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体检知识讲座(王玲)

健康体检知识讲座(王玲)
健康体检知识讲座(王玲)

健康体检知识讲座

自我介绍

首先提出三个问题

对健康体检概念的理解及为什要健康体检

如何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体检内容

体检结束后需要做些什么

病案一

?59岁男性于2007年10月来我中心体检,查体:血压170/95mmHg,肥胖,体重83kg,身高175cm,BMI=27,左眼视物模糊,双肺呼吸音清,心率98次/分,律齐,心界向左增大,腹软、肝脾未扪及,双下肢水肿;余查体阴性。

相关检查:

空腹血糖:19.8mmol/l;糖化血红蛋白:7.3%;

甘油三酯:2.7mmol/L;胆固醇:5.2mmol/L。

尿常规:尿糖3+,尿蛋白1+;

肝功能:总蛋白52g/L,白蛋白24g/L;高密度脂蛋白:0.78mmol/L;

肾功能:尿素16.2mmol/L,肌酐167ummol/L;

眼底检查:棉絮状软性渗出;

胸片提示肺纹理增多,左房、左室增大,主动脉弓突出;

心电图:左室高电压,肥厚劳损;

心脏彩超:左房、左室增大,二尖瓣关闭不全,左室舒展功能降低:

颈动脉彩超:双侧颈内动脉可见动脉硬化,软斑形成,血流阻力增大;

体检结果:1、糖尿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肾病?

2、高血压高血压心脏病?

3、高脂血症

建议: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控制血糖、血压及血脂。

随访:上述诊断明确,给予降糖、降压及降脂治疗好转出院。

病案二

?24岁女性于2009年8月来我中心体检,体检前1天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检当日查体:体温38.1,脉搏104次/分,呼吸21次/分,右肺底闻及少许湿鸣,腹软,肝脏肋下3指,余查体阴性。

相关检查:

血常规:WBC 1.26×109/L,NEU 0.41×109/L;

胸片:右下肺少许斑片影,考虑炎变可能;

腹部彩超:肝脏增大;

全腹CT:肝脏增大,淋巴结显影清楚,增大可能;

诊断意见:肺部感染,白血病不能排除,建议上级医院行骨髓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随访:诊断急性白血病,给与化疗,好转出院。

病案三

?39岁女性,公司安排职工体检,于2009年10月来我中心体检,乳房检查发现:左乳外上象限扪及一2cm大小包块,质地较硬,边界欠清,表面不光滑,包块活动度小,无压痛,与周围组织无粘连,乳房皮肤正常。

乳腺钼靶:左乳高密度增高的肿块影,边界不规则,呈毛刺征,可见钙化点。

诊断意见:左乳包块恶性肿瘤?建议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

随访:手术后活检提示左乳非浸润性癌,早期。术后密切随访。

病案四

?44岁男性,因公司安排体检于2009年11月来我中心,既往有乙肝大三阳,近来饮食稍差,偶感腹胀,余无不适。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均未见阳性体征。

相关检查:

肝功能:ALT 112U/L,AST 98U/L;

乙肝标志物:HBsAg (+),HBeAg(+),抗HBc(+);

超声:肝脏实质回声增强,腹腔少量积液。

建议行全腹CT检查,发现肝脏呈早期肝硬化改变。

诊断意见:乙肝肝硬化

随访: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明确上述诊断,给予抗病毒、保肝治疗出院。目前密切随访。

病案五

?34岁女患,孕4产1,因“阴道接触性出血1+年”于2008年5月来我中心常规体检,1+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同房后阴道少许流血,急诊于当地卫生所,考虑宫颈糜烂,给予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但未再行诊治,此次来我科体检,妇检:外阴已婚已产型,阴道畅,宫颈重度糜烂,子宫前位,正常大小,双附件未及明显异常。TCT发现H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阴道镜下醋酸染色呈厚重上皮,拟诊宫颈高度病变。建议受检者就诊上级医院行宫颈病理活检。活检结果为:CIN3(宫颈上皮内瘤变3级),行子宫全切术,术后随访无任何异常。

演变过程:

CIN1—CIN2—CIN3—原位癌—微小浸润癌—早期癌症—晚期癌症

癌前病变治愈率100%

健康体检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健康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形成了需求,健康体检越来越受到社会和政府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在自我感觉身体健康时,每年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通过专业的医疗仪器的检查和专家的诊断,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了一个更详细的了解,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这种关注自己健康的行为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并把健康体检成为现代人生活水平提升的重要标志。怎样了解身体健康与否呢?这就需要我们经常进行健康体检。

?医学上说一分预防胜似十二分治疗。一级预防是无病防病、二级预防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三级预防是治病防残、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健康体检是对身体健康状况的一次清理,对一些大的疾病可以进行筛查。因此,要重视和按时进行健康体检。

?一次体检结果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因为一些疾病,如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其发展速度较快,且症状不明显,很难察觉,所以,一次体检不能包检百病。即使结果显示正常,体检者仍然不可大意,身体异常要及时就医。

?健康体检可以做到

?可早期发现身体潜在的疾病。对社会人群进行定期健康体检使受检人员在没有主观症状的情况下,发现身体潜在的疾病。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疾病,从而达到预防保健和养生的目的。

?是制定疾病预防措施和卫生政策的重要依据。利用健康体检的大量体检资料数据,通过卫生统计、医学科研方法,对某地区、某群体的健康状况及疾病的发病情况和流行趋势进行统计分析,为制定卫生政策法规等提供科学依据。

?社会性体检是发现某些职业禁忌证或某些人群的传染病、遗传病、保证正常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手段。

?招生、招工、招聘公务员、征兵等体检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健康体检对他们适应环境、新工作作为保障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条件。

?对从事出入境、食品和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进行体检。能及时发现他们中的传染病,是控制传染、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从而使社会人群免受传染,同时也能保证被检者身体健康。

?对从事或接触有职业危害因素的人员进行上岗前的职业性和定期性的健康体检。可以早期发现职业病和就业禁忌证,尽快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降低或消灭职业病的发生,早期治疗职业病或阻止病态发展,以保证职工健康和改善职工工作环境。

?婚前健康检查可以发现配偶双方中的遗传病、传染病及其它暂缓或放弃婚姻的疾病,是保证婚后家庭幸福、婚姻美满、减少和预防后代遗传性疾病发生以及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

从以上的五个病例,不难发现通过体检,可以随时掌握自己身体的状况,建立起自己的健康档案,若有病症,提早发现并及时采取对策;能够在疾病的早期进行预防和治疗,大大降低了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而他们正是没有意识体检的重要性,延误了病情,耽误了治疗。认识人体

人体主要是由头颅五官及颈部、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与代谢系统、风湿免疫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生殖道系统和神经系统构成,任何一部分出现问题,都可以导致不适,最终演变成疾病。所以,让我们来简单的认识。

?一、头颅五官

包括头颅、眼(眉毛、睫毛、眼睑、眼球、结膜、巩膜、角膜和瞳孔)、耳、鼻、口(唇、牙、牙龈、舌、颊黏膜、咽、扁桃体、喉);

常见疾病:青光眼、角膜炎、结膜炎、中耳炎、扁桃体炎、鼻咽癌等;

体检中心设有眼科、耳鼻喉科及口腔科,可以通过专业检查初步诊断了解相关功能及疾病:

眼科1、一般检查(外眼、视力、色觉)

意义:眼科疾病初步检查,诊断了解视功能

2、裂隙灯、眼底检查、眼压测定、眼底血管黄斑、视乳头等

意义:初步诊断角膜、虹膜、晶体病变,评估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全身疾病情况。应该值得注意的是,40岁以上的人群一般都应该进行眼底检查。

耳鼻喉科听力、外耳道、鼓膜、鼻腔、咽喉、扁桃体等常规检查

耳鼻喉均位于人体较深的特殊解剖位置,这些器官与外界直接相通,是人体疾病的多发部位。许多早期病变,往往不被重视,延程治疗。如慢性中耳炎早期仅表现在流少许分泌物而不予以注意,个别病例可以逐渐发展致面瘫、颅内并发症,鼻咽癌早期可以讲是无任何症状,到出现症状时病理往往到中晚期。

口腔科颌面部、牙及牙周组织、黏膜、舌、颞颌关节等常规检查

通过口腔专业检查发现有关的缺陷与疾患,也可以查出与全身系统有关的疾病;有些口腔疾病可以作为感染病灶,引起邻近血管或身体其他重要脏器的病变。至此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口腔检查的体检次数应该是每半年至少1次。

?二、呼吸系统

主要包括肺脏、气管和支气管、胸膜及纵隔,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即吸入氧气,排除二氧化碳,肺还具有内分泌功能。

影响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相关因素有①大气污染和吸烟②吸入变应原增加③肺部感染病原学的变异及耐药性的增加。

常见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部感染(各种类型的肺炎和肺脓肿)、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肺癌、胸腔积液、气胸和纵隔

周密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是诊断呼吸系统疾病的基础,普通X线和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显像(CT)胸部检查对诊断肺部病变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我院体检中心开展胸部正位片,普通胸透及CT检查项目,胸片主要检查双肺、纵膈有无病变,并初步确定病变的部位大小、密度,与周围组织关系。对于中老年人来讲,体检胸透的真正临床意义在于检查有无肺癌,尤其是早期肺癌。CT的分辨度明显高于胸片,诊断的精确度也随之提高。

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常为全身疾病的一种局部表现,还应结合常规化验及其他特殊检查结果,进行全面综合分析。

例1:为了对受检者呼吸生理功能的基本状况作出质和量的评估,也为了明确肺功能障碍的程度和类型,肺功能检查尤为重要,我院体检中心亦能做到,包括肺活量、气道阻力的测定等,COPD(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患者便需此项检查。

例2:肿瘤标记物的检测对肺癌有一定的价值,尤其对其将来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比较特异性的有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小细胞肺癌、(细胞角质素片段19(CYFRA21-1)——非小细胞肺癌。

三、循环系统

主要包括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装置,主要功能是为全身组织器官运输血液,通过血液将氧、营养物质和激素等供给组织、并讲组织代谢废物运走,以保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的进行。

心血管病占内科住院病人的比例逐年增高,常见病种依次为冠心病、心律失常、高心病、肺心病、风心病、先心病等。主要原因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性别、吸烟、酗酒和肥胖等。

一般检查

血压在安静、清醒的条件下采用标准测量方法,至少3次非同日血压的收缩压值达到或超过140mmHg和/或舒张压达到90mmHg,即可认为有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

身高和体重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男性大于27,女性大于25即为肥胖症,肥胖与心血管疾病有密切关系,发生胰岛素抵抗,从而造成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

中心开展的有心电图(ECG)、动态心电图(Holter)、心脏彩超、颈动脉彩超和动脉硬化检测等

ECG(3导/12导)

?心电图对各种心律失常和传导障碍的诊断具有肯定价值;

?特异性的心电图改变和演变是诊断心梗可靠实用的方法;

?有助房室肥大、心肌受损和心肌缺血、药物和电解质紊乱的诊断;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心电图只是心脏激动的电子活动记录,受多种因素影响,某些心脏病(如高血压、肥厚性心脏病)早期阶段心电图可以正常,而偶发的早搏检查中可能记录不到

?心电检查不能直接反映心脏瓣膜活动,心音及心功能状态,既使是慢性冠脉供血不足在平静状态下或不发病时心电图也可以是正常的,需要进一步做其他检查。

Holter

?连续记录24小时或更长时间的心电图,因此可以检测到常规心电图不易发现的一过性异常心

?结合分析受检者的生活日志,了解病人的症状,活动状态及服用药物等与心电图变化之间的关系;

?临床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循环系统症状性质的判定、心律失常的定性和定量诊断、心肌缺血的诊断和评价、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评价、心脏病患者预后的评价、选择安装起搏器适应症等等;

?需要指出:不能了解即刻的心电变化,尚不能反映某些异常心电改变的全貌,对心脏房室大小的判断、传导阻滞等的识别以及心肌梗死的诊断和定位,仍需要常规12导心电图检查。

心脏彩超

了解心脏结构,血流动力学状态及心功,对心脏瓣膜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包病变、心肌病变有诊断意义,常用于冠心病、先心病、风心病等检查;当然胸片也可以了解心脏结构,比如房室肥大、心包积液等;

颈动脉彩超

诊断颈动脉硬化、狭窄、闭塞及动脉栓塞等疾病,对心血管危险分层有协助诊断意义;

动脉硬化检测

测定动脉僵硬度,判断有无早期动脉硬化,预测心血管病风险。

四、消化系统

主要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等器官,基本功能是摄取、转运和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和排泄废物。

消化系统疾病属常见病,在我国,胃癌和肝癌的病死率在恶性肿瘤病死率中排名分别位于第二和第三位,大肠癌、胰腺癌患病率有上升趋势。消化性溃疡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已发现与幽门螺杆菌感染(HP)有直接关系,胃炎、胰腺炎和消化道出血亦是常见疾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在我国一直相当普遍。

中心开展的肝功能、乙肝两对半、甲肝/丙肝抗体、粪便常规、超声、碳-14呼气实验、HP 和消化系统肿瘤标志物

1、肝功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实质性腺体器官,最主要的功能是物质的代谢场所,包括蛋白质、糖、脂类、维生素、激素等,同时还具有分泌、排泄、生物转化功能。

①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及白球比值测定

?临床意义更多见的是降低,见于营养不良、急慢性肝损害、肾病综合征、恶性肿瘤、严重感染等,是临床医生评价病情的一个重要指标;

?增多比较少见,意义不显著,可见于严重失水、某些炎症和免疫系统疾病、多发性骨髓瘤等;

②胆红素及胆汁酸(TBA)的测定

?TBA升高——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胆汁淤积等;

?TBIL(总胆红素)升高——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胆石症;

?DBIL(直胆)升高——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

?IBIL升高(间胆)升高——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

③血清酶的测定:

?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肝细胞损伤灵敏指标,升高见于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脂肪肝、肝硬化、肝癌、心功不全肝等;

?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可见急性肝炎、药物性干坏死、肝硬化、肝癌、慢性肝炎、心肌炎等

3、大便常规:

粪便常规检查包括外观(颜色和性状)、气味、镜检下的细胞、寄生虫和细菌以及大便隐血;

例如:

?稀糊状或水样—肠道感染或非感染性、急性胃肠炎等;

?脓血便——菌痢、溃疡性结肠炎、肠癌等;

?细条样——多见于直肠癌;

?柏油样——消化道出血、服用某些铁剂等;、

?白陶土样——梗阻性黄疸;

?鲜血便——直肠息肉、直肠癌、痔疮等;

?酸臭——脂糖消化或吸收不良;

?白细胞、红细胞增多——肠道炎症、菌痢;

?肿瘤细胞——肠道肿瘤;

?粪便隐血实验(FOBT)阳性——消化道出血

4、影像学检查(超声+CT)

腹部B超/彩超普遍用于腹腔内实体脏器检查,无创且检查费用较低,在我国被用作首选初筛检查,可以显示肝脏、胆囊、胆管、脾脏、胰腺等脏器的大小、形状,有无肿瘤、囊肿、脓肿、结石等病变,有无腹水及腹水量,判定腹腔内肿物的部位以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对肿块定性的判断有一定价值,如胆囊结石诊断的敏感性可达90%以上,观察胆总管有无扩张可初步作出肝内外梗阻的判断,但B超易受腹壁脂肪及胃肠气体的异常,对腹膜后结构如胰腺检查的准确性受一定的影响。

CT的敏感度和分辨力高,可反映轻微的密度改变,对病灶的定位和定性优于超声,对腹腔内的病变,尤其是肝、胰等实质脏器的占位性病变及胆系的病变如肿瘤、囊肿、脓肿、结石等有重要诊断价值;对弥漫性病变如脂肪肝、肝硬化、胰腺炎等也有较高诊断价值,CT亦能明确恶性肿瘤有无转移病灶,对肿瘤分期也有一定价值,为临床医生的治疗方式提供依据。

5、消化系统相关肿瘤标志物

?甲胎蛋白(AFP)——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最好指标,也是目前用于早期癌症诊断的较好指标,见于肝癌、胃癌、胰腺癌、结肠癌,转移性肝癌等,某些肝硬化、急慢性肝炎也会升高;

?癌胚抗原(CEA)——见于结肠癌、胰腺癌、肺癌、肝癌等,某些肠道炎症、肝硬化;

?糖类抗原19-9(CA19-9)——胰腺癌和结肠癌,无早期诊断价值;

?糖类抗原72-4(CA72-4)——胃肠道恶性肿瘤、作为消化道、呼吸系统等腺癌的主要指标。

其他如:

?C-14呼气实验国际公认的幽门螺杆菌检查接近“金标准”的一种方法,无需钳取胃粘膜组织,仅需轻轻吹口气;

?血清HP抗原检测,用于HP感染筛查,辅助活动性胃炎、消化道溃疡诊断。

五、内分泌与代谢系统

内分泌系统主要包括固有的内分泌腺(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和胰岛),以及分布在心血管、胃肠、肾、脑的组织和细胞。内分泌疾病常见的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低等,主要与自身免疫和激素合成缺陷有关;

代谢性疾病临床最多见的是糖尿病,还有高脂血症、痛风、骨质疏松症和肥胖症;

中心开展的甲状腺彩超/CT、甲功、血脂、血糖及骨密度检测可以针对性的检查。

1、血脂的检测

主要包括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测定(VLDL)

?前两者升高主要见于: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肾病综合征、甲低、糖尿病、梗黄等疾病;降低见于低脂血症、营养吸收不良、肝硬化、严重肝衰等。

?HDL增高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冠心病的发生有重要作用,与TG呈负相关,反之,LDL可以判断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子,LDL水平的增高与冠心病发病呈正相关。

2、血糖的测定

?升高——各型糖尿病;内分泌疾病;颅外伤、颅内出血、脑膜炎等刺激血糖中枢;脱水血液高渗,如高热、呕吐、腹泻等;

?降低——各种原因导致胰岛素分泌过多,肾上腺皮质或腺垂体功能减退,甲低等;

如果空腹血糖升高还要进一步化验餐后2小时血糖、糖耐量试验、胰岛素、胰岛素抗体、C肽及糖化血红蛋白。

3、甲功

包括血清三碘甲状原氨酸(TT3)、甲状腺激素(TT4)、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血清三碘甲状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

?TT3升高作为甲亢早期或复发的前兆指标;

?TT4甲功基本筛查实验,是判断“甲低”的最好指标;

?TSH原发、继发甲低最敏感指标之一,

?甲亢:TT3↑TT4↑TSH↓

?FT3甲亢最灵敏指标;

?FT4对甲低诊断优于FT3

4、骨密度

骨密度检查可以提示骨量流失和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是全世界严重的流行病,以65岁以上女性居多。由于骨质疏松症少有自觉症状,不易早期察觉。一旦年纪大发生骨折时才发现,此时骨质疏松程度都已相当严重,要治疗也较为困难,因此,预防应越早越好。一般应先做一次骨质密度筛查,了解自身目前的骨质状况,如结果正常,今后每2年检查一次,如不正常,应根据医师建议给予相对的治疗及定期复查。

六、风湿免疫系统

风湿性疾病是一组以内科治疗为主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包括各种病因引起的关节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疾病,最常见的是类风湿关节炎(RA)。相关检查包括类风湿银子(RF)、C反应蛋白(CRP)、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ASO)和血沉(ESR),我院体检中心开展了风湿组合,能更好的为大众提供检查和服务。

?RF——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白血病、慢性肝炎、结核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CRP——几乎所有细菌和肺结核、肿瘤及各种组织损伤、手术创伤,急性风湿热;?ASO——A群链球菌感染后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如风湿性心肌炎、心包炎,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肾小球肾炎,也见于上岗、败血症、心内膜炎等;

?ESR——各种炎症、组织损伤及坏死、恶性肿瘤等。

?七、血液系统

血液系统由血液和造血器官组成(骨髓、胸腺、脾和淋巴结),最常见贫血,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淋巴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脾功能亢进等;

通过查血常规,还有相关其他检查,如免疫系统检查,腹部彩超、CT等了解肝脾情况。当然,确诊依靠骨髓穿刺和活检。

1、血常规(血液细胞成分的常规检测):主要是三系,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及其血小板的检测

?红细胞(RBC)系统:

通过RBC、血红蛋白(HB)检查的判断是否有贫血,并通过贫血三项指标(MCN、MCV、MCHC)来判断贫血的类型,当然进一步确诊需要鉴于骨髓相检查。除了关于贫血的诊断,红细胞增多存在生理性的改变,也可以提示红细胞增多症、肺心病、先心病、某些肿瘤等的诊断。

?白细胞(WBC)系统:

包括WBC计数及各种白细胞分类计数。

升高主要见于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细菌感染,也可见于白血病,血液中见幼稚细胞。寄生虫、骨髓纤维化、恶性肿瘤等;

病毒感染白细胞正常或降低,另外部分造血物质不足亦可导致白细胞减少。

?血小板(PLT):

血小板是血液凝固所必需的物质,临床上更多见的是血小板减少,ITP(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SLE(系统性红斑狼疮)、脾亢等可引起,部分血小板降低是再障、急性白血病的早期表现,应引起重视;

升高的临床意义不大,除非升高明显,可能存在骨髓增值性疾病,也见急性感染、溶血、某些癌症等;血小板升高血液易凝固,发生血栓的机会可能会增加。

?八、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主管机体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功能,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及其有关的血管、神经等组成。男性还包括前列腺。

肾脏主要是排泄代谢产物及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输尿管是运输尿液的管道;膀胱是储存尿液的肌性囊性器官。

常见疾病:泌尿系的结石、肿瘤、感染,各种类型的肾炎等。大多数首先表现在尿常规的改变上,肾功能检测是代表肾脏最重要的检查,对临床医生的指导意义非常大;超声对于结石,尤其是肾结石的诊断意义很大,对判定肾脏内肿物的部位、性质有一定价值,当然,CT灵敏度要高些,对某些疾病的定性尤为重要。中心提供的经直肠彩超可以早期发现和确诊前列腺增生、息肉和肿瘤病变。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游离前列腺特意抗原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具有特异性。

1、小便常规:

尿液检查包括①一般性状检测:尿量、气味、外观、比重、酸碱度等;②化学检查:尿蛋白、尿糖、尿酮体、尿胆原、尿胆红素等;③尿沉渣镜检:细胞、管型、结晶体等。

例如:

?血尿——泌尿系感染、出血、结石、肿瘤等;

?深黄色尿——浓缩尿、肝细胞黄疸等;

?脓尿——泌尿系感染,急性肾盂肾炎、膀胱炎、肾脓肿、前列腺炎等;

?尿蛋白——可见于高蛋白饮食、剧烈运动,病理性多见于肾脏疾患。

?尿糖——糖尿病最多见、甲亢等

?尿白细胞、红细胞——泌尿生殖道感染、肿瘤、结石和结核常见。

?管型——多见于肾脏慢性病变,比较严重。

2、肾功

①尿素氮(BUN)的测定

?升高——器质性肾功能损害;肾前性少尿:如各种原因的脱水、急性失血、休克等;尿路结石、肿瘤,前列腺肥大或肿瘤等;

?降低——中毒性肝炎、肝硬化;

②尿酸(UA)的测定

?升高——痛风最常见,白血病、慢性铅中毒;

?降低——Wislson病、严重贫血等;

③肌酐的测定

?升高——严重肾功能不全,各种肾功能障碍

?下降——营养不良、多尿等。

?九、生殖系统

男性生殖系统在泌尿系里已有所提及,在这里主要讲述的是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外生殖器和内生殖器(阴道、子宫、输卵管和卵巢),

最常见阴道炎(细菌性、霉菌性、滴虫性和老年性阴道炎),宫颈糜烂、宫颈上皮内瘤变、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卵巢肿瘤也比较常见,宫颈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呈逐年增长趋势,病死率亦较高。

妇科常规妇科检查、分泌物涂片及宫颈刮片检查,了解有无各种炎症,筛查出癌前病变及癌。

?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可用于阴道炎的初筛和清洁度判定;

?宫颈的细胞学检查(传统细胞涂片/液基薄层细胞涂片TCT)联合阴道镜是诊断宫颈病变的最佳途径:

?超声对子宫肌瘤的诊断较明确,对某些卵巢肿瘤的定性也有较高的准确性;

?梅毒螺旋体抗体(TP)及艾滋病毒抗体(HIV)可以用于初筛相关疾病。

?中心同样可以开展女性激素检测,对生殖内分泌疾病的诊断有很大的价值。

美国妇产科学院建议(ACOG):

所有有性活动或年龄超过18岁的妇女,每年都应进行一次细胞学涂片检查。当连续3次或3次以上检查均获满意且正常的结果,则可由医生决定对低度危险者减少检查次数。

根据我国的国情,对以下宫颈疾病高危因素应细胞学检查

?多个性伴侣或性伴侣有多个性伴侣

?早期性行为

?性伴侣的性伴侣患有宫颈癌

?曾经患有或正患有生殖道HPV感染

?AIDS

?患有其它STD患者

?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

?吸烟、吸毒者

?有宫颈病变、宫颈癌、子宫内膜癌、阴道癌、外阴癌等病史者

?底社会经济阶层者

?十、神经系统

主要由脑、脊髓以及附于脑和脊髓的周围神经组成,是人体结构和功能最复杂的系统,在体内起主导作用。

人体在各种活动中关节旋转活动次数最频繁的是颈椎,对于不同工作者,颈椎病的发病机会不一样。在中老年人群中常见的颈肩痛原因之一就是颈椎病所致。颈/腰椎的正侧片及CT可用于颈、腰椎以及脊柱病变的诊断,可以发现骨质增生、有无韧带钙化、椎间隙狭窄、椎孔变形以及某些椎管内脊髓的肿瘤性病变;

颈颅彩色多普勒(TCD)检查大脑及椎基底动脉,早期发现脑动脉硬化、痉挛和供血不足,及早治疗,减少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乳房疾病是妇女常见病,有乳腺囊性增生病,乳房纤维腺瘤等。乳腺癌的发病率占妇女恶性肿瘤的第一或第二位,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因为早期无任何临床症状,所以很多就诊的病人都失去了手术机会;虽然目前病因不清,但极大部分可以通过体检早期发现,预后比较好。

?检查主要包括乳腺彩超、红外线乳透、乳腺钼靶。

?超声显像属无损伤性,可反复使用,主要用途是鉴别肿块系囊性还是实质性;

?红外线乳透可以现实块影周围的血管情况;

?乳腺钼靶对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要高于上述两种检查,尤其是发现钙化点,对乳腺癌的诊断意义很有价值。

首先要比较全面的了解受检者下列情况:

?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烟酒嗜好,运动,体力活动,生活起居等)

?个人史(既往疾病或伤残史、手术史,用药、输血及过敏史,婚姻状况,妇女月经及婚育史等)?家族史(遗传病史,慢病家族史等)

?健康体检史(首次体检时间,主要阳性发现,跟踪管理处置情况等)

然后通过内科(心、肝、脾、肺)和外科(皮肤、脊柱、四肢、甲状腺、浅表淋巴结、肛门指检、生殖器、乳腺等查体初步检查了解全身内外科系统情况。

?回到开头的三个问题及五个例子

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卫生知识培训考核及个人卫生制度

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卫生知识培训考核及个人卫 生制度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卫生知识培训考核及 个人卫生制度 一、从业人员健康检查 1、从业人员(包括临时工)上岗前应进行健康体检,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 2、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应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继续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3、“健康合格证明”不得涂改、伪造、转让、借用、倒卖。 4、工作人员每天上岗前,如出现发热、咳嗽、咽喉肿痛、腹泻、皮肤感染等有碍公众健康的疾病症状,应立即离岗治疗,待痊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5、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公众健康疾病的,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二、卫生知识培训 1、实行上岗前卫生知识培训制度,用人单位应组织从业人员参加相关卫生知识培训,培训合格后取得“培训证明”方可上岗。 2、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至少每两年进行一次。

3、从业人员应及时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卫生知识突发应急培训。 4、从业人员应及时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法律法规等知识培训。 三、个人卫生制度 1、做好预防呼吸道等传染病的宣教工作,让工作人员及时了解、掌握预防和控制呼吸道等传染病的知识,提高预防传染病或健康危害事故发生及处理的意识及能力。 2、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3、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不留长指甲,勤剪发、勤修甲、勤洗澡、勤换衣,饭前便后、工作前后洗手,工作时不得涂指甲油及佩戴饰物,操作过程中严格洗手消毒,保持工作服整齐干净。 4、从业人员不宜在工作区域内食、宿,不宜在工作场所摆放私人物品。 年月日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发布 作者:郭晓宇发布时间: 2007-07-17 13:24:14 近日发布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规定,放射工作单位应当组织上岗后的放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两次检查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两年,必要时可增加临时性检查。 根据办法规定,从事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机构应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发现有可能因放射性因素导致健康损害的,应当通知放射工作单位,并及时告知放射工作人员本人;发现疑似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病人,应当通知放射工作人员及其所在单位,并按规定向单位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办法提出,放射工作单位对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不宜继续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应当及时调离放射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对需要复查和医学随访观察的放射工作人员,应当及时安排。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诊断、鉴定、医疗救治和医学随访观察的费用,由其所在单位承担。在国家统一规定的休假外,放射工作人员每年可以享受保健休假2至4周。 办法强调,放射工作单位不得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或者不符合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标准的人员从事放射工作。不得安排怀孕的妇女参与应急处理和有可能造成职业性照射的工作。

办法还要求放射工作单位为放射工作人员建立并终生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档案应包括职业史、既往病史和职业照射接触史;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评价处理意见;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疗、医学随访观察等健康资料。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 【颁布单位】卫生部 【颁布日期】 19970605 【实施日期】 19970605 【章名】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放射工作人员的管理,保障其健康与安全,根据中 华人民国《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国家对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实行《放射工作人员证》制度。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国境所有从事或涉及放射工作 的单位和个人。 第四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对本规定实行统一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办法 ,组织辖区的监督管理。 【章名】第二章放射工作人员证的管理 第五条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由所在单位负责向当地卫生行政 部门申请《放射工作人员证》,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后颁发。工 作人员持证后方可从事所限定的放射工作。 《放射工作人员证》由卫生部统一印制。 第六条申领《放射工作人员证》的人员,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年满18周岁,经健康检查,符合放射工作职业的要求; (二)遵守放射防护法规和规章制度,接受个人剂量监督; (三)掌握放射防护知识和有关法规,经培训、考核合格;

学生健康体检报告

学生体检分析报告 2013年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分析,为有效做好六病”的防治工作,对我校508名学生进行了身体检查, 通过视力、龋齿、沙眼、身体发育等进行评价,针对各种常见病进行分析。 一、视力低下 方法:采用统一的标准对数视力灯,按照《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手册》的方法进行,判断标准 为双眼视力均在 5.0以上为视力正常,4.9为轻度视力低下,4.8至4.6为中度视力低下,4.5以下为重度近视。 结果:508名学生中视力低下的32人,视力低下患病率为14.4% 本次调查我校学生视力低下患病率为14.4%,今年和去年比有所上升。虽然小学生视力低下的调查 在我国已有许多报道,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保护视力的措施,但青少年视力低下发病来年持续增加,这充分反映我国预防视力低下理论和实践上的不足,仅是要求学生看书写字的姿势,注意用眼休息及做眼保健操等,这是不够的。由于学生用眼时间长这些措施不能从根本上防止视力降低,因此要加大力度,使他们养成自觉、正确用眼习惯,社会、家长、学校都要重视预防知识注意用眼卫生,使孩子们都能有一双明亮眼睛。 二、学生生长发育状况: 按卫生统计学方法,对全校508名学生进行评价,分男女按年龄评价了学生的发育等级、体型。 学生生长发育形态评价分类构成

和一般占总评价人数的86%,评价体型匀称型占总评价人数62.28%,但是我们分析一下,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营养单一、偏食。 三、龋齿: 2007年龋齿患病情况,检查人数508人,龋齿失补人数:462人,患病率45.7%,和2006年比上升了。 四、沙眼: 2007年对全校学生沙眼进行检查,检查人数508人,沙眼患病人数:71人,患病率7.03%,通过2007年与2006年相比沙眼的患病率有所下降。 五、蛔虫: 2007年对学生进行了便检,阳性人数1人,患病率0.24%,和去年比有所下降。 六、贫血: 2007年我们对二年、四年、六年级学生进行了贫血调查,贫血人数21人,患病率2.6%。 七、营养不良: 2007年对500名学生进行了营养评价,营养不良65人,患病率11.4%,和去年比有所下降。 以上几种常见病的发病情况看总的来说是比去年各科疾病有所下降,但是下降幅度不大,因此我们要 抓好预防,上好健康课,增加学生的自我健康意识,培养学生自觉卫生习惯,预防疾病,讲究卫生,保证 健康。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发布 作者:郭晓宇发布时间: -07-17 13:24:14 近日发布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规定,放射工作单位应当组织上岗后的放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两次检查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两年,必要时可增加临时性检查。 根据办法规定,从事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机构应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发现有可能因放射性因素导致健康损害的,应当通知放射工作单位,并及时告知放射工作人员本人;发现疑似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病人,应当通知放射工作人员及其所在单位,并按规定向单位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办法提出,放射工作单位对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不宜继续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应当及时调离放射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对需要复查和医学随访观察的放射工作人员,应当及时安排。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诊断、鉴定、医

疗救治和医学随访观察的费用,由其所在单位承担。在国家统一规定的休假外,放射工作人员每年能够享受保健休假2至4周。 办法强调,放射工作单位不得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或者不符合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标准的人员从事放射工作。不得安排怀孕的妇女参与应急处理和有可能造成职业性内照射的工作。 办法还要求放射工作单位为放射工作人员建立并终生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档案应包括职业史、既往病史和职业照射接触史;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评价处理意见;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疗、医学随访观察等健康资料。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 【颁布单位】卫生部 【颁布日期】 19970605 【实施日期】 19970605 【章名】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放射工作人员的管理,保障其健康与安全,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国家对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实行《放射工作人员证》制度。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从事或涉及放射工作 的单位和个人。 第四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对本规定实行统一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办法 ,组织辖区内的监督管理。

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讲 座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咨询 一、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 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临床上很多高血压病人特别是肥胖型常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也较多的伴有高血压。 二、高血压病因不明,与发病有关的因素有: 1.年龄:发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2.食盐:摄入食盐多者,高血压发病率高,有认为食盐﹤2g/日,几乎不发生高血压;3-4g/日,高血压发病率3%,4-15g/日,发病率%,﹥20g/日发病率30%。 3.体重:肥胖者发病率高。 4.遗传: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 5.环境与职业:有噪音的工作环境,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均易发生高血压,城市中的高压发病率高于农村。 三、高血压早期症状有哪些 按起病缓急和病程进展,可分为缓进型和急进型,以缓进型多见。 一)、缓进型高血压。 (一)早期表现:早期多无症状,偶尔体检时发现血压增高,或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劳累后感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可能系高级精神功能失调所致。早期血压仅暂时升高,随病程进展血压持续升高,脏器受累。 (二)脑部表现:头痛、头晕常见。多由于情绪激动,过度疲劳,气候变化或停用降压药而诱发。血压急骤升高。剧烈头痛、视力障碍、恶心、呕吐、抽搐、昏迷、一过性偏瘫、失语等。 (三)心脏表现:早期,心功能代偿,症状不明显,后期,心功能失代偿,发生心力衰竭。 (四)肾脏表现:长期高血压致肾小动脉硬化。肾功能减退时,可引起夜尿、多尿、尿中含蛋白、管型及红细胞。尿浓缩功能低下,酚红排泄及尿素廓清障碍。出现氮质血症及尿毒症。 (五)眼底改变。 二)、急进型高血压:也称恶性高血压,占高血压病的1%,可由缓进型突然转变而来,也可起病。恶性高血压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30-40岁为最多见。血压明显升高,舒张压多在(130mmHg)以上,有乏力,口渴、多尿等症状。视力迅速减退,眼底有视网膜出血及渗出,常有双侧视神经乳头水肿。迅速出现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不全。也可发生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和高血压危象,病程进展迅速多死于尿毒症。 四、高血压分期: 按WHO的标准,人体正常血压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 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收缩压在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在90~99 mmHg之间为轻度高血压。正常人的收缩压随年龄增加而升高,故高血压病的发

学生健康体检分析报告.doc

2015----2016学年度学生健康体检分析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快乐生活一辈子”精神,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一个阶段性诊断、分析评价,我校于9月份配合保健所认真组织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工作,并及时整理分析统计,力求测准数据,认真填报,确保按照上级要求完成检测及数据上报工作。下面就我校体检情况做出如下分析: 一、学校学生体检具体数据: 2016年9月保健所对我校488名学生进行了视力、龋齿、沙眼等常见病体检,学生常见病监测数据为:实际受检488人,营养不良98人,超重63人,肥胖39人,视力不良85人,牙龋患127人,患龋牙数192颗,沙眼可疑0人,患病0人,视力低下301人。依据体检进程中积累的数据分析结果,各种常见病比率如下:我校学生中超重比率为12.91%;肥胖比率为7.99%;视力低下比率为61.8%;龋齿比率为26.0%;沙眼的比率为0%。 二、学校学生体检总体分析: 1、从上述数据上看,我校近视率状况与前几年持平。学校大部分学生为假性近视,学校虽从多角度、多途径采取了积极的预防,效果较好。 2、沙眼患病率为0%,个人卫生意识增强。 3、肥胖率同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习惯的不良,膳食营养不

平衡等原因,也略显上升趋势。学生超重、肥胖率上升原因分析:肥胖是造成成年慢性病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学校到家庭对预防肥胖的意识不够,缺少合理饮食观念。另外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要什么给什么, 对油炸食品、膨化食品、高糖食品不加以控制,导致孩子过多摄入,造成脂肪堆积。同时学校对肥胖学生缺少管理措施,不能提供足够的体育锻炼机会,家长意识不强,对孩子体重不加以控制,任由发展。 4、龋齿形成原因分析:一是学生未能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不能保证每天刷牙的次数和质量。刷牙选用的工具不合理,未使用含氟牙膏,保健牙刷。二是学生饮食不合理,过多食用高糖食品。三是学校、家庭未能积极采取窝沟封闭措施,对龋齿加以预防。 三、针对体检结果采取的干预措施: 1、落实学校管理 学校要进一步提高对体育卫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制定出相应措施,切实采取措施,认真落实各项学校卫生工作措施,在抓好体育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推进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和大课间活动,阳光体育长跑的开展,真正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2、转变教师教育观念 体育教师要加强学习,更新观念,确实树立“健康第一”的教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表

编号: 类别:上岗前() 在岗期间() 离岗时() 应急照射() 事故照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表 姓名: 工作单位: 单位电话: 体检单位: 检查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印制

单位地址: 邮政编码:□□□□□□联系人:电话: (个人基本资料) 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月日出生地:民族:职务/职称: 居民身份证号码:□□□□□□□□□□□□□□□□□□ 家庭地址:邮政编码:□□□□□□个人联系电话: 文化程度:01小学02初中03技校04职高05高中 06中专07大专08大学09研究生以上 职业照射种类:

非放射工作职业史 放射工作职业史

既往患病史(包括职业病史) 月经史 初潮(岁) 末次月经或停经年龄: 婚姻史 结婚日期: 年 月 日 配偶接触放射线情况: 配偶职业及健康状况: 生育史 孕次: , 活产: 次, 早产: 次, 死产: 次, 自然流产: 次, 畸胎: 次,多胎: 次,异位妊娠: 次,不孕不育原因: 现有男孩 人,出生日期: 年 月;女孩 人,出生日期: 年 月 子女健康情况: 个人生活史(长期生活地区,饮食习惯,有无地方病流行地区或疫区生活史、药物滥用情况及烟酒嗜好等) 不吸烟 偶尔吸烟 经常吸烟 , 支/天, 共 年,戒烟 年 不饮酒 偶尔饮酒 经常饮酒 , 共 年 经期(天) 周期(天)

家族史(家族中有无遗传性疾病、血液病、糖尿病、高血压病,神经精神性疾病,肿瘤,结核病等)其它 自觉症状 (症状程度:偶有以“±”,较轻以“+”,中等以“++”,明显以“+++”表示。)

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咨询 一、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临床上很多高血压病人特别是肥胖型常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也较多的伴有高血压。 二、高血压病因不明,与发病有关的因素有: 1.年龄:发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2.食盐:摄入食盐多者,高血压发病率高,有认为食盐﹤2g/日,几乎不发生高血压;3-4g/日,高血压发病率3%,4-15g/日,发病率3 3.15%,﹥20g/日发病率30%。 3.体重:肥胖者发病率高。 4.遗传: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 5.环境与职业:有噪音的工作环境,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均易发生高血压,城市中的高压发病率高于农村。 三、高血压早期症状有哪些? 按起病缓急和病程进展,可分为缓进型和急进型,以缓进型多见。 一)、缓进型高血压。 (一)早期表现:早期多无症状,偶尔体检时发现血压增高,或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劳累后感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可能系高级精神功能失调所致。早期血压仅暂时升高,随病程进展血压持续升高,脏器受累。 (二)脑部表现:头痛、头晕常见。多由于情绪激动,过度疲劳,气候变化或停用降压药而诱发。血压急骤升高。剧烈头痛、视力障碍、恶心、呕吐、抽搐、昏迷、一过性偏瘫、失语等。 (三)心脏表现:早期,心功能代偿,症状不明显,后期,心功能失代偿,发生心力衰竭。 (四)肾脏表现:长期高血压致肾小动脉硬化。肾功能减退时,可引起夜尿、多尿、尿中含蛋白、管型及红细胞。尿浓缩功能低下,酚红排泄及尿素廓清障碍。出现氮质血症及尿毒症。 (五)眼底改变。 二)、急进型高血压:也称恶性高血压,占高血压病的1%,可由缓进型突然转变而来,也可起病。恶性高血压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30-40岁为最多见。血压明显升高,舒张压多在17.3Kpa(130mmHg)以上,有乏力,口渴、多尿等症状。视力迅速减退,眼底有视网膜出血及渗出,常有双侧视神经乳头水肿。迅速出现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不全。也可发生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和高血压危象,病程进展迅速多死于尿毒症。 四、高血压分期: 按WHO的标准,人体正常血压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收缩压在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在90~99 mmHg之间为轻度高血压。正常人的收缩压随年龄增加而升高,故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也随

健康体检知识讲座(王玲)

健康体检知识讲座 自我介绍 首先提出三个问题 对健康体检概念的理解及为什要健康体检 如何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体检内容 体检结束后需要做些什么 病案一 ?59岁男性于2007年10月来我中心体检,查体:血压170/95mmHg,肥胖,体重83kg,身高175cm,BMI=27,左眼视物模糊,双肺呼吸音清,心率98次/分,律齐,心界向左增大,腹软、肝脾未扪及,双下肢水肿;余查体阴性。 相关检查: 空腹血糖:19.8mmol/l;糖化血红蛋白:7.3%; 甘油三酯:2.7mmol/L;胆固醇:5.2mmol/L。 尿常规:尿糖3+,尿蛋白1+; 肝功能:总蛋白52g/L,白蛋白24g/L;高密度脂蛋白:0.78mmol/L; 肾功能:尿素16.2mmol/L,肌酐167ummol/L; 眼底检查:棉絮状软性渗出; 胸片提示肺纹理增多,左房、左室增大,主动脉弓突出; 心电图:左室高电压,肥厚劳损; 心脏彩超:左房、左室增大,二尖瓣关闭不全,左室舒展功能降低: 颈动脉彩超:双侧颈内动脉可见动脉硬化,软斑形成,血流阻力增大; 体检结果:1、糖尿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肾病? 2、高血压高血压心脏病? 3、高脂血症 建议: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控制血糖、血压及血脂。 随访:上述诊断明确,给予降糖、降压及降脂治疗好转出院。 病案二 ?24岁女性于2009年8月来我中心体检,体检前1天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检当日查体:体温38.1,脉搏104次/分,呼吸21次/分,右肺底闻及少许湿鸣,腹软,肝脏肋下3指,余查体阴性。 相关检查: 血常规:WBC 1.26×109/L,NEU 0.41×109/L; 胸片:右下肺少许斑片影,考虑炎变可能; 腹部彩超:肝脏增大; 全腹CT:肝脏增大,淋巴结显影清楚,增大可能; 诊断意见:肺部感染,白血病不能排除,建议上级医院行骨髓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随访:诊断急性白血病,给与化疗,好转出院。 病案三 ?39岁女性,公司安排职工体检,于2009年10月来我中心体检,乳房检查发现:左乳外上象限扪及一2cm大小包块,质地较硬,边界欠清,表面不光滑,包块活动度小,无压痛,与周围组织无粘连,乳房皮肤正常。 乳腺钼靶:左乳高密度增高的肿块影,边界不规则,呈毛刺征,可见钙化点。 诊断意见:左乳包块恶性肿瘤?建议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 随访:手术后活检提示左乳非浸润性癌,早期。术后密切随访。 病案四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放射工作单位及其放射工作人员,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放射工作单位,是指开展下列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 (一)放射性同位素(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和放射源)的生产、使用、运输、贮存和废弃处理; (二)射线装置的生产、使用和维修; (三)核燃料循环中的铀矿开采、铀矿水冶、铀的浓缩和转化、燃料制造、反应堆运行、燃料后处理和核燃料循环中的研究活动; (四)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和放射工作场所的辐射监测; (五)卫生部规定的与电离辐射有关的其他活动。 本办法所称放射工作人员,是指在放射工作单位从事放射职业活动中受到电离辐射照射的人员。 第三条卫生部主管全国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放射工作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使本单位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的管理符合本办法和有关标准及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从业条件与培训 第五条放射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年满18周岁; (二)经职业健康检查,符合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要求; (三)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考核合格; (四)遵守放射防护法规和规章制度,接受职业健康监护和个人剂量监测管理; (五)持有《放射工作人员证》。 第六条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放射工作单位负责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为其申请办理《放射工作人员证》。 开展放射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向为其发放《放射诊疗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放射工作人员证》。 开展本办法第二条第二款第(三)项所列活动以及非医用加速器运行、辐照加工、射线探伤和油田测井等活动的放射工作单位,向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放射工作人员证》。

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团体标准

ICS 号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团体标准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工作要求 (2) 5 目标疾病 (3) 6 健康检查内容 (4) 7实验室检查 (9) 8检查结果的判定 (10) 9档案管理 (10) 附录A(资料性附录)功能检查及实验室检验检测设备 (11) 附录B(规范性附录)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合格证明(式样) (12) 附录C(规范性附录)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合格证明编号规则 (13)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B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提出。 本标准由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起草人:

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的工作要求和开展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的目标疾病、健康检查的内容、技术要求和健康检查结果的判定。 本标准适用于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43 公民身份号码 GB 19489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 50346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26343 学生健康检查技术规范 WS 280 伤寒和副伤寒诊断标准 WS 287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诊断标准 WS 288 肺结核诊断标准 WS 289 霍乱诊断标准 WS 298 甲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 WS 301 戊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 WS/T 389 医学X线检查操作规程 WS/T 454 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沙门菌、志贺菌检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从业人员 employees 指食品生产经营人员,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直接接触药品工作人员,直接从事饮用水供、管水人员,直接从事化妆品生产人员,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人员等。 3.2 公共场所 public places 包括宾馆、饭馆、旅店、招待所、车马店、咖啡馆、酒吧、茶座;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影剧院、录像厅(室)、游艺厅(室)、舞厅、音乐厅;体育场(馆)、游泳场(馆)、公园;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商场(店)、书店;候诊室、候车(机、船)室、公共交通工具等。 3.3 从业人员健康检查 health examination of employees

辐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辐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1、辐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应当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符合辐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的,方可参加相应的辐射工作。辐射工作单位不得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或者不符合辐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标准的人员从事辐射工作。 2、辐射工作单位应当组织上岗后的辐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两次检查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2年,必要时可增加临时性检查。 3、辐射工作人员脱离辐射工作岗位时,辐射工作单位应当对其进行离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 4、对参加应急处理或者受到事故照射的辐射工作人员,辐射工作单位应当及时组织健康检查或者医疗救治,按照归家有关标准进行医学随访观察。 5、从事辐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机构(以下简称职业健康机构)应当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6、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当自体检工作结束之日起1个月内,将职业健康检查报告送达辐射工作单位。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出具的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应当客观、真实,并对职业健康检查报告负责。 7、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发现有可能额因辐射性因素导致健康损害的,应当通知辐射工作单位,并及时告知辐射工作人员本人。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发现疑似执业性辐射疾病病人应当通知辐 射工作人员及其所在辐射工作单位,并按规定向辐射工作单位所在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8、辐射工作单位应当在收到职业健康检查报告的7日内,如实告知辐射工作人员,并将检查结论记录在《辐射工作人员证》中。辐射工作单位对职业健康检

查中发现不宜继续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应当及时调离辐射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对需要复查和医学随访观察的辐射工作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安排。 9、辐射工作单位不得安排怀孕的妇女参与应急处理和有可能造成职业性内照射的工作。哺乳期妇女在其哺乳期应避免接受职业性内照射。 10、辐射工作单位应当为辐射工作人员建立并终生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职业史、既往病史和职业照射接触史; (二)历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评价处理意见; (三)职业性辐射性疾病诊疗、医学随访观察等健康资料。 11、辐射工作人员有权查阅、复印本人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辐射工作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 12、辐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职业性辐射性疾病的诊断、鉴定、医疗救治和医学随访观察的费用,由其所在单位承担。 13、职业性辐射性疾病的诊断鉴定工作按照《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和国家有关标准执行。 14、辐射工作人员的保健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5、在国家统一的规定的休假外,辐射工作人员每年可以享受保健休假2—4周。享受寒暑假的辐射工作人员不再享受保健休假。从事辐射工作满20年的在岗辐射工作人员,可以由所在单位利用休假时间安排健康疗养。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及补贴国家相关文件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及补贴国家相关文件 (2) 医疗卫生津贴试行办法 (9) 天津《关于发放从事特殊岗位人员保健津贴的实施办法 (11)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及补贴国家相关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第55 号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已于2007年3月23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发布,自 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二OO七年六月三日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放射工作单位及其放射工作人员,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放射工作单位,是指开展下列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 (一)放射性同位素(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和放射源)的生产、使用、运输、贮存和废弃处理; (二)射线装置的生产、使用和维修; (三)核燃料循环中的铀矿开采、铀矿水冶、铀的浓缩和转化、燃料制造、反应堆运行、燃料后处理和核 燃料循环中的研究活动; (四)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和放射工作场所的辐射监测; (五)卫生部规定的与电离辐射有关的其他活动。

本办法所称放射工作人员,是指在放射工作单位从事放射职业活动中受到电离辐射照射的人员。 第三条卫生部主管全国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放射工作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使本单位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的管理符合本办法和有关标准 及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从业条件与培训 第五条放射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年满18周岁; (二)经职业健康检查,符合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要求; (三)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考核合格; (四)遵守放射防护法规和规章制度,接受职业健康监护和个人剂量监测管理; (五)持有《放射工作人员证》。 第六条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放射工作单位负责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为其申请 办理《放射工作人员证》。 开展放射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向为其发放《放射诊疗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放射工作人员 证》。 开展本办法第二条第二款第(三)项所列活动以及非医用加速器运行、辐照加工、射线探伤和油田测井等活动的放射工作单位,向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放射工作人员证》。 其他放射工作单位办理《放射工作人员证》的规定,由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 《放射工作人员证》的格式由卫生部统一制定。 第七条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应当接受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考核合格方可参加相应的工作。培 训时间不少于4天。 第八条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定期组织本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接受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放射工作人员两次培训的时间间隔不超过2年,每次培训时间不少于2天。

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视力检查方法

视力检查 由检测队指定专人检查视力。 检查器材:标准对数视力表。悬挂高度应使视力表5.0行视标与多数受检对象的双眼呈水平位置。视力表的照度约300~500勒克斯。 检查要求:(1)检查视力前向受检者讲解检查视力的目的、意义和方法,取得合作。配戴眼镜者摘去眼镜(包括隐形眼镜),检查裸眼视力。 (2)检查如采用自然光线,应选择晴天,在固定时间和地点进行,以便前后对比。检查若在室内进行,受检者从室外进入后应有15分钟以上适应时间,不能立即测试。 (3)检查前不要揉眼,检查时不要眯眼或斜视。检测人员应随时注意监督。 (4)用遮眼板时,要提醒受检者不要压迫眼球,以免影响视力。 (5)不宜在紧张视近工作、剧烈运动或体力劳动后即刻检查视力。 检查方法: (1)受检者距视力表5米处站立,用遮眼板轮换将双眼轻轻遮上先查左眼,后查右眼,均为裸眼视力。 (2)先从5.0一行视标认起。如看不清逐行上查,如辩论无误则逐行下查。每个视标的识别时间不超过5秒。4.0~4.5各

行视标中,每行不能认错1个;4.6~5.0各行中,每行不能认错2个;5.1~5.3各行中,每行不能认错3个。超过该规定就不再往下检查,而以该行的上一行记为该受检者视力。 (3)如5米处不能辩论视力表最上一行视标时,令受检者站立于距视力表2.5米处或1米处,检查其是否能看清最上一行视标,若能看清,则用4.0分别减去校正数值0.3或0.7后,记为该受检者视力。 (4)凡视力小于5.0者为视力低下。其中,4.9,轻度;4.6~4.8,中度;4.5及以下,重度。对视力低下者(以眼为单位)使用串镜检查,判断有无屈光不正。若正片视力下降,负片视力提高者为近视,反之为远视。串镜检查正、负片视力均无进步者为“其它原因”。 (5)视力记录方法:将受检者的左、右眼祼眼视力,分别记入相应方格内。 (6)串镜校正记录方法:以“↓”代表视力下降、“↑”代表视力提高、“0”代表视力无变化。将结果划在左、右相应横线上。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健康知识讲座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健康知识讲座课件内容 一、“平衡膳食、健康体重”六部曲 1、第一步:保持健康体重。 利用BMI尺小工具,您可以轻松得到自己的体重指数,因而了解自己的体重状况。 肥胖不仅是一种疾病,还是许多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超重肥胖者患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的风险是体重正常者的2—3倍。此外,腰围过大属中心型肥胖疾病风险也会增加。 2、第二步:平衡膳食,健康体重。 平衡膳食口诀:少吃一两口,活动十五分;粮食七八两,油脂减两成;蔬菜八两好,奶豆天天有;持之以恒做,健康体重得。 3、第三步:记录自己每天摄入能量。可以利用“膳食能量摄入记录表,您可以轻松进行3—7天的膳食记录,从而计算出自己平均每天的膳食能量,并了解自己的膳食结构组成情况。 4、第四步:选择适合您的平衡膳食自控表。如果体重正常,可选择接近或略低于目前能量水平的“平衡膳食自控表“调整膳食结构,另鼓励适当增加运动量。如已超重或肥胖,可选择一款低于目前能量摄入水平的“平衡自控表”,通过“少吃”并配合“多动”来实现健康体重。 5、第五步:美食的诱惑,怎么办?——高能高脂食品能量计步。美食的诱惑有时候难以抗拒的,那么在享用美食后,如何能依然保持健康的体重呢?我们将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摄入的一些中西式高能量高油脂食品,按份额大小,标出其能量,同时标出其相应的能量计步。 那么你知道以下这些食品需要多少步才能消耗其能量吗?(以60公斤体重计算,每消耗1千卡能量,要走32步) 举例 食物名称能量(kcal)步数千步活动量 三明治(1根,100克)432.8 13568 13.5 薯条(中份) 304 9728 9.7 冰激凌(加奶油,1个)179 5728 5.7 三明治(夹火腿、干酷酪,2两)244 7808 7.8

健康知识讲座内容

一、健康得含义就是什么? 健康就是指身体、心理与社会适应能力均处于良好状态。 二、健康教育在创建卫生城市中得作用就是: 1、进行社会动员,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形成创建卫生城市氛围; 2、传播健康相关知识,提高市民健康素质; 3、改变个体与群体不健康、不文明得行为,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三、常见得有损健康得行为与生活方式就是: 吸烟、酗酒、不良饮食习惯、缺乏体育锻炼、心胸狭窄等、 四、有害健康得八种行为就是: 1、吸烟;2、饮酒过量;3、不恰当得服药;4、缺乏经常得体育锻炼,或突然运动量过大;5、热量过高或多盐饮食、饮食无节制;6、不接受科学合理得医疗保健;7、对社会压力产生适应不良得反应;8、破坏身体生物节奏得生活方式。 五、吸烟对人体健康得危害就是: 1、烟草烟雾中含有尼古丁、煤焦油、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可导致气管炎、肺癌、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疾病; 2、吸烟污染空气。 3、孕妇吸烟影响胎儿发育。 六、发芽得土豆不能吃得原因就是: 土豆发芽后,能产生一种叫龙葵素得有毒物质,并主要积存在土豆得芽上与芽眼部,食后可引起食物中毒。 七、四季豆能引起食物中毒得原因就是: 四季豆在未熟透时,含有一种叫皂素得有毒物质,如果食用可引起食物中毒。皂素遇高热后可破坏,因此,吃四季豆一定要烧熟煮透。 八、少吃烟熏食品得原因就是: 烟熏食品含有致癌物,而且通过加工很难除去、因此,应少吃烟熏食品。 九、怎样预防高血压? 1、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用脑,做到劳逸结合; 2、避免参加或观瞧竞争性激烈得运动; 3、低盐饮食,节制饮食,限制体重,不吸烟,不酗酒; 4、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每周测1-2次血压、 十、怎样预防糖尿病? 1、科学合理得饮食,控制体重,防止肥胖;2、多食蔬菜水果,增加维生素得摄入;3、平时少吃糖,或少吃甜食;4、经常锻炼,定期体检。 十一、怎样注意心脏保健? ①经常锻炼,增强心脏收缩力;②不吸烟:③低脂饮食,控制体重,预防动脉硬化、冠心病;④心情愉快,睡眠充足,劳逸结合。 十二、怎样注意肺得保健? ①不吸烟,吸烟会致肺癌、支气管炎与肺气肿;②勤开窗,湿式打扫,保持室内空气新鲜;③厨房使用排油烟机;④注意保暖,防止感冒与肺部感染;⑤经常锻炼,增强呼吸功能与肺活量。

学生健康体检报告单

学生体检分析报告 2013 年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分析,为有效做好“六病”的防治工作,对我校508 名学生进行 了身体检查,通过视力、龋齿、沙眼、身体发育等进行评价,针对各种常见病进行分析。 一、视力低下方法:采用统一的标准对数视力灯,按照《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手册》的方法进行,判断标准为双眼视力均在5.0 以上为视力正常,4.9 为轻度视力低下,4.8 至4.6 为中度视力低下,4.5 以下为重度近视。 结果:508 名学生中视力低下的32 人,视力低下患病率为14.4% 本次调查我校学生视力低下患病率为 14.4%,今年和去年比有所上升。虽然小学生视力低 下的调查在我国已有许多报道,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保护视力的措施,但青少年视力低下发病来年持续增加,这充分反映我国预防视力低下理论和实践上的不足,仅是要求学生看书写字的姿势,注意用眼休息及做眼保健操等,这是不够的。由于学生用眼时间长这些措施不能从根本上防止视力降低,因此要加大力度,使他们养成自觉、正确用眼习惯,社会、家长、学校都要重视预防知识注意用眼卫生,使孩子们都能有一双明亮眼睛。 二、学生生长发育状况: 按卫生统计学方法,对全校508 名学生进行评价,分男女按年龄评价了学生的发育等级、体型。 学生生长发育形态评价分类构成 和一般占总评价人数的86%,评价体型匀称型占总评价人数62.28%,但是我们分析一下,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营养单一、偏食。 三、龋齿: 2007 年龋齿患病情况,检查人数508 人,龋齿失补人数:462 人,患病率45.7%, 和2006 年比上升了。 四、沙眼: 2007 年对全校学生沙眼进行检查,检查人数508人,沙眼患病人数:71 人,患病率7.03%,通过2007 年与2006 年相比沙眼的患病率有所下降。 五、蛔虫: 2007 年对学生进行了便检,阳性人数1 人,患病率0.24%,和去年比有所下降。 六、贫血: 2007 年我们对二年、四年、六年级学生进行了贫血调查,贫血人数21 人,患病率2.6% 。 七、营养不良: 2007 年对500 名学生进行了营养评价,营养不良65 人,患病率11.4%, 和去年比有所下降。以上几种常见病的发病情况看总的来说是比去年各科疾病有所下降,但是下降幅度不大,因此我们要抓好预防,上好健康课,增加学生的自我健康意识,培养学生自觉卫生习惯,预防疾病,讲究卫生,保证健康。 根据邯郸市教育局文件要求,赵站学校2013 年年初工作计划安排,按照《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技术规范》及《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相关要求,由校领导主管,年级组长、班主任老师的通力协作,在大名县防疫站医院心理卫生中心门诊部进行学生体检工作,体检学生为500 人,常规体检项目有:形态指标(身高、体重、胸围)、五官(裸眼视力、砂眼、龄齿、扁桃体)、内外科常规。随机抽查了各年级各班1 名学生的血红蛋白、便查虫卵。保质保量如期地完成我校的学生体检工作。按《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如下: 一、全校六个年级,12 个班,学生508 人,体检500 人,体检率98.4%。 二、性别差异:男生240人,女生260 人。 三、体检项目有:形态机能(身高、体重、胸围、血压);内科:(心、肺、肝、脾);视力;五官:(耳、鼻、扁桃体、龋齿、沙眼);外科:(头部、颈部、胸部、四肢、淋巴结)。 四、抽查血红蛋白情况: 全校有50 名学生接受了血红蛋白的检查。其中10 岁以上年龄学生血红蛋白低于120 的学生有3 人,占抽查人数的6%,均为轻度贫血;10 岁以下学生的血红蛋白均在正常范围。 五、便查虫卵情况: 全校有31 名学生接受了粪便虫卵检查,未发现有蛔虫及其它虫卵。 六、体检结果分析及措施:

健康讲座-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

健康讲座-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 背景 现在的中国人,早已远离贫困、远离饥饿。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的同时,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已成为人们的奋斗目标。而健康的身体就是高品质生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没有健康的身体,你就无法享受高品质的生活。 有人把整个人生比喻为由1和若干个0组成的整数(1000…),1代表健康,1后面的每一个0分别代表事业、爱情、家庭、地位、权力、荣誉、金钱等等。后面的0越多,表明你的人生越精彩亮丽。但如果没有前面的1,后面纵有再多的0都是没有意义的。可见健康对于每个人是何等重要!健康是你别人拿不走的东西!健康是金,健康是福!既然健康对每个人是那么重要,那我们如何维护健康?如何促进健康呢? 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主题: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的关系:健康体检是健康管理的基础,同时也是健康管理的重要手段;健康体检是一个间断的、相对静止的过程,而健康管理却是连续的、动态的过程。 健康体检 健康体检的含义:健康体检是一种预防保健型的医学检查。它是在人们未病将病或初病时,欲知个人身心健康的客观真实状况,为预防疾病和改善身体功能而自觉主动接受的预防保健性医学检查,这些检查除了一般生理、生化指标检查外,还应包括心理测试及体质评估。有别于医疗性医学检查和社会性医学检查。 健康体检的目的和意义: 1、早期发现潜在的疾病,早期治疗; 2、早期预防疾病的发生; 3、降低医疗卫生资源,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4、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体检的重要性:

事例1 糖耐量低减; 事例2 肝癌; 事例3 鼻咽癌 健康体检的内容: 1、个人生活信息:如职业特点、个人嗜好、运动程度等; 2、既往健康状况及家族史; 3、物理检查项目:如身高、体重、血压、腰围,还有五官、内科、外科及妇科检查等; 4、检验项目:如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乙肝五项及各种肿瘤标志物等; 5、辅助检查项目:如心电图、胸透、B超、CT及MRI等; 6、特殊检查项目:如胃肠镜、骨密度检查、纤维鼻咽镜等; 6、心理测试; 7、体质评估。 健康管理 人类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预防保健是可以避免的,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早期的发现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信息的有效沟通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对健康的管理与维护应该是在疾病没有到来之前的预防。 健康管理的起源:健康管理源于西方国家,最早提出健康管理的概念是三十多年前的美国。健康管理源自无法遏制的医疗费用增长。2002年我国部分城市前10位死因的病种均为慢性病,其构成在所有病死中占了近90%。其中,恶性肿瘤在总构成中约占1/4,心脑血管疾病约占1/3。这些慢性病都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可以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而达到预防的目的。健康管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健康管理的内涵:什么是健康管理?健康管理是指一种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