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预防机制基本知识

双重预防机制基本知识
双重预防机制基本知识

煤矿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培训基本知识

一、危险源辨识准备

(一)学习危险源基础知识

学习AQ/T1093-2011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学习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方法。

1.安全的概念

安全是“免除了不可接受损害风险的状态”。当损害风险超出了法律法规的要求,超出了方针、目标及企业的要求,超出了人们普遍接受程度的要求等,则认为是一种不安全的状态。因此,安全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

2.危险源的概念及分类

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可归结为两类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因意外释放而造成事故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称为第一类危险源。在煤矿施工中,使用的油料、油漆等易燃物品就存在能量,机械运转中的机械能,起重及高空作业中的势能,高压气体、高压液体都属于第一类的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在正常情况下,能量或危险物质受到约束或限制不会发生意外的释放,但是,一旦这些约束或限制能量的措施失效,则将发生事故,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失效的各种因素称为第二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物的故障:物的故障是指机械设备,装置、零部件等由于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的功能的现象。主要由于设计缺陷、使用不当、维修不及时,以及磨损、腐蚀、老化等原因造成的。例如电线绝缘损坏发生漏电;管路破裂引起其中的有毒有害介质泄漏等。

②人的失误:是指人的行业结果偏离了被要求的标准,不按规范要求操作以及人的不安全行为等原因造成事故。例如:合错了开关引起检修中的线路带电;非岗位操作人员操作机械等。

③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指人和物存在的环境,即施工作业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噪声、照明、通风等方面的因素,会促使人的失误或物的故障发生。如潮湿的环境会加速金属的腐蚀而降低结构的强度;工作场所强烈的噪声会影响人的情绪,分散人的注意力而发生失误等。

3.其它定义

危险源辨识:认识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其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组合。

—1—

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进行估计和衡量。此过程往往伴随着对风险的排序、分级。

风险预控: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预先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风险的过程。(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控制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危险源,预防风险出现的过程。)

不安全行为:可能产生风险或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指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如员工的违规行为;而广义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一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既包括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也包括可能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如管理者的违章指挥行为、不尽职行为。对煤矿的安全管理来说,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属于狭义的不安全行为,而管理者的不尽职行为则属于广义的不安全行为。

风险管理对象:可能产生或存在风险的主体。是对危险源的总结和提炼,是通过管住管理对象实现对危险源的控制或消除。

风险管理标准:针对管理对象所制定的以消除或控制风险的准则。是管理对象管到什么程度就可以消除或控制危险源的风险的最低要求。管理(对象)标准可以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行业有关标准和企业标准从严制定。

风险管理措施:是指达到风险管理标准的具体方法、手段。

(二)收集与学习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收集国家、地方、行业关于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文件等资料的现行版本。学习《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2017试行)》及其它专业标准和要求。

(三)成立危险源辨识工作组

1.各级管理者要高度重视危险源辨识工作,在人员、时间和其他资源上给予支持和保证。

2.必须由懂专业、有经验的人员组成工作组,按专业分成采掘、机运、通防、地测防治水和综合管理等危险源辨识小组,小组成员可由各级生产骨干、技术骨干、安监员、调度员、一线操作人员等组成。

3.确定危险源辨识工作场所及人员分工。

二、煤矿企业危险源的辩识

(一)危险源辨识方法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就是危险源辨识。要识别矿井覆盖范围内、全过程中的危险源。在危险源的辨识过程中,应综合地运用以下几种方法。

——询问交谈:找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能直接指出其工作中的危害,可以初步分析出工作中存在的一、二类危险源。

—2—

——现场观察:需要有一定的安全技术知识和掌握较全面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剖析。

——查阅有关记录:查阅曾经发生的事故(包括未遂)档案、职业病记录等。

——获取外部信息:查阅系统内兄弟单位的有关文献资料。

——工作任务分析:分析每个工作岗位中所涉及的危害。需要有较高的综合安全素质和实践经验。

——安全检查表:运用已编制好的安全检查表,对组织进行系统的安全检查,可辨识出存在的危险源。

(二)危险源辨识范围

本次危险源辨识主要对《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试行)及其它专业标准所管控的危险源,逐条进行辨识。在辨识中,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确定危险源属性,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三)危险源辨识的注意事项

危险源辨识要防止遗漏,要分析两种活动时的危险因素,充分考虑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下潜在的各种危险,分析在约束失效,设备、装置破坏及操作失误可能产生后果的危险源。

两种活动:正常活动和非正常活动;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五种职业健康安全危害:机械、电气、化学、辐射、热能;

五种环境因素:水体、噪音、资源和能源、其他。

(四)《煤矿安全规程》管控的危险源辨识(井工部分)

1.根据《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的条款内容,辨识出条款管控的危险源内容,

2.规程条款中遇到m2,mm2,m3等带有上标的符号时,因上标的符号在最终的数据中不能以上标保存,编辑时,在“危险源内容”中的相应符号后面,按相应格式加文字描述,并用括号括起,例如:“大于20m3/min。”,表示为“大于20m^3/min(立方米/分)。”

条款中遇到的表格形式的内容,将表格中的内容用语言精准描述。

—3—

条款中使用的“>、<、≥、≤”符号,在“危险源内容”中以汉字“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替换表示。

其他字母单位可直接适用。

3.表格填写要求

表格所有内容字体为“四号”、“宋体”字。

规程条款:规程的条款标记,第一条、第二条……,不得用数字1、2标识。

条款内容:规程相应条款的原文,可根据需要分段单独描述,单独描述时,“规程条款”列要补全条款号。同一条有多个项时,必须单独列出,并在“规程条款”中标明项序号,如:“第二十五条井筒设计前,必须按以下要求施工井筒检查孔:(一)立井井筒检查孔……

(二)斜井井筒检查孔……”

编号:所辨识的危险源序号,数字标识,从1,2…开始。

危险源内容:依据规程条款内容辨识的危险源描述。

辨识说明:用于说明规程内容辨识情况。如果此条内容未辨识,保留规程原文内容,辨识的危险源内容为空,在此说明“此条未辨识”。如果条款内容的某一句或某一段未辨识,将未辨识的规程原文改为红色字,并在此说明“红色标注未辨识”。

此表扩展为多页时,要注意每页都必须带表头,不要用word的自动加行跨页,否则没有表头,不便查阅。

4.《煤矿安全规程》中每条款的内容按照段落或逻辑上的完整性,分解到“标准内容”栏目中。如:

第十六条开凿平硐、斜井和立井时,自井口到坚硬岩层之间的井巷必须砌碹,并向坚硬岩层内至少延深5m。

在山坡下开凿斜井和平硐时,井口顶、侧必须构筑挡墙和防洪水沟。

则原则上分段辨识。

如果某条款内容含有多个子项,如:

—4—

第二十二条运输巷两侧(包括管、线、电缆)与运输设备最突出部分之间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新建矿井、生产矿井新掘运输巷的一侧……

(二)生产矿井已有巷道人行道的宽度……

(三)在人车停车地点的巷道上下人侧……

5.标准内容是从《煤矿安全规程》各条款中分解得到,每条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标准描述,分解的内容不能仅按照逗号简单去拆分。常见的方法是按照段落、句号、顿号分解,较为复杂时,也可以按照分号分解。

6.如果存在几种前提条件、几种表现形式,表述危险源时,应该全部单独列出。

如:“在山坡下开凿斜井和平硐时,井口顶、侧必须构筑挡墙和防洪水沟。”这一句应辨识成八个危险源:

(1)在山坡下开凿斜井时,井口顶未构筑挡墙。

(2)在山坡下开凿斜井时,井口侧未构筑挡墙。

(3)在山坡下开凿斜井时,井口顶未构筑防洪水沟。

(4)在山坡下开凿斜井时,井口侧未构筑防洪水沟。

(5)在山坡下开凿平硐时,井口顶未构筑挡墙。

(6)在山坡下开凿平硐时,井口侧未构筑挡墙。

(7)在山坡下开凿平硐时,井口顶未构筑防洪水沟。

(8)在山坡下开凿平硐时,井口侧未构筑防洪水沟。

危险源表述时,可用“未、没有”等否定语句表示,如上面所示“未构筑……”。

出现“和”字时,必须按逻辑组合分别表述,如:“在山坡下开凿斜井和平硐时,井口顶、侧必须构筑挡墙和防洪水沟。”需要将其辨识成八条。

—5—

出现“或”字时,按逻辑组合辨识。

7.生成煤矿危险源基础文件,完善危险源相关属性。

《煤矿危险源基础文件》Excel表格格式如下:

煤矿危险源基础文件

填写要求:

规程条款:内容及填写要求同编辑生成word文档的“规程条款”。

文件名:《煤矿安全规程》以外的其他技术规范、标准,公司标准,矿规章、制度等其他要求的文件名称。

章节号:其他要求的文件中的章节、条款号。

标准内容:内容及填写要求同编辑生成word文档的“条款内容”。默认为《煤矿安全规程》的原文,其他要求文件的内容在相对应的行中。

编号:条款识别的危险源编号,以数字“1、2……”表示。

—6—

危险源内容:依据规程条款内容辨识的危险源表述。

专业属性:确定其专业属性,根据危险源专业分为:矿建、矿井、开采、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地测、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防灭火、防治水、井下爆破、监控与通信、职业病危害防治、应急救援,共计17个专业属性。

确定专业属性时,采煤和掘进都涉及的,选择为“开采”,涉及全矿井的,选择为“矿井”,其他按专业确定。

风险类型:确定风险类型时,要根据危险源产生的原因进行判断确定,包括“人、

—7—

在确定风险类型时,同一危险源因致其存在的原因不同,其所属的风险类型也不同。如果某一危险源同时存在多种风险类型,则应进一步予以分析,分别加以考虑。(一个危险源必须明确一个管理对象,因此当管理对象不同时,也应分拆。管理对象的定义,见下文。)

事故类型:依照煤安字(1995)第50号文《煤炭工业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统计规定(试行)》划分的伤亡事故统计分类标准,将煤炭工业行业生产伤亡事故分为以下8类:

(1)顶板事故:指矿井冒顶、片帮、顶板掉牙、顶板支护垮倒、冲击地压、露天矿滑坡、坑槽垮塌等事故,底板事故也视为顶板事故。

(2)瓦斯事故:指瓦斯(煤尘)爆炸(燃烧),煤(岩)与瓦斯突出,瓦斯中毒、窒息。

(3)机电事故:指机电设备(设施)导致的事故。包括运输设备在安装、检修、调试过程中发生的事故。

(4)运输事故:指运输设备(设施)在运行过程发生的事故。

(5)放炮事故:指放炮崩人、触响瞎炮造成的事故。

(6)火灾事故:指煤与矸石自然发火和外因火灾造成的事故(煤层自燃未见明火,逸出有害气体中毒算为瓦斯事故)。

—8—

(7)水害事故。指地表水、采空区水、地质水、工业用水造成的事故及透黄泥、流沙导致的事故。

(8)其他事故。以上7类以外的事故。

注:对于可导致2种及以上类型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其对应的事故类型确定为“各类事故”。

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采用风险矩阵评估法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评估赋值,确定风险等级。

可能性:根据危险源引发事故的可能性大小(指在一定时期内危险源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即概率的大小),在风险矩阵图中选择合适的赋值。

损失程度:根据事故发生后损失的大小(假设一旦事故发生,估计可能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在风险矩阵图中选择合适的赋值。

风险值:是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造成的损失的乘积。电子文档模版能够自动生成。

风险等级:与风险值相对应:

风险矩阵图使用:

首先评估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可能性是指危险源带来事故的可能性,考虑可能性大小时,应根据企业对此危险源的管理程度和以往事故统计或经验进行综合模糊判断。不好确定时,可以集体讨论确定。

对不能直接导致事故,但可扩大事故损失程度的危险源的可能性赋值,赋值后,可倒推风险大小,根据矿井实际管控状况和接受程度,重新判断赋值合理性。

对“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确定需要建立的假设的基础之上,即假设在事故实际发生的情况下,估计会造成什么样的损失。事故发生后可能造成的后果是多个,按照风险管理的要求,取各种后果中最为严重的一个来确定“可能造成的损失”。

采用倒推方式确定可能性和损失程度赋值时,首先根据矿井实际情况确定风险等级,参考如下:

矿井排查出的隐患为C级时,列为中等风险;为B级时,列为较大风险;为A级时,列为重大风险。

作业人员严重三违行为,列为中等风险;一般三违行为,列为一般风险。

公司黄牌标准的隐患,列为中等风险;公司红牌标准的隐患,列为较大风险。

适用范围(地点):指该项危险源涉及的工作场所等范围。如该项危险源涉及全矿范围,则填写“矿井”。

管理对象:是可能产生或存在风险的主体。管理对象应具体、明确,一般应按照“人、机、环、管”四种风险类型来确定。

1、关于危险源描述: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9—

注意事项:

书写规范:

人与管方面:由动作与对象名称构成,“没做什么……没按要求做……动作+状语。一般属于人,如“未按规定检查起吊工具”、“未按要求开班前会”;

机与环方面:由对象名称与状态形容构成,物+状态,一般属于机和环。如“悬挂钢丝绳不合格”、“上方顶网较松,顶板破碎”。

2、关于管理对象

管理对象与危险源/危害因素直接关联。

基本原则:危险源为人,其管理对象就是人;危险源为机,其管理对象就是机,危险源为环其管理对象就是环;危险源为管,其管理对象就是管理者。

人:如不同工种的员工、班长、当班副区长等具体岗位的人员。

注意:要从本矿的已有岗位中选择,不要使用简称,如不要用“瓦检员”,要用“瓦斯检查员”。相同名称的岗位,如果工作内容和要求不同,应该使用不同的名字加以区别。如“采煤技术员”、“掘进技术员”等,而不要同一使用“技术员”。

机:就是各种设备、劳动工具、设施的名称等。

注意:同一个设备上的设施、部件等要使用同一个名称,如采煤机的润滑液、指示灯、开关、控制面版、保护装置等都要“采煤机”这个名称。另外,也不要用设备、工具这样笼统的词用作管理对象。

环:就是工作时的空间环境,如有害气体浓度、瓦斯浓度、不安全支护、不平整、摆放不整齐、紧急避险所等。

管:就是各级管理者。要写清楚具体的管理者名称,如“班组长”,应写为“采煤班班组长”。

注意:根据大家最近集体讨论的意见,如果“管”的危险源描述中涉及到“制度、规程、措施、图纸”等内容时,可以将管理对象写为对应的“制度、规程、措施、图纸”等。

3、关于格式规范:

根据以后数据库导入的要求:在现有辨识表的一栏内,不应出现使用回车将管理对象、事故类型、岗位等断为两行的情况,如存在两个以上的管理对象、岗位等的情况的,请直接用“、”隔开。管理属性各字段中避免出现换行,如有多个,统一用顿号隔开。管理对象、岗位统一给出唯一名称,检查核对。

风险类型为“人”时,管理对象应是具体的岗位名称,比如:采煤机司机、信号把勾工等。

风险类型为“机”时,管理对象应是具体的机器、设备、设施等,而不是设备的某一部件的名称,比如:采煤机、绞车、风门等。

风险类型为“环”时,管理对象应是环境因素,比如:温度、风速、淋水、安全—10—

出口等。

风险类型为“管”时,管理对象一般为相应的制度、设计、方案、计划、规划、规程、措施、图纸等及其制定者。

任务:指和该危险源有关的作业活动,可具体到工序。

岗位:指该危险源涉及的工种或岗位名称,如危险源类型为“人”,则岗位为责任人所在岗位名称;如为“机”,则为该设备负责人所在岗位名称;如为“环”,则为有责任将“环”恢复为合理状态的岗位名称;如为“管”,则为负责人岗位名称。

责任单位:指对该危险源进行管控所属的单位。

管理部门:指对管控该危险源的责任单位负有管理或监管职责的部门。管理部门不直接负责危险源的管控,而是监督、检查。如果某一条危险源同时对应两个以上的责任单位、管理部门时,按照主管、协管的顺序来排列。

8.其他规范、标准管控危险源辨识说明

除了《煤矿安全规程》外,其他标准和技术规范等管控危险源的辨识与《煤矿安全规程》的辨识方法相同。一般而言,只在危险源内容上有所区别,其他项目都是一致的。

其他技术规范、公司标准等内容条款单独建立数据库,不在此表中同时列出了,也便于使其管控的危险源相对独立。此表暂时只列出《煤矿安全规程》管控危险源的内容,不同危险源库在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信息系统中使用时,可利用程序根据属性代码和管理要求,进行分析和选择。

—11—

医院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方案

**医院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方案 一、医院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依据 国务院安委办2016年10月9日印发《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2018年4月1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第二章第八条(五)组织开展分管行业(领域)、部门(单位)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目标管理、应急管理、查处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行为等工作,推动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预防工作机制。《平顶山市深化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行动方案》(平政办〔2018〕55号)。2019年5月29日豫卫办[2019]39号《关于印发河南省卫生健康系统消防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 施方案的通知》。 《平顶山市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深化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 二、医院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目的 有效落实国家和地方规定和要求,通过“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达到“人人认知风险、逐级管控风险,及时发现隐患、科学治理隐患”的目的,风险预控、关口前移、推动安全生产源头管控,防范各类事故发生。 三、医院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前期准备与计划 1、根据国家、河南省、河南省卫计委、平顶山卫计委有关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规定要求,按照《河南省卫生健康系统安全生产风险辨识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指导手册》编制《**医院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指导书》。 2、编制**医院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网络工作计划。 (二)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培训《河南省卫生健康系统安全生产风险辨识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指导手册》 1、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倒入性培训。培训内容体系作用、内容和基本概念。 2、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专业能力培训。培训内容风险辨识方法、风险评价方法、风险分级方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基本方法培训。 3、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现场针对性培训。现场针对实际表格逐一培训和应用辅导。 (三)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1、评价单元和风险点划分。 根据**医院现场全面勘察和组织结构情况分析,按照责任主体清晰、管控有效、功能独立、范围清晰原则,划分风险

双重预防体系应知应会知识问答

双重预防体系应知应会知识问答 一、什么是双重预防体系?答: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排查治理体系。 二、什么是风险?答: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 合。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二可能性>严重性。 三、什么是风险点? 答:风险伴随的设备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 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四、什么是危险源? 答: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 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 类。 五、什么是风险分级管控? 答: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 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六、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标准体系包括哪三个层级?答:安全生产风险 分级管控标准体系应包括通则、细则和实施指南三个层级。 七、风险点的划分原则有哪些? 答:设备、设施、区域、场所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操作及作业活动应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 八、我公司危险源辨识、评价推荐采用什么方法?

答:设备设施类危险源采用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和作业活动类危险源采用作业危害分析法(JHA ;评价采用风险矩阵法(LS。 九、风险按照从高到低原则划分为几种级别?分别用哪四种颜色标示? 答: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十、风险控制措施类别分为哪几类? 答: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 十一、风险点级别是怎么确定的? 答:按风险点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 十二、风险分级管控的要求是什么? 答: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对于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重点进行管控。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风险管控层级可进行增加或合并,企业应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各级风险的管控层级。 十三、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程序包括几个步骤?答:包括成立机构、制定制度、部署实施、划分风险点、辨识危险源、制定风险管控措施、落实管控主体、编制风险管控清单、风险告知9 个步骤。 十四、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应包括哪些? 答: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包括:1、领导、组织本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 2、确保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所需人力资源、资金投入、物资保障; 3、组织编制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及相关管理制度。 十五、请描述你所在岗位存在的风险点名称、风险点等级及管控措施? 十六、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隐患可分为几种?

管理体系三合一整合要点

质量、环境、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文件整合要点 所谓体系整合,就是企业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等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有机结合。有机结合不是简单叠加,而是在三个体系标准要求的框架内,通过高效的接口处理,提高体系运行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因此,体系整合的实质是在三个标准的框架内实施管理流程再造,注重的是内涵而非外在形式。 在QMS、EMS、OHSMS三个管理体系整合过程中,文件整合是非常重要的以部分。而文件整合主要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三个层次的整合。 1、关于管理手册 管理手册的主要内容是描述有关标准要求和组织机构与职责划分,由于ISO9001-2000标准的结构形式和条款编号,与ISO14001-1996标准和OHSAS-18001标准的结构形式和条款编号相差很远,因此,要编写三个管理体系统一的管理手册有一定的困难。与些相反,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标准无论结构、形式、条款名称、要素编号都非常相似,完全有可能进行整合编写,故组织通常更容易将“环境和安全管理手册”合并为一册,而另册编写其“质量手册”。 如果组织希望将三个管理体系的手册合并,则通常要以ISO9001-2000版标准为基本模式,按照PDCA循环的规律和标准各个条款的功能,插入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相应要求。但是,这样做一定要避免在“三合一”管理手册的描述中缺失有关ISO14001和OHSAS18001标准的有关要求。 2、关于程序文件 与ISO9000-1994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相比,ISO9001-2000版标准更容易与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程序文件的整合。由于经过修订的2000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比原有1994版标准更加强调PDCA循环,而其明确规定需要编写程序文件的条款已经减少到了6个,使不同性质的组织的质量管理具有更加广阔的自主空间,也为与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兼容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根据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三个标准的要求,可以考虑编写一套“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程序文件”——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也就是将三个标准中规定需要建立程序文件的条款进行整合(大约有11个条款),编写出一套“三合一”程序文件。其中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大部分要素(约75%)可以合写一个程序文件,包括:法律与其他要求(4.3.2)、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4.3.3和4.3.4)、培训、意识与能力(4.4.2)、协商与沟通(4.4.3)、文件和资料控制(4.4.5)、运行控制(4.4.6)、应急准备与响应(4.4.7)、记录和记录管理(4.5.3)、审核(4.5.4)等。不太适宜合并编写的要素主要是:环境因素与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4.3.1);监测与绩效测量与监视(4.5.1);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和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4.5.2)三个要素。由于运行控制(4.4.6)和应急准备与响应(4.4.7)本身又是由多个程序文件组成的,基本上有30%的内容可以合写,因此,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程序文件合写比例在50%左右。 通常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控制(4.2.3)与上述文件和资料控制(4.4.5)、记录控制(4.2.4)与上述记录和记录管理(4.5.3)、质量目标(5.4.1)与上述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4.3.3和4.3.4)、内部沟通(5.5.3)与上述协商与沟通(4.4.3)、人力资源(6.2)与上述培训、意识与能力(4.4.2)、内部审核(8.2.2)与上述审核(4.5.4)、纠正措施(8.5.2)、预防措施(8.5.3)与上述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4.5.2)8个条款,或者说质量管理体系中6个需要程序文件的条款,有5个可以与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程序文件整合编写。此外,一些质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考核试题-精选版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考核试题 一、填空题 1、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实现(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 2、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时间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3、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 LEC法)、(作业危害分析法 JHA法)、(风险程度分析法 MES法)、(事故树法 FTA法)等。 4、风险暂定为“红、橙、黄、蓝”四级,(红色)级别最高。 5、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6、根据《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省政府令303号)第三十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限期整顿,可处以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7、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 8、企业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组织领导机构,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对所分管部门和单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各职能部门和单位负责组织职责范围内的

【精选范文】三合一体系培训心得

三合一体系培训心得 一、 对体系标准要相当熟练,特别是对标准的精髓和要点要掌握作为体系工作者,首先必须对三个体系的标准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深刻理解,掌握其要点,抓住其精髓,并了解相关行业的特点和该企业的实际状况。这样,建立的综合型体系才能适宜、充分和有效。切不可把参考文件照搬过来,只流于形式上的整合,而疏于内容上的相融。二、 编制ims文件之心得建立ims文件是建立管理体系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三个管理体系标准所要求的,如何策划管理体系是其中的关键所在。 如果分别按照三个体系标准的要求编制独立的三套体系文件,由于三个体系的管理接口十分多,即使在文件中加以明确规定,但在运行中难免要增加部门间协调的难度。面对这种问题我们可以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案:方案一:编制三本管理手册,分别满足三个体系标准的要求;程序文件则不分哪一个体系,在满足三个体系标准的基础上,结合该公司的实际,根据管理体系运行的需要,针对重要事项编制程序文件;作业文件是体系文件的基础,也是管理体系运行的基础。按三个体系标准的要求并结合具体情况,来编制一套完整的作业文件。优缺点:1)

三本手册与三个标准的针对性强、层次清楚。2)缺点是需要编制三本手册,工作量较大。适用范围:对于规模较大、机构复杂的公司比较适用(有很多大公司基本上是分开建立的,比如qms与ems建立工作分属不同的部门)注:也有部分公司编制二本管理手册,其一是质量手册,其二是环境和职业安全健康手册。方案二:编制一本管理手册、一套程序文件和一套作业文件。优缺点:1)能够避免或减少文件上的重复,保持体系文件的连贯性,减少接口,使整个文件简单化。2)缺点是对文件策划和编写人员的素质要求高,否则会使管理手册不能抓住要点或层次不清。适用范围:对于规模较小、机构简单的公司更为适用。(注:这种方案被很多中小型公司所采用)三、编制管理手册注意事项在编制管理手册时,我们可以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来决定以哪一个体系为主线。如有的行来侧重于环境,则最好以iso____1为主线,在此基础上加上质量管理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要求来编制管理手册。据调查,"三合一"或“两合一”的管理手册,还是以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比较多,即以iso____:__标准的结构为框架,把 iso____1:__和ohsas____1的要求合并或补充到iso____相关过程(要素)中去。成为:把三个体系的总要求、文件控制、记录控制、方针和目标、机构与职责、管理评审、培训、体系审核、监视和测量装置、纠正和预防措施等过程要素完全合并,另外把环境管理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中的其他要素,补充到 iso____标准中相近或相关的过程要求中去。如:把"监视和测量(4.5.1)"分别补充到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和8.4"数据分析"中去;把"因素识别,法律与其他要求"放到7.2.1 "与产品有要求的确定"中去,当然也有的把它放到5.4.2"策划"中去;把

双重预防体系应知应会知识点

双重预防体系应知应会知识问答 1、什么是双重预防体系? 答: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2、什么是风险? 答: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 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3、什么是风险点? 答: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 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4、什么是危险源? 答: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 组合。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5、什么是风险分级管控? 答: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 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6、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标准体系包括哪三个层级? 答: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标准体系应包括通则、细则和实施指南三个层级。 7、企业危险源辨识推荐采用什么方法? 答:设备设施类危险源采用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和作业活动类危险源采用作业危害分 析法(JHA)。 8、风险按照从高到低原则划分为几种级别?分别用哪四种颜色标示? 答: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9、风险控制措施类别分为几个类别? 答: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 10、风险点级别是怎么确定的? 答:按风险点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 11、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应包括哪些? 答: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包括: 1)领导、组织本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 2)确保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所需人力资源、资金投入、物资保障; 3)组织编制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及相关管理制度。 12、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隐患可分为几种?答: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13、事故隐患分为哪几类? 答:事故隐患分为基础管理类隐患和生产现场类隐患。 14、隐患排查的类型包括哪些内容? 答:排查类型主要包括日常隐患排查、综合性隐患排查、专业性隐患排查、专项或季节性隐 患排查、专家诊断性检查和企业各级负责人履职检查等。 15、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一般包括哪几级? 答:公司级、部门级、车间级、班组级。 16、隐患治理的原则什么? 答: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分类实施的原则。 17、企业应明确哪些岗位人员的排查责任? 答:主要负责人到各车间、各部门、各岗位从业人员事故隐患排查责任。

三合一体系基础知识

“三合一”管理体系,即国家采用公认的现代国际标准,对组织质量管理体系(QMS)、环境管理体系(EMS)、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的综合管理体系,进行检验,合格后给予颁发证书。 现代企业大都集上述三大管理体系于一身,简称“三合一”管理体系。 因为通过这几个管理体系认证,也就证明你这个公司有能力提供社会需要的产品、考虑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同时又能关注职工的生活健康,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服务于这个社会,才能立在当代功在千秋! 第一章概述 一、三个标准的名称 GB/T19001-2000 idt ISO9001:2000 《质量体系要求》; GB/T24001-1996 idt ISO14000:1996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GB/T28001-2001—OHSMS18001:2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二、ISO的概念 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 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缩写代号,也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国际标准代号。如ISO9001、ISO14001即为该组织颁布的顺序号为9001和14001的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于1947年,是非政府性的国际组织,也是规模最大的国际标准化团体,其成员包括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2600多个技术组织。中国是ISO的成员国并且是ISO的发起国之一。 三、三个体系的相同点 □ 都是自愿采用的管理标准,适用于任何类型与规模的组织;

□ 都遵循相同的管理系统原理,通过实施一套完善的系统标准,在组织内建立并保持一个完善而有效的形成文件的管理体系; □ 通过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和改进,对组织的相关活动、过程及其要素进行控制和优化,达到预期的方针、目标; □ 三个体系在结构和要素等内容上存在相同和相近之处; □ 目的均在于消除贸易壁垒,又都可以成为贸易准入条件; □ 三个体系均在第三方认证机构认证审核的要求下,三个体系的实施均涉及认证审核、认证机构、审核员以及对认证机构及审核员的认可等内容。三个体系的审核“三合一”,是大势所趋。 四、三个体系的不同点 ☆三个标准的目的、对象和适用范围互不相同; ☆对三个体系的要求不同。质量体系要满足质量管理和对顾客满意的要求,环境管理体系要服从众多相关方的需求,特别是法规的要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关注组织内部员工的人身权利;ISO9000标准是对顾客承诺,ISO14000标准是对政府、社会和众多相关方(包括股东、贷款方、保险公司等等)承诺;OHSMA18000是对员工及社会等相关方承诺。 ☆审核准则和解决问题的侧重点不同; ☆要素的内容不完全相同,有的要素差别较大。 五、三个体系的兼容性 尽管三套标准和三个体系之间存在一些差异,但并不影响在体系建立过程中充分发挥其相同点所提供的条件,努力实现体系之间的协调、整合以及总体系的一体化,以便更好地发挥管理系统的功能。 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既有个性又有共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基本知识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基本知识 1. 双重预防是指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2.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程序主要包括: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人员培训、划分和确定风险点、风险辨识、风险分级、编制风险隐患清单、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排查治理隐患、闭环管理、持续改进等内容。 3.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制度主要有4项,包括: (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2)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3)双重预防体系教育培训制度; (4)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考核奖惩制度。 4. 项目部对外来人员进行风险宣讲告知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和项目安全规定、作业安全要求、作业活动可能接触到的风险、应急知识等。 5. 风险点主要分为静态风险点(又称设备设施风险点)和动态风险点(又称作业活动风险点)两种。 6. 风险点划分的原则是“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 7. 建筑施工项目设备设施风险点主要包括以下设备、设施、部位、场所、区域:(至少知道其中5项) (1)临时设施(包括办公区、生活区、作业区等); (2)脚手架; (3)模板支撑体系; (4)高处作业防护设施;

(5)临时用电设施; (6)建筑起重设备; (7)专用施工设备; (8)施工机具等。 8. 房屋建筑分部分项工程所涉及的主要作业活动有:(至少知道其中5项) 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砌体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电气工程、给排水及采暖工程等工程以及物料进场与堆放、有限空间作业、动火作业等其他活动。 9.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所涉及的设备设施操作(安拆)活动主要有:(至少知道其中3项) (1)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和物料提升机等建筑起重设备以及其他设备设施的使用等; (2)所涉及的安拆活动主要有:基坑支护、脚手架和模板支架搭拆、塔式起重机等建筑起重设备以及其他设备设施安拆、临时设施搭拆等。。 10. 建筑施工中危险源辨识方法通常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和安全检查表法(SCL)。 11. 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建筑施工中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及后果主要有:坍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车辆伤害、灼烫和其他伤害。(至少知道其中5类) 12. 建筑施工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 (1)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2)风险矩阵评价法(LS); (3)直接判定法。 13. 风险等级判定应遵循“从严从高”的原则。

浅谈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流程

浅谈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流程 双重预防机制是构筑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两道防火墙。第一道是管风险,通过定性定量的方法把风险用数值表现出来,并按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让企业结合风险大小合理调配资源,分层分级管控不同等级的风险;第二道是治隐患,排查风险管控过程中出现的缺失、漏洞和风险控制失效环节,整治这些失效环节,动态的管控风险。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共同构建起预防事故发生的双重机制,构成两道保护屏障,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要实现双重预防机制的目标,我们需要成立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机构、明确建设工作目标、确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覆盖范围、制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总体计划、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目标与企业的绩效考核挂钩,按照PDCA循环明确策划(P)、执行(D)、检查(C)、改进(A)四个阶段的工作内容。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策划阶段,需要成立强有力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推贯组织机构,企业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都加入到领导小组,按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目标倒排工作计划。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结合形式多样的培训手段,发动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企业各部门密切合作及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结合现有的部门职能分工合理的分配双重预防机制具体任务的执行部门。 企业负责人和各部门负责人牵头,按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要求完善基础工作,如开展双重预防机制知识培训、实施风险分析与评估、组织专人编制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双重预防机制执行文件,编制管理工作标准指导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编制作业指导书指导生产作业活动。企业指导员工将双重预防机制文件要求切实地和日常工作联系在一起,及时填写各种安全记录表、检查表等。企业制定奖罚分明的考核细则,营造全员参与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热烈氛围。 宣传教育见实效,通过企业各显眼处的宣传栏,资讯发达的内部网络平台,让员工、供应商及相关公众能够方便地获取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最新信息。邀请专业的辅导机构对企业员工进行不同层次的双重预防机制教育培训,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使员工从思想上认识到双重预防机制的重要性,把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融入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 双重预防机制执行文件易操作,组织企业的专业骨干基于风险评估、合理分配有限资源、优化人机组合,通过系统工程的方法把原来分散的、零乱的、临时的优秀做法集合起来,总结提高使这些做法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使得上下工序更有机的结合起来,制定适合企业的双重预防机制执行文件,不因机构变动、人员更换影响整个企业双重预防机制的运作。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执行阶段,按照“写我所做,做我所写,记我所做”的原则,执行企业根据双重预防机制要求建立起来的相关标准、制度、规定和支持性记录、表格等文件,通过风险评估、工作标准、作业指导书等手段把双重预防机制要求融入到普通员工的日常工作中。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外部协作人员在企业双重预防机制运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双重预防机制很多执行任务需要外部协作人员配合完成。双重预防机制是围绕安全生产目标运作的,所以在企业范围内要实行统一的安全生产管理要求,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外部协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保持管理标准的一致性。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检查阶段,依据年度工作计划,通过自查或邀请外部单位检查的方式,采取专业检查或综合检查的手段,对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具体任务的依从性进行评估。总结具体任务执行依从性高的工作经验,提高工作效率。分析具体任务执行依从性低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明确整改负责人和整改时间,推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整体提高。

三合一体系

车间体系运行报告 我公司一直执行自己特色的、行之有效的“三合一体系运行”管理模式。形成了“管理有目标,过程可监控,执行有记录,绩效重考评”的良性循环状态。 一、2010年三合一体系运行主要工作 1、质量管理体系 a. 进一步加强全体员考勤制度、6S管理制度等的培训,认真学习和理解标准体系文件,凡文件中制定的一定做到,做到的事情一定要按规定的要求认真做好记录并保存。 b.明确部门职责,做到文件化管理,将职责落实到相关人员。 c. 进一步完善自我改进机制,抓好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实施与跟踪验证工作。 d. 注意各类文件的有效性,各种记录和文件必须经过审批后方可发布和实施。 e. 加强全体员工对一体机制造流程的认识,以便以后更好的能单独维护修理。同时新设备在车间到位后,维修员工到现场进行质量跟踪并调整。 2、环境管理体系 a.首先对员工的环境安全意识加强培训与指导; b.对车间中的各种机器、材料堆放进行统一划分区域,并贴上标签,以便员工更好管理跟认识。 C.对于车间的化学用品等进行专人专用,随时检查,并派遣使用人外出深造,以期对该类用品的更好使用与认识。 d.在我们车间配件架没有标签的情况下,我们当天马上改正:制作标签,并写上明确的物类,并再次进行具体分类,以便员工更好的寻找。 e.对于车间的垃圾进行了仔细的分类,不可回收的有专门一个垃圾桶,定期清理。可回收的又进行再次分类,金属类的整理后堆放到三楼存放区,其他类的根据情况存放或发放给个人使用改造,以期达到最大使用化。 f.对于车间电器的使用,由考有证件的员工使用,时让其他员工在旁学习,或指派无证员工操作,老师傅在旁指导,以此来培养其他员工的技能,并且使电器中产生各种废物达到最少。 g.对各种电器进行定期维护保养,从而保证机器能正常使用。

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双重预防机制是企业安全管理中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两道防火墙。要实现双重预防机制的目标,企业需要成立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机构,明确建设工作目标,确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覆盖范围,制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总体计划,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目标与企业安全管理的绩效考核挂钩,按照PDCA闭环管理思路明确策划(P)、执行(D)、检查(C)、改进(A)四个阶段的工作内容。 1、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策划阶段 需要成立强有力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推贯组织机构,企业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都加入到领导小组,按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目标倒排工作计划。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结合形式多样的培训手段,发动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企业各部门密切合作及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结合现有的部门职能分工合理的分配双重预防机制具体任务的执行部门。 企业负责人和各部门负责人牵头,按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要求完善基础工作,如开展双重预防机制知识培训、实施风险分析与评估、组织专人编制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双重预防机制执行文件,编制管理工作标准指导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编制作业指导书指导生产作业活动。企业指导员工将双重预防机制文件要求切实地和日常工作联系在一起,及时填写各种安全记录表、检查表等。企业制定奖罚分明的考核细则,营造全员参与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热烈氛围。

宣传教育见实效,通过企业各显眼处的宣传栏,资讯发达的内部网络平台,让员工、供应商及相关公众能够方便地获取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最新信息。邀请专业的辅导机构对企业员工进行不同层次的双重预防机制教育培训,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使员工从思想上认识到双重预防机制的重要性,把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融入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 双重预防机制执行文件易操作,组织企业的专业骨干基于风险评估、合理分配有限资源、优化人机组合,通过系统工程的方法把原来分散的、零乱的、临时的优秀做法集合起来,总结提高使这些做法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使得上下工序更有机的结合起来,制定适合企业的双重预防机制执行文件,不因机构变动、人员更换影响整个企业双重预防机制的运作。 2、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执行阶段 按照“写我所做,做我所写,记我所做”的原则,执行企业根据双重预防机制要求建立起来的相关标准、制度、规定和支持性记录、表格等文件,通过风险评估、工作标准、作业指导书等手段把双重预防机制要求融入到普通员工的日常工作中。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外部协作人员在企业双重预防机制运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双重预防机制很多执行任务需要外部协作人员配合完成。双重预防机制是围绕安全生产目标运作的,所以在企业范围内要实行统一的安全生产管理要求,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外部协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保持管理标准的一致性。 3、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检查阶段

三体系培训讲义及基础知识

三标一体基础知识 一、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的英文简称。国际标准化组织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中国的标准化团体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委员会)组成的世界性联合会。制定国际标准工作由ISO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委员会(TC176)完成,由技术委员会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各成员国团体表决,需取得至少75%参加表决的成员团体的同意,才能作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由ISO发布。 1.ISO9000是指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它不是指一个标准,而是一族标准的统称。ISO9000是由TC176(TC176指质量管理体系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ISO9000是ISO发布之12000多个标准中最畅销、最普遍的产品。 2. ISO 14000 系列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订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是针对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的消失等重大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顺应国际环境保护的发展,依据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 3.OHSAS18000系列标准及由此产生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制度。OHSAS18000系列标准是由英国标准协会(BSI)、挪威船级社(DNV)等13个组织于1999年联合推出的国际性标准,在目前ISO尚未制定情况下,它起到了准国际标准的作用。 4.国际标准在中国:国际标准在我国转化为国家标准 GB/T 19001-2008 idt ISO9001:2000 GB/T 24001-2004 idt ISO14001:2004 GB/T 28001-2001 idt OHSAS18001:1999 注:1. GB/T:推荐性国家标准; 2. idt:等同于;

三体系认证三合一管理体系工作流程

三合一管理体系认证(材料准备)工作流程 一、目标分解与考核 确定管理目标分解管理目标制定《目标分解与考核办法》(规定测量目标的频次、计算方法、考核部门) 考核部门按期考核,填写《部门目标完成情况考核表》报 质控部质控部汇总填写《目标分解考核表》发放给各部门(公布考核结果) 二文件控制 文件编写评审会签批准编号受控 使用单位(岗位)领取文件公司(办公室)及各部门分别建立文件清单文件更改 外来文件 a 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清单(非受控) b 原料、产品、方法标准受控外来文件清单 三人力资源管理 1、建立人员档案确定组织机构和工作岗位确定岗位对人员能力的需求(岗位任 职说明书)在岗人员评价,填写《岗位任职人员评价表》总经理批准合格上岗 2、确定培训需求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培训实施计划 培训签到考核(提问、书面、操作技能) 培训记录培训效果评价 3、特殊岗位、内审员、化验员等持证上岗 四基础设施管理 建立设施设备档案、台帐建立《设备管理制度》建立设备维护保养标准分别按计划实施设备大、中修和日常维护保养 分别建立记录监督检查和检修后验收证明设备和工序能力 五合同评审 1建立合同台帐区分重要或一般合同重要合同实施评审(包括重要电话合同)评审供货、质量保证、验收方式、运输服务等总经理批准签订合同(注意时间先后) 2合同更改评审总经理批准更改成功

信息沟通 六合格供方评价(包括原料、辅料、配件、防护用品、运输服务等) 1供方能力调查评价选择供方总经理批准建立合格供方名录定期评价合格供方 2在合格供方中实施采购 七特殊(关键)过程确认 确定特殊(关键)过程实施确认,内容如下: 1人员确认:关键岗位人员培训考核记录及评价记录; 2文件确认:编制作业指导书,以适宜的方法选择、确认工艺参数的数值范围; 3设备能力:对设备运转情况进行确认,证明其能力; 4监视测量装置:用于控制工艺参数,并在计量有效期内使用。 每年一次确认;条件变化时,重新确认(如:人员变动、设备大修) 八监视测量装置控制(注意其范围和确定适宜的周期) 确定监视测量装置需求建立监视测量装置档案建立台帐建立周期性检定计划按期检定获取证据 粘贴标识(含特种设备、安全报警装置等) 九顾客满意度调查 发放《顾客满意度调查表》回收计算并编制《顾客满意度调查报告》输入管理评审 十内部审核 年度内审计划成立审核组内审实施计划编制检查表内审填写检查表不符合报告不符合项分布表内部审核报告实施纠正预防措施验证效果 十一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计划各部门准备输入材料会议签到 管理评审报告制定改进计划或纠正预防措施效果验证 十二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危险源辩识和评价过程相同) 建立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的文件组织识别、评价并填写《环境因素汇总识别及评价表》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方案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按照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省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江苏省防范遏制重特大构建双 重预防机制实施办法的通知》(苏安办〔2016〕103号)、《江苏省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苏 安监〔2017〕60号)、《关于印发<苏州高新区工贸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验收评分细则>的通知》(苏高新安监〔2018〕60号)要求,按照苏州新区安监部门统一部署,结合公司实际,现就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任务目标 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深入研究重特大事故的规 律特点,认真分析安全风险大的生产区域和关键环节,加快推行隐患排查治理、风险 分级管控双重预防机制,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 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实现风险管控、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到2019年6 底前,实现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建设,从根本上防范事故发生,构建公 司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二、组织机构 为加强“双重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公司成立“双重 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工作进行全面组织、指导和检查。 组长:XXX 副组长:XXX虹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双重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EHS部门,部门负责人 任主任。具体负责“双重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开展、协调、监督、考核、总结工作。 三、工作计划 1.宣传发动,排查风险(2019年3月1日-2019年3月31日)。为切实做好“双 重体系建设”活动。要求各部门、车间认真做好此次活动的宣传发动工作,利用条幅、宣传栏、板报、微信、学习时间和班前班后会时间,组织员工认真学习公司《安全生 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方案》,围绕如何发现风险点,确定风险等级进行学习和讨论,各单位员工要人人参与“双重体系建设”活动。根据 各自岗位特点,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排查本单位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点。 a.合理划分辨识单元。企业要对整个生产系统根据生产工艺特点和作业活动方式 划分辨识单元,以生产车间、储存区域、工艺流程、生产系统、设备设施、环境条件、工作场所、安全管理、操作行为和制度建设等方面为单元,科学划分。 b.编制辨识清单。参照《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结合 本公司生产工艺和岗位特点及职业卫生防护要求,采取全员参与、专家指导相结合的 方式,全面、详细地排查辨识各个岗位、各个生产环节存在的各类危险(有害)因素,并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 与代码》(GB/T13861-2009)等标准,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 害物、伤害方式等,编制危险(有害)因素排查辨识清单。 2.开展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2019年4月1日-2019年4月30日)。结合企 业实际,选择工作危害分析(JHA)、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等评估方法,对排 查出来的风险确定等级,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 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其中,重大风险填写清单、汇总造册。 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企业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修订和完善各类生产安全事 故应急预案,确保各类预案符合企业实际,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适用性。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与邻近专职救援队签订救援协议。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 急演练。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基础知识考试题【最新】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基础知识考试题 单位: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 1、培育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标杆企业的目的是结合其积累形成的安全生产经验,总结形成一套()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经验做法。 A.可模仿 B.可复制 C.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 2、企业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时应全面分析、排查、研判各类安全风险点并实施有效管控,切实解决()的问题。 A.可靠性、规范性、系统性 B.想不到、管不到、治理不到

C.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 3、大力推进实施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将保险费率与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挂钩。 A.安全风险管控状况 B.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C.安全评价 4、利用(),支撑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A.安全生产信息化技术 B.网络 C.媒体 5、企业应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各级风险的()。

A.管控层级 B.管控措施 C.风险等级 6、()是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A.风险控制措施 B.风险评价 C.风险分级 7、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危险性确定风险等级,对风险点进行公告警示,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实现风险的()。 A.时时管理 B.常态管理 C.动态管理

8生产经营单位对一般事故隐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是风险分级管控的核心。 A.山东省 B.县(区、市) C.设区的市 9、风险程度分析法(MES)是一种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风险程度R,R=M×E×S, M是()。 A.财产损失和环境影响 B.可能性 C. 控制措施的状态

三合一体系审核的思路和方法

一、“三合一”管理体系审核的思路及案例 三合一管理体系审核应以过程方法为基础,在确认受审核组织对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环境因素、危险源已经进行重点识别后,以过程为单位进行审核。审核的总体思路有3点: 1.以工作流程为主线 审核员应了解所审核区域的主要工作流程,从而识别并确定受审核组织的关键质量过程、主要环境因素和危险源,按照相对应的职责、目标和指标的分解情况、实现情况、资源配置、文件的适宜性和充分性、运行控制、监控、信息沟通、分析与改进的思路展开审核。 2.对具体过程和活动的审核 审核的切入点应是与关键过程、重要环境因素、危险源有关的要求、运行和活动等。 3.进行必要的单独审核 对独立性较强的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活动可单独安排审核,如环境管理方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及过程/运行控制等。 下面,笔者以某企业的一个生产车间为例,说明三合一审核的思路。 第一,初步了解该车间基本情况,包括主要产品、设备状况、人员、班组、生产工序分布、地理位置等。 第二,了解这个车间的产品实现过程,确定确保产品符合性所需的质量控制要求;通过查阅环境因素清单(重大环境因素清单)和危险源清单,初步确认组织做出的识别是否充分,控制手段是否合理。 第三,查阅该车间的文件清单,确认组织对产品质量、环境因素、危险源的控制要求是否明确并可操作;对重大环境因素、管理方案的发放是否到位;是否收集了适用的法律法规。 第四,检查该车间制定的目标、指标,确认企业对该车间的绩效要求。

第五,根据这个车间的产品实现过程,针对每个过程的控制要求(如质量控制、环境因素、危险源控制要求)进行审核,主要内容包括: 对上述控制要求的识别是否充分、合理; 文件的规定是否满足控制的要求; 控制要求是否得到了实施,记录是否充分; 车间主任、班组长等人员对有关控制要求的理解与认识程度女则可; 辅助过程(如设备管理,维护保养)落实控制要求的情况; 应急准备是否充分(配备设施是检查的重点),响应方案是否合理,是否有可操作性并为有关人员所熟悉; 对质量控制点、环境因素、危险源的控制是否按规定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是否分析原因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措施是否有效; 是否检查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是否按预期的进度实现,是否有采取改进措施的必要; 出现生产过程中临时停车、紧急抢修等情况时,是否对相应的环境因素、危险源进行识别和控制。 在现场查看以下情况: a.工人的着装、佩带防护用具是否符合要求,是否了解质量控制要求、环境因素、危险源和应急响应的要求,是否有必需的资格证书; b.显示、控制仪表是否经过校验且在有效期内; c.仪表显示的数据是否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d.有关标识牌(如产品的检验状态)是否符合要求; e.设备运转情况; f.消防设施、安全设施是否齐全、完好;e.有色废弃物是否分类存放,对机油、切削液等泄漏点是否采取了相应的措施;h.如可行,现场观察、考核操作人员的技能,对污染物排放的浓度以及噪音、粉尘的含量等指标进行现场测试。 二、三合一审核的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