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物沉淀原理
重金属氢氧化物沉淀

重金属氢氧化物沉淀
重金属氢氧化物沉淀的形成通常是由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超过了其溶解度限制,导致过饱和度而发生沉淀反应。
这种沉淀物在水中很少溶解,因此会沉淀到溶液底部或悬浮在溶液中。
重金属氢氧化物沉淀在环境工程和化工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们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潜在的危害。
在环境工程中,重金属氢氧化物沉淀常常被用于废水处理。
通过加入适当的化学试剂,可以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沉淀物,从而达到去除重金属离子的目的。
这对于预防重金属离子对水体和生态系统的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在化工生产中,重金属氢氧化物沉淀也可能会成为产生废弃物的原因。
因此,在工业生产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重金属离子过量排放,减少重金属氢氧化物沉淀对环境的影响。
总的来说,重金属氢氧化物沉淀是化学反应中重要的现象,它在环境工程和化工生产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处理重金属废水和减少重金属排放是当前环保工作中的重要任务,避免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
化学十大沉淀

化学十大沉淀
沉淀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指的是两种水溶性化合物混合后,由于化学反应而形成的物质沉淀。
下面是化学十大沉淀,让我们一起了解吧。
1. 氢氧化铜沉淀,是由于氧化铜离子在碱性环境下与氢氧化物结合而形成的。
2. 硫化铜沉淀,是由于铜离子与硫离子反应而形成的。
3. 氢氧化铁沉淀,是由于铁离子在碱性环境下与氢氧化物结合而形成的。
4. 氢氧化铝沉淀,是由于铝离子在碱性环境下与氢氧化物结合而形成的。
5. 硫化银沉淀,是由于银离子与硫离子反应而形成的。
6. 硫化汞沉淀,是由于汞离子与硫离子反应而形成的。
7. 氢氧化钡沉淀,是由于钡离子在碱性环境下与氢氧化物结合而形成的。
8. 硫化亚铁沉淀,是由于亚铁离子与硫离子反应而形成的。
9. 磷酸钙沉淀,是由于钙离子与磷酸根离子反应而形成的。
10. 氢氧化钴沉淀,是由于钴离子在碱性环境下与氢氧化物结合而形成的。
以上十大沉淀都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了解各种沉淀的特点及形成原理,才能正确判断实验结果。
同时,我们也要合理调整实验条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化学实验中的沉淀现象不仅有实际应用,也对我们的化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我们在学习化学实验的过程中,要多加了解各种沉淀的特点和用途,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和理论水平。
初中化学所有沉淀

初中化学所有沉淀沉淀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是指在反应溶液中出现的不溶性固体。
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许多与沉淀有关的知识,本文将分别介绍各种沉淀的特点和相关反应。
一、氢氧化物沉淀当一些金属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时,会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这种沉淀通常呈白色,但也有其他颜色,如蓝色、绿色等。
其中,氢氧化铜的沉淀是蓝色的,氢氧化铁的沉淀是红色的。
二、碳酸盐沉淀碳酸盐沉淀是指在反应溶液中形成的不溶性碳酸盐。
这种沉淀通常呈白色,但也有其他颜色,如黄色、灰色等。
其中,碳酸钙的沉淀是白色的,碳酸铜的沉淀是绿色的。
三、硫化物沉淀当一些金属离子与硫化根离子结合时,会形成硫化物沉淀。
这种沉淀通常呈黑色或褐色。
其中,硫化铁的沉淀是黑色的,硫化铜的沉淀是棕色的。
四、氯化物沉淀当一些金属离子与氯离子结合时,会形成氯化物沉淀。
这种沉淀通常呈白色,但也有其他颜色,如黄色、灰色等。
其中,氯化钡的沉淀是白色的,氯化铁的沉淀是黄色的。
五、磷酸盐沉淀当一些金属离子与磷酸根离子结合时,会形成磷酸盐沉淀。
这种沉淀通常呈白色或黄色。
其中,磷酸钙的沉淀是白色的,磷酸铁的沉淀是黄色的。
六、氧化物沉淀当一些金属离子与氧根离子结合时,会形成氧化物沉淀。
这种沉淀通常呈棕色、红色或黑色。
其中,氧化铁的沉淀是棕色的,氧化铜的沉淀是红色的。
七、硝酸盐沉淀当一些金属离子与硝酸根离子结合时,会形成硝酸盐沉淀。
这种沉淀通常呈白色或黄色。
其中,硝酸钙的沉淀是白色的,硝酸铜的沉淀是黄色的。
总结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许多与沉淀有关的知识,包括氢氧化物沉淀、碳酸盐沉淀、硫化物沉淀、氯化物沉淀、磷酸盐沉淀、氧化物沉淀和硝酸盐沉淀等。
每种沉淀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相关反应,我们需要了解这些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化学沉淀法

6、铁氧体沉淀法
• 铁氧体是一类具有一定晶体结构的复合氧化物,是一种重要的磁 性介质。其化学组成主要是由二价金属氧化物与三家金属氧化物 构成。铁氧体沉淀法就是采用适宜的处理工艺,是废水中的各种 金属离子形成不溶性的铁氧体晶粒沉淀析出,从而达到去除废水 中金属离子的方法。
第四节 氧化还原法
一、 加氯氧化CN-
• a、钙盐沉淀法脱氟 • b、氯化物沉淀法除银
a、钙盐沉淀法脱氟
• 含氟废水的处理方法有离子交换法、电凝聚法、 钙盐沉淀法等。其中,钙盐沉淀法可用于去除 杂质多、含氟浓度高的废水。如废水中还含有 Mg2+等金属离子,可先加石灰调pH值至9~11, 此时废水中同时生成氟化钙和氢氧化鎂等沉淀 物,由于氢氧化鎂兼具吸附和沉淀双重功能, 可使废水中的含氟浓度降至8mg/L以下。
• 很多金属硫化物的溶度积都很小,因此常用硫 化物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溶度积越小的 物质,越易形成硫化物沉淀析出,主要金属硫 化物的顺序如下: Hg2+>Ag+>As+>Cu2+>Pb2+>Cd2+>Zn2+ >Fe2+
3、碳酸盐沉淀法
• 碳酸盐沉淀法时向废水中投加某种沉淀剂,使 其与金属离子生成碳酸盐沉淀。
平面布置的原则
(1) 布置应紧凑,以减少处理厂占地面积 和连接管(沟道)的长度,并应考虑工作人员的 方便。 (2) 各处理构筑物之间的连接管(沟道)应尽 量避免立体交叉,并考虑施工、检修方便。 (3) 在高程布置上,充分利用地形,少用 水泵并力求挖填土方平衡。
(4) 使需要开挖的处理构筑物避开劣质地
第三节 化学沉淀法
用易溶的化学药剂(可称沉淀剂)使溶液中某种离子以它的一种难溶的盐和氢 氧化物形式从溶液中析出,在化学上称沉淀法,在化工和环境工程上称化学沉 淀法。
氢氧化物沉淀法

氢氧化物沉淀法
氢氧化物沉淀法是采用氢氧化物做沉淀剂,使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而得以去除的方法。
采用氢氧化物沉淀法去除金属离子时,沉淀剂为各种碱性物料,常用石灰、碳酸钠、氢氧化钠、石灰石、白云石、电石渣等。
可根据金属离子的种类、废水性质、pH、处理水量等因素来选用。
石灰沉淀法的优点是经济、简便、药剂来源广,因而应用较多,但石灰品质不稳定,管道易结垢(CaSO4, CaF2)及被腐蚀、沉渣量大且多为胶体状态,含水率高达95%~98%,脱水困难,一般适用于不准备回收金属的低浓度废水处理。
当处理水量较小时,采用氢氧化钠可以减少沉渣量。
实际废水处理中,共存离子体系十分复杂,影响氢氧化物沉淀的因素很多,必须控制pH(PH仪表)使其保持在沉淀范围内。
对具体废水,由于干扰因素较多,通过试验确定。
此外,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有些金属(如Zn, Pb, Cr, Al等)的氢氧化物是两性化合物,既可在酸性溶液中溶解,又可在碱性溶液中溶解,因此,只在一定pH范围内才以不溶性沉淀物存在。
例如处理含锌废水时,在PH为9~10的范围内,Zn以不溶性的Zn (OH)2沉淀存在;当pH < 9时,Zn以溶解性Zn2+状态存在;当pH>10.5时,以溶解性的[Zn(OH)4]2-状态存在。
这说明PH不足或过高,均不能得到好的处理效果。
氢氧化镍 氢氧化铬 氢氧化铁 分级沉淀

氢氧化镍氢氧化铬氢氧化铁分级沉淀氢氧化镍、氢氧化铬和氢氧化铁是三种常见的金属氢氧化物,它们在水中具有一定的溶解度,可以通过分级沉淀的方式将其分离出来。
本文将详细介绍氢氧化镍、氢氧化铬和氢氧化铁的特性、分级沉淀原理及分级沉淀过程。
一、氢氧化镍氢氧化镍的化学式为Ni(OH)2,它是一种无机化合物。
氢氧化镍在水中具有一定的溶解度,溶液中含有镍离子(Ni2+)和氢氧根离子(OH-)。
氢氧化镍的溶解度与溶液的pH值有关,当溶液的pH值较低时,溶解度较高,反之溶解度较低。
氢氧化镍可以通过碱(如氢氧化钠)与镍盐(如硫酸镍)反应制备得到。
在水中,氢氧化镍会和氢氧根离子发生反应,生成固体的氢氧化镍沉淀:Ni2+ + 2OH- → Ni(OH)2↓二、氢氧化铬氢氧化铬的化学式为Cr(OH)3,它是一种无机化合物。
氢氧化铬在水中具有一定的溶解度,溶液中含有铬离子(Cr3+)和氢氧根离子(OH-)。
氢氧化铬的溶解度与溶液的pH值有关,在弱碱性条件下溶解度较高。
氢氧化铬可以通过碱(如氢氧化钠)与铬盐(如硫酸铬)反应制备得到。
在水中,氢氧化铬会和氢氧根离子发生反应,生成固体的氢氧化铬沉淀:Cr3+ + 3OH- → Cr(OH)3↓三、氢氧化铁氢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OH)3,它是一种无机化合物。
氢氧化铁在水中具有相对较高的溶解度,溶液中含有铁离子(Fe3+)和氢氧根离子(OH-)。
氢氧化铁的溶解度与溶液的pH值有关,在酸性条件下溶解度较高。
氢氧化铁可以通过碱(如氢氧化钠)与铁盐(如硫酸铁)反应制备得到。
在水中,氢氧化铁会和氢氧根离子发生反应,生成固体的氢氧化铁沉淀:Fe3+ + 3OH- → Fe(OH)3↓分级沉淀是将多种金属离子通过逐级加入不同pH值的溶液中,使其逐步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沉淀物,从而将不同离子分离出来的一种方法。
首先,将含有氢氧化镍、氢氧化铬和氢氧化铁的混合溶液逐步加入不同pH值的溶液中。
根据上述反应,当pH值较低时,氢氧化镍和氢氧化铁的溶解度较低,而氢氧化铬的溶解度较高。
氢氧化物沉淀

氢氧化物沉淀[导读]一、氢氧化物沉淀原理;二、氢氧化铝的沉淀。
一、氢氧化物沉淀原理除少数碱金属外,大多数金属的氢氧化物都属难溶化合物。
因此,在湿法冶金实践中,最常用的金属沉淀法是中和水解生成难溶氢氧化物沉淀,其典型的沉淀反应为:(1)相应的金属氢氧化物的溶度积为:(2)又从水的离解平衡知:(3)于是可以得到金属氢氧化物的如下关系:(4)式中K sp-金属氢氧化物的溶度积;K w-水的离子积。
由上式可知,在一定温度下,金属氢氧化物沉淀形成的pH值由该金属离子的价态及其氢氧化物的溶度积决定。
若规定=1mol∕L时为开始沉淀,=10-5mol∕L时为沉淀完全,则由上式可求出相应于金属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值。
一些常见金属氢氧化物的溶度积及沉淀的pH值列在下表中。
表常见金属氢氧化物25℃下的溶度积及沉淀的pH值金属氢氧化物溶度积K sp lgK sp完全沉淀的最低pH值Ag(OH)-7.71Al(OH)3-33.50 4.90Be(OH)2-21.30Ca(OH)2-5.19Cd(OH)2-14.35 9.40Co(OH)2-14.90 8.70Co(OH)3-44.50 1.60Cr(OH)3-29.80 5.60Cu(OH)2-19.32 7.40Fe(OH)2-15.10Fe(OH)3-38.80 3.20Mg(OH)2-11.15 11.00Mn(OH)2-12.80 10.10Ni(OH)2-15.20 7.45Ti(OH)4-53.0 <0Zn(OH)2-16.46 8.10对一种具体的金属离子,都存在一种水解沉淀平衡:(5)由此水解平衡可得到溶液中剩余金属离子活度与溶液pH值的下述关系:(6)上式表明金属氢氧化物的溶解特征是pH的函数。
式中的K是水解反应式(5)的平衡常数。
比较式(6)与式(4)可知lgK=lgK sp-nlgK w。
函数关系(6)可绘成沉淀图。
莫讷缪斯以溶液pH值为横坐标,溶液中金属离子活度的对数为纵坐标,得到如图1的曲线。
化学沉淀法

溶度积常数LMmNn的影响因素: 1 )同名离子效应-当沉淀溶解平衡后,如果向溶液中加入含 有某一离子的试剂,则沉淀溶解度减少向沉淀方向移动→ 2)盐效应-在有强电解质存在状况下,溶解度随强电解质浓度 的增大而增加,反应向溶解方向转移←。 4)络合效应-若溶液中存在可能与离子生成可溶性络合物的络 合剂,则反应向相反方向进行,沉淀溶解,甚至不发生沉淀。
注意:加热温度要注意控制,温度过高,氧化反应过快, 会使Fe(Ⅱ)不足而Fe(Ⅲ)过量。 反应温度60~80°C ,时间20min ,比较合适。 加热充氧的方式有二: (1)一种是对全部废水加热充氧; (2)另一种是先充氧,然后将组成调整好了的氢氧化物沉 淀分离出来,再对沉淀物加热。
(4)固液分离 沉降过滤、浮上分离、离心分离和磁力分离。 由于铁氧体的比重较大(4.4~5.3),采用沉降过滤和 离心分离都能获得较好的分离效果。 (5)沉渣处理
LMmNn=[Mn+]m•[Nm-]n=k•[MmNn]=常数
根据溶度积原理,可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
A 、离子积[Mn+]m•[Nm-]n <
B 、离子积[Mn+]m•[Nm-]n = C 、离子积[Mn+]m•[Nm-]n >
LMmNn时,
LMmNn时, LMmNn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溶液未饱和,全溶,无沉淀。
代入上式
[ M n ]
LM (OH ) n ( KH 2O ) n [H ]
将上式取对数
lg[ M n ] lg L n lg KH 2O n lg[ H ] PL nPKH 2O nPH x nP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氢氧化物沉淀原理
【摘要】:除少数碱金属外,大多数金属的氢氧化物都属难溶化合物。
因此,在湿法冶金实践中,最常用的金属沉淀法是中和水解生成难溶氢氧化物沉淀
除少数碱金属外,大多数金属的氢氧化物都属难溶化合物。
因此,在湿法冶金实践中,最常用的金属沉淀法是中和水解生成难溶氢氧化物沉淀,其典型的沉淀反应为:
(1)
相应的金属氢氧化物的溶度积为:
(2)
又从水的离解平衡知:
(3)于是可以得到金属氢氧化物的如下关系:
(4)式中K sp-金属氢氧化物的溶度积;
K w-水的离子积。
由上式可知,在一定温度下,金属氢氧化物沉淀形成的pH值由该金属离子的价态及其氢氧化物的溶度积决定。
若规定=1mol∕L时为开始沉淀,=10-5mol∕L时为沉淀完全,则由上式可求出相应于金属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值。
一些常见金属氢氧化物的溶度积及沉淀的pH值列在下表中。
金属氢氧化物溶度积K sp lgK sp完全沉淀的最低pH值
Ag(OH)-7.71
Al(OH)3-33.50 4.90
Be(OH)2-21.30
Ca(OH)2-5.19
Cd(OH)2-14.35 9.40
Co(OH)2-14.90 8.70
Co(OH)3-44.50 1.60
Cr(OH)3-29.80 5.60
Cu(OH)2-19.32 7.40
Fe(OH)2-15.10
Fe(OH)3-38.80 3.20
Mg(OH)2-11.15 11.00
Mn(OH)2-12.80 10.10
对一种具体的金属离子,都存在一种水解沉淀平衡:
(5)由此水解平衡可得到溶液中剩余金属离子活度与溶液pH值的下述关系:
(6)
上式表明金属氢氧化物的溶解特征是pH的函数。
式中的K是水解反应式(5)的平衡常数。
比较式(6)与式(4)可知lgK=lgK sp-nlgK w。
函数关系(6)可绘成沉淀图。
莫讷缪斯以溶液pH值为横坐标,溶液中金属离子活度的对数为纵坐标,得到如图1的曲线。
图中每条线对应一种水解沉淀平衡,线的斜率的负数为被沉淀金属离子的价数。
由图可以很直观地判断金属的溶解行为,线的左面区域为金属离子留在溶液中的条件,线的右面区域为金属离子沉淀为氢氧化物的条件。
图中很明显地表示了各种金属离子的相对水解沉淀性能,即从左到右金属水解沉淀的趋势减弱。
一般而言,三价和四价金属离子可在较强酸条件下水解沉淀,二价过渡金属离子则在弱酸至弱碱的条件下水解。
从图中还可看出,同一金属的不同价态离子的溶解行为也不同,最典型的情况如Fe2+与Fe3+及Co2+与Co3+水解沉淀条件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