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性禅修次第详解(上)

空性禅修次第详解(上)

(2011-02-28 15:45:59)

转载▼

分类:止观禅修

图为竹清堪布在2010年菩提迦耶噶举祈愿法会上注意:此禅修方法需要得到您的上师的授权才可以按照次第修持,切莫自做主张。

《空,大自在的微笑——空性禅修次第》

深入生命实相《空性禅修次第》·竹清嘉措仁波切著

创古仁波切序:

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乃是在第十六世大宝法王:让尊立佩多杰座下,接受噶举传承中堪布的头衔。他的这本著作《空性禅修次第》,教导了无我观、和唯识观中“诸所显现唯自心”的观点,以及中观的自续派和应成派的逻辑论证,这些逻辑证明了一切现象本性皆空,以及中观他空见的一切众生皆具佛性。这一切都在本书中,透过推论和禅修的方式,有清晰的教导。

本书中文版的发行,必定能带给法教的修行者极大的利益。我对所有促成本书出版的人表达由衷感谢,并期望所有有志修习法教的人,都尽可能深刻的潜心研读、身体力行。

堪布卡特仁波切序:

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是一位伟大的学者,也是一位真正的证悟者。我相信阅读这本书的读者,必定能够从中获得极大的利益。

陈履安序:

像密勒日巴大师一样既慈悲、自在、严厉,而且还捉摸不定的竹清仁波切,可说是二十世纪的密勒日巴。他教弟子歌唱成就者们的诗:在山上、在坟场、在圣地、在城市,他自己也将修行上的经验和知识,做成口诀形式的诗歌来教导弟子。

尊贵的竹清仁波切是藏传佛教噶举传承最伟大的上师之一,是一位集学者和禅师于一身的成就者。

他能用清晰易解的方法带领您进入佛法完整的空性见他,仁波切发展一系列次第空性教学,从“无我”开始到“他空见”的自性明觉,所有次第也都配合着“大手印”和“大圆满”中的禅修教义。仁波切还鼓励弟子们唱诵道歌,以此作为修行和教学的一部份。

下面是仁波切经常教授的一首密勒日巴大师所著“八种自在歌”:

显境空性若无别,则于见地得自在。

睡梦醒觉若无别,则于修观得自在。

空乐双融无差别,则于行持得自在。

现在未来无差别,则于实相得自在。

心与虚空无差别,则于法身得自在。

苦乐二者无差别,则于口诀得自在。

烦恼智慧无差别,则于证量得自在。

自心佛陀无差别,则于果位得自在。

以下是在尼泊尔追随仁波切学习的妙融师父告诉我仁波切的两个小故事,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在尼泊尔普拉哈里山上,竹清仁波切每年冬天都会在此作三个月的教学,各国弟子这时都会从四面八方赶来,一边学习,一边交换彼此修行心得。大家每天在美丽的普拉哈里山上等着仁波切来教大手印禅修,日复一日。

某日,仁波切宣布要改教密勒日巴传及道歌,全场一时兴奋起来,但紧张接着仁波切笑着说:“为了能同时体验密勒日巴刻苦求道的精神,以后大家自己下山来上课。”看着下面弟子们各个错愕的表情,仁波切大笑着步出佛堂。

从此学生们必须自己背着字典、密勒日巴大师传和笔记本等等的学习用品,在日正当中走一个小时到仁波切那简陋的房子上课,然后再爬一个多小时回到山上。当大家渐渐的从生气、抱怨、痛苦和全身疼痛中解脱出来,并开始享受、欣赏、喜欢和习惯于这样的学习方式时,仁波切告诉大家,可以再回到普拉哈里山上上课。

二、仁波切喜欢带着一篮篮的香蕉到猴子山喂猴子,一到猴子山,仁波切把手放在嘴唇旁口哨一吹,成群结队的猴子跑着、跳着冲到仁波切面前,只见仁波切一个个的发香蕉给猴子们,有些猴子等不及

了用抢的,仁波切也喝斥几句,猴子像竟也听懂似的,收回手乖乖的站在一旁等着。

仁波切是我的上师,有一次在陪着仁波切散步时,我问仁波切:“在生活中会有恐惧不安的情绪出现,该如何呢?”

仁波切笑笑说:“时时提醒自己,一切一切都是梦。”

竹清嘉措仁波切自序:

仁波切写了一些诗句,作为《空,大自在的微笑·空性禅修次第》中文版序

仁波切期望我们尽情用优雅悦耳的中文翻译出来,以饶益有情

我俱足信心、精进、及智慧的弟子啊,

愿你

将闻、思所获得的知识,转化为禅修智慧,

并且因此了悟真实本性大手印!

在此,我将诠释空性禅修各个次第。

以大乘菩提心为基础,

为了利益一切有情众生,

发愿达到证悟。

首先,禅修无我,

这将帮你舍离一切问题与困难的源头

我执。

然后。进一步禅修二元性空的法性,

这将帮你,逆转因执着二元对立所产生的迷惑,

并让你不再认为,外在对境真实的。

下一步,再禅修全然的空,犹如虚空一般,

这将逆转,视一切事物为真实的所有想法。

然后,在远离一切概念造作的法性中,

以不靠思维推论的禅修方法,

将自我从各种虚饰特质的执着中,

解脱出来。

接着,是禅修当下的明光,

运用这个方式禅修,

就能了知外在环境与众生,即是诸佛净土与本尊。

如是清净的显相,可以普照十方。

若你对这些禅修次第的最深层意义,

禅修得非常熟练,

你将了悟——乐空不二的大手印!

你将超越凡夫心,了悟觉空不二的大圆满!

深入生命实相《空性禅修次第》导读:

丁乃竺/文

佛陀四十多年弘法中,不厌其烦为其弟子及众生指出离苦得乐的道路,而其中最重要的揭示,则是直指生命的本质为空性。

但空性又是佛法里非常深奥、难以掌握的核心,唯有在俱足证量、智慧的老师引导下,有方法、有次第的进行见解的确认,及实修上的体验,才能真正的融入。因此,好老师、好方法,对空性的闻、思、修,无比重要。

读完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所著这部《空性禅修次第》后,我第一个感想是,这是一本实修的工具书,每一位修行人都应该有一本!

《空性禅修次第》见解非常深入,从无我禅修、唯识禅修、中观自续派、中观应成派到中观他空见,五个次第,每个次第都非常清楚、明白、有用,对修行人的帮助直接而深入,是当代伟大的空性实修著作,每位学佛者,不论显密各宗派,若能阅读,拿来当实修的必备工具书,必能得到很大的修行助力。

全部看一遍,再找出对自己最契合的次第。

由于《空性禅修次第》是一本直接进入实修演练的操作手册,如果直指自心本性的大手印是佛法高级班课程,“空性禅修”就相当于中级班课程;如果已经有基础的人来读,会吸收得更好,没有基础的人读起来可能比较难,但也可以对空性的见解建立一个初步的概念。不管有没有基础,都应该从头到尾完整的看一次,把每一次第都看得清清楚楚。

本书是与“四不共加行”并行的“大手印”前行法,针对佛法最重要的主题“空性”,有层次地安排了进行了悟的五个善巧次第,是为了让修行者,能更顺利的进入金刚乘(即藏传佛教密宗)大手印(即藏密白教最高法要)的修持而做准备,让修行者能够圆满地利用大手印法教,即身了悟心的真实本性。

竹清嘉措仁波切仁波切指出,在佛法尚未传到西藏时,空性禅修在印度传统上,是大手印修持前的必修功课,只有在空性禅修上有所成就的人,才有资格接受大手印课程,《空性禅修次第》就有如大手印修持的前行准备工作。

也就是说,《空性禅修次第》可以完全取代传统大手印前行法:“四不共加行”。即各十一万一千一百一十一遍的皈依大礼拜、金刚萨埵百字明咒、献曼达、上师相应法等四个修持:“四不共加行”是佛法

传入西藏后,因应当时当地的文化背景,所发展出来的大手印前行法。

竹清嘉措仁波切提醒,修行者在进行大手印实修之前,必须先修持空性禅修,或“四不共加行”。

竹清嘉措仁波切通常将佛陀的开示分成以下四种类别:

1、小乘的见解

开示万事万物存在的方式,例如投胎转世、业力的因果关系、及微细意识或刹那间的意识等等。这是属于小乘佛法。

2、唯识的见解

说明万事万物都是唯心所现。换句话说,就是心与事物之间完全没有任何的差异。这是唯识的见解。

3、二转法轮时经典的见解

陈述一切事物的真实面貌,换句话说就是万法皆空。这是佛陀二转法轮时,经典上的教义。

4、三转法轮时的经典、他空见及金刚乘的见解

佛陀进一步指出,胜义谛就是一切事物的真实面貌或究竟实相。换句话说,就是万事万物的示现,都是心的明光本性的显现。我们可以在佛陀三转法轮时所开示的经典、他空见和金刚乘法教中,发觉到这样的见解。

三乘佛法

佛陀所开示的法教,包含许多法门,而人们用所谓的“三乘佛法”、各个“宗派”、和“二谛”、“三转法轮”等架构组织来加以区分。为了帮助读者更容易了解这本书的概要,下面我们将对这些名相稍加解释。

三乘,就是所谓的小乘、大乘、金刚乘。在西藏佛教中,正确的称呼是“三乘佛法”,它们都发源于印度,并在藏传各宗派中加以弘扬。

二谛

所谓二谛,就是世俗谛和胜义谛,也就是相对真理和究竟真理。

世俗谛,教导我们如何在世俗上慈悲对待众生,做方便取舍,进而了解如何进行修持。《佛子行三十七颂》就是这个层次的教导,这也就是为何仁波切建议我们读诵一千遍之后,才开始进行属于胜义谛的《空性禅修次第》的最主要原因。因为,如果一个人完全不懂如何在世俗上做适当的抉择与应对,就贸然进行《空性禅修次第》的演练,不仅是徒劳无功,而且也易有误解、偏差的危险。

胜义谛,教导我们一切万事万物的真实本性,使我们能真正解脱痛苦,脱离轮回。《空性禅修次第》就是这个层次的教导,它帮助我们了悟佛陀一切教法的核心——空性。

《空性禅修次第》这个修持法,一开始是运用一些容易理解的原理入手,让修行者能够藉由简单且清晰的逻辑推理,对深奥而令人捉摸不定的主题“空性”,做全面性深入浅出的演练,进而得到透彻的领悟。

在安排上,仁波切以佛教各个实践宗派,对“空性”的诠释,引导修行者做渐进式的了悟。每一个新次第,都有比前面更深入且精辟的解说,修行者不需要试图一次就完全理解,慢慢地反覆多研读几遍,并加以禅修,最终一定能圆满理解,并且在实修上不断深入。

通常前一个禅修次第,都是为了后一个次第的了悟,做前行准备。每一个次第经由禅修之后,都会遗留下一些比较深、比较细的问题,再交由后一个次第,通过听闻研究、思维理解,最后以禅修而获得解决(即闻、思、修)。所以当修行者俱足相当的理解,并且实际禅修后,就可以进展到下一个次第。

上师是了悟的源头

当修行者在进行禅修中,有任何问题产生,都应该立即寻求具德的合格上师,请求指导、排除困惑,并对禅修过程加以确认。

在藏密金刚乘修持中,上师的重要性,等同于佛:唯有对上师俱足绝对的信心,能以身、口、意完全供养上师,并将上师指导的口诀当作证悟唯一的途径,修行者在实修道上才能有长足的进步。藏密上师与弟子之间的关系极为紧密,情份如父如子,即使远隔万里,仍有绵绵不绝的加持与忆念。

上师与弟子间特有的、象征信心与默契的“三味耶”,是金刚乘相当珍贵、动人的部份,也是奇妙的力量来源;但修行者要尽形寿守护师徒间这份难得的“三昧耶”,更要谨守“三昧耶戒”,一旦破坏,除非迅速发露忏悔,否则奇妙的信心和默契也会消失于无形。

实修的三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是听闻,就是我们应该以一颗开放且完全接纳的心,对法教进行听闻或研读,并且不产生曲解。

第二个步骤是思维,就是对所听闻的法教,仔细反覆思索,以彻底了解真正的涵意。

第三个步骤是禅修,就是将我们经由闻、思所获得的新见解,融入生活之中,转化成为我们的生命特质,也就是将法教付诸实行。

实修的最佳方法——闻思修的探讨

整个佛教的修持,都是以闻、思、修三个步骤来贯穿一切。

闻:一般佛教学者,主要是以探讨知识和做学问的心态,听闻与研究佛陀的哲理。假使我们只停留在这个步骤,就是属于学者的阶段。

思:哲学家以思考为重点,将一些知识和原理,归纳成为令人信服的道理,并用逻辑的方式推论是非。停留在此,是属于哲学家的阶段。

修:瑜伽行者和实际进行禅修的修行人,在闻、思这两个前行准备动作完成后,就以它们为基础,

开始从事修持,净除内心的一切烦恼、迷惑。这个步骤就是本书引领我们的最主要方向。

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必须确认一件事,就是经由逻辑推理所得到的假设,与实修得到的了悟,完全是两码子事,因此,我们应该以实际修持为唯一的方向。

闻、思、修这三个步骤,是相辅相成且相得益彰的,藉此我们可以扫除心中一切的迷惑阴霾;因此所获得的智慧与了悟,就会如同太阳穿透浓云密雾普照一切。

上师祈请文.传承的加持

上师,是金刚乘修行者成佛道上的引路人,扫除生命迷雾的明灯。唯有根本上师的口诀指导。及传承祖师的证量加持,我们才有今生证悟的可能。也唯有俱足信心至诚祈请,我们在菩提道上,才可能产生大乐,自利利他。

祈请文

至心顶礼

无上尊师释迦牟尼佛

及弥勒、文殊等八大菩萨

以及了义传承的所有上师

在此将传授

胜义的空性禅修次第

对所有学佛者来说,大致上有两种禅修次第:

1、世俗的禅修次第:能减少迷惑的显相,及减少因为迷惑的显相所产生的痛苦,

2、胜义的禅修次第:能断除迷惑的显相,及完全根除因为迷惑的显相,所产生的痛苦

本书讨论的主要范围“胜义的禅修次第”。

五次第提要.了悟的阶梯

这五个次第是渐进的,一个比一个更深入细微且困难,当我们稳定的建立了一个次第时,再进行下一个次第的练习。

首先我们在第一次第要先建立无我;然后第二次第唯识禅修里,没有能、所,没有二元对立,我们安住在无二元对立的观点上,这就是我们心的真实本性;接着第三次第中观自续派理论里,更深入的指出,其实根本没有自心本性,所谓心的真实本性只是如虚空一般,我们要安住如虚空般的全然空无之中;

接着是第四次第中观应成派,打破了真实本性如虚空一般的说法,更深入的指出胜义谛是超越了所有任何理论,并且没有任何心的造作;最后第五次第中观他空见,我们才提到如来藏、佛性。

这五个次第是渐进的,一个比一个更深入细微且困难,当我们稳定的建立了一个次第时,再进行下一个次第的练习。而当我们了解了佛性之后,接下来再修持大手印就很容易了。

第一次第

无我禅修:所谓无我禅修,即是为了净除所有轮回的根源、烦恼的根本、痛苦的根源,以及一切我们认为“我”、“我的”、“我想”、“我要”的我执概念的一种禅修。

第二次第

唯识禅修:所谓唯识禅修,即大乘佛法第一阶段的禅修。为了净除一切迷惑的显相,也就是从无始以来,在业力习性的影响之下,而产生“能所二元对立”的迷惑显相,于是我们进行“能”感受的心,与“所”感受的事物之二者皆空的真如禅修。(译注:所谓能所二元,即是众生看待一切内外现象时,常将“能”接收的内心意识,与“所”接收的外在现象,当成双方对立的状态,这种对状态,即称“能所

二元”。)

第三次第

中观自续派禅修:所谓中观自续派禅修,即为了净除将内、外一切事物、轮回与涅槃的所有现象视为真实的迷惑概念,所进行的一种禅修。这种禅修主张所有的现象并不依其自性而存在,我们应该依照这个见解,安住在有如虚空般的全然空无之中。

第四次第

中观应成派禅修:所谓中观应成派禅修,即是将我们的心安住在究竟的本性中,而这究竟本性远离一切的心造作,诸如存在、不存在、显现或空性等等,也就是将我们的心安住在超越所有概念造作,及超越所有思维觉知的状态中。

第五次第

中观他空见禅修:第五个禅修次第,就是所谓他空见、大中观。即将我们的心安住在心的真实本性、明光、如来藏之中(译注:即佛性),也就是安住在明空不二的状态中。它不仅仅超越“全然的空无”,也超越“远离心的造作”;同时也将我们的心毫无造作且自安住的安住在此状态中。

第一次第.无我禅修

所谓无我禅修,

即是为了净除所有轮回的根源、

烦恼的根本、痛苦的根源,

以及一切我们认为“我”、“我的”、“我想”、“我要”的我执概念的一种禅修。

观修无我,是所有三乘法教,共同的修持方法,所以我们以它作为第一个禅修次第。

在佛教传统中,我们就仅仅在世俗层次上设定有一个“自我”,来当作过去世与未来世的一个基础,也就是因果和业力的基础。例如,需要有一个所谓的“自我”,由过去世投胎到这一世,并且死后再投胎到下一世,或者有一个“自我”,来尝受过去的累积的因果和业力。(译注:因此这个自我是世俗谛的

设定,而本书的重点完全是在探讨胜义谛。)

这个经验的主角“自我”,仅仅是在相对和习惯层次上的设定,它只是一种显相罢了。

也许有人会问,到底是什么东西,由过去世投胎到这一世;死后又是什么,投胎到下一世呢?并且当业力累积成熟时,又是谁在尝受那个果报呢?

我们必须如此回答:在习惯或相对层次上,是有个“自我”,具有着本然的无明,因此经历了生生世世的轮回,累积了业力,也遭受到所谓的果报。

然而,当我们进一步地分析,并且运用智慧,了悟到无我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在究竟的层次上,“自我”是不存在的。

在佛教传统里所否定的“自我”,是泛指单一存在的“绝对”的我——“梵我”与“俱生我”。

梵我,是某些哲学系统所主张的“绝对存在的自我”。例如,印度教里的阿特曼,它具有永恒、单一不可分化和独立的特质,也就是,它并不依赖任何的因缘条件,就能存在。

俱生我,指的是不依靠任何宗教或哲学传统的“自我”,它是一个我执的参考主体,也就是“我”或“我的”,及“我想”或“我要”等等的想法。如果我们来分析这种“自我”,会发觉到它并没有真实的存在,而诸如此类的想法,只不过是个无明妄念罢了。

何谓胜义?何谓世俗?

任何事物的显现,我们都称为“世俗”,那并不是指事物的真实本性,而只是在指它们

显现的样子。

“胜义”指的就是超越世俗,是指事物的真实面貌,也就是它们的“真实本性”。

所谓的“真实”指的又是什么呢?它的意思是,超越任何迷惑与不实。例如世俗上种种的示现,都是迷惑与不实的。

“真实”就是超越这“世俗”的状态,所以一般来说,“真实”与“胜义”是同样的。

为什么“自我”这个个体,没有真实的存在呢?

“自我”这个个体,是由五蕴聚合而成,五蕴之首“色蕴”,指的是色身,而其他四蕴指的是心识。(译注:五蕴的蕴,是聚焦、累积的意思。“色”即物质、色身;“受”即感受;“想”即想法、念头;“行”即内心意识行为;“识”即判断、分别。)

所以五蕴就形成“我执”的主体,它们是:

色蕴

受蕴

想蕴

行蕴

识蕴

如何分析?

为何五蕴不是“自我”?

如果五蕴中的任何一个都是“自我”,那么我们有五种集蕴,就应该有五个“自我”。

我们如果运用逻辑方式来分析,会发现不仅个别集蕴不是“自我”,同时五蕴的总聚合,也无法成为“自我”,因为它们的聚合,并非真实的存在着。

在相对上,每个集蕴之间似乎有某种关联性,但是当我们运用逻辑分析时,发现每个单一集蕴都是分开的,它们彼此之间并没有联结一起,所以并没有真实存在的聚合体。因此五蕴的总聚合体,不可能成为一个真实存在的“自我”的基础。

为了了解任何一个单一集蕴,都不是“自我”,因此我们首先应该分析,为何我们将“五蕴”当成自我?

当疾病入侵身体时,我们会想“我生病了”;当头痛时,我们会想“我感觉不舒服”。首先我们把“身体”当成自我,后来把“头”当成自我。这意思是说,我们运用“认为有自我”的这个想法,将身体当成“自我”,也将头当成“自我”。

当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和财富,或者很快乐时,我们会想“我是富有的”、“我是幸福的”,在此我们又将“身体”当成“自我”。

当我们有精神苦恼时,就会认为“我很不快乐”,此时我们将“内心意识”当成“自我”。

当我们的心情轻松愉悦时,会想“我很快乐”;当我们有如此想法时,又再次将“内心意识”当成“自我”。

从这些例子可以了解,有时我们将“身体”当成“自我”,而有时我们又将“内心意识”当成“自我”。

色蕴

为何身体不是“自我”?

分析为何身体不是[自我]时,要建立极坚定的确信——身体不是[自我],如果我们还在怀疑身体还是[自我]的话,就表示还未确信,那就必须一次又一次的检查和建立,直到不需要用理性解析就可以确定的地步;我们要不断去观察,我们是如何把身体当成[自我]。

例如有时我们觉得很懒散、不舒服或身体很沉重不想动,这些只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就是我们把身体当成了[自我],应该这样去检验。

我们经常改变“自我”的焦点。头痛时,我们认为头是我,头痛消失变成牙痛时,我们又认为牙齿是我。因此身体哪一部份有痛时,我们就立刻把“自我”转到那个地方。

这显示我们的观念是迷惑且错误的,因为对于“自我”这个概念是飘来飘去、不固定的。

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论》中解说,为何身体不是“自我”。他说:牙齿、头发、甚至于指甲等,都没有“自我”的本质或“自我”的特性,因此它们都不是“自我”。如果它们都是“自我”,那么我们就会有许许多多个“自我”。

牙齿等等都不可能是“自我”,其实这是很容易理解的。相同的,头、手、脚四肢等,或它们之中更小的组织部位,任何一个也都不是“自我”。如果每一部位都可称为“自我”,那么身体有多少个组织部位,我们就会有多少个“自我”。而这是个错误的观点,所以身体的任何部位,都不可能是“自我”。

同样地,将身体所有部位都聚集在一起,也不可能成为“自我”。因为,如果这样的聚集就是“自我”,那么当一个人失去腿或手,就应该失去“自我”或“自我的一部份”。然而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纵使一个人没有腿或手,但仍然会有“我执”。所以仅只是将四肢聚集起来,也不是“自我”。

同样地,身体中的血、肉、皮肤等等,也都不是“自我”。它们的逻辑推理都是相同的。

同理,体内所有的器官和部位、心脏、肠子等等,任何一个也都不是“自我”,并且纵使将它们聚集起来,也不是“自我”。

假使我们对身体进行分析,一直分析到原子,甚至分析到令人无法理解的最微小粒子,我们会发觉原子或最微小的粒子等,并没有任何一个可以当成“自我”而真实的存在着。

当我们运用了悟空性的智慧,来进行这样的分析时,我们终究会理解这个身体——色蕴,并不是所谓的“自我”。

在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论》中,有许多偈语说明,为何身体不是“自我”;这本论述已经翻译成中文,和多种西方语言,如果能念诵和研究,将会获得非常大的利益。

受蕴

为何觉受不是“自我”?

受蕴,就是多样且大量的各种觉受的聚集。我们可以将它们简要地归纳为三种,就是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舍受)。

如果乐受就是个真实存在的“自我”,就理论上来说,“自我”应该是持续且不变的。因此这个“自我”,必须是持续的快乐和高兴;但我们总是无法永远地快乐,快乐往往转变成痛苦,所以乐受不是“自我”。

如果苦受就是“自我”,这个“自我”将会有痛苦的本质。那么应该只有持续痛苦,才有可能成为“自我”,而不可能会有快乐的生起。

如果舍受就是“自我”,“自我”应该会有舍受的本质,那么我们将会有持续不变的舍受。既然如此,乐受和苦受就不可能生起。

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乐受、苦受和舍受这三种觉受,都一直不断地在改变。因此我们很容易了解,任何觉受都不可能是“自我”。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必须对它们,一一进行分析。

简单地说,假使有一个所谓真实存在的“自我”,那么它应该从不改变,并且永远存在。然而由于乐受、苦受、舍受,有如日夜般地变换着,而且变换得相当快,因此觉受的聚集;受蕴,也不可能是真实存在的“自我”。

想蕴

何谓“想”?就是所谓的想法与概念。当我们思考着:“这是干净的”、“这是污秽的”,这些都是想蕴之内的想法和概念。所有诸如此类的想法、概念,都包含在想蕴之中。

为何想蕴不是“自我”?

如果想“这是干净的”,这种想法就是“自我”,那么这个“自我”应该只有“干净”的感觉,而“污秽”的感觉,是不可能生起的。

如果想“这是污秽的”,这种想法就是“自我”,那么,我们应该只有“污秽”的感觉,好比一个人住在垃圾堆中,将不可能会有“干净”的感觉生起。

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干净与污秽的想法,始终在改变着,而且变化得相当快。所以这种种不同的想法、概念,都不可能是“自我”。

在此,“洁净与污秽”的想法只是一个例子,同样地,诸如此类想蕴中的其他想法,也都不可能是“自我”。

我们必须运用,如“洁净与污秽”这个例子相同的逻辑思考程序,去分析想蕴中的每一个想法、概念。

行蕴

行蕴可分为二种状态:

心所法

非心所法

我们通常说有五十一种心所法,其中“受”与“想”特别提出来,成为五蕴中的受蕴与想蕴,其他的四十九种心所法,则包含在行蕴中的第一个状态“心所法”。

(译注:见附录二“五十一心所注”,即一切心的思维活动、思维模式,负面情绪如欲望、傲慢、嫉妒,或健康的情绪如爱、信心等,共五十一种,我们必须对它们一一进行分析,否则“无我”这个次第将无法产生效果。)

为何“受”与“想”特别提出来,成为受蕴和想蕴呢?

因为它们是产生争执与辩论的根源,所以佛陀分别对这二蕴做指导。

众生对世俗事物的争论,主要来自于“觉受”。为了确认世俗争论的根源,因此将受蕴提出来讨论。

修行者之间的辩论,也是源于“觉受”,但主要是由“想法”所产生。例如“我的观点是最殊胜的”、“他的观点比较差”等等,诸如此类的想法,造成修行者之间的争执与辩论。为了确认佛法争论的根源,所以这些想法,就归纳在想蕴之中。

所有修行者之间的争论与激辩,都可以藉由了悟建立肯定的信念,来自然平息。

这个信念就是:

想蕴不是“自我”;

想蕴并非真实存在;

想蕴中的想法、念头,只是一种迷惑。

所谓“非心所法”,就是并不属于“身”或“心”,但却都是我们会经历的状态,例如:生、老、病、死等,这四种状态并不全然属于身或心,许多诸如此类的状态,它们并不属于身或心,

(译注:仁波切补述:它们是在不同情境下,身或心的暂时状态。例如:手的“移动”,它并非手的本身,而是手的一种暂时状态。)这些都是属于行蕴之中,不由心所生起的部分。

识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