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之鲁迅

合集下载

鲁迅先生的简介资料

鲁迅先生的简介资料

鲁迅先生的简介资料鲁迅,字梦笔,号阿Q,浙江金华人,早年受中国现代最著名诗人顾嗣立、朱彝尊,及创立中国群众文学派的李大钊的影响。

鲁迅曾是北洋军官,主要文学作品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故事新编》、《祝福》等,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之父”。

他是中国先锋派文学的代表人物。

鲁迅的简历鲁迅,原名周树人,号梦笔,号画眉、小鹤,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浙江金华,浙江温岭人。

鲁迅曾受中国现代最著名诗人顾嗣立、朱彝尊,及创立中国群众文学派的李大钊的影响;其子鲁滨逊受到他的父亲的影响而入伍,就读于北洋军校,担任过军官,1911年辞去军官职务,到美国深造,毕业后在上海创办《语丝》,参与创办《优知天下》,随即又创办《南早》等,并加入匪会的中央委员会,编辑《中华世界报》等,广泛参与共产党在中国的运动,后赴日本生活。

鲁迅一生著述鲁迅一生发表了大量的书籍、诗歌、文学和历史文章,其中有些自己创作,有些是编辑和收集,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故事新编》、《朝花夕拾》、《老残游记》及《祝福》等,有批判性的小说,有张择端的短篇小说,有英雄悲歌,有抒情漫话,有诗歌酝酿的散文,有四部史诗,有历史剧,有时间性的报告文章,更有自传体文学作品《野草》,等等。

外,鲁迅在文学上提出了“闹剧风格”,被称为“鲁迅风格”,称他的文学作品有“天赋的诗学家”“批判的艺术家”“唯美艺术的奠基者”“社会史的编制者”“东方晚清文化开拓者”等。

鲁迅对中国文学的影响鲁迅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开拓了中国文学的新境界,是中国现代文学之父。

他的著作大多反映了晚清社会的政治和社会现实,尤其是批判的小说,劝谏清廷的文章,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形式,其反映中国当时社会矛盾的抒情小说,深受读者和学者的赞誉,为中国文学界熠熠生辉。

此外,鲁迅把传统文学及自然神学和现代文学一道融入演说中,从而形成了“鲁迅风格”,其特色也受到了中国文学家们的赞誉。

鲁迅更是中国先锋派文学的代表人物,其创作和抒情文学影响了日后很多学者和文学家的创作方式,例如《插图小说》等。

初一写人作文:我最崇敬的历史人物

初一写人作文:我最崇敬的历史人物

初一写人作文:我最崇敬的历史人物我最崇敬的历史人物是鲁迅。

他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被人民誉为“民族魂”。

鲁迅原名周树人,他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

他从小就聪明好学,特别喜欢读中国古代的一些经典文学书籍。

他特别憎恨那些封建礼教和陈腐思想,他决心用笔写文章去唤醒人们的觉悟。

鲁迅的笔锋犀利,语言幽默,他的文章常常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他的代表作《狂人日记》、《呐喊》、《彷徨》等,对中国现代文学和革命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鲁迅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他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纱,揭示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丑恶本质。

他提倡“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人人平等”,提倡“妇女解放”,提倡“儿童教育”。

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当时和后来的许多人。

鲁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

他为了中国的解放,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他毫不畏惧地投身于革命事业。

他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始终坚定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用自己的笔杆子为中国人民争取着自由、民主、平等和幸福。

鲁迅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伟大的一生。

他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我深深地崇敬着鲁迅先生,我将永远铭记他的教诲,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鲁迅先生之所以让我崇敬,是因为他不仅有卓越的文学才能,更有一颗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

他用他的笔触和行动,为我们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为我们展示了新生活的美好愿景。

他的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伟大和崇高。

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品质,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情怀。

他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了人民的幸福安康,不惜付出一切的努力和牺牲。

这种精神品质,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和传承的。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以鲁迅先生为榜样,努力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同时,我也将时刻关注着祖国的命运和人民的福祉,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鲁迅人物介绍 (修订)

鲁迅人物介绍 (修订)
他早年曾在南京读书,后赴日本留学
在日本期间,他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开始接触民主思想,并积极参与反清革命运动
2024/6/1
6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文学成就
文学成就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文学作品涵盖了短篇小说、散文、杂文等多种形式
他的作品以独特的思想和艺术风格著称,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表现了人民的苦难和抗争
影响与评价
1
然而,鲁迅的作品也引起了一些争议和批评
他的作品中的一些语句和措辞被认为具有攻击性和冒犯性,引起了一些读者的不满和批评
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鲁迅在中国文学和文化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2
3
影响与评价
总的来说,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作品和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历史的发展
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中篇小说《阿Q正传》,而这段摘要正是出自这部小说
除此之外,鲁迅还创作了大量的杂文和散文,这些作品既是他思想的结晶,也是他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剖析
2024/6/1
8
3
革命生涯
革命生涯
鲁迅不仅是一位文学家,还是一位革命家
01
他积极参与反清革命运动,并加入了中国同盟会
02
在辛亥革命后,他曾担任过浙江省教育会的秘书长,积极推动教育改革
鲁迅人物介绍
xxxxx
-
1
2
3
4
鲁迅人物介绍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2024/6/1
4
1
早年经历
早年经历

中国近代史之鲁迅

中国近代史之鲁迅

人物生平



生平经历
1.童年时期
13岁那年,他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科举舞弊案锒铛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 病,终致死亡,家境败落了下来,因此卖了房子。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 的影响。他是家庭的长子,上有孤弱的母亲,下有幼小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亲一起 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天真活泼的童年生活就这样结束了,他过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 难和世情的冷暖。他经常拿着医生为父亲开的药方到药店去取药,拿着东西到当铺去 变卖。在家境好的时候,周围人是用一种羡慕的眼光看待他这个小“公子哥儿”的, 话语里包含着亲切,眼光里流露着温存。自他家变穷了,周围人的态度就都变了:话 语是凉凉的,眼光是冷冷的,好朋友也不和他说话了,脸上带着鄙夷的神情。周围人 这种态度的变化,在鲁迅心灵中留下的深刻的印象,对于他幼小的心灵的打击很大, 这使他感到在当时的中国,人与人之间缺少真诚的同情和爱心。人们是用“势利眼” 看人事物的。多年以后,鲁迅还非常沉痛地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 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呐喊》自序)


3.弃医从文
鲁迅想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的觉悟。但他的这种梦想幵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 现实粉碎了。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 本人的高度歧视。在他们的眼睛里,凡是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的解剖学成 绩是95分,就被他们怀疑为担仸解剖课的教师藤野严九郎把考题泄露给了他。这使 鲁迅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有一次,在上课前放映的幻灯画片中,鲁迅看 到一个中国人为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一群中国人却若无其亊地站 [1]在旁边看热闹。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这时他已经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 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要改变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所有中 国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的,则首先是文学和艺术。于是鲁迅弃医从 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 文章,从亊文学活动。在当时,他与朋友们讨论最多的是关于中国国民性的问题: 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通过这种思 考,鲁迅把个人的人生体验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奠定了他后来作为一 个文学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础。

近代中国历史人物之鲁迅

近代中国历史人物之鲁迅

02
文坛放彩
文坛放彩
0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少年时期
02
文坛放彩
03 民主战士 04 人物评价
01
少年时期
少年时期
光绪七年辛巳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浙江绍兴 城内东昌坊新台门周家。幼名阿张,长根,长庚,学名周樟寿。
光绪十八年(1892年),入三味书屋从寿镜吾读书,课余影描图 画。与章闰水建立友谊。
光绪十九年(1893年),祖父周介孚因事下狱,父周伯宜又抱重 病,家产中落,全家避难于乡下。每天为父亲出入于质铺及药店, 遭人冷眼。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父亲去世。家境益艰。于本年开始写 日记。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家族开会分房,分给鲁迅他们的既差 且小,鲁迅拒绝签字遭到叔辈们斥责,倍感世态炎凉。
少年时期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4月,入江南水师学堂,改名周树 人。12月,被本家叔催促参加县考,中榜后以四弟患病为由 不再参加府考,继续前往江宁求学。
近代中国人物——鲁迅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字体下载:/ziti/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 路学堂,学开矿。这期间接触了赫胥黎的《天演论》,对他 以后的思想具有一定影响。除读新书外,爱骑马运动,敢于 和旗人子弟骑马竞赛。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1月,矿 路学堂毕业。3月,与厉绥之、钱均夫一同赴日本公费留学。 4月,入弘文学院普通科江南班(为日语学习速成班),三 人同班同寝室。

鲁迅先生主要事迹简介

鲁迅先生主要事迹简介

鲁迅先生主要事迹简介鲁迅先生主要事迹简介七篇鲁迅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旗手和开路先锋,一生致力于中国国民性的批判。

下面是作者整理的鲁迅先生主要事迹简介,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鲁迅先生主要事迹简介篇11881年9月25日,鲁迅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新台门周家,幼名阿张,长根,长庚,学名周樟寿。

1892年入三味书屋从寿镜吾读书,课余影描图画。

与章闰水建立友谊,1898年4月,入南京水师学堂,改名周树人。

12月,被本家叔催促参加县考,中榜后以四弟患病为由不再参加府考,继续前往南京求学。

1899年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路学堂,学开矿。

这期间接触了赫胥黎的《天演论》,对他以后的思想具有一定影响。

除读新书外,爱骑马运动,敢于和旗人子弟骑马竞赛。

1909年8月,归国,任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和化学教员兼任日本教员铃木珪寿的植物学翻译。

1910年8月,任绍兴中学堂教员兼监学。

1911年,写个人的第一篇小说文言小说《怀旧》。

1912年,临时政府成立于南京,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

八月任命为教育部佥事。

从本年起至1917年,他大量抄古碑,辑录金石碑帖,校对古籍,其中也对佛教思想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1927年,1月赴中山大学任教。

3月,与中共两广区委书记陈延年会见。

4月1日,赴黄埔军校发表演讲《革命时代的文学》,12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29日,营救进步学生无果愤然辞职。

8月,发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9月,致信台静农,拒绝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离开广州赴上海,并与许广平在上海开始同居生活。

12月,与梁实秋等人就第三种人、自由人发生论争,双方争论持久,1930年2月,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

3月2日,出席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被选为常务委员,作《对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演讲。

1936年1月,肩及肋骨皆出现剧痛,最后的创新之作《故事新编》出版。

鲁迅的历史背景

鲁迅的历史背景

鲁迅的历史背景
鲁迅(1881年-1936年),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周树人,号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和思想家。

他的作品
深刻揭示了中国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对中国文学和思想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鲁迅生活在中国晚清和民国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社会发生
巨大变革的时候。

在晚清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长期的封建统治和
外国侵略,社会秩序混乱,民众生活困苦。

同时,西方列强的入侵
和文化冲击,使得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鲁迅成长为一位敏锐的观察家和思想家。

他深刻认识到中国社会的问题,并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和思想宣传,呼吁社会变革和民众觉醒。

他的作品以犀利的批判和揭露著称,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直击社会现实,激起了人们对社会不公的反思和抗议。

在他的思想体系中,鲁迅不仅关注社会问题,也关注个体的命运。

他批判了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主张个人的自由和独立。

他的思想对中国现代文化和社会思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后来的
文学家和知识分子产生了启示和影响。

总之,鲁迅的历史背景是一个充满动荡和变革的时期。

在这个
时期,他以自己独立的思考和犀利的观察,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的重要人物,通过他的作品和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鲁迅先生主要事迹

鲁迅先生主要事迹

鲁迅先生主要事迹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鲁迅名人事迹,希望大家喜欢!鲁迅名人事迹1在厦门大学教书时,鲁迅先生曾到一家理发店理发。

理发师不认识鲁迅,见他衣着简朴,心想他肯定没几个钱,理发时就一点也不认真。

对此,鲁迅先生不仅不生气,反而在理发后极随意地掏出一大把钱给理发师——远远超出了应付的钱。

理发师大喜,脸上立刻堆满了笑。

过了一段日子,鲁迅又去理发,理发师见状大喜,立即拿出全部看家本领,满脸写着谦恭,“慢工出细活”地理发。

不料理毕,鲁迅并没有再显豪爽,而是掏出钱来一个一个地数给理发师,一个子儿也没多给。

理发师大惑:“先生,您上回那样给,今天怎么这样给?”鲁迅笑笑:“您上回马马虎虎地理,我就马马虎虎地给;这回您认认真真地理,我就认认真真地给。

”理发师听了大窘。

鲁迅名人事迹2鲁迅十三岁时,他的祖父因科场案被逮捕入狱,父亲长期患病,家里越来越穷,他经常到当铺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然后再在药店给父亲买药。

有一次,父亲病重,鲁迅一大早就去当铺和药店,回来时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

老师看到他迟到了,就生气地说:“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上课迟到。

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

”鲁迅听了,点点头,没有为自己作任何辩解,低着头默默回到自己的坐位上。

第二天,他早早来到学校,在书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地许下诺言: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

以后的日子里,父亲的病更重了,鲁迅更频繁地到当铺去卖东西,然后到药店去买药,家里很多活都落在了鲁迅的肩上。

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再到当铺和药店,之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

虽然家里的负担很重,可是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每当他气喘吁吁地准时跑进私塾,看到课桌上的“早”字,他都会觉得开心,心想:“我又一次战胜了困难,又一次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的个体生命是有限的,而鲁迅的精神是 无限的,个体需要用无限的资源来充实自 己有限的生命期限。一个民族,如果没有 一种精神,没有一种自己的文化,那这个 民族是注定要失败的,而鲁迅精神将是我 们民族振兴的最具价值的资源。
儒家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足以支持中 国文化的发展,而鲁迅文化为我们提供了 这么一个资源,他的思想架构了中国的新 文化,给我们以启示,给我们以动力。他 所创造的文化价值是无限的,他是一位真 正的伟人。
弃医从文
1902年,他东渡日本,后来进入仙台医学 专门学校。他之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 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 “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日本 就是通过西方的医学认识到西方科学技术 的价值和意义的,鲁迅也想通过医学启发 中国人的觉悟。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 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
于是鲁迅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 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 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
鲁迅与新文化运动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 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地揭 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鲁迅一生都在思考国民性问题,他一生以 笔为刀,解剖中国人的灵魂,对民族精神 的消极方面给予彻底的暴露和批判。
有一次,在上课前放映的幻灯画片中,鲁迅看到 一个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一群中国人却 若无其事地站在旁边看热闹。鲁迅受到极大的刺 激。这使他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 弱更加可怕。要改变中华民族在强国林立的现代 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中国人的精神, 而善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的,则首先是文学和艺 术。
-------永远的鲁迅
制作者:测控1003班 丁洪波
鲁迅生平简介
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
人,号豫才。浙江绍兴人。七岁开始读书,十二 岁从寿镜吾老先生就读于三味书屋。十三岁那年 家里发生一场很大的变故,经济状况渐入困顿, 接着父亲一病不起,使他饱尝了冷眼和侮蔑的滋 味,“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1898年离开故乡考进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 又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1902年初 毕业后被选派赴日留学,先是学医,后为改变国 民精神,弃医从文。1909年8月回国。 辛亥革命后应蔡元培之邀去南京临时政府教 育部供职,后又随部迁住到北平。1918年在《新 青年》上发表新文学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 记》,正式开始了辉煌的创作生涯,至1926年, 又相继出版短篇小说集《呐喊》和《彷徨》等。
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 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 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 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 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 《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 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 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 “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 (乙种)、《莽原》、《语丝》、《奔流》、 《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 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 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 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 《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 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 录》、《小说旧闻钞》等等。
。鲁迅给我们展示了触目惊心的国民劣根 性:吃人、妄自尊大、自轻自贱、守旧排 外、漫夸历史、愚昧麻木、卑怯巧滑、投 机钻营、色情狂……《阿Q正传》正是国民 劣根性的总展览。
但是,作为一个五四新文化的主将之一, 他没有成为国民革命的狂热追随者,因为 革命策源地广州的思想文化是他不能认同 的。虽然鲁迅对孙中山一直怀有敬重之情, 但是,他们之间在思想上距离甚远。
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
边文学》 、 《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
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鲁迅作品简介
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
了《摩罗诗力合译《域外小说集》,
介绍外国文学。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 主将,鲁迅却是在 其中发挥了不可磨 灭的作用。
鲁迅对后世的影响
鲁迅的伟大在于他揭示了人性弱的一面, 他不仅仅是批判,他的思想是一种对全人 类的终极关怀。他的人生哲学,精神哲学 为我们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准确的生命文本, 也使我们找到了心灵的归宿。鲁迅为什么 在海外也有那么大的影响,就是因为他揭 示了全人类共同的东西。 鲁迅是不朽的, 他的价值是无限的,他不仅是中国的,也 是世界的。
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
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
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
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
《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
《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
风》、
《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 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 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四·一二”反X政变使其思想产生了飞跃,由此 进化论思想为主导,转向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 思想为主导。1930年3月“左联”成立时,被推 荐为常委,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化运 动的主将。
后十年的杂文,更加深刻、犀利,有如匕首、
投枪,充满了唯物辨证的精神。这些作品收在
《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