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期儿童保健重点是什么

合集下载

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保健重点

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保健重点
孩子自出生后,各年龄期有其解剖、生理和
心理等生长特点。根据上述特点开展保健工作,可使儿童茁壮成长,并可防止不必要的疾病或意外事故的发生。
1
新生儿期:从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到不满 28
天为新生儿期。此期的保健重点为:
(1)保暖:新生儿的体温调节功能较差,所以应根据气温的变化随时调节室内温度和更
2
换衣着。一般新生儿居室的温度宜维持在 16~20℃,湿度保持在 50%左右。
(2)母乳喂养:出生后即开始吸吮,早吸
吮有利母乳的分泌。
3
(3)加强护理:尤其对脐带及皮肤的护理。脐带残端要保持清洁,防止粪便污染。脐带脱落前不可将新生儿放入水中洗澡。皮肤应保持清洁干燥,尤其是皮肤皱折处。
4
(4)预防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
9
全教育,预防意外事故及中毒。
学龄期:从入学到青春发育前为学龄期。在此期间应教育孩子做好学校卫生工作,并重视社会主义道德的品质教育,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
10
各类劳动。定期做健康检查,和预防接种更要注意安全,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11
12
7
幼儿期:从 1 周岁到不满 3 周岁为幼儿期。此期的保健重点是合理安排膳食,培养良好的生活及卫生习惯,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动作及语言的发展。预防传染病、寄生虫病及意外事故。学前
8
期从 3 周岁到入学前为学前期。此期应重视口腔卫生和服的保健,预防龋齿及视力异常。更多地利用游戏活动促进小儿的心理发育。已经建立的良好生活和卫生习惯应予以巩固。对儿童进行安
与有感染的病人接触。
婴儿期:出生到不满 1 周岁的称为婴儿。此
期的保健重点是:
5
(1)母乳喂养,满 4 个月后逐渐添加各种
辅食品;

【方法】03第三章儿童保健及疾病的防治

【方法】03第三章儿童保健及疾病的防治

【关键字】方法第三章儿童保健及疾病的防治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A1型题1.婴儿在l岁内必须完成的基础计划免疫是:A.卡介苗B.脊髓灰质炎疫苗C.麻疹疫苗D.百白破三联疫苗E.以上皆是2.胎儿期及围生期的保健重点包括:A.预防遗传性疾病及先天性畸形物B.保证充足营养C.重视产前检查D.给予良好的生活环境 E.以上皆是3.婴幼儿保健重点是:A.做好家庭访视工作B.培养独立生活能力C.加强心理卫生教育D.完成基础计划免疫E.预防近视和龋齿4.死亡率最高的期是:A.胎儿期B.新生儿期C.幼儿期D.学龄前期E.学龄期5.麻疹疫苗的初种年龄是:A.3月小儿B.4月小儿C.5月小儿D.8月小儿E.1岁小儿6.新生儿死亡多发生在:A.生后3天内B.生后7天内C.生后10天内D.生后15天内E.生后20天内7.新生儿保健重点应在:A.生后1小时内B.生后3天内C.生后7天内D.生后15天内E.生后20天内8.家庭访视是针对:A.新生儿B.幼儿C.学龄前儿D.学龄儿童E.青少年9.正常小儿腋下温度为:A~10.给小儿体检时最后检查的是:A.前囟B.心肺C.腹部D.口咽部E.四肢11.小儿既往史是指:A.出生史B.喂养史C.生长发育史D.预防接种史E.食物过敏12.出生后逐渐消失的反射是:A.腹壁反射B.握持反射C.提睾反射D.吞咽反射E.角膜反射13.小儿药物选择正确的是:A.烦躁担心时可用镇静药B.咳嗽时可用镇咳药C.腹泻时可用止泻药D.便秘可用泻药 E.儿童发热时首先激素退热14.下列何种疾病禁用激素?A.休克、脑水肿B.过敏性疾病C.肾病综合征D.血液病E.水痘15.小儿治疗要综合分析,治疗方案包括:A.护理治疗B.饮食治疗C.药物治疗D.心理治疗E.以上都是16.WHO推荐使用的口服补液盐的张力为:A.1/5张B.2/3张C.3/5张D.1/3张E.2/5张17.关于静脉补钾浓度,正确的是:D.1%~2%18.婴儿肺炎不能进食时,每日静脉补液量应在:A.60~80ml/kgB.90~120ml/kgC.100~120ml/kgD.120~50ml/kgE.150~80ml/kgA2型题1.某小儿4月,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12小时,体温,局部红、肿、热、痛,红肿直径2.0㎝,该小儿应考虑为?A.接种后全身反应B.接种后局部弱反应C.过敏性休克D.晕针E.接种后局部强反应2.某小儿,5岁,喜问、好模仿,求知欲强,现保健重点是预防:A.免疫性疾病B.感染性疾病C.营养性疾病D.保护视力、预防龋齿E.心理性疾病。

各年龄期儿童保健要点

各年龄期儿童保健要点

各年龄期儿童保健要点儿童保健是家长们非常重视的问题,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每个家庭的责任。

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需求也会发生变化。

本文将针对各年龄期儿童的保健要点进行详细探讨,帮助家长们更好地照顾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一、婴幼儿阶段(0-2岁)在婴幼儿阶段,孩子的身体发育非常迅速,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几个保健要点:1. 饮食与营养:母乳喂养是最佳选择,在6个月后逐渐引入辅助食物。

注意确保食物的质量和安全,避免给孩子食用过咸、过甜或过油腻的食物。

2. 疫苗接种: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及时接种各类疫苗,提前预防一些常见的儿童传染病。

3. 日常护理:保持婴幼儿的皮肤清洁干燥,定期进行洗澡、更换尿布,注意预防皮肤炎症的发生。

4. 安全防护:确保孩子的周围环境安全,避免摔伤、烫伤等事故,注意用具的选择和使用。

二、学龄前儿童阶段(3-6岁)学龄前儿童开始接触社会,他们的身体和认知发展较快,下面是针对这一阶段的保健要点:1. 营养均衡:提供多样化的食物,适量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控制糖分和盐分的摄入。

2. 定期体检: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视力、听力等。

3. 锻炼和运动:鼓励孩子进行适量的户外活动和运动,有助于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

4. 睡眠充足: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和大脑发育。

5. 安全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安全意识,教授他们如何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三、儿童期阶段(7-12岁)儿童期是孩子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下面是这一阶段的保健要点:1. 膳食均衡:提供多样化的食物,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避免过度依赖高糖、高油食物。

2. 规律作息: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定期运动和休息的习惯。

3. 多元发展:鼓励孩子参加各类活动,丰富他们的兴趣爱好,培养才艺和社交能力。

4. 心理健康: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尊重他们的情感表达,提供温暖和安全的家庭环境,避免过度压力。

各年龄期儿童特点及保健

各年龄期儿童特点及保健

各年龄期儿童特点及保健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特点和保健需求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变化。

本文将围绕各年龄期儿童的特点及相应的保健方法进行探讨。

0-2岁:婴儿期婴儿期是儿童生命中最初的两年。

在这个阶段,婴儿的发展重点是身体和感知的发展。

婴儿的头部相对较大,各个器官和系统尚未完全发育。

此时的保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喂养:婴儿时期的主要营养来源是乳汁(母乳或婴儿配方奶粉)。

母乳喂养是最佳选择,因为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抗体和养分,有助于婴儿的免疫系统发育。

同时,确保婴儿足够的饮水量也是很重要的。

2.睡眠:婴儿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睡眠对他们的身体和大脑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婴儿提供安全且舒适的睡眠环境,确保他们得到足够的睡眠。

3.感染预防: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婴儿容易受到感染的影响。

家长应保证婴儿的生活环境清洁,经常洗手并避免让未经消毒处理的物品接触婴儿。

3-6岁:幼儿期幼儿期是儿童成长中的重要阶段,此时儿童开始学会自主行动、语言和思维能力迅速发展。

针对幼儿期的特点,保健措施如下:1.营养均衡:幼儿期是儿童生长最快的阶段之一,他们需要充足的营养来支持快速的身体发展和大脑功能。

家长应确保给幼儿提供均衡的饮食,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碳水化合物。

2.充分活动:幼儿时期是儿童体验和探索世界的关键时期,通过运动和活动,幼儿可以锻炼身体、培养协调性并发展社交技能。

家长应鼓励幼儿多参与户外运动,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3.早期教育:幼儿期是儿童学习语言和思维的黄金时期。

家长可以通过阅读书籍、玩具游戏和参与幼儿教育课程等方式促进幼儿的语言和认知发展。

6-12岁:学龄前期学龄前期是儿童逐渐进入学校教育的重要阶段。

此时,儿童的身体和智力发展迅速,他们开始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学龄前期儿童的特点,保健建议如下:1.均衡饮食:学龄前期儿童需要营养均衡的饮食来满足身体和大脑的需求。

家长应重视提供充足的蛋白质、蔬菜水果和谷物,避免过多食用高糖和高脂肪食品。

第一节各年龄期儿童的保健重点

第一节各年龄期儿童的保健重点

第一节各年龄期儿童的保健重点各年龄期儿童的保健重点(一)胎儿期及围生期胎儿的发育与孕母的躯体健康、心理卫生、营养状况和生活环境等密切相关,胎儿期保健主要通过对孕母的保健来实现。

1.预防遗传性疾病与先天畸形应大力提倡和普及婚前遗传咨询,禁止近亲结婚以减少遗传性疾病的可能性;孕母应增强抵抗力,以降低孕期病毒感染的机会;应避免接触放射线和铅、苯、汞、有机磷农药等化学毒物;应避免吸烟、酗酒;患有心肾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结核病等慢性疾病的孕母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对高危产妇除定期产前检查外,应加强观察,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诊,必要时可终止妊娠。

2.保证充足营养妊娠后期应加强铁、锌、钙、维生素D等重要营养素的补充。

但也应防止营养摄人过多而导致胎儿体重过重,影响分娩。

3.给予良好的生活环境,注意劳逸结合,减少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

4.尽可能避免妊娠期合并症,预防流产、早产、异常产的发生。

对高危孕妇应加强随访。

5.预防产时感染,对早产儿、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低体温、低血糖、低血钙和颅内出血等疾病等高危新生儿应儿科学,教材予以特殊监护和积极处理。

(二)新生儿期初生新生儿需经历一段时间的调整,才能适应宫外环境。

新生儿期,特别是生后一周内的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婴儿死亡中约2/3是新生儿,1周的新生儿占新生儿死亡数的70%左右。

故新生儿保健是儿童保健的重点,而生后1周内新生儿的保健是重中之重。

1.出生时的护理产房室温应保持在25~28C。

新生儿娩出后应迅速清理口腔内粘液,保证呼吸道通畅;严格消毒、结扎脐带;记录出生时评分、体温、呼吸、心率、体重与身长;设立新生儿观察室,出生后观察6小时,正常者进入婴儿室,高危儿送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提倡母婴同室,尽早喂母奶。

新生儿出院回家前应根据要求进行先天性遗传代谢病筛查(目前开展的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和听力筛查。

2.新生儿居家保健新生儿居室的温度与湿度应随气候变化调节。

儿童保健原则[指南]

儿童保健原则[指南]

胎儿期及围 生期保健重 预防遗传性疾病与 点 先天畸形 预防遗传性疾病 预防感染:TORCH感 染 避免化学毒物 避免接触放射线 合理治疗慢性疾病
胎儿期及围 生期保健重 药物对胎儿的影 药物 胎儿的影响 点 响-1
肾上腺皮质激素 安定 苯妥英钠 链霉素 维生素A 四环素
131I
腭裂、无脑儿 唇裂、畸形、核黄疸 唇裂、腭裂、先心病 失聪、小鼻、多发性骨畸形 畸形 牙釉质、骨骼发育不良、
新生儿特点 体温调节不完善 各系统发育不完 体格发育迅 善 速
新生儿 期保健 重点
新生儿 期保健 重点在出生1周内 重点
出生时护理 居家保健
出生时的护 居家保健 理 保暖 合理喂养 皮肤护理 预防感染 促进感知觉、运动 发育
新生儿 期保健 重点
新生儿 期保健 哺乳期母亲服药对新生 重点 药物 有害作用 儿的损害
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低下、畸形
主动脉狭窄、高钙血症 畸形、唇裂、腭裂、先心病
维生素D 甲苯磺丁脲(D860)
胎儿期及围 生期保健重 点 药物对胎儿的影
药物
响-2
他巴唑 胰岛素 黄体酮
胎儿的影响
甲状腺肿 死亡、畸形、唇裂、腭裂、先心病 男性化
环磷酰胺
பைடு நூலகம்
畸形、死亡
盘胎
致畸因素对胎儿的影
新生儿期保健重点
胎儿致畸 敏感期
胎儿期及围 生期保健重 点
胎儿期及围 生长发育迅 生期保健重 速 点
胎儿期及围 生期保健重 点 预防遗传性疾病与先天 畸形 保证充足营养 预防产时感染 良好的生活环境 避免妊娠的合并症 对高危孕妇及新生儿的
胎儿期及围 生期保健重 预防遗传性疾病与先天 点 畸形 保证充足营养 预防产时感染 良好的生活环境 避免妊娠的合并症 对高危孕妇及新生儿的

各年龄期儿童保健原则及重点

各年龄期儿童保健原则及重点

各年龄期儿童保健原则及重点一,新生儿保健出生后新生儿需要经历一系列重要的调整和复杂变化,才能适应外界环境,保证生存和健康成长,而且新生儿健康与其出生前和出生时的情况又密切相关,此期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

第一年婴儿死亡中有2/3死于出生后28天内,尤以第一周为高,占新生儿死亡数的70%。

新生儿死亡原因中以先天畸形、早产、窒息、出血、感染等为最常见。

故新生儿保健重点应放在第一周,并应加强出产院后的新生儿保健,建立新生儿家庭访视制度。

访视了解小儿出生后健康、喂养、疾病等情况,并进行全面体格检查,有针对性地给予护理、喂养、卫生、生活安排、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具体指导和示范。

对早产儿和体弱儿更应密切随访。

二,婴幼儿保健婴幼儿时期发病率和死亡率仍高,常易患营养消化紊乱、肺炎等感染性疾病及小儿传染病。

保健重点:1,提倡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指导断奶,重视安排断奶后饮食;2,定期作健康检查和体格测量,进行生长发育系统监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加以处理;3,合理安排小儿生活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如睡眠、饮食、排便、沐浴、游戏、体格锻炼、户外活动、教养等;4,完成基础计划免疫。

三,学龄前期儿童保健此时小儿活动范围渐扩大,智力发展快,饮食已接近成人,仍易得小儿传染病。

保健重点:1,继续生长发育监测,每年1~2次健康检查和体格测量;随时进行缺点矫治;2,重视早期教育,注意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和讲卫生、讲礼貌、爱集体、爱劳动的道德品质。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促进智力发展;3,加强体格锻炼,利用空气、日光和水,通过游戏和体育活动增强体质;4,加强传染病防治,注意安全,预防意外(烫伤、外伤、异物、中毒等)。

四,学龄期儿童及青春期保健此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阶段。

保健重点:1,保证营养,加强体格锻炼;2,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提供合适的起居、学习环境,注意采光、通风,适合年龄的课桌、椅,以养成正确的坐、立、行、阅读姿势,预防近视、龋齿、肠寄生虫病等;3,加强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性情、脾气;4,对中学生进行正面的青春期生理卫生和心理卫生教育,避免和纠正不科学的认识,重视青春期卫生。

各年龄段儿童保健

各年龄段儿童保健
精品PPT
新生儿在头一两天排胎便,喂母奶 后便色就渐渐变黄新生儿开始排便每 天 3 ~ 4 次,满月后即渐渐改为每天 一次。
合理的喂养方法必须从新生儿时开 始如新生儿生活有规律,小儿吃饱了, 睡眠也就安静、持久,消化亦好,发 育正常。
精品PPT
(8)预防感染及预防接种问题
新生儿应尽量减少与外界接触,远离患有呼 吸道感染、活动性肺结核等疾病的成人母亲感冒 时,应戴口罩,病重时,也应与孩子隔离,以免 增加感染时机。
精品PPT
2 .新生儿生理特点 (1)一般外观特征 新生儿出生后的头几天,
表现是无泪的啼哭健康的新生 儿吸吮力较强,并有无意识的 活动。
精品PPT
头比较大,眼常定视胸廓窄小,头围大于 胸围。腹部膨隆,四肢较短,取外展和屈曲姿 势。生后可见少量胎脂覆盖皮肤,特别是皱褶 处为多。皮下脂肪饱满,皮肤深红。男婴的阴 茎大小不等,睾丸可降至阴囊,也可停留在腹 股沟处,阴囊皱襞形成。女婴的小阴唇相对较 大,大阴唇的发育根本完善。处女膜微突出, 有少量阴道分泌物,肛门发育正常。
精品PPT
(5)洗澡
出生后第 2 天就可洗澡,这即可清洁皮肤, 又可检查身体在脐带未脱落前不可将小儿全身浸 入水中,防止脐带污染引起感染,洗澡时可用纱 布 (在煮沸过的水里浸过后) 擦脸、手和身体。洗 澡后用干布轻轻擦干,然后用清洁而枯燥的衣服 包好,并在易湿烂处擦上凡士林或葵花籽油。
精品PPT
(6)喂养
精品PPT
(2)体重、身长变化
几乎所有新生儿由于排出胎粪,皮肤也开始 排泄水分,一般吃奶又较少,在生后最初几天出 现暂时性生理性体重下降,大约减少原体重的 3 %~ 9 %,最多达瞧10 %随后体重逐渐上升。。
正常分娩的新生儿,由于头顶受压变为尖形, 出生后最初几无其身长可能稍有缩减,这属于机 械性缩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儿期儿童保健重点是什么
我们知道儿童保健是特别重要的,不同时期的儿童保健重点也是不一样的,很多家长虽然也知道儿童保健的重要性,但却不知道具体的保健重点在哪里,这种情况下可能就会出现儿童保健不当的情况,那么,婴儿期儿童保健重点是什么?
婴儿期儿童保健重点有哪些?
1周岁后到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

生长发育速度较前减慢,尤其在体格发育方面。

活动范围渐广,接触周围事物增多,智能发育较前突出,语言、思维和应人应物的能力增强,但识别危险的能力尚不足,故应注意防止意外创伤和中毒。

饮食已从乳汁转换为饭菜,逐渐过渡到成人饮食,故需注意防止营养缺乏和消化紊乱。

此时接触外界较广,而自身免疫力仍低,传染病发病率较高,防病仍为保健重点。

夏天怎样预防婴幼儿生病?
1、限定空调使用的温度、时间。

室内温度一般以控制在27摄氏度左右为宜,比室外低3℃~5℃为佳。

即便天气很热,也不要整天开着空调,更不能让它直冲着宝宝吹。

宝宝外出时,最好将空调关上,打开窗户,使室内通风。

即便是开着空调,最好也把窗户开一条小缝通风,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

2、宝宝出入空调房,要随时增减衣服。

在宝宝回家半个小时前打开空调,温度设定低一些,使室内迅速降温;待宝宝进入室内,可将温度升高到27℃~28℃,这样室内外温差不会太大,避免宝宝受寒。

3、不要让宝宝整天都待在空调房间里,每天清晨和黄昏室外气温较低时,最好带宝宝到户外活动,可让宝宝呼吸新鲜空气,进行日光浴,加强身体的适应能力。

4、每天至少为宝宝测量一次体温。

晚上睡觉时,给宝宝盖上薄被或毛巾被,特别要盖严小肚子。

总的说来,在婴儿期儿童保健重点主要还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家长朋友一定要注意做到这一点,要是婴儿期发生什么疾病的话,不仅婴儿会受罪,而且还可能会影响到其生长发育,其后果有时还是比较严重的,所以家长朋友务必要做好婴儿的防病保健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