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起源 发展
中国诗歌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诗歌的起源与发展中国诗歌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既展现了中国人民对美的追求和情感的表达,又为世界文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从中国诗歌的起源、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其代表作品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诗歌的起源中国诗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古乐章和祭祀诗。
早期的诗歌以音乐的形式存在,并作为各种仪式和活动的一部分。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儿歌、民歌等形式的诗歌逐渐形成并流传至今。
早期的诗歌内容主要表现人们对自然、生活、爱情等方面的感悟和思考,语言朴素自然,有着独特的韵律和节奏感。
二、诗歌的发展阶段中国诗歌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先秦时期,出现了《诗经》这一重要的诗歌集合,它以吟咏民歌和宫廷乐章的形式,表达了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这些诗歌简洁明快,真实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命运。
进入汉代,诗歌的创作形式更加多样化。
被誉为“诗圣”的屈原等伟大诗人的创作,使诗歌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并且具有了更多的个人风格。
这一时期的诗歌题材也更加广泛,除了歌颂自然和抒发个人情感外,还有了政治、哲学等内容的探讨。
唐宋时期,是中国诗歌的鼎盛时期。
在这个时期,无论是创作数量还是质量都达到了巅峰。
唐代的“初唐四杰”和“中唐三百”以及宋代的著名诗人李清照等,都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
他们以优雅的语言、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想象力,使诗歌达到了独特的艺术高度。
近代以来,中国诗歌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创作形式和诗派。
从五四运动到新时期,诗人们以鲁迅、毛泽东等为代表,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社会、人民命运和国家前途的关注与思考。
他们的作品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独特的创新意义。
三、中国诗歌的代表作品中国诗歌的发展留下了许多经典的代表作品。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集合,其中的《蒹葭》、《关雎》、《蝴蝶》等,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心声。
唐代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登鹳雀楼》等,以其雄浑的气势和优美的语言,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中国诗发展史

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上古神话、甲骨卜辞孕育诗的雏形。
中国的诗歌
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前,它是在人们的劳动、歌舞中渐渐形成和发展
起来的。
夏商时代和西周初期,以原始宗教文化为主,文化的主要
承担者是巫现,传为神农时的《蜡辞》,就是上古流传下来的驱祸
祈福的咒语歌谣。
此外,甲骨卜辞、《易》卦爻辞中有些作品,句
法简单整齐,偶尔协韵,是早期诗歌创作的萌芽。
2. 第二阶段:《诗经》《楚辞》奠定传统诗歌的风骚精神。
西
周时期学在官府,贵族成了文学主要创作者,比如《诗经》中的三颂、大雅和小雅。
民间歌谣经专人采集后演奏给天子听。
“风”是《诗经》中的精华,内容包括15个地方的民歌,具有现实主义精神。
《楚辞》和《诗经》奠定了以风、骚为基础的传统诗歌的创作规范。
3. 第三阶段:汉代乐府诗及魏晋南北朝民歌时期。
诗歌在汉代
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汉乐府民歌。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民
歌呈现出更加繁荣的景象,尤其是南朝民歌,其题材狭窄(爱情)、风格艳丽,喜用双关。
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

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中国诗歌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发展和演变。
下面将为您介绍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重要阶段。
1. 古代诗歌(先秦时期至唐代)中国古代诗歌起源于先秦时期,最早的诗歌作品可以追溯到《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包括了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的民间诗歌。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代诗歌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文学形式,尤其是在唐代。
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如杜甫、李白、王之涣等,他们的作品成为了中国诗歌的经典之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宋元词和诗(宋代至元代)宋代是中国词的黄金时期,词是一种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题的短诗体。
词在宋代达到了高峰,代表作家如苏轼、辛弃疾等,他们的作品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元代继承了宋代的词人传统,但也有所创新,以杨万里、郑光祖等为代表的元代词人注重自然描写和社会批判。
3. 明清诗词(明代至清代)明代的诗歌注重文人雅致和宫廷风格,代表作家有文徵明、于谦等。
清代的诗歌则更加注重现实生活和个人情感的表达,代表作家有袁枚、纳兰性德等。
明清时期的词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创作水平,代表作家有杨慎、纳兰性德等。
4. 近代诗歌(清末至民国时期)清末民初是中国现代诗歌的起点,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诗歌开始出现了现代主义的倾向。
代表诗人如鲁迅、郭沫若、徐志摩等,他们的作品探索了新的诗歌形式和主题,对中国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当代诗歌(1949年至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在新中国的建设过程中,诗人们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代表作家如毛泽东、艾青等。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诗歌迎来了多元化的发展,不仅有继续传承传统的作家,如北岛、余光中等,也有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内容的作家,如海子、杨炼等。
总体而言,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丰富多样,不断演变和创新。
从古代的诗经到现代的多元化创作,中国诗歌一直承载着诗人对社会、人生和情感的思考和表达,为中华文化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诗歌的发展历程

诗歌的发展历程引言概述: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通过语言的韵律和美感,表达了人类情感和思想。
它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分五个部分介绍诗歌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诗歌的起源与发展1.1 诗歌的起源:古代诗歌最早起源于口头传承的民间歌谣和祭祀诗歌,用于记录人们的生活和神话传说。
1.2 诗经的诞生:《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来自不同地区和时代的诗歌作品,对古代诗歌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3 古代诗歌的发展:在古代,诗歌逐渐从祭祀和宴会场合走向社会生活,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体裁和风格,如古体诗、乐府诗等。
二、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2.1 中世纪的宗教诗歌:中世纪的诗歌主要以宗教为题材,表达了人们的虔诚信仰和对神圣的敬畏之情。
2.2 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文艺复兴时期,诗歌开始注重个人的情感和表达,以爱情和自然为主题,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
2.3 莎士比亚的戏剧诗歌: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戏剧诗人,他的作品以戏剧形式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冲突。
三、近代诗歌的革新与多样化3.1 浪漫主义诗歌:19世纪初,浪漫主义诗歌崛起,强调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代表作家有拜伦、雪莱等。
3.2 现代主义诗歌:20世纪初,现代主义诗歌出现,打破传统的形式和语言,追求表达的自由和个性,代表作家有艾略特、庞德等。
3.3 后现代主义诗歌:20世纪后期,后现代主义诗歌兴起,强调语言的游戏和多样性,挑战传统的意义和结构,代表作家有希尔、阿帕布拉姆斯等。
四、当代诗歌的多元发展4.1 各国诗歌的交流与融合:当代诗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融合,各国的诗人相互影响,形成了多元的创作风格。
4.2 抒情诗与社会批判:当代诗歌既有关注个人情感和生活的抒情诗,也有对社会现实和政治问题的批判性作品。
4.3 技术与诗歌的结合:当代诗歌借助新技术的发展,如互联网和多媒体,创造了新的表达方式和形式。
诗歌的发展历程

诗歌的发展历程一、古代诗歌的起源与发展古代诗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初期。
在人类社会形成之初,人们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记录和传播信息。
随着语言的发展,人们开始运用韵律和节奏来表达情感和思想,从而诞生了诗歌。
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口头传承阶段:在人类社会还没有文字的时期,诗歌主要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传递。
人们用歌谣、民谣等形式来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思想。
这些诗歌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为主题。
2. 古代文字诗歌的浮现:随着文字的发明和普及,人们开始将诗歌记录下来,形成为了古代文字诗歌。
最早的古代文字诗歌可以追溯到中国的《诗经》和印度的《吠陀经》等。
这些诗歌多以歌颂君王、讴歌英雄和颂扬自然为主题。
3. 古代诗歌的发展:在古代社会,诗歌成为了表达个人情感、社会思潮和政治观点的重要方式。
在中国,唐代是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浮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如杜牧、杜甫、白居易等。
他们的诗作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二、现代诗歌的崛起与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多元化,现代诗歌逐渐崛起并发展起来。
现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浪漫主义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浪漫主义诗歌在欧洲迅速兴起。
浪漫主义诗人以个人情感和内心体验为主题,追求个性化的表达方式。
代表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英国的拜伦、雪莱和德国的歌德、舒伯特等。
2. 现代主义时期:20世纪初到中期,现代主义诗歌成为了主流。
现代主义诗人试图打破传统的诗歌形式和语言,追求新的艺术表达方式。
代表性的现代主义诗人有美国的艾略特、英国的庞德和法国的阿波利奈尔等。
3. 后现代主义时期:20世纪中期至今,后现代主义诗歌逐渐兴起。
后现代主义诗人关注语言的游戏性和诗歌形式的多样性,同时也关注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多个层面的问题。
代表性的后现代主义诗人有美国的艾希贝里和英国的希尔等。
三、当代诗歌的多元化与发展趋势当代诗歌呈现出多元化和跨文化的特点,诗歌形式和风格日益多样化。
诗歌知识

篇一:诗歌的知识诗歌的知识一、诗歌的起源与发展诗歌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是诗与歌的总称。
大约距今五千年左右,我国已进入原始社会的后期。
原始社会的诗歌也已经产生了。
从遗存的资料看这时候的诗歌,主要是原始人群在集体劳动中创造的歌谣,我们统一把它称为诗歌。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305篇《诗经》共有风、雅、颂三个部分。
《离骚》是中国最早的长篇抒情诗。
他的作者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以其为代表创作的浪漫主义新诗体为楚辞。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官署,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
这些乐章、歌辞后来统称为乐府诗。
唐朝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
而唐诗与宋词在古代文学并称双绝。
元朝的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宝库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二、诗歌的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的反应生活。
第二:抒情言志,纪念丰富的思想感情。
第三: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第四:语言有音韵美。
三、诗歌的表现手法:1、赋:写实。
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
2、比: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
3、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种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讲述的事物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4、想象和象征也是重要的表现手法。
5、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借代、夸张、比喻和拟人。
四、诗歌的分类:古代诗歌分类1、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楚辞体古体诗乐府体歌行体特点:古体诗格律上比较自由,同近体诗在格律上有极严格的要求不同。
绝句每首四句,每句五字称五言绝句,每句七字字称为七言绝句。
近体诗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五字称为五言律诗,每句七字称为七言律诗。
特点:讲求严格的格律。
近体诗有四项基本要求:一是句数、字数有规定;二是按规定的韵部押韵;三是上句和下句各字之间要求平仄对立和相粘;四是规定某些句子之间用词要对仗,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
诗歌的发展历程

诗歌的发展历程诗歌是一种以语言为媒介表达情感、思想和美感的文学形式。
它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记录了人类的历史、文化和情感,是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诗歌的发展历程,从古代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展示出诗歌在不同时期和地域的特点和风格。
一、古代诗歌的发展古代诗歌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起源。
最早的诗歌形式是口头传承的民间歌谣,它们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人们的喜怒哀乐。
随着文字的出现,人们开始将歌谣记录下来,形成了最早的诗歌作品。
古代诗歌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古代诗歌的起源:古代诗歌起源于神话传说和宗教仪式。
例如,中国古代的《诗经》就是最早的诗歌总集,它记录了周朝时期的歌谣和赋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
2. 古代诗歌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古代诗歌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形式。
例如,中国的汉赋、唐诗,以及古希腊的史诗等,都是古代诗歌的杰作。
这些诗歌作品以丰富的想象力、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脱颖而出,成为后世的经典之作。
3. 古代诗歌的传播:古代诗歌的传播主要依靠文人墨客的口耳相传和手抄手写。
在中国,诗歌的传播得到了皇帝和贵族的赏识和支持,他们经常邀请文人来宴会上吟诗作对,以展示自己的才华。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诗歌则通过剧场演出和公共场合的朗诵来传播。
二、现代诗歌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现代诗歌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和风格。
现代诗歌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浪漫主义时期:19世纪初,浪漫主义运动兴起,诗人们开始追求自由、激情和个性化的表达方式。
他们以个人情感和幻想为主题,反对传统的规范和束缚。
例如,英国的济慈和德国的歌德等诗人,都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2. 现代主义时期:20世纪初,现代主义运动崛起,诗人们开始追求形式上的创新和语言上的突破。
他们以破碎的叙事结构、意象的碎片化和语言的重构为特点,挑战传统的诗歌形式和规范。
例如,美国的艾略特和法国的布列松等诗人,都是现代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诗歌发展脉络(简史)

名句积累
作者 王勃 王维 李白 杜甫 韩愈 贾岛 白居易 作品 名句 《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终南别业》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将进酒》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春雪》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题诗后》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琵琶行》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已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八、近代(1840-1919)
近代诗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到1919年五四运动 兴起前为止,将近100年左右的诗歌。它代表了一个历史 时期即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诗歌,也是从 传统的古典诗歌到现代意义的新诗的过渡,反映了新 的思想文化和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富有时代精 神。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六、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现实 主义文学与其他流派文学
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欧洲文学重要的转折期,浪漫主义文 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德国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发源地。海涅是当时德国杰出的浪 漫主义诗人,后期作品转向了革命民主主义。 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成就最高,“湖畔派”三诗人华兹华 斯、柯尔律治和骚塞是第一代浪漫主义的代表,这派诗人中最 出名的是华兹华斯。 而随着欧洲民主主义运动的不断高涨,拜伦、雪莱和济慈 等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大大提升了诗歌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 上也有重大的突破。他们将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高峰。 俄罗斯伟大的诗人普希金在浪漫主义中渗透着革命热情, 不但是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也实现了俄国文学真正的民 族化,他的《叶甫盖尼· 奥涅金》更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 之作。
四、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的起源发展
中国古代诗歌有两个源头,一个是现实主义的《诗经》,一个是浪漫主义的《离骚》。
诗歌从最初的4言发展到汉末出现五言诗歌,曹操是四言到五言过度期的著名诗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言诗歌长足发展,出现了建安七子、陶渊明等诗人群体。
隋唐时期,国家安定,实行科举考试,人民文化素养和文化水平逐步提高,诗歌创作迎来了一个巅峰级高潮,出现了一大批杰出诗人,对中华文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诗歌创作也进一步发展,七言诗歌成为主流,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思想更加深刻,感情更加细腻。
五代时期,国家混乱,诗歌进入低潮,宋朝安逸富庶,文人地位提升,诗歌发展又步入一个高峰,宋诗之外,宋词的创作成为诗歌领域里面的新秀。
元明清诗歌创作虽也丰富,但是没有突破唐诗宋词的境界水平。
后来文化改革,提倡白话,产生了新诗,如今诗歌处于一个低潮。
我国古典诗歌可分为哪几个时期?分别有何特点?
我国的古典诗歌的分期大致与我国的历史分期一致,即:先秦时期,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唐朝时期,宋朝时期,元朝时期,明清时期。
我国先秦时期诗歌的主要特点:
(1)语言简洁朴素;(2)大多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社会内容;(3)赋、比、兴等各种修辞手法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诗风均已出现;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的主要特点:
(1)大多辞藻华丽、铺排讲究;(2)形式更加多样,且部分朝形式主义方向发展,近体诗出现;(3)清新的玄言、山水、田园诗得到发展;
唐朝时期诗歌的主要特点:
(1)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之高妙,达到我国诗歌的最高峰;(2)诗歌反映了更加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3)诗人众多,群星灿烂;
宋朝诗歌的主要特点:
(1)一种新的诗歌形式---词,逐渐取代了原来古体诗、近体诗的正统地位;(2)词的发展比诗反映了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
元代诗歌的主要特点:
(1)诗词等传统诗歌逐渐开始走向衰落,又一种新的与戏剧相关联的诗歌形式---元曲出现并得到空前发展;(2)元诗歌的思想性与艺术性比之唐宋都相去甚远;
我国明清诗歌的主要特点:
(1)应制、应酬之作空前繁盛;(2)整体来说,古典诗歌发展走向衰落;
汉乐府诗代表作是什么?
《木兰辞》
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zhù)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kè hán)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wèi)市鞍(ān)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 jiān)。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啾(jiū jiū)。
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若飞。
朔(shuò)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qiáng)。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āng);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huò huò)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zhuó)我旧时裳(cháng)。
当窗理云鬓(bìn),对镜帖(tiē)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bàng)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孔雀东南飞》这首叙事诗共356句,1780个字,故事完整,语言朴素,人物性格鲜明突出,结构紧凑完整,结尾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是汉乐府民歌的杰作。
“五四”以来,被改编成各种剧本,搬上舞台。
诗经表作
蒹葭--《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qī),白露未晞(xī)。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éi)。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关雎--《诗经·国风·周南》
关关雎鸠⑴,在河之洲⑵。
窈窕淑女⑶,君子好(hǎo)逑⑷。
参差荇菜⑸,左右流之⑹。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⑺。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⑻。
悠哉悠哉⑼,辗转反侧⑽。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⑾。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⑿。
窈窕淑女,钟鼓乐(lè)之。
屈原,他创作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
唐诗特点?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
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
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
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
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
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
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
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
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
但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这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很大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