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文化课结课论文
天津商业大学俄罗斯民族文化与国情结课论文

《俄罗斯民族文化与国情》课程结课论文《俄罗斯民族文化与国情》课程结课论文论文题目我谈俄罗斯姓名所在院系专业班级我谈俄罗斯摘要:在上完俄罗斯民族文化与国情这门课后对于俄罗斯这一不管是领土还是经济上都堪称大国的民族从它的国情、文化、经济方面谈我的一些想法。
关键字:国情、文化、经济小时候经常听到一些有关苏联和中国的故事,说苏联是中国的“老大哥”,由于这种影响,一直都挺喜欢俄罗斯这个国家的。
在没有上这门课之前就有看过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影响很深刻,一直都记得。
大选的选修课能选到这门课也是非常的高兴,也很愉快的学完了这门课。
像我们每个人所熟知的,俄罗斯是世界第一领土大国,它拥有一千七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面积,地跨欧亚两洲,它的欧洲部分集中了全国约四分之三的人口和工业,所以一般认为俄罗斯是一个欧洲国家。
同时,俄罗斯丰富的自然资也使其成为一个资源大国。
虽然拥有辽阔的国土,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俄罗斯的人口只有一亿多,这造成了俄罗斯地广人稀的现状,由于种种原因,俄罗斯的人口还在不断的下降,这除与俄罗斯的一些国情相关外,与俄罗斯人民自由奔放的性格也有很大的关系。
从老师的课堂讲解中知道俄罗斯人很喜欢喝酒,有很多酗酒的人晚上会露睡街头,因为在很多地方的晚上是非常寒冷的,有的人会被冻死。
这也是其中的一个体现吧。
所以俄罗斯会专门在晚上清查大街。
俄罗斯的女性们大都接受过高等教育,这一点是很突出的特色。
俄罗斯境内生活着176个大大小小的民族,各个民族的存在同时也促进了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多元性。
俄罗斯的文化也是多元化的。
在上课期间我了解到了很多俄罗斯的文化。
先从它的建筑说起吧,俄罗斯的许多城市,比如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城市有很多的著名建筑群,有好多洋葱头的建筑,洋葱头的顶部一般都有黄金装饰的金顶,有的最顶端镶有宝石,一眼看去非常的漂亮。
俄罗斯语言和人文名字也很有趣。
俄罗斯人的名字没有像中国人的那么多,每个人的都不同。
它们的名字差不多一样,只是姓不同。
俄罗斯历史文化课程论文

俄罗斯历史文化课程论文从《西伯利亚的理发师》看俄罗斯精神用理性无法理解俄国,用普通的尺子无法丈量她:她具有特殊的气质——您只能相信她。
——Ф.И.丘特切夫(1803-1873)经过半个多学期“俄罗斯历史和文化”选修课的学习,我对俄罗斯这个广袤国度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这个民族热烈又厚重,骄傲又严谨,理想又纯粹。
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莫过于课堂播放的影片《西伯利亚的理发师》了。
本文就从这部电影谈起,说说我对俄罗斯精神的一点理解。
影片讲述了1885年,美国女子珍带着一个任务去俄罗斯,企图迷惑拉德洛夫将军而获取一笔贷款,帮助美国工程师罗伯特筹款,来继续他的发明——名为“西伯利亚理发师”的巨型伐木机器。
在开往俄罗斯的火车上珍巧遇一位俄罗斯士兵安德烈.托尔斯泰,暗生情愫。
正当两人迂旋于情感中,欲说还羞时,却没想到拉德洛夫将军竟动情向珍求婚,而安德烈还无意中成为将军宣读求婚誓言的代言人……冲突最高潮发生在剧院里,上演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一部讴歌自由的歌剧,妒火中烧的安德烈,失去理智,夺过琴弦,朝拉德洛夫抽打过去,他的疯狂举动立刻被其他人制止,剧场内一片大乱。
爱情洪流和由之而生的妒火几乎毁灭了这个年轻人的一生。
托尔斯泰和简就那样聚散匆匆,甚至来不及安排他们来一场挥泪洒别,托尔斯泰带着对简的误解或者说对感情付诸流水的灰心懈气,去了西伯利亚。
爱情一个是具备西方文明代表的美国女子珍,一个是极具东方气质的俄罗斯青年安德烈.托尔斯泰。
不同的文化传统的浸染下,不同的时空背景的成长下,却还是因为有缘而在一个狭小的车厢遇见。
安德烈会爱上一个萍水相逢的外国女人,为了这个风尘女人鞭打长官,被流放,一个年轻英俊的士官生变成了一个沧桑的守林人,为了一段露水姻缘毁了一生。
最后的安德烈显然早已没有了当初的青春洋溢,也不再会为爱情奉献一切。
所以,他选择了驻足、点烟,迷茫地望向绝尘而去的身影。
他得到象征性安慰的自由,在西伯利亚,了却残生。
俄罗斯文化之我见

俄罗斯文化课期末论文——俄罗斯文化之我见姓名: 程玲燕学号: 09224006院系: 机械及电子控制工程学院专业: 工业工程班级: 0914班俄罗斯文化之我见有这样一种植物:它有感觉,有呼吸,还有彼此相通的语言,植根于当地的民俗之中,当地人民与之保持着一段难以割舍的深厚情结。
它是什么?因时因地而异,也许你会联想出形形色色的答案。
然而,在俄罗斯人的眼中,最适合的谜底恐怕就非白桦树莫属了。
在俄罗斯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处处都有白桦树的踪影。
从布良斯克到西伯利亚,从伏尔加河到贝加尔湖,广褒的山川上,宁静的河水旁,到处都有茂密的白桦林。
可以说,俄罗斯就是白桦林的国度。
从小俄罗斯留给我的印象便是白桦树。
那是在我小学的时候,看了用古老的放映机放映的前苏联的经典影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尽管十几年过去了,但那种坚强、优美、自信、骄傲的乔木已然根植在了脑海。
生长在南方的我并没有亲眼见过白桦树,但是,在一幅幅的照片中,她是这样的:树干耸立,上有线形横生的孔,远看好像生着无数眼睛在向四周了望。
枝叶疏散,枝条柔软,迎风摇曳。
但是,仅有优美的身姿还不够吸引我,她的顽强的生命力才是让人称道。
她的喜光抗寒,她的端直挺拔,她的白色的主干冰肌玉骨,她的素淡深邃,正如俄罗斯人纯正质朴的品格和不惧艰险、迎难而上的气概。
无论是在自然中在俄人的生活中还是在画里在作家的笔下,俄罗斯四季的白桦林各有风韵。
春季的白桦林像一群白衣天使,散发出诱人的芬芳。
俄罗斯人喜欢在这万物复苏的时节深入其间,尽情享受春的气息。
他们闭上眼睛,聆听那似有似无,时断时续的沙沙声;他们割开白桦树的树皮,吸吮那露珠一般清凉的汁液;他们还可以剥下树皮,书写那浪漫的情书。
夏季的白桦林一片碧绿,枝叶舒展、郁郁葱葱,起伏如波。
蓝蓝的天空衬托着它的高洁,缤纷的野花装点它脚下的土地。
它以高大的身躯支撑着天空,笑看白云飘飘、狂风呼啸;它固守着大地,聆听潺潺流过的溪水,就像当值的哨兵警惕地守卫着军营和家乡。
俄罗斯结课论文

《俄罗斯民族文化与国情》课程结课论文论文题目:《俄罗斯民族文化与国情》课上的所学及所感姓名:白璐所在院系:理学院专业班级:应用化学10-01班《俄罗斯民族文化与国情》课上的所学及所感论文内容:在上过《俄罗斯民族文化与国情》课后所学到的知识及感想。
关键词:概况,文化,音乐,电影我是一名理科生,所以之前我对于俄罗斯的了解可能仅仅局限在初中地理课本和历史课本中那寥寥几字的概括和对俄罗斯历史模糊的印象: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横跨亚欧大陆;1917年推翻沙皇统治、1922年“苏联”成立并于1991年解体……后来这学期我看到了这门选修课,立刻被这门课所吸引。
由于自己高中时很喜欢看国际方面的新闻和消息,对于俄罗斯的国情也只是些浅显的认识,所以很希望通过这门课进一步的了解俄罗斯,并加深对俄罗斯国情的认识和理解。
我抱着极大的兴趣来到这门课的课堂,这门课也没有让我失望。
我们的老师到过俄罗斯、会讲俄语,不仅从客观的角度向我们介绍了俄罗斯,更是从自身的经历出发,多角度的向我们描述了一个真实的俄罗斯。
我们也从老师在俄罗斯的一些有趣的经历中了解到了俄罗斯这个民族、这个文化的一些小细节。
真的是受益匪浅,也就是这门课,让我对俄罗斯这个国度有了一些好感,并且希望有机会可以踏上那片地大物饶而又热情直爽的土地去感受它的风土人情。
刚开始的时候,老师从俄罗斯的基本情况开始介绍。
从那几堂课中,我学习到了俄罗斯联邦,简称俄罗斯或俄国。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域跨越欧亚两个大洲,与多个国家接壤。
绵延的海岸线从北冰洋一直伸展到北太平洋,还包括了内陆海黑海和里海。
而它的国旗则采用传统的泛斯拉夫色,旗面由三个平行且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白、蓝、红三色。
旗帜中的白色代表寒带一年四季的白雪茫茫,蓝色代表亚寒带,又象征俄罗斯丰富的地下矿藏和森林、水力等自然资源,红色是温带的标志,也象征俄罗斯历史的悠久和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三色的排列显示了俄罗斯幅员的辽阔。
俄罗斯社会与文化论文

俄罗斯社会与文化论文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俄罗斯社会与文化论文专业学生学号关键词:俄罗斯;文化;地理一、课程简介学习了一个学期的《俄罗斯社会与文化》这一门课程,自己在各方面也是有了不小的收获,相比之前,现在的我能够对俄罗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可以说是让自己的眼界更加开阔一些,下面就先从我的个人理解对《俄罗斯社会与文化》这一门课程做出我的看法。
(一)课程目的通过对《俄罗斯社会与文化》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们增进对俄罗斯社会与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给学生一些文化上的熏陶,除此之外,也侧重提高学生在搜集资料方面的信息整合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展示时的自信心和舞台表现力。
(二)课程内容课程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包含俄罗斯地理、俄罗斯军事、俄罗斯经济、饮食、文学、历史(如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音乐、文化、历史等方面,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授予学生不同的知识,也让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在心理上得到一定的满足。
(三)授课方式本课程的授课方式也具有一定的特色,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块,分别是:1.教师授课在每一次的授课中,老师均发挥着比较的作用,除了PPT教学,观赏视频之外,魏老师每次课也都会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更加深刻的讲解,并且起到一个比较不错的引导作用,当然对于一些有争议的观点或者知识,魏老师也会和同学们一同探讨,做到教学相长。
2.学生展示学生的展示是《俄罗斯社会与文化》这门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位学生都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加入不同的小组,并针对自己小组负责的部分进行分工合作,在这一过程,大家能够提高自身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资料整合能力,当然在最终小组展示的时候也是各具特色,每个小组都是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展示自己小组的努力成果,并且与其他同学一起探讨,一起进步。
二、兴趣模块论述在众多的俄罗斯社会与文化中,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其中的地理模块,因为在我看来,地理因素是导致一个地区其他文化诞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了解了一个国家的地理,就能更轻松地把握这个国家的文化知识。
俄罗斯文化课结课论文

俄罗斯文化课结课论文俄罗斯文化课结课论文俄罗斯文化之我见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班级:电子0903学号:09214073姓名:杨晓生俄罗斯文化之我见——从俄罗斯历史走进俄罗斯文化广袤的俄罗斯大地,源远流长的伏尔加河,孕育了刚强不屈的俄罗斯民族。
这个拥有世界上最广阔领土的国家在历史上从来都不甘寂寞,它在历史上曾经扮演过侵略者的角色,也曾是强权主义的象征,但它也曾是被蹂躏的弱者,也曾是落后的代表。
也正因为此,俄罗斯历史才丰富多彩,俄罗斯文化才耐人寻味。
第一章蒙古铁蹄下的俄罗斯这是俄罗斯历史上唯一一次被外族完全统治,而统治它的就是让整个欧亚大陆闻风丧胆的蒙古铁骑。
虽然蒙古大军在东征西讨的侵略中体现出了无比强大的军事实力,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蒙古的侵略是非正义的,而其统治手段更是残忍的。
然而,刚强的俄罗斯人民虽然被蒙古大军击败了,但是他们从没屈服,从没停止过争取自由的脚步。
鞑靼蒙古人的统治长达240年,在这期间,俄罗斯人民虽受尽苦难,但是他们人没有忘记抵抗。
像诺夫哥罗德的贫民起义、底米德里之战等战争都是俄罗斯人民积极争取民族独立与自由的斗争。
在蒙古人的长期统治下,俄罗斯人能够生存、发展并重新独立,这说明他们是一个生命力十分顽强的民族,确实令人们敬佩。
同时,也应该注意到,蒙古人对俄罗斯人的统治不仅产生了影响,而且是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它体现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宗教、习俗等诸多方面。
这或许也是一种成长的阵痛,俄罗斯文化也在这样一个高压的外部环境下得以丰富和成长。
在民族性格上,俄罗斯人变得既进取、好客、热情,又保守、专制、封闭,这受到了蒙古这一游牧民族的影响,也是不争的事实。
在蒙古的统治下,俄罗斯人不仅没有绝望,反而实现了再团结和再统一,有了新的希望和新的发展动力,逐渐成为一个强国。
温总理曾说“多难兴邦”,而能够在苦难中奋起,能够在苦难中汲取前进的动力,也正是一个伟大国家和伟大民族的大气魄。
俄罗斯民族文化与国情论文.doc

《俄罗斯民族文化与国情》课程结课论文论文题目:我谈俄罗斯**:***所在院系:商学院专业班级:工程管理1002班我谈俄罗斯通过这段时间对俄罗斯民族文化与国情的学习,我的收获颇多,感想颇多……在学习这个课程之前,我对俄罗斯有着很模糊的认识,只知道它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一个西方国家,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浓厚的民族文化,至于其它的种种,就不得而知了,所以对这个国家充满了好奇,而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俄罗斯的神秘面纱被一层层的揭开,俄罗斯的一切又给人一种独特的吸引……一.俄罗斯的国情俄罗斯领土略呈长方形,总面积为1705.54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个国家。
俄罗斯地跨欧亚两洲,它的欧洲部分集中了全国约四分之三的人口和工业,所以一般认为俄罗斯是一个欧洲国家。
同时,俄罗斯丰富的自然资源也使其成为一个资源大国。
虽然拥有辽阔的国土,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俄罗斯的人口只有一亿多,这也就造成了俄罗斯地广人稀的现状,由于种种原因,俄罗斯的人口还在不断的下降,这除与俄罗斯的一些国情相关外,与俄罗斯人民自由奔放的性格也有很大的关系。
俄罗斯的人口问题也是俄罗斯目前最为头疼的事情之一,所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刺激生育,可是效果仍不显著。
俄罗斯的国土面积广大,各地气候千差万别,但总体来说可以总结为冬季漫长、干燥而寒冷,夏季短暂而温暖。
寒冷的天气,是俄罗斯人喜欢酗酒的一个重要原因,因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俄罗斯的街头有许多的“醉人”。
俄罗斯境内生活着176个大大小小的民族,各个民族的存在同时也促进了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多元性。
说完了俄罗斯的一些基本国情,接下来谈一下俄罗斯的政治经济问题,当然这也是现阶段我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
俄罗斯是前苏联的一个组成部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一度低迷,但是以前的积累使得俄罗斯在军事、科技等方面的地位仍十分重要,普京执政之后,俄罗斯经济开始复苏,治安状况迅速好转。
目前俄罗斯的总统是梅德韦杰夫,梅德韦杰夫执政也有很大的成就,所以有关普京与梅德韦杰夫谁的执政能力更强的说法众说纷纭,在新的大选来临之前俩人之争也成为大家的热点话题,最近俄罗斯有一部新的电影,内容是普京化身为一个救世大侠,解救地球上的百姓,受到人们的热捧,对其中是否含有政治因素在这里我就不做评价了,但是效果确是大家显而易见的。
俄罗斯文化小论文

我的俄罗斯情结我觉得在世界文学中俄罗斯文学可以说是最迷人的。
我从上俄罗斯文化课的时候便接触和迷上了俄国文学。
尽管有世界文学这样一个巨大文学宝库,但俄罗斯文学的分量是无可替代的。
一个人要了解世界文学,阅读世界文学名著,俄罗斯文学最具代表性。
俄罗斯文学非常迷人,我想这主要取决于人种,就是一种民族的特性。
民族的特性是有很大差别的,就像食草动物与食肉动物之差,或像飞翔空中与爬行地上之差。
一个民族的文化、地域性、种族精神,都决定着这个民族的文学。
俄罗斯人好像是世界上最自由奔放的民族,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民族的外表特征给人的感觉是一个不受物欲之累的自由奔放的民族,她的精神境界和气质,超出“物欲”这个人类的共性,他们是一个激情民族和抒情民族。
他们不像西方许多民族受宗教束缚太深,世界上的几大宗教没有一种是诞生在他们的国土上,他们的精神是人性的,不受拘束。
从这块土地上诞生的文学与这个民族是一致的。
普希金的诗,莱蒙托夫的诗,叶赛宁的诗,都是迷人的。
中国的爱情诗里绝不会产生“血液中燃烧着欲望的情焰”这样的诗句。
叶赛宁沿着初雪漫步,想把自己炽热的身体紧贴白桦林袒露的胸脯,想在柳树的枝杈上也嫁接上自己的手臂。
莱蒙托夫“我爱那谷茬焚烧后的袅袅轻烟”……无不让人情动。
他们的小说和诗一样迷人,同样是激情奔放的,高尔基的小说,那大海与草原,那优美的文字和意境,那澎湃的激情,让人真正感受到什么是文学的魅力,太美了!像《安娜·卡列尼娜》那样的作品,让人感到的依然是美。
法国文学同样迷人,每一个热爱世界文学的读者,皆会迷上这两个民族的文学,他们都是世界文学的高峰。
但相比而言,俄罗斯文学更迷人,而且绝对迷人。
法国文学可称为都市文学,更注重社会与现实,而俄罗斯文学更注重人性,更注重大自然,在精神上如没有任何天敌的兽王。
像《静静的顿河》,完全把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哥萨克史就是自由奔放的历史,或战胜一切灾难争取自由的历史。
英国人具有绅士的风度,可以出现萧伯纳那样的作家,法国文学被都市文明圈定在物欲横流的都市里,德国是一个哲学的国度,理性的东西多,他们太务实求真了,他们的文学注定不会像俄罗斯文学那样迷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罗斯文化课结课论文俄罗斯文化之我见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班级:电子0903学号:09214073姓名:杨晓生俄罗斯文化之我见——从俄罗斯历史走进俄罗斯文化广袤的俄罗斯大地,源远流长的伏尔加河,孕育了刚强不屈的俄罗斯民族。
这个拥有世界上最广阔领土的国家在历史上从来都不甘寂寞,它在历史上曾经扮演过侵略者的角色,也曾是强权主义的象征,但它也曾是被蹂躏的弱者,也曾是落后的代表。
也正因为此,俄罗斯历史才丰富多彩,俄罗斯文化才耐人寻味。
第一章蒙古铁蹄下的俄罗斯这是俄罗斯历史上唯一一次被外族完全统治,而统治它的就是让整个欧亚大陆闻风丧胆的蒙古铁骑。
虽然蒙古大军在东征西讨的侵略中体现出了无比强大的军事实力,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蒙古的侵略是非正义的,而其统治手段更是残忍的。
然而,刚强的俄罗斯人民虽然被蒙古大军击败了,但是他们从没屈服,从没停止过争取自由的脚步。
鞑靼蒙古人的统治长达240年,在这期间,俄罗斯人民虽受尽苦难,但是他们人没有忘记抵抗。
像诺夫哥罗德的贫民起义、底米德里之战等战争都是俄罗斯人民积极争取民族独立与自由的斗争。
在蒙古人的长期统治下,俄罗斯人能够生存、发展并重新独立,这说明他们是一个生命力十分顽强的民族,确实令人们敬佩。
同时,也应该注意到,蒙古人对俄罗斯人的统治不仅产生了影响,而且是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它体现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宗教、习俗等诸多方面。
这或许也是一种成长的阵痛,俄罗斯文化也在这样一个高压的外部环境下得以丰富和成长。
在民族性格上,俄罗斯人变得既进取、好客、热情,又保守、专制、封闭,这受到了蒙古这一游牧民族的影响,也是不争的事实。
在蒙古的统治下,俄罗斯人不仅没有绝望,反而实现了再团结和再统一,有了新的希望和新的发展动力,逐渐成为一个强国。
温总理曾说“多难兴邦”,而能够在苦难中奋起,能够在苦难中汲取前进的动力,也正是一个伟大国家和伟大民族的大气魄。
第二章罗曼诺夫王朝——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女皇创造的传奇经历被侵略的历史,随着俄罗斯的不断壮大,它也走向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不断的扩张需要的是不断的政治、经济改革,就在这样一个历史时刻,俄罗斯孕育了彼得大帝这一雄才大略的帝王和野心勃勃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
1689年的沙俄政权是一个落后的国家,落后于清朝政权,主要方面比英法德落后很多。
到处盛行着农奴制──实际上农奴的数目在增加,而其合法权力在减少。
俄国错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大好时机。
神职人员愚昧无知;文学暗淡无光,数学和自然科学无人问津。
同西欧相比,俄国几乎还在中世纪时期。
1697至1698年间,彼得到西欧作了一次长途旅行,一次为他随后的统治定下了基调的旅行。
他以一个下士彼得·米哈伊洛夫的身份,率领了一个大约由250人组成的“庞大的使团”。
由于彼得使用了一个假名(鲁尤特尔·米海伊洛夫),因而他看到了许多否则就无法看到的事物。
在这次旅行期间,他为荷兰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当了一个时期的船长,还在英国造船厂工作过,在普鲁士学过射击。
他走访工厂、学校、博物馆、军火库,甚至还参加了英国议会举行的一届会议。
总之,他尽了最大的努力学习西方的文化、科学、工业及行政管理方法。
在政治上,改革的目的是建立完整的中央集权统治,加强工作效率。
彼得大帝将国家发展重心西移,邻近欧洲各国,便于接受欧洲的开化文明,并建立起圣彼得堡的领导势力,结束俄国由莫斯科政权统治以来的黑暗时期,带领俄国进入文明新时代。
在他的领导下,俄国在南部与土耳其交战,在北部与瑞典交战。
与土耳其初战告捷,于1696年攻克了亚速港,从而在某方面来说给俄国开辟了通往黑海之路。
彼得大帝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梦想家,更是一个能够把梦想付诸实践的实干家。
当我读到彼得大帝的故事时,我无法不赞叹他身上体现出的巨大人格魅力——隐姓埋名的西欧游历、无所畏惧的大刀阔斧的改革。
彼得大帝也代表了优秀的俄罗斯民族特质,敢于梦想,勇于实践,不屑空谈,这也是一种文化气氛,能孕育大国大气魄的文化气氛。
而彼得大帝的继任者——-叶卡捷琳娜二世也是一位富有传奇色采的伟大女性。
如果说彼得大帝和我国历史上的康熙帝很相近(他们几乎在同一时间各自统治着自己的国家),那么叶卡捷琳娜二世就是俄罗斯历史上的武则天。
实现其夺取世界霸权的计划,对土耳其发动了两次战争,打通了黑海口,侵占克里木半岛在内的黑海北岸广大地区。
1788~1790年同瑞典进行了战争。
伙同普鲁士、奥地利,于1772、1793和1795年3次瓜分波兰。
侵占了立陶宛、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的大部分土地,置格鲁吉亚为保护国,俄国版图由此扩大了67万平方千米。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力图组织反法联盟,积极参与欧洲君主国镇压法国革命,在俄国历史上开创了干涉欧洲革命的先例,使俄国成为欧洲宪兵。
望着大大扩张了的俄国版图,叶卡捷琳娜豪情万丈地说:“假如我能够活到二百岁,全欧洲都将匍匐在我的脚下!”在叶卡捷琳娜二世的身上,俄罗斯民族刚强、高傲、意图称雄世界的民族特质一览无余,而孕育这一特质的正是俄罗斯民族刚强不屈、不可一世的文化,而这就注定俄罗斯不会成为世界历史的看客,它至少曾经是、现在是、未来也将是世界历史的主角之一。
第三章永垂史册的卫国战争如果让我说,俄罗斯最感动我的是什么,我会不假思索的说是——卫国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俄罗斯人民为了维护祖国的独立、人民的自由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这场保卫祖国的斗争中,俄罗斯真正将自己民族的大无畏精神、奉献精神、刚强不屈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也是俄罗斯整个民族文化发展到近代时一次集中的展现。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
德国、芬兰、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等国的190个师组成北、中、南3个集团军群,迅速占领立陶宛全部,拉脱维亚大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一部分。
在这“生存还是毁灭(to be or not to be)”的紧要时刻,俄罗斯人民选择的顽强的抵抗,他们拿出了更胜以往任何时候的勇气与气魄,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对抗德国法西斯。
顽强抵抗的代价是巨大的,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战士和平民丧生,但是越是苦痛,越是不能让俄罗斯人民屈服。
而至今仍让人不禁为之泣下的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征集中体现了俄罗斯人民的不屈。
虽然苏军顽强抵抗,德军还是突破苏军的层层防线,9月13日,德军突入斯大林格勒市区。
斯大林在这个危重的时刻特意打电话命令斯大林格勒市委、军工企业一个也不准后撤,要在战斗中继续组织生产。
斯大林还有一句在当时非常著名的命令:“决不后退一步!”,命令担任斯大林方向的士兵和军官在危重时刻不允许后退,若后退则面对的是极其严厉的惩罚。
这时,在斯大林格勒担任防御任务的还有苏联新组建的东南方面军。
而自从德军进入斯大林格勒市区后,一场旷日持久且血雨腥风的巷战开始了。
苏军的抵抗却异常顽强,双方的战斗非常激烈,即使是对一个街区甚至一栋建筑的争夺,都要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
至9月底,苏军固守的地段只有伏尔加河西岸的纵深不到1公里的狭长地带,但德军却一直不能完全占领斯大林格勒,并一直坚持到11月份。
担任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军区司令朱可夫在回答人们关于德军为什么不能占领斯大林格勒的问题时说:“敌人(德军)只能踏着我们的尸体前进,而苏军是杀不完的。
”1943年1月10日,苏军发动总攻,至1943年2月2日,德军刚提升为元帅的第六集团军司令长官保卢斯投降,苏军完全歼灭了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德军第六集团军,从而根本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局势。
随人泪下的卫国战争,真正是最值得俄罗斯人民自豪的伟大战争,他们用自己的勇气和精神维护了自己伟大而神圣的领土,他们在极端困难的境地中依然不屈不挠,他们震撼了世界,不仅因为一场战争,更是因为他们永不屈服的刚强精神。
想象在斯大林格勒的街头巷尾,曾经手无缚鸡之力的人都拿起武器,抱着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勇气进行着顽强的抵抗,我们无法不感动、也无法不感到震撼。
末章俄罗斯民族性格之我见俄罗斯民族性格有哪些特点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大特点:一是具有大无畏的气概。
俄罗斯民族历来傲视全球,蔑视强敌,曾经战胜了许多称霸一时、不可一世的强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俄罗斯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战胜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敌人德国法西斯,横扫欧洲,解放了14个国家,同时派出百万大军,以雷霆万钧、摧枯拉朽之势,以十余天时间消灭了盘据在中国东北的百万日本精锐部队关东军。
苏联解体以后,面对以超级大国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弱俄削俄与围堵政策,俄罗斯人民无所畏惧,针锋相对,强势崛起,巍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之中。
二是具有称雄世界的雄心壮志。
享有盛誉的普京总统曾指出:“争强好胜是俄罗斯人民的民族性格。
”俄罗斯人民曾经创造了无数个世界第一,赢得了世界人民的赞誉,相信俄罗斯人民还会创造出无数骄人的业绩。
三是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俄罗斯人民经历过无数艰难险阻,但是任何困难吓不倒他们,任何凶恶的敌人也无所畏惧,总是愈战愈勇,愈挫愈强,显示出俄罗斯民族无比强大的爆发力、创造力、凝聚力和生命力。
俄罗斯民族的上述三大特性决定了俄罗斯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给其冠之以伟大而优秀的民族是当之无愧的。
世人应从其民族性格中汲取智慧和营养,去努力锻造自己民族灿烂的未来。
结语博大精深的俄罗斯文化怎能用一篇短短的文章紧述,但我想通过对俄罗斯历史上一些重大时期的回顾,从中并难看出俄罗斯人民的民族性格,而民族性格正是民族文化的反应,因此,这样一种分析也不是为对俄罗斯文化的一种解读。
俄罗斯文化概论练习答案1、一2、45.2%3、基里尔与梅福季4、贝加尔湖5、法国6、尤里·多尔哥鲁基大公7、81.58、14 43009、壮士歌10、无名氏《伊戈尔远征记》11、1012、尼古拉二世13、普希金14、1917 1115、196116、7417、1949 1018、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物质不灭19、《叶甫盖尼·奥涅金》多余人20、东正教21、 5 922、果戈理《钦差大臣》23、俄罗斯联邦人民代表大会24、特列季雅可夫25、《复活》26、复活节、主降生节(圣诞节)27、朱可夫28、圣彼得堡波罗的海29、《前夜》、《父与子》、《烟》、《处女地》30、双头鹰31、伏特加32、戈尔巴乔夫33、契可夫34、埃尔米塔什35、面包盐36、彼得大帝37、布拉戈维申斯克38、193539、1540、186141、联邦制42、1941年6月22日43、格林卡《鲁斯兰与柳德米拉》44、套娃(玛特廖什卡)、霍赫洛姆工艺画45、6月12日46、乌格里奇、雅罗斯拉夫、科斯特罗马、下诺夫哥罗德俄罗斯文化课结课论文47、一48、双49、柴可夫斯基《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50、谢肉节第- 11 - 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