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 繁星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繁星》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繁星》教学设计及反思

【导语】《繁星》是⼀篇优美的散⽂,描写了巴⾦先⽣在三个不同时期,不同的地⽅所看到的繁星,表达了作者观看星天时的深切感受,以及对⼤⾃然的热爱,对美好⽣活的向往之情。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学四年级上册语⽂第四课《繁星》教学设计 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的⽣字。

2.理清本⽂的⾏⽂思路,知道⽂章是按时间和地点的顺序描写了三次星空。

3.学习并运⽤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观赏景物时的感受。

【过程与⽅法】 1.体会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描写。

2.诵读课⽂并揣摩作者由眼前实景产⽣的联想和想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然的热爱,对美好⽣活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由景物引发的联想和不同感受。

难点 运⽤⽐喻、拟⼈等修辞⼿法⽣动、形象、恰当地表达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搜集巴⾦的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星星是夜晚的精灵,在⽆边的夜空,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你爱看天上的繁星吗?当你凝望那充满神奇⾊彩的星空时,你的⼼情如何?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坛巨匠巴⾦爷爷对繁星的观察和感受。

2.(多媒体出⽰巴⾦简介)巴⾦,原名李尧棠,字芾⽢。

四川成都市⼈。

代表作有《新⽣》《爱情三部曲》(《雾》《⾬》《电》)《春天⾥的秋天》《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他的⽂字带有强烈的感情⾊彩,产⽣了重⼤的社会影响。

⼆、初读课⽂,整体感知 1.⾃由朗读课⽂,读准字⾳。

(多媒体出⽰) 2.查字典理解词语。

(多媒体出⽰词语) 摇摇欲坠:形容⾮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

半明半昧:⼀会⼉明亮,⼀会⼉昏暗。

密密⿇⿇:⼜多⼜密(多指⼩的东西)。

3.分⼩节读课⽂。

三、研读课⽂,体会作者情感 1.默读课⽂,完成表格。

(多媒体出⽰) 2.概括课⽂的主要内容。

(多媒体出⽰) (1)在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地点),我看着________________,感觉到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繁星》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繁星》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繁星》课文原文及知识点《繁星》课文原文:夜晚,我常常躺在床上观察星空。

星星真美啊,好像一粒粒金黄的砂糖,闪闪发光。

有的星星静静地挂在天上,有的星星慢慢地向西边走,好像在串夜班。

小时候,我常常想,这些星星到底是什么东西?有一天傍晚,在我们小区的广场上,有一位神秘的叔叔给大家做了个讲座。

他告诉我们那些亮晶晶的星星,是太阳的一些邻居,它们是闪烁着的太阳光。

叔叔还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在晚上看到一颗明亮的星星放大了的话,那一定不是一颗普通的星星,它可能是一颗吞噬了其他小星球的大恒星——比如有名的盾牌星、北斗星。

叔叔讲完后,我更加痴迷于星星了。

我决定去图书馆借一些关于星星的书回家看。

我发现,星星不仅有大小之分,还有颜色之别。

它们是天空中的明星,组合成各种美丽的形状。

牛郎星、织女星就是这些星星中著名的一对,它们有一个浪漫的故事。

同时,我还了解到星星也是有距离的。

最接近我们的邻居星系是大犬座星系,它离我们有200万光年远。

光年听起来好像很大很远,但对于宇宙来说只是个微不足道的距离。

宇宙是如此广阔,充满了神秘和奇迹。

我现在知道了星星的秘密,它们不再是神秘的存在,而是一个个迷人的故事。

每当我看到星星在夜空中闪烁,我心中就充满了无尽的梦想和遐想。

知识点:1. 星星的形象描写:通过比喻“一粒粒金黄的砂糖”以及“闪闪发光”等形容词来描绘星星的美丽光芒,营造出美好的夜晚氛围。

2. 星星的运动规律:用“静静地挂在天上”和“慢慢地向西边走”等词语描述星星的运动,呈现出星星的运动特点。

3. 星星的身份:通过神秘叔叔的讲座,揭示了星星是太阳的邻居,闪烁着太阳光的事实。

同时提到了一些特殊的星星,如盾牌星、北斗星,增加了知识的广度。

4. 星星的形状:介绍了牛郎星、织女星这一著名的星星组合,表达了星星的美丽以及浪漫的故事。

5. 星星的距离:提到了最接近地球的邻居星系大犬座星系,以及离地球200万光年远的事实,表现了宇宙的广阔和星星的遥远。

四年级上语文第四课《繁星》知识点+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

四年级上语文第四课《繁星》知识点+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

四年级上语文第四课《繁星》知识点+同步练习知识点:一、作者简介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O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

祖籍浙江嘉兴。

2005年10月17日在上海因病逝世。

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代表作: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寒夜》等。

二、多音字糊hú(糊口)hū(糊泥)hù(面糊)三、词语解释纳凉:乘凉。

半明半昧:形容一会儿明亮,一会儿昏暗。

摇摇欲坠:摇摇晃晃就要坠落了。

形容不稳定,要落下来。

也比喻要垮台。

四、阅读点拨: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

2.你也看过夜晚的繁星吧?五、教材解读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按什么顺序写了什么?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围绕繁星展开描写。

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

2.巴金三次写繁星,用的笔墨为什么一次比一次多?不仅因为他看到的星空范围越来越广,对繁星越来越熟悉,还因为他的见识越来越多,他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近,同时随着作者远离家乡出国留学,他对祖国的感情也越来越深。

六、主旨归纳本文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依次写了“我”在三个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表达了作者酷爱星天、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思念故乡与母亲的思想感情。

同步练习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半明半昧.( ) 摇摇欲坠.( ) 怀.抱( )táo( )气飞yuè( ) yíng( )火虫二、“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

”下列词语中与句中加点词构词方式不一致的是()A.半真半假B.一模一样C.若隐若现D.大起大落三、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静寂——()微小——()模糊——()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根据要求填空。

若( )若( ) 人( )人( )人声( )( )( )( )相接( )崩( )裂风( )浪( )1.写两个ABAC式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择其中的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选词填空。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繁星人教(部编版)(13张ppt)公开课课件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繁星人教(部编版)(13张ppt)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四年级上册语文-第4 课繁星 人教(部编版) (13张ppt)公开课课件
暴风雨 [意大利]拉法埃莱
闷热的夜,令人窒息,我辗转不眠。窗外,一道道闪电划破漆黑的夜幕,沉闷的雷声如同大炮轰鸣, 使人惊恐。
一道闪光,一声清脆的霹雳,接着便下起了瓢泼大雨,宛如天神听到信号,撕开大幕,把天河之水倾 注到人间。

mú 模样 模具
(名师示范课)四年级上册语文-第4 课繁星 人教(部编版) (13张ppt)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四年级上册语文-第4 课繁星 人教(部编版) (13张ppt)公开课课件
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名师示范课)四年级上册语文-第4 课繁星 人教(部编版) (13张ppt)公开课课件
狂风咆哮着,猛地把门打开,摔在墙上,烟囱发出呜呜的声响,犹如在黑夜中哽咽。 大雨猛烈地敲打着屋顶,冲击着玻璃,奏出激动人心的乐章。 一小股雨水从天窗悄悄地爬进来,缓缓地蠕动着,在天花板上留下弯弯曲曲的足迹。 不一会儿,铿锵的乐曲变成节奏单一的旋律,那优柔、甜蜜的催眠曲,抚慰着沉睡人儿的疲惫躯体。 从窗外躲进来的第一束光线,报道了人间的黎明。碧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在和煦的微风中翩然起舞, 把蔚蓝色的天空擦拭得更加明亮。 鸟儿唱着欢乐的歌,迎接着喷薄欲出的朝阳。被暴风雨压弯了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刚从睡梦中苏 醒。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金光闪闪,如同珍珠闪烁着光华。 常年积雪的阿尔卑斯山迎着朝霞,披上玫瑰色的丽装;远处林舍闪闪发亮,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 人心潮激荡。 江山似锦,风景如画,艳丽的玫瑰花散发出阵阵芳香。 绮丽华美的春色啊,你是多么美好! 昨晚,狂暴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整个人间毁灭,而它带来的却是更加绚丽的早晨。 有时,人们受到种种局限,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和谐的美。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繁星》教学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繁星》教学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繁星》教学教案一、课前解析关注作者:本文作者巴金。

(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本名李尧棠,中国当代作家。

1929年,第一次以“巴金”的笔名在《小说月报》发表长篇小说《灭亡》,1998年3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003年11月,被国务院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2005年10月17日,因病在上海逝世。

关注文本:《繁星》一文,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从前”“三年前”“如今”三个不同时段在三个不同地方观赏繁星的情景与感受。

“从前”我在家乡庭院纳凉时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

“三年前”我在南京住所的菜园看繁星,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如今”我在海上看繁星,觉得自己像小孩睡在母亲的怀里。

时间在变,地点在变,我对繁星的喜爱却从不曾改变。

关注结构:围绕观看繁星的三个不同的时间段,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三幅不同的画面。

第一幅图体现“密密麻麻”,第二幅图体现画面寂静,第三幅图体现动感。

关注插图:课文插图体现了第三幅画面,为学生想象画面提供了帮助。

二、教学目标:1.认识“昧、坠”等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的描述想想繁星满天的画面。

3.能说出自己看夜晚繁星的感受。

三、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的描述想想繁星满天的画面。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介绍作者,引入新课(出示课件2)教师引导: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篇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文章。

巴金曾在1981年担任中国作协主席。

他的代表作《家》《春》《秋》在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

年轻的时候他曾去法国留学,在途中写下了《海上杂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繁星》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出示学习任务,自学文章1.出示学习任务教师提问:这篇文章不长,作为一篇略读课文来说,大家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要从哪几方面进行呢?预设1:这篇文章是一篇略读课文,没有要求会写的生字,但是有三个要求会认的生字。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繁星》课文预习知识点总结及同步练习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繁星》课文预习知识点总结及同步练习

第4课《繁星》知识要点及同步练习课文主题思想本文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展现了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情。

多音字看:kān看守kàn看见模:mú模样mó模仿词语解释纳凉:乘凉。

造句:炎热的午后,树荫下有一群人在纳凉。

密密麻麻:又多又密(多指小的东西)。

摇摇欲坠: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

造句:地震了,只见几座高楼摇摇欲坠。

模糊:不分明,不清楚。

梦幻:如梦的幻境;梦境。

造句:他离奇的遭遇犹如梦幻。

反义词静寂——喧闹微小——庞大忘记——牢记仰望——俯视模糊——清楚梦幻——真实沉睡——苏醒密密麻麻——稀稀落落近义词纳凉——乘凉静寂——寂静微小——渺小好像——仿佛密密麻麻——密密层层词语扩展AABB式:密密麻麻郁郁葱葱花花绿绿弯弯曲曲稀稀落落昏昏沉沉迷迷糊糊AABC式:摇摇欲坠念念不忘欣欣向荣历历在目默默无闻津津乐道恋恋不舍《繁星》课文解析一、句子解析1.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这句话将“我”眼睛模糊时所见的无数星星摇摇欲坠的情态,比作“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十分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有一种朦胧的美、梦幻的美。

2.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依次从触觉、听觉、幻觉的角度写出了海上柔美、静谧和奇妙,营造出童话般的意境,给人一种梦幻般的美感,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

3.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这样写,将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命笔含情,追求意境,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得其情,产生无穷的遐想。

二、问题归纳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课文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按时间顺序。

“从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4繁星课件(共31张PPT)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4繁星课件(共31张PPT)

半明半昧:一会儿明亮,一会儿昏暗,隐隐约约, 若隐若现。 造句:天上的星星半明半昧。 摇摇欲坠:形容十分危险,很快就要掉下来,或不 稳固,很快就要垮台。 造句:屋檐下挂着的古旧的灯,在风中摇摇欲坠。 梦幻:梦境。 造句:眼前的一切好像就像梦幻般一样。
近义词
纳凉——(乘凉) 静寂——(安静) 如今——(现在) 仰望——(仰视) 模糊——(隐约) 柔和——(温顺) 密密麻麻——(挨挨挤挤)
拓展延伸
描写星空的词语。 月明星稀 高悬 满天繁星 众星拱月 星罗棋布 星空万里 星光灿烂 灿若繁星
高悬满天繁星Fra bibliotek 课堂小结课文按照时间顺序,紧紧环绕“繁星”展开描写,描写了“我” 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写了“我”由此产生的 种种感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的享受。
结构图示
繁星
从前:故乡 纳凉时看星星 三年前:南京 在菜园里看星星 如今:海上 躺在舱面看星星
热爱自然
谢谢观看
反义词
静寂——(喧哗) 微小——(巨大) 模糊——(清楚) 柔和——(强烈) 密密麻麻——(稀稀拉拉)
词语辨析
微小 微小
相同点:“微小”和“微小”都有“极小”的 意思。
不同点:“微小”一般是指很细微的一些事情; “微小”指非常微小或无关紧要,并且常指同类事 物中相比时较卑贱,如在某些大的物或伟大的人物 面前显得很微不足道。
9.从“好像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好像听 见它们在小声说话”“在星的怀抱中”“睡在母亲 的怀里了”这些语句中可以感受到什么?
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星空人的特质, 使它们可以对“我”眨眼(照应上文“半明半昧” 一词),可以小声说话,可以张开怀抱拥抱着那个 热爱它们的孩子(即“我”),将自己和星空、大 自然融为一体。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课繁星批注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课繁星批注

《繁星》课堂笔记一、生字生词:1.繁fán:繁多、繁华。

2.星xīng:星星、星球。

3.幕mù:夜幕、开幕。

4.绚xuàn:绚丽、绚烂。

5.辉huī:光辉、辉煌。

6.暇xiá:闲暇、无暇。

7.资zī:资源、资质。

8.隶lì:隶属、附属。

9.够gòu:足够、够用。

10.豫yù:犹豫、豫章。

二、多音字:1.模mó(模拟)—mú(模样)2.数shǔ(数一数)—shù(数学)—shuò(数见不鲜)3.降jiàng(降落)—xiáng(投降)4.种zhǒng(种子)—zhòng(种地)5.便pián(便宜)—biàn(方便)6.参cān(参加)—shēn(人参)7.强qiáng(强大)—qiǎng(勉强)—jiàng(倔强)8.难nán(困难)—nàn(灾难)9.恶è(恶毒)—wù(可恶)— 1 —10.兴xīng(兴奋)—xìng(兴趣)三、近义词:1.繁星—明星2.降落—降下3.陪伴—伴随4.渐渐—逐渐5.疑惑—怀疑6.欢喜—快乐7.期待—等待8.朦胧—模糊9.凶狠—凶恶10.唯一—仅有四、反义词:1.繁星—孤星2.降临—升起3.柔软—坚硬4.朦胧—清晰5.熟悉—陌生6.安全—危险7.温暖—寒冷8.怀疑—相信9.举世闻名—默默无闻— 2 —五、词语解释:1.繁星:多而密的星星。

2.降落:从空中落下。

3.陪伴:陪伴着,伴随。

4.朦胧:模糊不清。

5.疑惑:心里不明白,困惑。

6.欢喜:快乐,高兴。

7.期待:期望、等待。

8.凶狠:凶恶狠毒。

9.举世闻名: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六、句子解析:1.“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泪水比作萤火虫,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因为思念而产生的幻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繁星
知识点
一、多音字
觉jué(觉得)jiào(睡觉)
数shù(无数)shǔ(数不清)
二、近义词
静寂—安静梦幻—梦境微小—细小
三、反义词
模糊一清楚静寂—嘈杂
密密麻麻—稀稀疏疏
摇摇欲坠一稳稳当当
四、理解词语
繁星:多而密的星星。

纳凉:乘凉。

静寂:没有声音;很静。

群星密布: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摆布着,形容事物很多。

摇摇欲坠: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

半明半昧:形容有时明亮,有时昏暗。

梦幻:如梦的幻境;梦境。

五、词语搭配
(密密麻麻)的星星(静寂)的夜 (星群密布)的蓝天
六、词语扩展
AABC式词语:摇摇欲坠滔滔不绝井井有条彬彬有礼落落大方侃侃而谈津津乐道
ABAC式词语:半明半昧自言自语不紧不慢若隐若现绘声绘色不折不扣患得患失
七、句子解析
1.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这句话将“我”眼睛模糊时所见的无数星星摇摇欲坠的情态,比作“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十分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有一种朦胧的美、梦幻的美。

2.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依次从触觉、听觉、幻觉的角度写出了海上柔美、静谧和奇妙,营造出童话般的意境,给人一种梦幻般的美感,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

3.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这样写,将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命笔含情,追求意境,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得其情,产生无穷的遐想。

八、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按时间顺序。

“从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

3.为什么三次看星空情况和感受会不同?
因为随着作者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星空的观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

作者介绍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11月25 日生于四川成都。

祖籍浙江嘉兴。

2005年10月17日在.上海因病逝世。

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代表作: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寒夜》等。

九、课文主题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表达了“我”对繁星和大自然的热爱、对光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