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引物法鉴定T

合集下载

拟南芥ABI3基因缺失突变体的鉴定及对盐胁迫的响应

拟南芥ABI3基因缺失突变体的鉴定及对盐胁迫的响应

拟南芥ABI3基因缺失突变体的鉴定及对盐胁迫的响应赵彦敏;高海琴;瓮巧云【摘要】采用PCR和RT-PCR技术分别在DNA和RNA水平上对由于T-DNA 插入所导致的拟南芥ABI3基因突变体进行鉴定,鉴定后将野生型Col-0与纯合abi3突变体种子分别置于含不同浓度NaCl的MS培养基上培养,测定萌发率、生物量和根长.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下,野生型Col-0和纯合abi3突变体种子的萌发率、生物量和根长均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在相同NaCl浓度下,纯合abi3突变体种子的萌芽率、生物量和根长均低于野生型Col-0.当NaCl浓度达到150 mmol/L时,纯合abi3突变体种子的萌芽率、生物量和根长均降到最低,与野生型Col-0存在极显著差异.可见,拟南芥ABI3基因具有提高拟南芥抗NaCl 胁迫能力的作用.【期刊名称】《上海农业学报》【年(卷),期】2018(034)004【总页数】4页(P7-10)【关键词】ABI3基因;T-DNA插入;突变体;NaCl胁迫【作者】赵彦敏;高海琴;瓮巧云【作者单位】张家口广播电视大学,张家口075000;张家口广播电视大学,张家口075000;河北北方学院农林科技学院,张家口07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3.2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非生物因素如干旱、低温、高盐及高温等的胁迫,导致农作物的生长品质及产量下降。

作为植物体内重要的逆境响应激素之一,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既是胁迫的诱导产物,又是胁迫信号的传导者,通过级联放大反应,能迅速参与到植物抗胁迫的反应中。

此外,脱落酸还参与植物生长的其他环节,如能促使马铃薯形成块茎、抑制种子的萌发等。

早期通过正向遗传学方法筛选到一些在萌发率上对 ABA不敏感的拟南芥基因,如 ABI1-1、ABI2-1、ABI3、ABI4和ABI5[1-4];作为ABA信号的正调控转录因子ABI3基因,在植物的抗旱性和耐盐性功能中起重要的作用[5],主要在种子里表达[2]。

实验四-逆转录PCR-(RT-PCR)

实验四-逆转录PCR-(RT-PCR)

实验四逆转录PCR (RT-PCR)【实验目的】1.了解用逆转录PCR法获取目的基因的原理。

2.学习和掌握逆转录PCR的技术和方法。

【实验原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过程利用模板变性,引物退火和引物延伸的多个循环来扩增DNA序列。

因为上一轮的扩增产物又作为下一轮扩增的模板,是一个指数增长的过程,使其成为检测核酸和克隆基因的一种非常灵敏的技术。

一般经25-35轮循环就可使模板DNA扩增达106 倍。

RT-PCR将以RNA为模板的cDNA〔complement DNA〕合成〔即RNA的反转录〔RT,reversetranscription〕〕,同cDNA的PCR 结合在一起的技术,提供了一种基因表达检测、定量和cDNA克隆的快速灵敏的方法。

由于cDNA包括了编码蛋白的完整序列而且不含内含子,只要略经改造便可直接用于基因工程表达和功能研究,因此RT-PCR成为目前获得目的基因的一种重要手段。

RT-PCR技术灵敏而且用途广泛,可用于检测细胞中基因表达水平、表达差异,细胞中RNA病毒的含量和直接克隆特定基因的cDNA序列。

RT-PCR比其他包括Northern印迹、RNase保护分析、原位杂交及S1核酸酶分析在内的RNA分析技术,更灵敏,更易于操作。

RT-PCR的基本原理〔图〕。

首先是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从RNA合成cDNA,即总RNA中的mRNA 在体外被反向转录合成DNA拷贝,因拷贝DNA的核苷酸序列完全互补于模板mRNA,称之为互补DNA 〔cDNA〕;然后再利用DNA聚合酶,以cDNA第一链为模板,以四种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为材料,在引物的引导下复制出大量的cDNA或目的片段。

在RT时,有3种引物可选择〔表4.1) 。

用1〕和2〕方法,理论上是扩增的所有的cDNA,还要用此产物做PCR的模板继续扩增。

如果用3〕方法,先要去:// 查它的序列,并用oligo 等软件设计引物。

RT-PCR可以一步法或两步法的形式进行。

T-DNA插入鉴定实验报告

T-DNA插入鉴定实验报告

T-DNA插入突变体的鉴定时明辉同组者:薛敏学号:201000220069摘要 Ti质粒是上有一段特殊的DNA区段,当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时,该DNA区段能自发转移进植物细胞,并插入植物染色体DNA中。

所以Ti质粒上的这一段能转移的DNA被叫做T-DNA。

将感兴趣的基因改造插入到T-DNA区段中,通过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实现外源基因对植物的遗传转化,得到含有突变的植株。

通过本实验,我们将学习如何用PCR的方法检测所得植株是否为T-DNA的插入突变体。

1.引言T-DNA作为一种实验常用的遗传转化方法,在插入突变过程中,插入到植物染色体上的位置是随机的。

如果T-DNA插入进某个功能基因的内部,特别是插入到外显子区,将造成基因功能的丧失。

所以利用农杆菌Ti质粒转化植物细胞,是获得植物突变体的一种重要方法。

农杆菌Ti质粒转化植物细胞后,在获得的后代分离群体中,有T-DNA 插入的纯合突变体,杂合突变体,和野生型。

在突变体研究中,需要的材料是纯合突变体,所以必须从分离群体中将纯合突变体鉴定出来。

本次实验中,采用液CTAB(或者TSP法)提取拟南芥植株的DNA,然后PCR将所获DNA扩增,在之后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分离处长度不一的DNA带,以确定样品是否为T-DNA插入突变纯和体。

PCR(Polymerase ChainReaction),即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体外核算扩增技术,具有特异、敏感、产率高、快速、简便、重复性好、易自动化等突出优点;能在一个试管内将所要研究的目的基因或某一DNA片段于数小时内扩增至十万乃至百万倍,使肉眼能直接观察和判断。

(PCR基本原理如右图)DNA含有PO43-基团,在pH8.0 Buffer(本实验中为TAE)中带负电, 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

自由电泳时,由于不同大小的DNA片段的电荷密度大致相同,各核酸分子难以分开;选用适当浓度的琼脂糖凝胶作为支持物,使之具备一定的孔径,即可发挥分子筛效应,使大小不同的核酸片段迁移率出现较大差异,达到分离的目的;同样条件对Marker电泳;起到鉴定的作用。

目的基因T载体克隆实验步骤

目的基因T载体克隆实验步骤

目的基因T载体克隆实验步骤目的基因T载体克隆实验步骤PCR产物的T载体克隆一. 重组质粒的构建:重组的DNA分子是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有Mg切的载体分子与外源DNA分子进行连接。

DNA连接酶有两种:T4噬菌体DNA连接酶和大肠杆菌DNA连接酶。

两种DNA连接酶都有将两个带有相同粘性末端的DNA分子连在一起的功能,而且T4噬菌体DNA连接酶还有一种大肠杆菌DNA连接酶没有的特性,即能使两个平末端的双链DNA分子连接起来。

但这种连接的效率比粘性末端的连接率低,一般可通过提高T4噬菌体DNA连接酶浓度或增加DNA浓度来提高平末端的连接效率。

T4噬菌体DNA 连接酶催化DNA 连接反应分为3 步:首先,T4 DNA 连接酶与辅因子ATP形成酶-ATP复合物;然后,酶-ATP复合物再结合到具有5’磷酸基和3’羟基切口的DNA上,使DNA腺苷化;最后产生一个新的磷酸二酯键,把切口封起来。

连接反应通常将两个不同大小的片断相连。

很多DNA聚合酶在进行PCR扩增时会在PCR产物双链DNA每条链的3’端加上一个突出的碱基A。

pUCm-T载体是一种已经线性化的载体,载体每条链的3’端带有一个突出的T。

这样,pUCm-T载体的两端就可以和PCR产物的两端进行正确的AT配对,在连接酶的催化下,就可以把PCR产物连接到pUCm-T载体中,形成含有目的片断的重组载体。

连接反应的温度在37℃时有利于连接酶的活性。

但是在这个温度下粘末端的氢键结合是不稳定的。

因此采取折中的温度,即12-16℃,连接12-16h(过夜),这样既可最大限度地发挥连接酶的活性,又兼顾到短暂配对结构的稳定。

2 、ATP存在的连接缓冲系统中,将分别经酶二. 感受态制备原理细菌在0 C CaCl2低渗溶液中胀成球形,丢失部分膜蛋白,成为容易吸收外源DNA的状态。

三. β-半乳糖甘酶显色反应选择法(蓝白筛选)原理 LacZ基因是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中的一个基因,可以编码β—半乳糖核苷酶。

生物技术本科毕业论文pcr方法在apoe基因敲除小鼠基因型鉴定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本科毕业论文pcr方法在apoe基因敲除小鼠基因型鉴定中的应用

湖北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PCR方法在ApoE基因敲除小鼠基因型鉴定中的应用姓名:学号:专业:生物技术年级:2008级实习单位: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指导老师:完成日期:2012 年5 月1 日PCR方法在ApoE基因敲除小鼠基因型鉴定中的应用作者肖明瑶指导者张艳摘要目的为ApoE基因敲除鼠探索快速、简单的基因型PCR检测方法。

方法设计两对引物扩增野生型ApoE基因和ApoE缺陷突变基因的DNA片段,用PCR仪梯度方案测试最佳退火温度,然后用PCR鉴定方案检测小鼠基因型并将所得基因型结果与已经过经典的Southern blot方法检测得到的基因型结果比较。

结果野生型仅在155 bp处有一条条带,突变纯舍子仅在245 bp处有一条条带,杂合子则在155和245bp处出现两条条带。

用PCR方法获得的ApoE基因分析结果与经典的Southern blot方法获得的结果完全一致。

结论用PCR方法分析ApoE基因敲除鼠的基因型具有快速、简单、廉价和适用的特点。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基因型基因打靶载脂蛋白EGenotype identification of ApoE Gene Knockout Mice with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a simple and quick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method for genotyping of ApoE knockout mice.Method Two pairs of primers were designed to amplify genomic DNA fragment of wild-type ApoE gene and the same region on ApoE targeting veceor respectively.A gradient PCR strategy was used to test the best annealing temperature. Results A 155bp band was found in wild-type ApoE mice,a 245 bp band in homozygous mutated ApoE mice and both bands in hetemzygous mice.The genotyping results were completely coincided with those from typical Southern blot. Conclusion PCR is a simple,fast and practical method for the genotyping of ApoE gene knockout mice.Key words Poiymerase Chain Reaction genotype gene targeting ApoE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oE)是清除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受体的配体,因此,缺乏ApoE则会导致血液循环中富含胆同醇的物质积累而更加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atl-rosclerosis,AS)病灶形成。

拟南芥T-DNA插入突变纯合体的鉴定

拟南芥T-DNA插入突变纯合体的鉴定

拟南芥T-DNA插入突变纯合体的鉴定余振洋(高山山、潘红芳)、09级生技1班、200900140156、2011/12/14摘要本实验通过CTAB法提取目的拟南芥的DNA,再用三引物法PCR扩增所需的目的基因后,用电泳检测该拟南芥是否为转基因的拟南芥,并判断其是纯合突变还是杂合突变。

关键词拟南芥;T-DNA;突变纯和体1.引言T-DNA是根癌农杆菌Ti质粒上的一段DNA序列,它能稳定地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并稳定地表达。

T—DNA在植物中一般都以低拷贝插入,多为单拷贝。

单拷贝T-DNA一旦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就会表现出孟德尔遗传特性,在后代中长期稳定表达,且插入后不再移动,便于保存。

T—DNA插入突变在反向遗传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T—DNA插入突变能方便地进行正向和反向遗传学研究,因而受到重视。

同时,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使得从位点到表型的反向遗传学研究成为可能,从而使通过T—DNA插入技术构建突变体来研究功能的反向遗传学技术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化学诱变、图位克隆等技术。

借助于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技术,T—DNA插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拟南芥等模式植物的突变体库构建中。

以T—DNA作为插入元件,不但能破坏插入位点基因的功能,而且能通过插入产生的功能缺失突变体的表型及生化特征的变化,为该基因的研究提供有用的线索。

由于插入的T—DNA序列是已知的,因此可以通过已知的外源基因序列,利用反向PCR、TAIL-PCR、质粒挽救等方法对突变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并对比突变的表型研究基因的功能。

还可以利用扩增出的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建立侧翼序列数据库,对基因进行更全面的分析。

由此可见,T—DNA 插入标签技术已成为发现新基因、鉴定基因功能的一种重要手段。

CTAB法提取植物叶片中的DNA是我们常用的方法。

通常采用机械研磨的方法破碎植物的组织和细胞,由于植物细胞匀浆含有多种酶类(尤其是氧化酶类)对DNA的抽提产生不利的影响,在抽提缓冲液中需加入抗氧化剂或强还原剂(如巯基乙醇)以降低这些酶类的活性。

PCR的条件和注意事项

PCR的条件和注意事项

PCR的条件和注意事项PCR技术必须有人工合成的合理引物和提取的样品DNA,然后才进行自动热循环,最后进行产物鉴定与分析。

引物设计与合成目前只能在少数技术力量较强的研究院、所进行,临床应用只需购买PCR检测试剂盒就可开展工作,PCR自动热循环中影响因素很多,对不同的DNA样品,PCR 反应中各种成份加入量和温度循环参数均不一致。

现将几种主要影响因素介绍如下。

一、温度循环参数在PCR自动热循环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变性与退火的温度。

如操作范例所示,其变性、退火、延伸的条件是:94℃60s, 37℃60s, 72℃120s,共25~30个循环,扩增片段500bp。

在这里,每一步的时间应从反应混合液达到所要求的温度后开始计算。

在自动热循环仪内由混合液原温度变至所要求温度的时间需要30~60s,这一迟滞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几个因素,包括反应管类型、壁厚、反应混合液体积、热源(水浴或加热块)以及两步骤间的温度差,在设置热循环时应充分给以重视和考虑,对每一仪器均应进行实测。

关于热循环时间的另一个重要考虑是两条引物之间的距离;距离越远,合成靶序列全长所需的时间也越长,前文给出的反应时间是按最适于合成长度500bp的靶序列拟定的。

下面就各种温度的选择作一介绍。

1.模板变性温度变性温度是决定PCR反应中双链DNA解链的温度,达不到变性温度就不会产生单链DNA模板,PCR也就不会启动。

变性温度低则变性不完全,DNA双链会很快复性,因而减少产量。

一般取90~95℃。

样品一旦到达此温度宜迅速冷却到退火温度。

DNA变性只需要几秒种,时间过久没有必要;反之,在高温时间应尽量缩短,以保持Taq DNA聚合酶的活力,加入Taq DNA 聚合酶后最高变性温度不宜超过95℃。

2.引物退火温度退火温度决定PCR特异性与产量;温度高特异性强,但过高则引物不能与模板牢固结合,DNA扩增效率下降;温度低产量高,但过低可造成引物与模板错配,非特异性产物增加。

pcr扩增后t载体

pcr扩增后t载体

pcr扩增后t载体PCR扩增后的T载体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工具,用于在实验室中进行DNA片段的克隆和基因的表达研究。

本文将详细介绍PCR扩增后T载体的概念、构建方法以及在科研中的应用。

一、PCR扩增后T载体的概念PCR扩增后T载体是一种用于克隆PCR产物的载体,它通过连接PCR扩增产物的末端与T载体的末端序列相互匹配,实现PCR产物的快速克隆。

PCR扩增后的T载体通常包含T载体的启动子和选择标记,方便后续对克隆产物的筛选和表达。

二、PCR扩增后T载体的构建方法PCR扩增后T载体的构建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设计引物首先根据需要克隆的PCR产物设计引物,使其在扩增产物的末端含有T载体的末端序列。

T载体的末端序列通常为5'-AATTGGGAAAA-3'。

2.进行PCR扩增使用设计好的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取所需的DNA片段。

在PCR反应中,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引物的Pfu酶切位点,便于后续的克隆步骤。

3.准备PCR产物将PCR产物进行电泳检测,确认目标片段的大小和纯度。

如有必要,可进行片段纯化和测序验证。

4.连接T载体序列将PCR产物与线性化的T载体进行连接。

连接反应中,需将PCR产物和T载体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连接酶和缓冲液,进行高效连接。

5.转化宿主细胞将连接产物与宿主细胞(如大肠杆菌)进行转化。

转化后,将转化产物接种到含有选择抗生素的琼脂平板上,筛选并培养阳性克隆。

6.验证克隆基因通过PCR或限制酶切等方法验证克隆基因的存在,并进行测序分析。

确保克隆基因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PCR扩增后T载体的应用PCR扩增后的T载体在科研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因克隆通过PCR扩增后T载体的使用,可以高效地克隆和表达目标基因。

这为基因功能研究和蛋白质表达提供了方便和快捷的工具。

2.基因组库构建PCR扩增后T载体可以用于构建基因组文库,提供了大规模筛选和鉴定目标基因的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引物法鉴定T-DNA插入突变体:三引物法的原理下图所示,即采用三引物(LP、RP、BP)进行PCR扩增。

野生型植株目的基因的两条染色体上均未发生T-DNA插入,所以其PCR产物仅有1种,分子量约1100 bp (即从LP到RP);纯合突变体植株目的基因的两条染色体上均发生T-DNA插入,T-DNA本身的长度约为25 kb,过长的模板会阻止目的基因特异扩增产物的形成,所以也只能得到1种以BP与LP或RP为引物进行扩增的产物,分子量约为560-860bp;杂合突变体植株只在目的基因的一条染色体上发生了T-DNA插入,所以PCR扩增后可同时得到两种产物。

上述3种情况的电泳结果差异明显,能有效区分不同基因型的植株。

此法优点是可同时鉴定出纯合突变体并确证T-DNA的插入情况。

双引物法的基本原理与三引物法相似,只是需要急性两轮PCR扩增。

一组以基因组DNA特异引物LP和RP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另一组以T-DNA 的特异引物BP与LP或RP组成一对引物,扩增目的基因T-DNA插入片段。

此法的不足之处是完成最终鉴定需进行两轮PCR扩增。

由于三引物法容易导致PCR反应体系的引物浓度过高,形成引物二聚体或形成非特异性扩增,导致结果不理想,所以采用二引物法进行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