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分析评价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分析评价报告

一、总体评价

(一)命题指导思想

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遵循《课程标准》、依据《考试纲要》,既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又坚持以考查学生能力为目标,继往开来,稳中有变。

来自考生的评价:

注时事、关心国家,避免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考生三:看了答案之后才知道题目虽难但答案宽松,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难。建议答题的指向性更明显一点,让我们明白试卷考察的是什么内容。

来自考生家长的困惑:

历史本是开卷考试,想不明白为什么孩子考得这样差,是孩子不够努力,还是试卷太难,或者是老师教的水平不行?怎么会是带着资料、翻着书本却找不到答案的?

来自一线教师的反馈:

甲:作为培养学生基本公民素养的必备学科,历史不应该被轻视。开卷考试发挥的导向性失当,学生普遍轻视历史,不重背诵,以为一抄大吉。有人认为,开卷考试就是考老师。可是,现在的开卷考试让老师上课很为难。深入了说,孩子不懂;浅了说,说不明白。

乙:因为是开卷考试,就出现了猜题与反猜题的博弈,这使得近年的有些中考题不按常规“出牌”。今年有的题目就是高考题的水平,题目与题目之间又环环相扣,若前问不能解,后问更不能解,像“希腊文明的影响”、“蒙哥马利之问”等题,甚至比有的高考题还难。

丙:初中开卷,高中闭卷,初高中衔接也是问题。这些年历史开卷考试越走越偏,越出越难,越考越怪,都是开卷惹的祸。出题者没有很好地考虑到教材版本的不同。看样子,历史教材版本有走向统一的趋势。

丁:今年历史中考试题还是很好的,史地学科、人文学科渗透,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储备,正符合当下的课改精神。关键是初中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到底如何,全省也不均匀,城乡亦有差别。

(三)考查内容

表一:安徽中考历史试题考查内容统计表

(四)试题特点浅析

1、题型题量保持稳定,版块构成稳中有变

表二:近两年中考历史题型、题量比较表

表三:近两年中考历史版块构成比例比较表

从以上两张表格可以看出,与去年相比,今年的试卷在题型、题量上没有任何调整,各题型题量的分值比例也没有任何变化,保持着相当的稳定性。只是在五大版块构成方面略有变化,集中体现在世界古代史分值的上升方面,体现了中考试题一贯的稳中有变的风格。

2、注重基础、考查能力,三维统一、立足发展。

本套试卷遵循《课程标准》,依据《考试纲要》,追求三维目标的统一实现。试题虽不放弃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线索的考察,但更侧重于向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倾斜。本套试卷,内容涉及汉字演变、《南京条约》、五四运动、《共产党宣言》、经济重心南移、印度反英大起义、中国近代化的四次探索、古希腊文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众多基础知识点,同时又立足考查能力,试题综合性大、

思想性强,跨度远、跳跃明显,突出三维目标的统一实现,立足于促进考生的发展上。

3、关注周年时事,凸显时政热点。

多年以来,安徽中考历史试题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不避热点、关注周年、关注现实,体现时代色彩。今年的中考试题比之往年这种趋势虽略有下降,但也不失为本卷一个切入点,突出了周年纪念、社会热点和社会焦点问题。如:时值《南京条约》签订170周年,选择题的第3小题考查了《南京条约》的史实;第10小题以“巴以冲突、叙利亚危机、伊朗核问题”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时值《联合国家宣言》发表70周年,组合列举第12小题考察了《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辨析改错第14小题考查英国崛起的相关史实;材料解析题16小题涉及到伦敦奥运会圣火的点燃;活动与探究第17小题涉及到神八飞天,“蒙哥马利之问”暗扣当今中国形势(如南海菲律宾问题),这些题目的设置均体现出关注周年时事、凸显时政热点的特点。

4、在猜题与反猜题的博弈中,趋难走偏之势明显。

因为是开卷考试,考生可以带很多参考资料进考场“抄”,于是就出现了猜题与反猜题之间的博弈,这使得近年来,尤其是去年与今年的中考题有趋难走偏之势。尤其是今年,有些地方感觉不是按常规“出牌”。比如说,《考试纲要》规定,世界古代史约占5%,分值应该在3-4分之间。不料,中考试卷中世界古代史竟有10分之多,占14.3%,高出近十个百分点。再有,无论考生还是一线教师,都在抱怨着今年有的题目就是高考题的水平,像“希腊文明的影响”、“蒙哥马利之问”等题,甚至比有的高考题还难。

依据《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历史》,难度系数(通过率)在0.8以上为容易题,难度系数在0.5-0.8之间的为适中题,难度系数在0.5以下的为稍难题,三种试题分值之比为7:2:1。从2012年亳州市三县一区中考历史试卷抽样统计表(表五)上来看,容易题占3分,适中题占39分,稍难题占28分,则容易题与适中题与稍难题的比例为1:13:9,与《考试纲要》中的7:2:1相差何其远!

二、成绩分析

表四:亳州市三县一区中考历史试卷各分数段人数比较表

中考,亳州市三县一区共有46168名考生参加了历史考试,平均分为38.076,试卷整体难度为0.544。42分以上(含42分)共23521人,及格率50.95%。56分以上(含56分)共7900人,优秀率为17.11%。最低分1分,有满分考生1人,标准差17.298。以10分为一分数段,则50-59分段的考生最多,占了26.39%。

亳州市三县一区中考历史试卷各分数段人数百分比图示表

表五:亳州市三县一区中考历史试卷统计对比表

表六:亳州市三县一区中考历史试卷抽样统计表

三、问题与建议

(一)考试所反映出的教与学的问题

1、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通过对今年中考试卷的分析,令人吃惊的是几个抽样分析中颇有难度的题目其实都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题目,比如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四次探索。这样的基础性题目居然能够成为“难题”,根本原因就是学生的连最起码的基础知识都不会。而无可质疑的是,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2、开卷考试,前景堪忧

随着课改的推进,历史开卷考试备受追捧。然而,时至今日,我们不得不说,开卷之祸大于其利。

为什么考生连最基础的知识都不会?可以说,开卷考试这种考察形式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论是学生、家长,还是学校,都有一种偏见,总认为历史就是一抄大吉,不需“浪费时间”去记去背,靠后期突击就行,靠进考场时多带几本资料就行,靠专家和科任老师的“押题猜题”就行!以放弃对学生历史基本素质的培养与提升为代价,换来所谓的“减负”,开卷之祸,大矣!

(二)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立足课标,抓住基础

在一纲多本的模式之下,要以教材为范本,以课标为基准,以考纲为准绳,紧紧抓住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避免令人痛心的“低智商失分”。

2、三维统一,专题综合

在新课改的理念之下,中考历史侧重于对三维目标的统一考察,尤其非常侧重于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核,同时专题性强、综合性大、跨度又远。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有这方面的意识,既要抓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又要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更要有专题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点线面结合,古今中外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