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壁垒案例

合集下载

技术性贸易壁垒及案例

技术性贸易壁垒及案例
9
痛定思痛,永通集团积极寻求破解绿色壁垒之法。当初,国内化工行 业还没有环保染料,永通就用国外的,尽管在大力开源节流之后,成 本还是高了30%,出口几乎无利可图,但是永通人下定决心,要在世 界市场上打响这张“绿色”牌。集团不仅将染料全部改为环保型产品, 还斥资200多万元在企业内部建立了检测中心。
破解了绿色壁垒后的永通集团如同掌握了阿里巴巴“芝麻开门”的秘 诀一样,顺利打开了欧洲市场,并牢牢占据了世界市场中的份额。这 家10多年前还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去年在全国印染行业中创下了 产量、销售、出口三项全国冠军,外贸出口超过1亿美元,产品行销 75个国家,其中,欧美国家占了40%。今年前三个月,产品出口又比 上年同期增长了60%,让业内人士连连称奇。如今,随着国内环保染 料价格的总体走低,永通集团的效益显著提高。总经理李传海深有感 触地说:“绿色壁垒不可怕,关键是要图‘破壁’。
11
在上面永通集团的例子中,我们看到,该集团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在企 业内部建立了检测中心。作为一个企业,我们说永通集团是有前瞻意 识的。但我们从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如果每个企业都自 己建立一个检测中心,这是极其不经济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我国检测技术的滞后性以及加快改革的迫切性。
对于中国大多数的纺织企业来讲,其环保意识还停留在污染的末端治 理上,有些企业甚至对末端治理也不重视。而现在,在一些发达国家, 治理已经从末端治理、生产过程污染预防这两个阶段,进入从产品设 计到废弃回收利用再生的第三阶段。如果在绿色壁垒面前,停步不前 或者等待观望,结局也许只能是死路一条。绍兴永通丝织集团“吃亏” 之后醒悟过来,走上了成功的道路,而对如今的企业来说,已经不能 再把所有的行动放到教训之后,因为已经没有时间。在这方面,政府、 行业协会要加大宣传的力度,使企业建立清洁生产的观念,将环保贯 彻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并鼓励企业申请ISO14001认证,从而取得 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

贸易技术壁垒案例介绍60例

贸易技术壁垒案例介绍60例

贸易技术壁垒案例介绍60例上海市标准化协会WTO/TBT咨询中心编者按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国际贸易自由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同时,贸易技术壁垒也已成为重要发达国家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排斥外国产品的重要手段,成为当今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工具。

从下面介绍的60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贸易技术壁垒具有针对性、隐蔽性、可操作性和限制性极强等特点,它已成为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最大障碍,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家庭,我们应充分认识和了解其他国家的贸易技术壁垒,认真研究,积极采取措施,以突破国外的技术壁垒。

一、法规壁垒案例1.美国的肉类批发法规定,凡进口肉类必须符合美国标准,这是对向美国出口肉类的国家的一项技术壁垒。

美国进口牛肉,每当进口量超过本国产量的7%时,美国牛肉商就要求政府实行保护。

1970年10月,美国曾以所谓卫生标准不符合要求为借口,限制了从澳大利亚进口牛肉。

2.由于欧盟未执行世贸组织关于反对欧盟禁止进口经激素处理牛肉的裁决,且实施这项禁令达10年,世贸组织于1999年7月裁定,美国和加拿大可分别获1.168亿美元和1130万加元的损害赔偿。

美国宣布,从1999年7月29日起对价值1.168美元的欧盟出口商品征收100%的惩罚性关税。

这些商品包括丹麦火腿、法国馅饼、意大利蕃茄和德国肉汤等。

3.1990年美国禁止进口墨西哥的金枪鱼及其制品,其理由是认为其在东太平洋地区没有按照美国的法律规定捕捞金枪鱼,而是采用拖拉大围网捕捞,结果捕获珍贵动物海豚的数量超过美国船只的1.25倍。

4.1999年,由于发现WIN98操作系统会根据计算机硬件配置情况,生成一串与用户、地址相关的全球唯一的识别码,通过WIN98的注册程序自动传送到微软网站上;即使用户指明不要这样做,注册程序还是会在用户不知晓的情况下悄悄发送这些信息;IntelⅢ的电脑会在人们不知不觉中通过互联网把该机型号、所在位置、机主等基本信息反馈到Intel公司的未用数据库中。

贸易技术壁垒案例介绍60例

贸易技术壁垒案例介绍60例

贸易技术壁垒案例介绍60例上海市标准化协会WTO/TBT咨询中心编者按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国际贸易自由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同时,贸易技术壁垒也已成为重要发达国家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排斥外国产品的重要手段,成为当今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工具。

从下面介绍的60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贸易技术壁垒具有针对性、隐蔽性、可操作性和限制性极强等特点,它已成为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最大障碍,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家庭,我们应充分认识和了解其他国家的贸易技术壁垒,认真研究,积极采取措施,以突破国外的技术壁垒。

一、法规壁垒案例1.美国的肉类批发法规定,凡进口肉类必须符合美国标准,这是对向美国出口肉类的国家的一项技术壁垒。

美国进口牛肉,每当进口量超过本国产量的7%时,美国牛肉商就要求政府实行保护。

1970年10月,美国曾以所谓卫生标准不符合要求为借口,限制了从澳大利亚进口牛肉。

2.由于欧盟未执行世贸组织关于反对欧盟禁止进口经激素处理牛肉的裁决,且实施这项禁令达10年,世贸组织于1999年7月裁定,美国和加拿大可分别获1.168亿美元和1130万加元的损害赔偿。

美国宣布,从1999年7月29日起对价值1.168美元的欧盟出口商品征收100%的惩罚性关税。

这些商品包括丹麦火腿、法国馅饼、意大利蕃茄和德国肉汤等。

3.1990年美国禁止进口墨西哥的金枪鱼及其制品,其理由是认为其在东太平洋地区没有按照美国的法律规定捕捞金枪鱼,而是采用拖拉大围网捕捞,结果捕获珍贵动物海豚的数量超过美国船只的1.25倍。

4.1999年,由于发现WIN98操作系统会根据计算机硬件配置情况,生成一串与用户、地址相关的全球唯一的识别码,通过WIN98的注册程序自动传送到微软网站上;即使用户指明不要这样做,注册程序还是会在用户不知晓的情况下悄悄发送这些信息;IntelⅢ的电脑会在人们不知不觉中通过互联网把该机型号、所在位置、机主等基本信息反馈到Intel公司的未用数据库中。

贸易壁垒案例.

贸易壁垒案例.

引入案例二
中国水产品 遭遇动物福利壁垒
水产品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产品,加入 WTO以来,中国水产品出口持续快速增长。据海 关统计,2006年中国水产品出口贸易继续保持稳 步增长。其中出口量301.5万吨,出口额93.6亿美 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4%和18.7%。然而,在
增长的背后,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开始关注水产
1.对外贸出研口究的背影景响 :我国产 品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低廉
2,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SA8000的实施会使得员工薪酬
■点评
这个案例的关键是,美国采用贸易交叉制裁来 强化环境保护是否合法,而问题的另一方面是保 护环境是否已经成为一种贸易壁垒形式。
今天,国人都知道维护世界贸易的自由化是世 贸组织的重要任务,世界贸易组织就是维护自由 贸易优先、反对成员国采取单方面的贸易限制措 施来达到贸易之外的政策目标。为了达到其政策 目标,WTO制约着许多领域,并随着经济的发展 向更多的领域扩展,环境与贸易问题就是其中的 一个新议题。
同时本案反映出,我国国内法与国际规范之间确有
差距。对于SA8000,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学界目前的观 点并不统一。有人认为是贸易壁垒,有人认为不是坏 事,可以借助SA8000的执行,推行、完善我国劳动法。 据报道,5月1日开始部分欧美国家将开始对进口产品 强制实行SA8000的认证。一旦标准与贸易制裁相挂钩, 对我国企业而言将可能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从这个意 义上说确实构成贸易壁垒。造成这一壁垒的原因在于, 我国法律与国际规范的不接规轨,使我国企业在国际 竞争中受到限制。应该看到,贸易规则从来不是发展 中国家制订的,而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国内法应该 根据国际规则适时作出调整,帮助企业冲破壁垒,提 高竞争力,SA8000是挑战更是机会。

海外贸易壁垒三大案例

海外贸易壁垒三大案例

破解了绿色壁垒后的永通集团如同掌握了阿里巴巴“芝麻开门”的秘诀一样,顺利打开了欧洲市场,并牢牢占据了世界市场中的份额。

这家10多年前还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去年在全国印染行业中创下了产量、销售、出口三项全国冠军,外贸出口超过1亿美元,产品行销75个国家,其中,欧美国家占了40%。

今年前三个月,产品出又比上年同期增长了60%,让业内人士连连称奇。

如今,随着国内环保染料价格的总体走低,永通集团的效益显著提高。

总经理李传海深有感触地说:“绿色壁垒不可怕,关键是要图…破壁‟。

2、绿色贸易壁垒案例中国——欧洲:冻虾仁遭退货案浙江舟山出产的冻虾仁以个大味鲜名闻海内外,欧洲是它多年来的传统市场。

然而,最近舟山冻虾仁突然被欧洲一些公司退了货,并且要求索赔。

一问原因,原来当地检验部门从部分舟山冻虾仁中查到了10亿分之0.2克的氯霉素。

冻虾仁里哪来的氯霉素?浙江省有关部门立即着手调查。

结果发现,环节出在加工上。

剥虾仁要靠手工,一些员工因为手痒难耐,用含氯霉素的消毒水止痒,结果将氯霉素带入了冻虾仁,造成大量退货。

“随着我国入世,贸易壁垒正在消解,但国外对中国农产品的技术壁垒特别是…绿色壁垒‟日趋严重,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浙江省省长柴松岳说,“…冻虾仁事件‟给我们上了惨重的一课”。

据了解,近几年我国农产品由于质量安全方面的原因而在国际市场屡屡受挫的状况已经不在少数。

加快发展绿色食品,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繁荣、增强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环节。

我国的绿色食品规范化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尽管目前已形成了由各级绿色食品管理机构、环境监测机构、产品质量监测机构组成的工作系统,建立了涵盖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包装储运、文案编辑词条B 添加义项?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

现在指的是公司或企业中从事文字工作的职位,就是以文字来表现已经制定的创意策略。

文案它不同于设计师用画面或其他手段的表现手法,它是一个与广告创意先后相继的表现的过程、发展的过程、深化的过程,多存在于广告公司,企业宣传,新闻策划等。

技术性贸易壁垒案例

技术性贸易壁垒案例

技术性贸易壁垒案例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些国家或地区采取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通过技术标准、认证、检验等手段限制外国产品的进口,从而保护本国产品。

这种壁垒不仅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公平竞争,也对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实际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案例。

首先,美国对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关税,限制了中国光伏产品在美国市场的销售。

美国以中国光伏产品的价格倾销和补贴为由,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反倾销和反补贴税,这导致中国光伏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受到了限制,对中国光伏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其次,欧盟对进口汽车的技术标准要求较高,限制了日本和韩国等国家汽车产品在欧盟市场的销售。

欧盟对汽车产品的排放标准、安全标准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这使得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汽车产品很难进入欧盟市场,对这些国家的汽车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再者,中国对进口食品的检验标准较为严格,限制了一些国家的食品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对进口食品的卫生标准、质量标准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一些国家的食品产品很难符合中国的标准,导致这些国家的食品产品难以进入中国市场,对这些国家的食品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最后,印度对进口电子产品的认证要求较为严格,限制了一些国家的电子产品进入印度市场。

印度对进口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性、安全性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认证要求,一些国家的电子产品很难通过印度的认证,导致这些国家的电子产品难以进入印度市场,对这些国家的电子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发展都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各国应该加强沟通合作,共同制定公平合理的技术标准和认证制度,促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推动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同时,企业也应该加强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以更好地适应国际贸易的挑战。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够打破技术性贸易壁垒,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技术贸易壁垒案例

技术贸易壁垒案例

技术贸易壁垒案例技术贸易壁垒是指一些国家或地区对外国技术产品进行限制或限制的一种措施。

这种措施可能是出于保护本国产业、保护消费者权益或者国家安全等目的。

技术贸易壁垒的存在往往会对国际贸易和技术创新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了解技术贸易壁垒的案例对于企业和政府部门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美国对华为的技术出口限制。

近年来,美国对中国科技巨头华为实施了一系列的技术出口限制措施。

美国政府认为华为的产品存在安全风险,并担心华为可能会利用其技术产品进行间谍活动。

因此,美国对华为的技术出口进行了限制,禁止美国企业向华为出售一些关键的技术产品和零部件。

这一举措不仅对华为的业务发展造成了影响,也对全球科技产业链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二、欧盟对基因改良食品的限制。

欧盟对基因改良食品的限制是另一个经典的技术贸易壁垒案例。

基因改良食品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性和产量,但是由于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和道德考量,欧盟对基因改良食品的进口和销售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这一举措不仅影响了基因改良食品的国际贸易,也对全球农业技术创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印度对电子产品的进口限制。

印度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体,对电子产品的进口进行了一系列的限制措施。

印度政府希望通过限制电子产品的进口,鼓励国内电子产业的发展,并提高就业率。

这一举措虽然对国内电子产业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也对国际电子产品贸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日本对外国汽车的技术标准限制。

日本对外国汽车的技术标准进行了一系列的限制措施,要求外国汽车制造商在日本市场销售产品时,必须符合日本特定的技术标准。

这一举措虽然可以保护日本国内汽车产业的利益,但也对国际汽车贸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以上案例充分说明了技术贸易壁垒的存在对国际贸易和技术创新产生的影响。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技术贸易壁垒也需要通过国际合作和协商来加以解决,促进全球科技创新和贸易的健康发展。

绿色贸易壁垒案例3篇

绿色贸易壁垒案例3篇

绿色贸易壁垒案例3篇篇一:绿色贸易壁垒案例1、从1996年开始,我国对欧洲的服装出口开始趋缓,主要原因是相当一部分服装残留污染,不符合环保要求。

我国苏南一家服装厂出口的服装因拉链用材“含铅过度,白白损失10万多美元,最终导致企业破产。

仅1996年,欧盟国家禁止进口的非绿色产品价值就达220亿美元,其中发展中国家提供的产品占90,。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一些国际组织在禁止生产和使用氟里昂之后,正着手对污染物控制采取新的行动,如联合国现已拟订《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议定书》初步草案,一旦通过,必将对包括我国在内的企业生产和商品出口产生很大影响。

欧盟一些国家实施纺织品环境标志对我国纺织品出口产生严重影响。

如厦门丝绸进出口公司出口到欧盟的丝绸由于此标志的实施而出口量大大下降。

各国对进口商品的环保技术标准日趋复杂和严格,其中食品的环境技术标准是最高的,各国政府尤其是日本、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量和有毒物质含量标准规定到了近乎苛求的地步,过去我国大量出口冻猪肉和冻兔肉到欧洲,现在都被禁止。

同样我国的很多纺织品由于环保原因不得不退出国际市场。

产品包装方面,有些国家为强制实施再循环和再利用相关法律,建立了绿色标签制度,无绿色标签包装的产品禁止进口。

1998年,美、加、英、欧盟等相继以天牛虫问题为由,禁止我国所有未经熏蒸处理的木制包装进入其境内,这一规定使包装成本增加了20,,并影响我国对上述地区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强。

2、在农产品和食品出口中,我国正是一些发达国家名目繁多的卫生和检疫措施的直接受害者。

如我国出口日本的大米,日方规定的检验项目多达56个。

其中有90,以上是卫生和检疫措施项目;又如我输日的家禽,其卫生标准要求竟高出国际卫生标准500倍;出口至德国的蜂蜜曾经因为不能满足进口方的特殊卫生要求使输往德国的3万多吨蜂蜜不得不停止出运而一度退出欧洲市场;出口至欧共体国家的冻兔肉也因卫生标准不符合进口方过于苛刻的规定要求而被迫退出市场;出口至美国的陶瓷产品因与美国植物检疫措施有违而被勒令销毁;甚至因我国一家生产厂某一规格的蘑菇罐头有不符合检疫的嫌疑,而使我国几百家生产厂出口至美国的所有蘑菇罐头全部遭卡关、连已在美市场上销售的也全部被撤下来,其损失是巨大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是世界最大紫菜消费国,年需求量约100亿张,但日本对紫菜进口多年来只对韩国紫菜发放约2.4亿张的进口配额,我国紫菜产品对日出口一直为零。

江苏省紫菜协会于今年年初向商务部提出贸易壁垒调查申请,他们认为,日本政府对紫菜进口维持的配额管理措施违反了WTO相关协定的规定,对中国紫菜进入日本市场造成阻碍,构成贸易壁垒。

4月22日,商务部正式立案对日本紫菜进口管理措施进行贸易壁垒调查。

“这对国内其他行业是一个借鉴”,江苏省紫菜协会秘书长端木怡燕在接受《天下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10月21日,国家商务部已经发布公告,决定中止由该协会提出的对日本紫菜进口管理措施进行的贸易壁垒调查。

分析人士认为,在国内部分行业频频遭遇国外贸易壁垒调查的情况下,中国政府根据企业申请首次对外国政府实施的进口管理措施开展的贸易壁垒调查有望扳回一局,中国紫菜有望明年进入日本市场。

入世后首次对他国贸易壁垒调查10月21日,商务部发布第65号公告,依据《对外贸易壁垒调查暂行规则》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决定中止对日本紫菜进口管理措施进行的贸易壁垒调查。

由此,历时半年的我国“贸易壁垒调查第一案”正式宣告中止。

业内人士认为,此案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是因为这是中国加入WTO后,由国内产业提出申请的第一起贸易壁垒调查案。

据端木怡燕介绍,“贸易壁垒调查第一案”的发生,源于商务部于2004年2月25日正式收到的江苏省紫菜协会代表下属107个会员提交的贸易壁垒调查申请。

针对日本政府多年来通过进口配额、批准及原产地限制措施,只对韩国紫菜开放市场、不让中国紫菜进入的歧视性做法,江苏省紫菜协会请求对日本关于紫菜进口实施的限制措施进行贸易壁垒调查,并要求在此基础上与日本政府进行磋商,以促使其取消对中国紫菜的进口限制措施。

据了解,日本是世界最大紫菜消费国,年需求量约100亿张,但日本对紫菜进口实施配额管理以来,多年来只对韩国紫菜发放约2.4亿张的进口配额,我国紫菜产品对日出口一直为零。

江苏省紫菜协会于今年年初向商务部提出的贸易壁垒调查申请中称,日本政府对紫菜进口维持的配额管理措施违反了WTO相关协定的规定,对中国紫菜进入日本市场造成阻碍,导致中国紫菜产品无法对日出口,引发减产、失业等一系列问题,构成贸易壁垒。

4月22日,商务部正式立案对日本紫菜进口管理措施进行贸易壁垒调查。

赴日韩调查考察摸底细商务部在公告中表示,发布立案公告后,商务部通知了申请人。

2004年4月27日,商务部通过日本驻华大使馆向日本政府正式提交了立案公告文本。

同日,调查机关通过日本驻华大使馆向日本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了调查问卷。

同年5月,调查机关向国内部分企业发放了调查问卷。

调查期间,调查机关共收到日本政府、江苏省紫菜协会、宁波市瑾州锦锋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山东丰华食品有限公司提交的答卷。

2004年6月,调查机关派出工作人员赴日本进行了调查取证。

实地调查期间,调查人员向日本政府有关部门、日本有关行业协会及相关企业了解了被调查措施,并实地考察了日本千叶县紫菜共同贩卖所,对答卷人提交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了调查。

据江苏省紫菜协会介绍,为了调查了解日本和韩国的紫菜生产现状、产业政策、流通体制、行业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尤其是考察中国紫菜出口日本的可行性,2003年8月20日~9月4日,由江苏省紫菜协会组团,省海洋与渔业局、省外经贸厅派员参加的7人考察团赴日本、韩国进行了为期14天的紫菜产业调查。

考察团先后访问了日、韩两国有关政府部门、商社,并参观了有关紫菜育苗场、加工厂、紫菜交易所、渔市场、紫菜专卖店等。

据了解,日、韩两国的紫菜人工养殖均始于300年前的17世纪(日本在江户时代中期),而真正得到大规模的发展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全人工采苗及冷藏网技术和大型全自动加工机械的全面推广应用而得到稳定的发展。

日本现已形成年产干紫菜90亿~100亿张,产值1000亿日元,韩国年产干紫菜75亿张,产值2000亿韩元的产业规模。

商务部表示,调查发现,依据日本《外汇与外国贸易法》第52条、《进口贸易管理令》第3条、第4条和第9条以及《进口贸易规则》的规定,日本通商产业省于1966年4月30日发布第170号公告,将紫菜列为“非自由化品目”,即“配额进口产品目录”。

据此,日本通商产业省(后改称经济产业省)根据当年紫菜的生产调整状况、需求预测等因素,在与农林水产省协商的基础上确定当年紫菜进口配额,每年在《官报》、《经济产业公报》及《通商弘报》上发布“进口通告”,载明上述产品的进口申请资格、条件、程序、具体配额数量及配额申领方式等。

进口商依据上述要求申请紫菜产品进口配额。

经济产业省在与农林水产省进行协商的基础上签发进口配额分配证书。

中国企业应善用WTO规则商务部表示,调查期间,调查机关与日本政府有关部门就被调查措施举行了三次磋商。

目前,磋商已取得进展,日方承诺将采取切实措施积极解决中方的关注。

为使中日双方能够继续通过磋商达成双方满意的具体解决办法,依据《对外贸易壁垒调查暂行规则》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商务部决定中止本次调查。

据介绍,商务部目前只是中止调查,如果发现情况有变,随时可以重新调查。

目前市场上的一片20克的紫菜零售价为1元,批发价约为6角。

紫菜恢复出口日本后,其市场价格可能会面临较大变动。

有关人士表示,中止调查并不意味着案件的终结,而是为中日双方通过磋商消除目前存在的中国紫菜出口日本的障碍创造良好的谈判氛围。

在立案后的6个月的调查时间内,依据有关多边、双边规则,商务部与日本政府有关部门先后举行了三次磋商,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双方达成了一致谅解,日方也承诺在合理期限内采取切实措施解决中方关注的问题。

因此,在规定的期限内,商务部正式发布中止调查公告。

但这个“中止”并不代表“终结”,只是中间暂停的含义,目前双方正就一些细节性、技术性问题还在继续磋商之中。

分析人士认为,虽然目前最终的结果取决于双方的继续磋商,但中国紫菜明年将有很大可能进入日本市场,特别是,在国内产业频频遭遇外国政府的有关贸易壁垒调查的同时,中国国内产业提出的对外国第一起贸易壁垒调查有望扳回一局,这给国内企业提供了一个借鉴。

相关人士表示,随着贸易摩擦增多,贸易壁垒调查正在成为国内企业维护自身利益、改善出口贸易环境的一种新方式、新手段。

政府有关部门应该进一步提高这方面工作的公开透明度,并且及时总结“第一案”的经验和不足,继续广泛、深入地调查其它成员影响我国正常出口贸易的各类措施,并根据WTO相关规则采取措施,努力消除我国出口贸易所面临的不合理限制,充分行使我国作为WTO成员享有的合法权利。

(紫/编制)(来源:金羊日本是世界最大紫菜消费国,年需求量约100亿张,但日本对紫菜进口多年来只对韩国紫菜发放约2.4亿张的进口配额,我国紫菜产品对日出口一直为零。

江苏省紫菜协会于今年年初向商务部提出贸易壁垒调查申请,他们认为,日本政府对紫菜进口维持的配额管理措施违反了WTO相关协定的规定,对中国紫菜进入日本市场造成阻碍,构成贸易壁垒。

4月22日,商务部正式立案对日本紫菜进口管理措施进行贸易壁垒调查。

“这对国内其他行业是一个借鉴”,江苏省紫菜协会秘书长端木怡燕在接受《天下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10月21日,国家商务部已经发布公告,决定中止由该协会提出的对日本紫菜进口管理措施进行的贸易壁垒调查。

分析人士认为,在国内部分行业频频遭遇国外贸易壁垒调查的情况下,中国政府根据企业申请首次对外国政府实施的进口管理措施开展的贸易壁垒调查有望扳回一局,中国紫菜有望明年进入日本市场。

入世后首次对他国贸易壁垒调查10月21日,商务部发布第65号公告,依据《对外贸易壁垒调查暂行规则》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决定中止对日本紫菜进口管理措施进行的贸易壁垒调查。

由此,历时半年的我国“贸易壁垒调查第一案”正式宣告中止。

业内人士认为,此案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是因为这是中国加入WTO后,由国内产业提出申请的第一起贸易壁垒调查案。

据端木怡燕介绍,“贸易壁垒调查第一案”的发生,源于商务部于2004年2月25日正式收到的江苏省紫菜协会代表下属107个会员提交的贸易壁垒调查申请。

针对日本政府多年来通过进口配额、批准及原产地限制措施,只对韩国紫菜开放市场、不让中国紫菜进入的歧视性做法,江苏省紫菜协会请求对日本关于紫菜进口实施的限制措施进行贸易壁垒调查,并要求在此基础上与日本政府进行磋商,以促使其取消对中国紫菜的进口限制措施。

据了解,日本是世界最大紫菜消费国,年需求量约100亿张,但日本对紫菜进口实施配额管理以来,多年来只对韩国紫菜发放约2.4亿张的进口配额,我国紫菜产品对日出口一直为零。

江苏省紫菜协会于今年年初向商务部提出的贸易壁垒调查申请中称,日本政府对紫菜进口维持的配额管理措施违反了WTO相关协定的规定,对中国紫菜进入日本市场造成阻碍,导致中国紫菜产品无法对日出口,引发减产、失业等一系列问题,构成贸易壁垒。

4月22日,商务部正式立案对日本紫菜进口管理措施进行贸易壁垒调查。

赴日韩调查考察摸底细商务部在公告中表示,发布立案公告后,商务部通知了申请人。

2004年4月27日,商务部通过日本驻华大使馆向日本政府正式提交了立案公告文本。

同日,调查机关通过日本驻华大使馆向日本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了调查问卷。

同年5月,调查机关向国内部分企业发放了调查问卷。

调查期间,调查机关共收到日本政府、江苏省紫菜协会、宁波市瑾州锦锋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山东丰华食品有限公司提交的答卷。

2004年6月,调查机关派出工作人员赴日本进行了调查取证。

实地调查期间,调查人员向日本政府有关部门、日本有关行业协会及相关企业了解了被调查措施,并实地考察了日本千叶县紫菜共同贩卖所,对答卷人提交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了调查。

据江苏省紫菜协会介绍,为了调查了解日本和韩国的紫菜生产现状、产业政策、流通体制、行业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尤其是考察中国紫菜出口日本的可行性,2003年8月20日~9月4日,由江苏省紫菜协会组团,省海洋与渔业局、省外经贸厅派员参加的7人考察团赴日本、韩国进行了为期14天的紫菜产业调查。

考察团先后访问了日、韩两国有关政府部门、商社,并参观了有关紫菜育苗场、加工厂、紫菜交易所、渔市场、紫菜专卖店等。

据了解,日、韩两国的紫菜人工养殖均始于300年前的17世纪(日本在江户时代中期),而真正得到大规模的发展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全人工采苗及冷藏网技术和大型全自动加工机械的全面推广应用而得到稳定的发展。

日本现已形成年产干紫菜90亿~100亿张,产值1000亿日元,韩国年产干紫菜75亿张,产值2000亿韩元的产业规模。

商务部表示,调查发现,依据日本《外汇与外国贸易法》第52条、《进口贸易管理令》第3条、第4条和第9条以及《进口贸易规则》的规定,日本通商产业省于1966年4月30日发布第170号公告,将紫菜列为“非自由化品目”,即“配额进口产品目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