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世界历史(上)导言课

合集下载

九上世界史 导言课【教学设计】

九上世界史 导言课【教学设计】
2.根据地图内容分析对比,结合七年级所学知识,归纳四大文明古国的相同点。
掌握必备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归纳概括和辨析能力、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
三、历史分期
1.回忆中国史的历史分期。
2.进行世界历史的分期讲解。
古代史:早期人类出现~15C末(原始、奴隶、封建)对应教材九上1~4单元内容。
近代史:16C初~19C末(资本主义时代)
直接导入:大家想一想,什么是世界历史?
PPT展示世界历史的概念:有人类以来,地球上历史的总和。
世界历史的分类方法:根据时间发展,可以分为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根据不同的地区,可分为欧洲史、亚洲史、中国史等;根据不同的内容,可以分为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军事史等。
结合中国历史的内容思考回答。
联系旧知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世界历史的概念与分期。
(2)教学难点
人类早期文明的相似点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教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联系课内外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文明代表
过渡:早期人类为了生存,逐渐学会了种植、饲养,为了更好的交流,创造了文字,随着生产资料的剩余,逐渐又有了阶级分化,整个社会也开始走向文明时代。
大家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
1.PPT展示自大文明古国的分布示意图。
2.对四大文明古国的相同点进行补充和解释。
1.根据自己的既有知识思考并回答问题。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导言课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导言课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导言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导言课。

教材主要介绍了历史学科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历史学科的研究对象、方法和基本内容。

具体内容包括:历史学科的研究对象、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历史学科的研究对象,明确历史学科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提高历史学科的学习能力。

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历史学科的研究对象、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

难点: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在实际学习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历史纪录片,让学生感受历史的魅力,引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2. 教材内容讲解:讲解历史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等内容。

3. 例题讲解:以中国古代史为例,讲解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在实际学习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历史研究方法,分析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板书设计: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板书,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6. 作业设计:题目1:请简述历史学科的研究对象。

答案:历史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

题目2:请列举三种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

答案:文献研究法、考古学研究法、比较研究法。

题目3:请举例说明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在实际学习中的应用。

答案:以中国古代史为例,通过查阅历史文献、分析考古发现、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制度和文化,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鼓励学生课后阅读历史书籍,参加历史学科的竞赛和活动,拓宽历史视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初三历史《导言课》PPT

初三历史《导言课》PPT
世界现代史(本学期学习):公元1917年至今 结 合 课 本
学习要求和建议:牢记三环节!
课前:学会预习,把握该课基本信息!
课上:认真听、认真记、认真思考!
课后:充分利用辅导课和作业及时巩固和复习!
总而言之: 在此基础上,只要大家用心 看、练、记就一定能“ko”一
切 对手,书写自己辉煌的历史!
亲们 : 历史是
纷繁复杂的,犹如一 座座险峰等待我们去 攀登,唯有努力我们 才能登顶,唯有登顶 我们才能远望!
愿我们: 会当凌绝
顶,一览众山小!
让我们 :做到没
有最好,只有更好! 相信你们,相信未来!
让我们共同相信……
登高远望
——《世界历史》导言课
简单回辱的近代(1840年—1949年)
三、探索的现代(1949年—现在)
初步了解世界:
世界古代史(了解):远古时期——公元1640年(英国资产
阶级革命爆发) 1、上古: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 2、中古:封建社会
世界近代史(本学期学习):公元1640年——公元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导言课课件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导言课课件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导言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为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导言课,主要内容包括:1. 教材简介:介绍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的编写理念、结构特点及学习方法。

2. 课程标准:解读课程标准中关于九年级上册历史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3. 单元概览:对本册教材的各个单元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单元主题、核心知识点等。

4. 重点章节:对教材中的重点章节进行详细解读,包括章节内容、知识点、历史背景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的编写特点,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

2. 使学生明确课程标准中关于九年级上册历史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3. 帮助学生对教材的单元结构和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的编写理念和结构特点。

2. 教学重点:课程标准中关于九年级上册历史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教材、教案。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八年级历史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详细讲解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的编写理念、结构特点及学习方法。

3. 解读:解读课程标准中关于九年级上册历史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4. 互动:让学生分享对教材的单元结构和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六、板书设计1.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编写理念2. 课程标准学习目标与要求3. 教材单元结构与内容概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本课所学内容,绘制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的单元结构图。

2. 答案: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自行设计单元结构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课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历史书籍、观看历史纪录片等方式,深入拓展对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的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中的重点章节内容解析本课的重点章节内容是对教材中的重点知识点进行详细解读。

九年级上册历史开学导言课

九年级上册历史开学导言课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一、世界近代史
15世纪——20世纪初
二、世界现代史
20世纪初——21世纪初
一、认真学完每一课
1、课前预习【利用课本、练习册进行】 2、课堂学习【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学习和互动】 3、课后复习【认真作业、及时复习重点知识】 4、指导复习【认真标记、多次进行复习记忆】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 “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 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
二、认真做完相关单元的检测卷 三、认真做完四套综合水平测试题
1 、什么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什么? 指导思想又是什么?它首先兴起于哪个国家?产生了怎样 的影响? 2 、文艺复兴的先驱是谁?恩格斯对他有何高度评价?他的 代表作品是什么?有何意义? 3、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著名的画家和世界历史上罕见的多 才多艺的文化巨人指的是谁?他艺术上最杰出的代表作品有 哪些? 4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是谁?他的戏剧异常 出色,也多种多样,其中的“四大悲剧”分别指的是哪四部 作品?
仑,美国人 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鲁迅《故乡》
思考1:拿破仑和华盛顿是什么时期的历史人物?
A.世界古代史 B.世界近代史 C.世界现代史
中新网2012年8月26日电 据外电报道,首位登上月球 的宇航员,美国人尼尔· 阿姆斯特朗逝世,享年82岁。
思考2:尼尔· 阿姆斯特朗是什么时期的历史人物?
A.世界古代史 B.世界近代史 C.世界现代史

初三历史导言及第一单元PPT

初三历史导言及第一单元PPT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导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越来越需要了解世界各国和民族的历史。

导言: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越来越需要、也应该融入世界。

而只有了解、学习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的历史才能更好地融入世界。

另外:
学了中国历史,再学世界历史,进行中外历史的比较,才能更全面研究、思考、学习历史,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如:
为什么中国古代是世界强国,而近代以来就落后了?
世界历史基本内容
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各民族的社会发展过程,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演变历程。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前,为世界古代史;1640年-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为世界近代史;1917年至今,为世界现代史及当代史。

世界历史的学习方法
比较法:横向比较、纵向比较
认真听好每一堂课(珍惜每周90分钟!) 按老师要求完成作业或其它任务
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第1课人类的形成
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第2课
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请关注第11页表格
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
斯巴达人实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制度(第15页)。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导言课优质课件备课易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导言课优质课件备课易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导言课优质课件备课易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九年级上学期历史导言课,涉及教材导言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历史定义、历史价值、学习历史方法以及历史基本知识框架。

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对历史学科有一个全面、系统认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历史基本概念,认识到历史价值和意义。

2. 培养学生掌握学习历史基本方法,提高历史素养。

3. 引导学生构建历史知识框架,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历史基本概念、学习方法和知识框架构建。

2. 教学重点:历史价值和意义,以及学习历史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历史图片,引发学生对历史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主题。

2. 新课内容:(1)讲解历史基本概念,阐述历史价值和意义。

(2)介绍学习历史基本方法,如史料分析、历史比较等。

(3)构建历史知识框架,让学生对历史学科有一个整体认识。

3.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历史认识,以及学习历史方法。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分析历史问题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历史素养。

六、板书设计1. 历史定义2. 历史价值和意义3. 学习历史方法4. 历史知识框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历史基本概念及其价值。

2. 答案:(2)分析方法:史料分析、历史比较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历史基本概念和知识框架掌握程度较高,但在学习方法运用上还有待提高,今后教学中需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历史书籍,参观历史博物馆,增强历史素养,拓宽知识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设计3. 例题讲解详细程度4. 作业设计针对性与答案完整性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实际操作教学难点与重点确定是教学设计核心。

九年级历史上学期开学导言课+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九年级历史上学期开学导言课+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三、怎样学好世界历史?
(一)、方法指导之历史学习六要素
何时
(时间,when) 01
何人
03
(人物,who)
历史学 习六要

02 04
何因
05
06
(为何,why)
对于历史的态度: 了解、理解、换位思考
何地 (空间,where)
何事 (事物,what)
如何 (怎么,how)
三、怎样学好世界历史?
(3.二了)解.方初法中指历导史课程体系
二、世界历史学习什么内容?
本册书的第一到第二单元属于世界近代史的范畴,讲述 了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巩固及该 过程中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以及近代时期科学文化的发展。
第三至第六单元属于世界现代史的 范畴。第三单元讲述了20世纪初至 3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的 世界格局;第四、五单元讲述了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经济大危机和第 二次世界大战;第六单元讲述了20 世纪四五十年代至90年代,冷战后 的时代及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学习世界历史不仅可以满足我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 我们更好地认识当今世界存在的问题 。 从现实问题 出 发 , 回溯和反思历史, 找 到 历史根源,才能够使我们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探寻出 正确与合理的解决办法。
有加拿大官员指出,山火持续蔓延主要缘于近几个 月异常炎热干燥的天气条件。法新社指出,受全球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东方:四大文明古国 西方:古希腊、古罗马
特征:
东方:日本、阿拉伯 文明多样性
西方:法兰克、拜占庭
1500年
新航路开辟
世界近代史
资本主 义社会
特征: 近代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历史
故宫
乐山大佛(四川峨眉山)
长城
立足历史的电影和电视剧
86年版
96年版
历史与古玩
八 大 山 人 ( 清 ) 《 孤 禽 图 》
黄庭坚(北宋)《砥柱铭》
书中的历史
二、为什么要学习历史(why should we learn history)?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 镜可以知兴替”。(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
3、学习历史的“六何”(6w)法 • 何时(时间,when) • 何地(空间,where) • 何人(人物,who) • 何事(事物,what) • 何因(原因,why) • 如何(怎么,how)
老师对同学们的几点要求:
• • • • • • 春眠不觉晓,上课别迟到; (课前准备:人到、心到、书本文具到) 夜来风雨声,作业按时交。 (今日事今日毕,要认真对待) 笔记加测验,开卷亦重要; (笔记都记在书上,组长每堂课要检查每 学完一主题,开卷测验) • 勤巧作舟楫,学海任逍遥。
——初三世界历史(上)导言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初中三年,我们需要学习的历史 课内容及分布
• • • • • • • 七年级上册:中国古代史(上) 七年级下册:中国古代史(下) 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 八年级下册:中国现代史 九年级上册: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 九年级下册:世界现代史 中招历史考试满分40分
元谋人、北京人、 夏、商、 战国、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 山顶洞人、河姆 周(春秋)隋、唐、五代十国、元、明、清 渡人、半坡人
范冰冰想当“刘胡兰” 《墨攻》在京举行首版海报发布会, 范冰冰扮演的仪仗队队长逸悦堪称是国 产版“贞德”,在乱世战争中献出了年轻 生命。范冰冰不仅在戏中第一次展示了 男孩性格,而且还在采访时用一句话概 括了自己的性格:“如果赶上抗日战争时 代,我一定会成为刘胡兰式的人物,拼死保卫国家。”不久就有人在网 上质疑:“刘胡兰是抗日战争期间为保卫国家牺牲的吗?” 史实:刘胡兰非抗日英雄 记者查阅历史资料,得知刘胡兰生于1932年,曾任山西文水县云周西 村妇救会干部,积极领导土地改革和支援前线的革命活动。1947年1月 12日,军阀阎锡山所在部队发动袭击,刘胡兰被捕后就义,时年仅15岁。 毛泽东当年为其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影迷笑称范冰冰可能 是因为中学没念完,“知道还有刘胡兰就算对得起老师,就是把刘胡兰 放错了年代,太丢人了。”
• • • • • • • •
为什么要学历史? 1.读史使人明智汲取历史智慧 2.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列宁 3. 传承人类文明 4 .为了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学会做人 5.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的国情 6.生活中需要历史 (旅游\收藏) 7.历史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中考/学分)
三、怎样学习历史(How to study history)?
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得者杨振宁先生所 研究的“对称与物理 学”课题,在很大程 度上基于他对中国古 代冶金、建筑、文学、 思想观念的了解。他 浓厚的中国古代文化 底蕴对于他发现物理 学科要解决的理论问 题起了重要作用。
赵薇军旗装事件 2001年,赵薇为《时 装》杂志拍摄了一组 照片,有张照片的服 装图案酷似日本军旗, 所以引起了很大争议, 很多人认为赵薇不爱 国。在网络上也引起 了网友的强烈谴责, 于是在舆论的压力下, 赵薇为此事发表了公 开声明,并在媒体上 公开道歉。
1、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历史
合作探究: 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能够通过 什么途径来了解历史?
历史影视节目
历史文物、遗 兵马 址 俑
历史图片
历史书籍
历史学习网站推荐
• 中国基础教育网----历史频道 /subject/history/
• 历史上的今天 /scripts/flex/TodayOnHisto ry •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历史 /czls/index.htm • 中国国家博物馆 /default1024.htm
学习历史,我们需要了解什么?
• • • • 什么是历史? 学习历史的意义? 从哪里寻找历史? 怎样学好历史?
一:什么是历史?(what is history?)
• 广义上,历史分为自然 史和社会史(政治、经 济、文化) • 狭义上,历史就是指人 类社会以往的发展过程。
一般意义,历史就是过去发生的事
网络资源
三、怎样学习历史(How to study history)?
1、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历史
课堂和课本、课外历史书籍、参观文物古迹和博物馆、 观看历史专题片和严肃的影视作品、网络视频、口述 历史、收藏文物„„
2、方法建议 • 1)读:精读教材,由厚到薄,不留死角 • 2)记:动脑记忆、思考 • 3)听:先预习,然后上课有针对性地听 • 4)写:做好课堂笔记 • 5)讲:上课集中探讨,大胆发言 • 6)温:课后认真复习(提问)
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灵秀, 数学使人周密, 科学使人深刻, 伦理之学使人庄重, 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弗朗西斯·培根(英)
开国领袖毛泽 东之所以文能安邦、 武能定国,在很大 程度上得益于他对 中外历史的深入研 究和领悟。他不仅 驰骋史海,熟读了 古今史籍,还点评 了二十四史。其运 用历史知识之娴熟, 分析现实问题之精 辟,足见历史思维 对一代伟人的影响 之大。
听课的最高境界!!!!!!! 祝:同学们
在快乐中学习,
在学习中享受,
在享受中成长!
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misery, only today is a gift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