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题型归纳总结
高中思想政治《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知识点总结

高中思想政治《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知识点总结1、什么是传统文化?我们应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哪些方面?(1)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我们应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以下四个方面:①传统习俗的继承。
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②传统建筑的继承。
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传统文艺的继承。
它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为代表,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传统思想的继承。
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等,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2.传统文化有哪些特征?(1)继承性。
(2)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3)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3.传统文化的作用/影响有哪些?(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2)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3)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4)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4.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面对传统文化,要辨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高中政治文化继承与发展高考考点与例题解析

高中政治文化继承与发展高考考点与例题解析针对目前高中思想政治有关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复习,首先需要了解高考考察的主要知识点,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文化继承与发展高考考点与例题解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文化继承与发展高考考点1、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继承和发展的关系都是高考必考的考点2、如何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的作用,如何正确看待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本课的重点,也是与实际结合紧密的一个重点,要予以特别注意。
3、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不可分割的,发展即意味着创新,因此,把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命题的可能性非常大,要注意把握单元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高中政治文化继承与发展例题解析1、关于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②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③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④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对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关系的理解,④说法错误,故B、C、D项可排除。
2、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总保留着基本特征。
这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B.传统文化是凝固不变的C.传统文化是凝固的艺术D.传统文化是不会消失的答案:A3、“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句歌词说明了我国( )①各民族的独特文化都得到了尊重②当前已不存在民族问题③各民族在传统文化中无任何差别④我国的传统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A.①④B.②③C.①②D.②④答案:A解析:②、③是错误的,材料中“五十六枝花”说明各民族的文化都得到了尊重,“是一家”则反映了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4、(多选题)近几年,“韩流”吹遍世界,在国内,也有大量的“哈韩族”。
韩剧中普遍流露的对于本国传统文化的肯定,对仁、义、礼、爱等的张扬,正是一些国产剧所抛弃的。
这启迪我们( )A.传统礼仪道德应该得到继承、发展B.对待传统文化应批判继承,古为今用C.文化产品应汲取传统文化,体现时代精神D.文化产品尽量模仿韩剧的情节答案:ABC解析: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发展,因此,ABC都是正确的,D根据常识容易判断是错误的5、(多选题)《新华每日电讯》载文报道,在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人们不妨再拿起纸、笔,让爱和思念不是通过转瞬即逝的电波,而是跃然纸上,也许这更能触动人们的内心,体验“家书抵万金”的感觉。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答题模板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答题模板
一、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
它们既有着各自独特的特征,又协同起来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发展。
1、文化传承
文化传承是指传统文化的代代相传。
它并不是“木秀于林,不如榦秀于林”,而是“木而后榦,榦而后木”的有机统一,它以传承为核心,延续传统文化的优秀理念和精神概念。
它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过去,更好地认识现实,更好地展望未来,并以此为基础,有效地增进了人类文明的延续发展。
2、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是指在传统文化积淀的基础上进行新的突破与创造,并将其融入其他文化中。
它不仅可以丰富文化内涵,增加文化彩度,而且可以激发文化生命力,使传统文化改良,新文化发展,使文化更加多元化、多样性、多层次化。
二、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是“咬文嚼字”的关系,它们是辩证统一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文化传承在保存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为文化创新提供了基础条件,从而加快文化的发展;文化创新在开拓新的文化空间的同时,也可以保持和完善传统文化,从而加长文化的寿命。
综上所述,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存在融合、促进的关系,它们是文化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
高考政治总复习:第14讲《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易错题集锦(含答案)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1.(原创)CCTV少儿频道的公益广告有个传统节日民谣歌曲“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贴窗花点鞭炮,回家过年齐欢笑……”这首儿歌描述的年俗活动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炎黄子孙心头的中国结。
以上材料说明( )A.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要一分为二地看待B.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相对稳定性C.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D.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作用【答案】B【分析提示】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征。
A、C两项与题意无关;传统文化的作用具有双重性,优秀的传统文化才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D项说法片面;通过题干中年俗活动对中华儿女的影响可以看出B 项符合题意。
2.最近,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默默帮助病逝同学李宝元父母的事迹被广为传颂。
15年前毕业之际,有人提议“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让两位老人15年收到了15张汇款单和56封信。
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使扶危济困、重情信诺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
这一事迹表明( )A.传统道德准则完全适应现代生活B.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C.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答案】C【分析提示】传统与现代毕竟还有一定的距离和差距,A项说法绝对化;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与时俱进,不是亘古不变的,B项说法错误;D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选C项。
3.“床前的月光,窗外的雪,高飞的白鹭,浮水的鹅,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像清泉,流进我心窝……”,身着古色古香服装的中小学生,用明快的曲调和优美的旋律,吟唱着一首首古诗词。
这样做( )A.有利于全面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B.有利于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C.有利于保护和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D.有利于抵制流行文化【答案】C【分析提示】“全面继承”和“抵制”都表述错误,A、D两项不选;古诗词不能与先进文化等同,B项不选,因此选C项。
高中政治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知识讲解_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考点解读】考点提示1. 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3.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4.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知识经纬【知识清单】(一)传统文化的含义及内容1.含义:传统文化是在________中形成并保留在________中的、具有_______的文化。
2.文化的继承性(1)传统习俗的继承。
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_____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_______之一。
(2)传统建筑的继承。
建筑,被称为______的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_______。
(3)传统文艺的继承。
文学艺术,被称为______的火炬,是中华民族__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
(4)传统思想的继承。
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______、学术思想和_______。
中国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_______、_______和中国的_______具有深刻影响。
(二)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1.主要特点(1)传统文化具有_______。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________,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_________。
(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_______。
它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_____和______的精神纽带。
2.社会作用(1)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________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_______作用。
(2)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______、妨碍_______的消极作用。
(三)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1)民族、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_______、克服传统文化的_______,才能兴旺发达。
(2)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______,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2.正确对待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24文化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讲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24文化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讲含解析新人教版明确一个实质:要明确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
把握两种积累:文化的发展,包括横向积累即文化传播,纵向积累即文化继承。
理解三大措施:如何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掌握四大关系: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
该讲主要以“文化纵向的积累”为主线,立足传统文化,主要分析^p ^p 了传统文化的特点、形式及影响。
立足怎样对待传统文化,主要分析^p ^p 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以及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直击真题剖析高考】——真题感受体会命题方向(20__年全国高考全国2卷19).我国杂技历史悠久,因表演技巧高超而深受观众喜爱。
在现代,我国杂技融入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景故事,既惊险刺激又妙趣横生,许多节目蜚声海内外。
我国现在杂技艺术蜚声海内外,主要得益于①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②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③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在观众的审美需求④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考点:文化继承与发展,文化传播(20__年全国高考天津卷11).在中国文学博物馆,4D电影《甲骨文》向观众展示着甲骨文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程。
还原古代生活场景时,影院画面、音响和座椅巧妙配合,带观众穿越数千年,讲述甲骨文字形时,立体图形灵活转换,让观众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
从中看出A.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B.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传播C.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答案】B【解析】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A不选;用4D技术来展示甲骨文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程,有效地吸引观众,这说明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传播,B 项正确;C的说法错误,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材料没有体现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不选D。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专题24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讲)(含解析)(必修3)-人教版高三必修3政治教

专题24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讲)1.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影响。
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3.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4.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知识点一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及其影响1.传统文化的表现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含义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建筑,被称为①凝固的艺术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为代表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影响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具有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今天中国人的②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③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地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2.传统文化的特点(1)继承性:传统文化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一直延续到今天。
(2)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④保留着其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⑤因时而变。
(3)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⑥精神纽带。
3.传统文化的作用和影响(1)传统文化的作用:传统文化如果能⑦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⑧消极作用。
(2)传统文化的影响具有两重性: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知识拓展】1.把握两个特征的内涵和指向2.细化梳理传统文化的作用(1)从自身和时代两个角度分析作用的两面性①从传统文化自身看: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推动社会的发展,腐朽的、落后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24: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一、考点解读1、高考考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2 2013版最新教材修改变动本部分新版教材无变动3 考生记忆手册(可单独打印)3年高考2年模拟1年原创精品高考系列专题24文化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记忆手册)4.1传统文化的继承(框题)1.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1)是什么——传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①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②特点:A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传统习俗的继承: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传统建筑的继承: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传统文艺的继承: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传统思想的继承:对如今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有些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被赋予新的内涵。
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为什么——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1)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传统思想对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能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2)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是双重的,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2.怎么办——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海南)这是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科学技术 日新月异,信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时代发展要求人们不断更新知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深化教育改革,拓宽终身学习通道。十二届全国 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 建立个人学习账号,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 某市在智慧市建设中,依托先进的信息采集、处理、储存、传输技术, 开发智慧学习平台。智慧学习平台拥有强大的信息资源中心,融合不同学 科知识、提供各类学习资源。每个市民都可以在智慧学习平台上用有记录 终身学习过程的学习账户,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订制个性化学习计划, 运用搜索引擎等工具搜索跨学科领域知识资源,进行探索性学习。
(2015年浙江文综政治卷40)祠堂是崇宗祭祖联络宗亲的场所,是祠堂文 化的重要载体。W村也曾有老祠堂。祠堂文化在村民教化、乡村治理中发挥 过积极作用,但其中的封建宗法思想残余有时也被人用来排斥外姓、干扰选 举。新农村建设以来,W村把老祠堂翻修扩建成宽敞明亮的新礼堂,开展创 建“文化礼堂、和美乡风”系列活动,敬先贤、诵村训、礼仪传习、普法讲 座、村民一家亲、评选孝老爱亲最美家庭等。经过多年的努力,新礼堂已成 为村里的文化地标。礼堂文化温润了村民关系,促进乡村治理。去年,该村 被评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省级示范村。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W村成功建 设礼堂文化所包含的道理。(10分) 【答案】(1)传统文化是社会成员的精神纽带,祠堂文化是传统文化的 一部分。W村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发挥祠堂文化在人文教化、社会认 同等方面的作用。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必须批判地继承,才能发挥其积 极作用。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对祠堂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 符合社会发展的内容。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对祠堂文化推陈出新、革 故鼎新,打破了宗族界限,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新农村建设中发 挥。从龙脑樟树中提取的龙 脑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寿域神方》记载:“之头脑 疼痛,龙脑一钱,纸卷做拈,烧烟熏鼻,吐出痰诞即愈。”唐代 医药典籍称龙脑“为百药之先,万物中香无出其右者”。不知从 何时起,龙脑樟树在我国“销声匿迹”了,我国所需龙脑不得不 长期依赖进口。1988年我国发现爱你了一颗野生龙脑樟树!科 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他们深入研究 中药典籍中有关龙脑的资料,利用现当代科技成功培育了万亩龙 脑樟树原料林,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研制了我 国第一套天然龙脑工业化提取成套设备,改进了传统龙脑提取方 法,来发了新产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 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 化品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现代科技对于光大中医药文 化的作用。(12分)
微信红包是一把双刃剑。最近,辽宁一学校的老师就把微信 红包用“歪”了。期末考试成绩一出来,辽宁铁岭一老师把 成绩表发到了家长微信群里,并留言要求家长发红包,凡是不 及格的少“1分”发一块钱,红包标上“惩罚”二字。 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需要创新,关键不在于手段如何跟上时 代,而在于是否具备适应性和可及性。“新技术+教育”有可 能出现像慕课这样的共享教育典范,也可能出现像“惩罚红 包”这样的尴尬尝试。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包括教育改 革和教育创新在内的任何教与学、学与思、思与辨的活动 都要做到精细、有序、科学。改革不能随意,创新不能任性, 尝试不能走偏,这样才能让老师、学生与家长在共同获得知 识教育的同时,收获品格教育,“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也不会沦为一句空话。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相关知识,谈 谈如何实现教育创新。
B
(2016年全国高考全国3卷19).2015年,新版《辞海》编辑委 员会宣布将在推出纸质版辞海》的同时,推出适用于各种阅读 终端的电子版和网络版。这一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 ②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 ③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 ④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运用科学技术推动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建 立“智慧学习平台”的文化意义。(8分)
(2)信息技术推动文化传承方式的变革,为改进学习方法 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2分)智慧学习平台为全民学习提供 了优质教育资源和便捷的学习条件;(2分)有利于人们实现 个性化学习、探究性学习和终身学习;(2分)有利于提升国 民素质,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2分)
归纳总结:文化生活中教育的作用 文化与生活:文化的特点;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文化与综合国力 文化对人的影响 文化传承与创新: 文化传播的途径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 建设学习型社会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0课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 制度保障 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必须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 中国梦宣传 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教育--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归纳总结:文化生活中科技的作用
文化与生活: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文化与综合国力 文化传承与创新: 大众传媒 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 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2012高考海南卷18)为制作纪录片《中国古建筑》, 某摄制组运用现代数码摄影技术在全国各地拍摄101处古 建筑,运用三维动画技术再现已消失古建筑,借助现代传 媒介绍中国各个时期的建筑文化。该纪录片的播出助推了 中国建筑文化热。这表明科学技术 ①推动了文化资源收集、传递、储存方式的变革 ②决定并改变当代建筑文化的性质 ③是传统建筑文化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④是促进文化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要顺应社会历史的 变迁,因时而变。我们要把传统教育思想与现代 社会发展结合起来。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在已有教育理论、实践 的基础上不断实现创新。③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 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科技的发展使收集、选择、 传递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变革,发展教 育时要正确利用先进科技手段。④教育是人类特 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 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要实现教育创新,需要教育 工作者正确认识教育的意义。
文化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考纲: 1.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影响 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3.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4.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探究:自己整理传统文化(认识) 1.是什么 2.为什么类 3.如何对待类
结合五三高考题:关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 问原因或启示类 答案要点(出现频率多,顺序不分先后) 1.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保持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 3.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发掘当代价值,丰富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相对稳定性) 4.依靠科技,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民族特色 5.利用大众传媒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增强影响力 6.立足社会实践,不断创新(文化创新的措施) 7.喜闻乐见,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等等
《
B
(2016年全国高考天津卷11).在中国文学博物馆,4D电影 《甲骨文》向观众展示着甲骨文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程。 还原古代生活场景时,影院画面、音响和座椅巧妙配合,带 观众穿越数千年,讲述甲骨文字形时,立体图形灵活转换, 让观众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从中看出 A.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B.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传播 C.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B
8(2013年高考全国卷Ⅱ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也是著名的世界文 化遗产。 材料二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莫高窟文化遗产,敦煌研究院联 合高校、研究机构、科技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建立了综 合防沙体系;研发了无线传感环境检测分析系统,开发了十亿级 像素数字相机系统,形成了包括前期摄影采集、后期图像处理、 虚拟漫游等环节在内的数字处理系统等。随着这些科技创新成果 的应用,莫高窟自然环境得到改善,壁画、彩塑等图像采集取得 进展。不久的将来,世界各国人民除了实地参观莫高窟外,还能 在互联网上便捷地欣赏3D效果的“数字莫高窟”,随时随地地 感受莫高窟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 (2)结合材料二,说明科技创新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 (8分) 【答案】科技创新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物质技术手段;(3 分)科技创新带来更快速、方便的文化传播手段和方式,促进 了文化的交流;(3)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 因素。(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