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型复发性流产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及预防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及预防余红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芜湖 241000)根据《自然流产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0年)》,将出现3次及以上、28周之前的胎儿丢失称为复发性流产。
大多数专家认为,连续发生2次流产(包括生化妊娠)就应该予以重视。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包括夫妻双方染色体及胚胎染色体异常,如夫妻双方出现染色体易位、缺失、倒位等。
其中,染色体平衡易位患者只有1/18概率能正常妊娠至足月分娩,这种情况建议行三代试管;还有一类是胚胎染色体异常,常见的是非整倍体(21-三体、18-三体等),流产发生越早,胚胎染色体异常概率越高。
对于2次及以上流产,建议行夫妻双方行胚胎染色体检查,必要时选择试管技术。
解剖因素解剖因素主要指子宫解剖结构异常,如子宫先天性畸形(单角子宫、完全子宫纵膈)、宫腔黏连、子宫肌瘤、宫颈机能不全等。
可通过生殖外科手术进行治疗。
内分泌因素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疾病,还有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黄体功能不足等都会导致反复流产。
免疫功能异常免疫功能异常是引起复发性流产的主要因素,分为自身免疫型和同种免疫型。
自身免疫型包括:(1)组织非特异性自身抗体产生(抗凝脂抗体、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等)。
(2)组织特异性自身抗体产生(抗精子抗体、抗甲状腺抗体等)。
同种免疫型主要是补体系统异常、淋巴细胞异常等。
患者要检查相关抗体,并进行病因治疗。
血栓前状态血栓可造成胚胎着床位置血管的阻塞,导致胚胎供血不足凋亡,引起流产。
孕妇全身疾病及环境影响长期处于有毒有害、污染较重的环境,如油漆工、相对封闭的家居大卖场等,夫妻双方应远离污染环境、延长备孕时间、做好备孕前检查。
女方出现复发性流产,男方需要检查吗?答案是肯定的。
就像前面提到的染色体检查,如果是男方异常,同样会发生流产。
另外,还要做精子DNA碎片率检查。
近几年,随着对精子DNA碎片率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发现其与流产关系密切,且碎片率越高,流产概率越大。
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的发病机制与治疗

疫 异 常 有 关 , 中 自身 免 疫 型 复 发 性 流 产 主 要 与 抗 磷 脂 抗 体 ( PA ) 性 有 关 , 同 种 免 疫 型复 发性 流 产 则 与 其 AI 阳 而 母 胎 界 面 多种免 疫 细胞 或细 胞 因子 比例失 调有 关 。针 对复 发性 流产 有 多种治 疗方 法 , 治疗 效 果 尚无定论 。 但
i mu et e T ep to e e i o t m u e R A w s il as c tdw t ni p o p l i nio y A L , m n p . h ah g n s f uo m n S a ny so i e i a t h shi da t d ( P A) y s a i ma a h — p b
Alo lsn等 报 道 , S 现 阶 段 的 发 病 率 约 为 2 i RA %~
4 , 19 % 较 9 0年 的发 病率 (%~ %) 所 上升 , 示这 1 2 有 提 些 高 危 因素 可 能 在 R A 的 发病 上 起 到一 定 的作 用 S
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的发病机制及诊治

效 , 明我 国在 复发性 流产 的发 病机 理 、 断 , 别是治 疗上 表 诊 特 已达 到 国 际领先 水平 。 总之 ,该课 题组 深 入 了研究 R A 的免疫 发病 机制 ,建 立 S 了系统 的R A病 因筛查 流程 和临床 分类 分型 的科学 诊断 方法 , S
确立免疫治疗的监测指标和疗效评估体系, 提高了免疫型复发
性 流 产诊 断 的准确性 和 治疗 的有 效性 , 福 了众 多的复 发性流 造 产患者, 产生 了 良好 的社 会和 经济 效益 。 该项 目获 得本 年度 国
机制 。 他们在 国际上首次发现人类子宫蜕膜内T细胞受体 谱, 并证实 R A发生与受体谱的表达异常以及孕期蜕膜 S
和外 周血 T细胞 免疫 抑制 功能 不足 有关 。 首次 发现 NO / D
技术。 在国际上首先对抗磷脂抗体采取 “ 抗心磷脂抗体 +
p2 糖蛋白 一 ”双指标联合多次检测方法,并从大量临 1
床病例 中总结出检N 5 次为最佳的筛查次数, 既减少了漏
诊率 , 又提 高 了诊 断的准 确性 , 有效地 节 约 了有限 的 医疗 资源并 减轻 了患 者 的经 济负 担 。
● ’{ ;
旗 S OR
O ANP p}Il TI eA OH
■
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的发病机制及诊治
主要完成单位 :上海 交通 大学医学院附属仁 济 医院、 暨南大学 主 要 完 成 人 :林 其德 、林 羿 、汪希鹏 、赵 爱 民、邱丽华 、陆佩 华、刘芳 荪、洪燕、张羽、狄文
论 文 20 7 多篇 , 编 、 编 1 部 大型 专著 。 养 了近 2 名 主 参 0 培 O
硕 、博 士研 究生 。
课题组还以严谨的科学态度 , 逐步制定和规范 了免疫
补体过度激活与自身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的关系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Vol.31No.8Aug.2011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 )[基金项目]上海市创新行动计划基金(0814*******)(Shanghai Innovation Action Plan Foundation ,0814*******)。
[文章编号]1674-8115(2011)08-1125-04·论著·补体过度激活与自身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的关系肖世金1,赵爱民1,鲍世民2(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产科,上海200127;2.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上海201615)[摘要]目的建立自身免疫型复发性流产(RSA )小鼠模型,探讨补体在自身免疫型RSA 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子宫注射人β2GP-1免疫Balb /c 小鼠(子宫β2GP-1注射组,n =15);分别以子宫无关蛋白注射组(n =6)、子宫佐剂注射组(n =13)、子宫生理盐水(NS )注射组(n =10)及正常未孕组(n =10)、正常妊娠组(n =15)作为对照。
比较各组小鼠胚胎丢失率、胎盘平均质量、外周血补体C3浓度及胎盘组织衰变加速因子(DAF )的质量浓度。
结果子宫β2GP-1注射组小鼠胚胎丢失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和各子宫注射对照组(P <0.05),胎盘平均质量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和各子宫注射对照组(P <0.05),外周血补体C3水平和胎盘组织DAF 的质量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和各子宫注射对照组(P <0.05)。
结论通过子宫注射人β2GP-1的方法可诱导建立符合自身免疫型RSA 临床特征的小鼠模型,补体系统过度激活可能是自身免疫型RSA 的发病机制之一。
[关键词]复发性流产;自身免疫;动物模型;β2GP-1;补体C3;衰变加速因子;小鼠[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1.08.018[中图分类号]R714.21[文献标志码]ARelationship between excessive complement activation and autoimmune-type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XIAO Shi-jin 1,ZHAO Ai-min 1,BAO Shi-min 2(1.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Renji Hospital,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Shanghai 200217,China;2.Experimental Animal Center of Shanghai,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Shanghai 201615,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establish the mouse model of autoimmune-type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RSA),andexplore the role of complement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utoimmune-type RSA.MethodsThe mouse model of autoimmune-type RSA was established by intrauterine injection of human β2GP-1in Balb /c mice (intrauterine injection of β2GP-1group,n =15),and intrauterine injection of unrelated protein group (n =6),intrauterine injection of adjuvants group (n =13),intrauterine injection of normal saline group (n =10),normal unpregnancy group (n =10)and normal pregnancy group (n =15)were served as controls.The embryo loss rates,mean placental weight,concentrations of complement C3in peripheral blood and mass concentrations of decay accelerating factor (DAF)in placental tissues were compared among groups.ResultsThe embryo loss rate in intrauterine injection of β2GP-1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normal pregnancy group and intrauterine injection control groups (P <0.05).The mean placental weight,concentrations of complement C3in peripheral blood and mass concentrations of DAF in placental tissues in intrauterine injection of β2GP-1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normal pregnancy group and intrauterine injection control groups (P <0.05).ConclusionIntrauterine injection of human β2GP-1can establish autoimmune-type RSA mouse model.Excessivecomplement activation may pal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utoimmune-type RSA.[Key words]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autoimmune;animal model;β2GP-1;complement C3;decay acceleratingfactor;mouse目前认为自身免疫型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RSA )属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s syndrome ,APS )的表现之一。
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的发病机制与治疗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11 年 10 月第 38 卷第 5 期 J Int Obstet Gynecol,October 2011,Vol. 38,No. 5
·综 述·
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的发病机制与治疗
刘长明述 丛 林△审校
【摘 要】 复发性流产(RSA)的病因复杂,目前有近 50%的复发性流产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对免疫型复发 性流产的研究是近年来自然流产研究的重点。 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的发生与母体系统免疫和蜕膜局部微环境免 疫异常有关,其中 自 身 免 疫 型 复 发 性 流 产 主 要 与 抗 磷 脂 抗 体 (APLA)阳 性 有 关 ,而 同 种 免 疫 型 复 发 性 流 产 则 与 母胎界面多种免疫细胞或细胞因子比例失调有关。 针对复发性流产有多种治疗方法,但治疗效果尚无定论。
【Key words】 Abortion,habitual; Autoimmunity; Immune tolerance; Lymphocytes;Cytokines (J Int Obstet Gynecol, 2011, 38:398-401,406)
临 床 上 能 确 认 的 妊 娠 中 约 有 15% 发 生 自 然 流 产,其中约 1%~3%发生在妊娠 20 周前。 与同一性伴 侣连续发生 3 次及以上的自然流产, 称为复发性流 产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1]。 有 RSA 病史的女性再流产的可能性大大高于未发生过 RSA 的女性,有统计显示,3 次和 4 次流产之后再发的可 能性分别为 30%和 40%,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严 重影响。 近年来,关于免疫型 RSA 病因和治疗方面 的研究取得较多进展,本文就此做一综述。
【Abstract】 The pathogenesis of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RSA)is complex,there are nearly 50% RSA for unexplained reasons.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with immune type is the focus of spontaneous abortion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The abnormalities of maternal immune system and decidual microenvironment are correlated with RSA of immune type. The pathogenesis of autoimmune RSA was mainly associated with anti -phosphlipid antibody (APLA), while that of alloimmune RSA was due to the imbalance of multi -kinds of immune cells and cytokines. Currently there are several methods for RSA treatment;none of them was publicly established.
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基础病因及临床治疗

・研究进展・2007年4月第4卷第12期CHINAMEDICALHERALD中国医药导报自然流产是指妊娠28周以前终止,胎儿体重低于1000g者,发生率为15% ̄20%,如自然流产连续发生2次或2次以上称为复发性流产,发生率为1%[1]。
探究复发性流产的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对于生殖与避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妇产科领域一个很有临床价值的研究课题。
目前虽然对引起复发性流产的部分病因及发病机制认识已比较深入,但仍有40%左右的流产原因不详。
随着生殖免疫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妊娠免疫;免疫性不孕及复发性流产的许多疑难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发现免疫因素在生殖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免疫失调在原因不明的复发性流产中有相当的比例,认为流产可能是免疫排斥的一种形式。
本文重点探讨复发性流产的免疫学原因及其治疗方法。
1病因及发病机制1.1病因引起复发性流产的原因较复杂,且常为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目前比较明确的病因有:①遗传因素,约占复发性流产的4.5% ̄25%;②内分泌因素,约占13% ̄20%;③生殖器官异常,约占12% ̄15%;④感染因素,占2%[1]。
除此之外,还有40%左右的复发性流产原因不明,其中免疫学因素是目前认为比较重要的原因之一。
从免疫学的角度看,胎儿-胎盘单位含有来自父母双方的遗传基因,对母体来说它是一个半同种移植片。
“胎儿同种移植”的成功即妊娠的成功,必须依赖阻止有害的母体免疫反应。
同种异体的胎儿-胎盘单位不被排斥的机制目前认为主要有:①母体对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体、滋养层及丈夫B淋巴细胞等产生封闭抗体,阻止致敏T细胞对胚胎的攻击;②母-胎接触面的封闭因素;③母体内的各种免疫抑制因子的作用;④胎儿的封闭因素。
当以上的某个环节出现异常时,滋养层或胚胎受到免疫攻击,导致胚胎死亡,妊娠终止。
因此按照免疫学的观点,流产也是一种免疫排斥反应,是同种移植物失败的结果。
1.2发病机制关于复发性流产的免疫学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探清,现将几种观点简述如下:1.2.1夫妇HLA相容性高人体细胞的第六对染色体存在着HLA基因,胚胎各个体的染色体都是分别接受父体与母体的一条染色体配对而成,由于亲代染色体中HLA抗原的差异,将影响妊娠的成败[2]。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防治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效果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防治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效果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是一种常用的治疗复发性流产的方法。
复发性流产是指女性在怀孕期间连续三次以上自发性流产,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和身体上的困扰。
在复发性流产的治疗中,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被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本文将就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防治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
一、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的作用及运用丙种球蛋白是一种可以促进免疫系统功能的物质,可以增加体内免疫球蛋白的水平,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在复发性流产患者的治疗中,通过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减少因自身免疫性排斥反应而导致的流产。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的用法常见的是将丙种球蛋白溶液以静脉滴注的方式输注给患者,一般需要在医院进行。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医生的建议,每次输注的剂量和频率可能有所不同。
在进行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之前,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免疫功能评估,以确定是否适合接受此种治疗。
针对复发性流产患者,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的治疗效果备受关注。
一些临床研究表明,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减少因免疫相关问题导致的复发性流产。
虽然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在治疗复发性流产中的临床效果得到了一定的肯定,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有些研究指出,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可以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减少免疫相关的流产原因。
但也有一些研究认为,该疗法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需要更多的实验研究来证实。
三、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复发性流产的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1. 免疫功能异常相关的复发性流产患者;2. 经过综合治疗后仍然出现复发性流产的患者;3. 经过多次检查未发现其他明显异常,但仍然出现复发性流产的患者。
在接受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时,患者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需要在规范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在进行治疗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确定患者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接受该疗法。
反复流产需要检查哪些

反复流产需要检查哪些在生活中反复流产现象,就要及时的到医院接受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可以确定你是不是患有反复流产的现象。
那么,反复流产的检查是怎样的?1、常规病因筛查(1)胚胎染色体和配偶外周血的核型分析;(2)检查感染因素;(3)完成性激素,甲状腺功能和血糖测量(4)生殖器官超声检查;(5)自身抗体测试。
2、特殊的免疫学病原学考试(1)微量淋巴细胞毒性试验(2)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抑制试验。
大多数人认为胚胎与男人无关。
事实上,复发性流产与男性有很大关系。
一般来说,应该检查染色体以查看核型是否异常。
通常存在染色体倒位,易位和多态性。
另外,精子DNA 碎裂率(DFI)也是容易导致流产的男性因素。
该检查涉及精子内遗传物质的缺陷。
因此,在进行流产检查的过程中,不仅要检查女性指标,还要检查男性相关指标。
反复流产怎么回事很多年轻的女性对于怀孕知识并不了解,出现流产之后以为是因为不小心造成的,这样是不对的,必须对反复流产的知识做一下了解。
那么反复流产怎么回事呢?反复流产表明胚胎本身可能不健康,或者子宫环境不利于胚胎生长。
目前,人们无法理解导致胚胎停止发育的所有因素。
人们只能逐一检查共同的因素。
胚胎在子宫内发育良好,需要胚胎健康,充足的营养,各种荷尔蒙的协调,并避免外界有害因素的侵入。
目前科学无法做到这一点,即了解胚胎发育的各种因素,体外模拟子宫环境,使胚胎在体外完全成熟,例如人们只能在体外对受精卵进行5〜6次受精天。
如果你继续训练,胚胎会逐渐死亡。
因此,试管婴儿的受精卵大多在第3天的第8天移植到体内,或者在囊胚期间注射到体内5到6天。
如果人类能在体外成熟胚胎,那将是一个奇迹。
反复流产原因有哪些反复自然流产的原因有很多种,能够了解疾病的原因,对于治疗还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反复流产的原因主要是什么?其实关系最大的就是子宫。
(1)子宫畸形:10%-15%的复发性流产妇女存在先天性子宫畸形。
异常的子宫结构常常导致子宫内膜血管减少,炎症反应增加以及对类固醇激素敏感性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身免疫型复发性流产分享|发布时间:2013年08月06日点击数: 1039 次字体:小大一、概述自身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产生针对自身抗原和/或自身致敏性淋巴细胞所产生的免疫反应,导致胚胎停止发育而流产。
生理性自身免疫现象主要功能是清除降解自身抗原和体内衰老、凋亡或畸变的细胞成分,并调节免疫应答平衡,从而维持机体的自身稳定。
如果自身抗体和/或自身反应性T细胞攻击自身组织、细胞,导致其产生病理改变和功能障碍时,即为病理性自身免疫,形成自身免疫病。
目前已知的与RSA有关的自身抗体有非器官特异性抗体和器官特异性抗体。
前者主要有抗磷脂抗体(APA)、抗核抗体(ANA)、抗可抽提的核抗原抗体、抗糖蛋白1(抗β2-GP-1Ab)抗体等;后者主要有抗平滑肌抗体(SMA)、抗甲状腺抗体(ATA)、抗心肌抗体(HRA)等。
其中与复发性流产关系较为密切的自身抗体是APA。
当具有APA相关的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复发性流产等临床表现时,统称为抗磷脂综合征(APS)。
APS是严重的血液凝固疾病,导致危及生命的动、静脉血栓形成,胎儿丢失或顽固的血小板减少症。
多见于年轻人,60%~80%为女性患者,并与妊娠密切相关。
二、与RSA相关的自身抗体㈠非器官特异性抗体临床上常用的有抗心磷脂抗体(ACA)、抗β2-GP-1抗体、狼疮抗凝因子(LAC)、抗核抗体(ANA)、类风湿因子(RF)。
1.抗磷脂抗体与RSA⑴APA成分:目前已发现的APA有20余种,其中以抗心磷脂抗体(ACA)、抗β2-GP-1抗体和狼疮抗凝因子(LAC)最有代表性和临床相关性。
ACA是针对血管内皮细胞膜和血小板上的磷脂的自身抗体,有IgG、IgA、IgM 三种类型,以IgG类最具临床意义。
LAC是在红斑狼疮(SLE)患者体内发现的,因此称为狼疮抗凝因子。
⑵APA与RSA的关系:APA是引起流产和不孕症最主要的自身抗体。
APA阳性并伴有血栓形成或者病理妊娠的一组临床征象,称为APA综合征(APS),主要包括两类抗体:一类抗体作用于磷脂,主要为ACA和LAC;另一类作用于磷脂结合蛋白,主要是抗β2-GP-1抗体。
作用于APS患者中ACA出现率是LAC的5倍以上。
ACA是中国人群中自身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的最主要的自身抗体,而LAC少见。
APA阳性的女性患者复发性流产、先兆子痫、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等的风险增高,而不孕和流产的妇女APA阳性率高于健康妇女。
林其德等研究显示,排除SLE的RSA病例检测,ACA阳性率为14.29%,而正常妇女ACA阳性率仅为6.37%。
另有报道认为,ACA在RSA患者中阳性率为5%~51%,LAC在RSA患者中的阳性率为0~20%,而APA阳性率在RSA患者中则高达50%~60%,正常人群其阳性率仅4%。
不管是否有SLE等原发疾病,APA阳性如不予治疗,约70%以上将发生自然流产或胎死宫内。
即使给予治疗,再次妊娠流产率也较高。
⑶APA导致RSA的机制:正常情况下,磷脂分子带负电荷位于细胞膜脂质双层的内层,不被免疫系统识别。
但磷脂分子一旦暴露于机体免疫系统,即可产生各种抗磷脂抗体。
抗磷脂抗体不仅是一种强烈的凝血活性物质,激活血小板,促进凝血功能导致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同时可直接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加剧血栓形成,引起蜕膜血管病变和胎盘血栓形成、梗死,损伤胎盘母儿单位的功能,从而使胚胎缺血死亡而流产。
近来研究还表明,抗磷脂抗体可能直接与滋养细胞结合,抑制滋养细胞的功能,影响胚胎着床过程。
APA使胎盘不能紧密附着或不能完全附着,另外,也使细胞滋养细胞不能变成合体滋养细胞,使胎儿营养供应不足。
⑷APA损害受孕能力的主要机制①与卵巢组织磷脂成分结合形成复合物,干扰卵子形成和排出。
②APA可结合精子的磷脂成分,导致精子获能和穿透入卵功能下降。
③APA与子宫内膜磷脂成分结合形成复合物,破坏受精卵着床。
④抑制滋养细胞增殖、分化和侵蚀,阻止受精卵的发育、成熟和种植。
2.抗β2-GP-1抗体与RSAβ2-GP-1分子量为50kD,与带阴性电荷的磷脂有高的亲和力,是血清中APA 与磷脂结合的协同因子。
β2-GP-1广泛存在于人类血浆中,参与凝血及抗凝过程。
抗β2-GP-1抗体与β2-GP-1结合后扰乱抗凝血过程,导致血栓形成。
此外,抗β2-GP-1抗体也可能直接损害滋养层,在合体细胞分化时,滋养层表达的细胞膜带阴离子磷脂可与带阳离子的β2-GP-1结合,这种结合蛋白与抗β2-GP-1抗体或APA发生免疫反应后,抑制胎盘滋养细胞生长,促进细胞凋亡。
国外报道β2-GP-1抗体在RSA中的阳性率为22.2%,对照组仅为2.2%;国内报道β2-GP-1 IgA、IgG、IgM型抗体在RSA者阳性率分别为13.1%、9.1%和15.6%,对照组阳性率分别为1%、0和1%。
3.ANA与RSA⑴ANA的成分与分类:ANA是一种自身抗细胞核内DNA、RNA、蛋白或这些物质的分子复合物的抗体的总称。
主要由以下几种:①抗ENA抗体;②抗DNA抗体:又分抗单链DNA抗体(ssD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后者对诊断SLE有特异性,并可作为治疗的评估。
③抗组蛋白抗体;④抗着丝点抗体;⑤抗核仁抗体。
⑵ANA与RSA:在RSA患者中ANA阳性率为8%~50%;连续2次流产患者则为38.1%,流产≥3次或死胎患者ANA的阳性率是43.5%。
妊娠丢失次数越多,ANA 阳性率越高,ANA抗体效价也越高。
ANA阳性患者的流产通常发生在妊娠前3个月或最后3个月。
另有研究认为ANA阳性可能与RSA关系不大,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性。
⑶ANA造成流产的机制:ANA与抗原产生的免疫复合物可沉着于蜕膜血管,使蜕膜血管受损,影响胎盘发育而导致流产。
此外,ANA与RNA相关抗原结合可能引起RNA转录的障碍,并影响DNA复制;ANA尚可干扰细胞的分裂过程。
ANA 的形成是机体活跃的自身免疫状态所致,针对身体任何器官、组织的自身免疫反应均有可能产生ANA。
因此在几乎所有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自身免疫活跃相关的状态下,都可以发现ANA。
ANA阳性在许多情况下仅表示机体当时自身免疫比较活跃,但这种自身免疫异常不一定导致流产,与胎儿安危无明显相关。
因此,ANA 并非是RSA的较好筛查指标。
4.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RSA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发病和多种易感基因有关。
SLE的病理特征为患者体内有多种自身抗体,这些抗体单独存在或形成复合体,介导炎症和组织损伤。
SLE好发于育龄妇女,妊娠妇女中发病率约为1:1660。
SLE是与RSA最为密切的自身免疫疾病。
SLE患者血清内存在大量自身抗体,这些自身抗体可沉积于胎盘,胎盘绒毛可见IgG、IgM、IgA、C3免疫复合物沉着,绒毛血管内血栓形成,导致胎盘缺血、缺氧和胎儿发育受阻,使流产、死胎、早产、胎儿生长受限(FGR)等的发生率明显上升。
SLE妇女自然流产率可达20.55%。
㈡组织器官特异性抗体与RSA临床上常用的组织器官特异性抗体有抗甲状腺抗体(ATA)、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卵巢抗体(AOAb)。
1.抗甲状腺抗体(ATA)与RSA⑴ATA分类:ATA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可出现在正常人群中,更常见于育龄期妇女。
ATA主要分三种,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与RSA关系密切的为前两种。
⑵ATA与RSA:ATA可能是自身免疫激活的标志,与流产相关。
SLE女性的ATA阳性率高达45%。
Bussem和Steck报道,RSA妇女中ATA阳性率为36%,远高于对照组的9%。
ATA阳性的妇女较易发生自然流产,ATA的存在标志着流产危险的增加。
ATA阳性的孕妇自然流产率为10.4%,而在使用生殖辅助技术成功受孕的妇女中,ATA阳性的妇女流产发生率高达32%,ATA阴性的仅为16%,故认为,ATA可能是预测流产的敏感指标。
Pratt等的研究显示,RSA伴ATA阳性的病例ACA阳性率并不增加,认为ATA可作为预测RSA的一个独立的指标。
⑶ATA与甲状腺功能: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血清中ATA升高可引起甲状腺组织形态和功能损害,其中4%~5%患者血清中存在ATA但甲状腺功能正常;50%患者血清中存在ATA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低下;另外45%患者血清中存在ATA,虽为甲低但无明显临床症状。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极少数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
英联邦国家对2万名生育期妇女的流调结果显示,ATA可疑阳性者在3年内28%出现甲低症状,12年内58%出现甲低症状。
TPOAb阳性的妇女,产后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为50%,永久性甲低发生率为25%~30%。
妊娠期暂时性甲状腺功能异常者,7年后进展为甲低的概率为50%。
⑷ATA造成流产的机制:ATA导致流产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ATA阳性反映体内有可能存在导致妊娠失败的异常免疫反应,是自身免疫亢进的继发标志。
检测ATA可作为T细胞功能异常的外周血标志物。
2.抗平滑肌抗体在不明原因不孕症患者中的阳性率为49%,而在正常妊娠女性为17%。
该抗体与RSA的研究较少。
少数报道显示自然流产患者中抗平滑肌抗体阳性率有所增加。
持续的病毒感染是产生该抗体的原因。
3.抗子宫内膜抗体、抗卵巢抗体、抗精子抗体、抗透明带抗体等详见各有关章节。
三、自身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的诊断APS是一种非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临床上以动脉、静脉血栓形成、复发性流产和血小板减少等症状为表现,血清中存在APA,上述症状可以单独或多个共同存在。
APS可分为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PAPS)和继发性抗磷脂综合征(SAPS)。
PAPS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感染等因素有关。
SAPS多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或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病。
自身免疫型RSA是APS的一种表现。
1999年日本Sappora国际研讨会发布《关于APS的初步分类诊断标准的国际共识声明》和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会2005年对APS的诊断指南,确诊APS至少需同时存在1条临床标准和1条实验室标准。
APS的初步分类诊断标准和诊断指南内容如下。
1.血管栓塞①发生在任何组织或器官的1次或1次以上的动脉、静脉或小血管栓塞的临床事件。
②除浅表静脉栓塞之外的由造影、多普勒超声或组织病理学证实的栓塞。
③经组织病理学证实有血管栓塞,但无明显的血管壁炎症。
2.病理妊娠①发生1次或1次以上无法解释的,经超声或直接胎儿检查证实的形态正常胎儿于怀孕10周或超过10周时胎死宫内。
②发生1次或1次以上形态正常胎儿于怀孕34周或不足34周时因严重的先兆子痫或严重的胎盘功能不全而早产。
③3次或3次以上连续的在怀孕10周之内发生无法解释的自发流产,除外母亲在解剖和内分泌的异常及父母亲染色体方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