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课程考核试卷A卷2011-6-13(答案+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A4纸版-同济大学课程考核试卷(A卷)--答案

A4纸版-同济大学课程考核试卷(A卷)--答案

同济大学课程考核试卷(A卷)2013 —2014 学年第一学期命题教师签名:审核教师签名:课号:课名:网络与通讯系统考试考查:考试此卷选为:期中考试( )、期终考试(√)、重考( )试卷年级专业学号姓名得分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5分)1、计算机网络的带宽是指网络可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即每秒多少比特。

(对)2、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工作。

(对)3、RIP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链路状态而非基于距离的路由选择协议。

(错)4、双绞线是目前带宽最宽、信号传输衰减最小、抗干扰能力最强的一类传输介质。

(错)5、在五层结构的网络架构中透明传输属于数据链路层要完成的工作。

(对)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10分)1、为了能使模拟电话公共交换网实现计算机之间的远程通信,必须将计算机需要发送的数字信号变换成能在电话公共交换网上传输的模拟信号。

2、信道复用技术包括时分复用、频分复用、波分复用等复用技术。

(填码分复用也可)3、10M以太网使用的编码是曼彻斯特码。

4、某B类网段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该字网段最大可容纳254 主机。

5、对每个经过路由器的IP报文,路由器都会对其头部的TTL字段进行减 1 运算,如果运算结果为0 ,路由器将丢弃该IP报文。

6、要把学校里行政楼和实验楼的局域网进行互联,应选择路由器(填写互联设备)。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选项中,属于IP协议基本功能的是 D 。

(A) 流量控制(B) 寻址与路由(C) 分段与重组(D) B和C (E) A和B2、MAC地址长度为 C 位。

(A) 24 (B) 32 (C) 48 (D) 1283、网络协议三要素为 C 。

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C:语法、语义、同步D:编码、控制信息、同步4、POP3是Internet中 A 服务所使用的协议。

(A) 电子邮件(B) WWW (C) BBS (D) FTP5、OSI中,实现系统间二进制信息块的正确传输,为上一层提供可靠、无错误的数据信息的协议层是 B 。

(完整)同济大学c++A卷答案

(完整)同济大学c++A卷答案

(完整)同济大学c++A卷答案同济大学课程考核试卷(A卷答案)命题教师签名: 审核教师签名:课号:课名:C++语言考试考查:考查此卷选为:期中考试( )、期终考试(√)、重考( )试卷年级专业学号姓名得分一、选择填空(30分)1)以下标识符中,( D )是C/C++合法的标识符.A、@xB、charC、x>yD、p_12)以下常量中不是字符型常量的是( D )。

A、‘\x44’B、‘\t'C、‘a’D、”b"3)关于编译预处理命令的描述中,(A)是正确的。

A、编译预处理命令是在编译之前被处理的命令。

B、编译预处理命令中的“#”号可以省略。

C、一条文件包含命令中能包含多个文件。

D、带参数的宏定于不属于编译预处理命令。

4)若有int x=13,y=5;则表达式++x,y+=2,x/y的值为(B )。

A、1B、2C、0D、135)设整型变量x、y、a、b、c、d均为1,则表达式(x=a==b)||(y=c>d)运算后,x、y的值分别为( D ).A、0,0B、0,1C、1,0D、1,16)设有定义语句:int a=5,b,&c=a,*p=&a;下列语句中,不能将变量a的值赋给变量b的是( D )。

A、b=*&a;B、b=*p;C、b=c;D、b=*a;7)对于int (*p)[10];的描述,( A )是正确的。

A、p是一个指向数组的指针,所指向的数组有10个int型元素。

B、p是一个指向某数组中第10个元素的指针,该元素是int型变量。

C、p[10]表示某个数组的第10个元素的值。

D、p是一个具有10个元素的指针数组,每个元素是一个int型指针;8)若有下列定义:int a[3][4];int *p;以下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A )。

A、p=a B、p=a[0]C、p=&a[0][0]D、p=*(a+1)9)下列语句中,不正确的是( A )。

A、char s[10];s="abcdefg";B、char *p;p=”abcdefg";C、char s[10]= "abcdefg";D、char s[]= {”abcdefg"};10)下列叙述中,( A )是错误的。

同济大学课程考核试卷A卷

同济大学课程考核试卷A卷

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期末考试卷(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得分课程名称操作系统课程性质(专业必修)学生姓名学号学生系别专业年级班级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是(A)A. 控制和管理系统内的各种资源,有效地组织多道程序的运行B. 提供用户界面,方便用户使用C. 提供方便的可视化编辑程序D. 提供功能强大的网络管理工具2. 进程控制块是描述进程状态和特性的数据结构,一个进程(D)。

A. 可以有多个进程控制块B. 可以和其他进程共用一个进程控制块C.可以没有进程控制块D. 只能有惟一的进程控制块3. 若当前进程因时间片用完而让出处理机时,该进程应转变为( A)状态。

A. 就绪B. 等待C. 运行D.完成4. 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最优适应分配算法要求对空闲区表项按( D)进行排列。

A. 地址从大到小B.地址从小到大C. 尺寸从大到小D.尺寸从小到大5. 在请求分页系统中,LRU算法是指(B)。

A. 最早进入内存的页先淘汰B. 近期最长时间以来没被访问的页先淘汰C. 近期被访问次数最少的页先淘汰D. 以后再也不用的页先淘汰6. 文件系统采用二级目录结构,这样可以(D )。

A.缩短访问文件存储器时间B.实现文件共享C.节省主存空间D.解决不同用户之间的文件名的冲突问题7. 下列操作系统强调交互性的系统是(B)。

A. 批处理系统B. 分时系统C. 实时系统D. 网络操作系统8. 虚拟存储的基础是程序局部性理论,它的基本含义是( B )。

A.代码的顺序执行B.程序执行时对内存访问的不均匀性C.变量的连续访问D.指令的局部性9. 磁盘上的文件是以( A )为单位读写的。

A. 块B. 记录C. 区段D. 页面10. 下面的叙述中,(D)不是设备管理中引入缓冲机制的主要原因。

A.缓和CPU和I/O设备间的速度不匹配问题B.减少对CPU的中断频率和放宽对CPU响应时间的限制C.提高CPU和I/O设备间的并行性D.节省系统内存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通常,线程的定义是进程中可执行单元。

2011-2012年A卷

2011-2012年A卷

同济大学课程考核试卷(A卷)2011 —2012学年第一学期命题教师签名:审核教师签名:课号:03117 课名:土力学A 考试(√)考查()此卷选为:期中考试( )、期终考试(√)、重考( )试卷,开卷()、闭卷(√)任课老师:赵春风、蒋明镜、艾智勇、姚笑青、张宏鸣、钱建固、梁发云、冯世进、贾敏才年级专业学号姓名得分一、选择题(20分)(C)1. 土的三相比例指标中,全部属于试验指标的是:A、密度,干密度;B、含水率,干密度;C、土粒比重,密度;D、土粒比重,饱和度。

(D)2. 二种砂土相比较,孔隙比e小的砂土的密实度是:A、较密实;B、较疏松;C、密实度相同;D、不能判定。

( C )3. 在同样荷载强度作用时,基础的宽度也相同,则荷载在基础中心点下的影响深度最大的是:A、方形基础;B、矩形基础;C、条形基础;D、都有可能。

( B )4. 饱和土中某点的有效应力为σ',土颗粒间的接触应力为σs,则有:A、σ'>σs;B、σs>σ';C、σ'=σs;D、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公式仅适用于砂土。

(C)5. 关于抗剪强度,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抗剪强度与总应力有唯一的对应关系,与有效应力之间没有唯一的对应关系;B、抗剪强度与总应力和有效应力之间都没有唯一的对应关系;C、抗剪强度与有效应力有唯一的对应关系,与总应力之间没有唯一的对应关系;D、抗剪强度与总应力和有效应力之间都有唯一的对应关系。

(D)6.已知某土样高度为L、饱和重度为γsat , 试验的水头差为Δh,则土样发生流砂的条件是:A、Δh>Lγsat /γw;B、Δh <Lγsat /γw;C、Δh >L(γsat- γw);D、Δh >L(γsat- γw )/γw。

(B)7.下列土的模量可通过现场载荷试验p-s曲线上求得的是:A、压缩模量;B、变形模量;C、弹性模量;D、变形模量和弹性模量。

同济大学线性代数期末考试试题(多套)

同济大学线性代数期末考试试题(多套)

(B) 向量组 β + α1 ,α2 ,α3 线性无关.
(C) β 由α1 ,α2 ,α3 线性表示的表达式唯一.
(D) 向量组 β − α1 ,α1 + α2 ,α1 + α3 线性相关.
8、设 A 为 n 阶方阵,已知 R( A) = n ,则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 的列向量组一定是线性无关的. (B) A 的特征值一定都不等于零. (C) A 一定有 n 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化为标准型.
六、(14 分)设V 为所有 2 阶方阵在矩阵的加法和数乘下构成的线性空间.定义V 上的变换 T
如下:
对任意
X
∈V
,T
(X
)
=
AX

XT
A ,其中
A
=
⎛1
⎜ ⎝
−2
2 1
⎞ ⎟ ⎠

XT
表示
X
的转置矩阵.
(1). (6 分)证明 T 是V 上的一个线性变换;
(2).
(8
分)求 T
在V
的基 E11
量.
(2). 用正交变换将此二次型化为标准型.
六、(12 分)
设 a1, a2 , a3 为 3 维线性空间V 的一组基, V 上的线性变换 T 在 a1, a2 , a3 下的矩阵为
⎛1 2 4⎞
A
=
⎜ ⎜⎜⎝
0 0
1 2
0 1
⎟ ⎟⎟⎠
(1). 求线性变换 T 在V 的基 a1, a1 + a2 , a1 + a3 下的矩阵; (2). 试证V 中不存在一组基使 T 在该基下的矩阵为对角阵.

(C).当 r < s 时,向量组(I)必线性相关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考试试题pdf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考试试题pdf

A. ( f (b) − f (a))( g(b) − g(a)) < 0
B.
f '(x) g '(x) < 0
C. ∫ f (x)dx∫ g(x)dx < 0
b
b
D. ∫a f (x)dx∫a g(x)dx < 0
9) If F (x) is an antiderivative of f (x) , C is any constant, then ____ is correct.
A. F (x) = C∫ f (x)dx
C. F '(x) = f (x) +C
x
∫ B. F (x) = f (x)dx C
D. F (x) = lim f (x + h) − f (x)
h→∞
h
10) a and b are in the domains of f (x) and g(x) , then ___ is correct.
7) If l= im f (x) li= m f '(x) 0, lim f ''(x) ≠ 0 but exists, then ________.
x→a
x→a
x→a
A. lim f (x) = 0, x→a f '(x)
B. lim f (x) ≠ 0 but exists, x→a f '(x)
C. lim f (x) = ∞, x→a f '(x)
D. lim f (x) ≠ ∞ but does not exist. x→a f '(x)
8) If f (x) is a continuous on interval [a,b], then in [a,b], f (x) at least have_ __

同济大学课程考核试卷(A卷)

同济大学课程考核试卷(A卷)

同济大学课程考核试卷(A卷)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命题教师签名:审核教师签名:课号:102214课名: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考试考查:考试此卷选为:期中考试( )、期终考试( ■ )、重考( )试卷年级专业学号姓名得分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 按敏感元件与被测对象之间的能量关系,传感器可分为(D )传感器。

A.温度型和速度型B.物性型和结构型C.机械型和电子型D.能量转换型和能量控制型2. 二阶传感器系统中,属于其动态特性的表征参数是(C )。

A.线性度B.灵敏度C.超调量D.漂移3. 为了减小非线性误差,采用差动变隙式电感传感器,其灵敏度和单线圈式传感器相比,( D )。

A. 降低二倍B. 降低一倍C. 提高二倍D. 提高一倍4. 电感式传感器采用变压器式交流电桥作为测量电路时,如想分辨出衔铁位移的方向,则应在电路中加(C )电路。

A.加法器B.检波C.相敏检波D.鉴频5. 若两个应变量变化完全相同的应变片接入测量电桥的相对桥臂,则电桥的输出将(A )。

A.增大B.减小C.不变D.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6. 压电传感器的等效电路,(D )。

A.可以等效为电压源,不可等效为电荷源B.可以等效为电压源,不可等效为电荷源C.既不可等效为电压源,也不可等效为电荷源D.既可等效为电压源,也可等效为电荷源7. 电涡流在金属导体中的形成范围为(D )A.传感器线圈外径附近B.传感器线圈内径附近C.表面D.表面且传感器线圈外径附近8. 光电耦合器件由发光元件和光电接收元件组成,(C )。

A. 可实现电路隔离,不可进行电平转换B. 不可实现电路隔离,可进行电平转换C. 可实现电路隔离,可进行电平转换D. 不可实现电路隔离,不可进行电平转换9. 压电陶瓷与天然石英的压电性能比较,通常(A )。

A.压电常数大,居里点低B.压电常数小,居里点高C.压电常数大,居里点高D.压电常数和居里点都差不多10. 应变式传感器用电桥做转换电路,理论上电桥输出带有非线性误差的是(A )A.单臂电桥B.半桥C.全桥D.半桥和全桥11. 对热电耦传感器,形成热电势的必要条件是:( A )A.两种导体材料不同;节点所处的温度不同B.两种导体材料相同;节点所处的温度不同;C.两种导体材料不同;节点所处的温度相同D.两种导体材料相同;节点所处的温度相同12. 在差动变压器实验中,当衔铁过零位时,输出电压( D )。

试卷A卷答案

试卷A卷答案

同济大学课程考核试卷(A 卷)答案2006— 2007学年第一学期命题教师签名: 审核教师签名:课号: 课名:工程力学 考试考查:此卷选为:期中考试( )、期终考试( )、重考( )试卷年级 专业 学号 姓名 得分一、 填空题(每题5分,共30分)1刚体绕O Z 轴转动,在垂直于转动轴的某平面上有A ,B 两点,已知O Z A =2O Z B ,某瞬时a A =10m/s 2,方向如图所示。

则此时B 点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要在图上表示出来)。

答:5m/s 2 ;[4分]与O z B 成60度角。

[5分]2刻有直槽OB 的正方形板OABC 在图示平面内绕O 轴转动,点M 以r =OM =50t 2(r 以mm 计)的规律在槽内运动,若t 2=ω(ω以rad/s 计),则当t =1s 时,点M 的相对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牵连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

科氏加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方向应在图中画出。

答:0.1m/s 2;1.6248m/s 2。

22.0m/s 2(图略) ; [4分]方向垂直OB ,指向左上方。

[5分]3质量分别为m 1=m ,m 2=2m 的两个小球M 1,M 2用长为L 而重量不计的刚杆相连。

现将M 1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且M 1M 2与水平面成︒60角。

则当无初速释放,M 2球落地时,M 1球移动的水平距离为______________。

(1)3L; (2)4L; (3)6L; (4)0。

答:(1)。

4已知OA =AB =L ,ω=常数,均质连杆AB 的质量为m ,曲柄OA ,滑块B 的质量不计。

则图示瞬时,相对于杆AB 的质心C的动量矩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122ωmL L C =,(顺时针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济大学课程考核试卷(A 卷) 2010 — 2011 学年第 二 学期命题教师签名: 审核教师签名:课号:031128课名: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 考试( √ )考查( )此卷选为:期中考试( )、期终考试(√)、重考( )试卷,开卷( )、闭卷( √ )年级 专业 学号 姓名 得分一、 选择题(可单选,也可多选)(30分,每题1.5分):评分标准:错选不得分(如答案是AB ,考生选择ABC ),漏选少得分(如答案AB ,考生选择A ,则得0.75分)1、连续梁、板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内力时,截面的相对受压区高度ξ应满足(B )A 、b ξξ≤B 、35.0≤ξC 、b ξξ>D 、35.0>ξ 2、关于折算荷载的叙述,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 D ) A 、为了考虑支座抵抗转动的影响,采用增大恒载和相应减少活荷载的办法来处理B 、对于板,其折算荷载取:折算恒载q g g 21+=',折算活载q q 21=' C 、对于次梁,其折算荷载取:折算恒载q g g 41+=',折算活载q q 43='D 、对于主梁,其折算荷载按次梁的折算荷载采用3、塑性铰的转动限度不取决于 ( D ) A 、钢筋种类 B 、配筋率 C 、混凝土的极限压缩变形 D 、截面的尺寸4、关于塑性铰线法的基本假定,下列哪项不属于其中 ( C ) A 、形成塑性铰线的板是机动可变体系(破坏机构) B 、分布荷载下,塑性铰线为直线C 、板真实存在多种可能的塑性铰线形式D 、塑性铰线上的扭矩和剪力为零,只存在一定值的极限弯矩5、在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中,对于次梁的计算与构造,下列叙述哪一个不正确 ( D ) A 、承受正弯矩的跨中截面,次梁按T 形截面考虑B 、承受负弯矩的支座截面, T 形翼缘位于受拉区,按宽度等于梁宽b 的矩形截面计算C 、次梁可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进行内力计算D 、次梁的高跨比为1/8~1/14,一般不必进行使用阶段的挠度和变形验算6、当厂房的长度或宽度过大时,为防止温度变化在结构中产生温度应力使厂房开裂,应设置横向或纵向________将结构分成不同的温度区段。

(A)A、伸缩缝B、沉降缝C、抗震缝D、施工缝7、吊车垂直轮压可引起作用在牛腿顶面上的垂直荷载D max、D min以及吊车横向水平制动时在排架上产生的水平荷载T max。

对于多台吊车,计算时考虑将求得的上述3个荷载乘以一荷载折减系数,该系数:(ABC)A、与参与组合的吊车台数有关B、与吊车的工作级别有关C、该系数小于1D、该系数与排架类型(如等高或不等高)有关8、单层厂房进行荷载效应组合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D)A、吊车水平荷载有2个方向,每次只选择其中一项参加组合B、有吊车水平荷载时,必有垂直荷载C、有吊车垂直荷载时,必有水平荷载D、风有左来风和右来风,每次只选择其中一项参加组合9、关于吊车梁所受的荷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D)A、吊车梁除承受自重和吊车轨道的自重外,主要承受吊车传来的荷载B、吊车的荷载是一组移动的集中荷载C、需要考虑吊车荷载的动力作用D、吊车荷载是重复荷载,需要考虑吊车梁的疲劳问题10、单层厂房柱设计时,根据不同配筋条件下柱截面的M-N相关关系曲线,可以得到如下四条规则:(1)、大偏压,M不变时,N越小,A s越大(2)、大偏压,N不变时,M越大,A s越大(3)、小偏压,M不变时,N越大,A s越大(4)、小偏压,N不变时,M越大,A s越大由以上规则,如果我们选取以下的不利内力:最大轴力N max及相应的最大正弯矩M max或最大负弯矩-M max,则是依据以上四条规则中的哪一条?(C)A规则(1)B规则(2)C规则(3)D规则(4)11、框架的变形特点是:(C)A、以弯曲变形为主B、以剪切变形为主C、以杆件弯曲为主D、以弯剪变形为主12、根据需要,当房屋设变形缝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沉降缝可兼作伸缩缝B、伸缩缝可兼作沉降缝C、基础可分开D、基础可不分开13、一般情况下,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可_________。

(A)A、视为刚接B、视为铰接C、视为半铰接D、现场连接14、计算框架梁截面惯性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边框架梁惯性矩大于中框架梁B、边框架梁惯性矩等于中框架梁C、装配整体式梁惯性矩大于装配式梁D、装配整体式梁惯性矩等于装配式梁15、当上层层高变大时,本层柱反弯点的位置会出现下列何种情况? (A)A、上移B、不变C、下移D、不能确定16、当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不重合时,会引起结构何种反应?(B)A、振动B、平动反应C、扭转反应D、沿主轴方向振动17、在水平荷载的作用下,筒体结构的水平侧移为(C)A、弯曲型B、剪切型C、弯剪型D、不一定18、侧向力在各榀抗侧力结构中的分配是按(D)分配。

A、重量B、截面积C、惯性矩D、抗侧刚度19、在无抗震设防要求的地区,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从高到低依次为(D)A、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中筒结构B、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筒中筒结构C、筒中筒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D、筒中筒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20、大开口剪力墙又称为(C)A、联肢剪力墙B、双肢剪力墙C、壁式框架D、扁式框架二、填空题(26分,每题2分)评分标准:每题2分,共n个空格,则一个空格2/n分。

1、求某一支座截面最大负弯矩时,活荷载应该在该支座左右两跨布置,然后隔跨布置。

2、为防止斜裂缝引起的局部破坏,应在主梁承受次梁传来的集中力处设置附加横向钢筋,将集中荷载有效地传递到主梁上部区域。

3、无梁楼盖中,在柱的上端设置柱帽、托板,可以减小板的挠度,提高板柱连接处的冲切承载力。

4、板式楼梯中的平台梁,承受梯段板、平台板传来的均布荷载和平台梁自重,可按简支的倒L形梁计算。

5、单层厂房的支撑系统包括:屋盖支撑和_柱间支撑__。

其中屋盖支撑又分为_上弦横向水平支撑_、_下弦横向水平支撑_、纵向水平支撑__、_垂直支撑_、_系杆__。

6、在厂房的尽端,横向定位轴线应与山墙内皮重合,并将山墙内侧第一排柱子中心线内移600mm,以保证_抗风柱、山墙不和端部屋架的位置冲突。

7、如果牛腿局部受压破坏验算不满足,请给出二个使之满足的办法:(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大局部受压面积,提高混凝土强度,增设钢筋网片(回答其中2个即可)8、通常在进行框架结构的分析时,都假定楼板_在其平面内的刚度为无穷大。

9、在侧向荷载(风、地震)作用下,如果__结构的刚度中心与侧向力作用线不重合_,结构就会产生扭转变形。

10、框架的平面布置方案可分为_横向框架_承重、_纵向框架_承重和__纵横向框架混合__承重等几种类型。

11、建筑结构平面不规则可分为 扭转不规则、凹凸不规则、楼板局部不规则 。

12、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应对框架所受的剪力进行 调整 。

13、筒体结构的剪力滞后与 梁宽、荷载、弹性模量及侧板与翼缘的相对刚度 等因素有关。

三、简答题(10分,每题5分)评分标准:请批卷老师试答题要点酌情给分。

1、试简要叙述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多层建筑结构设计相比有那些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2、叙述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采用分层法计算时的主要步骤。

四、计算题:评分标准:每步得分详下。

在每一步中,如方法正确,但计算错误,则得一半分。

1、(10分)一两跨连续梁,计算跨度相等,m 0.40=l ,承受均布荷载总设计值25kN/m (包括自重),截面尺寸150mm ⨯350mm ,m m 35=s a 。

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C20(6.9=c f N/mm 2,27.1=t f N/mm 2,0.11=α)、HRB335级受力纵筋(300=y f N/mm 2,550.0=b ξ,2mm 804=S A )。

现认为该梁抗剪满足要求,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进行设计,得中支座负弯矩配筋为218,试问:(1)支座弯矩的调幅值是多少? (2)试分析此设计是否恰当。

As=2 18解:(1)315353500=-=-=s a h h mm01077.03151505090=⨯==bh A s ρ 337.06.90.130001077.01=⨯⨯=⋅=c yf f αρξ550.0=<b ξ(至此3分)()()280.0337.05.01337.05.01=⨯-⨯=-=ξξαsm kN bh f M c s ⋅=⨯⨯⨯⨯==0.403151506.90.1280.02201αα (至此5分)按弹性方法:()m kN l q g M B ⋅=⨯⨯-=+-=50425125.0125.022(至此7分)∴调幅系数:%20%10050.4050=⨯-=M β(至此8分)(2)∵35.0337.0<=ξ,%25<M β,满足弯矩调整的原则∴该设计合理。

(至此10分)2、(10分)利用反弯点法求下图框架的弯矩图,并求底层左边柱的轴力。

i b =3i c 。

(杆旁矩形块内为该杆的相对线刚度。

)F=300kNbbbF=200kNF=100kNbbb解:00As=804mm 257544019238357544014729316555110165165275275300600600kN500kN300kN层剪力(至此7分)底层左边柱的轴力=(110+165)/4.5+(440+293)/4.5+(575+383)/4.5 =437kN (拉力)(至此10分)3、(14分)某单跨单层厂房,跨度24米,柱距6m ,设计时考虑2台工作级别为A4,20/5吨四轮桥式软钩吊车,查吊车产品目录得:吊车宽 B=5600mm 轮距 K=4400mm吊车最大轮压 P max =202kN 吊车最小轮压 P min =60kN 小车重g=77.2kN 求:(1)排架柱承受的最大吊车竖向荷载D max ,最小吊车竖向荷载D min 。

(计算时考虑荷载分项系数1.4和多台吊车的荷载折减系数0.9)(2)最大横向水平荷载T max 。

计算时考虑荷载分项系数1.4和多台吊车的荷载折减系数0.9。

(每个车轮传给吊车梁的水平力为T = 0.10(Q + g)/4,其中Q 为起重量,Q=200kN ,g 为小车重)(3)若D max 和D min 作用点至排架下柱中心线的距离e 4=500mm ,则根据(1)的结果,求D max 和D min 作用在柱上的弯矩。

解:支座反力影响线如下图所示:(至此6分)(1)D max k =Pmax ·Σy i =202(1+4.8/6+1.6/6+0.4/6)=202x12.8/6=430.9kN D min k =Pmin ·Σy i =60(1+4.8/6+1.6/6+0.4/6)=60x12.8/6=128kN D max =0.9x1.4x430.9=542.9kND min =0.9x1.4x128=161.3kN (至此10分) (2)T=0.10(200+77.2)/4=6.93kNT max k = T ·Σy i =6.93x(1+4.8/6+1.6/6+0.4/6)=14.8kN T max =0.9x1.4x14.8=18.6kN (至此12分) (3)Mmax=Dmax ·e4=542.9x0.5=271.5kN ·mMmin=Dmin ·e4=161.3 x0.5=89.7 kN ·m (至此14分)附加题(5分)如图所示剪力墙结构,已知墙(1)的抗侧刚度为weq c I E D =1,求合理的墙(2)抗侧刚度2D 以及两片剪力墙各承受多少剪力?解:(1) 应选择墙(2)的抗侧刚度使结构不发生扭转15521⨯=⨯D D33112weq c I E D D ==(至此3分)(2) 水平力按抗侧刚度分配 75432111==+=P P D D D V kN (至此4分)25412122==+=P P D D D V kN (至此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