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 第四章 政府消费性支出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财政学第一章公共财政理论一:公共物品,指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需要的商品和服务成为公共物品二:财政,从实际意义来讲,是指政府经济部门通过其收支活动筹集和供给经费和资金,保证实现政府职能.从经济学的意义来理解,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其基本特征:1阶级性与公共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第二章国家分配论(财政本质)一:财政的产生: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阶级→国家→财政国家财政类型:1奴隶制国家财政2封建制…。
3资本主义…4社会主义…。
要素:1财政主体2…客体3….形式4…目的二:财政的双重属性1阶级性:在阶级社会里,以阶级为主。
2公共性: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公共性为主三:财政的本质国家为主题的分配关系第三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一:财政支出的分类按经济性质分类:1 购买性支出:政府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所需或用于国家投资的商品和服务支出。
(直接影响生产和就业情况)2 转移性支出:政府资金无常的单方面转移包括辅助够买捐赠支出、债务利息支出。
区别:是否在交换、购买商品行为.按支出功能分类共17类二: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1绝对量指标2财政支出占GDP得比重3财政支出的增长率4财政支出的增长弹性系数=财长支出增长率/GDP增长率5财政支出的边际系数=财政支出的增长额/GDP的增长额类比财政收入的规模的衡量指标1绝对量的指标2财政收入的增长率3财政收入的增长率4财政收入增长弹性系数=财政收入增长率/GDP增长率5财政收入的边际系数=财政收入的增长额/GDP的增长额三:财政支出规模的一半趋势:一般情况下是不断增长,是绝对增长。
1瓦格纳法则: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随之相应提高.2替代—规模效应理论(梯度渐进增长理论)内在因素:正常情况下,经济发展,收入提高,以不变的税率所征得税收上升,故财政支出与GDP上升呈线性关系外在因素:危机时期政府被迫提高税率,财政支出增加,危机过后之粗会持续较高水平。
财政学第4章购买支出(上):政府消费作业参考答案

财政学第4章购买支出(上):政府消费作业一、名词解释1、政府消费支出——是指政府为了保证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而安排的财政支出,又称为社会性消费支出。
政府消费支出主要包括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以及科教文卫支出。
2、行政管理支出——指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权力和管理职能所需的财政支出。
是保证政府职能部门的运行,发挥政府对社会经济的管理、控制与协调作用,进而保障国家政权巩固的物质条件。
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范围包括三个部分,即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公共安全支出(含武装警察部队支出)和外交支出(含对外援助支出)。
3、国防支出——指国家为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安全需要而用于陆、海、空军及国防建设的各种费用。
具体来说,国防支出主要包括国防费、国防科研事业费、民兵建设费和其他支出。
其中,除民兵建设费外,其他各项支出均属中央预算专用科目。
国防支出的具体内容可分为:人员生活费、训练维持费和装备费。
我国国防支出的各项经费,均由中央军委负责管理。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具体组织实施。
二、简述题1、如何理解行政管理和国防的纯公共产品属性?行政管理是指依法享有行政、立法、司法等国家权力的国家组织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实施有效管理的活动。
国防是指国家制止和抵御外来威胁、攻击、侵害、维护自身利益的安全和持续发展所预先采取的各种防护手段和措施。
行政管理和国防都具有典型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即属于典型的纯公共产品。
每一个社会公众都能得到行政管理和国防提供的服务,且不会因为社会成员的增加而改变行政管理和国防服务的数量及成本,具有典型的非竞争性。
社会公众只要居住于一国之境内,则难以排斥其享受国家提供的行政管理和国防服务,具有典型的非排他性。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自国家产生以来,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始终同国家的存在和国家政权的巩固直接联系在一起,成为政府财政支出的基本内容。
财政学4_财政支出概述

第一节 财政支出的范围
1为国家机构的正常运转提供经费
2为科教文卫事业提供经费 3为公共工程提供经费
4为实现社会公平提供经费
第二节 财政支出的类别
一财政支出分类的意义 1可以促进社会公众对政府财政状况的了 解 2有利于促进政府预算的编制 3有利于对财政支出问题进行研究
二按费用类别分类 1经济建设费 2社会文教费 3国防费 4行政管理费 5其他支出
三按财政支出的用途分类 1公共部门的消费性支出 2公共部门的投资性支出 3补贴 4经常拨款 5资本转移支出 6债务利息支出 7对私营部门及国外的贷款
四按经济性质分类 1购买性支出 2转移性支出 经济意义: 1购买性支出对生产和就业有直接的影响 转移性支出对生产和就业有间接的影响 2购买性支出体现的财政活动对政府的约束 力教强 转移性支出体现的财政活动对政府的约束 力教弱 3购买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约束力较强 转移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约束力较弱
财政学04公共支出理论

*
4.2.4 公共支出增长的微观模型
公共支出微观增长模型:试图按导致公共支出增长的各个因素,来说明公共支出的增长途径。
影响公共支出增长的主要因素:(1)对公共部门最终产出的需求;(2)公共部门的生产方式(要素组合的改变);(3)公共部门的生产质量;(4)要素价格。
*
4.2.5 非均衡增长模型:公共部门要素价格和公共支出
国家管理支出(维持性支出)
*
4.1.1 按政府职能分类
(5)各项补贴支出
工资补贴、物价补贴等。
(4)国防支出
军费、国防科研事业费、民兵建设费、专项工程、其他与国防有关的支出。
*
《中国统计年鉴2007》
4.1.1 按政府职能分类
*
《中国统计年鉴2007》
4.1.1 按政府职能分类
*
《中国统计年鉴2007》
-3.89%
90.44%
窄口径
29.03%
-11.64%
71.38%
折衷口径
34.90%
-5.77%
85.81%
现状
*
4.1 公共支出的定义与分类
所谓“公共支出”,就是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服务发生的支出。公共支出反映了政府依据市场和资本的意愿进行的政策选择。社会一旦决定了供应哪些产品和服务,生产多少、产量质量如何等,公共支出就代表着执行这些政策的成本。 直接公共支出:通过公共部门预算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成本。 教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基本建设支出;行政管理费 间接公共支出:政府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导致私人部门的支出。 外来人员办理暂住证,4张照片
按公共支出的使用部门分类,亦即按政府组织机构分类,它表现为公共支出在政府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结构。
添加标题
财政学第四章 社会消费性支出-购买性支出之一 PPT课件

(the items of public consumption)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 主编
第二节 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
一、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的属性
(the nature of expenditures for state administration and national defenses)
11.3
2.0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9.0
6.4
1.26
表4-2 行政管理费增(减)变化及其占财政支出和GDP的比重(%)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 主编
20.00%
18.00%
16.00%
14.00%
12.00%
± È ÖØ 1 0 . 0 0 %
8.00%
6.00%
4.00%
2.00%
0.00%
1980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2001
ʱ¼ä
ÖÐ ¹ú ÃÀ ¹ú º« ¹ú Ó¢ ¹ú Ó¡ ¶È
图4-1:各国行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趋势图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 主编
若干国家1995年行政管理支出 占财政总支出比重
行政管理支 出占财政总 支出的比重
(%)
and national defenses 4.3 Expenditures for culture,
science and health
《财政学》 (第四版) 陈共 主编
第一节 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性质
一、社会消费性支出的属性
(the nature of public consumption)
财政学第四章财政支出练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财政支出一、判断以下各陈述得正误1、财政支出,就是指政府为履行其经济职能,对其从私人部门集中起来得,以货币形式表示得经济资源得支配与运用。
在财政预算上,支出就是指政府各部门可以支配得预算金额,即政府可以支配得总钱数。
( )2、与财政支出(Fiscal Outlay)有关得另一概念就是财政开支(Fiscal Spending),后者指政府各部门在一定时期里实际上花掉得钱。
如果“Fiscal Spending”大于“Fiscal Outlay”,则政府财政结算上会出现财政盈余;反之,如果“Fiscal Spending”小于“Fiscal Outlay”,则政府财政结算上会出现财政赤字。
( )3、政府提供得最适公共产品规模也可以按以下规则来确定:将公共产品提供到这样一点上,在此点社会成员各自得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得边际替代率相加后恰好等于(以放弃得私有财来计算得)公共产品得边际成本。
( )4、某甲愿意放弃$1公共产品换取$1/2得私人产品,而某乙则愿意放弃$1公共产品换取$1/4私人产品。
今设单位私人产品成本为$1,那么为改善甲、乙得经济福利,经济社会最好不放弃$1公共产品。
( )5、如果公共产品需求得收入弹性大于1,会导致政府财政开支占国民收入得份额不断缩小,客观也上反映了政府在国民经济中得活动范围不断扩大。
( )6、社会福利保障性支出得增长不仅有助于提高国家得人力资本存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得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不公平状况。
实际上,提高社会公平程度与增加人力资本存量均有利于经济社会得稳定。
( )7、依据世界银行得定义,国防开支包括国防部门与其它部门所有用于维持武装部队,武装力量得费用,如购买军需品、军事设备、军事建筑、征兵,以及训练费用。
对外军事援助项目,一般不属于国家得国防开支。
( )8、公共支出按支出得性质可分为国防支出、教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环境支出等。
( )9、国防支出就是纯消费性支出,不形成资本。
财政学-习题集(陈共)(2)

财政学-习题集(陈共)(2)财政学习题集第1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二、填空1、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垄断、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等。
2、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立法和行政手段、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3、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政府决策失误、、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4、公共物品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和5、财政的基本特征包括:阶级性与公共性、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6、财政的基本职能是:资源配置职能、、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7、根据国际惯例,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处于之间被称为合理区间。
8、国际收支平衡指的是一国在国际经济往来中维持经常性项目收支的大体平衡,包括进出口收支、和无偿转移收支。
9、自马斯格雷夫于1959年出版的《》首次引入公共经济学概念,随后冠以公共经济学的著作得以陆续出版。
10、社会的公共需要是共同的,但又是、特殊的。
三、判断1、完整的市场体系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政府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
2、根据国际惯例,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处于0.4~0.5之间被称为合理区间。
3、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多越好。
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几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由于滥用权力而发生的寻租行为。
5、国防作为公共物品主要体现在它的非竞争性上。
6、公共财政是针对计划经济时期所谓的“生产性财政”或“建设性财政”提出的。
7、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公平分配,因而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标准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8、发展一定是增长,但增长不一定是发展。
9、公共需要是相对于私人需要的,因而公共需要和私人需要是矛盾的。
四、不定项选择1、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纯公共物品:A、国防B、花园C、教育D、桥梁2、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准公共物品:A、国防B、花园C、教育D、桥梁3、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A、垄断B、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C、收入分配不公D、经济波动4、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A、立法和行政手段B、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C、财政手段D、强制手段5、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A、政府决策失误B、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C、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D、寻租行为6、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包括:A、历史性B、非排他性C、非竞争性D、单一性7、财政的基本职能是:A、资源配置职能B、调节收入分配职能C、组织生产和销售职能D、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8、财政的特征包括:A、阶段性与公共性B、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C、收入与支出的平衡性D、历史性9、完整的市场体系是哪几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A、家庭B、企业C、政府D、中介10、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有:A、划清市场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B、规范工资制度C、加强税收调节D、通过转移支出第2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二、填空1、提供公共物品来满足公共需要有两个系统:一是市场,二是2、公共物品的和非排他性,决定了竞争性的市场机制不适于提供纯公共物品。
第四章 购买支出上:政府消费 《财政学》PPT课件

第四章 购买支出(上): 政府消费
1
第一节 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
一、行政管理和国防的属性
(一)行政管理和国防的含义
狭义的行政管理是指依法享有行政权力的国家行政
组织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实施有效管理的活动。
广义的行政管理则是指依法享有行政、立法、司法
等国家权力的国家组织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实施
财 有效管理的活动。
政
国防是指国家制止和抵御外来威胁、攻击、侵害、 维护自身利益的安全和持续发展所预先采取的各种防护
学 手段和措施。
Public finance
2
第一节 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
一、行政管理和国防的属性
(二)行政管理和国防的属性
行政管理和国防都具有典型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 征,即属于典型的纯公共产品。
4、科教文卫具备一定的私人性特征,但有较强的外部性。
7
第二节 科学、文教、卫生支出
二、科学技术支出的内容
(一)基础性科学研究支出
基础性科技成果具有较强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是政府科 学研究支出的主要内容。
(二)应用性科学研究支出
财
应用性研究则具有较强的排他性和竞争性,政府对应用性研 究大多采取市场化的策略,让市场竞争主体自由地竞争,从而创
1、初等教育的基本特性是效益的外部性。
财
2、高等教育的外部性较小。
政
3、职业教育基本符合私人产品性质。
学
Public finance
10
第二节 科学、文教、卫生支出
Public finance
三、教育事业支出的内容
(三)教育支出的范围与重点
首先,政府财政支出的重点应在初等教育或基础教育上,大力 推行义务教育制度,保证每一个公民接受基本教育的权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财政支出扶持文化产业的形式,有直接和间接两种 • (1)各级政府直接出资兴办文化产业 • (2)发挥财政支出引导社会资金的杠杆作用 • 针对具有一定营收能力的文化产业普遍实施的策略
(四)政府介入医疗卫生领域的原因 1.医疗卫生领域的信息不对称性 2.医疗卫生领域的竞争有限性 3.医疗卫生领域的效益外溢性 4.医疗卫生领域的公平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
广播电影电视 事业费
包括广播电台经费、电视台经费、县广播站经费等
(二)教科文卫支出的分类
• 2.按支出用途划分
人员经费支出:事业单位的工资、补助工资、职工 福利费、离退休人员费用等
公用经费支出:用于解决教科文卫等事业单位为完 成事业计划所需要的各项费用开支,包括公务费、 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费等。
24.5
319 515.5
62 592.7
14 096.4
22.5
349 081.4
76 299.9
14 159.2
18.6
413 030.3
89 874.2
15 124.1
16.8
489 300.6
109 247.8
17 601.6
16.1
540 367.4
125 953.0
20 145.9
16.0
(二)进一步整合机构,简政放权
第一,应大力精简不适应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机构、法 规和审批环节,以减少政府对经济的过分干预,最大限度 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中的决定性作用。
第二,应合并、调整原有的职能交叉或工作性质相近的 党政机构,建立统一规范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各类资源交易 平台,下大力气破解信息孤岛、部门壁垒、条块分割等历 史性难题,真正做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第二节 国 防 支 出
二、最优国防支出结构的理论分析
图4-2 大炮—黄油转换线
第二节 国 防 支 出
二、最优国防支出结构的理论分析 在实际中,合理的国防支出结构的确定通常要处理 好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人力投入和技术装备投入的合理比例 (二)国防科研投入和生产投入的合理比例 (三)作战系统投入和后勤保障系统投入的合理比 例
• 按军兵种划分,分为国防部支出、战略部队支 出、陆海空军支出、武装警察部队支出和预备役 支出。
• 按支出项目划分,中国的国防支出包括人员生 活费、活动维持费和装备费。
二、最优国防支出结构的理论分析
我们将一国生产出来的全部商品分为两大类,“黄 油”(代表民用品)和“大炮”(代表军用品)。 给定资源约束和不变的生产技术,可以得到一条生 产可能性曲线,即著名的“大炮—黄油转换线” 。 根据大炮—黄油转换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切点, 理论上可以确定最优国防支出。
• 1. 政府职能范围调整不到位 • 2. 机构和人员的膨胀 • 3. 行政效率低下
突出表现:有职无责、责权不分、责任虚化、 程序繁杂
• 4. 管理水平和法治化程度不足
三、中国行政管理支出的改革
(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市场取向的改革要求政府由包办者转变为市场的 服务者、管理者、监督者,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 将“简政放权”“服务型政府建设”和“提高政府 公信力和执行力”等作为当前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 任务。
二、政府介入教科文卫支出的理论基础 (一)政府介入教育领域的原因 1. 教育是具有较强效益外溢性的混合产品 2. 教育是社会价值容易被低估的优值品(Merit Goods) 3. 教育具有实现社会收入公平分配的功能 4. 教育支出是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
二、政府介入教科文卫支出的理论基础 (二)财政投入科技领域的原因
18.04
3.27
2003
137 422.0
24 650.0
4 505.5
18.28
3.28
2004 161 840.2
28 486.9
5 143.7
18.06
3.18
2005
1.基础性科学研究成果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 2.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具有外部性 3.风险贷款市场的不完善
(三)财政扶持文化产业的原因
1. 文化产业具有明显的效益外溢性
2. 大多数文化产品或服务具有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 产品特征
3. 部分文化产品或服务虽带有较强的私人产品特征, 但往往具有弱质性
对于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是否应纳入以及在多大程 度上纳入财政扶持的范围,还存在较大分歧。
一、国防的提供与国防支出的分类
(一)国防的提供与生产
• 1.提供与生产的三种方式:
第一种是政府生产、政府提供方式。第二种是私 人生产、政府提供方式。第三种是整体上政府生产, 但部分产品由私人生产、政府通过军事采购获得产 品的政府提供方式。
• 2.军用品采取政府生产的优缺点: • 3.军事产品的生产方式改革的具体措施:
第三,行政管理支出应该向维持经济秩序的工商、税务、 司法、公安、安全等部门倾斜。
(三)建立行政经费供给调控机制
行政经费供给调控机制可以从政府机构履行职能所应需 要的财力和当前经济发展水平所能提供的财力两个方面加 以考察,建立起行政管理支出数量模型,预测行政经费增 长的合理区间,确立行政经费增长的控制目标。
(二)行政管理支出的内容和分类 1.按使用单位划分 权力机关支出、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支出、司法
检察支出、外交外事支出和国际组织支出 2.按用途划分 人员经费和办公经费开支 3.按性质划分 经常性支出和专项支出
二、中国的行政管理支出 (一)1949—2006年的行政管理支出
二、中国的行政管理支出
财政支出 /亿元
68.1 262.7 643.7 460.0 649.4 820.9 843.5 1 122.1
教科文卫支出 /亿元
5.0 19.8 50.5 45.6 43.7 81.3 90.2 112.7
教科文卫支出占财政支 教科文卫支出占GDP
出的比重/%
的比重/%
7.3
—
7.5
2.2
7.8
三、中国的教科文卫支出 (一)教科文卫支出的总体情况
表4-3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教科文卫支出情况
年份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77 1978
GDP/ 亿元
— 911.6 1 470.1 1 734.0 2 279.7 3 039.5 3 250.0 3 678.7
行政管理支出占 GDP的比重/%
4.5 4.4 4.1 3.7 3.6 3.7 3.7 3.4 3.4 3.5 3.6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网站。其中,行政管理支出为“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和“公共 安全”三项支出金额之和。
第一节 行政管理支出
二、中国的行政管理支出 (三)行政管理支出规模膨胀的原因
1 467.1
21.50
2.39
1999
90 564.4
13 187.7
2 408.1
18.26
2.66
2000
100 280.1
15 886.5
2 736.9
17.23
2.73
2001
110 863.1
18 902.6
3 361.0
17.78
3.03
2002
121 717.4
22 053.2
3 979.1
第一节 行政管理支出
表4-1 2007—2017年中国行政管理支出
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GDP/亿元
财政支出/亿元 行政管理支出 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
/亿元
支出的比重/%
270 232.3
49 781.4
12 215.7
一、教科文卫支出的内容与分类 (一)教科文卫支出的主要内容 • 财政教育支出(公共教育支出) • 财政科技支出 • 医疗卫生支出 • 公共文化支出
(二)教科文卫支出的分类
1.按支出部门划分
编号
类别
具体内容
1 文化事业费 包括艺术表演团体经费、图书馆经费、群众文化经费等
包括教育部门举办的各类中小学及幼儿教育经费、中等或职业技术教育经 2 教育事业费 费、成人高等教育以及广播电视教育、特殊教育经费和经国家批准设立的
一、行政管理支出的性质与内容
(一)行政管理支出的性质
1.公共性
政府的行政管理属于典型的公共产品,具有较强 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2.非生产性
从直接生产与消费社会财富的角度看,行政管理 支出属于非生产性的社会消费性支出。对政府各行 政部门提供的经费一经使用,就会引起对社会物质 产品的消耗及价值的丧失。
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包括研究生)经费及留学生经费等
3
科学事业费
包括自然科学事业费、科协事业费、社会科学事业费、高技术研究专项经 费等
4
卫生事业费
包括医院经费、卫生院补助费、防治防疫事业费、妇幼保健经费、合作医 疗补助费、中医事业费等
5 体育事业费 包括体育竞赛费、优秀运动队经费、业余训练费、体育场馆补助费等 6 通讯事业费 指新华社及专业通讯社的事业费
• (四)加强行政法治建设
首先,应将行政经费供给调控目标纳入有关行政、 预算的法律规范中;
其次,应建立健全行政管理支出监督与管理制度;
再次,各级政府要在重大决策公开、权力责任清 单公开、预算信息公开、开放政府数据、政务诚信 建设等方面实现突破;
最后,要实行绩效预算,特别是在事后对预算执 行效果进行评价的体制,配合以官员问责制度,强 化部门领导的责任。
一、国防的提供与国防支出的分类
(二)国防支出的内容和分类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其《2001年政府 财政统计手册》中,对国防支出的范围进行了统 一,具体包括五个小类,分别为“军事防 御”“民防”“对外军事援助”“国防研究与发 展”和“未另分类的国防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