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 第五节 纤溶活性检测
诊断学血栓与止血检测

4.血块收缩功能
血小板
纤维蛋白网
血凝块
血栓收缩蛋白
收缩
血清被挤出 血块缩小加固
5.血小板促凝活性
PF3提供凝血因子催化表面
血小板止血功能(小结)
① 维持血管壁旳完整性,毛细血管旳通透性 ② 粘附、汇集在血管破损处,形成白色血栓 ③ 释放活性物质,增进血小板汇集,增强
血管收缩 ④ 增进凝血过程 ⑤ 血块收缩,形成稳固血栓
易出血
[方 法]
血压计袖带
(收缩压+舒张压)÷2
上臂加压8min
在前臂直径5cm 圆圈内计数出血点
[参照值]
男性0-5个
女性0-10个
[意 义]
本试验观察血管壁、血小板旳综合止血作用
1.异常提醒:毛细血管脆性、通透性 2.常见于:① 血管壁构造与功能异常
(HHT、 过敏性紫癜)
② 血小板质(GT)与量(ITP)异常
正常血管壁抗血栓形成能力
血管内皮细胞合成 前列环素(PGI2) 扩张血管、克制plt功能 纤溶酶原激活物(PA)
激活纤溶酶、清除小凝块 血栓调整素(thrombomodulin TM)
参加蛋白C系统旳抗凝作用 肝素或类肝素物质 具有多种抗凝活性
创伤、炎症 中毒、缺氧
管壁抗凝作用 病理性血栓形成
第二阶段:凝血酶形成(共同途径)
第三阶段:纤维蛋白形成
目前公认旳凝血因子共14个,按罗马字命名旳有12个, 还有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激肽释放酶原(PK)
大多数由肝脏产生,其中II、 VII 、IX、X合成依赖 于Vitk,称Vitk依赖因子
正常情况下,全部因子都处于无活性状态
正常凝血过程(瀑布学说)
97.7%±16.7% ; 102.4%±30.9%; 103%±17.3%; 103%±19%。
纤溶活性测定汇总_0

纤溶活性测定汇总纤溶活性的测定主要有: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试验)、血浆D-二聚体测定、血清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测定、凝血酶时间(TT)及甲苯胺兰纠正试验、血浆纤溶酶原、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活化剂测定、血浆纤溶酶原活化抑制物测定、血浆alpha;2纤溶酶抑制物测定等几种。
临床上较长应用的有3P试验、FDP测定和D-二聚体测定。
1.凝血酶时间(TT)及甲苯胺兰纠正试验(1)原理:受检血浆中加入标准化凝血酶溶液,测定开始出现纤维蛋白丝所需的时间。
纠正试验:甲苯胺兰可纠正肝素的抗凝作用,在TT延长的血浆中加入少量的甲苯胺兰,若延长的TT明显恢复正常和缩短,表示受检血浆中肝素或类肝素样物质增多,否则为其他类抗凝物或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是纤维蛋白原异常。
(2)参考值:TT:16~18s;加入甲苯胺兰后,TT缩短5秒以上,提示血浆中肝素或类肝素样物质增多。
(3)临床意义:受检TT值延长超过正常对照3s为延长,见于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血中FDP增高(DIC);血中有肝素和类肝素物质存在(如肝素治疗中、SLE和肝脏疾病等)。
2.血浆纤溶酶原测定(1)血浆纤溶酶原活性(PLG:A)测定1)原理:发色底物法:受检血浆中加链激酶(SK)和发色底物(S-2251),受检血浆中的PLG 在SK的作用下,转变成PL,后者作用于发色底物,释出对硝基苯胺(PNA)而显色。
显色的深浅与纤溶酶的水平呈正相关,通过计算求得血浆中PLG:A的含量。
2)参考值:75%~140%。
3)临床意义:增高:表示纤溶活性增高,见于原发性纤溶、继发性纤溶亢进。
减低:表示纤溶活性减低,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以及先天性PLG缺乏症。
PLG缺陷症:可分为CRM+型(PLG:Ag或PLG:A减低)和CRM-型(PLG:Ag和PLG:A均减低)。
此外,前置胎盘、肿瘤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扩散、大手术后、肝硬化、重症肝炎、门脉高压、肝切除等获得性PLG缺陷症,PLG减低。
血栓与止血检测-PPT课件

第五节 纤溶活性检测
P305
复习
纤溶系统
几乎在凝血开始的同时,纤维蛋白溶解 系统也被激活。
纤溶活性检测
筛选试验:
1、D-二聚体定性试验(D-D) 2、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定性试验(FDP)
诊断试验:
1、D-二聚体定量试验(D-D) 2、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定量试验(FDP)
D-二聚体测定(D-dimer,D-D)
子(TF或组织凝血活酶),观察血浆的 凝固时间即为凝血酶原时间。
【参考值】
① PT秒数:直接测定的时间
【参考值】 (12±1)s (超过对照 3s 以上为异 常)
② PT比值(PTR) :待测血浆PT/对照PT
【参考值】 PTR : 1.0±0.05
③国际正常化比值(INR): INR=PTRISI (ISI=国际敏感指数)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检测(FDPs)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和纤维蛋白降解 产物统称为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FDPs)。FDPs对血液凝固和血小 板的功能均有一定的影响。
【临床意义】纤溶活性增强的筛选、确 诊试验。
1、原发性纤溶
2、继发性纤溶:DIC、恶性肿瘤、急性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肺血栓栓塞、深静 脉血栓形成、心、肝、肾疾病,溶栓治 疗等所致的继发性纤溶亢进时FDP含量 升高。
第七节 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下述4项为血管和血小板异常出血性疾病的检查:
出血象:
束臂试验
出血时间 血小板计数
初筛试验
血块收缩试验
下述4项为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检查:
凝血象:
APTT PT
初筛试验
Fg
TT
一、筛检试验的选择与应用
(一)一期止血缺陷筛检试验的选择与应用
诊断学第五节纤溶活性检测

第五节纤溶活性检测纤维蛋白溶酶(纤溶酶)可将已形成的血凝块加以溶解,产生纤维蛋白(原)的降解产物,从而反映纤溶活性。
纤溶活性增强可致出血,纤溶活性减低可致血栓。
一、筛检试验(一)优球蛋白溶解时间【原理】血浆优球蛋白(euglobulin)组分中含有纤维蛋白原(Fg)、纤溶酶原(PLG)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等,但不含纤溶酶抑制物(plasmin inhibitor)。
受检血浆置于醋酸溶液中,使优球蛋白沉淀,经离心除去纤溶抑制物,将沉淀的优球蛋白溶于缓冲液中,再加入适量钙溶液(加钙法)或凝血酶(加酶法),使Fg转变为纤维蛋白凝块,观察凝块完全溶解所需时间。
【参考值】加钙法:(129.8±41.1)min;加酶法:(157.0±59.1)min。
一般认为<70rain为异常。
【临床意义】本试验敏感性低,特异性高。
1.纤维蛋白凝块在70 min内完全溶解表明纤溶活性增强,见于原发性和继发性纤溶亢进,后者常见手术、应激状态、创伤、休克、变态反应、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羊水栓塞、恶性肿瘤广泛转移、急性白血病、晚期肝硬化、DIC 和应用溶血栓药(rt-PA、UK)。
2.纤维蛋白凝块在超过120 min还不溶解表明纤溶活性减低,见于血栓前状态、栓性疾病和应用抗纤溶药等。
(二)D-二聚体定性试验【原理】D-二聚体(D-dirner,D-D)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之一,为继发性纤溶特有的代谢物。
抗D-D单克隆抗体包被于胶乳颗粒上,受体血浆中如果存在D-二聚体,将产生抗原-抗体反应,胶乳颗粒发生聚集现象。
【参考值】胶乳颗粒比阴性对照明显粗大者为阳性,正常人为阴性。
【临床意义】D-D阴性是排除深静脉血栓(DVT)和肺血栓栓塞(PE)的重要试验,阳性也是诊断DIC和观察溶血栓治疗的有用试验。
凡有血块形成的出血,本试验均可阳性,故其特异性低,敏感度高;但在陈旧性血块时,本试验又呈阴性。
【练习题】西医诊断学—血液的一般检查及临床意义(下)

西医诊断学——血液的一般检查及临床意义(下)1、下列哪项可见血白细胞总数增多A、伤寒杆菌感染B、再生障碍性贫血C、急性失血D、使用氯霉素影响E、脾功能亢进2、下列选项常可出现血沉明显增快,除哪项外A、风湿病病情趋于静止时B、亚急性细菌性(感染性)心内膜炎C、重度贫血D、心肌梗死E、多发性脊髓瘤3、下列引起中性粒细胞生理性增多的是A、睡眠B、妊娠末期C、休息D、缺氧E、情绪激动4、下列疾病可出现凝血时间缩短的是A、先天性凝血酶原缺乏症B、纤维蛋白原缺乏症C、DIC早期D、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严重肝病答案与解析1、【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伤寒杆菌感染出现暂时性白细胞减少,脾功能亢进时粒细胞破坏过多,再障和使用氯霉素可使白细胞总数减少。
2、【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风湿病、结核病血沉加快的程度与病情轻重有关,活动期血沉加快,好转是血沉减缓,非活动期血沉可恢复到参考范围。
3、【正确答案】 B9/L以上,答案解析:妊娠超过5个月,白细胞可达15x109/L,分娩时白细胞可妊娠最后一个月波动于(12-17)x109/L,分娩后2-5日恢复正常。
达34x104、【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DIC早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CT缩短,其余各选项均导致CT时间延长。
细目一血液的一般检查及临床意义(下)要点二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一)参考值9/L。
白细胞计数:成人(3.5~9.5)x105种白细胞的百分数和绝对值见下表。
(二)临床意义9 /L称为白细胞增多,<3.5x10/L称成人白细胞数>9. 5xl0为白细胞减少。
白细胞总数的增减主要受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
1.中性粒细胞(1)中性粒细胞增多生理性增多见于新生儿、妊娠后期、分娩、剧烈运动或劳动后。
病理性增多分为反应性增多和异常增生性增多两种。
反应性增多见于:①急性感染:化脓性感染最常见,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炎链球菌肺炎阑尾炎等;也可见于某些病毒感染,如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狂犬病等;某些寄生虫感染,吸虫病等。
诊断学(第八版).-第九版诊断学

目录绪论第一篇问诊第一章问诊的重要性第二章问诊的内容第三章问诊的方法与技巧第一节问诊的基本方法与技巧第二节重点问诊的方法第三节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第四章常见症状第一节发热第二节皮肤黏膜出血第三节水肿第四节咳嗽与咳痰第五节咯血第六节胸痛第七节发绀第八节呼吸困难第九节心悸第十节恶心与呕吐第十一节呕血第十二节便血第十三节腹痛第十四节腹泻第十五节便秘第十六节黄疸第十七节腰背痛第十八节关节痛第十九节血尿第二十节尿频、尿急与尿痛第二十一节少尿、无尿与多尿第二十二节头痛第二十三节眩晕第二十四节晕厥第二十五节抽搐与惊厥第二十六节意识障碍第二篇体格检查第一章基本方法第一节视诊第二节触诊第三节叩诊第四节听诊第五节嗅诊第二章一般检查第一节全身状态检查第二节皮肤第三节淋巴结第三章头部第一节头发和头皮第二节头颅第三节颜面及其器官第四章颈部第五章胸部检查第一节胸部的体表标志第二节胸壁、胸廓与乳房第三节肺和胸膜第四节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第五节心脏检查第六节血管检查第七节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第六章腹部第一节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第二节视诊第三节触诊第四节叩诊第五节听诊第六节腹部常见病变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第七章生殖器、肛门、直肠检查第一节男性生殖器检查第二节女性生殖器检查第三节肛门与直肠检查第八章脊柱与四肢检查第一节脊柱检查第二节四肢与关节检查第九章神经系统检查第一节脑神经检查第二节运动功能检查第三节感觉功能检查第四节神经反射检查第五节自主神经功能检查第十章全身体格检查第一节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第二节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项目第三节特殊情况的体格检查第四节老年人的体格检查第五节重点体格检查第三篇病历书写第一章病历书写的基本规则和要求第二章病历书写的种类、格式与内容第一节住院期间病历第二节门诊病历第四篇实验诊断第一章概论第二章临床血液学检测第一节血液一般检测第二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测第三节血细胞形态特征第四节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第五节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征第三章血栓与止血检测第一节血管壁检测第二节血小板检测第三节凝血因子检测第四节抗凝系统检测第五节纤溶活性检测第六节血液流变学检测第七节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第四章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第一节尿液检测第二节粪便检测第三节痰液检测第四节脑脊液检测第五节浆膜腔积液检测第六节生殖系统体液检测第五章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第一节肾小球功能检测第二节肾小管功能检测第三节血尿酸检测第四节肾小管性酸中毒的检测第五节肾功能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第六章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第一节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测项目第二节常见肝脏病检测指标变化特点第三节常见肝脏病检查项目的合理选择与应用第七章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第一节血糖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第二节血清脂质和脂蛋白检测第三节血清电解质检测第四节血清铁及其代谢产物检测第五节心肌酶和心肌蛋白检测第六节其他血清酶学检测第七节内分泌激素检测第八节治疗性药物监测第八章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测第一节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第二节血清补体检验第三节细胞免疫检测第四节肿瘤标志物检测第五节自身抗体检测第六节感染免疫检测第七节其他免疫检测第九章临床常见病原体检测第一节标本的采集运送、实验室评价和检查方法第二节病原体耐药性检测第三节临床感染常见病原体检测第四节病毒性肝炎检测第五节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检测第六节医院感染常见病原体检测第十章其他检测第一节基因诊断第二节流式细胞术及其临床应用第三节染色体检测第五篇辅助检查第一章心电图第一节临床心电学的基本知识第二节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第三节心房、心室肥大第四节心肌缺血与ST-T改变第五节心肌梗死第六节心律失常第七节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影响第八节心电图的分析方法和临床应用第二章其他常用心电学检查第一节动态心电图第二节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第三章肺功能检查第一节通气功能检查第二节换气功能检查第三节小气道功能检查第四节血气分析和酸碱测定第四章内镜检查第一节基本原理简介第二节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第三节下消化道内镜检查第四节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第六篇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第一章诊断疾病的步骤第二章临床思维方法第三章临床诊断的内容和格式附录一临床常用诊断技术一、导尿术二、胸膜腔穿刺术和胸膜活体组织检查术三、经皮肺穿刺术四、腹腔穿刺术五、心包腔穿刺术六、肝脏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及肝穿刺抽脓术七、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八、骨髓穿刺术及骨髓活体组织检查术九、淋巴结穿刺术及活体组织检查术十、腰椎穿刺术十一、中心静脉压测定十二、眼底检查法十三、PPD皮肤试验绪论诊断学(diagnostics)是运用医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
诊断学(第9版)第四篇 实验诊断 第三章 血栓与止血检测

临床参考价值有限
一、筛 检 试 验
(一)出血时间
➢ 将皮肤刺破后,让血液自然流出到血流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称为出血时间(BT)。 ➢ WHO推荐用模板法或出血时间测定器法 ➢ BT延长见于:血小板明显减少;血小板功能异常;严重缺乏血浆某些凝血因子;血管异常。
(二)束臂试验
通过给手臂局部加压(标准压力)使静脉血流受阻,给予毛细血管壁额外负荷,检查一定范 围内皮肤出现出血点的数目来估计血管壁的通透性和脆性。
目录
第五节 纤溶活性检测 第六节 血液流变学检测 第七节 血弹力图检测 第八节 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重点难点
掌握 血管壁、血小板、凝血因子、抗凝系统和纤溶活性检测的筛检试验以及筛检试
验的选择和应用;DIC的实验诊断指标以及肝素(uFH、LMWH)、口服抗 凝剂(华法林)的实验检测指标。
➢ PAgT增高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 PAgT减低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尿毒症、肝硬化、骨髓增生性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
性紫癜、急性白血病、服用抗血小板药、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等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诊断学(第9版)
二、诊 断 试 验
第三章
血栓与止血检测
作者 : 李芳邻
单位 :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目录
第一节 血管壁检测 第二节 血小板检测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测 第四节 抗凝系统监测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诊断学基础》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诊断学基础》2020年中医医师考试大纲-《诊断学基础》第一单元症状学细目一:发热要点:1.发热的病因2.发热的临床表现3.发热的问诊要点细目二:头痛要点:1.头痛的病因2.头痛的问诊要点细目三:胸痛要点:1.胸痛的病因2.胸痛的问诊要点细目四:腹痛要点:1.腹痛的病因2.腹痛的问诊要点细目五:咳嗽与咯痰要点:1.咳嗽的病因2.咳嗽与咯痰的问诊要点细目六:咯血要点:1.咯血的病因2.咯血的问诊要点3.咯血与呕血的鉴别细目七:呼吸困难要点:1.呼吸困难的病因2.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3.呼吸困难的伴随症状细目八:水肿要点:1.水肿的病因2.水肿的临床表现3.水肿的问诊要点细目九:皮肤黏膜出血要点:1.皮肤黏膜出血的病因2.皮肤黏膜出血的临床表现3.皮肤黏膜出血的问诊要点细目十:恶心与呕吐要点:1.恶心与呕吐的病因2.恶心与呕吐的问诊要点细目十一:呕血与黑便要点:1.呕血与黑便的病因2.呕血与黑便的问诊要点细目十二:黄疽要点:1.黄疸的概念2.胆红素的正常代谢途径3.各型黄疸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4.黄疸的问诊要点细目十三:抽搐要点:1.抽搐的病因2.抽搐的问诊要点细目十四:意识障碍要点:1.意识障碍的病因2.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嗜睡、昏睡、昏迷、意识模糊、谵妄)3.意识障碍的伴随症状第二单元问诊要点:问诊的内容第三单元检体诊断细目一:基本检查法要点:1.常用触诊方法及其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2.叩诊的方法及常见叩诊音3.嗅诊常见异常气味及临床意义细目二:全身状态检查要点:1.体温测量2.脉搏检查3.血压测量4.发育判定5.营养状态检查6.意识状态判定7.面容检查8.体位检查9.步态检查细目三:皮肤检查要点:1.弹性、颜色、湿度检查2.皮疹、皮下出血、蜘蛛痣、皮下结节检查3.水肿、皮下气肿和毛发检查细目六:颈部检查要点:1.颈部血管检查2.甲状腺检查3.气管检查细目七:胸壁及胸廓检查要点:1.胸部体表标志及分区2.常见异常胸廓3.胸壁静脉检查4.胸壁及胸骨检查5.乳房检查细目八:肺和胸膜检查要点:1.肺和胸膜视诊(呼吸类型、频率、深度、节律)2.肺和胸膜触诊(触觉语颤、胸膜摩擦感)3.肺部叩诊4.呼吸音听诊(正常呼吸音、病理性呼吸音)5.啰音听诊6.胸膜摩擦音听诊7.听觉语音检查8.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体征(肺实变、肺气肿、胸腔积液、肺不张及气胸)细目九:心脏、血管检查要点:1.心脏视诊(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2.心脏触诊(心脏震颤、心包摩擦感)3.心脏叩诊(心脏浊音界)4.心脏瓣膜听诊区5.心率听诊、心律听诊6.正常心音及其产生机制7.心音听诊(正常心音、心音改变、喀喇音、奔马律及开瓣音)8.心脏杂音产生机制9.心脏杂音的特征10.各瓣膜区常见杂音听诊11.心包摩擦音听诊12.血管检查及周围血管征13.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体征(二尖瓣狭窄与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与关闭不全、心力衰竭、大量心包积液)细目十:腹部检查要点:1.腹部视诊(外形、呼吸运动、腹壁静脉、胃肠型和蠕动波)2.腹部触诊(腹壁紧张度、压痛和反跳痛)3.腹内脏器触诊(肝、胆、脾、肾、膀胱)4.正常腹部可触及的结构,腹部肿块触诊5.腹部叩诊(叩诊音,肝、脾、膀胱叩诊)6.胃泡鼓音区和移动性浊音叩诊7.腹部听诊(肠鸣音、上腹部振水音、血管杂音)8.腹部常见疾病的体征(急性腹膜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肠梗阻)细且十一:肛门、直肠检查要点:1.肛门、直肠视诊2.肛门、直肠指诊细目十二:脊柱与四肢检查要点:1.脊柱检查(弯曲度、活动度、压痛与叩击痛)2.四肢、关节检查(形态、运动功能)细目十三:神经系统检查要点:1.中枢性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鉴别2.感觉功能检查、感觉障碍及其常见类型3.运动功能检查(肌力、肌张力、不自主运动、共济运动)4.中枢性与周围性瘫痪的鉴别5.神经反射检查(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细目二:血栓与止血检查要点:1.出血时间测定2.血小板聚集试验3.凝血因子检测(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4.纤溶活性检测(D-二聚体、3P试验)5.口服抗凝药治疗监测细目三:骨髓检查要点:1.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2.骨髓增生水准分级细目四:肝脏病实验室检查要点:1.蛋白质代谢检查(血清蛋白测定、血清蛋白电泳)2.胆红素代谢检查3.血清酶及同工酶检查(ALT、AST、ALP、γ-GT、LDH)4.甲、乙、丙型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查细目五:肾功能检查要点:1.肾小球功能检测(CCr、Cr、BUN、血β2-微球蛋白、GFR)2.肾小管功能检测(尿β2-微球蛋白、莫氏试验)3.血尿酸测定细目六:常用生化检查要点:1.糖类检查(血糖、葡萄糖耐量试验、血清糖化血红蛋白)2.血脂测定3.电解质检查(血清钾、钠、氯、钙、磷)4.血清铁及其代谢物测定(血清铁、铁饱和度、铁蛋白)细目七:酶学检查要点:1.血、尿淀粉酶测定2.心肌损伤常用酶检测(CK、CK-MB、LDH及其同工酶)3.心肌蛋白检测(cTnT、cTnI)细目八:免疫学检查要点:1.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测定2.感染免疫检测(AS0、肥达反应)3.肿瘤标志物检测(AFP、CEA、CA125、PSA、CA19-9)4.自身抗体检查(RF、ANA、ENA抗体谱、抗双链DNA抗体、ATG、ATM)5.C反应蛋白(CRP)检测细目九:尿液检查要点:1.一般性状检查(尿量、颜色、气味、比重)2.化学检查(蛋白、糖、酮体)3.显微镜检查(细胞、管型、菌落计数)4.尿沉渣计数细目十:粪便检查要点:1.粪便标本采集2.一般性状检查(量、颜色、性状、气味)3.显微镜检查(细胞、寄生虫)4.化学检查(隐血试验、胆色素检查)5.细菌学检查细目十一:痰液检查要点:1.痰液标本的收集方法2.一般性状检查(量、色、性状、气味)3.显微镜检查4.病原体检查细目十二:浆膜腔穿刺液检查要点:1.浆膜腔积液分类及形成原因2.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要点细目十三:脑脊液检查要点:1.脑脊液检查的适合证、禁忌证2.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脑脊液特点细目三:常见异常心电图要点:1.心房、心室肥大2.心肌梗死及心肌缺血3.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失常、早搏、异位性心动过速、颤动、房室传导阻滞、预激)4.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第六单元影像诊断细目一:超声诊断要点:1.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2.二尖瓣狭窄、扩张性心肌病的异常声像图3.胆囊结石、泌尿系结石的异常声像图4.脂肪肝、肝硬化的异常声像图细目二:放射诊断要点:1.X线的特性及成像原理2.X线检查方法3.CT、磁共振成像(MRI)的临床应用4.呼吸系统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5.循环系统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6.消化系统疾病影像学检查及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7.泌尿系统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8.骨与关节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9.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像学表现细目三:放射性核素诊断要点:1.脏器显像检查(甲状腺、心肌灌注)2.体外竞争放射分析(TT3、FT3、TT4、FT4、TSH、C肽、胰岛素)第七单元病历与诊断方法要点:1.病历书写的格式与内容2.确立诊断的步骤及原则3.诊断内容及书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纤溶活性检测纤维蛋白溶酶(纤溶酶)可将已形成的血凝块加以溶解,产生纤维蛋白(原)的降解产物,从而反映纤溶活性。
纤溶活性增强可致出血,纤溶活性减低可致血栓。
一、筛检试验
(一)优球蛋白溶解时间
【原理】
血浆优球蛋白(euglobulin)组分中含有纤维蛋白原(Fg)、纤溶酶原(PLG)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等,但不含纤溶酶抑制物(plasmin inhibitor)。
受检血浆置于醋酸溶液中,使优球蛋白沉淀,经离心除去纤溶抑制物,将沉淀的优球蛋白溶于缓冲液中,再加入适量钙溶液(加钙法)或凝血酶(加酶法),使Fg转变为纤维蛋白凝块,观察凝块完全溶解所需时间。
【参考值】
加钙法:(129.8±41.1)min;加酶法:(157.0±59.1)min。
一般认为<70rain为异常。
【临床意义】
本试验敏感性低,特异性高。
1.纤维蛋白凝块在70 min内完全溶解表明纤溶活性增强,见于原发性和继发性纤溶亢进,后者常见手术、应激状态、创伤、休克、变态反应、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羊
水栓塞、恶性肿瘤广泛转移、急性白血病、晚期肝硬化、DIC 和应用溶血栓药(rt-PA、UK)。
2.纤维蛋白凝块在超过120 min还不溶解表明纤溶活性减低,见于血栓前状态、栓性疾病和应用抗纤溶药等。
(二)D-二聚体定性试验
【原理】
D-二聚体(D-dirner,D-D)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之一,为继发性纤溶特有的代谢物。
抗D-D单克隆抗体包被于胶乳颗粒上,受体血浆中如果存在D-二聚体,将产生抗原-抗体反应,胶乳颗粒发生聚集现象。
【参考值】
胶乳颗粒比阴性对照明显粗大者为阳性,正常人为阴性。
【临床意义】
D-D阴性是排除深静脉血栓(DVT)和肺血栓栓塞(PE)的重要试验,阳性也是诊断DIC和观察溶血栓治疗的有用试验。
凡有血块形成的出血,本试验均可阳性,故其特异性低,敏感度高;但在陈旧性血块时,本试验又呈阴性。
(三)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定性试验
【原理】
于受检血浆中加入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 (agen)degradationproduct,FDPs]抗体包被的胶乳颗粒悬液,若血液中FDPs浓度超过或等于5μg/ml,胶乳颗粒发生凝集。
根据受检血浆的稀释度可以计算出血浆FDPs含量。
【参考值】
胶乳凝集法:阴性。
【临床意义】
FDPs阳性或增高见于原发性纤溶(primary fibrinolysis)和继发性纤溶(sencondary fibrinolysis),后者如DIC、恶性肿瘤、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肺血栓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肾脏疾病、肝脏疾病、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溶血栓治疗等。
二、诊断试验
(一)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测定
【原理】
血浆优球蛋白含有吸附于纤维蛋白上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type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它使PLG转变为纤溶酶(PL),PL可使发色底物(S-2251)释出对硝基苯胺(PNA)而显色,显色的深浅与受检血浆中t-PA含量呈正相关。
所测得的A值,可从标准曲线计算受检血浆中t-PA:A含量。
【参考值】
发色底物法:0.3~0.6活化单位/ml.
【临床意义】
1.增高表明纤溶活性亢进,见于原发性纤溶和继发性纤溶(如DIC)等。
2.减低表明纤溶活性减弱,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如动脉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高脂血症、口服避孕药、缺血性脑卒中和糖尿病等。
(二)血浆纤溶酶原活性测定
【原理】
受检血浆中加链激酶(SK)和发色底物(S-2251),受检血浆中的血浆纤溶酶原活性(plasminogen,PLG)在SK的作用下,转变成纤溶酶(PL),后者作用于发色底物,释出对硝基苯胺(PNA)而显色。
显色的深浅与纤溶酶的水平呈正相关,通过计算求得血浆中PLG:A的含量。
【参考值】
发色底物法:75%~140%。
【临床意义】
1.PLG:A增高表示纤溶活性减低,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2.PLG:A减低表示纤溶活性增高,见于原发性纤溶、继发性纤溶和先天性PLG缺乏症。
(三)血浆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活性测定
【原理】
受检血浆中加入纤溶酶原激活剂(PA)和PLG,血浆中的PAI-1与PA形成复合物,剩余的PA使PLG转变成PL,PL作用于发色底物,释出PNA而显色,其颜色的深浅与PL的活性呈
正相关;而血浆中PL与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活性(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l,PAI-1)呈负相关,从所测得的A值,可计算出血浆中PAI-1:A的水平。
【参考值】
发色底物法:0.1~1.0抑制单位/ml。
【临床意义】
1.PAI-1增高表示纤溶活性减低,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2.PAI-1减低表示纤溶活性增高,见于原发性和继发性纤溶。
(四)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plasma protamine paracoagulation test,3P试验)
【原理】
受检血浆加入硫酸鱼精蛋白溶液,如果血浆中存在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sollJble fibrinmonomer,sFM)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mrin degradation produces,FbDP)复合物,则鱼精蛋白使其解离析出纤维蛋白单体,纤维蛋白单体自行聚合成肉眼可见的纤维状物,此则为阳性反应结果。
本试验特异性强,敏感性低。
【参考值】
正常人为阴性。
【临床意义】
1.阳性见于DIC的早、中期。
但在恶性肿瘤、上消化道出血、外科大手术后、败血症、肾小球疾病、人工流产、分娩等也可出现假阳性。
2.阴性见于正常人、晚期DIC和原发性纤溶症等。
本试验是鉴别原发性纤溶症和继发性纤溶症(DIC)的试验之一。
(五)血浆纤溶酶一抗纤溶酶复合物测定.
【原理】
用兔抗人纤溶酶抗体包被酶标板,加入受检血浆后再加入酶标记的第二抗体,最后加入底物显色,显色的深浅与受检血浆中所含的纤溶酶一抗纤溶酶复合物呈正相关。
【参考值】
ELISA法:0~150ng/ml。
【临床意义】
本试验是反映纤溶酶活性较好的试验。
增高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如DIC、急性心肌梗死、脑血栓形成、肺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肾病综合征等。
(六)血浆D-二聚体定量测定
【原理】
将D-二聚体单抗包被于酶标反应板,加入受检血浆,血浆中的D一二聚体(抗原)与包被在反应板的D一二聚体单抗结合。
然后再加酶标记的D一二聚体抗体,与包被的D一
二聚体结合。
最后加人底物显色,显色深浅与血浆中D一二聚体含量呈正相关,所测得的A值可从标准曲线中计算出血浆中D一二聚体的含量。
【参考值】
ELISA法:0~0.256mg/L。
【临床意义】
见D一二聚体定性试验。
(七)血清FDPs定量测定
【原理】
将FDPs单抗色酸干酶标板,加入受检血清,血清中的FDPs (抗原)与包被在反应板的FI)Ps单抗结合。
然后再加入酶标记的FDPs抗体,与包被的FDPs结合。
最后加入底物显色,显色深浅与血清中FDPs含量呈正相关,所得的A值可从标准曲线中计算出血清中FDPs的含量。
【参考值】
ELISA法:<5mg/L。
【临床意义】
同FDPs定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