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课程考核试卷(A卷)
理论力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同济大学课程考核试卷(A 卷)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命题教师签名:审核教师签名: 课号:课名:工程力学考试考查:此卷选为:期中考试()、期终考试()、重考()试卷 年级专业学号姓名得分=10m/s 2,成60度mm 计)2_;计的刚当无初B 的12C5均质细杆AB 重P ,长L ,置于水平位置,若在绳BC 突然剪断瞬时有角加速度?,则杆上各点惯性力的合力的大小为_gPL 2α,(铅直向上)_,作用点的位置在离A 端_32L_处,并在图中画出该惯性力。
6铅垂悬挂的质量--弹簧系统,其质量为m ,弹簧刚度系数为k ,若坐标原点分别取在弹簧静伸长处和未伸长处,则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可分别写成_0=+kx x m _和_mg kx x m =+ _。
二、计算题(10分)图示系统中,曲柄OA 以匀角速度?绕O 轴转动,通过滑块A 带动半圆形滑道BC 作铅垂平动。
已知:OA?=?r?=?10?cm ,??=?1?rad/s ,R?=?20?cm 。
试求??=?60°时杆BC 的加速度。
解:动点:滑块A ,动系:滑道BC ,牵连平动 由正弦定理得: 34.34=βcm/s 55.566.115sin 2r =︒=AA v v [5分]向ζ方向投影:2cm/s 45.7=[10分]三、计算题(15分)图示半径为R 的绕线轮沿固定水平直线轨道作纯滚动,杆端点D 沿轨道滑动。
已知:轮轴半径为r ,杆CD 长为4R ,线段AB 保持水平。
在图示位置时,线端A 的速度为v ,加速度为a,铰链C 处于最高位置。
试求该瞬时杆端点D 的速度和加速度。
解: 轮C 平面运动,速度瞬心P 点CO [8分](1) 物块下落距离时轮中心的速度与加速度; (2) 绳子AD段的张力。
解:研究系统:T 2-T 1=ΣW i223C v m +21J C ω2+21J B ω2+221A vm =m 1gs [5分] 式中:2321r m J C =,22ρm J B =代入得:v C =23222113222r m ρm R m gsm r++[7分]式两边对t 求导得:a C =23222113222r m ρm R m grRm ++[10分]对物A:m a=ΣF ,即:m 1a A =m 1g -F AD F AD =m 1g -m 1a A =m 1g -ra R m C⋅1[15分][15六、计算题(15分)在图示系统中,已知:匀质圆柱A 的质量为m1,半径为r ,物块B 质量为m 2,光滑斜面的倾角为?,滑车质量忽略不计,并假设斜绳段平行斜面。
file_5174fb699d910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英语版

9) If F ( x) is an antiderivative of f ( x) , C is any constant, then _B___ is correct. A. F ( x) = C ∫ f ( x)dx C. F '( x) = f ( x) +C B. F ( x) = ∫ f ( x)dx
If f ( x) = e x , then
∫
f '(ln x) dx = _|x|+C___________. x
d2 f 1 −2sin x = − + f ( x) ln(cos x) + tan x , then 7) = 2 2 dx cos x cos3 x
If F ( x), f ( x), g ( x), h( x) are continuous in (−∞, ∞) . g ( x) ≤ f ( x) ≤ h( x) with
Increasing intervals: ( 5)
3 + 33 −3 + 33 , 0 ), ( , +∞) 4 4
= we have: a)
dy dt
(3 marks) Write out the concave up and concave down intervals of f ( x)
∫ f ( x)dx∫ g ( x)dx < 0
∫
b
a
f ( x)dx ∫ g ( x)dx < 0
a
b
2008-2009 学年第一学期《高等数学 D(英语) 》期末考试试卷(A 卷)--2
2. Fill in the blanks (10 marks)
1)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考试试题pdf

A. ( f (b) − f (a))( g(b) − g(a)) < 0
B.
f '(x) g '(x) < 0
C. ∫ f (x)dx∫ g(x)dx < 0
b
b
D. ∫a f (x)dx∫a g(x)dx < 0
9) If F (x) is an antiderivative of f (x) , C is any constant, then ____ is correct.
A. F (x) = C∫ f (x)dx
C. F '(x) = f (x) +C
x
∫ B. F (x) = f (x)dx C
D. F (x) = lim f (x + h) − f (x)
h→∞
h
10) a and b are in the domains of f (x) and g(x) , then ___ is correct.
7) If l= im f (x) li= m f '(x) 0, lim f ''(x) ≠ 0 but exists, then ________.
x→a
x→a
x→a
A. lim f (x) = 0, x→a f '(x)
B. lim f (x) ≠ 0 but exists, x→a f '(x)
C. lim f (x) = ∞, x→a f '(x)
D. lim f (x) ≠ ∞ but does not exist. x→a f '(x)
8) If f (x) is a continuous on interval [a,b], then in [a,b], f (x) at least have_ __
同济大学课程考核试卷(A卷)

同济大学课程考核试卷(A卷)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命题教师签名:审核教师签名:课号:102214课名: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考试考查:考试此卷选为:期中考试( )、期终考试( ■ )、重考( )试卷年级专业学号姓名得分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 按敏感元件与被测对象之间的能量关系,传感器可分为(D )传感器。
A.温度型和速度型B.物性型和结构型C.机械型和电子型D.能量转换型和能量控制型2. 二阶传感器系统中,属于其动态特性的表征参数是(C )。
A.线性度B.灵敏度C.超调量D.漂移3. 为了减小非线性误差,采用差动变隙式电感传感器,其灵敏度和单线圈式传感器相比,( D )。
A. 降低二倍B. 降低一倍C. 提高二倍D. 提高一倍4. 电感式传感器采用变压器式交流电桥作为测量电路时,如想分辨出衔铁位移的方向,则应在电路中加(C )电路。
A.加法器B.检波C.相敏检波D.鉴频5. 若两个应变量变化完全相同的应变片接入测量电桥的相对桥臂,则电桥的输出将(A )。
A.增大B.减小C.不变D.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6. 压电传感器的等效电路,(D )。
A.可以等效为电压源,不可等效为电荷源B.可以等效为电压源,不可等效为电荷源C.既不可等效为电压源,也不可等效为电荷源D.既可等效为电压源,也可等效为电荷源7. 电涡流在金属导体中的形成范围为(D )A.传感器线圈外径附近B.传感器线圈内径附近C.表面D.表面且传感器线圈外径附近8. 光电耦合器件由发光元件和光电接收元件组成,(C )。
A. 可实现电路隔离,不可进行电平转换B. 不可实现电路隔离,可进行电平转换C. 可实现电路隔离,可进行电平转换D. 不可实现电路隔离,不可进行电平转换9. 压电陶瓷与天然石英的压电性能比较,通常(A )。
A.压电常数大,居里点低B.压电常数小,居里点高C.压电常数大,居里点高D.压电常数和居里点都差不多10. 应变式传感器用电桥做转换电路,理论上电桥输出带有非线性误差的是(A )A.单臂电桥B.半桥C.全桥D.半桥和全桥11. 对热电耦传感器,形成热电势的必要条件是:( A )A.两种导体材料不同;节点所处的温度不同B.两种导体材料相同;节点所处的温度不同;C.两种导体材料不同;节点所处的温度相同D.两种导体材料相同;节点所处的温度相同12. 在差动变压器实验中,当衔铁过零位时,输出电压( D )。
A4纸版-同济大学课程考核试卷(A卷)-20131119-答案

A4纸版-同济⼤学课程考核试卷(A卷)-20131119-答案同济⼤学课程考核试卷(A卷)2013 —2014 学年第⼀学期命题教师签名:审核教师签名:课号:课名:⽹络与通讯系统考试考查:考试此卷选为:期中考试( )、期终考试(√)、重考( )试卷年级专业学号姓名得分⼀、是⾮题(每题1分,共5分)1、计算机⽹络的带宽是指⽹络可通过的最⾼数据率,即每秒多少⽐特。
(对)2、分组交换采⽤存储转发⽅式⼯作。
(对)3、RIP是⼀种分布式的基于链路状态⽽⾮基于距离的路由选择协议。
(错)4、双绞线是⽬前带宽最宽、信号传输衰减最⼩、抗⼲扰能⼒最强的⼀类传输介质。
(错)5、在五层结构的⽹络架构中透明传输属于数据链路层要完成的⼯作。
(对)⼆、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10分)1、为了能使模拟电话公共交换⽹实现计算机之间的远程通信,必须将计算机需要发送的数字信号变换成能在电话公共交换⽹上传输的模拟信号。
2、信道复⽤技术包括时分复⽤、频分复⽤、波分复⽤等复⽤技术。
(填码分复⽤也可)3、10M以太⽹使⽤的编码是曼彻斯特码。
4、某B类⽹段⼦⽹掩码为255.255.255.0,该字⽹段最⼤可容纳254 主机。
5、对每个经过路由器的IP报⽂,路由器都会对其头部的TTL字段进⾏减 1 运算,如果运算结果为0 ,路由器将丢弃该IP报⽂。
6、要把学校⾥⾏政楼和实验楼的局域⽹进⾏互联,应选择路由器(填写互联设备)。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选项中,属于IP协议基本功能的是 D 。
(A) 流量控制(B) 寻址与路由(C) 分段与重组(D) B和C (E) A和B2、MAC地址长度为 C 位。
(A) 24 (B) 32 (C) 48 (D) 1283、⽹络协议三要素为 C 。
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C:语法、语义、同步D:编码、控制信息、同步4、POP3是Internet中 A 服务所使⽤的协议。
同济大学课程考核试卷(A卷) (2)

同济大学课程考核试卷(A卷)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命题教师签名:审核教师签名:课号:102214课名: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考试考查:考试此卷选为:期中考试( )、期终考试( ■ )、重考( )试卷年级专业学号姓名得分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 按敏感元件与被测对象之间的能量关系,传感器可分为(D )传感器。
A.温度型和速度型B.物性型和结构型C.机械型和电子型D.能量转换型和能量控制型2. 二阶传感器系统中,属于其动态特性的表征参数是(C )。
A.线性度B.灵敏度C.超调量D.漂移3. 为了减小非线性误差,采用差动变隙式电感传感器,其灵敏度和单线圈式传感器相比,( D )。
A. 降低二倍B. 降低一倍C. 提高二倍D. 提高一倍4. 电感式传感器采用变压器式交流电桥作为测量电路时,如想分辨出衔铁位移的方向,则应在电路中加(C )电路。
A.加法器B.检波C.相敏检波D.鉴频5. 若两个应变量变化完全相同的应变片接入测量电桥的相对桥臂,则电桥的输出将(A )。
A.增大B.减小C.不变D.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6. 压电传感器的等效电路,(D )。
A.可以等效为电压源,不可等效为电荷源B.可以等效为电压源,不可等效为电荷源C.既不可等效为电压源,也不可等效为电荷源D.既可等效为电压源,也可等效为电荷源7. 电涡流在金属导体中的形成范围为(D )A.传感器线圈外径附近B.传感器线圈内径附近C.表面D.表面且传感器线圈外径附近8. 光电耦合器件由发光元件和光电接收元件组成,(C )。
A. 可实现电路隔离,不可进行电平转换B. 不可实现电路隔离,可进行电平转换C. 可实现电路隔离,可进行电平转换D. 不可实现电路隔离,不可进行电平转换9. 压电陶瓷与天然石英的压电性能比较,通常(A )。
A.压电常数大,居里点低B.压电常数小,居里点高C.压电常数大,居里点高D.压电常数和居里点都差不多10. 应变式传感器用电桥做转换电路,理论上电桥输出带有非线性误差的是(A )A.单臂电桥B.半桥C.全桥D.半桥和全桥11. 对热电耦传感器,形成热电势的必要条件是:( A )A.两种导体材料不同;节点所处的温度不同B.两种导体材料相同;节点所处的温度不同;C.两种导体材料不同;节点所处的温度相同D.两种导体材料相同;节点所处的温度相同12. 在差动变压器实验中,当衔铁过零位时,输出电压( D )。
2008试卷及答案_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同济大学课程考核试卷(A卷)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命题教师签名:审核教师签名:课号:102214 课名: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考试考查:考试此卷选为:期中考试( )、期终考试( ■ )、重考( )试卷年级专业学号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 分)1. 按敏感元件与被测对象之间的能量关系,传感器可分为()传感器。
A.温度型和速度型B.物性型和结构型C.机械型和电子型D.能量转换型和能量控制型2. 二阶传感器系统中,属于其动态特性的表征参数是()。
A.线性度B.灵敏度C.超调量D.漂移3. 为了减小非线性误差,采用差动变隙式电感传感器,其灵敏度和单线圈式传感器相比,( )。
A. 降低二倍B. 降低一倍C. 提高二倍D. 提高一倍4. 电感式传感器采用变压器式交流电桥作为测量电路时,如想分辨出衔铁位移的方向,则应在电路中加()电路。
A.加法器B.检波C.相敏检波D.鉴频5. 若两个应变量变化完全相同的应变片接入测量电桥的相对桥臂,则电桥的输出将()。
A.增大B.减小C.不变D.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6. 压电传感器的等效电路,()。
A.可以等效为电压源,不可等效为电荷源B.可以等效为电压源,不可等效为电荷源C.既不可等效为电压源,也不可等效为电荷源D.既可等效为电压源,也可等效为电荷源7. 电涡流在金属导体中的形成范围为()A.传感器线圈外径附近B.传感器线圈内径附近C.表面D.表面且传感器线圈外径附近8. 光电耦合器件由发光元件和光电接收元件组成,()。
A. 可实现电路隔离,不可进行电平转换B. 不可实现电路隔离,可进行电平转换C. 可实现电路隔离,可进行电平转换D. 不可实现电路隔离,不可进行电平转换9. 压电陶瓷与天然石英的压电性能比较,通常()。
A.压电常数大,居里点低B.压电常数小,居里点高C.压电常数大,居里点高D.压电常数和居里点都差不多10. 应变式传感器用电桥做转换电路,理论上电桥输出带有非线性误差的是()A.单臂电桥B.半桥C.全桥D.半桥和全桥11. 对热电耦传感器,形成热电势的必要条件是:( )A.两种导体材料不同;节点所处的温度不同B.两种导体材料相同;节点所处的温度不同;C.两种导体材料不同;节点所处的温度相同D.两种导体材料相同;节点所处的温度相同12. 在差动变压器实验中,当衔铁过零位时,输出电压( )。
同济大学cjj02-A卷

同济大学课程考核试卷(A卷)命题教师签名:审核教师签名:课号:课名:C++语言考试考查:考查此卷选为:期中考试( )、期终考试(√)、重考( )试卷年级专业学号姓名得分一、选择填空 (30分)1)以下标识符中,()是C/C++合法的标识符。
A、@xB、charC、x>yD、p_12)以下常量中不是字符型常量的是()。
A、‘\x44’B、‘\t’C、‘a’D、"b"3)关于编译预处理命令的描述中,()是正确的。
A、编译预处理命令是在编译之前被处理的命令。
B、编译预处理命令中的“#”号可以省略。
C、一条文件包含命令中能包含多个文件。
D、带参数的宏定于不属于编译预处理命令。
4)若有int x=13,y=5;则表达式++x,y+=2,x/y的值为()。
A、1B、2C、0D、135)设整型变量x、y、a、b、c、d均为1,则表达式(x=a==b)||(y=c>d)运算后,x、y的值分别为()。
A、0,0B、0,1C、1,0D、1,16)设有定义语句:int a=5,b,&c=a,*p=&a;下列语句中,不能将变量a的值赋给变量b的是()。
A、b=*&a;B、b=*p;C、b=c;D、b=*a;7)对于int (*p)[10];的描述,( )是正确的。
A、p是一个指向数组的指针,所指向的数组有10个int型元素。
B、p是一个指向某数组中第10个元素的指针,该元素是int型变量。
C、p[10]表示某个数组的第10个元素的值。
D、p是一个具有10个元素的指针数组,每个元素是一个int型指针;8)若有下列定义:int a[3][4];int *p;以下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A、p=aB、p=a[0]C、p=&a[0][0]D、p=*(a+1) 9) 下列语句中,不正确的是()。
A、char s[10];s="abcdefg";B、char *p;p="abcdefg";C、char s[10]= "abcdefg";D、char s[ ]= {"abcdefg"};10) 下列叙述中,()是错误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济大学课程考核试卷(A卷)
2007 —2008 学年第一学期
命题教师签名:审核教师签名:
课号:15014101 课名:交通设计考试考查:考试
此卷选为:期中考试( )、期终考试(√ )、重考( )试卷
年级专业学号姓名得分
一、判断题,共5题(对下面各题的正误作出判断,正确的用“√”表示,错误的用“×”表示)(10%)
①交通设计就是交通标志标线的设计。
()
②交通设计的唯一目标是提高设施通行能力。
()
③交叉口的渠化设计有利于降低交通流量、提高设施的通行能力。
()
④信号控制方案和交叉口的车道功能划分没有关系()
⑤公交停靠站总是应该设置在交叉口的出口道。
()二、简答题,共4题(40%)
1)简述交通设计的基本含义和基本流程。
(10%)
2)分析慢行交通一体化道路断面的适用性。
(10%)
3)试述交叉口车道功能划分的依据和基本流程(10%)
4)试述公交停靠站有几种形式,各种形式的适应性如何?(10%)
三、解析题,共2题(50%)
1 已知:某城市道路交叉口东西向道路横断面形式为三块板,南北向为一块板,采用两相位信号控制。
1)试绘制交叉口东西向为绿灯相位时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三种交通流之间的冲突点图,并计算各种类型冲突点的数量。
(10%)
北
2)试分别从交通组织、交通空间优化、信号控制优化三个层面论述减少交叉口交通冲突的措施。
(10%)
2 下图为某城市道路交叉口现状交通设计平面图。
已知:东西向道路为主干道、横断面形式为三块板、路段双向四车道;南北向道路为主干道、横断面形式为一块板、路段双向四车道。
试指出下图中六处不恰当的设计方案,并分别说明原因。
(6×5%)
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