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三伏天从哪天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
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2020 今年三伏是哪一天开始

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202x 今年三伏是哪一天开始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2020今年三伏是哪一天开始2020三伏天开始时间:2020年7月16日;结束时间:2020年8月24日。
具体时间如下:2020年初伏时间:2020年7月16日-2020年7月25日共10天。
2020年中伏时间:2020年7月26日-2020年8月14日共20天。
2020年末伏时间:2020年8月15日-2020年8月24日共10天。
三伏天计算方法:三伏天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十或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
简而言之,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三伏的日期是从夏至日后数到第3个庚日是初伏,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
(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三伏天如何祛湿?1、多喝姜茶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
”姜具有温补祛湿的作用,夏季可以多吃点姜,补补阳气。
生姜性辛温,有散寒发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呕等各种功效。
喝姜茶是一种简便易行的祛湿保健方法,而三伏天正是最适宜喝姜茶的时节。
2、温水泡脚三伏天一般会天天洗澡,但是却很少有人泡脚。
其实天气越热,湿邪越重,泡脚就显得更有必要。
温水泡脚可以通过刺激足部众多经络,从而起到健脾、除湿、通经、利水的作用。
睡前用40℃温水泡脚,还能提高睡眠质量。
3、多吃发汗利水的食物多吃发汗利水的食物,如红豆绿豆、薏米、冬瓜、西瓜、生姜、绿茶花茶等,从皮肤及小便处排出湿气,促进体内代谢运转。
也可以喝生姜红糖水、红豆绿豆薏米汤、香菜丝瓜汤、翠衣玉米须汤、绿茶花茶等来达到食疗祛湿的目的。
4、多运动防湿、祛湿的最佳运动方式是“微动四极”,也就是轻微的活动四肢,使身体的阳气慢慢的恢复,湿气逐渐散去。
2023年三伏天是多少天从几号到几号共40天

2023年三伏天是多少天从几号到几号_共40天2023年三伏天是多少天从几号到几号2023年三伏天从7月11日开始,8月19日结束,历时40天。
初伏: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共10天;中伏:2023年7月21日-2023年8月9日,共20天;末伏: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19日,共10天。
三伏天计算方法中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天干的数字有10个,地支的数字是12个,“三庚”就是遇上3个“庚”字,到第3个庚日为初伏。
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
一年365天(闰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数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
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
入伏禁忌有哪些少吃冷饮天气炎热,暑期逼人,这时候来上一口大大的冷饮,无疑是最美好的事情了,若是经常吃冷饮,心理上得到了满足,但是苦了身体,冷饮会使胃粘膜下血管收缩,黏膜层变薄,出现粘膜水肿和糜烂,这样长期下去会得胃穿孔或者胃溃疡,苦不堪言啊。
吹干头发再睡觉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夏天天气这么热,把头发擦干之后很快头发就可以自己干掉。
其实晚上睡觉时面部神经处于最松弛、抵抗力最低的时候,如果受到湿发的冷刺激,很容易影响耳后的面神经,导致局部痉挛,从而诱发面瘫现象,并且早上起来头发会臭臭的哟!爱美的仙女们吹干头发再睡吧!不要冲凉水澡由于冷水的刺激,皮肤血管立即收缩,血循环阻力加大,心肺负担加重,同时机体抵抗力降低,人体潜在细菌和病毒会乘虚而入,从而引起疾病。
婴幼儿、老年人、经期或孕期女性更要注意哦!入伏吃什么传统食物入伏吃饺子、火腿、鸡、馄饨、羊肉等传统食物。
1、饺子:有民俗曰:“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头伏吃饺子是北方的传统习俗,因为伏日里大家因为炎热而食欲不振,都比常日消瘦,而饺子则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入伏这天吃饺子,也是希望能平安度过夏季,有祝愿祈福的意思。
2、火腿:杭州人有“头伏火腿二伏鸡”的说法。
2020年什么时候末伏?2020年哪一天出伏?

2020年什么时候末伏?2020年哪一天出伏?三伏天分为初伏、中伏、末伏三个阶段,而一般情况下,初伏有10天,中伏有20天,末伏有10天,一共有40天,也有个别年份只有30天。
2020年三伏天闰了一个中伏,因此,2020年的中伏有20天,加上初伏和末伏的日期,2020年三伏天一共有40天。
2020年的夏至是6月21日,夏至节气出现的第一个庚日为6月26日,第三个庚日为7月16日。
算下来,今年的三伏天是从7月16日开始,8月24日结束,历时40天。
分别是初伏,是在7月16日——7月25日,共10天中伏:是在7月26日——8月14日,共20天末伏:是在8月15日——8月24日,共10天。
2020年末伏是哪一天2020年末伏是8月15号开始,到8月24号结束,是三伏天的最后一伏,此时已经进入夏末,天气没有中伏那么热了。
代表着伏天的结束。
末伏后还热吗末伏天后天气渐渐凉爽,早晚比较凉快,中午还是比较热,每个地区会有所不同。
因为末伏已是立秋后,即使是俗称的“秋老虎”,白天热,早晚还是凉爽的。
当然也会有例外,但那毕竟是少数年份遇到的反常现象。
末伏应该吃什么鸭肉秋初末伏,吃肉不仅让人觉得有些油腻,还容易上火气躁。
因此,在肉类的选择上应首选性质偏凉,或性平的肉。
俗话说“防苦夏吃吃鸭”。
这是因为鸭肉性凉,具有健脾益气,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功效。
从中医“热者寒之”的治病原则看,凡体内有热的人适宜食鸭肉,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发热、大便干燥和水肿的人食之更为有益。
鸭肉还富含人在夏天急需的蛋白质等养料。
烙饼摊鸡蛋“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进入末伏,难熬的伏天进入尾声,天气开始转凉,简单方便的烙饼成了受欢迎的食物。
在饺子、面条、烙饼这三种面食当中,以烙饼的烹调方式最好。
因为烙饼不需要水煮,也不需要过水,各种可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损失最小。
黄瓜暑热天气对人体最重要的影响是暑湿,暑湿侵入人体后会导致毛孔张开,过多出汗,造成气虚,还会引起脾胃功能失调、消化不良。
2020年伏天什么时候开始,一伏多少天

2020年伏天什么时候开始,一伏多少天
天气越来越热,人们很容易就联想到了三伏天,那么究竟三伏天会在什么时候开始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年三伏天什么时候开始吧。
三伏(dog day)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
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期。
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
三伏天从夏至日后的第三个庚日已经开始,叫作初伏(10天);夏至日的第四个庚日叫作中伏(10天,也存有20天),公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则就是末伏(10天),随后季节变化已经开始步入秋季。
下面一起来介绍一下今年的三伏天的详尽日期吧。
年份
公历农历公历农历
夏至 6.21 5.24 6.22 5. 7
初伏7.18 6.22 7.13 5.28
中伏7.28 7. 2 7.23 6. 8
立秋8. 7 7.12 8. 8 6.24
三伏8.17 7.22 8.12 6.28
天数 40 40 40 40
入伏7.18 6.22 7.13 5.28
出伏8.27 8. 3 8.22 7. 9
初伏(头伏):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起到夏至后第
四个庚日前一天。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入伏,作为初伏的第一天。
中伏( 二伏):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著公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
夏至后第四个庚日
订为中伏已经开始的第一天。
公秋后第一个庚日如果就是夏至后第五个庚日,则中伏为10天;公秋后第一个庚日如果就是夏至后第六个庚日,则中伏为20天。
末伏( 终伏 ):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前一天。
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定为出伏,即伏天结束。
三伏天一共多少天?

三伏天一共多少天?2023三伏天一共多少天呢?三伏的日期是由二十四节气和干支纪日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
三伏天一共多少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伏天具体时间,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三伏天一共多少天?2023年三伏天一共40天!初伏: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共10天;中伏:2023年7月21日-2023年8月9日,共20天;末伏: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19日,共10天。
三伏天的习俗1、吃饺子在过去的农业社会,入伏的时候,刚好是麦收不足一个月的时候。
家家谷满仓,人们利用这个机会,打打牙祭,吃顿白面,在北方,入伏天一定要吃饺子。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因此到了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进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2、吃只鸡南昌“头伏吃鸡二伏鸭”,湖南与江西比邻,头伏也是吃鸡。
相对来说,江西、湖南人三伏天养生吃鸡也是有些科学根据。
民谚云:“起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
”三伏天里人的体能消耗较多,须适当补充营养。
在炖鸡时可适量加入生姜,生姜性温,可以调节人体在夏季内外的温差,使得人体适应外界环境,起去湿强身的作用。
这样一来,可做到发散体内蕴寒,防止秋发寒病。
头伏饮食注意事项谚语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伏日吃面食的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经开始了。
此时,新麦刚收月余,带着麦香的面食可以增加食欲,排出“热邪”。
伏天里昼夜温差小,容易休息不好,活动量不要太大;饮食要清淡,不要增加肠胃工作量;注意夏季卫生,避免夏季传染病;伏天是食物霉变高发期,要注意食物保质、保鲜。
防暑是人们永远需要重复的'话题。
露天工作者和老人、婴儿、病人是最需要注意防暑的。
其实只要注意采取措施,暑热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多喝茶水、绿豆汤,多食清淡食物,勤洗澡、勤换衣,保障充足的睡眠,外出采取防晒措施,活动不要过量,避开中午时段活动,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疲劳驾驶。
三伏天时皮肤腠理开泄,机体代谢旺盛,因此古人在三伏天贴药,药性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治病强身的功效。
2020年三伏天时间表

2020年三伏天时间表
初伏时间:2020年7月16日-2020年7月25日,共10天。
中伏时间:2020年7月26日-2020年8月14日,共20天。
末伏时间:2020年8月15日-2020年8月24日,共10天。
今年三伏天有多少天
40天加长版三伏天
2020年的三伏天将会有40天,而出现加长版三伏天的原因是因为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
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
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
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
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而今年的伏天就是加长版的40天。
中国有一句俗语“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这句话不仅仅对练武人士来说,更是对寒暑假期的学生们说的。
往往在寒暑假依旧不放弃学习
的人,才能最终成为“一代宗师”。
不过三伏天由于天气湿热很容易中暑,所以日常学习的同时,日常活动和饮食以及生活习惯都要适当的进行调整。
2020年三伏天时间表。
三伏天起止时间2023_三伏天出伏时间

三伏天起止时间2023_三伏天出伏时间三伏天起止时间2023初伏开始与结束的时间: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共10天;中伏开始与结束的时间:2023年7月21日-2023年8月9日,共20天;末伏开始与结束的时间: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19日,共10天。
三伏天是什么意思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间(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三伏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
三伏天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
“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三伏的日期是由干支历的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
因为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所以初伏、末伏规定的时间是10天。
又因为每年夏至节气后的第3个庚日(初伏)出现的迟早不同,中伏的天数就有长有短。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
“入伏”后空气湿度增大,造成三伏天湿度高原因是,三伏天吹东南风,而东南方是太平洋和印度洋,空气潮湿,海风的潮湿造成了三伏天湿度大。
三伏天”高温、高湿”是我国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北方地区“高温、干燥”。
三伏天养生小知识“入伏”后空气湿度增大,再加上持续高温,极易发生“中暑”现象。
中医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
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
暑湿对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泻燥的功能,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
在烹调方面,凉拌、清炒是夏季最佳吃法,能最大程度地保持蔬菜的营养;再辅以适量的醋、酱、葱、姜、蒜和芥末,可促进食欲和消化外,还抑菌、降脂、调血压。
西瓜、苦瓜、冬瓜、黄瓜、丝瓜、番茄等瓜茄类果蔬有利尿补水的作用,是首选祛暑食物。
此外,入伏饮食还要注意增加营养,食物以易消化为宜,少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少饮酒、少抽烟。
此外,夏天大量流汗会引起盐分大量流失,使血液中形成胃酸所必需的氯离子储备量减少,从而影响胃液中盐酸的生成,不利于铁和钙的吸收,所以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
2020年三伏天具体时间表

360截图20200715192032855.jpg2020年三伏天具体时间表2020年初伏时间:2020年7月16日-2020年7月25日共10天。
2020年中伏时间:2020年7月26日-2020年8月14日共20天。
2020年末伏时间:2020年8月15日-2020年8月24日共10天。
对应三伏贴时间:2020年初伏贴:7月16日(农历五月廿六)-7月25日(农历六月初五)2020年中伏贴:7月26日(农历六月初六)-8月14日(农历六月廿五)2020年末伏贴:8月15日(农历六月廿六)-8月24日(农历七月初六)三伏天养生要遵循3大法则一、注重养心养神三伏天可是一年中最炎热的阶段,在这样的天气下,很容易出现心火旺盛的情况,从而导致人们出现心烦、急躁、失眠等症状,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想要减轻这些不适,需要注重心神的调养,让心慢慢静下来。
其中,想要养心的话,不妨喝些莲子茶、百合汤,帮助清心除烦。
平日里要学会调节情绪,不要一惊一乍的,更不要为了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要冷静处理事情,少发火。
和和气气,轻声细语地,慢慢让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
当你想要发火生气的时候,建议先深呼吸几下,调整呼吸之后,头脑就会冷静一些了。
二、吹空调要适度已经到了一年中最热的阶段了,为了降温很多人肯定会继续吹着空调的,甚至将空调温度调的更低。
相信很多人早就开始吹空调了,上班的时候吹了一天,回到家又要开空调,连晚上睡觉也一直开着。
长时间吹着空调可不好,很容易诱发空调病的。
为了避免空调病出现,请记住吹空调要适度,比如说温度保持在26摄氏度左右;比如说从室外进入室内的时候,要先站在阴凉处吹凉一下,等身体温度降下来一些后再进入。
若是直接进入的话,身体一会热一会冷得,很容易出现感冒的;比如说吹空调的时候,其切记不能对着颈椎、面部直吹,以免出现不适。
请记住,长时间都躲在空调房内是不好的,要适当外出走一走。
比如说下班以后不要着急打着回家,可以骑共享单车回家,让自己出出汗,排走一部分湿气;比如说傍晚的时候,走出家门晒晒太阳,此时阳光不强烈,晒一晒有助长阳气,促进身体内部钙质的吸收;比如说晚上吃完饭后,去散散步,活动一下四肢,增加身体的活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三伏天从哪天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
三伏天怎么算
人们常说“热在三伏”,三伏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天气最热的时候。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总称。
作为每年最热的日子,三伏天什么时候来并没有固定时间,而是在每年的小暑和大暑之间,前人在根据我国阴历阳历气候规律对三伏天的到来有了大致的算法,以干支纪日法“确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
“有的年份”中伏“为二十天,则共有四十天。
”
按规定,从“夏至”日开始算起的第3个“庚日”为入伏,并作为“头伏”的第1天,第4个“庚日”定为“中伏”第一天;从“立秋”开始算起的第1个“庚日”为“末伏”的始日,第2个庚日定为出伏,即伏天结束。
2017年三伏时间表
2017年三伏天从7月12开始,为期30天
2017三伏初伏、中伏、末伏时间如下,共30天
2017初伏时间:2017年7月12日庚辰
2017中伏时间:2017年7月22日庚戌
2017末伏时间:2017年8月11日庚午
2017年三伏天时间一共持续30天,从2017年7月18日开始到8月17日结束。
1.三伏天养生之冬病夏治
由于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
,肌肤腠理开泄,选取穴位敷贴,药物最容易由皮
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所以在夏季治疗冬病,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而且庚日又与肺金有关(庚日为金,属大肠,大肠与肺相表里),为温煦肺经阳气,驱散内伏寒邪的最佳时机。
2.三伏天养生之三伏灸
三伏灸,祖国医学的瑰宝三伏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与现代预防医学有异曲同工之处。
祖国医学早在千百
年前就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疗法,是世界上最早的预防医学,“冬病夏治”的“三伏灸”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方法,这种疗法
是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体内阳气也相对充沛的
时机,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中药制成药饼,通过有经验的
针灸医生辨证分析后,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贴敷灸治疗。
3.三伏天养生之三伏贴
三伏贴,是一种膏药,如银行卡大小,一般四个为一组使用。
在夏天农历的头伏日期贴在后背一些特定部位上,据信可以治疗预防
冬天发作的某些疾病(如鼻炎,气管炎,咽炎,哮喘等),针对不同
的疾病,一般要将四片膏药一起贴在后背的不同位置,保持八小时
即可揭下。
选择在三伏天贴敷,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
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冬天易发作的宿疾,在一年中最热的
三伏天(这3天是人体阳气最盛的),以辛温祛寒药物贴在背部不同
穴位治疗,可以减轻冬季哮喘发作的症状。
4.三伏天养生之伏天进补
民间有“头伏鸡,二伏狗,三伏甲鱼红枣肚”,韩国人也有在伏天吃参鸡汤、狗肉汤等进补的传统,徐州人说“彭城伏羊一碗汤,
不用神医开药方”,可见在不同的地域都有三伏天进补的习俗。
三
伏进补养生,一定要把握伏天的特点:温度高,湿度大,白昼时间长,人相对睡眠时间少。
进补应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分清虚实、对
症补益,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若随意进补可能会加重人体损耗、
火上浇油。
如有哮喘、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在伏天不能贪
吃生冷食品,虚寒体质的人要少吃寒性食物,如梨、西瓜、冷饮等。
5.三伏天养生之夏练三伏
俗语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这是古代长期养生修炼的经验总结。
现代医学证明,在炎热的高温天气中,人体内会产生一种应
急蛋白,可抵抗暑期对人体的伤害。
由此可见人体本身有着适应不
同环境生存的能力,在大寒大暑中锻炼身体,可提高身体适应不同
环境的能力,所以古人认为养生修炼得到的人可以“不避寒暑,百
毒不侵”。
但是夏练三伏要辩证避开高温时段防中暑,医生提醒:
这种锻炼方法对普通人不宜提倡,特别是年老体衰之人,或长时间
生存于适宜温度环境的人和孩子,其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较低,所以,这些人在伏天中还是避暑气为妙。
一、夏天不提倡进行爬山等在室外、白天进行的剧烈活动,建议可选择游泳、早晚慢跑等体育活动。
二、要多喝白开水,并且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口渴后不宜狂饮。
应少喝果汁、汽水等饮料,其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
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
三、不宜过量饮酒。
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若大量饮白酒,更会助
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
四、饮食不宜过于清淡。
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代
谢需要。
夏天的时令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
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
以用来补充水分。
五、午睡时间不宜过长。
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量相对减少会减慢代谢过程,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
加困倦。
六、忌受热后“快速冷却”。
炎夏,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喜欢不是开足电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
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七、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
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八、不宜佩戴金属首饰。
金属装饰品中的某些金属沾上汗水,所接触到的皮肤可能出现微红或瘙痒等症状,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
九、夏天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点至下
午4点时在烈日下行走。
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最好涂抹防晒霜。
十、生活起居要规律,不经常熬夜,保证充分的睡眠也是预防中暑的有效措施。
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扇下。
十一、出门还要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以防应急之用。
1、饮食清淡多吃“苦”
三伏天饮食要清淡,注意卫生,避免夏季传染病。
同时,多吃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菜等,这样可以清热祛暑,健脾开胃,还能增
进食欲,缓解不适感。
少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
2、不要吃太多冷饮
三伏天人体的阳气都浮在体表,五脏六腑是寒凉的,此时再吃冰吃雪糕,相当于雪上加霜,尤其是本身寒气就重的亲,再吃就更寒
到骨髓了。
如果怕热可以喝常温的凉白开,朴素又养生。
3、不能长时间开空调
大多数人特别是关节病患者来说,夏季应该避免贪凉,不用或适度使用空调和风扇。
在工作场合中,应把自己的病情告诉同事,以
取得同事的理解,尽量不用空调或适当调高温度。
最好常备一件长
袖衣,随外界环境随时加减衣服。
4、外出防晒防中暑
一般来说,上午十点到下午三四点,紫外线指数最高,容易中暑,大家最好在此期间减少户外活动。
要外出的话,要做好相应的防暑
措施,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涂防晒霜。
可以多喝些淡
盐水和绿豆汤,消暑又补充水分。
5、生活起居要规律
三伏天期间不要熬夜,保证充分的睡眠也是预防中暑的有效措施。
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扇下。
6、随身携带防暑药品
三伏天,大家出行时应当尽量避免长时间被太阳直射,同时最好能随身携带一些十滴水、仁丹等防暑药品,也可经常饮用一些淡盐水。
看过2017年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