要具 备现代知识 、 综合观念和敬业精神 , 而且必须专注顾 客利益 , 为 态下政府 的公共服务 , 使用。 顾客创造价值 , 为顾客提供 效果满意 的工作。 322 对 现行 的行政 审批制度进 行改革。行 政审批 , 从政府 __ 是 1 . 以流程 为核 心的彻底改造。实施企业流程再造 , .3 2 就是要彻 从 事管理活动 中普遍采 用的一种管理手段 。必要 的行政审 批 , 能有 底抛弃亚 当斯密的分工理论 , 建立新 的企业观念。 再造不仅是机构的
基于电子政务的政府业务流程再造与实施

形成跨部门 ! 跨
企 业精神简化工作流程
业务应 用系统的 网络化协 同办公
实现 资源 共享和 /一
相 近的流程 , 建立行政标准作业 程序 . 是提升政 府管理
和服务水平 的重要路径 "
站式 .-服务 . 也 已经成 为社会 的现 实需求 "
(一 ) 以服务公众为 出发点 拉动模 式
变供应推动模式为需求
造项 目
程进行再造 以适应信息技术的应用!日 "清理是指消除原有 } 流程 中非增值的环节 , 即那些对满足公众 需求没有贡献
的活动 比如业务办理 中的等待 ! 不必要 的文件及信息
二 ! 电子政 务与政府业 务流 程再造的 一体化
业务流程再造 旧us,ness proeess Reeng i 7 g ) 由美 nee 旧 国原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哈默于 1 9 9 0 年提 出, 是指对企业
单 一制国家结构形 式并没有从实 际上 消除部 门分割 ! 地 方分 割和条块分 割的现象 "从政府 内部体 制来看
为电子政府的
电子政务与政府 业务 流程再造是密不可分 的 . 二者
构成 了一种 良性的相 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一 方面 , 作 为 一种全新 的管理理念 政府业务流程再造 的宏观 性 ! 前
大地改变 了政府决 策对信 息收集和处理的条件 , 使信息
的收集 ! 加工 ! 分析 和传播更为便利 " 一方面 , 信息技
络信息 技术克服美 国政府在管理和提供服务方面存 在的
经济的 出现 . 这种分散 的 ! 各 自为政的管理体 制 ! 管理
方式 与市场经济 ! 网络经济所要 求的统一性 ! 协调 性
弊端 , 革新政府 . 改善公众对政府 的信任 关系
电子政务为政务流程再造提供支撑条件

电子政务为政务流程再造提供支撑条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政务服务也正在经历着数字化、智能化、在线化转型的进程,其中电子政务的发展是重要的一环。
随着电子政务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开始意识到,借助信息技术可以进一步优化政务流程,实现公共服务的高效化和透明化。
本文将围绕“电子政务为政务流程再造提供支撑条件”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一、电子政务的发展概述电子政务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政府信息化管理和服务的过程。
它的目的是通过建立和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系统,推进政府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的转型,以实现政府治理的高效化、便捷化和公正化。
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也逐渐得到加强。
电子政务已经成为政府治理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政务管理转型升级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政务流程再造的意义政务流程是指政府工作的基本流程,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务流程再造是指借助信息技术,对政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公共资源利用效率。
政务流程再造的意义在于:(1)优化政府工作流程。
政务流程越优化,政府工作效率越高,服务质量越好。
(2)提高公共资源利用效率。
政务流程再造可以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3)提高政府服务满意度。
通过政务流程再造,政府可以更好地满足公民的需求,提高公众的满意度。
(4)促进政府与社会的互动交流。
政务流程再造可以依托数字化平台,实现政府与公民、企业、社会组织等的数字互联互通,促进政府与社会的互动交流。
三、电子政务为政务流程再造提供支撑条件电子政务为政务流程再造提供了许多支撑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政务数字化。
电子政务可以将政务服务的各个环节数字化,使政府服务更加便捷、高效,给公民带来更好的体验。
(2)数据共享。
电子政务可以实现政务数据的共享与整合,避免了政务部门之间信息孤岛的问题,提高了办事效率。
(3)在线服务。
电子政务可以实现服务在线化,数据在线化,为政务流程再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电子政务与政府业务流程整合

电子政务7 E-GOVERNMENT200655电子政务与政府业务流程整合电子政务作为一种全新的政府管理方式,其实质是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制约,形成一个精简、高效的政府运作模式。
这就意味着政府要通过网络来管理公共管理事务,将信息化建设成果真正体现在政府的业务流程中。
然而,电子政务的理念与传统政府业务流程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随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往往会出现政府在信息技术上的投入并未带来政府工作效率提升,也没有真正解决政务的公开、公平和公正的现象。
因此,电子 革与创新,并且在变革创新中实现与政府业务流程的整合。
因此,分析和研究电子政务与政府业务流程的整合就应当从政府业务的应用和运行模式入手。
一、政府业务流程再造是必由之路1. 政府业务流程再造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RP)是上世纪80年代后在管理学界引起关注的一个课题,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与管理信息系统关系日益密切。
业务流程再造最早是由出身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信息科技专家米歇尔・哈默(MichaelHammer)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来的。
1993年,米歇尔・哈默与麻省剑桥的CSC索引咨询集团的董事长詹姆斯・钱皮(James Champy)合著出版了《企业再造——商业革命的蓝图》(Reengineering theCorporation)一书,在此书中正式提出这一概念。
政府业务流程再造只是借鉴企业业务流程再造术语移植过来的。
政府业务流程再造也可称为政府再造,是指运用现代管理学思想、经济学的市场机制原理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把政府部门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彻底的重新思考与重新设计,以使政府的行为成本、公共物品与支出、服务质量、效能与效率都具有可量化的标准,最终达到政府行为、业务流程的戏剧性改变。
电子政务与政府流程再造

电子政务与政府流程再造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政务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改革动力。
电子政务不仅仅可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还可以进一步推动政府流程再造,实现政府治理的现代化和智能化。
本文将探讨电子政务与政府流程再造的关系,并介绍一些实践案例作为证实。
一、电子政务的意义在全球范围内,电子政务已被广泛应用。
电子政务的意义在于通过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政府及其机构的数字化转型,进而提高政府的效率和透明度,为公民和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公共服务。
与传统政务相比,电子政务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1 提高政府效率电子政务通过网络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建立,实现了政府内外信息的高效传递和快速处理。
政府工作人员可以更快速地完成各类事务,减少了繁琐的纸质工作,提高了办公效率。
1.2 加强政府透明度通过电子政务平台,政府可以公开信息、数据和决策过程,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民众对政府行为的监督。
公民和企业可以随时通过网络查询相关政府信息,提高了信息的对称性。
1.3 优化公共服务电子政务可以提供在线支付、在线办事等便捷服务,加快办事流程,提高服务质量。
市民和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多种业务的办理,避免了繁冗的线下程序。
二、政府流程再造的重要性政府流程再造是指通过重新设计政府流程和组织架构,以提高政府和公共服务的效率与质量。
电子政务为政府流程再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以下是政府流程再造的重要性:2.1 提高工作效率政府流程再造通过精简流程、优化组织结构、改进工作方式等措施,能够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
例如,采用电子表单和在线审批系统,可以减少行政程序的繁琐,提高办事效率。
2.2 优化资源配置政府流程再造还可以更合理地配置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对工作流程的精细划分和组织调整,政府可以避免因资源浪费而造成的效率低下现象。
2.3 提升服务质量政府流程再造不仅仅关注效率,更着眼于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
通过重新设计流程,优化服务环节,政府可以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提高公众满意度。
关于面向公共服务的电子政务流程再造分析

关于面向公共服务的电子政务流程再造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政务成为现代化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
面向公共服务的电子政务流程再造分析是指通过对公共服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利用信息技术和流程优化方法对其进行再造,以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提升政府服务水平的过程。
电子政务流程再造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公共服务流程问题的遇到在实施公共服务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流程复杂繁琐,办理时间长;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畅,导致重复办理手续;信息不对称,用户需多次提交重复信息;人员配备不足,办事效率低下等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公共服务效率低下,用户满意度不高。
二、电子政务流程再造的基本原则电子政务流程再造的基本原则是以用户为中心,以提高效率和质量为目标,以信息共享和业务流程优化为手段。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用户为中心: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优化服务流程,提高用户满意度。
2. 信息共享:要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避免用户多次提交重复信息。
3. 流程优化:要对现有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瓶颈环节,优化流程,提高效率。
4. 数据管理:要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有效利用。
5. 技术支持: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供支持,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
1. 问题分析:对公共服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瓶颈环节和问题原因。
3. 技术支持:根据流程设计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提供支持。
4. 实施和测试:根据流程设计和技术支持的要求,进行实施和测试。
通过试运行,不断优化,确保流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5. 监控和评估:定期对实施的流程进行监控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修正和改进。
1. 效率提升:通过流程再造,公共服务的办理时间和成本是否得到了显著降低。
2. 用户满意度:通过流程再造,用户是否得到了更好的服务体验,满意度是否提高。
3. 资源节约:通过流程再造,是否可以节约资源,如人力、物力、财力等。
电子政务之政府流程再造案例及其分析——上海市徐汇区政府工作流程再造

2003 年,上海市徐汇区新一届政府成立后,针对现存行政管理中存在的程序过多,公开透明不够,信息传递低效和失真,权利高度集中,腐败容易滋生,集权式的流程设计抑制了基层管理人员创新的积极性等问题,提出,必须从制度、机制入手,把在体制矛盾中产生的问题,用制度重构的思路加以解决,必须进行以权力下移为核心的权力资源重新配臵的流程再造。
2004年4月22日,徐汇区政府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印发了《徐汇区关于加强推进流程再造工作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政府流程再造工作全面启动。
具体的例子:拆违投诉从十几天缩短为两天,办理失业救济从15天提速到当天完成,查处不安全食品从推诿到快速回应。
上海徐汇区政府建立面向社会的快速回应机制,明确部门职责边界和法定权限,对700多项传统工作流程按透明、高效的原则进行流程再造,引发了一场“效能革命”地处历史风貌保护区的上海市徐汇区衡山公园附近,有人正欲破墙开店,上班路过此地的张金风女士看到后,试着打了一个举报电话。
令她感到意外的是,当天下班回家再次路过这里时,她看到破开的墙洞已被封堵。
不仅城管部门是这样,以前市民发现不安全食品不知向哪个部门举报,如今,食品药品监督局实行一个窗口受理,对于属实举报还实行奖励。
申请失业救济原来需要15天,刚失业的李晓强最近到区社保中心一次就办妥了申领手续。
上海市徐汇区政府行政效率的显著性变革,源于政府工作的流程再造。
这一新的工作体制,正深刻地影响着区政府公务员的行政理念。
建立“回应中心”,把“宝塔形”管理结构“压扁”徐汇区再造政府流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将“宝塔形”管理结构“压扁”。
以张金风举报破墙开店的事来说,按照原来的处理流程,她得先向居委会报告,然后由居委会向街道报告,再由街道领导和城管部门协调,最后由城管部门向城管分队下达指令。
整个流程上上下下要“走”10来天。
流程再造后,区主管部门向社区的派出所、房管所、环卫所、城管中队、工商所等授权,与街道签约组成一个直接接受居民投诉、为居民服务的“回应中心”。
业务流程再造基础上的电子政府建设(1)

业务流程再造基础上的电子政府建设(1) 当前,电子政务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的主要方向,据统计,全球已经开通了5万多个政府网站。
与此同时,无论是从范围还是从质量来看,政府网站所提供的服务内容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提高,一种新的、虚拟的政府形式即“网络政府”或“电子政府”正在出现,随之而来的是,各国政府现有的行政管理方式都将发生根本的改变。
政府流程再造及其特质米歇尔•哈默(michael hammer)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了业务流程再造概念。
所谓业务流程再造(bpr,business process reenineerin),即对业务流程进行本质上的重新思考,并彻底地重新设计业务流程,以达到使质量、成本、服务、速度等绩效上的戏剧性改变。
政府业务流程再造(pr,overnment process reenineerin)也可称为政府再造(reinvention),是指运用现代管理学思想、经济学的市场机制原理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把政府部门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彻底的重新思考与重新设计,以使政府的行为成本、公共物品与支出、服务质量、效能与效率具有可量化的苛刻标准,最终达到政府行为与业务流程的戏剧性改变。
因此,政府流程再造在本质上与业务流程再造同一,其基本理念仍是以业务流程为关注对象,并根据政府管理流程的特点进行具体应用。
作为bpr在政府管理中的延伸,pr在实质上体现在以下方面。
从目标看,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应用于政府管理中,pr根本目标还是在于通过对于政府流程的梳理和重组,以提高政府组织绩效。
而pr的着眼点在于政府流程,把政府流程作为基本单位,以剖析政府组织的整体运作过程和管理模式,从而通过对于管理流程的优化和重新设计实现对政府运作模式的全面转变和绩效的提高。
事实上,与bpr一样,pr是通过变革组织经营流程,使各个流程的价值增加最大化,内容最小化、从而获得绩效跃进提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