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心理学》自学大纲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学大纲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学大纲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和自学要求

一、课程性质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本专业的主要课程,是运用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来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它是从微观的、心理层面去研究的两人交往中所形成的关系,为社会科学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它是基础理论研究和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边缘学科。在自学过程中,考生应注意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还应掌握一些促进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的方法和技巧。

二、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完整、准确地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主要内

容。

2、系统掌握本学科的结构,充分了解本教材各节之间的联系。

3、能灵活运用所学的概念理论分析一般的人际关系心理现象,

正确处理和改善人际关系。

三、本课程指定教材的参考用书

指定教材:《人际关系心理学》,郑全全、俞国良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年9 月第1 版。

参考用书:《社会心理学》,时蓉华著,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第1 版。《人际交往心理学》,高玉祥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年版。

第二部分课程考试内容和具体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自学要求

1、能正确陈述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发展过程。

2、能解释下列术语: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心理学、社会关系。

3、理解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区别和联系。

4、理解人际关系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关系。

5、根据儿童和青少年的特点,了解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过程。

二、考核知识点

1、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对象。

2、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心理学、社会关系的概念。

3、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任务:理论任务和实践任务。后者包括处理、调整、改善、发展人际关系。

4、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区别和联系。

5、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三个阶段:注意、接触和融合。

6、人际关系恶化的三个过程:冷漠、疏远、终止。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和方法

自学要求

1、理解和表述莱维特和戴维斯的人际关系行为模式

2、评价霍桑实验。

3、评价符号相互作用论、社会交换理论、人际特质理论和需要层次理

论。

4、掌握和应用社会测量法。

二、考核知识点

1、莱维特的人际沟通模式:圆形、轮式、链式和Y式传递。

2、戴维斯有人际交往模式: 单线型、集中型、偶然型和流言型。

3、人际关系结构的类型:生活型、劳动型、休息型、学习型和活动型。

4、霍桑实验:由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态度调查等四个实

验组成,表明良好人际关系能大大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

5、评价符号相互作用论、社会交换理论、人际特质理论和需要层次理论。

6、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

第三章态度及转变

一、自学要求

1、能正确陈述态度的结构、影响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及态度转变中各沟通要素。

2、能解释下列术语:态度、社会化,登门拜访法、睡眠者效应。

3、理解态度形成和发展的理论。

4、理解态度转变的理论。

5、初步学会态度转变的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

、态度的概念

2、态度的结构:认知成分(知)、情感成分(情)、行为成分(行)。

3、态度的本质:功能的特性。

4、态度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学习理论和认知理论,后者又包括平衡理论和一致性理论。

5、影响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人际影响、个性特征和社会群体。

6、态度转变的理论:强化理论和认知失调理论。

7、态度转变的方法。

8、态度转变中各沟通要素。

第四章行动与态度

一、自学要求

1、能说出认知之间的关系及减少失误的方法,失调程度的公式。

2、阐述和理解认知失调理论。

3、了解认知失调理论的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

1、认知之间的关系:认知无关、认知失调及认知协调。

2、减少失调的方法:改变认知、增加认知、改变重要性。

3、认知失调理论的应用:心理治疗、儿童教育、消费行为和决策。

第五章印象形成

自学要求

1、能陈述人际印象形成过程中的成分、人际印象形成的特点。

2、解释下列术语:人际印象、隐含的个性理论、累加模式、平均模式、加权平均模

式、优先效应、新近效应、晕轮效应、定型、自我实现预言、印象管理、自我实现。

3、阐述印象管理的理论。

4、了解印象管理的作用。

二、考核知识点

1、人际印象的定义。

2、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三个成分:行动者、知觉者、交往的情景。

3、印象形成的特点:一致性、评估性、中心特质的作用、隐含的个性理论。

4、印象形成的三种信息整合模式。

5、印象形成中的效应:顺序效应、晕轮效应、定型。

6、自我实现预言的含义。

7、印象管理的定义和理论。

8、印象管理的作用。

第六章人际知觉

一、自学要求

1、能陈述非言语沟通的方式、人际知觉中常见的归因偏见

2、解释下列术语:

人际知觉、归因、非共同效果、社会赞许性、显著性偏见。

3、了解主要的归因理论。

4、举例说明归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

1、非言语沟通的三种通道:目光、脸部表情、身体语言。

2、海德的通俗心理学。

3、相应推论理论。

4、韦纳的成功和失败归因理论。

5、控制源理论。

6、常见的对人的归因偏见。

7、归因理论的应用:心理健康、绩效评价、冲突。

第七章自我知觉

一、自学要求

1、能说明自我归因中的偏见。

2、能解释下列术语:行动者与观察者偏见、自我服务偏见、自我障碍、习得无助。

3、理解自我知觉和自我归因的主要理论。

4、举例子说明自我归因的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

1、贝姆的自我知觉理论。

2、凯利的自我归因理论

3、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绪归因理论。

4、自我知觉中的偏见。

5、自我障碍和习得无助。

6、自我归因的应用:痛苦归因、习得无助的心理健康。

第八章自我导向

一、学习要求

1、能陈述什么是自我控制、自我实现、强化。

2、理解自我导向中目标的寻找和选择。

3、举例说明自我实现过程中强化方式的运用。

二、考核知识点

1、自我控制的概念。

2、作为学习行为的自我控制。

3、寻找目标的过程:确定目标、选择目标和记录行为

4、理解自我实现。

5、强化的方式和应用。

第九章人际影响

自学要求

1、能陈述影响遵从的因素。

2、能解释下列概念和术语:遵从、服从、去个性化、模仿、时尚、牢骚现象、社会助长作用、社会惰化。

3、理解偏离和独立的理论。

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 名词解释 1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与1965年提出来的,这样理论旨在社会比较中探讨个人所做的贡献与他所得到的报酬之间如何平衡的一种理论。他侧重于研究公平性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因此,这种理论也称做社会比较理论,是前诉的社会交换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2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思汀格)提出的。主要研究各元素之间的关系。我们总试图使认识彼此之间一致起来,否则就产生认知冲突。解决这个冲突的过程,就是态度改变的过程。 3人际印象:就是在人们记忆中所保留的有关他人的印象。也就是指,认知的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中和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程。 4社会助长作用:指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可以促进行为效率的提高。 5利他行为:是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利于他人的行为。 6社会测量法:又称社交测量法,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的一种用来测量群体成员间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 7登门拜访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 8身体语言:既身体的姿势、位置和动作所表现出来的非语言线索,他为我们提供了有关他人的多种有用的信息。 9自我控制:是个人对自身行为和心理的主动掌握,他是人所特有的,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基础,以自身为对象的人的高级心理活动。 10旁观者效应:个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单个人时与同其他人在一起时是不同的,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 11人际关系: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 12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景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中蕴涵着个体的主观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倾向性。 13通俗心理学:海得认为每一个常人都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个理论就叫做通俗心理学。该学说的关键是;确定其他人的稳定的基本心理倾向的能力。 14自我实现:指的是个人潜能获得最充分的发挥。字人际关系方面,是指融洽良好的、积极的人际交往,恰当、完美、令人向往的人际关系。 15遵从:是由于群体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 16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17符号相互作用论:又称象征性交换理论,是一种强调人类生活和行为意义的社会生活理论观,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米德。 18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指一旦我们对另一个人形成了大体上的印象后,往往会以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估计他所有的特征和特点19行动者与观察者偏见:指行动者与观察者在归因时存在着区别,这种区别主要在于我们往往会把自己我行为归因与外在的或情景的因素,而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与内在的原因。 21平均模式:该模式认为,知觉者是通过把所有的单个特质的评估的值平均起来形成的一个总的印象 22去个性化:指出在群体中的个体不是以个人的方式来行动而是融化与群体中,丧失个体可辨别的一种状态。群体中的去个性化程度将会极大的影响群体的遵从程度。 23定型:认为某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所有成员都拥有同样的某些特质或特点的信念。 24影象管理:试图控制他人对我们所形成的影象的过程。 25定势:观察者以持续一贯,相同的方式知觉不同的人们或事物的心理倾向。 26自我障碍:个体为保护自尊而欲使他人注意存在着可能导致行动失败的外在原因而采取的一种策略。 17时尚:在一定时期内,社会上或一个群体中普遍流行的,被大多数所效仿的生活方式或行为模式。 28心境:持久的、微弱的、非特意性的情绪状态。 29人际吸引;又称人际魅力,指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表现和亲和的对象。 30冲突:个体或群体彼此知觉到对方阻挠或要阻挠自身利益的实现所 1

第一篇 人际关系心理学(复习)

人际关系心理学讲授提纲(部分)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概念 (一)什么是人际关系 1、人际关系的理解: 从狭义看,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它的发展变化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 结论: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解释: 第一,人际关系主要注意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的程度。 第二,人际关系是由一系列心理成分构成的。它既有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也有行为成分。 第三,人际关系是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积极地进行交往,是建立、巩固和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 2、人际关系包含成分: 一是认知成分,反映个体对人际关系状况的认知和理解,是人际知觉的结果,是理性条件; 二是情感成分,是对交往的评价态度,是关系双方在情感上满意的程度和亲疏关系,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三是行为成分,是双方实际交往的外在表现和结果,即能表现个性的一切外在行为。 (二)什么是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科学分支。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人与人关系的各种社会心理现象,包括魅力、遵从、侵犯和亲社会行为、社会交换、社会比较、社会纠葛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协作和竞争、公平和公正等。 研究范围: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一)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性质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关于行为的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二)人际关系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和过程 人际关系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是社会现实需要的结果,也是现代社会节奏加快、社会变化加剧对心理学提出的必然要求。 第二节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既包括正向的发展(人际关系的优化),也包括负向的发展(人际关系的恶化)。 一、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一)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人际交往心理学汇总精选

●第一章 人际关系 ●Interpersonal relation ●人是社会性动物,在社会中,人们为了满足生存发展的多种需要,几乎每天都要与 他人交往,建立各种联系。 ●人际关系是多门学科关注的研究领域。 一、人际关系的心理结构 ●(一)人际关系的界定 ●(二)人际关系的内在结构 ●(一) ●广义含义: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关系,及社会关系。具体包括: 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伦理关系、心理关系等等。 ●狭义含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通过相互交往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心理关系,或称心 理距离。 ●本课所说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狭义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 ●人际关系属于社会关系的范畴 ●人际关系渗透在所有的社会关系中 ● 人际关系与公共关系 ●主体不同、对象不同、运作不同、作用不同 ●两者相互交融、相互渗透 人际关系的特性 ●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 ●实质是人与人的心理距离 ●亲疏主要取决于人际心理距离的远近 ●在人与人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二)人际关系的内在结构 ●人的心理的三层结构 ●知:认知系统 ●情:动力系统 ●意:控制系统 ●人际关系的心理结构 ●人际认知、人际情感、人际行为 人际认知 ●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的相互认知。即彼此相互感知、识别、理解而建立的一种 心理联系。 ●“自我暴露”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知之深,爱之切” 人际情感 ●指人际交往中各自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绪、情感体验。 ●人际情感是人际关系的核心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人际行为 ●指双方在相互交谈过程中的外在行为的综合体现。 ●包括:仪容仪表、服饰打扮、言谈举止、礼仪礼节 ●人际行为是人际关系的调节杠杆 二、人际关系的基础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指影响人际关系亲疏远近的决定因素 ●需要说(马克思) ●交换说(霍斯曼·莱维特) ●需要的分类(马斯洛) 三、人际关系的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 ●感情过程 ●意志过程 关系金字塔 杰尔·厄卡夫,维利·伍德(美) (一)良好的人际关系行程和发展过程 ●一、奥尔特曼和泰勒: ●认知定向 ●情感探索 ●感情交流 ●稳定交往 (一)良好的人际关系行程和发展过程 ●莱温格和斯诺克 ●注意时期: ●确认时期: ●融合时期: ●稳固时期: ●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 (二)人际关系恶化的心理过程 ●人际关系的的负向发展 ●朱迪·C ·皮尔逊:连我名字也不知道的人知道我名字的人 喜欢我的人 对我友好的人 尊重我的人 看重与我关系的人

(完整word版)读人际关系心理学有感

读《人际关系心理学》有感 人际交往也称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人际交往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反映着人们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从动态讲,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一切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但都超不出信息沟通与物质交换的范围;从静态讲,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情感联系。据估计,大学生每天除了睡眠外,其余时间中有70%左右用于人际交往。有的人对成功人士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为85%的成功人士与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关。因此,人际交往对大学生起着重要作用。 经过一个学期的对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习,让我学会了以前似懂非懂的许多理论。让我懂得了许多在社会中的处事与为人。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它值得我们去认真研读,认真专研。现代社会,纷繁复杂、瞬息万变,每一个人无时无刻不在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往。我们要想从波诡云谲的人生之海中,绕过波涛汹涌的暗流,驶过错综复杂的险滩,寻找一个指引人生航向的指南针,我们就必须学习和掌握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具有了解他人心理变化与动向的本领,具有认清环境和辨别他人的能力,从而摆脱无所适从的困惑,使我们能在风云突变之际,能从容地让心灵栖息在生命的港湾。更重要的是能为我们今后取得成功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书尝试从心理学的角度,运用心理学原理,结合实际生活事例,对为人处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现象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并提

供了操作简便的解决思路与方法。通过学习,我知道了人们把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注意阶段、接触阶段、融合阶段。因此,我们在与人交往时,重要的是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学习,我扩展了很多知识,例如,它让我更深层次的了解了许多理论,如归因理论、人际吸引理论、认知失调理论等。所谓的归因是指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就征对这些理论讲一下下我的感悟。 归因理论包括海德的通俗心理学,该理论关键是,确定其他人的稳定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动力;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论理论;凯利的因果归因模型;韦纳的成功和失败归因理论;罗特的控制源理论。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韦纳、弗里兹等人1971年等人叙述了对成功和失败归因类型,一类是归因是内在还是外在的,另一类是进行了内外在归因之后,观察者还必须决定成功或失败是稳定发生的还是不稳定发生的。当一个人把自己的成功或失败进行归因,毫无疑问有四种,一是努力,二是任务难度,三是运气,四是能力。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来说,能力是内在的稳定性因素,任务难度是外在的稳定因素,努力是内在的不稳定因素,运气是外在的不稳定因素。当一个人做出怎么样的归因时也会影响对未来的预测,假如一个人在考试或工作失败后,将其归因为内部原因的话,如果他认为自己失败的原因是自己能力不够,那么当他做出这样的归因之后,在以后的工作中,他也就再以不会努力了,相反如果把失败的原因归为自己的努力程度不够的话,他就可以奋发图强来弥补过去的损

人际关系心理学复习20053482038253

人际关系心理学复习 人际关系: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属于社会心理学的范畴,主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人际关系包含三种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性质:是一门关于行动的科学。更为重要的是,人际关系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它同哲学、美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传播学、教育学科和行为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实践任务: 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发展新型人际关系。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社会网络层次:生产关系,各种具体的社会关系,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和客观社会关系是同时产生的,人际关系一开始就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影响,社会关系存在于人际关系中。 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人际关系研究的必要性: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群体的凝聚力。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个体的发展。 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注意阶段:由零接触过渡过单向注意或双向注意的定向阶段。 接触阶段:由注意逐渐向情感、情感沟通的轻度心理卷入阶段转向,此时开始建立初步的心理联系。 融合阶段:由接触而导致情感联系不断加强,心理卷入程度不断扩大,进入稳定交往阶段。 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朱迪·C·皮尔逊《如何交际》 冷漠阶段、疏远阶段、终止阶段。 人际关系行为模式(莱维特) 圆形传递:优点是提高全体成员的士气,调动他们的积极,使群体中各个成员都能产生满意感,群策群力解决面临的复杂问题。缺点是解决问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学大纲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和自学要求 一、课程性质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本专业的主要课程,是运用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来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它是从微观的、心理层面去研究的两人交往中所形成的关系,为社会科学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它是基础理论研究和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边缘学科。在自学过程中,考生应注意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还应掌握一些促进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的方法和技巧。 二、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完整、准确地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主要内 容。 2、系统掌握本学科的结构,充分了解本教材各节之间的联系。 3、能灵活运用所学的概念理论分析一般的人际关系心理现象, 正确处理和改善人际关系。 三、本课程指定教材的参考用书 指定教材:《人际关系心理学》,郑全全、俞国良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年9 月第1 版。 参考用书:《社会心理学》,时蓉华著,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第1 版。《人际交往心理学》,高玉祥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年版。

第二部分课程考试内容和具体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自学要求 1、能正确陈述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发展过程。 2、能解释下列术语: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心理学、社会关系。 3、理解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区别和联系。 4、理解人际关系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关系。 5、根据儿童和青少年的特点,了解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过程。 二、考核知识点 1、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对象。 2、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心理学、社会关系的概念。 3、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任务:理论任务和实践任务。后者包括处理、调整、改善、发展人际关系。 4、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区别和联系。 5、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三个阶段:注意、接触和融合。 6、人际关系恶化的三个过程:冷漠、疏远、终止。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和方法 自学要求 1、理解和表述莱维特和戴维斯的人际关系行为模式 2、评价霍桑实验。 3、评价符号相互作用论、社会交换理论、人际特质理论和需要层次理

人际关系心理学知识点汇总整理

人际关系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1.人际关系: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2.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实践任务: 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发展新型人际关系;纠正畸形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 在心理学的各分支学科中,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心理学的联系尤其密切。可以说,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从社会心理学中脱胎而来,两者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如果把社会心理学比作一棵树的主干,那么人际关系心理学就是它的枝干之一。 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的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而人际关系心理学是探索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学规律。人际关系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他们既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相互区别。这表现在人际关系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又是一个独立学科,人际关系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是相互交叉的,但不能相互代替。 3.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 (1)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

关系的总称。(2)社会关系对人际关系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是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 第二,人际关系际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由该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第三,人际关系的变化是由社会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第四,个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也是由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的。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与方法 1.人际关系的心理学研究。 ⑴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心理学研究 莱维特的人际沟通模式:圆形、轮式、链式和 Y 式传递。(针对正式群体) 戴维斯人际交往模式:单线型、集中型、偶然型、流言型。(针对非正式群体) ⑵人际关系结构的心理学研究 人际关系就其结构组成的分类:生活型、劳动型、休息型、学习型、活动型。 ⑶人际关系中交往积极性的经典实验——霍桑试验 霍桑实验的组成: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和态度调查 霍桑实验的结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人们最重视人的社会心理方面的满足和工作中发展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人际关系心理学

LAH 人际关系心理学——第1~12章论述题复习资 料 第 1 页共 10 页第一章——第五章论述题 一、简述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1.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注意阶段(陌生人阶段,由彼此的毫无关系即零接触状态,到开始进行选择性注意,或者是一方注意另一方,或者是双方相互注意。); 接触阶段(普通朋友阶段,交往双方开始轻度卷入对方心理,彼此友好相处,但没有强烈的吸引力。) 融合阶段(好朋友或恋人阶段,双方开始自我暴露,情感中度或者深度卷入彼此心理。) 2.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 冷漠阶段(一方视另一方为一种负担,产生痛苦情绪体验。) 疏远阶段(双方产生厌恶反感情绪。) 终止阶段(完全失去联系,不再相互往来。) 二、简述人际关系中交往积极性的经典实验 梅奥和他的学生在1927到1932年对美国霍桑工厂做了一系列实验研究,称为霍桑实验。实验由四个分实验组成。

1.照明实验。梅奥假设工人由于照明等劳动条件不好导致积极性下降,只要改善劳动条件,就可以促进工人的积极性。但实验结果推翻了这个假设,劳动条件对工人劳动积极性的调动方面并不是特别重要,而管理者与工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决定着工人的积极性。 2.福利实验。梅奥假设增加福利条件使工人能提高生产率,反之,则降低生产率。实验结果发现,依然是人际关系比福利措施来得更为重要。 3.群体实验。实验者假设如果以计件来算工资,工人将会与其他人竞争,更加努力工作,产量会提高。但结果是产量只保持中等水平上。究其原因,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起作用。 4.态度调查。梅奥对工人进行了两年的态度谈话,而且过程当中基本上只听不说,让工人说。结果谈话之后,产量大增。原因是通过谈话,使管理者与工人之间的人际关系更为融洽,促使产量有所增加。 霍桑实验的结论: (1) 人是社会人 (2)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降低取决于人际活动的积极性。 (3) 工人生产量的多少是由社会规范决定的。 (4) 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外,还存在非正式群体。 对霍桑实验的评价: (1) 实验理论假设不全面,方法缺乏客观性,有政治和阶级的偏见。 (2) 但霍桑实验开辟了人际关系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06050] 指定用书:《人际关系心理学》,郑全全、俞国良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参考用书:《社会心理学》,时蓉华著,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 《人际交往心理学》,高玉祥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和自学要求 一、课程性质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本专业的主要课程,是运用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来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它是从微观的、心理的层面去研究的两人交往中所形成的关系,为社会科学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它是基础理论研究和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门综合性的、实践性的边缘学科。在自学过程中,考生应注意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还应掌握一些促进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的方法和技巧。 二、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完整、准确地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2.系统掌握本学科的结构,充分了解本教材各节之间的联系。 3.能灵活运用所学的概念理论分析一般的人际关系心理现象,正确处理和改善人际关系。第二部分课程考试内容和具体要求(说明:第十三、十四、十五章不作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自学要求 1.能正确陈述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发展过程。 2.能解释下列术语: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心理学、社会关系。 3.理解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区别和联系。 4.理解人际关系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关系。 5.根据儿童与青少年的特点,了解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二、考核知识点 1.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对象。 2.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心理学、社会关系的概念。 3.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任务:理论任务和实践任务,后者包括处理、调整、改善、发展人际关系。 4.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区别和联系 5.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三个阶段:注意、接触和融合。 6.人际关系恶化的三个过程:冷漠、疏远、终止。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和方法 一、自学要求 1.理解和表述莱维特及戴维斯的人际关系行为模式。 2.评价霍桑实验。 3.评价符号相互作用论、社会交换理论、人际特质理论和需要层次理论。 4.掌握和应用社会测量法。 二、考核知识点 1.莱维特的人际沟通模式:圆形、轮式、链式和Y式传递 2.戴维斯的人际交往模式:单线型、集中型、偶然型和流言型。 3.人际关系结构的类型:生活型、劳动型、休息型、学习型和活动型。 4.霍桑实验:由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态度调查等4个实验组成,表明良好人际关系能大大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 5.评价符号相互作用论、社会交换论、人际特质理论和需要层次论。

人际关系心理学_名词解释

第1章——第12章名词解释 第一章: 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2、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 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本质上,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正在形成的社会心理学分支或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 3、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第二章: 1、人际特质:心理学家认为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个体的人格体系形成过程中, 形成了其特有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称之为人际反应特质。 2、符号相互作用论:又称象征性交往理论,是一种强调人类生活和行为意义的社会生活理 论观。符号相互作用论重视语言符号在交往中的作用,强调对他人行为倾向的预测、估计,要求人们按照自己在交往活动中所担任的角色来行事,并注重行为效果的反馈。3、自我呈现论:是人们运用多种策略控制和反馈自己外在印象的理论。自我呈现也可称为 印象管理。是在戈夫曼以及其他人广泛研究基础上形成的观点。它属于社会相互作用理论中的一种,主要阐述人际交往中的自我暴露问题。 4、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来的,这种理论旨在社会比较中探讨个人所作的 贡献与他所得到的报酬之间如何平衡的一种理论。它侧重于研究公平性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因此,这个理论也称为社会比较理论,是社会交换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5、归因:是一个观察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6、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推断他人与自己行为的一组理论。它侧重于对人的活动因果关 系进行分析。人们通过这种理论来理解、预测和控制他们的环境,以及随这些环境而出现的行动,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人际关系的目的。 7、通俗心理学:是海德提出来的,海德认为每一个正常人都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 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些理论是由生活经验积累形成的,就叫作通俗心理学。 8、社会测量法:又称为社交测量法。这是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的一种用来测量群体成 员之间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从群体的角度,定量地提示整个群体以及各成员在该群体内的好感、反感、冷漠等情感关系。 第三章: 1、态度:是人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2、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来的,该理论主要研究认知各元素之间的 关系。费斯汀格认为认知元素之间的关系有三种:认知无关、认知协调、认知失调。该理论认为人们会由于认知失调而体验到一种不愉快的驱力状态,各个认知元素之间的失调程序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不一致的认知数、协调的认知数、重要性。 3、参与活动法:参与活动要求人们通过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人们的态度往往在交往中 体现出来,并在交往中得到别人的启发和教育,从而改变。 4、登门拜访:是一种转变的方法。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 求开始,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 5、团体规定论:是一种态度转变的方法。它认为群体所具有的公约、规章、准则等可以有 效改变人们的态度。这样,我们可以利用群体的纪委来要求各个成员,使他们改变态度,

心理学书籍《人际关系心理学》

心理学书籍《人际关系心理学》 (1)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2)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 (3)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4)发展新型人际关系。 (5)纠正畸形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关系: (1)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人际关系作为角色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和其他任何一种社会关系一样,必然受生产关系的制约,还要受其他社会关系的影响,因而应该把人际关系置于社会关系中加以考察。同时,也应看到,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真正的实在现象。 (2)人际关系和客观社会关系是同时产生的,人际关系一开始就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影响,社会关系存在于人际关系之中。当然,社会关系同人际关系是两个级别的概念,具有不同的理论概括力。社会关系强调现实关系的整体方面,非个性方面,而人际关系则更多地从个体、个性方面来表现现实方面。人际关系是在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并不是一回事。社会关系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它一方面研究人与物的关系;另一方面,社会关系还包括意识形态的关系,主要有法律的关系、道德的关系等等。而人际关系则是人与人直接的心理关系,它受社会关系所制约,是社会关系的反映,但却具有某种相对的独立性。 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1)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

(2)人际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由该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所决定的。 (3)人际关系的变化是由社会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 (4)个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是由社会关系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人际关系研究的必要性: 人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与社会的连结中,必然要建立各种各样的关系,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在这些关系交往过程中,人们借助思想、情感以及行为来进行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这些关系因对象不同,也会指向不同的发展方向。良性的关系是吸引与合作的;但由于环境影响、性格因素、心理因素等原因,许多人处理不好人际关系,难免会陷于矛盾与痛苦之中,关系中的当事人如果没有足够的智慧去化解由此带来的自己内心的冲突,则会陷入人际关系的危机之中,甚至会出现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从而降低自己生活的幸福指数。 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来源于健康的心理状态,自信、乐观、从容、友爱、助人、谦虚、宽容等等,这些良好的行为品质都可以在人际交往中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健康的人际关系也可以使人舒缓压力、平复情绪,对人们的个人发展、身心健康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那些在人际关系中出现问题的人,也会多多少少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甚至是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他们更多地表现出自负、自卑、干涉他人、多疑、敏感、嫉妒等消

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 我们日常生活的沟通交流中,许多人在扮演着“迫害者”,另外一些人则扮演着“受害者”或者“拯救者”,而扮演者本人并不知道自己的角色。然而,游戏中的人却拥有共同的心理感受:不舒服。 既然不舒服,干吗还要游戏? 心理游戏之根源 人人都有身不由己之处,人总拗不过自己的心,不得不听从心的指引。 先看一个“笨手笨脚的游戏”。某人不是经常打翻花瓶就是碰洒了茶水,在场人的谈话不时地被他的“麻烦”打断,令人不爽,进而气愤,而他的脸上却写满了“我不是故意的呀”。 其中,“某人”扮演了迫害者的角色,“在场的他人”则成了受害者。也许“某人”小时候,因为一些原因不受人欢迎,在人际关系中不可避免地感到孤独,因此他期盼得到关注,就不可遏止地采取行动——闹出点动静。可是他越是这样,

就越令他人烦恼甚至生厌,结果就越不受欢迎。 或许会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思悔改呢? 他是不由自主。因为人在感到困扰的时候,大都会动用习惯性的应对策略,这些策略往往形成于儿童时期。一般来说,人在小时候求生存的过程中已经得出了某种关于自己的结论。在“笨手笨脚的游戏”里,你有否觉得“某人”像个渴望被关注却又不知所措的孩子?他虽已长大,一旦遇到相似情景,仍在沿用小时候的手段来应对成年人的世界,是他内心的“儿童部分”又冲出来帮助他的“成人部分”,似乎在自语:怎么做他们才会注意到我? 游戏者为何“浑然不觉” 频频“失误”让集体蒙羞,频繁地麻烦他人以致令人避之不及甚至愤怒,而自己“浑然不觉”,依然故我;明知周围的人在躲着自己、反而还要“天真地”叫喊着要加入人家的活动,引得人家无奈叹息,玩兴大减。这也是个心理游戏。 抽取其中的主线,则是:“频频失误、一再麻烦他人”(迫害者)——他人愤怒(受害者)——责备(转为迫害者)——发起者自己感到受伤害(转成受害者)却满不在乎(漠视)。

人际关系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它的发展变化决定于双方社会需 要满足的程度。 2 人际关系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第一、人际关系主要注意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的程度; 第二、人际关系是由一系列心理成分构成的; 第三、人际关系是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3 人际关系作为专用名词是在本世纪初由美国人事管理协会最先提出来的。作为早期行为科学理论之一,也称人群关系论,1933年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创立。 4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5 米德提出了象征性交往理论,勒温提出了群体动力学、T组理论;考夫曼提出了社会互动理论;修茨提出了人际特质理论,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费斯汀格提出了认知不协调理论,海德和凯利提出了归因理论,弗鲁姆提出了期望理论,亚当斯提出了公平理论。 6 人际关系心理实际上乃是人与人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其主要表现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在这三个相互联系的心理成分中,情感因素是最重要的成分。人们彼此在情感上的满足与不满足、好感与恶感就成了评价人际关系心理的主要标志。 7 就人际关系心理学产生的过程而言,一般经过一个双循环的过程。即顺时针方向运动的内循环与逆时针方向运动的外循环有机组成的完整系统。 8内循环和外循环并不是相互分离的,有时两个过程交叉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但其终极目标是一致的。 9 社会学是从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或从人们各自所处的阶级关系、群体关系中来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非个性的特点。而人际关系心理学则是从个性角度,着重研究人与人在情绪基础上的心理关系。 10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11 社会关系主要包括两层涵义:一是广义上的社会关系,指人们在历史的共同活动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表达这一思想的主要有“人们的一切关系”、“人们之间的一切关系”等。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关系是人与人一切关系的科学抽象。二是狭义上的社会关系,是指一定社会中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 12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是社会构成的基本要素。 13 社会关系及其结构层次 一、生产关系; 二、各种具体的社会关系,例如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宗教关系以及公共关系等; 三、心理关系,它是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受主体心理特点调节的由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所组成的人际关系。 14 人们直接的心理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心理冲突,另一个是心理相容。 15 交往关系是人际关系的具体化和实质化,是人际关系得以建立和维持的直接前提,交往的状态与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是成正比的。 16 人际关系是以天命观、家族主义和以儒家为中心的传统伦理思想为基础,人际关系的基

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概念 (一)什么是人际关系 从广义看,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社会中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切方面。 从狭义看,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这里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人际关系属于社会心理学的范畴,主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是由一系列心理成分构成的。 人际关系是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二)什么是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二、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一)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性质 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特殊对象,决定了这门学科的特殊性质。 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它是基础理论研究和社会生活实践结合的产 物。 人际关系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二)人际关系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和过程 第二节人际关系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人际关系心理学与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与社会学、行为科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与其他学科 三、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任务 (一)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任务 (二)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实践任务 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 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 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 发展新型人际关系 人际知觉 第一节人际的非言语沟通 一、脸部表情 二、目光接触 三、身体语言 非言语线索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人们总是通过自我表 现来提高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通过控制自己的非言语行为,来引起其他人的有利反应。非言语线索在人际交往中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 可以辨别说谎话的人。 第二节对人的归因理论 一、海德的通俗心理学 二、相应推论理论

人际关系心理学知识点

美国学者(霍尔)提出四种人际距离(考题): (一)公众距离:3、6m以上,在正式场合、演讲或公共事务中的人际距离 (二)社交距离:1、2m~3、6m商业交往发生在这个距离上。特点是开放性、公众性、语言性、正式性。(三)个人距离:0、5m~1、2m 是朋友之间交往的距离。其特点是半封闭性、私人性、语言性、非正式性(四)亲密距离:0~0、5m这是亲人、夫妻之间沟通和交往的距离。其特点是:封闭性、私人性、非语言性、非正式性、传递情感信息。 影响人际距离的因素有文化、民族、社会地位、性别等 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自尊和受尊重,产生信心)归属与爱的需要(与他人建立感情的要求)安全需要(免除恐惧、焦虑)(保险、福利)生理需要(最重要,只有它得到满足才谈得上其他需要) 人际交往原则:1、诚信的原则2、平等、尊重的原则3、交换的原则4、自我价值保护的原则5、情境控制的原则6、宽容的原则7、适度的原则1)交往的范围要适度2)交往的时间要适度3)交往的程度要适度群体: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情感上相互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且遵守共同行为规范的个体的组合。 群体三要素:拥有一定规范,行为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互相依赖,联系成整体;有共同目标或利益。 为什么加入群体:因为,人们在群体中可以获得如下需要的满足:(1)安全需要(2)情感需要(3)尊重和认同需要(如地位权力等)(4)完成任务的需要 正式群体: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命令型、任务型) 非正式群体:即没有正式结构,也不是由组织确定,以个人之间的好感、喜爱或共同兴趣为基础而构成的群体。(利益型、友谊型) 命令型群体与任务型群体:由组织结构确定的并直接向某个上级主管报告工作的下属组成的群体。由组织结构确定的为完成特定工作任务在一起工作的人构成的群体。 通常情况下,所有命令型群体都是任务型群体,但任务型群体不一定是命令型群体。 利益型群体与友谊型群体:关心共同目标或特定事物的人形成的群体。具有共同特点、兴趣或爱好的人所形成的群体 正式群体的特点:1、正式群体是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其基本职能是完成组织任务。2、正式群体是按组织的章程和组织规程建立起来的,列入组织的正式机构的序列之中。3、正式群体的成员有明确的编制,其领导者有正式的职务头衔,由组织赋予明确的职权与职责。4、正式群体是建立在组织效率逻辑和成本逻辑的基础之上的,是按照组织的规程行事的 非正式群体的特点:一、自发性非正式群体是自发形成的。人们到非正式群体中去寻找归属、认同、理解和表现自己、完善自己,自发组成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二、成员的交叉性许多人的爱好、兴趣比较广泛,体验感受比较丰富,因此他们可能参加几个非正式群体,从而使非正式群体成员具有交叉性。三、有自然形成的核心人物非正式群体和正式群体一样有核心人物,但他们不是有上级正式任命或选举产生,而是在长期的工作、学习、生活和娱乐中自然形成的。他们大都善于协调成员间的关系,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影响力四、排他性和不稳定性非正式群体内部成员交往较多,关系亲密,相互帮助,但对本群体以外的人则比较淡漠、疏远、甚至排斥,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同时,非正式群体又有相对不稳定性,当群体成员的看法、意见发生矛盾和分歧时,一旦调节无效,就会导致群体的分化、瓦解,以致重新组合,产生新的非正式群体。 群体压力:群体对其成员的一种影响力。当群体成员的思想或行为与群体意见或规范发生冲突时,成员为了保持与群体的关系而需要遵守群体意见或规范时所感受到的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它使成员倾向于作出为群体所接受的或认可的反应。 “人际剥夺”实验: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的“人际剥夺”实验结果表明:作为社会性的人,离不开与别人的交往。也就是说,人际交往是人的一种需要,就像人需要吃饭、睡觉一样。 人际交往: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物质的交换。 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关系。

人际关系心理学(郑金金 俞国良著) 学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心理学之父”冯特 “人生的美好是人情的美好,人生的丰富是人际关系的丰富” 第一节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界定 一、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概念 (一)人际关系 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关系,涉及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 2.“人际关系”作为专有名词是在20世纪初由美国人事管理协会最先提出来的,作为早期行为科学理论之一的人群关系论,1933年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创立。 (二)人际关系心理学 1.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研究方法和理论探讨人际关系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2.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主要是莱维特等对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研究、纽科姆等对人际关系结构的研究、梅奥等对人们工作积极性的研究。 3.人际关系的心理方面表现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在这三个相互联系的心理成分中,(情感因素)最为重要。 二、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人际关系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的学科。 三、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一)理论任务:尽快中国化,适合中国国情,经过“选择—摄取—中国化”的途径,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合改革开放实际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体系。(林崇德,俞国良) (二)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实践任务 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将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应用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为社会现实生活服务,为目前的改革开放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最终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服务。具体来说,包括以下方面: 1.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2.有效调整人际关系; 3.不断改善人际关系; 4.发展和谐人际关系。 第二节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 一、社会关系: 1.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亦即人们在社会生活和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关系。 2.社会关系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广义上的,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二是狭义上的,社会生产关系。 3.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是社会构成的基本要素。 二、社会关系网络层次 1.生产关系; 2.各种具体的社会关系; 3.心理关系。 三、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关系 1.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具体化; 2.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反映和产物; 人际关系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这种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1)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总是在一定制社会关系中产生的; (2)人际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由该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所决定的; 3.人际关系的变化是由社会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 4.个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也是由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的。 四、研究人际关系的必要性。 1.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2.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群体的凝聚力;

人际关系心理学选择题

第一章绪论 1、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心理学之父”是(A)。 A、冯特 B、梅奥 C、莱维特 D、勒温 2、下列不属于人际关系心理成分的是(D)。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D、意志成分 3、人际关系的分类按照需求的性质,可以分为哪两类?( B ) A、支配性关系和平等性关系 B、情感关系和工具性关系 C、吸引性关系和排斥性关系 D、长期性关系和临时性关系 4、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始于(B) A、19世纪末 B、20世纪20年代 C、1933 D、20世纪60年代 5、提出认知不协调理论的心理学家是(D) A、骊斯洛 B、弗罗德 C、亚当斯 D、费斯汀格 6、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的人际关系心理学流派是(D) A、象征性交往理论 B、群体动力学 C、社会互动理论 D、公平理论 7、在诸多学科中。人际关系心理学和哪门学科的联系最密切?(C) A、社会学 B、行为科学 C、社会心理学 D、人类学 8、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实践任务中最根本的任务是(D)。 A、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 B、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 C、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 D、发展新型有人际关系 9、在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过程中,由注意逐渐向情感探索、情感沟通的轻度心理卷入阶段转向的阶段是(B)。 A、注意阶段 B、接触阶段 C、融入阶段 D、终止阶段 10、零接触状态是指人际关系恶化的(B) A、冷漠阶段 B、疏远阶段 C、终止阶段 D、分离阶段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和方法 1、要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正确性,最好就采用的人际沟通模式是(B)。 A、圆形传递 B、轮式传递 C链式传递 D、Y式传递 2、以一个成员或信息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传递的人际沟通模式是(B)。 A、圆形传递 B、轮式传递 C链式传递 D、Y式传递 3、把信息有选择地告诉自己的朋友或有关的人的藤式沟通模式是(B)。 A、单线型 B、集中型 C、偶然型 D、流言型 4、在非正式群体中,一个人主动将信息传播给所有与他接触交往的人的人际交往模式是( D)。 A、单线型 B、集中型 C、偶然型 D、流言型 5、谣言的产生采用的人际沟通模式通常是(D)。 A、单线型 B、集中型 C、偶然型 D、流言型 6、参加比赛中的对手之间形成的人际关系是属于(C)的人际关系。 A、生活型 B、劳动型 C、活动型 D、学习型 7、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 A、马斯洛 B、弗罗德 C、亚当斯 D、费斯汀格 8、无论遇到什么人,在什么场合下,首先会想到“他喜欢我吗?“在得到肯定的或否定的答案后,再采取 适当的行动的人是属于人际关系类型中的哪一类型?(A) A、驯顺型 B、进取型 C、分离型 D、包容型 9、小蒋在单位里经常颐指气使,指挥别人做这做那,争权夺利,使得他人际关系非常紧张。按照修茨对人 际需要的观点,小蒋可能是哪方面的人际需要比较强烈?(B) A、包容的需要 B、控制的需要 C、情感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10、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提出的用来测量群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一种人际关系测量方法是(C)。 A、实验法 B、调查法 C、社会测量法 D、参照测量法 第三章态度及其转变 1、“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名话说明了态度成分中哪一因素对态度的重要作用?(B)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D、意志成分 2、按(C)划分态度,可以把态度分为外显的态度和内隐的态度。 A、认知评价 B、情感体验 C、行为倾向 D、功能特性 3、态度能帮助个体摆脱自己内部的紧张状态,这是态度的哪一功能在发挥作用(D) A、顺应功能 B、认识功能 C、防御功能 D、调节功能 4、兰波特以大学生为对象做了耐痛忍耐力的实验研究说明了态度具有(D)。 A、顺应功能 B、认识功能 C、防御功能 D、调节功能 5、我们通常说的“美丽”“善良”不是一种态度,当说“我的妻子真是美丽善良”的时候就是一种态度,这说明了(B)。 A、态度具有社会性 B、态度具有具体性 C、态度具有协调性 D、态度具有认识功能 6、由P—O—X构成态度三角关系的理论,是(C)理论。 A、功能 B、一致性 C、平衡 D、学习 7、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要求开始,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这种态度转变的方法是(B)。 A、参与活动法 B、登门拜访 C、全面宣传法 D、沟通信息法 8、沟通者的权威越强,则沟通对象改变态度的程度就越(B)。 A、小 B、大 C、差 D、少 9、如果一个产品的制造商或厂家自己推荐自己所生产的产品,夸耀它如何性能优良,质量可靠,人们往往会怀疑,这是沟通者的什么特点在发挥作用?(B) A、专长或权威 B、动机 C、个性特征 D、角色特征 10、在审判情景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在进行原告的“辩论”和被告的“辩论”一个星期后,再进行裁决,陪审团往往对原告的“辩论”的印象更为清晰,这种现象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中称为(A)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对比效应 D、同化效应 11、睡眠者效应是指一则沟通的说服力随时间而(B)。 A、减弱 B、增长 C、转移 D、消失 12、在听众与沟通者的观点差距与态度改变的关系中,正确的是(C) A、差距越大,态度改变的程度也越大 B、差距越大,态度改变的程度越小 C、中等程度的差距可以产生最大的态度改变 D、听众与沟通者的观点差距对态度改变没有影响 第四章行动与态度 1、“今天外边下雨”和“我有一把雨伞”的认知关系是属于哪种认知关系?(B) A、认知无关 B、认知协调 C、认知对立 D、认知失调 2、你很喜欢在周末早晨睡懒觉,但是这个周末你的好朋友要到你这儿来玩。于是你早早地起床去火车站接他也不会觉得太为难,这说明是认知的什么因素在起作用?(D) A、不一致的认知 B、不一致认知的重要性 C、协调性的认知 D、协调性认知的重要性 3、诱导服从实验的结论认为,为完成行为而提供的诱因与将要发生的态度改变的程度之间存在着一种(A)的关系。 A、相反 B、一致 C、正向增长 D、无关 4、小张被人用刀威胁说了一些违心的话,但小张不会感到很大的失调,那是因为(D)。 A、他没有作出承诺 B、这是他没有预期到的消极后果 C、他不必要对此负责 D、他不是自愿选择的,而是被强迫的 5、小李去上班,他可以选择从街的左边或右边走去单位。小李知道街的左边正好在施工却还是选择了左边。结果一块石头掉下来打在他头上。这时小李可能产生认知失调,其认知失调的原因在于(D) A、自愿选择 B、承诺 C、责任感 D、预期的消极后果 6、在一个消除对蛇的恐惧的治疗训练中,心理学家设计了需要付出很大努力但是与消除对蛇的恐惧没有直接关系的“锻炼治疗“,起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这体现了(B)研究的结果。 A、诱导服从实验 B、努力理由研究 C、不足障碍研究 D、决策后失调研究 7、决策后失调理论认为,当人们在两个备择物之间作一个选择,决策之后便有一个明显的特点,这就是,决策者试图(C)两个项目之间评价的差距。 A、缩小 B、忽略 C、扩大 D、平衡 8、按照诱导服从的实验结果,以提供优惠券或以优惠价为特征的广告和推销活动实际上(B)了顾客对于提供优惠券的那些商品的依赖。 A、增强 B、减弱 C、吸引 D、没有影响 9、“承诺升级”现象往往出现在(D)的情景中。 A、心理治疗 B、儿童教育 C、消费行为 D、决策 10、按照不足阻碍研究,在儿童教育方面,(B)的教育态度比较好 A、严厉的 B、温和的 C、威胁的 D、打骂的 第五章印象形成 1、一个人在观看足球赛时,大声地吼叫,并不会令人产生什么深刻的印象,但是在安静的电影院中大声吼叫就非常引人注目。这是印象形成的什么因素在起作用?(D) A、行动者 B、知觉者 C、观察者 D、交往情景 2、如果说一个人报复性强和爱整洁,人们往往对“报复性强”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而“爱整洁”这个特征留下的印象相对比较淡薄,这种“报复性强”属于印象形成特点中的(C)。 A、一致性 B、评估性 C、中心特质的作用 D、隐含的个性理论 3、如果我们知道了某人是热心的,就会认为他是活跃的、交友广泛的、好心肠的,等等。这个例子说明了印象形成中什么特点?(D) A、一致性 B、评估性 C、中心特质的作用 D、隐含的个性理论 4、如果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评价是正直的+3分,友好的+2分,有忍耐力的+1分,而这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印象总分是+2分,那么这种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是(B)。 A、累加模式 B、平均模式 C、加权平均模式 D、累计模式 5、如果我们说一个陌生人是“英俊的、爱说话的、熟练的、报复性强的、凶恶的”,我们在对他形成印象中,后两个因素会赋予它们更大的权重。这是因为在加权平均中(B)。 A、我们会对可信程度高的信息给予更高的权重 B、与积极的特质相比,我们会对消极的特质赋予更大的权重 C、我们会对与目前的目的和判断有关的信息赋予更大的权重 D、我们会削弱与先前的印象和定型不一致的信息 6、一些学期初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尽管在学期中或学期末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教师对其评价还是不如一开始成绩就很好的好学生,这是因为印象形成中的(A)偏见造成的? A、优先效应 B、新近效应 C、晕轮效应 D、定型 7、教师对“好学生”的评价往往认为他各方面都好,对“坏学生”往往认为他没什么优点,这种现象在印象形成中称为(C)。 A、优先效应 B、新近效应 C、晕轮效应 D、定型 8、一般认为,德国人一丝不苟,有科学头脑;美国人积极进取,讲究物质享受;英国人绅士风度,因循守旧。这是人际印象中的(D)。 A、优先效应 B、自我实现预言 C、晕轮效应 D、定型 9、人们常常说,黑人在申请工作的招聘过程中往往没有白人表现得好,伍德认为这可能是由于(B)所造成的。 A、优先效应 B、自我实现预言 C、晕轮效应 D、定型 10、一个人在强调生产率的条件下,比较倾向作积极的自我介绍;在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条件下,自我介绍时却比较谦虚。这说明(A)因素对自我表现的影响。 A、情景因素 B、参照群体的认同 C、其他人的影响 D、个性特质 第六章人际知觉 1、人的脸部表情所表达的有六种基本的情绪,包括(A)。 A、快乐、悲哀、惊奇、恐惧、愤怒和厌恶 B、快乐、悲哀、恐惧、厌恶和鄙视 C、不满、悲哀、快乐、惊奇、恐惧、厌恶 D、不满、悲哀、恐惧、厌恶和鄙视 2、在脸部表情中,人们对于辨认表示(C)的脸部表情应该特别容易。 A、快乐 B、悲哀 C、危险 D、安全 3、当我们持续地注视着某人,无论他干什么都保持这种目光接触时,这个人通常会感到(D) A、高兴 B、沉默 C、平静 D、紧张 4、有些人一说谎经常会频繁地搓手或摸着身体的其他部位,我们这是通过他的()来辨别其内在心理状态。(C) A、脸部表情 B、目光接触 C、身体语言 D、语调 5、一般来说,与一个角色相反的行为同与角色一致的行为相比,前者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有关内在心理倾向性的信息。这在相应推论理论中称为(B)。 A、非共同效果 B、社会赞许性 C、一致性反应 D、稳定性 6、按照韦纳的成功和失败的归因理论,不稳定的内在归因是(B)。 A、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 D、运气 7、小徐这次考试成绩不好,他的朋友安慰他说:“没关系,主要是这次考试太难了。”这种归因是把失败归因为(C)。 A、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 D、运气 8、按照韦纳的成功和失败归因理论,下列哪两项归因对心理健康是比较有利的?(D) A、能力和努力 B、能力和任务难度 C、运气和任务难度 D、努力和运气 9、抱着宿命论观点的人属于什么类型的人(B) A、内控者 B、外控者 C、稳定者 D、不稳定者 10、当我们的注意力集中于两人中的一个特定的人时,那个人往往比较容易被知觉为在指导谈话方面更为中心和更为主动,这是归因偏见中的哪一种偏见在起作用?(C) A、行为中心偏见 B、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偏见 C、显著性偏见 D、行动者与观察者偏见 第七章自我知觉 1、“把成功归于自己,把错误推给别人。”这是自我知觉中的(C) A、显著性偏见 B、行为者与观察者偏见 C、自我服务偏见 D、行为中心偏见 2、把考试成绩不好归因于努力不够,这是一种(B ) A、稳定的外在归因 B、不稳定的内在归因 C、不稳定的外在归因 D、稳定的内在归因 3、“因为跑了才害怕,而不是怕了才跑”,这是( C )的观点。 A、沙赫特 B、辛格 C、詹姆士 D、凯利 4、发生自我障碍的过程中个体要保护的是自己的(D)。 A、人格 B、物质利益 C、社会关系 D、自尊 5、习得无助现象的归因与(B)有着密切关系。 A、可以控制的结果 B、不可能控制的结果 C、问题的原因 D、问题本身 6、习得无助者在情绪上容易出现(C)的表现。 A、恐怖症 B、强迫症 C、忧郁症 D、癔症 7、“错误归因”治疗中主张使病人对(C)作出错误归因。 A、问题根源 B、学习行为 C、激起原因 D、问题结果 8、“错误归因”治疗中诱导方法的使用要特殊考虑的一个问题是(D) A、方法问题 B、态度问题 C、策略问题 D、伦理问题 9、一个人对消极事件作出外在的还是内在的归因,决定消极事件对(D)的影响。 A、情绪 B、情感 C、智力 D、自尊 10、“错误归因”治疗属于哪种治疗方法?(D) A、精神分析疗法 B、学习治疗 C、行为治疗 D、以上都不是 第八章自我导向 1、人们记录的待业至少应保持(B )才能发挥作用。 A、五天 B、一星期 C、两星期 D 、三星期 2、减轻或消除某些不愉快的刺激,这是一种(B) A、惩罚 B、消极的强化 C、积极的强化 D、厌恶形式的强化 3、大多数复杂的人际互动过程的起点是人们的(B) A、意志 B、自我 C、本我 D、超我 4、个体对批评和教训有认识但无改正行为时,是自我中缺乏( C )的表现。 A、注意力 B、想象力 C、意志力 D、表现力 5、自我控制中个体对主观世界的控制是通过(A)来完成的。 A、符号工具 B、语音系统 C、图像识别 D、道德 6、自我控制在要求延缓满足的情况下(B)起着重要的作用。 A、理想信念 B、人际信任 C、价值观 D、道德水平 7、卡罗利(P.Karoly,1977)认为自我控制的目的是为了(C) A、目前现状 B、伦理道德 C、长远目标 D、物质利益 8、当个体觉得无法成为环境改变的动因的时候,经常会产生(D)。 A、愉悦感 B、欣慰感 C、理智感 D、无助感 9、学术界称的“可怕的两岁儿童”表现出儿童自我表现的(B)的需要。 A、自然环境控制 B、社会环境控制 C、自我意识 D、自我表现 10、人类任何行为都是受(B)控制的行为,是( B )的产物。 A、自我环境 B、环境环境 C、环境自我 D、他人理解 11、控制的行为主要通过(C)来掌握。 A、理解 B、观察 C、学习 D、发现 12、斯金纳认为被控制的行为常常引起(B)的需要。 A、社会性 B、生物性 C、普遍性 D、广泛性 13、由某种线索的诱因发而产生一系列行为的现象,心理学称为(C)。 A、行为惯性 B、行为有恒性 C、行为链 D、行为稳定性 14、行为链是通过行为的(A)得来线索的。 A、反馈 B、发生 C、强化 D、减弱 15、人际交往焦虑的人,自言自语的行为主要通过控制(D),来提高交往的表演力。 A、承受力 B、理解力 C、观察力 D、注意力 16、自我实现是要将人的(B)得到充分发挥。 A、独立性 B、潜能 C、自尊 D、意识 17、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观察记录方法是(A)。 A、计数法 B、演算法 C、描述法 D、推理法 18、个体的自我控制和寻求目标,记录行为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达到( D )。 A、自我表现 B、自我发现 C、自我评价 D、自我实现 19、最早使用“自我实现”一词的是(C) A、贝姆 B、马斯洛 C、戈尔茨坦 D、荣格 20、马斯洛认为人类在最高层次的需要是(B) A、社会需要 B、自我实现需要 C、生理需要 D、安全需要 第九章人际影响 1、纳粹匪徒盲目效忠、滥杀无辜,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属于(A)。 A、服从 B、同化 C、遵从 D、从众 2、在群体压力作用下,采取与他人相同的行为,属于( A )。 A、遵从 B、模仿 C、感染 D、独立 3、多人在一起工作,效率反而降低了,这是(B)现象作用的结果。 A、社会助长作用 B、社会惰化 C、社会赞同 D、相互作用 4、群体成员遵从了群体的规则或规范时,群体会给予成员积极的(D) A、诱导 B、承认 C、约束 D、强化 5、小王在班会上表示要参加志愿者,并积极报名参加活动,这种现象属于(B) A、模仿 B、内心接受 C、简单服从 D、同化 6、一个顽皮的儿童只有在老师和家长的监督下才能完成作业的行为是( 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