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弘羊的经济思想

合集下载

桑弘羊:成就汉武伟业的大会计

桑弘羊:成就汉武伟业的大会计

桑弘羊(公元前152年—公元前80年),洛阳人,汉武帝时候的大臣。

13岁时“以心计”入赀为侍中,因能“言利事,析秋毫”,深得汉武帝赏识,被委以重任。

历任大农丞、大农令、搜粟都尉兼大司农等要职,统管中央财政近40年之久。

历史上,桑弘羊忠心耿耿为汉武帝效劳,为民为国耗尽全力,尤其在为国理财方面贡献卓越。

他聚敛资财以增强国力,从而解决了困扰汉武帝许久的资财问题。

司马迁当时对桑弘羊有诸多不满,可是桑弘羊在理财方面的才华令司马迁都赞扬,所以史书称桑弘羊时代是一个“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的时代。

南怀瑾在多次在对商界的演讲中提及桑弘羊。

2004年9月,他在给清华大学EMBA学员讲课时就说:“武帝时代,曾有两个商人出来做官,一个是桑弘羊,一个是卜式,帮助汉武帝发展工商业。

”2007年7月,他在给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师生讲课时,也谈起这两人,语气中充满了肯定。

桑弘羊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不依靠农业富国的思想家。

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富强不能只依靠耕种,他不赞同中国自古“重农抑商”的思想。

桑弘羊作为一个“神童”级别的人物,13岁就开始参与国家大事,尤其是从小就精通心算,所以在数字和经济概念上很杰出。

桑弘羊主张政府把工商业包揽过来,由国家出面经商。

这一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并且收到很好的效果。

所以在汉武帝时代,桑弘羊成为著名的理财家,他把国家的经济管理的井井有条,协助汉武帝处理财政问题几十年,成为后人纷纷仿效的理财专家。

其实,桑弘羊在汉武帝时代推行这样的理财观念是很困难的。

汉初以来,仍旧继续实行法家提倡的重农抑商政策,国家的很多工商和奴隶主阶层在经济和政治上受到许多限制。

桑弘羊自从13岁开始做侍中,到39岁,做了26年侍中。

在这期间,匈奴频频来犯,所以汉武帝大举用兵进攻匈奴,造成国库亏空,钱财耗尽。

这段故事南怀瑾在很多地方讲过。

那时候为了弥补财政的亏空,大臣向汉武帝推荐大盐商东郭和大冶铁商孔仅,因为他们在经商方面有很多经验和收获,于是汉武帝决定让他们两个人负责管理盐铁事务,并将盐铁事务收归国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桑弘羊简介_经济奇才桑弘羊_桑弘羊的主要成就及人物评价

桑弘羊简介_经济奇才桑弘羊_桑弘羊的主要成就及人物评价

桑弘羊简介_经济奇才桑弘羊_桑弘羊的主要成就及人物评价桑弘羊(前152—前80年),洛阳人,西汉政治家、财政大臣,事汉武帝、汉昭帝两朝,历任侍中、大农丞、治粟都尉、大司农、御史大夫等职,因功赐爵左庶长。

桑弘羊出身商人家庭,十三岁时以精于心算入侍宫中。

自元狩三年(前120年)起,在武帝大力支持下,先后推行算缗、告缗、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币制改革、酒榷等经济政策,同时组织六十万人屯田戍边,防御匈奴。

这些措施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功,大幅度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为武帝继续推行文治武功事业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后元二年(前87年),汉昭帝即位,桑弘羊迁任御史大夫,与霍光、金日磾等受武帝遗诏,同为辅政大臣。

始元六年(前81年),盐铁会议召开,因贤良文学指责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等政策“与民争利”,桑弘羊与之展开辩论。

会后,废止酒类专卖改为征税,其他政策仍沿袭不变。

元凤元年(前80年)九月,桑弘羊因与霍光政见发生分歧,被卷入燕王刘旦和上官桀父子的谋反事件,牵连被杀。

经济奇才桑弘羊桑弘羊(公元前一五二-前八○年)出生于洛阳一个工商奴隶主的家庭。

他的幼年是在洛阳度过的。

洛阳是春秋时期的政治中心,战国以后又成为一个大商业城市。

西汉时期洛阳已有五万多户,约三十万人口。

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文化的繁荣。

桑弘羊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物,对工商奴隶主的种种活动也知道得不少。

公元前一四一年汉武帝刘彻(公元前一五七-前八七年)继承帝位。

不久便营建茂陵为死后的坟墓,并准备设置茂陵邑(今陕西兴平东南),把各地的豪富迁到那里去。

桑弘羊一家也在被迁之列。

他随家离开洛阳,经长安前往茂陵,到长安时被选入宫充当武帝的侍中(亲随),留了下来。

侍中是个小官,管理皇帝的日常生活事务。

由于是在皇帝左右办事,因此一般豪门富室都羡慕这个官职,都想为自己的子弟谋得这一职位。

汉初以来继续实行法家的重农抑商政策,工商奴隶主在经济和政治上都受到限制。

中国古代经济学家:桑弘羊人物简介

中国古代经济学家:桑弘羊人物简介


正常运行
• 均输法的实施,对后世的经济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 平准法的实施,对后世的经济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04
桑弘羊的经济成就与历史地位
桑弘羊对中国古代经济学的贡献与影响
桑弘羊对中国古代经济学的贡献
• 桑弘羊是中国古代杰出的经济学家,他的经济思想与主张对中国古代经济学产生
了重要影响
• 桑弘羊的财政政策,国家干预思想,货币理论,铸币制度改革,工商管理思想,
• 桑弘羊对盐铁官营制度进行了创新,实行了均输法,平准法
• 通过均输法,平准法,桑弘羊有效地调节了市场需求,稳定了物价
• 盐铁官营制度的创新,有效地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改善了国家财政状况
盐铁官营制度的推广
• 桑弘羊将盐铁官营制度推广到其他重要资源领域
• 通过实行盐铁官营制度,桑弘羊有效地控制了市场供应,稳定了物价
• 汉武帝对桑弘羊的信任和重用,使得桑弘羊在政治上有很高的地位
桑弘羊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经济环境
桑弘羊所处的时代背景
• 桑弘羊生活在西汉时期,是汉武帝在位期间的政治家
• 汉武帝时期,汉朝国家疆域扩张,政治稳定,经济繁荣
桑弘羊所处的经济环境
• 汉武帝时期,汉朝国家财政状况紧张,需要改革
• 桑弘羊提倡国家干预经济,实行财政政策,以解决财政危机
• 桑弘羊的经济改革措施,对汉朝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02
桑弘羊的经济思想与主张
桑弘羊的财政政策与国家干预思想
桑弘羊的财政政策
• 桑弘羊主张通过增加财政收入来改善国家财政状况
• 他提倡实行均输法,平准法,以调节市场需求,稳定物价
• 桑弘羊还主张加强对地方财政的监督和管理,以保证国家财政的稳定

汉代桑弘羊的理财思想_杨智杰

汉代桑弘羊的理财思想_杨智杰

秦始皇和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并称的两代帝王,在某些方面,汉武帝的成就似乎比秦始皇还要大。

从理财的角度看,汉武帝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当时理财家桑弘羊的辅佐。

汉武帝选择桑弘羊主持国家财政,桑氏精于理财,并专于会计,加之皇帝信任,敢于任事,因此取得了“民不益赋而国用饶”的伟大成就。

一、生平传略桑弘羊生于景帝五年,即公元前152年。

《史记・平准书》里只有“桑弘羊,洛阳贾人子”寥寥数语,从这里我们知道他的家族是经商的。

洛阳是当时的商业中心,向出大商巨贾,如白圭、师史都是洛阳人,因此桑弘羊的家族很可能是富商大贾。

当时商业资本已有高度的蓄积,商人在政治上已具备相当的力量,他们大都交通公侯、富比王室,也很可能跟权贵有来往。

因此在桑弘羊十三岁时,即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他就成为武帝最亲的幕僚侍中,从建元元年到元鼎二年(即公元前115年)的25年间,他一直担任侍中一职。

元鼎二年,桑弘羊38岁,“为大农丞,管诸会计事”,“稍稍置均输以通货物矣,……令吏得入粟补官”,并禁郡国铸钱,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遂完成了货币的统一。

他担任大农丞共五年,到了43岁,即元丰元年(公元前110年),他兼任治粟都尉,并代孔仅管理天下盐铁事,一身兼任数个要职达十一年之久。

在此期间,他推行盐铁、均输、平准等财政措施,他在财政方面的主要贡献都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

至天汉元年,即公元前100年,他正式成为大司农,两年后,他实行酒专卖。

翌年,即天汉四年,当他56岁时,因子弟为恶犯法而被贬为搜粟都尉,但因为他是武帝亲信,又是当时国家不可缺少的理财家,在被贬后9年,即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他又擢升为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掌副丞相,就他工作的性质和实权来看,他实际上是天子的秘书长,总理考课、监察、检举、劾按等事,权力很大,甚至超越丞相。

由此可见,武帝对桑弘羊是很倚重的。

就在他升为御史大夫那一年,武帝驾崩,太子刘弗陵即位,称为昭帝,桑弘羊和大司马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同奉遗诏辅政,此后一直到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他担任御史大夫8年,实际上还是掌握国家财政大权。

中国古代商人的经商历史人物;桑弘羊——西汉大经营家

中国古代商人的经商历史人物;桑弘羊——西汉大经营家

中国古代商人的经商历史人物;桑弘羊——西汉大经营家大商人家庭出身的桑弘羊,从小就显露出商人、经营家基本的天赋。

只是他没有把这样的天赋用在自已家的生意经营上,而是去当了汉武帝的财政大臣。

虽然是入朝为官,但做的还是和商人差不多的事情——经营、赚钱,为汉武帝赚了很多的钱。

在桑弘羊的参与和主持下,先后实行了盐、铁、酒官营,均输、平准、算缗、告缗,统一铸币等经济政策,大大加强了国家的财政实力。

桑弘羊虽然为汉王朝立了很多大功,可最后还是结局很悲惨——被诛杀,灭了族。

洛阳自古就商业发达的地方,商业人才辈出。

在前面所说到的商人的祖师爷白圭就是出生在这里。

而桑弘羊也是生在这里长在这里。

作为商人,一项最基本的技能就是要善于“算计”。

而出身于商人家庭的桑弘羊打小就有这样的才能。

然而桑弘羊的父亲并没有因此想把桑弘羊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而是想要他入朝做官。

因为当时的商人即使再富有再有钱,都没有社会地位与政治地位,所以桑弘羊的父亲走了一条以商业资本与政治相结合的路子,把年仅十三岁的桑弘羊送入宫中,送到汉武帝身边。

然而进入政治圈的桑弘羊后来既没有成为文官也没有成为武官,而是成了大“商官”。

他凭着自己的商业天赋,对商人的了解、对市场的了解,为汉武帝投资理财,当了国家的财政大臣。

桑弘羊虽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民间商人,却是一个实打实的“官商”。

他苦心经营,为朝庭赚取了大量的真金白银,为汉武帝缓解了社会经济危机。

当然桑弘羊也就因此深受汉武帝喜欢与信任,历任大司农中丞、大司农、御史大夫等重要职务。

桑弘羊于任职期间,策划和参于了一系列的国家财政经营活动,如盐、铁、酒官营,均输、平准、算缗、告缗,统一铸币等,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史称为“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

一般来说,历代的皇帝要钱用了,总是向老百姓征收苛捐杂税,弄得民不聊生。

那么桑弘羊又是如何做到“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的呢?原来他要的主要是大商人的钱,尤其是他的算缗、告缗政策,让举国上下凡是有点家产的商人们无不伤筋动骨,甚至是无法生存,变成了穷光蛋。

桑弘羊理财思想的现代启示

桑弘羊理财思想的现代启示
桑弘羊理 财思想 的现代启示
口/ 王棣 华
桑 弘 羊 是 西 汉 时 期 著 名 的 理 财 官 的,他 以货 币为 “ ,为 “ ” 末” 虚 ,
员和 理财 家 ,汉 武 帝在历 史 上 的丰功 而 以供 人们 物质 生活 需要 的物 品
伟 绩 与 桑 弘 羊 的 理 财 贡 献 是 紧 密 相 连 为 “ ,为 “ ” 本” 实 。这 比西欧 1 5
的。桑 弘羊 出身商 人 家庭 ,自幼有 心 世 纪重 商主 义 以货 币为本 的思 想 算才能。 自元狩三年起 ,终武帝 之世 , 要先进得多。
历 任 大 司 农 中 丞 、 御 史 大 夫 等 重 要 职
三、重商却不 忽视 工农 思想
他 重 视 商业 却 不 忽 视 工 农。
的 不 同 之 处。 他 非 常 重 视 商 品流 通 。 求 来使 用。 否则 豪强 得 山泽 之利 ,轻 集 中,反对 私人 和郡 国拥 有 货 币铸 造 在他 看来 ,如果 没有 商人 则财 富 之源 则危害百姓 ,重则危害国家。
权 。认 为 自由铸 造 货 币弊 端 很 多 。

重视 商业资本 思想
由于 他 出 生 于 一 个 洛 阳 商 人 家庭 ,
又对 商业 资本 有 自 己独 特 的感 受, 因
此 ,他 重视 商业 资本 的思 想是 他全 部 他 认 为 山 林 川 泽 为 国 家 所 有 ,故
理 财 思 想 的 核 心 。 他 认 为 商 业 是 致 富 应 该 加 以 控 制 ,不 能 任 其 自 由开
造成 贫 富悬 殊现 象。 一方 面是 由于 人 在京 师设 立平准机构 ,稳定京师物价 。 们 的 才智 不同 ,另 一 方面 是 由于 国家 这个 机构 掌握 了巨大 的商品储 存及 运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019桑弘羊评传西汉理财专家桑弘羊传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019桑弘羊评传西汉理财专家桑弘羊传

西汉理财专家桑弘羊传桑弘羊的时代背景桑弘羊(前152—前80),西汉洛阳(在今洛阳东北)人。

汉武帝时,由于大事兴作,巨款开支,弄得“财赂衰耗而不赡”,不仅使汉初七十年间的积蓄为之一空,“府库并虚”,而且广大农民由于繁重的赋税徭役和豪强、豪商的盘剥,日趋穷困,加上连年天灾,纷纷破产流亡。

这种民穷财尽的困难局面如果继续发展下去,不仅使垂成的功业隳于一旦,还有可能使日趋尖锐的阶级矛盾更加激化,危及西汉封建统治。

此时,豪商大贾们却“乘上之急,所卖必倍”,“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公家之急”,甚至有“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利用汉初以来“开山泽之禁”的政策,操纵冶铁、煮盐、铸钱等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生产部门,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对皇朝构成严重的威胁。

面对此严峻的情势,汉武帝决心进行财政经济改革,从元狩三年(公元前120 年)起,开始重用“兴利之臣”,选用善于理财的人,任命他们主持全国财政经济工作,其中最受信任的是桑弘羊。

桑弘羊出身于洛阳商人。

洛阳处于汉朝中心地区,自春秋战国以来就已发展为著名的工商业城市。

桑弘羊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又受家庭经商的影响,所以从幼年时代就开始接触工商业业务,学到工商业知识,据说他能“以心计”,而不用筹码(当时一般商人用竹制成的筹码进行运算)进行运算。

武帝刚即位的那一年(公元前141 年),他被召入宫廷任侍中之职,那时,他才十三岁。

侍中地位亲近,“得入禁中”,经常接近天子,参预议论朝政。

其中有不少人如卫青、霍光,得到皇帝赏识,升迁至高位。

担任此职的,多系显官、贵戚以及当时著名的文学之士。

桑弘羊以商人子弟得膺此职,而历仕达二十余年之久,说明汉武帝对他特别重视。

桑弘羊的政治经济思想桑弘羊是具有法家思想的理财家。

他强调厉行法治的重要性,主张设法奸禁。

他以为:“令者,所以教民也;法者,所以督奸也。

令严而民慎(惧),法设而奸禁。

网疏则兽失,法疏则罪漏,罪漏则民放佚而轻犯禁。

”①所以必须严刑峻法。

“执法者,国之辔衔;刑罚者,国之维楫也。

桑弘羊理财思想的当代意义

桑弘羊理财思想的当代意义

2011年第9期总第207期黑龙江对外经贸HLJ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TradeNo.9,2011Serial No.207[经济管理]桑弘羊理财思想的当代意义马 俊 谷浪雨(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合肥230039)[摘 要]西汉时期桑弘羊参与并主持了诸如盐铁酒专营、均输、平准和统一铸币权等重大财经政策的制订和实施,这些改革政策起到了既增加中央政府财力又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的作用。

如今借鉴桑弘羊的财政政策和理财思想,得出以下启示:政府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目的是为了减轻百姓负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质资料必须由国家掌握,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市场机制相互协调,要正确把握农工商业三者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要充分培育并扩展市场,特别是要培育农村市场和拓展国际市场以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关键词]盐铁官营;均输;平准;财政思想[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9-0088-02 桑弘羊,自元狩三年起,主管西汉财政要职,是汉武帝时期著名的理财家,也是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

他在主管全国财政期间,将财政资金与官商资本相结合,解决了汉武帝时期的国家财政困难,有效地疏通了商业流通渠道,调节了市场供给,缓解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

可以说,桑弘羊的理财思想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与借鉴意义。

但是,因为受封建思想的桎梏,财政体制和官商政策集权干预得过多过重,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某些富商巨贾的不满和反对,影响了其理财政策效果的发挥。

一、桑弘羊财政改革的社会背景(一)严重的财政危机西汉建立后,在黄老思想的支配下,国家实行的是休养生息的政策。

这一思想在理财政策上的直接表现就是无为而治、国家不干预经济的政策,即国家在财政上不介入工商业的运作及发展,而在征收和管理赋税上入手。

上述政策的实施,让那些有势力的诸侯得以迅速致富,产生了新的社会矛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桑弘羊的经济思想
桑弘羊是西汉武帝时期著名的理财家。

他在任大农令期间,针对当时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予以批驳,大力提倡把商品经济作为封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重商理论。

其商业管理思想及其实践活动,为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政权的稳定和国力的强盛作出了重大贡献,历史应该给予充分肯定。

据《史记·平准书》载, 桑弘羊系洛阳贾人子, 13 岁时“以心计”入赀为侍中, 因能“言利事, 析秋毫”深得汉武帝赏识, 被委以重任, 历任大农丞、大农令、搜粟都尉兼大司农等要职, 统管中央财政近四十年之久。

终武帝一代, 桑弘羊忠心耿耿, 聚敛资财以增强国力, 为武帝屡败匈奴, 多次出巡耀武扬威, 打通西域, 开发西南等奠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其理财之功连对之十分不满的司马迁也不得不击节赞扬, 称弘羊时代“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

桑弘羊的经济思想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整顿货币盐铁官营
汉朝初年,国家对钱币的铸造采取放任的政策。

盗铸钱的风气盛行,影响了经济的正常流通和通货膨胀。

元鼎四年(前113年),为了彻底整顿货币,汉武帝采纳了桑弘羊的意见。

他的意见主要是:取销郡国铸钱的权利,由中央政府指定掌管上林苑的水衡都尉下属钟官、技巧、辨铜三官分别负责鼓铸、刻范和原料;郡国把所铸的旧钱销毁,把铜送到中央;废除过去铸的一切钱币,而以上林三官铸的五铢钱为全国唯一通行的货币。

这次币制改革是成功的,从此以后基本上制止了私铸劣质钱币的流通,从而不但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而且稳定市场和流通,起到了巩固西汉统治的作用。

这次币制改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将铸币权完全收归中央政府的一次创举,它最终将汉朝的币制稳定下来,使汉朝的五铢钱成为质量稳定的钱币,一直流通至隋朝七百余年而通行不废。

这与桑弘羊的经济思想是分不开的。

桑弘羊为治粟都尉兼领大司农之后,就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盐铁问题进行了整顿。

他选派了得力的大农丞数十人,分头到各郡国,在整顿原有盐铁官的基础上,新增加了一批盐铁官。

盐铁的官营,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打击地方豪强的势力,以及发挥某些大规模生产协作的优点上来说,是起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由于地方的某些盐铁官吏的不良,以及大规模统一生产经营中必然会出现的问题,在盐铁官营之后,对农民也有很多不利之处。

如政府为了增加收入,对盐铁的销价定得太高,而质量和品种也有问题,一些官吏又常常强制农民购买,因而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和不便。

桑弘羊对盐铁官营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他也是有所认识的。

当有人以此来攻击盐铁官营问题本身时,桑弘羊就说:“这是一个如何选择好盐铁官吏的问题,而不是盐铁官营本身造成的。


二、算缗告缗
最初提出这个办法的是御史大夫张汤,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颁布了推行的法令。

但是由于当时的大农令颜异不赞成此事,所以未能认真贯彻执行。

桑弘羊出任大农丞后,才在全国雷厉风行地加以推行。

因而可以说,算缗和告缗虽然不是桑弘羊直接出面推行的,但他是决策的积极参与者。

算缗是封建国家向商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告缗是与商人瞒产漏税作斗争的方法。

这也是由于大规模的对匈奴用兵,而山东一带又遭了水旱灾,为了弥补财政不足而对工商业者采取的一种筹款措施。

所谓算缗,就是凡工商业者,都要如实向政府呈报自己的财产数,二缗抽取一算的税(一缗为一千钱,一算为二百文钱);小工商业者可以减半抽税。

凡有乘坐马车的(官吏和战士除外),一乘抽税一算,运货的马车抽二算,船五丈以上的抽一算。

所谓告缗,就是对不如实呈报财产的人,鼓励大家告发,经调查属实者,除了被告发人的财产被全部没收、戍边一年外,告发的人可得到被没收财产一半的奖赏。

算緡、告緡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但也沉重打击了中等以上的工商业者,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三、移民屯边假民公田
汉武帝在对匈奴的战争中取得相当的胜利后,为了巩固边防,从根本上解决边防军的粮食供应,就在桑弘羊的大力支持下,继续大规模地执行汉文帝时晁错提出的募民实边的办法。

移民实边,不但开发了西北边疆的农业生产,就地解决了边军的粮食供应,而且加强了西北的边防,巩固了对匈奴战争取得的战果。

所以它在当时的边防建设上,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一项措施。

四、均输法平准法
什么是均输法呢?就是各郡国上交中央的贡品,一律按照当地的市价,折合成当地出产的产品,交纳国家后,由均输官统一调运到缺乏这些产品的地区出售。

这样不但各郡国再也不用为了贡物而派人四出采购物品了,而中央政府却借货物的地区差价,从中获得了很大利润。

显然,均输法对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有利,也减轻了百姓的负担,打击了商人的暴利。

平准法是桑弘羊为了配合均输盐铁政策的推行而实行的另一项经济改革。

过去,西汉中央政府各部门所需的物资,都是由各部门自行采购。

由于各部门采购的货物多而又比较集中,为了按时完成采购任务,各部门的官员之间互相争购,因而哄抬丁首都的物价,这不但对人民生活有影响,也使国家吃了亏,商人得了暴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桑弘羊在算缗告缗和盐铁均输政策实行后,由于国家手中已掌握了大量的物资,有经济实力可以控制首都的物价了,所以他又创立了平准法。

平准法的创立,不但解决了均输官运到京师的多余货物的出售,也解决了政府一些部门对货物的采购,由于它沟通了政府各部门之间货物的供求,因而就减少于市场物价的波动,打击了投机倒把的商人。

从封建政府的利益,还是对人民群众,平准法的实行都是有利的。

以上就是桑弘羊大致的经济思想,他参与制定了汉武帝时期的一系列重大经济政策,而重商理论是其经济思想的核心,在中国古代重农抑商主义盛行的前提下,能有这种经济思想是很难能可贵的。

最近在读经济方面的书,桑弘羊的经济思想对我有很大的启发,了解桑弘羊的理财措施, 探析其宏观经济思想,对我们了解今天的经济思想有很大的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