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定量测量方法的精密度评估
性能评估--精密度

精密度评估指导原则1概述精密度是考察体外诊断试剂对同一样本重复测定时能否得到相同实验结果的能力的指标。
精密度评价是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
同时,精密度评估资料也是是评价拟上市产品有效性的重要依据,是产品注册所需的重要申报资料之一。
本指导原则基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要求、参考《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系列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EP05A2-定量检测方法的精密度评估》和《临床检验质量管理技术基础》,并依据我公司具体情况,对定量检测方法中精密度的评估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要求。
其目的是为我公司研发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定量检测方法中精密度的评估提供原则性指导。
同时也为用户验证某种方法和设备的精密度提供实验方案指导。
这个过程对于某些无法获得足够的检测材料的方法可能并不适用。
2基本概念精密度是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个均匀供试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即在规定条件下,独立测试结果表现的一致程度。
一般用标准偏差(Standard Deviation,SD)或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表示。
给定检测程序的“精密度”可以根据特定的精密度条件进行分类。
“重复性”的检测条件基本不变,常被称为“批内精密度”。
“重现性”与条件改变有关,如:不同的时间、实验室、操作者和检测系统(不同校准品和试剂批号)下的精密度。
2.1批内精密度指在同一实验室,由同一(组)操作员在同一仪器上,使用同一方法和同批号试剂,在一个批次实验中对同一测试样品(常用校准品)重复测定10次或以上测量结果的精密度。
表现为“重复性”,也被称为“序列内精密度”和“分析内精密度”2.2批间精密度指在同一实验室,由同一(组)操作员在同一仪器上,使用同一方法和同一批号试剂,在一段时间内(一般不超过一天)对同一测试样品(常用校准品)分别做10个或以上试验批次的测量结果的精密度。
测量精密度评价范文

测量精密度评价范文测量的精密度是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重复性的能力。
在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精密度是评价实验或生产过程中所需的精确程度的重要指标。
精密度的评价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并为精度提高和误差分析提供依据。
首先,精密度的评价需要关注测量结果的稳定性。
在一系列测量实验中,如果测量结果变化较小且较接近真实值,则说明测量结果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稳定性可以通过计算测量结果的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来评估。
平均值是一组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数,可以反映整体测量的水平。
标准差是一组测量结果与其平均值之间的离散程度,标准差越小表示测量结果越稳定。
变异系数是标准差与平均值的比值,表示测量结果相对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
一般来说,变异系数小于10%可以认为测量结果稳定。
其次,精密度的评价还需要考虑测量结果的重复性。
重复性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多次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
重复性可以通过计算测量结果的多次测量偏差和相对偏差来评估。
多次测量偏差是多次测量结果与其平均值之间的差异,可以反映测量结果的随机误差。
相对偏差是多次测量偏差与其平均值的比值,表示测量结果的相对偏离程度。
一般来说,相对偏差小于5%可以认为测量结果重复性良好。
此外,精密度的评价还可以借助控制图进行。
控制图是一种统计图表,用于监控和评估过程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通过绘制样本平均值、上下控制限和中心线,控制图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测量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
控制图中超出控制限的点可能表示存在特殊因素或系统误差,需要进行改进或调整。
在实际应用中,精密度的评价可以结合其他质量检测方法进行,如再现性分析、偏差分析和偏差修正。
再现性分析可以通过对不同实验者、不同仪器或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评估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偏差分析可以通过比较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定量评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偏差修正可以通过校准仪器、优化实验条件或改进测量方法,提高测量结果的精确程度。
测量精密度评价

测量精密度评价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景蓉蓉精密度性能是检测系统的基本分析性能之一,它也是其他方法学评价的基础,如果精密度差,其他性能评价实验则无法进行。
对临床实验室而言,一般样本只作单次测量便发出报告,这种情况下精密度性能更是至关重要。
国家《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也要求临床实验室能够开展精密度的方法学评价;对参考实验室而言,精密度是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一个重要分量。
因此,有必要了解和掌握测量精密度评价的相关知识。
一、有关术语和定义1. 测量精密度测量精密度(measurement precision)简称精密度,指在规定条件下,对同一或类似被测对象重复测量所得示值或被测量的值间的一致程度。
精密度是个抽象概念,只能将精密度描述为“高”或“低”,其反义概念“不精密度”可用数量形式表示,如极差(R)、标准差(s)、方差(s2)或变异系数(CV)。
所谓“规定条件”可以是重复性条件、期间精密度条件或复现性条件,相对应的精密度为重复性、期间精密度和复现性。
2. 测量重复性测量重复性(measurement repeatability)简称重复性,指在重复性测量条件下的精密度。
重复性测量条件指相同测量程序、相同操作者、相同测量系统、相同操作条件和相同地点,在短时间内对同一被测对象重复测量的一组测量条件。
日常工作中将“一批”内的测量条件视为“短时间内”,因此重复性又常称为批内精密度。
3. 期间测量精密度期间测量精密度(intermediate measurement precision)简称期间精密度,指一段时期内在期间精密度条件下的精密度,类似于日常工作中常说的“批间精密度”。
期间精密度条件指相同测量程序、相同地点,在一个长时期内重复测量同一被测对象的一组测量条件。
在这一段时间内可以对仪器进行重新校准或更换操作者等。
4. 测量复现性测量复现性(measurement reproducibility )简称复现性,指在复现性测量条件下的精密度。
定量检验的分析性能验证

定量检验的分析性能验证定量检验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大型或小型实验室的检验方法。
它涉及根据一系列预定的准则和规则,使用各种科学方法和技术对特定样本或物质进行分析。
这种分析方法的目的是确定样品的组成、浓度或性质,并生成可靠的结果,以支持决策制定和问题解决。
分析性能验证是确保定量检验方法可靠和准确的重要步骤。
这个过程通常涉及一系列的评估和实验,旨在验证方法是否满足所需的性能指标。
以下是进行分析性能验证时应考虑的关键方面:1.精密度:精密度是测量方法在重复性条件下得到一致结果的能力。
它可以通过重复测量相同样本多次,并计算结果的标准偏差来评估。
较低的标准偏差指示了更高的精密度。
2.精确度:精确度反映了测量结果的接近真实值的能力。
它通常通过与真实值进行比较来评估,这可以通过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来实现。
误差百分比是评估精确度的常用指标。
较小的误差百分比指示了更高的精确度。
3.线性范围:线性范围指的是分析方法能够准确测量样本中不同浓度的物质。
这通常通过使用一组标准溶液,涵盖所检测物质可能存在的范围来评估。
线性范围越宽,分析方法的可靠性越高。
4.检出限和定量限:检出限是指分析方法能够可靠地检测到样品中的最低浓度。
这通常通过比较测量信号与背景噪声水平来评估。
定量限是指分析方法能够准确测量样品中的最低浓度。
这可以通过比较测量信号与噪声水平的比例来评估。
较低的检出限和定量限指示了更高的检测和测量能力。
5.选择性:选择性是指分析方法能够与其他组分区分开来,这些组分可能同时存在于样品中。
这通常通过添加类似结构的干扰物质并评估其对目标组分测量的影响来评估。
较高的选择性意味着分析方法不会被其他组分所干扰。
6.可重复性:可重复性是指在不同时间或由不同操作员执行相同样品的测量时,分析方法能够得到相似结果的能力。
这可以通过分析重复样品并计算结果的变异系数来评估。
较低的变异系数表明较高的可重复性。
7.稳定性:稳定性是指分析方法在不同条件下(如温度、湿度、时间等)是否产生一致的结果。
测量精密度评价.doc

测量精密度评价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景蓉蓉精密度性能是检测系统的基本分析性能之一,它也是其他方法学评价的基础,如果精密度差,其他性能评价实验则无法进行。
对临床实验室而言,一般样本只作单次测量便发出报告,这种情况下精密度性能更是至关重要。
国家《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也要求临床实验室能够开展精密度的方法学评价;对参考实验室而言,精密度是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一个重要分量。
因此,有必要了解和掌握测量精密度评价的相关知识。
一、有关术语和定义1.测量精密度测量精密度( measurement precision)简称精密度,指在规定条件下,对同一或类似被测对象重复测量所得示值或被测量的值间的一致程度。
精密度是个抽象概念,只能将精密度描述为“高”或“低”,其反义概念“不精密度”可用数量形式表示,如极差(R)、标准差( s)、方差( s2)或变异系数( CV)。
所谓“规定条件”可以是重复性条件、期间精密度条件或复现性条件,相对应的精密度为重复性、期间精密度和复现性。
2.测量重复性测量重复性( measurement repeatability)简称重复性,指在重复性测量条件下的精密度。
重复性测量条件指相同测量程序、相同操作者、相同测量系统、相同操作条件和相同地点,在短时间内对同一被测对象重复测量的一组测量条件。
日常工作中将“一批”内的测量条件视为“短时间内”,因此重复性又常称为批内精密度。
3.期间测量精密度期间测量精密度( intermediate measurement precision)简称期间精密度,指一段时期内在期间精密度条件下的精密度,类似于日常工作中常说的“批间精密度”。
期间精密度条件指相同测量程序、相同地点,在一个长时期内重复测量同一被测对象的一组测量条件。
在这一段时间内可以对仪器进行重新校准或更换操作者等。
4.测量复现性测量复现性( measurement reproducibility)简称复现性,指在复现性测量条件下的精密度。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定量测定试剂盒(酶联免疫法)使用说明书

人类血清干粉包含IGFBP-3。每瓶1 mL,每盒2瓶。 7.HCL – 终止液 ( REF AC-STOP):
0.5M盐酸,每瓶14 mL。 8.TMB – TMB底物 ( REF AC-TMB):
15-16
47
2155
1569 -3000
17-18
54
2116
1110 -2857
19-20
49
2161
1513 -3578
21-30
45
2681
1627-5619
31-40
44
3001
1700 -5205
41-50
75
2481
1284 -4330
51-60
173
2335
1448 -3567
61-70
微量板被羊抗IGFBP-3单克隆抗体连接到聚苯乙烯微量孔的内部表面,8X12板条孔带干燥剂。 4.AB BIOTIN – 抗体生物素 ( REF AC-1903):
磷酸盐缓冲液包含连接生素素的兔抗IGFBP-3多克隆抗体,蛋白,酶稳定剂和0.05%防腐剂。每瓶12 mL。 5.ENZYMCONJ – 酶结合物 ( REF AC-1904):
IDS IGFBP-3 ELISA 试剂盒是一个纯化的单克隆绵抗-IGFBP-3 抗体包被在聚苯乙烯微量孔的内表面(固相或抗 体捕获)。标准,稀释质控和稀释病人样本然后与生物素多克隆兔抗-IGFBP-3 在抗体包被的微量孔中孵育并震荡, 在室温下放置两个小时。清洗微量孔和加入酶标生物素的复合物(辣根过氧化物酶)。进一步清洗后,加入单一的成 份的显色底物(四甲基联苯胺)形成颜色。终止混合物的反应,吸光度在微量板读数仪上读取,颜色的强度与样本 中 IGFBP-3 的数量成正比关系。 【主要组成成份】 1.CAL┃0– 标准 O/样本稀释 ( REF AC-1901A):
1-2 定量分析方法的评价指标

2.表达式: 3.意义:
S
dx dc
或
S dx dm
1)灵敏度也就是标准曲线的斜率, S →b;
2)标准曲线的斜率越大,方法的灵敏度也越 高;
3)许多方法的 S 随实验条件而变化,故一般 不用 S 作为方法的评价指标。
2-3 精密度(precision)
1.定义:指使用同一方法,对同一试样进行 多次测定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
r n 1
n
[ (xi x )2 ( yi y)2 ]1/2
1
1
3. r 的取值范围:
4.意义: r 的数值大小反映了x 与 y 两个变量 之间的密切程度。
1)当 r 1时,y与x之间完全线性相关, 各点处于一条直线上;
2)当 r 0时,y与x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 3)当0 r 1时,y与x间有一定线性关系,r 越接近于1,
i 1
b 1.091102
a A bc 0.439 1.091102 4.00 103 0.0026
∴ 回归方程为
A 0.0026 1.091102 c
(2) 平均值法 在最佳的直线上,偏差的代数和等于零。
将 n 组实验数据分别代入y = a + bx中,可 得 n 个方程。
0.114 a 1.00 103b
0.434 a 4.00 103b
0.212 a 2.00 103b
+)0.335 a 3.00103b
0.661 3a 6.00103b
0.670 a 6.00 103b
+)0.868 a 8.00103b
1.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y = a + bx a:截距 b:回归系数(回归直线的斜率)
EP5-A2-翻译稿-定量测量方法的精密度性能评价-end

定量测量方法的精密度性能评价;批准指南-第二版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通过自愿一致化的方式为世界医学科学团体服务NCCLS是一个非赢利的教育组织,她为国家和国际标准的编制、宣传和应用提供交流论坛。
NCCLS创建于1968年并获得美国国家标准研究院的认可。
NCCLS所依据的原则是,对病人高质量服务所需的临床实验室检测,自愿一致的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NCCLS通过各临床实验室、检验团体学会、工厂和政府机构的参与而代表临床检验界。
叙述了文件叙述了实验室的程序、常规和参考方法以及评估方案可应用于所有检验学科。
文件审核的一致化过程由一些正式的步骤组成,叙述了NCCLS文件和规范的编制如何发展到以及被接受为临床实验室标准。
出版物NCCLS文件以标准、指南、委员会报告出版。
标准通过一致化过程形成的文件,并对材料、方法、或实践以不能修改方式明确规定其特定的基本要求。
此外,标准也可以包含明确规定的选定要素。
指南通过一致化过程形成的文件,叙述了用于临床检验界的一般实验操作、方法或材料的规范。
使用者可以使用成文文件或修改指南以适应特定的需要。
报告未经过一致化审定过程的文件,由理事会颁布。
一致化过程NCCLS的自愿一致化审定程序是一个为以下方面建立正式规范的方案:●标准项目的权威性●文件的编制和公开评审●根据实验室使用者反馈的评论修改文件●文件被接受为临床实验室标准大多数NCCLS文件必须有“建议”和“批准”两种层次的一致化文件,根据特定的一致化过程,文件也可以有一个中间(“试行”)一致化的水平层次。
建议NCCLS文件作为建议标准或指南处在被临床检验界评审的第一阶段。
此文件需要接受广泛彻底的技术审核,包括对范围、方法、用途和逐字逐行对技术和行文内容的全面评审。
试行只有当一种推荐方法对某一领域的评审有明确的需要,或者当某一建议性方案需要收集特定的数据时,才制定试行标准或指南。
它应该接受评审以保证其有效性。
批准批准的标准或指南已在临床检验界得到一致同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一长时间段内的实际使用条件
定义
重复性
再现性
在一组测量条件下的测量精密度,包括相 同测量程序、相同操作者、相同测量系统、 相同操作条件和相同地点,并且在短时间 段内对同一或相似被测对象重复测量
重复性条件产生测量结果的最小变异。重 复性信息可对故障排除目的有用处
体外诊断产品性能评估-
定量测量方法的精密度评估
2020年11月9日
术语和定义
精密度?
• 定性概念,数字表达 特性 • 不精密度,SD、CV
• 一个均一样品 代表 • 一系列测量结果
• 可控因素保持恒定时 类型 • 可控因素允许变化时
类型
• 重复性:批内或序列内精
1
密度
• 中间精密度:依赖于影响
2
方案设计
选择和优化方案(统计)
•再现性(3*5*2*3)
表达为:3因素嵌入式 前面双因素相比,此处引入一个新的变异源,即场所(和/或设备) 再现性应合并三个变异源进行计算
方案设计
选择和优化方案(统计)
•单因素(5*5)
表达为:单因素ANOVA 与前面双因素、多因素相比,此处只考虑单一的变异源 此时得到的结果可认为是时间(W)引入的变异(合并时得不到具体变异源单独的结果)
方案设计选择和优化方案Fra bibliotek•如批间变异: 条件有运行间、重复性、天间,设计优化和报告阶段都应被明确 •如仪器相关变异: 20*3*3考虑仪器或3*5*5设计,都能有效的体现仪器带来的变异
方案设计
选择和优化方案
•报告应详细,包括统计软件(版本号)
1.最终用于结果统计的:ANOVA 2.用于中间数据处理:离群值识别 3.或其他稳健的或非参统计
方案设计
选择和优化方案
•设计原则
多因素、平衡、嵌入式、随机化 嵌入式双因素随机模型:2022; 355 因素的转换:“run”和“day”变为“day”和“site”
方案设计
选择和优化方案
平衡设计实验:
当存在异常情况时,并非能得到平衡数据集,如统计离群值的剔除、数据的缺失等
嵌入式试验设计:
单因素设计情况较少,当使用嵌入式时不能直接得到每个因素的贡献值
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
选择和优化方案
•设计(综合考虑) 1.确定要评估的精密度类型 2.确定主要因素:分析变异源
如ANOVA、REML、MINQUE、MIVQUE
方案设计
选择和优化方案
•操作者间变异: 如果条件只有这个,应考虑方法的操作特性。样本只涉及混匀或溶解等简 单的处理,且为全自动分析仪上进行时,意义并不大
测量结果的因素或条件
• 再现性:室间精密度
3
定义
精密度
中间精密度
在规定条件下,对同一或相似被测对 象重复测量得到测量示值或测得量值 间的一致程度
重复测量指在同一或相似样品上以不 受以前结果影响的方式得到的结果
在一组测量条件下的测量精密度,这些条 件包括相同的测量程序、相同地点并且对 相同或相似的被测对象在一长时间段内重 复测量,但可包含其它相关条件的改变
方案设计
选择和优化方案
•55 QC(稳定性实验设计涵盖了重现性的一种情况,与实际一致30d*1)
方案设计
选择和优化方案
统计考虑
方案设计
选择和优化方案(统计)
•20*2*2(3*5*5)-重复性+实验室内
任何一个(数据无缺失)结果(Yijk)都可以写成(测量总均值估计值+随机偏差或残差):
此处,i代表天数、j代表运行次数、k代表重复次数
方案设计
选择和优化方案
•2022
单场所的经典设计,当2次运行实验不可行时,可通过加大实验次数如3或4次来替代 20*1*3(4),此时其贡献的不确定度将变大
方案设计
选择和优化方案
•355、3523
多场所设计,可行时每天进行两次运行实验,3*5*2*3 使用替代方法时,统计应采用3因素(R) 再现性最低条件:3s、5d、20(DF)
用结果分散性特征术语定量表达,如重复 性标准差、重复性方差和重复性变异系数
在包括了不同地点、不同操作者、不同测 量系统的测量条件下对同一或相似被测对 象重复测量的测量精密度
再现性条件产生独立实验室间比较结果时 遇到的测量结果变异,如室间比对计划 不同测量系统可使用不同测量程序 应给出改变或不改变条件的说明
校 准 物 试批剂次
时 间 地 点 操作条件 操 作 者
重复性 √
√
√
√
√
★
√
√
√
中 间 精密度
√
√
★
√
批 间 精密度
√
√
√
√
×
★
√
√
√
均匀性 ★
√
√
√
√
★
√
√
√
再 现 性
√
×
×
×
分析影响因素
影响较大的变异源
•可以通过很多途径获得:
文献、类似的产品信息、用户反馈、已有的经验、风险分析、调研、预试验数据 精密度评估中的影响因素没有必要单独评估,交叉或嵌入式设计尽量都考虑到 临床实验室用程序的精密度表现在IQC、EQA(PT)
定义
重复性
中间精 密度
精密度
再现性
定义
重复性
离散程度的一般描述 批间精
反应平均差异
密度
精密度
再现性
离散程度的简单描述 批间差
容易受极值影响
均匀性 瓶(组)内/间
精密度
评估程序
•定量、是否包括定性(基于定量判定) •局限性:
物质浓度低或信号值非常高;样本稳定性差:RBC、PO2 样本量不足:FISH、免疫组化;样本:多个样本、不均匀
精密度
评估带来的好处
测量结果分散程度的真实反应、反应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衡量单次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用于评估测量不确定度、用于评估测量准确度
评估流程
ü分析影响因素 制定方案 ü选择和优化方案
ü预试验 试验 ü试验
ü数据检查数据分析 分析总结 ü总结
分析影响因素
分析影响因素
内 容 被测象对
测量程序 测量统系
方案设计
选择和优化方案(统计)
•未明确定义的变异源
如:校准、试剂批次 可使用类似正交试验的交叉、嵌入式设计原则
方案设计
选择和优化方案(统计)
•置信区间和自由度
区间:描述的是估计值的不精密度或不确定度 图示不确定度的组成 要获得好的精密度(窄的置信区间、低的不确定度)就是加大N CIs反应的是抽样引起的变异
方案设计
选择和优化方案(统计)
•置信区间和自由度
区间:我们进行精密度的性能评估或验证时,通常感兴趣的是“alpha level”对应的CLs,即95%CLs, 一般以SDs表示,当以%表示时,建议将上限定为30%-40% 区间:对于任何类型的精密度评估,通过估计值和自由度可以计算其Cis,可能计算值并不是必需的 ANOVA好于直接单一来源数据产生的SD、建立在变异源在试验中的频次和其重要程度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