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气体的制取
【初中化学】初中化学实验气体的制备操作

【初中化学】初中化学实验气体的制备操作【—初中气体的制备操作】化学中气体的制备的实验。
气体的制备1、实验室制备气体时搜集气体的方法通常存有排洪法和排在空气法。
排水法:(1)难溶或微溶于水,且与水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2)通常能够用排洪法搜集的气体,应当尽量用此法,因为排洪法搜集的气体纯度小,但含一定的水蒸气。
排气法:(1)不与空气发生反应,且密度与空气密度相差较大的气体,都可用排空气法收集,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的气体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的气体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2)排在空气集气法的特点就是操作方式直观,但所搜集至的气体纯度不低。
注:a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伸入集气瓶口即可,这样便于操作;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这样可充分排净集气瓶中的空气。
b集齐气体的集气瓶,盖上毛玻璃片后,就是正放到桌面上还是好像放到桌面上,依赖于气体的密度,为了增加集气瓶内的气体向空气中蔓延,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集齐集气瓶后,盖上毛玻璃片,必须倒转在桌面上;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在也已放到桌面上。
c收集气体时验满的方法:(1)排水法:集气瓶里的水要装满,瓶口处不能留有气泡,倒立在水槽里,到集气瓶中的水完全排出为止。
(2)排空气法:要把验满的工具放在靠近集气瓶口处,不能放在集气瓶内。
2、气体的潮湿与细粒:气体的干燥原则:浓硫酸、固体氢氧化钠、硫酸铜固体、氯化钙固体作干燥剂(1)挑选干燥剂:挑选干燥剂必须根据气体和干燥剂的性质,干燥剂无法与被潮湿的物质反应。
(2)选择干燥装置:由干燥剂的状态来决定。
干燥时,装置要么是“长进短出”要么是“大口进、小口出”。
气体净化细粒原则:不增加被净化气体,不引入代莱杂质。
除杂方法:酸性杂质用碱性试剂吸收,碱性杂质用酸性试剂吸收,或用能与杂质生成沉淀、可溶性物质的试剂细粒顺序:一般来说,细粒在前,潮湿在后。
通过上面对化学中气体的制备实验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同学们对此知识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出好成绩。
九年级化学气体的制取教学方法总结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主要目的是掌握气体的制取方法,了解气体的性质和特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并能分析实验数据,探究气体的化学性质。
二、实验原理1.分离空气法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可以通过液氮冷却的方式将其中的氮气凝结出来,得到氧气。
2.金属与酸反应法利用活泼金属(如锌、铁)与酸(如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产生氢气。
3.碳酸氢铵分解法将碳酸氢铵加热分解,产生氨气和水蒸气。
4.水解金属法金属与水蒸气反应,产生氢气和金属氢氧化物。
5.过氧化氢分解法过氧化氢加热分解,产生氧气和水。
三、实验仪器1.导管2.集气瓶3.水槽4.灯嘴5.烧瓶6.试管7.称量瓶8.火柴四、实验步骤1.分离空气法将液氮倒入集气瓶中,通过导管通入空气,等待氮气凝结后,用灯嘴取下氧气。
2.金属与酸反应法将锌片放入烧瓶中,加入盐酸,观察氢气产生。
3.碳酸氢铵分解法将碳酸氢铵加热分解,用试管收集氨气。
4.水解金属法将金属片与水蒸气反应,收集产生的氢气。
5.过氧化氢分解法加热过氧化氢溶液,收集产生的氧气。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分离空气法得到的氧气和氮气比例为1:4,符合空气的成分比例。
2.金属与酸反应法得到的氢气会燃烧,发出“呼”的声音。
3.碳酸氢铵分解法得到的氨气有刺鼻气味。
4.水解金属法得到的氢气能够点燃。
5.过氧化氢分解法得到的氧气能够维持火苗的燃烧。
六、实验注意事项1.操作过程中要小心轻放试剂,避免溅溅或飞溅。
2.氢气和氧气具有易燃性,操作时要远离明火或高温物体。
3.操作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实验仪器,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七、实验评价本次实验通过多种方法制取气体,学生们在实践中掌握了气体制取的方法和技巧,对气体的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过程中,学生们能够熟练操作实验仪器,安全使用化学试剂,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定,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实验技能。
同时,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验报告写作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化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新初三化学常见气体的制取、净化和干燥

常见气体的制取、净化和干燥一、常见气体的制备1.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的反应原理(1)制取氧气(2)制取二氧化碳(3)制取氢气2.气体的发生装置反应物状态固体与固体固体与液化反应条件加热常温装置举例①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②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①过氧化氢制取氧气②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③锌与稀硫酸制取氢气3.装置评价(常见固体与液体常温发生装置比较):装置图装置特点装置简单,制取较少量气体可随时添加液体,制取较多量气体可连续制取并能控制液体滴加速度可连续制取并能控制液体滴加速度和量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得到平稳的气流4.气体的收集装置: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其他方法装置图气体性质收集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成分反应的气体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成分反应的气体收集难溶于水且不水反应的气体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a进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b进仅适用于收集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无论气体密度大小如何,均由长管进二、气体的净化和干燥1.气体净化的含义:将不纯的气体中含有的杂质气体除去从而得到较纯净气体的过程.2.气体净化的原则:选择的气体吸收剂只吸收气体中的杂质,而与被提纯物质不反应,且不引入新的气体杂质.3.常见气体杂质的吸收剂:吸收剂吸收的气体杂质水可溶性气体,如HCl、NH3等易溶于水的气体强碱溶液( NaOH )CO2、SO2、HCl、H2S等酸性气体碱石灰( NaOH+CaO )CO2、H2O(气态)、H2S等灼热的CuO H2、CO灼热的铜网O24.气体的干燥(1)常见装置U形干燥管(2)常见的气体干燥剂:选用干燥剂应根据气体的性质和干燥剂的性质而定,其原则是干燥剂只能吸收气体中的水分,而不能与气体发生反应。
干燥剂可干燥的气体不能干燥的气体酸性浓硫酸H2 O2 CO2 CO CH4 N2 SO2HClNH3等碱性气体碱性生石灰、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钠H2 O2 CO CH4 N2 NH3 CO2、SO2、HCl 等碱性气体中性无水氯化钙除NH3以外的所有气体NH3(与其能反应)5.尾气处理(1)常用装置(2)常用方法:①溶液吸收:使气体与溶液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物质,留在溶液中。
化学实验中的气体制备

化学实验中的气体制备在化学实验中,气体的制备是一个常见的实验项目。
无论是用于实验研究还是应用于工业生产,制备气体都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气体制备方法,包括制备氧气、氢气、二氧化碳和氮气。
一、氧气的制备氧气是一种常用的气体,广泛应用于呼吸、燃烧和氧化反应等领域。
在实验室中,可以使用以下两种方法制备氧气:1. 过氧化氢的分解过氧化氢(H2O2)分解可以制备氧气。
首先,将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放入反应瓶中,然后加入少量的催化剂,如锰(MnO2)。
在加热的条件下,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
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2H2O2 → 2H2O + O22. 高温分解金属氧化物高温分解金属氧化物也可以制备氧气。
选择适量的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锰(MnO2),放入烧杯中,然后加热至较高温度。
金属氧化物分解生成金属和氧气。
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2MnO2 → 2Mn + O2二、氢气的制备氢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在实验室和工业中均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两种常见的氢气制备方法:1. 金属与酸的反应一些金属可以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常用的金属有锌(Zn)和铁(Fe),常用的酸有盐酸(HCl)。
将适量的金属放入反应瓶中,然后添加足够的酸。
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Zn + 2HCl → ZnCl2 + H22. 水的电解水的电解是制备氢气的另一种方法。
使用电解槽装置,将两个电极(一个是阳极,一个是阴极)浸入水中,然后通电。
在电解的过程中,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2H2O → 2H2 + O2三、二氧化碳的制备二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在植物光合作用、饮料制造和灭火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两种常见的二氧化碳制备方法:1. 一氧化碳和氧气的燃烧将适量的一氧化碳(CO)和氧气(O2)混合,然后点燃混合物。
在燃烧过程中,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CO + O2 → CO22. 碳酸酸和酸的反应将适量的碳酸酸(如碳酸钠)与酸(如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初三化学气体的制取与收集总复习

$Zn + H_{2}SO_{4} = ZnSO_{4} + H_{2} uparrow$。
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加热生成甲烷、碳酸钠和…
$CH_{3}COONa + NaOHfrac{overset{加热}{-}}{}CH_{4} + Na_{2}CO_{3} + NaOH$。
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气体制取与收集的实验设计
04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
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第
气 体 的 制 取
一
章
常见气体的制取方法
氧气 二氧化碳 氢气 甲烷 通过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 通过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 通过金属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制取。 通过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加热制取。
制取气体的实验操作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将药品放入装置中。 点燃加热或加入催化剂。 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气体。
第
气 体 的 收 集
二
章
气体的性质与收集方式
气体的性质决定了其收集方式, 包括气体的密度、溶解性、是否 与水反应等。 气体的性质 根据气体的性质,可以选择不同 的收集方式,如排水法、向上排 空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等。 收集方式
数据处理方法 学生应掌握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如求平均值、中位数、众数 等,并能根据数据分布特征进行合理的数据处理。 数据记录与整理 学生应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并按照要求整理数据,以便后续的 分析和处理。 实验结果分析 学生应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识别数据中的异常值,并根 据实验目的对结果进行解释和推断。
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原理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
初三化学实验室气体-制取和收集总结

一、气体制取装置1.气体发生装置⏹加热固体制备气体的装置(见上图①)◆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的特征:反应物都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将导气管的出口浸没在水中,双手紧握试管.如果水中出现气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原理:气体的热胀冷缩)◆加热时的注意事项:●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加热应用外焰加热.●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加热结束时,酒精灯的火焰应该用灯帽盖灭。
●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大约是距试管口1/3处。
●药品要斜铺在在试管底部,便于均匀受热。
●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试管内导管应稍露出胶塞即可.如果太长,不利于气体排出.●停止反应时,应先把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被倒吸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选择装置时,要选择带有橡皮塞的弯管.⏹固液混合在常温下反应制备气体的装置(见上图②)◆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的特征:反应物中有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在导管出口处套上橡皮塞,用弹簧夹夹紧橡皮塞,从漏斗中加水.如果液面稳定后水面不下降,则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a)(b)(c)(d)四种装置.●装置(a)的特点:装置简单,适用于制取少量的气体;容易造成气体泄漏,增加药品不太方便。
●装置(b)的特点:便于随时添加药品。
●装置(c)的特点: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装置(d)的特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希望停止反应时,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这时由于试管内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试管内的液面会下降)◆如果使用长颈漏斗,注意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使用分液漏斗时无需考虑这个问题。
◆选择装置时,要选择带有橡皮塞的直管。
(a)装置使用单孔橡皮塞,(b)(c)(d)装置使用双孔橡皮塞。
◆固体药品通过锥形瓶口加入,液体药品通过分液漏斗加入。
九年级化学制取气体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制取气体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而气体是其中一种常见的物质状态。
在九年级的化学学习中,我们探讨了制取气体的知识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制取气体的方法和相关实验原理。
一、水解制取气体水解是指通过水的作用使物质分解为气体的过程。
其中比较常见的水解方法有酸的水解和碱的水解。
1. 酸的水解酸的水解是指通过酸与物质反应产生气体的过程。
比如,当酸与金属反应时会产生氢气,这是一种常见的酸的水解反应。
2HCl + Mg -> MgCl2 + H2↑这个反应中,酸盐氯化镁和氢气是产物,而盐酸是反应物。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制取氢气。
2. 碱的水解碱的水解是指通过碱与物质反应产生气体的过程。
比如,当碱与金属反应时会产生氢气,也是一种常见的碱的水解反应。
2NaOH + Zn -> Na2ZnO2 + H2↑这个反应中,碱盐亚氧化锌和氢气是产物,而氢氧化钠是反应物。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制取氢气。
二、热分解制取气体热分解是指物质在高温下分解为气体的过程。
通过加热的方式,可以使某些化合物分解产生气体。
1. 碳酸盐的热分解碳酸盐在高温下可以分解为相应的氧化物和二氧化碳气体。
比如,碳酸氢钠在高温下分解可以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NaHCO3 -> Na2CO3 + CO2↑ + H2O这个反应中,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是产物,而碳酸氢钠是反应物。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2. 金属氧化物的热分解某些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可以分解为金属和氧气。
比如,二氧化锰在高温下分解可以产生氧气。
2MnO2 -> 2Mn + O2↑这个反应中,金属锰和氧气是产物,而二氧化锰是反应物。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制取氧气。
三、电解制取气体电解是指通过电流作用于电解液,使其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气体的过程。
在电解过程中,正离子会向阴极聚集,而负离子则向阳极聚集,从而产生气体。
1. 食盐溶液的电解当食盐溶液经过电解时,会产生氯气和氢气。
初三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 二氧化碳的总结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探究一、制取O21.用KMnO4制取O2药品:KMnO4紫黑色(暗紫色)固体化学式:实验器材:①:发生装置试管酒精灯铁架台带胶塞的导管棉花②:收集装置集气瓶玻璃板水槽选择实验器材的依据:①:发生装置高锰酸钾制氧气是固体加热型反应,所以发生装置应该选择带有酒精灯、试管和铁架台的装置②:收集装置因为氧气密度大于空气,而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更纯,且不用验满)收集,也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集气瓶玻璃板)验证: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复燃,就说明集气瓶中气体是氧气验满: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接近集气瓶瓶口,如果木条复燃,就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了实验步骤:①按要求连接好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②在试管中装入足量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塞一小团棉花,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在试管内的导气管应稍出胶塞一点儿(便于收集气体),将导气管一端放在水中,并将集气瓶装满水,倒放在水槽中,准备收集③点燃酒精灯,先给试管均匀预热,再用外焰加热高锰酸钾④等到在水中的导气管有连续气泡冒出时,将集气瓶倒扣在导气管口收集氧气⑤等到集气瓶已经被氧气充满时,在水下从侧面将玻璃板盖住集气瓶口,拿出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⑥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⑦收拾仪器,结束实验注意事项:①在试管口放置一小团棉花,防止堵塞导管②加热时试管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生成的水使试管炸裂③试管内的导气管稍出胶塞一点儿即可,目的是利于气体导出④收集氧气时要等到导管口有连续气泡冒出时再收集,否则会收集到一部分试管内的空气,收集的氧气纯度不高⑤氧气收集满后,应该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回试管⑥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正放在桌面上(氧气密度大于空气)2.用H2O2制取O2药品:H2O2 无色液体 MnO2(催化剂)黑色固体化学式:实验器材:①:发生装置锥形瓶分液漏斗两孔胶塞导管②:收集装置集气瓶玻璃板水槽选择实验器材的依据:①:发生装置因为过氧化氢加二氧化锰制氧气是固液混合常温型,所以发生装置可以选择:锥形瓶分液漏斗两孔胶塞导管②:收集装置因为氧气密度大于空气,而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更纯,且不用验满)收集,也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集气瓶玻璃板)验证: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复燃,就说明集气瓶中气体是氧气验满: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接近集气瓶瓶口,如果木条复燃,就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了实验步骤:①按要求连接好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②在锥形瓶中装入足量的二氧化锰③在分液(长颈)漏斗中装入足量的过氧化氢水溶液,打开阀门,使过氧化氢水溶液流入锥形瓶内④等到在水中的导气管有连续气泡冒出时,将集气瓶倒扣在导气管口收集氧气⑤等到集气瓶已经被氧气充满时,在水下从侧面将玻璃板盖住集气瓶口,拿出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⑥收拾仪器,结束实验注意事项:①加入过氧化氢水溶液之后要将夹子夹紧防止氧气逸出②收集氧气时要等到导管口有连续气泡冒出时再收集,否则会收集到一部分试管内的空气,收集的氧气纯度不高③氧气收集满后,应该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回试管④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正放在桌面上(氧气密度大于空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体的制取
1.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请回答:
(1)指出仪器名称:a ,b 。
(2)若要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应选用 (填“A ”或“B ”),在气体发生装置中可加入的固体
物质是 (写化学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填“A”或“B ”),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
(4)若B 装置中装有石灰石和盐酸,则该装置可用于制取 (写化学式)。
若用C 装置收集该
气体,则气体从 端进入(填“c”或“d”)。
2.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⑵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
收集装置是 ;反应方程式是 ;该实验的成功还需
要 。
⑶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CO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外,CO 2也可以用碳酸氢钠(NaHCO 3)固体加热分解(产物为
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来制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
此法来制取CO 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
⑷ F 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 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
的结果 (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3、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仪器。
请根据要求填空(⑦⑧⑨不得翻转):
(1)图中仪器A
的名称是 。
(2)某同学用氯酸钾制取、并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应选择上图中的仪器(填番
号) ,其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验证① ② A B C D E F
水
瓶中氧气已集满,其具体操作和现象为。
(3)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H2,并使反应能随关随停,应选择上图中的仪器 (填番号,如果有
多种组合,填出一种组合即可)。
4.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5)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
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
体,密度比空气小。
NH3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
①制取氨气反应的方程式:2NH4Cl + Ca(OH)2△CaCl2 + 2NH3↑+ 2X。
X的化学式为:。
②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______。
③NH3是一种碱性气体,干燥时不能选用下列干燥剂中的 (填序号)。
A.固体氢氧化钠
B.浓硫酸
C.生石灰
5、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①,②;
(2)实验室欲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已知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如果在实验室中用A装置作气体发生装置,用过氧化钠和水反应来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所选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写管口字母)a→。
若只改变A装置中的药品,仍采用已连接的整套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的气体是。
(4)通过上述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所选用发生装置的对比,你觉得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
(5)装置A和C都可以作为实验室制取同种气体的发生装置,A和C相比,具有哪些优点?
(只答出一条即可)。
6、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是初中非常重要的一组实验,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在初中可同时用来制取O2、CO2和H2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
(3)写出实验室用KClO3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4)用KClO3制氧气需加MnO2作催化剂。
若在KClO3中加少量的KMnO4,也能加快KClO3的分解。
用文字说明其原因。
(5)实验室常用亚硫酸钠(Na2SO3)固体与浓硫酸反应来制取SO2。
已知:SO2是一种没有颜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常温下在空气中不反应。
①制取SO2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制取SO2的收集装置为(填字母)。
7、请根据所提供的试剂和仪器
............,按要求填空:
I.试剂:稀硫酸、稀盐酸、过氧化氢溶液、大理石、二氧化锰
Ⅱ.仪器:(铁
架台、石棉网等已省略)
(1)写出图中标有①、②仪器的名称:①,②。
(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为了便于控制反应且获得平稳的气流
.....,发生装置可选用图中的(填字母),化学方程式为。
用该装置和提供的试剂还可以制取气体,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方法是,检验该气体满瓶的方法是。
(3)设计一套制取少量蒸馏水的简易装置,需选择图中的A、B和(填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