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引起组织水肿的几种可能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课时作业(二)

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课时作业(二)
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丙酮酸进入线粒体 内进行氧化分解,由于运动过程中大量消耗能量,故细胞呼吸速 率加快,同时释放的热能增多,所以体温略有升高,B错误;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保持稳态时, 机体也可能患病,例如遗传病,C错误;
细胞会消耗内环境中的物质,也会将代谢物和分泌物释放 到内环境中,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D正确。
新教材·生物(RJ)·选择性必修一
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内环境中含有多种酶,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内环境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机体产生一些反应来减少变化 C.病菌感染初期引起人体低热,不利于维持内环境保持相对 稳定 D.细胞无氧呼吸释放的CO2进入血浆时,pH无明显变化
11.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 是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的两大原因。从上述两大原因分析,造成
下列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原因不同的是( C )
A.发高烧与糖尿病 B.肝功能受损与尿毒症 C.肾小管肾炎与营养不良 D.过敏反应与高原反应
解析:发高烧是体温调节功能障碍造成的,糖尿病则是胰岛B 细胞受损或胰岛素受体异常所致,两者都是由于人体自身的调节 功能障碍所致,与题意不符,A错误。肝功能受损与尿毒症分别为 肝脏、肾脏功能障碍所致,与题意不符,B错误。肾小管肾炎是肾 小管功能障碍引起的,而营养不良是营养物质摄入不足而导致的, 与题意相符,C正确。过敏反应是外界环境中的过敏原导致,而高 原反应是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引起的,两者都属于外界环境变化引 起的内环境稳态失调,与题意不符,D错误。
10.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浆pH通常为7.35~7.45,变化不大 的原因是( )
① 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 ② 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 ③ 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浆pH的相对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知识背诵清单 (带答案版)(1)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知识背诵清单 (带答案版)(1)

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1.什么是体液?是人体内全部的液体吗?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易错: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和消化液等)不属于体液。

2.体液包括哪些?约占多少?体液包括细胞内液(位于细胞内,约占2/3)和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1/33.细胞内液是细胞液吗?细胞液专指植物细胞液泡内的液体,细胞内液是动物细胞内的液体。

4.细胞外液又称什么?包括哪些部分?内环境包括组织液(最多)、血浆(次之)、淋巴液(最少)等。

注意:脑脊液、房水、关节滑液也是细胞外液,可以认为是组织液的一种。

5.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请用箭头表示)6.血浆中的营养物质经毛细血管的什么端进入组织液?动脉端。

能进入组织液的有:水和一切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

包括营养物质和氧气。

7.组织液的代谢废物经毛细血管的什么端进入血液?90%的组织液在静脉端被重吸收回血浆,其余的10%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

8.血浆的主要来源有哪些?(1)消化道吸收(2)组织液渗入(3)淋巴液回流9.什么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如口腔上皮细胞、肌细胞等组织液的主要来源:①血浆通过毛细血管渗出到细胞间形成的。

②细胞的代谢产物透过细胞膜形成的10.什么叫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叫做内环境。

内环境=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11.血细胞包括哪些?生活的环境是?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它们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

其中血浆由血清(含抗体等)和纤维蛋白原组成12.毛细血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分别是?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液13.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液、血浆14.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什么?组织液15.哪些液体不属于内环境?细胞内特有的、细胞膜上的、与外界相通的、不被吸收的16.内环境不存在的的物质举例?①细胞内特有的:如血红蛋白、胞内酶(如呼吸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解旋酶等)、DNA、RNA、糖原等②细胞膜上的:如载体蛋白、通道蛋白、受体等③与外界相通的: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等④不被吸收的:如麦芽糖、纤维素、淀粉等17.内环境存在的物质举例?①气体:如氧气、二氧化碳等②营养物质类:如水、无机盐、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甘油、脂肪酸等③代谢废物类:如二氧化碳、尿素、尿酸、乳酸等④信号分子类:如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等⑤血浆蛋白类:如纤维蛋白原、抗体等18.血红蛋白属于内环境?血浆蛋白呢?血红蛋白是细胞内的成分,不属于细胞外液(内环境)血浆蛋白是血浆的成分,属于细胞外液(内环境)提示:有些物质虽然最终分布在内环境,但是其合成和产生过程在细胞内进行,如激素的合成、血浆蛋白的合成、乳酸的产生。

高中生物必修三期末考试模拟试题_(1)

高中生物必修三期末考试模拟试题_(1)

高二生物高考假期作业(一)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A.O2、CO2、血红蛋白、H+B.H2O2酶、抗体、激素、H2OC.纤维蛋白原、Ca2+D.Na+、HPO 42-、葡萄糖、氨基酸2.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稳态遭到破坏是,可导致疾病发生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3、大量的组织液积累在细胞间隙会导致组织水肿,下面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①毛细血管管壁破损;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③淋巴管阻塞;④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4.手不小心摸到滚烫的水壶,缩手反射发生与感觉疼痛的时间是A.先感到疼痛,后缩手反射B.感到疼痛并同时缩手C.先缩手反射,后感觉疼痛D.依个体不同而不同5.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的神经元。

若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a点不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而b、c、d、e四个点都能测到膜内外电位有变化,该现象说明了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B.兴奋在神经元内的传导是双向的,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相结合的形式传递兴奋D.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这个部位膜的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内正外负6.下列调节过程不属于负反馈调节作用的是A.人体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B.大量猎杀草原食肉动物,导致食草动物的数量先升后降C.在酶促反应中,反应终产物过量致使酶的活性下降D.湖泊受污染后鱼类数量减少,鱼体死亡腐烂进一步加重污染7.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饭后血糖升高时,人体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C→D”途径促进胰岛素的分泌B.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可能完成H过程C.人在寒冷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C→D”,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D.当人的手被针刺时,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C→D”,使手缩回8.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B.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过多可能会导致糖尿病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D.胰岛素促进④、⑤、⑥等过程9.下列关于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说法正确的有A.体液调节即激素调节 B.跳水运动员一刹那做出精美复杂的动作是由于神经调节的结果C.体液调节的途径是血液的运输 D.神经调节的途径是反射弧10.下列关于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说法正确的有A.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减少 B.饮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C.如果体温低于正常体温,在神经和体液调节下,汗腺分泌汗液会减少,毛细血管会舒张。

高中生物组织水肿形成的原因

高中生物组织水肿形成的原因

组织间隙液体过多而引起的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肿胀的症状称为水肿,又称浮肿。

水肿发生的部位虽然各有差别,但其发生机理是基本相同的。

正常情况下,组织间隙液体的量是相对恒定的,这有赖于血管的内外液体和机体内外液体交换的平衡。

水肿的发生就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这两方面的平衡障碍所造成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障碍当组织液生成超过回流时,就会造成水肿。

引起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毛细血管血压增高由于毛细血管血压增高,使液体从毛细血管滤出到组织间隙增多,而又阻碍液体回流入毛细血管,这样就造成组织液积聚过多,当其超过淋巴的代偿回流时,就出现水肿。

如心力衰竭时引起的全身性水肿;肝硬变时引起的腹水,以及局部静脉受阻时引起的局部水肿等,基本原因之一,就是毛细血管血压增高所致。

②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是使组织液回流到毛细血管的一种力量,因此,当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时,组织液生成增多,回流减少,组织间隙液体积聚过多,形成水肿。

这种水肿常为全身性的。

③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正常毛细血管壁仅允许水分、晶体物质(如Na+ 、葡萄糖等)和少量白蛋白通过。

但在病理情况下,通透性增加,会使大量蛋白质漏出到组织液中。

结果,一方面血管内液体渗透压降低,另一方面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发生水肿。

炎症引起的水肿,就是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

④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除了大部分从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外,少部分还从淋巴管回流入血。

当淋巴管阻塞,淋巴回流受阻时,就可使含蛋白质的淋巴液在组织间隙中积聚而引起水肿,称为淋巴水肿。

如恶性肿瘤细胞侵入并堵塞淋巴管;或临床进行广泛摘除淋巴结;丝虫病时,主要淋巴管道被成虫阻塞,引起下肢和阴囊的慢性水肿等。

2、体内外液体交换障碍正常人体主要通过肾的滤过和重吸收来调节水和钠盐的摄入量与排出量的动态平衡,从而保证体液总量和组织间隙液量相对恒定。

正常情况下,通过肾小球滤过的水、钠,99%以上被肾小管重吸收,只有约1%从尿中排出。

高中生物必修三13章复习

高中生物必修三13章复习

〔三〕免疫调节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
吞噬细胞
被吞噬 (识别和处理)
抗原
呈递
刺激
T细胞 呈递
再次
B细胞 刺激
浆细胞
合成和分泌
记忆细胞
宿
抗 原
主 细 胞
靶细胞
抗原
分化
T细胞
分化
效应T细胞
记忆 细胞
分化
抗体 + 抗原 沉淀或细胞集团
抗 淋巴因子 原
吞噬细胞清除
〔三〕免疫调节
深化
〔l〕溶酶体杀菌假设在口腔内进展,属第一道防线〔在外 界环境中完成都属该防线〕;假设在体液中进展,那么属于第 二道防线。二种情况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神经元之间
〔二〕神经体液调节
〔2〕兴奋冲动的产生和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双向〕
静息电位(内负外正) 刺 激 动作电位(内正外负)
兴奋传导(局部电流)
K+外流 Na+内流
〔二〕神经体液调节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单向〕
突触小体 电信号 电位变化
释放递质 化学信号
突触后膜 电位变化 电信号 深化: a.同一神经元只能释放一种神经递质,方式为胞吐。 b.神经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失活或被移走迅速停顿作用。 c.特定情况下递质可使肌肉收缩和某些腺体分泌
高中生物必修三13章复习
〔一〕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内环境成分界定 〔1〕内环境成分: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物质,如 血 浆蛋白、O2、CO2、葡萄糖、氨基酸、递质、激素等 〔2〕非内环境成分:
①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如血红蛋白、呼吸酶等; ②存在于人体外界环境相通的腔中物质,如:唾液、胃 液、呼吸道消化道中的物质。

高中生物教材关键长句总结!(选择性必修一)

高中生物教材关键长句总结!(选择性必修一)

高中生物教材关键长句总结(选择性必修一)1.人体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中,体内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所以说,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血浆和组织液、淋巴液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3.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溶液渗透压越高。

4.当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大量乳酸等酸性物质,进入血液后,可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增强,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乳酸钠经肾脏排出,所以不会使血浆的酸碱度发生很大的变化。

5.营养不良导致组织水肿的原因:蛋白质摄入不足,血浆蛋白减少,血浆的渗透压下降,组织液渗透压相对升高,导致组织水肿。

6.“大头娃娃”的出现是因为:低劣的奶粉中氨基酸含量低,婴儿血浆蛋白含量不足,导致血浆渗透压偏低,更多水分进入了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

7.血浆中的尿素主要在肝脏合成,原料是氨基酸代谢产生的含氮废物,肝脏合成的尿素,主要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肾,随尿液排出体外;少量尿素通过汗液排出体外。

8.细胞和内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9.“人造子宫”必须具备的条件:(1)必须装有“羊水”,为早产羊羔生长提供适宜的液体环境;该“羊水”模拟自然子宫羊水的成分和含量,包含羊羔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羊水”必须具备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羊水”需要定时更新,保持相对稳定。

(2)外部配置机器胎盘,与早产羊羔的脐带相通,进行物质交换,保持内环境稳定。

10.有些神经元的轴突很长,并且树突很多的意义:轴突很长有利于神经元将信息输送到远距离的支配器官;树突很多有利于充分接收信息。

11.神经元的突起大大增加细胞膜面积的意义:神经元的突起增加细胞膜面积,有利于其同时接受多个刺激并远距离传导兴奋。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1-1 细胞生活的环境【随堂达标检测】(含答案详解)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1-1 细胞生活的环境【随堂达标检测】(含答案详解)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新教材)随堂检测1.1.1 细胞生活的环境1.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A.喝牛奶,进入胃中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C.口服抗菌药物D.肌肉注射青霉素解析:选D。

内环境指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液和组织液。

A、B、C三项所述均不是进入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

肌肉注射青霉素,主要是将青霉素注射到肌肉组织液中,故D符合题意。

2.(2021·辽宁阜新高二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1/3,细胞外液约占2/3B.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C.肾上腺、胰岛、卵巢和唾液腺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至内环境D.泪液、汗液、消化液、尿液等来源于体液,但不属于内环境解析:选D。

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2/3,细胞外液约占1/3,A错误;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并不是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比如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血浆,B错误;肾上腺、胰岛、卵巢属于内分泌腺,分泌物直接进入细胞外液,唾液腺是外分泌腺,其分泌物通过导管排放到口腔(消化道)中,没有进入内环境,C错误;泪液、汗液、消化液、尿液等这些液体直接与外界相通,虽然来源于体液,但不属于内环境,D正确。

3.一般情况下,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A.O2、糖被、有氧呼吸的酶、H+B.过氧化氢酶、受体、血红蛋白、H2OC.蛋白质纤维、Ca2+、载体蛋白、抗体D.Na+、葡萄糖、氨基酸解析:选D。

糖被位于细胞膜上,有氧呼吸的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 不符合题意;过氧化氢酶和血红蛋白位于细胞内,受体位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不符合题意;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不符合题意;Na+、葡萄糖、氨基酸均可位于细胞外液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符合题意。

4. (2021·山东济南高二期中)右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液与B液之间可以双向进行物质交换B.A液中pH保持相对稳定主要依赖于NaHCO3/NaClC.人发生过敏反应,结构1的通透性会增大D.A液中O2进入结构3被利用至少要通过3层膜结构解析:选C。

引发组织水肿的因素例析

引发组织水肿的因素例析

引发组织水肿的因素例析吉林省梨树县第一高级中学姜万录组织水肿是内环境稳态失调的一种表现,是在不同条件下,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从而引起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肿胀的症状称为组织水肿,又称浮肿。

组织水肿根据发生的部位不同,分为局部水肿和全身性水肿。

高中生物内容所涉及的只是局部水肿里的一部分,引发局部组织水肿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 营养不良引起组织水肿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者,在生物体内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由于长期营养不足,且蛋白质严重消耗,细胞内缺乏合成蛋白质的原料,使血浆蛋白含量过少,就会相应地造成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增加,血浆的吸水能力减弱,组织液中的水分子回渗到毛细血管中的速率降低,使血浆中大量水分透过毛细血管管壁进入组织间隙而引起组织水肿。

也就是说当摄入的蛋白质较低时,人体缺少必需氨基酸,体内的蛋白质减少,细胞中的水渗出、积累在组织液中,而血浆的吸水能力下降,组织液中的水不能及时被运输走,从而引起组织水肿。

例1: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质降低,会引起组织水肿,这时因为()A.组织液回渗速率降低B.淋巴生成的速率降低C.淋巴循环受阻 D.血浆渗入组织液的速率降低解析: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合成量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使水分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

也就是说当摄入的蛋白质较低时,人体缺少必需氨基酸,体内的蛋白质减少,细胞中的水渗出、积累在组织液中,而血浆的吸水能力下降,组织液中的水不能及时被运输走,从而引起组织水肿。

答案:A2 过敏反应引发组织水肿过敏原引发过敏反应时,组织释放组织胺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加大,使在正常情况下不能透过的血浆蛋白质渗出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结果增加了组织液中蛋白质的浓度而降低了血浆中蛋白质的浓度,从而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促进水分过多的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水肿。

例2: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A.血浆量增加B.组织液增加C.组织液减少 D.淋巴减少解析:人体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使正常情况下不能透过的血浆蛋白渗出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致使组织液浓度升高,组织液生成多,回流少,较多的水分滞留在组织液中,导致组织液增加,局部肿大,表现出过敏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中大分子蛋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致使组织液浓度升高,
组织吸水造成组织水肿.
2.过敏性物质引起过敏性水肿,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
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高,组织液吸水造成水肿。

3.营养不良引起组织水肿,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合成量减少,血浆透透压降低,使水分
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

4.组织细胞代谢班盛,代谢产物增加时,引起组织液浓度升高,组织液吸水造成组织水肿。

5.肾小球发炎使血浆随尿液排出体外,血浆浓度下降,其吸水能力降低,会使组织液水分
增多,出现水肿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