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支睾吸虫感染与肝胆疾病的关系

合集下载

华支睾吸虫感染健康宣教

华支睾吸虫感染健康宣教

谢谢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适用于病情严 重、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手术方式:腹腔镜下胆囊切 除术
手术风险:出血、感染、 胆漏等
术后护理:注意饮食、避 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
康复护理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如饮食规 律、作息规律等
定期进行身体检 查,监测病情变

保持良好的心理 状态,避免焦虑
和抑郁
适当进行体育锻 炼,增强体质,
体检频率:建议每年进行一 次体检
体检注意事项: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避免感染风险
3
治疗华支睾吸虫感染的方法
药物治疗
03
04
药物副作用:注意药物 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及 时与医生沟通
药物用法:口服或注 射,遵循医嘱
01
02
药物剂量:根据患者体 重和病情确定药物剂量
药物选择:根据病情和 患者身体状况选择合适 的药物
02
肝胆系统症状:黄疸、 胆囊炎、胆石症等
03
呼吸系统症状:咳 嗽、胸闷、气短等
04
神经系统症状:头 痛、头晕、失眠等
05
皮肤症状:皮疹、 瘙痒等
06
全身症状:乏力、 消瘦、贫血等
严重后果
01
肝胆疾病:可 能导致肝硬化、 胆囊炎等疾病
02
消化系统疾病: 可能导致消化 不良、腹痛、
腹泻等症状
03
免疫系统疾病: 可能导致免疫 力下降,容易 感染其他疾病
华支睾吸虫感染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经济 问题,如医疗费用增加、劳动力损失等。
社会关注
华支睾吸虫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
01
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政府、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等各方力量积

胆道华支睾吸虫病疾病详解

胆道华支睾吸虫病疾病详解

疾病名:胆道华支睾吸虫病英文名:clonorchiasis sinensis of bile duct缩写:别名:肝吸虫病疾病代码:ICD:B66.1概述:华支睾吸虫(clonorchiasis sinensis of bile duct)俗称肝吸虫,于1874 年首次在印度加尔各答 1 例华侨的胆管内发现,1908 年在国内证实。

1975 年,在湖北省江陵县西汉古尸和战国墓古尸体内发现华支睾吸虫虫卵,证明本病在我国流行至少2300 多年。

华支睾吸虫病几乎遍及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亚洲国家。

目前我国有26 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有本病发生或流行,因不良饮食习惯,我国广东省感染人数最多,约超过500 万,占全国总感染人数的一半。

成虫寄生于胆道系统内,引起胆道华支睾吸虫病(chonorchiasis of bile duct),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引起胆囊炎、胆管炎、胆道结石、胆道肿瘤以及营养不良及生长发育障碍。

流行病学: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较广泛,以广东省为例,1973~1991 年,全省95 个市、县进行流行病学抽查,发现62 个市、县有华支睾吸虫病,主要分布在珠江和韩江两大水系及其毗邻地区,平均感染率 16.2%,珠江三角洲、珠江上游及韩江水系的感染率分别为 21.1%、4.4%和 5.1%。

1997 年广东省寄生虫病研究所等调查广东省顺德市5230 人,阳性者1315 人,感染率25.1%。

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必须具备3 个条件:①有适于病原体寄生的终宿主;②粪便污染水源,同时有一定数量的中间宿主——淡水螺、鱼、虾的存在;③当地居民有不良的饮食习惯,进食含囊蚴的淡水鱼虾,如食“鱼生”(生鱼片)、“生滚粥”(生鱼片加热煮成的粥)、进食烧烤的小鱼,追求进食鲜、活、嫩、滑的生食等。

1.传染源华支睾吸虫的传染源包括华支睾吸虫感染的人、家畜、野生动物,其中受感染的人群是最主要的传染源。

肝吸虫病有什么影响

肝吸虫病有什么影响

肝吸虫病有什么影响
肝吸虫病也叫华支睾吸虫病,是由于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体肝内胆管所引起的寄生虫病,那么肝吸虫病有什么影响呢?
一、引起胃肠道不适
肝吸虫病患者在前期会有轻度胃肠道症状,比如食后胃部有压痛感、软便等;中期会出现食欲缺乏、消化不良、右上腹胀痛等症状;到肝吸虫病重度期,则会出现反复腹泻或便秘、右上腹疼痛等症状。

二、导致肝脏疾病
肝吸虫病患者由于肝内胆管,可能会出现肝大,以左叶为明显,有压痛和叩击痛,可伴有头晕、失眠、疲乏、精神不振、心悸、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

并且个别患者因大量成虫堵塞胆总管而出现梗阻性黄疸,甚至发生胆绞痛。

慢性重复感染的严重病例发展为肝硬化及门脉高压时,出现消瘦、贫血、腹壁静脉曲张、肝脾大、腹水、黄疸等。

三、导致其他并发症
肝吸虫病还会引起替他并发症,如胆管阻塞、胆汁滞留、胰腺炎等,并且伴有乏力、消瘦、黄疸、低热、食欲不振、右上腹绞痛、恶心呕吐且进食后加重、厌油等症状。

四、肝吸虫病如何治疗
病因治疗
导致肝吸虫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感染了华支睾吸虫,因此首先应
进行病因治疗。

建议到正规医院检查,由专业医生开对应症的驱虫药,遵医嘱进行服药,驱除体内的华支睾吸虫。

对症治疗
对重度感染并有较重营养不良或肝硬化者,应加强营养,纠正贫血,保护肝脏,以改善全身状况,并及时进行驱虫治疗。

并发胆囊炎、胆管炎者,除驱虫外并加用抗菌药物。

对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胆总管梗阻时应予手术治疗。

合并病毒性肝炎时,除积极保护肝脏外,应在病情改善的基础上尽早进行驱虫治疗。

华支睾吸虫病-广东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华支睾吸虫病-广东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华支睾吸虫病方悦怡华支睾吸虫病(clonorchiasis)是由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 (Cobbold, 1875),Looss,1907]即肝吸虫寄生在人的肝胆管内所引起的以肝胆病变为主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也称为肝吸虫病。

人体感染是因为食入含有华支睾吸虫活囊蚴的鱼或虾所致。

寄生在肝胆管内虫体运动的机械性刺激和虫体代谢产物的作用,致胆管上皮损伤,胆管阻塞,从而引起华支睾吸虫病,可表现为胆管胆囊炎、胆石症和儿童发育障碍等,重者可发生肝硬化。

华支睾吸虫是McConnell 1874年在印度加尔各答解剖一因病死的华侨木匠尸体时,在该尸体肝内首次被发现的。

国内于1908年在广东发现华支睾吸虫病人后,又陆续在汉口、北京、沈阳、香港、广西和上海等地发现华支睾吸虫病例。

但对湖北江陵马山砖厂出土的战国时代女尸进行寄生虫学研究证实华支睾吸虫病在我国至少流行了2300年。

我国目前除西北地区外,25个省、市、自治区有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或散发病例,该病已被卫生部列为我国重点防治的寄生虫病之一。

1 流行病学1.1 分布1.1.1华支睾吸虫病在世界分布情况华支睾吸虫病主要分布在日本、朝鲜、韩国、越南北部,俄罗斯的少部分地区。

韩国居民有食生作者单位: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00鱼的习惯,故该病在韩国分布范围较广,流行区主要分布在汉江、锦江和洛东江等7条大河流域内。

华支睾吸虫病曾在日本广泛流行,除北海道外,各地均有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区或病人。

在越南,华支睾吸虫病主要流行于北部的红河三角洲、海防、河内,西部和南方感染较低。

在俄罗斯,华支睾吸虫病人主要集中在远东地区。

在菲律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以及一些西方国家里的亚洲人也有被华支睾吸虫感染的报道,但这些病例均是在其他流行区被感染或是吃了进口的淡水鱼而感染,尚无证据说明这些病例是在当地感染的。

1.1.2 华支睾吸虫病在国内分布情况根据调查资料,华支睾吸虫感染呈现随水流分布的规律,我国的华支睾吸虫病主要分布在外流区域的太平洋流域。

华支睾吸虫

华支睾吸虫

华支睾吸虫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也被称为肝支睾吸虫,是一种寄生于人类和某些哺乳动物的吸虫。

华支睾吸虫感染可以导致严重的肝胆疾病,并且在某些地区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本文将介绍华支睾吸虫的生命周期、病理学特征、传播途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等方面内容。

一、生命周期:华支睾吸虫的生命周期非常复杂,涉及到两个寄主:一是人类或动物,二是淡水螺类。

感染源主要为感染菌的人类或动物的粪便、尿液、呕吐物等排泄物。

华支睾吸虫的卵在人类或动物的粪便中排出。

这些卵在进入淡水中后会孵化成母蚴形态。

母蚴会依附在淡水螺类的体内,进一步分化为尾蚴。

尾蚴会游动到螺类的触角部位,并集中在那里等待下一次感染机会。

当人类或动物接触到带有华支睾吸虫尾蚴的感染源(如生食或不熟透的鱼类)时,尾蚴会通过胃壁进入肠道。

在肠道中,尾蚴会进一步分化为成虫,寄生在胆管中。

二、病理学特征:华支睾吸虫感染可以导致严重的肝胆疾病。

成虫寄生在胆管中,会引起胆管炎、胆管结石形成和胆结石梗阻等病变。

长期的感染还可能导致肝硬化、肝腺癌以及其他肝胆疾病。

在早期感染阶段,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

随着感染的持续,患者可能会出现症状如腹部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体重下降等。

在临床上,对于华支睾吸虫感染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三、传播途径:华支睾吸虫主要通过人类或动物食用感染源(如生鱼片、腌制鱼等)进而引起感染。

在某些地区,这种食用生鱼片的习俗非常常见,因此华支睾吸虫感染也非常普遍。

除了食入感染源外,华支睾吸虫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源(如接触感染物的污染物等)进一步传播。

因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特别是适当加热处理食物,是预防华支睾吸虫感染的有效方法之一。

四、诊断方法:华支睾吸虫感染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检查患者的粪便样本中是否存在华支睾吸虫卵,并进一步确定感染的程度。

华支睾吸虫病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华支睾吸虫病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华支睾吸虫病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华支睾吸虫病(C1onorchiasissinensis)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体胆道系统所致的寄生虫病,基本病理改变是胆管壁增厚、管腔变窄,以及肝脏淤血、肿大。

【诊断提示】
1.流行病学有食用未煮熟的淡水鱼、虾史。

2.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仅在粪便中发现虫卵,多数病例可表现为乏力、上腹部隐痛、腹泻、肝左叶肿大。

部分患者有慢性胆管炎症状,反复感染者可发展为胆汁性肝硬化及门脉高压症。

3.实验室检查粪便或十二指肠引流液查虫卵。

抗原皮内试验:成虫抗原液0.1In1皮内注射。

15min后皮丘直径在15cm 以上,有红晕、伪足,或直径3cm以上者为阳性。

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加,血清中特异性抗体阳性,肝脏B超、CT、MRI检查可见肝内中小胆管扩张或呈肝硬化、肝癌图像。

少数患者肝功能异常。

【治疗措施】
1.特效疗法
(1)口比喳酮:儿童25mg∕(kg•次),每日3次,连服2d,成人20mg∕(kg•次),每日3次,连服2d。

(2)阿苯达哇:10~20mg/(kg∙d),分2次服,连服
7d o
2.一般治疗包括营养支持、护肝、休息等。

3.手术胆总管梗阻者及时手术,然后驱虫治疗。

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

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

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虫卵检查:直接涂片、集卵法等。十二指 肠引流液查虫卵
➢血像:嗜酸粒细胞增多 ➢免疫学检查:ELISA
鉴别诊断
➢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 ➢脂肪肝 ➢其它原因所致的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其他肝胆及肠道寄生虫病
预后
➢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合并病毒性肝炎时,预 后较差
病原学
➢ 病原体:华支睾吸虫 ➢ 形态学:
➢ 成虫: ➢ 虫卵:人体寄生虫卵中最小的一种。卵内有一个成熟的毛蚴
➢ 生活史:
➢ 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 ➢ 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 ➢ 寄生部位:肝内的中小胆管 ➢ 感染型:囊蚴 ➢ 寿命:10-30年
流行病学
➢ 传染源:感染华支睾吸虫的哺乳动物和人 ➢ 传播途径:进食未煮熟的含有华支睾吸虫活
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 clonorchiasissinensis_312_274
概述
➢ 华支睾吸虫寄生在人体肝内胆管,引起胆汁淤 积、肝损害的寄生虫病
➢ 进食未煮熟的含有华支睾吸虫活囊蚴的淡水鱼 虾而感染
➢ 临床特征:上腹隐痛、疲乏、精神不振肝肿大, 可并发胆管炎、胆囊炎、胆结石,少数患者可 发生肝硬化
治疗
➢病原治疗:首选吡喹酮。总剂量 90-150mg/kg,每日3次,连服2日。 丙硫咪唑
➢对症与支持疗法:
预防
➢控制传染源:流行区普查普治病人、 病畜
➢切断传播途径:不吃未煮熟的淡水鱼 虾,加 强粪便管理
囊蚴的淡水鱼虾而感染 ➢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感染率与生活
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发病机制
➢ 成虫的机械刺激及分泌物和代谢产物的作用 胆管上皮增生、管腔狭窄、虫体堵塞 胆汁淤积

感染华支睾吸虫后小鼠肝脏的病理学观察

感染华支睾吸虫后小鼠肝脏的病理学观察

感染华支睾吸虫后小鼠肝脏的病理学观察目的:了解小鼠感染华支睾吸虫后肝脏的病理变化,为研究华支睾吸虫的致病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胃蛋白酶消化法获取华支睾吸虫囊蚴,人工灌胃法感染小鼠,采用病理学方法取材、固定及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的病理学变化。

结果:不同感染时间的炎症反应程度存在差异,出现纤维组织增生、胆管壁增厚、嗜酸性囊肿等病理学现象。

结论:小鼠感染华支睾吸虫后肝脏出现了显著的病理学改变,这种现象对于研究人体内华支睾吸虫的致病作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華支睾吸虫病(Clonorchiasis sinensis)俗称肝吸虫病,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可引起多种肝脏及胆管系统并发症。

WHO国际癌症研究署明确胆管细胞癌的致癌物包括华支睾吸虫,成为了全球被忽视的热带病之一,给感染者造成明显的生命质量损失,成为影响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1-3]。

中国作为华支睾吸虫病负担最为严重的国家和感染的高发国家之一[4-6],需要加强相关研究工作。

本研究观察小鼠感染华支睾吸虫后肝脏的病理变化,为研究华支睾吸虫的致病机制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实验动物健康清洁级小鼠,由齐齐哈尔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1.1.2 囊蚴来源胃蛋白酶消化法获取淡水鱼(麦穗鱼)体内囊蚴,鉴定分离后保存于生理盐水中备用。

1.1.3 试剂与仪器胃蛋白酶Pepsin(活性1∶3000)(上海蓝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理盐水,5%~10%甲醛溶液,HE染液,双目显微镜(日本,OLYMPUS),60、80、100目标准检验筛(上海尚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12号小鼠灌胃针(北京凯辉盛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绞肉机(慈溪市宁汇电器有限公司)等。

1.2 方法1.2.1 囊蚴的获取提取麦穗鱼脊背部鱼肉(将阳性鱼用清水洗涤数次后,去除鱼鳍、鱼头、鱼皮及内脏,分离鱼肉),绞肉机粉碎后放入配置好的消化液内消化(消化时,须先将消化液预热,然后放入37 ℃温箱中消化,消化过程中需用玻璃棒搅拌消化液数次),消化后的鱼肉经过分离筛过滤、生理盐水洗涤、分离数次后获取囊蚴,生理盐水内4 ℃保存备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7·
对 131 例 华 支 睾 吸 虫 并 发 胆 石 症 者 行 手 术 治 疗 后 发 现 ,所 有华支睾吸虫感染者均有严重胆道并发症发生,如急性重 症胆管炎、胆管炎等。
目前,关于感染华支睾吸虫是否是流行区胆石症的主 要 原 因 仍 然 存 在 争 议 。 有 文 献 报 道 [8]华 支 睾 吸 虫 感 染 者 胆 结石发生率为 4.2%, 无 虫 对 照 组 胆 结 石 发 生 率 为 0.3%, 差 异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韩 国 学 者 [21]总 结 在 韩 国 华 支 睾 吸 虫 流 行 区 华 支 睾 吸 虫 感 染 者 中 有 36%~66% 患 有 胆 石 症 , 与 我 国 研 究 结 果 相 近 。 然 而 ,韩 国 学 者 [22]在 对 蔚 山 胆 石 症 患 者 检 查 华 支 睾 吸 虫 虫 卵 时 发 现 182 胆 石 症 患 者 中 只 有 48% (87 例 ) 检 出 虫 卵 ; 韩 国 学 者 [23]在 全 国 26 家 医 院 研 究 胃 肠 疾 病 与 华 支 睾 吸 虫 感 染 的 关 系 时 ,发 现 148 例 胆 结 石 患 者 中 华 支 睾 吸 虫 阳 性 有 48 例 。 二 者 结 果 均 表 明 华 支 睾 吸虫感染与胆石症的发生没有统计学意义。
热带医学杂志 2010 年 2 月第 10 卷第 2 期
查 阴 性 者 共 3915 例 , 其 胆 囊 炎 发 生 率 仅 为 0.8% , 差 异 非 常 显 著 (P<0.01)。 朱 师 晦 [13]对 2214 例 华 支 睾 吸 虫 感 染 者 进 行 统 计 分 析 后 发 现 ,合 并 急 性 胆 囊 炎 为 168 例 (7.58% ), 慢 性 胆 囊 炎 胆 管 炎 为 213 例 (9.60% ), 而 对 照 组 15389 例 无 华 支 睾 吸 虫 感 染 者 中 发 生 急 性 胆 囊 炎 、 胆 管 炎 有 53 例 (0.34%); 发 生 慢 性 胆 囊 炎 、 胆 管 炎 有 74 例 (0.48% ,P< 0.01)。 何 丽 洁 等 [14]对 流 行 区 2032 例 华 支 睾 吸 虫 感 染 者 进 行 B 超 检 查 发 现 ,有 79.23%的 感 染 者 肝 胆 系 统 超 声 显 示 异 常,具体表现为肝胆增大,肝点增粗,肝内、外胆管壁回升 增强,肝内、外胆管扩张以及胆囊壁增厚等。 一般情况下, 男 女 胆 囊 炎 发 病 率 之 比 为 1∶2 或 以 上 , 女 性 发 病 高 于 男 性; 然而在流行区却相反, 男女发生胆囊炎发病率可为 ( 3 . 88 ~ 4 . 2 ∶ 1 ) [8,15] 。
2 华支睾吸虫感染与胆囊炎、胆管炎的关系
在流行区,胆囊炎、胆管炎是华支睾吸虫感染所致的 常 见 的 肝 胆 疾 病 之 一 。 黎 发 雄 [12]对 2650 例 华 支 睾 吸 虫 感 染者临床分析中发现华支睾吸虫感染所致胆囊炎、胆管炎 880 例 (33.2% )。 陈 祖 泽 等 [8]在 流 行 区 顺 德 市 研 究 华 支 睾 吸虫感染与急性胆囊炎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中,以清水沉 淀 法 对 5230 人 作 粪 便 检 查 ,其 中 粪 便 检 查 阳 性 的 1315 例 华 支 睾 吸 虫 感 染 者 中 合 并 胆 囊 炎 79 例 , 占 6% , 而 粪 便 检
近年来, 不少学者研究华支睾吸虫感染与癌症的关 系。 文献报道,华支睾吸虫感染是原发性肝癌的不容忽视 的 诱 发 因 素 之 一 [25]。 韩 国 学 者 [23]对 韩 国 26 家 医 院 患 有 胃 肠疾病的患者进行调查,发现感染华支睾吸虫后患胆管癌 的 概 率 (8.6%) 比 没 有 感 染 的 概 率 (5.4%) 高 。 朱 师 晦 [25]的 调 查 发 现 ,2214 例 华 支 睾 吸 虫 感 染 合 并 胆 管 癌 、 肝 癌 的 发 生率为 0.22%和 2.91%, 而对照组相应疾病的发生 率是 0 和 0.62%。 陈积圣等 研 [20] 究也发现流行区华支睾吸虫感染病例 中肝癌、胆管癌的发生率比肝癌高发区人口发生率高。
3 华支睾吸虫感染与胆石症的关系
华支睾吸虫感染可以引起胆石症早有报道。 杨六成 等 [18] 曾 报 道 324 例 华 支 睾 吸 虫 感 染 合 并 发 生 肝 胆 胰 外 科 疾 病 的 住 院 患 者 中 有 184 例 华 支 睾 吸 虫 感 染 者 并 发 胆 石 症。 其发病机制有以下几点:①胆管炎症促进结石形成:华 支睾吸虫在炎症存在的地方不能生存, 所以死亡后虫体、 因炎症因素脱落的胆管上皮细胞形成结石的中心。 另外, 虫体寄生改变胆汁成分,胆汁粘稠,易有结晶析出。 ②糖蛋 白分泌增多促进胆红素钙沉积:粘液组织化学证明胆管上 皮 细 胞 在 华 支 睾 吸 虫 感 染 后 发 生 杯 状 化 生 [16]令 糖 蛋 白 增 多并向胆管腔分泌,附着于虫卵表面成为结石核心而起支 架作用,促进胆红素钙沉积,可以产生色素类结石。 ③并发 感染:由于胆汁淤积,使细菌大量繁殖导致胆汁中的细菌 性 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升高并使胆汁结合胆红素水解为 游 离 胆 红 素 (Unconjugated Bilirubin,UCB),UCB 与 钙 离 子 结合成难溶于水的胆红素钙,而胆红素钙是胆结石的重要 因 素 之 一 [19]。 胆 石 症 可 以 并 发 胆 囊 炎 、 胆 管 炎 。 陈 积 圣 [20]
【摘要】 本文综述了华支睾吸虫病与其他肝胆疾病的误诊情况和华支睾吸虫感染与胆囊炎、胆管炎、胆石
症、其他肝胆疾病及癌症的关系。 临床医生若能提高对华支睾吸虫感染与其他肝胆疾病的鉴别水平,减少误诊;
人群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将可有效控制华支睾吸虫感染。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 肝胆疾病; 临床症状
1 华支睾吸虫临床症状与误诊情况
人体感染华支睾吸虫后是否出现临床症状与感染虫 体 的 数 量 关 系 密 切 [2], 当 感 染 数 量 仅 为 数 十 条 时 , 不 引 起 机体病理变化,感染者不出现临床表现。 一些学者在流行 区对社区人群和医院收治的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 有 15%~40%[3-6]的 感 染 者 不 表 现 临 床 症 状 , 病 情 较 轻 的 仅 表现为左肝区肿大而没有出现其他特异症状。 所以,症状 轻微时常被感染者忽略而没有去就医。 此外,由于症状没 有特异性,医生没有对华支睾吸虫感染产生的危害引起足 够的重视,临床上只考虑其他疾病,常常导致感染者病情 加重。
人是因为食入含有华支睾吸虫活囊蚴的鱼或虾感染 而得病的。 成虫寄生于肝胆管内,其机械性刺激和虫体代 谢产物的作用引起胆管上皮损伤,造成局部炎症。 若一次 大量感染或者长期反复感染可导致胆管阻塞。 严重感染可 以使人体合并发生胆管胆囊炎、胆石症等,重者可发生肝 硬化,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华支睾吸虫感染可以诱发癌 症。 人感染华支睾吸虫后症状轻微,临床表现与消化系统 疾病相似,若仅凭临床症状诊断很容易造成误诊。 因此,研 究华支睾吸虫感染后所致的肝胆疾病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上述研究表明,由于华支睾吸虫感染所出现的临床症 状多为消化道症状,且与胆囊炎、胆管炎、胆结石肝硬化等 疾 病 的 临 床 症 状 相 似 [11], 实 验 室 常 规 检 查 也 没 有 特 异 性 , 若医生不能够对华支睾吸虫感染的危害有充分的认识,诊 疗时仅凭临床症状和常规检查作出判断,而忽视对患者华 支 睾 吸 虫 相 关 项 目 的 检 查 ,往 往 容 易 造 成 误 诊 。 谢 敏 等 [3] 对 196 例 确 诊 华 支 睾 吸 虫 感 染 的 病 人 进 行 误 诊 研 究 发 现 , 入 院 前 被 误 诊 为 肝 炎 102 例 (52.04%), 胆 囊 炎 或 胆 结 石 26 例 (13.27% ); 慢 性 胃 炎 17 例 (8.67% ); 梗 阻 性 黄 疸 12 例 (6.12%)。 误 诊 总 人 数 为 165,总 误 诊 率 高 达 84.18%。 由 此可见,在流行区对肝胆疾病诊断时,必须对华支睾吸虫 感染因素加以考虑。
中 图 分 类 号 :R532.23
文 献 标 识 码 :A
华支睾吸虫病是一种寄生在人和哺乳类动物的肝胆 管内所引起的以肝胆病变为主的一种人兽共患、 食源性、 地方性寄生虫病。 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显 示 [1], 全 国 华 支 睾 吸 虫 感 染 率 为 0.58% , 其 中 广 东 是 我 国 华 支 睾 吸 虫 感 染 最 严 重 的 地 区 ,流 行 区 感 染 率 为 16.42% , 结 果 比 第 一 次 全 国 寄 生 虫 病 调 查 结 果 上 升 182%。
由于上述研究的对象均为住院病人, 其结果可能存在 偏倚。 因此,感染华支睾吸虫后是否是流行区中胆石症发生 概 率 升 高 的 重 要 原 因 的 说 法 尚 需 要 进 一 步 的 研 究 阐 明 [24]。 但是,在社区人群中进行华支睾吸虫感染与胆石症的研究 尚未有报道。
4 华支睾吸虫感染与癌症的关系
一次感染大量华支睾吸虫囊蚴可致急性华支睾吸虫
基 金 项 目 :广 东 药 学 院 科 研 项 目 (No.2005GGW19)。 作 者 简 介 : 黄 嘉 殷 (1982- ), 男 , 在 读 硕 士 生 , 主 要 从 事 社 会 医 学
和流行病学研究。 *通 讯 作 者 :方 小 衡 ,教 授 ,硕 士 研 究 生 导 师 主 要 从 事 卫 生 事 业 管
·226·
[文章编号] 1672-3619(2010)02-0226-03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Vol.10 No.2 Feb. 2010 ·综述·
华支睾吸虫感染与肝胆疾病的关系
黄嘉殷 综述, 方小衡* 审校 (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研室, 广州 510310)
理 与 社 会 医 学 研 究 ,E-mail:fangxiaoheng@126.co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