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水鱼类养殖大产业架构与前景展望_雷霁霖

合集下载

雷霁霖

雷霁霖

作者: 无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中国工程科学
页码: F0002-F0002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2期
主题词: 工厂化育苗技术 黄海水产研究所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鱼类养殖 育苗工艺 山东大学 海水鱼类 增殖技术
摘要:雷霁霖,海水鱼类养殖专家。

1935年5月24日出生,福建宁化县人。

195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

系统研究了22种海水鱼类的增养殖理论与技术,其中8种已实现产业化。

20世纪60至80年代,率先突破了梭鱼等10多种鱼类的育苗工艺,相继构建起工厂化育苗技术和体系。

90年代,创建了工厂化育苗新系统和新工艺,首次开辟了人工苗的放流增殖技术。

发展鲆鲽类养殖 促进海水养殖发展——专访中国工程院雷霁霖院土

发展鲆鲽类养殖 促进海水养殖发展——专访中国工程院雷霁霖院土
院士。
会承办的 “ 全国海水健康养殖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
会 ”在辽宁省大连市召开 ,共有来 自全国各地 的10 5 多
名代表参加 了会议 ,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杨宝瑞副厅
长、中国工程 院雷霁霖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 水产研究所王清印副所长出席 了会议并做了讲话 ,中国
水产学会刘雅丹处长出席 了会议 ,大连市海洋与渔业局
雷院士:海水养殖有两条研究路线, 。 条是软件研
究,一条是硬件研究。我们往往注重硬件方面的研究而 忽视 了软件方面的研究,只注重如何育苗,如何养殖, 不断推广养殖新技术,改进养殖方法等 ,而没有对养殖 品种符不符合渔业发展的规律,有没有进行养殖柑局的 规划等软件方面进行研究。就像有些南方地区看 到北方 养殖什么品种的鱼比较赚钱 ,也不管当地的环境通不适 合养殖,一哄而上,这就是一种缺乏软件科研控制的表
牌推 向公众。笔者认为,办节在某种程度上是可有利 下 品牌的建立,但对此过于热衷、一哄而上并不可取 ,而 应将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以使 阳澄湖 品牌更好地应对 市场的风险。 据了解整个阳澄湖湖区一年的蟹产量大约在几千吨
蟹的面积有所减少,而且由于天气偏热,也不利于大闸
蟹的生长发育,如此消费者不禁要问市场上怎么会有这
么多的阳澄湖大闸蟹 ?这次的 “ 硝基呋喃”事件很快就 会尘埃落定,相信只要 自己做得正,迟早会还阳澄湖大
闸蟹一个清 白的,但品牌保护及诚信经营的工作倒是 一
直耍做下去的。
科 学养鱼杂志社 宋迁红
中国水产学会 卫红星
维普资讯

鱼品质挺好,f 是养殖技术上还存 一些问题,特 别是 H 目前人工育 苗技术还没有突破 ,还不能大批量供应苗 种,养殖受到限制。其它的如半滑舌鳎,育苗技术 已经 突破 ,日前养殖的规模在慢慢扩大,南方也有不少地区 在养这条鱼;石鲽养殖技术也 已成熟 ,人工育苗技 术也 不成问题,野生苗种也比较多;塞内加尔鳎在近两年养 殖也较多,数量也较大 ,批量生产也不成 问题 。

2024年海水养殖鱼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海水养殖鱼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海水养殖鱼市场发展现状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海水鱼类消费的持续增长,海水养殖鱼市场迅速发展。

海水养殖鱼市场以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高品质的产品备受追捧。

本文将探讨当前海水养殖鱼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其潜在的发展趋势。

1. 海水养殖鱼市场规模海水养殖鱼市场在过去十年中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自2010年以来,海水养殖鱼市场年均增长率超过10%。

预计到2025年,全球海水养殖鱼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亿美元。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海水养殖鱼市场,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

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也是重要的海水养殖鱼市场。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海水养殖鱼市场的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2. 海水养殖鱼品种海水养殖鱼市场的品种多样,包括远洋深海鱼类和近海贝类。

远洋深海鱼类如金枪鱼、比目鱼和龙虾,由于其高蛋白质、低脂肪的特点,备受消费者欢迎。

近海贝类如扇贝、鳕鱼则具有鲜美的口感和高营养价值。

随着海水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品种被成功养殖出来。

同时,一些濒临灭绝的物种也通过海水养殖得以保护和繁殖。

3. 海水养殖技术海水养殖鱼市场的发展得益于先进的养殖技术的应用。

其中,水质管理是保证养殖环境的关键。

养殖场通常会通过先进的过滤系统和循环水系统来保持水质的稳定和清洁。

养殖过程中的饲料是影响养殖鱼类生长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传统的人工饲养逐渐被自动喂食系统取代,这不仅提高了饲料利用率,还能减少环境污染。

此外,养殖水域的环境监测和病害防控也是关键的技术。

通过实时监测水质和定期检查鱼类健康状况,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4. 市场驱动因素和潜在挑战海水养殖鱼市场的快速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驱动。

首先,消费者对健康、营养和环保的关注促使人们转向海水养殖鱼类。

其次,不断改善的养殖技术和生态环保意识的提高也为市场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然而,海水养殖鱼市场面临一些挑战。

水质污染、疾病传播和非法捕捞等问题可能对市场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

2024年海水养殖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海水养殖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海水养殖市场环境分析一、市场概况海水养殖作为一种重要的水产养殖方式,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海水养殖产业在过去几年里取得了快速发展,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

本文将从政策环境、市场需求、竞争格局等方面对海水养殖市场进行全面分析。

二、政策环境政策环境对海水养殖市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政府对海水养殖产业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倡导,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这些政策主要包括财政补贴、土地使用优惠、税收减免等。

政策的推动为海水养殖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三、市场需求海水养殖市场的需求直接影响着养殖业的盈利能力。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优质的水产品需求也日益增长。

海水养殖可以提供新鲜、健康的海产品,满足了市场对高品质水产品的需求。

鱼类、虾类、贝类等海水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为海水养殖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四、竞争格局海水养殖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复杂。

目前,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养殖企业,形成了较为激烈的竞争态势。

一方面,养殖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比较激烈;另一方面,技术水平和市场份额也是竞争的重要方面。

养殖企业需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开拓市场,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五、发展趋势未来海水养殖市场将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生态环保:加强对海水养殖的监管,提高养殖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海水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2.创新技术:加大对海水养殖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动养殖技术的不断创新,提高养殖效益。

3.品牌建设:建立起一批具有知名度和品牌效应的海水养殖企业,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多元化经营:通过拓宽产品线,实现多品种、多层次的经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六、总结海水养殖市场作为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行业,面临着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竞争压力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养殖企业需要抓住市场机遇,不断创新发展,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未来,随着人们对优质水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海水养殖市场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024年海水养殖鱼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海水养殖鱼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海水养殖鱼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海水养殖鱼产业是全球养殖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高品质食品的需求增加,海水养殖鱼市场迅速发展。

本文将对目前海水养殖鱼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2. 市场规模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全球海水养殖鱼市场规模已达XX亿美元。

其中,亚太地区是最大的消费市场,占据总市场份额的XX%。

其次是北美地区和欧洲地区,分别占据XX%和XX%的市场份额。

3. 市场发展趋势3.1 消费需求增长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追求,海水养殖鱼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

海水养殖鱼富含优质蛋白质和必需脂肪酸,被认为是营养价值极高的食品。

消费者对养殖过程的可追溯性和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3.2 新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海水养殖鱼生产中出现了许多新技术的应用,如环境控制技术、智能监测系统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养殖过程更加高效、稳定,提高了产量和品质,也减少了对自然生态的影响。

新技术的不断推出将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发展。

3.3 品种与规模扩展目前市场上的海水养殖鱼种类较为有限,主要以比目鱼、鲈鱼等为主。

未来,随着技术的提升,新品种的开发和引进将促进市场的多样化。

此外,随着行业的成熟,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大型养殖企业出现,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4. 市场竞争格局目前海水养殖鱼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者包括国内外大型养殖企业、中小型养殖户等。

大型养殖企业通常具备更丰富的资金、技术和市场渠道,占据了市场的一部分份额。

中小型养殖户则通过生产特色品种和开展深加工业务,在市场中找到了自己的发展空间。

5. 政策支持与市场机遇政府对海水养殖鱼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这些政策包括财政扶持、税收优惠、技术支持等,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同时,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与海水养殖鱼市场的发展趋势相契合,存在较大的市场机遇。

6. 面临的挑战尽管海水养殖鱼市场前景广阔,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雷霁霖:顺应全球发展需求,构筑高端养殖产业

雷霁霖:顺应全球发展需求,构筑高端养殖产业

雷霁霖:顺应全球发展需求,构筑高端养殖产业程纯明【期刊名称】《当代水产》【年(卷),期】2014(000)011【总页数】2页(P46-47)【作者】程纯明【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10月15~17日,在中国工程院农学部主办的“中国高端养鱼模式构建与可持续发展”科技论坛上,又见到了雷霁霖院士,很欣喜地看到这位已近耄耋之年的学者依然健朗。

作为媒体人,仰慕他具备浓厚的行业底蕴和学者气息;作为行业的一份子,佩服他对“工厂化养殖”梦的不懈追求;作为后辈,更感动这位前辈为了发展水产业忘我奉献的心力。

去年9月,同样是在青岛,本刊有幸采访到雷霁霖院士,雷院士与我们分享了他的“工业化养殖”梦,如今,梦已起航,这次,雷院士又会给我们传递哪些新的信息呢?《当代水产》:您是怎么想到提出构建高端养殖模式系统理念的?雷霁霖:现在正处于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

为了应对环境、资源、人口的刚性约束,促进行业发展与国际接轨,我国正在推进改革向深水区发展。

当前,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共同的问题——寻求解决节能减排、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内陆和沿海水域,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污染比较严重,水体富营养化超过承载能力,就会产生赤潮、绿潮,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导致水域生产力下降。

近几年,我国青岛沿海和黄海北部,每一年出现一次绿潮就是最明显的案例。

地球表面除受面源污染外,传统的水产养殖所产生的废弃物也都直接排放入海,造成自身污染。

所以,我们的产业如果永远停留在过去的思路上运行,这个产业就不可能长久维持下去,而有可能被淘汰或被兼并。

在深化改革的浪潮下,该怎样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值得我们水产人深思。

因此需要马上行动去突破传统养殖的重围,大力构筑高端养殖模式,就成为我们这次论坛的主题。

《当代水产》:对于此次会议,您为什么会定位在高端养殖模式上呢?雷霁霖:其实,我们过去对工厂化养殖问题,每年都举办一次专题性的论坛,如种业、病害等。

今年举办大型综合性的论坛还是第一次。

2024年海水养殖鱼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海水养殖鱼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海水养殖鱼市场前景分析引言海水养殖鱼市场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领域之一。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以及渔业资源的减少,海水养殖鱼市场前景变得越来越广阔。

本文将对海水养殖鱼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潜力。

市场概述海水养殖鱼是指在人工环境中,通过模拟海洋环境来养殖各种鱼类的方式。

该市场的养殖对象包括各种高价值的海水鱼类,如金鲳鱼、鳕鱼、鳟鱼等。

目前,该市场正日益成为渔业资源的补充,并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市场需求健康食品需求增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海水养殖鱼因其天然、无污染的养殖环境,以及高含量的营养物质而备受关注。

消费者对于健康食品的需求将成为推动海水养殖鱼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渔业资源减少全球渔业资源正面临严峻的压力,捕捞渔业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鱼类产品的需求。

与传统渔业相比,海水养殖鱼具有规模化生产、稳定供应等优势。

因此,海水养殖鱼市场将成为渔业资源减少情况下的理想替代品。

市场发展潜力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进步,海水养殖鱼的养殖技术不断改进,使得养殖效果更加稳定和提高。

例如,现代化的水质处理系统、自动喂食系统等,使得鱼类在人工环境中能够生长得更加健康。

技术进步将进一步推动海水养殖鱼市场的发展。

经济效益海水养殖鱼的市场价格较高,而其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此外,海水养殖鱼的市场需求量大,销售前景广阔。

养殖者通过规模化养殖,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这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海水养殖鱼市场,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发展。

市场挑战环境影响人工环境中的海水养殖鱼需要一定的水质环境来生长。

水质管理不善可能导致水质污染和鱼类疾病的传播。

因此,对水质的监测和管理成为海水养殖鱼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挑战。

市场竞争随着海水养殖鱼市场的发展,市场竞争也逐渐加剧。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养殖者需要提高养殖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以赢得市场份额。

这对小型养殖者来说可能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雷霁霖院士一行赴日考察海水鱼类养殖

雷霁霖院士一行赴日考察海水鱼类养殖


中 日 专 家 对 未 来 海 水 鱼 类 养 殖 的 发 展 方 向进 行 了交 流 和 讨
东京筑 地 金 枪 鱼 卖 场 市 场
山本 社长介 绍 金 枪 鱼 养 殖 情 况
拜 会 东 京 大 学 渡部 终 五 教 授
拜 会 长 崎 大 学 多部 田 修 教 授
养 殖 现 场 交流
探讨 金 枪 鱼 饮 食
大 型 金 枪 孟 雪松 总 经 理

刘伟明 副总经 理
行五


于 2 0 0 9 年 1 月1 2

l 8 日
赴 El 本 进 行 了 海 水 鱼 类 养 殖 技 术 考 察

福 冈

考 察 组 先 后 访 问 了 东京

大阪




熊 本 等 地 的 水 产 养 殖 单位

参 观 了 东京 筑 地 鱼 市 场 和 下 关 唐 户
j 院 j士 ● 行 j 叠 雷 霁霖 赴 日 考 察 海 水 鱼 粪 养殖
?

j

应 日 本 富 洋通 商 株 式 会 社 矶 由 男 社 长 邀 请
水 产研 究 所 雷 霁 霖 院 士

中 国 水 产 科 学研 究 院 黄 海

庄志猛处 长

陈超 副研 究 员 以 及 大 连 天 正 实 业 有
鱼 市场


拜 会 了 东 京 大 学 遗 传 学 研 究 所 的 渡 部 终 五 教 授 和 长 崎 大 学 的 多部

修名誉教 授
到山

县 的 牙 鲆 和 红 鳍 东 方 纯 养 殖 场 进 行 了现 场 交 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别 Coun try
美国 A merica
日本 J apan
欧洲 Eu rope
需求量(万吨)
Q uant it y demanded(ten t hou sand t ons)
1 我国海水鱼类养殖产业发展特点
1. 1 传统养殖周期长 , 规模化养殖开发滞后
建国初期 , 由于经济基础薄弱 , 早期研发工作主要集中在植物食性鱼类(如鲻 、梭 、遮目鱼等)的粗养方面 。 当时养殖品种少 、产量和效益低 , 很难形成规模化产业 , 社会和经济效益明显落后于藻 、贝 、虾类 。 20 世纪 70 年代末至 90 年代初 , 沿海的粗放式港养和鱼塭养殖又经受了一次养虾业的巨大冲击 , 使原本就十分脆弱的鱼 类粗养方式濒于被取代的边沿(雷霁霖 2003 、2005)。
国别 Coun try
产量(万吨 / 年产) Production(ten th ou sand /y ear)
表 1 2004 ~ 2005 年大西洋鲑的养殖产量 Table 1 The p rodu cti on of A tl ant ic salmon 2004 ~ 2005
挪威 N orw ay
1. 2 养殖理念提升缓慢
1. 2. 1 养殖业者单纯追求高额利润的观点突出 工厂化养鱼在和养殖模式上
来 , 造成某个品种“扎堆”养殖的现象 , 如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出现过热现象就是典型的例证 。 1. 2. 2 缺乏“资源”和“环境”的忧患意识
摘要 我国的海水鱼类养殖 , 自新中国成立至今 , 经历了几代人半个世纪的奋力开拓 , 取得了由传 统养殖向工业化养殖方向的转变 。 20 世纪 90 年代兴起的第 4 次海水养殖产业浪潮 , 向世人昭示中 国人已经扭转了海水鱼类养殖长期滞后(与藻 、贝 、虾类相比)的局面 , 形成了北方以工厂化为主 , 南方 以网箱为主的养殖热潮 , 成功开辟了海水鱼类养殖主流产业 , 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为使我 国的海水鱼类养殖产业持续 、健康发展 , 当前最重要的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 方式 , 根据各海区和岸带的特点和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 , 去构筑符合国情的海水鱼类养殖大产业 。 关键词 海水鱼类养殖 大产业架构 大产业蓝图 发展前景 多品种
多元化养殖模式 中图分类号 S965. 3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1000-7075(2006)02-0001-09
Outlook of the marine fish culture industry in China
LEI Ji-lin
(K ey Labora to ry for Sustainable Utilizatio n of M arine F isheries Resource , M inistry of A g riculture , Yellow Sea Fisheries Re sear ch Institute , Chinese A cademy of Fishe ry Sciences, Qingdao 266071)
生产者单纯追求产量而忽视质量 , 表现在育苗和养殖成活率偏低 、养殖密度不高 、苗种未经免疫处理 、用药 过多剂量过大 , 更没有建立起标准化的原良种生产体系和规范化的卫生检疫制度 。 产品上市交易无质量认证 是造成产品质量下降 , 不能形成品牌的必然结果 。
1. 3 消费和营销习俗特殊
国内养殖鱼类的消费市场主要流行活鱼和整鱼销售 , 所以一般上市规格都比较小 , 只有 0. 5 kg / 尾左右 ; 分割鱼和冷冻鱼市场 , 仅限于传统的捕捞产品 。随着国际交流扩大 、名贵品种养殖日渐增多 , 激活了养殖产业 的迅速发展 , 营销市场随之发生巨大变化 。在消费者中 ,“追新族”日见增多 , 但因名贵鱼类价位过高 , 消费群体 有限 , 市场扩大缓慢 。一旦某一名贵品种养殖发展过速 , 产量大规模超过市场容量之时 , 便会引发价格风暴 , 使 养殖业者遭受巨大损失而叫苦不迭 。
1987
2005
18 年中 A mong t he 18 years
15. 4
5
下降 10. 5 美元 / kg(约 68 %)
表 3 至 2010 年全球大西洋鲑需求量趋势 Table 3 The quant it y demanded cur rent of A t lan tic s alm on all over t he w orld
20 世纪 80 年代初开始 , 南方沿海利用自身的地域优势和水温条件发展内湾浮式网箱养鱼 , 开创了群众性 的集约化养殖先例 , 出现了海水养鱼的新局面 。我国北方沿海因受冬 、春季水温低 、时间长 、养殖鱼越冬难的制 约 , 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 90 年代初 , 当牙鲆和大菱鲆(引进种)的陆基工厂化养殖成功之后 , 才走出了一条“冷 温型”良种工厂化养殖之路 , 掀起了我国第 4 次海水养殖产业浪潮而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
2 海 洋 水 产 研 究
第 27 卷
该文立足全国 , 广泛研讨了当前我国海水鱼类养殖产业发展现状 , 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发展的特点和差距 , 呼吁业界今后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 更新观念 、坚持自主创新 、共同寻找和实践符合国情的改革 、发展方案 。 提出了“我国海水鱼类养殖大产业架构”的全新理念 。 这对规划和推进我国海水鱼类养殖区域性产业群和产业 带的形成 , 以及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实际参考意义 。
1. 5 工业化和规模化水平较低
现有的工厂化养殖设施系统仍停留在开放式流水养鱼阶段 , 设施系统简单造成“能源”和“井水”的大量浪
第 2 期
雷霁霖 :我国海水鱼 类养殖大产业架构与前景展望
3
费 , 加大了环境和资源的压力 ;同时因井水资源不足而很难持续扩大为规模化产业 。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水产养 殖的系统工业落后 , 使“节能” 、“节水” 、“环保” 的实用新型封闭式工厂化养鱼系统 , 很难在短期内获得优化组 装 、普及推广 。
print Development prospect M ulti-species Poly-culture m ode
农业部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04-11-01B)和国家 863 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2A A 603011 、2004A A 603320)共同资助 收稿日期 :2005-12-08 ;接受日期 :2006-01-23 作者简介 :雷霁霖(1935-), 男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研究员 , 主要从事海水鱼类增养殖研究 。 E-mail :leijl @ys fri. ac. cn
大多数企业家都依赖“地域”或“资源”优势集群发展生产 , 当“资源”耗尽或“环境”恶化之时 , 不是坚持走改 造利用持续发展之路 , 而是选择弃场而走 , 转移至未被开发地区 , 继续按老模式扩大生产 , 加剧了环境污染和资 源浪费 。 1. 2. 3 只顾产量 , 不求质量的倾向明显 , 品牌意识淡漠
美国 A merica
英国 Brit ai n
智利 Chile
52. 5
10. 0
15. 0
42. 0
其他欧美国家 O t her occident count ries
5. 0
年份 Ye a r
价格(美元 / kg) Price($/ kg)
表 2 美国大西洋鲑的价格趋势 Tab le 2 T he price current of A tlant ic salmon in U . S. A
ABSTRACT In the recent decade , the marine fishfarming indust ry in China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 the prosperity of cage culture and intensive indoor culture acquired g reat econom ic and social benefits. H ow ever , w 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ine fishfarming industry , som e problem s like st rain , techniques , market , price ,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 et c. have becom e obstacles im pacted on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 ry. Witnessed this situation , the concept of “ cons tructing a m arine fish culture grand indust ry” is put fo rw ard. T he follow ing four aspect s w ere discussed :1)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 arine fish culture indust ry in China ; 2)the com parison and gap in fish culture indus try between China and European , American countries ;3)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to construct a grand indus try and 4)preliminary blueprint of the grand indust ry and prospect. W hat dis cuscussed in the present paper aimed at experiencing past lessons , prom oting com mon understanding and exploring a marine fish poly culture m ode with m ulti-species to m ake the marine fish culture g rand industry in China develop sustainably. KEY WORDS M arine fish culture Grand industry const ruction G rand indust ry blu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