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合集下载

生化第二章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生化第二章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化第⼆章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第⼆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本章重点核酸前⾔:1.真核⽣物DNA 存在于细胞核和线粒体内,携带遗传信息,并通过复制的⽅式将遗传信息进⾏传代;真核⽣物RNA 存在于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内。

2.在某些病毒中,RNA 也可以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

⼀、核酸的化学组成以及⼀级结构(⼀)、核苷酸是构成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1.DNA 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2.核苷酸中的碱基成分:含氮的杂环化合物。

①DNA 中的碱基:A\T\C\G 。

②RNA 中的碱基:S\U\C\G 。

★这五种碱基的酮基或氨基受所处环境的pH 是影响可以形成酮-烯醇互变异构体或氨基-亚2.核糖①β-D-核糖:C-2’原⼦上有⼀个羟基。

②β-D-脱氧核糖:C-2’原⼦上没有羟基☆脱氧核糖的化学稳定性⽐核糖好,这使DNA成为了遗传信息的载体。

3.核苷①核苷②脱氧核苷③核糖的C-1’原⼦和嘌呤的N-9原⼦或者嘧啶的N-1原⼦通过缩合反应形成了β-N-糖苷键。

在天然条件下,由于空间位阻效应,核糖和碱基处在反式构象上。

3.核苷酸的结构与命名①核苷或脱氧核苷C-5’原⼦上的羟基可以与磷酸反应,脱⽔后形成磷酸键,⽣成核苷酸或脱氧核苷酸。

②根据连接的磷酸基团的数⽬不同,核苷酸可分为核苷⼀磷酸(NMP)、核苷⼆磷酸(NDP)、核苷三磷酸(NTP)。

③⽣物体内游离存在的多是5’核苷酸★细胞内⼀些参与物质代谢的酶分⼦的辅酶结构中都含有腺苷酸,如辅酶Ⅰ(NAD+),它们是⽣物氧化体系的重要成分,在传递质⼦或电⼦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

(⼆)、DNA是脱氧核糖核苷酸通过3’,5’-磷酸⼆酯键连接形成的⼤分⼦1.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C-3’原⼦的羟基能够与另⼀个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的α-磷酸基团缩合,形成了⼀个含有3’,5’-磷酸⼆酯键的脱氧核苷酸分⼦。

2.脱氧核苷酸分⼦保留着C-5’原⼦的磷酸基团和C-3’原⼦的羟基。

Chapter 2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教学教材

Chapter 2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教学教材
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Structures and Functions of Nucleic Acids
内容
2.1 核酸的种类与分布 2.2 核苷酸 2.3 DNA的分子结构 2.4 核酸与蛋白质的复合体 2.5 RNA的分子结构 2.6 核酸的理化性质
2
2.1 核酸(Nucleic acid) 的种类与分布
48
(四)DNA双螺旋结构的多样性
49
双螺旋DNA的类型及相关参数
类型 螺旋方向
存在条件
螺距 碱基数/螺旋 碱基倾角
A-DNA 右手
相对湿度75% 2.53 nm
11
19°
B-DNA 右手
相对湿度92% 3.54 nm
10.4

Z-DNA 左手 嘌呤-嘧啶二核 4.56 nm
12
苷酸为重复单位
N=A/U/G/C
同样,dNDP、dNTP, N=A/T/G/C
腺嘌呤 腺苷
16
核苷多磷酸的生物学功能:
§NTP和dNTP分别是RNA和DNA的直接前体。 §ATP分子的最显著特点是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水
解时, ATP可以释放出大量自由能,推动生物体内 各种需能的生化反应。 §UDP、ADP、GDP在多糖合成中,可作为携带葡 萄糖基的载体;CDP在磷脂合成中可作为携带胆 碱的载体。 §GTP、CTP、UTP在某些生化反应中也具有传递能 量的作用。
11
稀 有 碱 基
大多甲基化碱基,tRNA含量丰富 (高达10%) 12
2.2.3 戊糖
β-D-核糖
β-D-脱氧核糖
13
2.2.4 核苷
碱基和核糖(或脱氧核糖)通过C-N 糖苷 键连接形成核苷(或脱氧核苷)。

第二单元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单元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DNA分子中出现的碱基有A、T、C和G,糖为脱氧核糖。RNA分子中所含的碱基是A、U、C和G,糖为核糖。DNA分子由2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组成,RNA分子由1条核糖核苷酸链组成。
(1~2题共用备选答案)
A.G、C、T、U
B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G、A、C、T
C.A、G、C、U
D.G、A、T、U
E.I、C、A、U
【助理】
1RNA分子中所含的碱基是
四、DNA的功能
DNA是遗传的物质基础,表现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贮存在D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中。当细胞分裂时,生物遗传信息通过复制从亲代(细胞)传递给子代(细胞),使物种得以延续。因此,DNA与细胞增生、生物体传代有关。DNA还可通过转录指导RNA(包括mRNA)合成,将遗传信息传递给mRNA;继而以mRNA为模板合成特异的蛋白质分子。蛋白质赋予生物体或细胞特异的生物表型和代谢表型,使生物性状遗传。
C.DNA双螺旋以右手螺旋的方式围绕同一轴有规律地盘旋
D.两股单链的5′至3′端走向在空间排列上相同
E.两碱基之间的氢键是维持双螺旋横向稳定的主要化学键
答案:D
三、DNA的三级结构
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其DNA分子在双螺旋基础上进一步扭转盘曲,形成超螺旋,使体积压缩。超螺旋结构就是DNA的三级结构。
在真核生物的染色体中,DNA的三级结构与蛋白质的结合有关。与DNA结合的蛋白质有组蛋白和非组蛋白两类。组蛋白有H1,H2A,H2B,H3和H4共5种,它们都是含有丰富的赖氨酸和精氨酸残基的碱性蛋白质。组蛋白H2A、H2B、H3和H4各两分子形成八聚体,八聚体之外绕有近1圈约140至146个碱基对的DNA,构成一个核小体。H1位于核小体与核小体之间的连接区,并与约75至100个碱基对的DNA结合,组成串珠状结构。在核小体结构基础上,DNA链进—步折叠,形成染色(单)体。人类细胞核中有46条(23对)染色体,这些染色体的DNA总长达1.7m,经过折叠压缩,46条染色体总长也仅200nm左右。

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分子杂交(molecular hybridization):不同
来源的核酸经变性和复性的过程,其中一些不同 的核苷酸单链由于存在局部碱基互补片段,而在 复性时形成杂化双链(heteroduplex)的过程。
分子探针(probe):带有某种标记物的分子,如
核苷酸链片段
分子杂交和探针技术是许多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基
础,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P53
双链DNA
AT C C
TAG G
A
AT C C
TAG G
变性
加热
AT C C
单链DNA
AT C C
TAG G
TAG G
复性 杂链DNA
AT C C TAG G
退火
AT C C
TAG G

双链DNA
加热 变性
B


复性 退火

单链DNA


杂链DNA
两种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比较
二、戊糖
RNA:D-核糖
DNA:D-2-脱 氧核糖 D-核糖的C-2 所连的-OH脱去
核 糖
D-
氧就是D-2脱氧
核糖
脱氧核糖
D-
两类核酸的基本成分
RNA
磷酸 磷酸
DNA
磷酸
戊糖
嘌呤碱
D-核糖
腺嘌呤(A) 鸟嘌呤(G) 胞嘧啶(C) 尿嘧啶(U)
D-2-脱氧核糖
腺嘌呤(A) 鸟嘌呤(G) 胞嘧啶(C) 胸腺嘧啶(T)
第二章 核酸 的结构与功能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nucleic acids)
第一节
核酸的基本概念
P26

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nucleic acid一、授课章节及主要内容: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二、授课对象:临床医学、预防、法医(五年制)、临床医学(七年制)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两种核酸分子即DNA和RNA的化学组成、分子结构和功能及其理化性质的特点和应用。

三、授课学时本章共安排3学时(每个课时为45分钟)。

讲授安排如下:1学时:概述+第一节核酸的化学组成及一级结构和第二节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中的第一部分:DNA的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模型;2学时:第二节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的第二部分:DNA的超螺旋结构及其在染色质中的组装和第三节R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的第一点:信使RNA(mRNA)的结构与功能3学时:第三节R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的第二点:转运RNA(tRNA)的结构与功能和第二点:转运RNA(tRNA)的结构与功能和第二点:核蛋白体RNA(rRNA)的结构与功能及第四节核酸的理化性质和第五节核酸酶四、教学目的与要求五、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核酸的分类、分布及生物学意义。

掌握DNA和RNA的化学组成。

掌握DNA 的一级结构、空间结构及其功能,RNA的一级结构以及三种RNA的功能。

掌握DNA的变性、复性、分子杂交的概念。

难点:核酸的结构(DNA的一级结构、空间结构,几种重要的RNA的结构)六、教学方法及授课大致安排以讲授为主,授课结束前作适当的小节,帮助学生消化当天所学的内容,另外课前穿插提问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

七、主要外文专业词汇八、思考题1、试比较两类核酸的化学组成、分子结构、分布及生物学功能。

2、简述DNA双螺旋结构的碱基组成的Chargaff规则。

3、简述真核细胞的mRNA的结构特点和功用。

4、简述tRNA的分子组成、结构特点和功能。

5、什么是TM值?他有何生物学意义?6、什么是核酶?他在医学发展中有何意义?7、什么是DNA变性、复性、分子杂交和增色效应?有何实际意义?九、教材与教具:人民卫生出版社《生物化学》第六版十、授课提纲(或基本内容)概述Introduction核酸(nucleic acid)是以核苷酸为基本组成单位的生物信息大分子。

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第一部分:选择题1.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3',5'-磷酸二酯键2.腺嘌呤的克分子数等于胸腺嘧啶的克分子数3.同种生物体不同组织中的DNA碱基组成极为相似4.DNA双螺旋中碱基对位于内侧5.二股多核苷酸链通过A与T或C与G之间的氢键连接6.维持双螺旋稳定的主要因素是氢键和碱基堆积力7.RNA和D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碱基不同,核糖不同8.DNA和RNA共有的成分是:鸟嘌呤9.核酸具有紫外吸收能力的原因是:嘌呤和嘧啶环中有共轭双键10.DNA超螺旋结构中,核小体由DNA和组蛋白共同构成组蛋白的成分是H1,H2A,H2B,H3和H411.大肠杆菌的基因组的碱基数目为:4700kb12.DNA的解链温度指的是:A260nm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G+C比例越高,Tm值也越高13.热变性后相同的DNA经缓慢冷却后可复性,此过程也称作退火14.核酶是RNA分子,但具有酶的功能,可作为肿瘤和病毒的基因治疗手段15.DNA的变性是指DNA分子中碱基间氢键的断裂16.真核生物DNA的高级结构包括:核小体,环状DNA,双螺旋17.DNA双链结构中氢键形成的基础是:碱基中的酮基或氨基,与介质中的pH有关,酮式烯醇式互变18.RNA分子:主要是单链,可以有局部双链,具有功能多样性19.DNA存在于:线粒体,细胞核20.DNA双螺旋的提出依据:依据Chargaff规则,X线衍射图21.DNA结构的多样性是指:改变离子强度与温度对DNA构型有影响,不同构象的DNA在功能上有差异22.真核生物mRNA:5'端帽子结构与生物进化有关,5'端帽子结构与蛋白质合成起始有关,3'端的poly A尾结构与mRNA稳定有关23.在双股DNA的Watson-Crick结构模型中,碱基平面垂直于螺旋长轴,核糖平面平行于螺旋长轴,磷酸和核糖位于外侧,碱基位于内侧24.DNA双螺旋模型有大沟和小沟,两条链的碱基配对为T=A,G≡C,一条链是5'→3',另一条链是3'→5'方向25.核苷酸分子中核糖1'-C与嘌呤N-9或嘧啶N-1相连26.tRNA含甲基化核苷酸,三叶草形的二级结构,有局部的双链结构,含有二氢尿嘧啶环,3'末端有氨基酸臂,有假尿嘧啶核苷酸,3'端是C-C-A结构27.3 .DNA分子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脱氧单核苷酸之间靠磷酸二酯键连接,碱基配对为A=T,G≡C28.原核生物核糖体RNA小亚基中是16SrRNA,小亚基中有21种蛋白质,大亚基中有5S和23SrRNA,大亚基中有31种蛋白质29.转运特异氨基酸的RNA是:tRNA,具有DHU环的RNA30.3'末端具有多聚腺苷酸结构的RNA是:mRNA,hnRNA第二部分:白皮书1.tRNA结构:3'端为CCA-OH,5'端为鸟氨酸2.mRNA更新最快3.5s-rRNA二级结构:局部双螺旋结构4.组成DNA的基本单位:dAMP,dGMP,dCMP,dTMP5.组成RNA的基本单位:AMP,GMP,CMP,UMP6.DNA与RNA:嘌呤碱基相同,嘧啶碱基不同,所含戊糖不同,功能不同,在细胞中分布不同7.DNA的基本功能是携带遗传信息并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进行传达,它是复制和转录过程的模板,tRNA的基本功能是作为载体将氨基酸搬运运到mRNA上翻译遗传密码,rRNA的基本功能是作为蛋白质合成场所,mRNA的基本功能是转录核内DNA遗传信息的碱基排列顺序并带至细胞质,指导蛋白质合成中氨基酸排列顺序。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4)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4)
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核酸研究史 1869年,年轻的瑞士医生Miescher从收集的绷带上脓细胞的 细胞核中得到含有碳、氢、氧、氮和高浓度磷的白色沉淀, 称其为“核素”,后来发现它有很强的酸性,又称为核酸。之 后不久,Hoppe-Seyler从酵母细胞中分离出一种类似的物 质—核糖核酸RNA。经过70多年后,人们对核酸及组分化学 性质才逐步有所了解。1939年,Knapp等第一次用实验证实 核酸是遗传物质基础。1944年,Avery等人通过肺炎双球菌 转化实验直接证明DNA是携带遗传信息的分子,Hershy和 Chase通过噬菌体的感染实验,也证实DNA是遗传物质。1953 年Watson和Crick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DNA双螺旋 结构模型,为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也大大推 动了分子生物学特别是分子遗传学的发生和发展。
的核糖有3个自由的羟基(2′,3′,5′),所以可分别生 成2′-,3′-,和5′-核苷酸。脱氧核糖上只有2个自由羟基, 相应的脱氧核苷只能生成3′-和5′-脱氧核苷酸。体内的 游离核苷酸多为5′-核苷酸,常在其单字符号后添上MP 表示单核苷酸,如AMP,GMP,dTMP等。
O
H2
碱基
OPOC O
O
促进了DNA体外重组的发展。
1972年P. Berg等三人建立DNA重组技术,建立了第一个体外DNA
重组分子( dvgal DNA片段克隆到SV40)。并建立了含有哺乳动物激
素基因的工程菌株,促进了DNA克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1975年Furuichit和Miura研究质型多角体病毒,发现真核mRNA中
1
1956年A. Kornberg发现E. coli DNA聚合酶,1958年分离该酶并在 体外环境下酶促合成有活性的DNA,1959年诺奖。

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一、名词解释1.核酸 2.核苷 3.核苷酸 4.稀有碱基 5.碱基对 6.DNA的一级结构 7.核酸的变性 8.Tm值 9.DNA的复性 10.核酸的杂交二、填空题11.核酸可分为 ____和____两大类,其中____主要存在于____中,而____主要存在于____。

12.核酸完全水解生成的产物有____、____和____,其中糖基有____、____,碱基有____和____两大类. 13.生物体内的嘌呤碱主要有____和____,嘧啶碱主要有____、____和____。

某些RNA分子中还含有微量的其它碱基,称为____.14.DNA和RNA分子在物质组成上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____和____的不同,DNA分子中存在的是____和____,RNA分子中存在的是____和____。

15.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它们通过____键相互连接形成多核苷酸链。

16.DNA的二级结构是____结构,其中碱基组成的共同特点是(若按摩尔数计算)____、____、____。

17.测知某一DNA样品中,A=0。

53mol、C=0.25mol、那么T= ____mol,G= ____mol。

18.嘌呤环上的第____位氮原子与戊糖的第____位碳原子相连形成____键,通过这种键相连而成的化合物叫____。

19.嘧啶环上的第____位氮原子与戊糖的第____位碳原子相连形成____键,通过这种键相连而成的化合物叫____.20.体内有两个主要的环核苷酸是____、____,它们的主要生理功用是____。

21.写出下列核苷酸符号的中文名称:ATP____、dCDP____。

22.DNA分子中,两条链通过碱基间的____相连,碱基间的配对原则是____对____、____对____.23.DNA二级结构的重要特点是形成____结构,此结构属于____螺旋,此结构内部是由____通过____相连维持,其纵向结构的维系力是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A型题:1.DNA和R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戊糖相同,部分碱基不同B.碱基相同,戊糖不同C.碱基不同,戊糖不同D.碱基不同,戊糖相同E.以上都不对2.某一DNA片段中一股链的碱基序列为5'-AACGTT-3',其互补链应为: A.5' -TTGCAA-3'B.5' -AACGTT-3'C.5' -UUGCAA-3'D.5' -AACGUU-3'E.5' -ACGATT-3'3.真核生物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A.DNAB.组蛋白C.核小体D.染色单体E.核心颗粒4.真核生物染色体DNA组成约为:A.104~105bpB.102~103bpC.107~109bpD.1010~2014bpE.1015~1020bp5.DNA变性是指:A.分子中3',5'-磷酸二酯键断裂B.核酸游离于溶液中C.双螺旋链间氢键断裂,双链解开D.Tm值下降E.粘度增加6.rRNA的含量约占总RNA的A.50%B.60%C.70%D.80%E.90%7.真核生物mRNA 5'末端的帽子结构是: A.—m2GpppXB.—m2CpppXC.—m2ApppXD.—m7GpppXE.—m7ApppX8.tRNA氨基酸臂的特点是A.5'端有羟基B.3'端有CCA结构C.3'端有polyA尾巴D.含较多稀有碱基E.5'端有CCA结构9.B—DNA双螺旋的每一螺距为:A.2nmB.20nmC.0.34nmD.3.4nmE.34nm1O.嘧啶核苷中,嘧啶与戊糖的连接位置是:A.N-3—C-1'B.N-1—C-1'C.N-3—C-5'D.N-l—C-5'E.C-l—C-1'l1.下列是几种DNA分子的碱基组成比例,哪一种DNA的 Tm值最高? A.A+T=15%B.G+C=25%C.G+C=40%D.A+T=20%E.G+C=35%12.组成核酸的核苷酸之间彼此连接的化学键是A.3',5'-磷酸二酯键B.氢键C.糖苷键D.碳-碳键E.范德华力13.关于核酸在生物细胞中分布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生物细胞中的核酸包括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两大类B.生物细胞中的核酸均以核蛋白复合体的形式存在C.在真核细胞中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D.在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E.同种生物不同体细胞核,DNA含量相同14.关于 tRN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约由70~90个核苷酸组成B.5 端皆为CCAC.富含稀有碱基D.其二级结构为三叶草形E.在反密码环顶部有反密码子15.DNA的 Tm值A.与DNA链长度无直接关系B.同一生物不同组织的DNA的 Tm值不同C.无种属特异性D.与A=T碱基对含量呈正比E.与G≡C碱基对含量呈正比16.不能引起核酸变性的因素是A.酸B.碱C.尿素D.热E.硫酸铵17. DNA和RNA共有的成分是:A.D-核糖B.D-2-脱氧核糖C.鸟嘌呤D.尿嘧啶E.胸腺嘧啶18.自然界游离核苷酸中的磷酸最常见的是连于戊糖的 A.C—2'B.C—3'C.C—5'D.C—l'E.C—4'19.有关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正确叙述是:A.双股链是平行反向B.嘌呤与另一嘌呤配对C.碱基间以共价键连接D.磷酸和核糖主链位于螺旋外侧E.碱基配对有摆动现象20.下列哪一项是DNA的正常组分:A.鸟嘌呤,核糖B.腺嘌呤,核糖C.胸嘧啶,核糖D,胞嘧啶,脱氧核糖E.尿嘧啶,脱氧核糖21.DNA与RNA的共同组分是:A.胸嘧啶,胞嘧啶B.胞嘧啶,尿嘧啶C.尿嘧啶,腺嘌呤D.胞嘧啶,鸟嘌呤E.尿嘧啶,鸟嘌呤22.核酸对紫外线的吸收主要由下列哪一种结构引起A.磷酸二酯键B.戊糖的呋喃环C.糖苷键D.磷酸酯键E.碱基环上的共轭双键23.能用于核酸含量测定的元素是:A.CB.HC.OD.NE.P24.某双链DNA中已知一条链中A=30%,G=24%,其互补链的碱基组成是: A. T和C为46%B. T和C为54%C.A和G为54%D. T和C为60%E. A和C为54%25.关于双链DNA中,碱基含量关系错误的是: A.A=TB.A+G=C+TC.A+T=G+CD.A+C=G+TE.G=C26.能与单链DNA 5' -CGGTA-3'杂交的RNA是: A.5' GCCTAB.5' GCCAUC.5' UACCGD.5' TACCGE.5' TUCCG27.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核糖体中都含有A.18SrRNAB.30SrRNAC.5SrRNAD.28SrRNAE.5.8SrRNA28.关于RNA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主要有mRNA、tRNA和rRNAB.原核生物没有hnRNA和snRNAC. tRNA是最小的一种RNAD.胞质中只有mRNA一种E.组成核糖体的是rRNA29.DNA二级结构的正确叙述是:A.碱基平面和脱氧核糖平面与螺旋轴平行B.碱基平面和脱氧核糖平面与螺旋轴垂直C.碱基平面与螺旋轴平行,脱氧核糖平面与螺旋轴垂直D.碱基平面与螺旋轴垂直,脱氧核糖平面与螺旋轴平行E.以上都不对30.假尿苷(ψ)中的糖苷键是A.Nl—Cl'连接B.N3—Cl'连接C.C4—Cl'连接D.C5—C1'连接E.C6—Cl'连接31. DNA分子中没有哪种单核苷酸:A.腺嘌呤脱氧核苷酸B.尿嘧啶核苷酸C.胞嘧啶脱氧核苷酸D.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E.鸟嘌呤脱氧核苷酸32. 维持核酸一级结构的化学键是:A.磷酸键B.氢键C.肽键D.磷酸二酯键E.糖苷键33.含有反密码子的结构是:A.rRNAB.tRNAC.蛋白质D.DNAE.mRNA34.关于DNA与RNA在结构上的异同,正确的叙述是:A.DNA富含稀有碱基B.RNA含有A,U,C,T四种碱基C.DNA既含有核糖,又含有脱氧核糖D.组成DNA的核苷酸以3',5' -磷酸二酯键连接E.DNA含有A,U,C,G四种碱基35.有关DNA结构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右手双螺旋B.由两条方向相反的链组成C.两链间形成严格的碱基配对D.嘌呤与嘧啶在摩尔数量上无明显规律E.配对碱基以氢键相连36.稀有核苷酸碱基主要存在于下列哪一种核酸中?A.rRNAB.mRNAC.tRNAD.DNAE.hnRNA37.tRNA的分子结构特征是:A.有密码环B.有反密码环和3'-端C-C-AC.3'-端有多聚AD.5'-端有C-C-AE.有反密码环和5'-端C-C-A38.核苷酸分子中嘌呤N9 (或嘧啶N1)与核糖哪一位碳原子之间以糖苷键连接?A.5'-CB.4'-CC.3'-CD.2'-CE.1'-C39.关于tRNA的结构与功能,正确的叙述是:A.tRNA不具有二级结构B.tRNA具有转肽酶活性C.tRNA将氨基酸携至核糖体D.反密码环不是tRNA特有的E.tRNA分子中不含稀有核苷40.DNA的二级结构是:A.帽子结构B.双螺旋结构C.超螺旋结构D.三叶草结构E.茎-环结构X型题:41.DNA双螺旋结构中的碱基对主要是:A.A—TC.U—GD.A—U42.原核生物RNA不含A.rRNAB. tRNAC.hnRNAD.snRNA43.终止密码为A.UAAB.UCAC.UAGD.UGA44.比较DNA和蛋白质,二者有下述共同特点 A.均是大分子B.均有一、二、三级结构C.均有热变性D.均可在一定条件下经电泳分离45.核酸是:A.生物大分子B.一切生物体细胞中必有的物质C.遗传的物质基础D.组成细胞的骨架46.核酸的结构特性有:B.一个5'-磷酸末端C.一个3'-羟基末端D.磷酸戊糖组成的骨架47.NAD+、NADP+、CoA、FAD、ATP都含有:A.一至三个磷酸B.一种维生素C.腺嘌呤D.核糖48.表示核酸分子大小的单位有:A.长度B.碱基对数目C.分子量D.沉降系数(S)49.在密码与反密码配对时可出现:A.A=TB.G≡CC.A=UD.C≡I50.某一核酸有如下的碱基组成: A=16%,G=39%,C=22%,T=23%,它可能是: A.双链DNAB.tRNAC.单链DNAD.单链RNA51.影响 Tm值的因素有A.DNA均一,则 Tm值高B.DNA中GC含量高则 Tm值高C.DNA中 AT含量高则 Tm值高D.DNA分子越大则 Tm值越高52.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因素有:A.分子中间的公共轴B.碱基堆积力C.骨架上磷酸之间的相斥力D.配对碱基之间的氢键53.蛋白质变性与DNA变性的共同特点是A.生物学活性丧失B.氢键断裂C.结构松散D.共价键断裂54.遗传密码的特点包括A.从病毒直至人类蛋白质合成,基本上使用同一密码表B.某些氨基酸的密码多达8个C.多数氨基酸有不止一个密码D.密码表上不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共有4个,即3个终止密码和1个起始密码55.DNA分子杂交的基础是:A.DNA变性后在一定条件下可复性B.DNA的刚性与柔性C.DNA的粘度大D.DNA变性时双链解开,在一定条件下可重新缔合56.DNA的增色效应是指A.核酸变性后,Tm值增高B.核酸变性后,紫外吸收增加C.核酸变性后,Tm值降低D.核酸变性后,紫外吸收降低57.变性DNA复性后A.粘度降低B.紫外吸收增加C.生物活性不能恢复D.已分开的两链又重新缔合成双螺旋58.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正确叙述是:A.两条多核苷酸链反向平行B.B-DNA中有深沟无浅沟C.链间的碱基配对是A=T,G≡CD.链内磷原子走向呈锯齿状59.有关DNA变性的描述,哪些不正确?A.磷酸二酯键断裂B.变性温度的最高点为TmC.A260增加D.双链间氢键被破坏60. DNA结构的多样性是指:A.DNA都是右手螺旋B.温度变化时DNA从右手螺旋变成左手螺旋C.改变离子强度与温度对DNA构型有影响D.不同构象的DNA在功能上有差异61. DNA存在于:A.高尔基体B.粗面内质网C.线粒体D.细胞核62. 关于核酶,哪些是正确的?A.可作为肿瘤和病毒的基因治疗手段B.它的作用是水解蛋白质C.具有酶活性的RNA分子D.是核酸与蛋白质共同组成的酶二、填空题:1.鸟苷是指和之间通过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2.模板DNA的碱基顺序是3'-TGCAGT-5',其转录出的RNA碱基顺序应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