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习题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练习题及答案(五篇模版)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练习题及答案(五篇模版)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练习题及答案(五篇模版)第一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练习题及答案第二单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第一节来到嘉兴南湖3、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

但是,革命最终没有成功,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没有完成。

4、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哪些背景?答: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1919年爆发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有力的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使大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如李大钊、陈独秀等,是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宣传者,在各地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创办杂志,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5、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湘江评论》发表的《共产党宣言》都为宣传马克思主义,起了重大作用。

6、1921年 7 月23 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望志路108号举行。

会议进行到7月30日,因会议受到暗探注意和外国巡捕搜查,最后一次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

7、出席中共“一大”会议的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等13人。

这13人代表当时全国50多名党员。

8、中国共产党党旗象征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旗上的镰刀象征.农民阶级,旗上的斧头象征工人阶级。

9、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意义是什么?答: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从此,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的革命掀开了新篇章。

10、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希望?答: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先进的政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1 民族的利益,拥有着马克思主义这个最先进的思想武器,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11、1927 年,李大钊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时年38岁。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同步习题: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同步习题: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一单元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剥.(bō)削挣.(zhēng)扎不屈不挠.(náo)B.复辟.(pì) 或.(huò)者辛亥.(haì)革命C.勉强.(qiáng) 企.(qǐ)图英.(yīng)勇事迹D.警惕.(cì) 侮.(wǔ)辱大肆.(sì)屠杀【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

B项,辟bì;C项强qiǎng;D项惕t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渴望撕毁撕杀不可磨灭B.妥协屠杀图钉繁荣昌盛C.松懈阴谋阴暗毫无疑意D.姿态决议抉择坚苦奋斗【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

A项,厮杀;C项,毫无疑义; D项,艰苦奋斗。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新中国 70 年,是一部、开拓创新的历史。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以“”的英雄气概,创造了“无边光景一时新”的历史巨变。

()。

自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各种政治力量轮番登场,各种主义思潮纷纷亮相。

多少轰轰烈烈,多少慷慨悲歌,多少,依然未能改变江山飘摇、神州陆沉的悲惨命运。

诸路皆走不通了,中国共产党人历经艰辛探索,找到了一条新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出实现民族复兴的人间正道。

在纪念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的庄严时刻,再写历史新篇章,也将不变的深情与信仰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我爱你,中国!(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推陈出新气吞万里如虎前赴后继最终B.革故鼎新气吞万里如虎前仆后继最终C.推陈出新敢教日月换新天前仆后继终于D.革故鼎新敢教日月换新天前赴后继终于【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推陈出新”,指对旧的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创造出新的文化。

第1.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同步练习(解析版)

第1.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同步练习(解析版)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练习题一、夯实基础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剥báo削挣zhēng扎华侨qiáoB.复辟bì援yuán助不屈不挠náoC.勉强qiáng 侵qīn略不可磨mó灭D.警惕tì侮wū辱大肆sì【答案】:B【解析】: A 项“剥”读 bō。

C 项“强”读 qiǎng。

D 项“侮”读 wǔ。

2.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渴望新疆撕杀B.妥挟图钉屠杀C.唯一残酷决议D.姿态决择松懈【答案】:C【解析】: A 项“撕”应为“厮”。

B 项“挟”应为“协”。

D 项“决”应为“抉”。

3.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段空格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自己的议程中将要制定,制定,制定,制定,选举,选举,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的所在地以及采取和世界大多数国家一样的年号。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组织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和国徽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国委员会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组织法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共同纲领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A .④①⑤③⑥②B .④①③⑥⑤②C .①④③⑤⑥②D .①⑤④③⑥②【答案】:A4.下列选项中,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这种全国人民大团结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我们战胜了美国帝国主义所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

B.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之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

C.因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宣布自己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D.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国家,将使我们的建设工作获得迅速的成功。

【答案】:D【解析】:D项应为“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

二、阅读提高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第1~5题。

1.第二段中:"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1单元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1单元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基础测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社会主义建设在全面开展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强国。

这期间,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绽开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①________。

我国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在世界上的排名明显( );推动了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生产条件获得改善;发展了教化、科学、文化事业,不仅培育了大批专业人才,而且胜利放射“两弹一星”。

中国的国际( )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迈上了( ),人民的文化素养和健康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

毛泽东同志还提出“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问题,在探究过程中,②________,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 )理论成果,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供应了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不同的独特的理论打算。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社会主义建设在全面开展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B.在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

C.在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D.在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强国的宏伟目标。

【答案】C 【解析】画线句存在三处语病:一是偷换主语,可把“社会主义建设在全面开展的过程中”改为“在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二是“提出”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强国”后加“的宏伟目标”;三是语序不当,应是“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只有C项完全修改正确。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提升地位新台阶独创性B.提升影响新纪元建设性C.增加影响新台阶独创性D.增加地位新纪元建设性【答案】A 【解析】提升:提高(职位、等级等)。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习题精选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习题精选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习题精选一、选择题1.确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会议是()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重庆政治协商会议C.中共“八大”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2.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以北平为首都并该名为北京④采用公元纪年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3.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A.毛泽东B.朱德C.周恩来D.刘少奇4.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A.《共同纲领》B.《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5.下列对中华人民公共和国的成立,表述不正确的是()A.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B.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C.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D.新中国的成立表明全国大陆全部解放二、认一认:西藏风光这是西藏颇具代表性的事物,你认出来了吗?请在横线上写出它们的名称。

三、观察思考:油画《开国大典》观察《开国大典》这幅油画,写出图中两位国家领导人的名字和职务四、材料解析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战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战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请回答:(l)这段话出自何处?是由谁撰写的?(2)“三年”指的是什么时期?“三十年”指的是什么时期?(3)“一千八百四十年”指的是什么大事以后?这件事情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参考答案一、1.A 2.D 3.A 4.A 5.D二、珠穆朗玛峰布达拉宫三、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周恩来——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四、(1)出自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由毛泽东撰写。

习题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习题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单项选择题1.在祖国大陆地区,每当星期一的早晨,各中小学校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

把五星红旗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会议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B.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D.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2. 2022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A.61周年周年 C. 59周年周年3.下列属于1951年我国民族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是()A.西藏和平解放 B.抗美援朝运动C.土地改革运动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4.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 《中华民国宪法》C. 《共同纲领》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5.第29届奥运会上,我国健儿勇夺51枚金牌,在北京奏响的国歌是()A.《国民革命军歌》B.《义勇军进行曲》C.《黄河大合唱》D.《黄河颂》6. 下列地区,属于和平方式解放的是()A. 南京、徐州B. 北平、西藏C. 广州、成都D.海南岛、重庆7. 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A. 解放军占领南京B. 北平和平解放C. 西藏的和平解放D. 香港回归祖国8. 外交是解决国际争端的重要途径。

新中国第一位外交部长是()A. 刘少奇B. 邓小平C. 陈毅D. 周恩来9. 我国的国庆纪念日是()A. 8月1日B. 10月1日C. 7月1日D. 5月4日10.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B. 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完全统一C. 使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D. 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二、非选择题11.在开国大典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54门礼炮齐鸣28响。

请你展开丰富的联想,并结合所学有关知识,判断“54”、“28”的深刻含义,它们源于哪两个重大事件?12.识读右下图图片,正确回答问题:(1)该图记录的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图中正在进行庄严宣告的是谁?(2)在这一重大的事件中,当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乐队奏响的歌曲叫什么? (3)该事件有什么重大意义?13.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有关知识正确回答问题:“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1)这是哪个建筑物上的碑文?这个建筑物是在哪次会议上决定建立的?(2)“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一千八百四十年”分别代表哪个重要的阶段?(3)中国人民进行的“历次斗争”主要有哪些?三、拓展探究题14.每个星期一的早晨,我国大陆地区各中小学校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全体师生齐唱国歌。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是促进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不久前,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中国文字博物馆推出“语贯古今字载中华——教育部、国家语委重大语言文化工程建设成果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一批重大语言文化工程取得标志性成果。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语言资源库,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等出版一批重要著作,中华精品字库、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等数字化建设迅速推进……这些宝贵成果,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筑牢根基。

探源中华文明,从历史深处延续而来的语言是珍贵符码。

正如有学者说,“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

殷墟甲骨文距离现在3000多年,其间汉字结构没有变,这种传承中蕴藏着中华文明的基因,让人们得以从汉字原初构型中破解文明起源的奥秘。

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铭文“宅兹中国”,留下“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

沉淀在中华典籍里的人文思想,蕴含着跨越时空的魅力,成为代代相传的集体记忆。

得益于重大语言文化工程建设,中国话、方块字的文化名片更为亮丽,我们引以为傲的文化资源更为丰厚。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两句诗曾扣动无数游子的心弦。

方言是地方文化的坐标,沉淀生活记忆,凝结深厚情感。

作为一项国家工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一期已完成全国所有省份1700多个调查点的调查保护,覆盖国内120余种语言和方言。

只要登录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采录展示平台,就可以随时随地聆听“来自家乡的声音”。

一个个词条,内容涉及房屋建筑、日常用具、服饰饮食、农工百艺、婚育丧葬、节日活动、说唱表演等,如同一枚枚生动的文化切片,为地方特色文化留下珍贵的记录。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练习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练习 新人教版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练习一、选择题1.以下哪一项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A.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B.以“宪法”为施政方针C.采用公元纪年D.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2.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宪法》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C.刘少奇 D.朱德4.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A.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B.新疆和平解放C.人民解放军解放海南岛D.西藏和平解放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最重要的意义是()A.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B.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C.鼓舞了世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D.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6.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 )A.1949年4月 B.1949年10月C.1950年10月 D.1951年5月7.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那西藏“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A.抗日战争胜利B.解放战争胜利C.新中国的成立D.西藏和平解放8.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新中国的成立()A.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C.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D.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9.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庆60周年庆典上的镜头,与它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三大战役 B.新中国成立C.西藏和平解放 D.土地改革10.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孙中山未竟的事业,主要表现在()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D.建立起公有制,实现了共同富裕二、简答题11.阐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内容?12.阐释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三、材料分析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时,首都北京30万人齐集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即开国大典。毛泽东同志向全世界宣告的第一句话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B.“中国革命胜利了!”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D.“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7.填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A.①③②④ B.②③④① C.①③④② D.①②③④
15.下列对中华人民公共和国的成立,表述正确的是( )
①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②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③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④新中国的成立表明全国大陆全部解放.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 ①③④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周恩来 D.刘少奇
13.20世纪,中华民族经历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其中产生的三位伟人是( )
A.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B.毛泽东、邓小平、蒋介石
C.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 D.袁世凯、孙中山、蒋介石
14.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西藏和平解放②七届二中全会③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1.我国西藏地区经过民主改革由封建农奴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对此,正确的认识有( )
①是在西藏和平解放后完成的②民主改革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惟一途径③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可以改变的④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历史发展道路具有多样性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2.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⑴“三年以来”和“三十年以来”这两个历史阶段开始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举出上述历史阶段的一位英雄人物并描述其事迹。
⑵“一千八百四十年”指的是中国历史的哪一重大事件?从此中国步入近代社会,请说出近代社会的性质?写出近代社会结束的标志事件并说明其原因?
⑶中国人民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进行的不懈斗争给我们哪些启示?
8.下列对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理解正确的是( )①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②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③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式成立作好了的准备。 ④集中体现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西藏获得和平解放,标志着( )
A.祖国大陆的统一,各民族大团结的实现。
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C.中国完全实现了统一。
D.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国内意义有( )
①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②结束了一百多年来中国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③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④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A. 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和平解放西藏
C. 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D. 确定了国旗、国歌、国都和纪年方式
6.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B.标志着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C.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的终结。
⑵鸦片战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百多年不屈不挠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从而结束了一百多年来中国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⑶中国人民的战争是正义的,经过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的不懈奋斗终于取得了胜利,我们应该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是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尊敬的,我们要学习他们艰苦奋斗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在新时期不断开拓创新、努力奋斗。(符合题意即可)
A.抗美援朝 B.西藏和平解放
C.土地改革 D.整风运动
4.“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赞扬的领导中国人民“ 当家作主站起来”和“ 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领袖人物分别是( )
A.毛泽东、周恩来 B.毛泽东、邓小平
C.邓小平、江泽民 D.江泽民、胡锦涛
5. 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决定( )
⑴1949年10月1日____,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⑵1951年____,标志着祖国大陆的统一,各民族大团结的实现。
⑶新民主主义革命从1919年____开始,到1949年____结束。
二、材料题
18.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答案:
1.A.2.A.3.D.4.B.5.B.6.A.7.B.8.B.9.A.10.A.11.A.12.A.13.A.14.B.15. B. 16.A.
17.⑴开国大典。⑵西藏和平解放。⑶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
18.⑴1946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1919年五四运动。举出的英雄人物符合题意即可。
D.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7.鲁中晨报社、淄博电视台等组织了重走长征路,跨越青藏高原“圆梦之旅”大型采访活动。 与长征和西藏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红军强渡大渡河,跳出了敌人的包围
C.1936年10月,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长征结束
D.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一.选择填空题
1.规定新中国名称始于以下( )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党的七大会议
2.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是( )
A.聂耳 B.冼星海
C.田汉 D.徐悲鸿
3.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为巩固人民政权而采取的措施中,不包括(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