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平阴鲁西化工第三化肥公司尿素合成塔爆炸事故

合集下载

尿素合成塔安全生产使用要点.doc

尿素合成塔安全生产使用要点.doc

尿素合成塔安全生产使用要点3月21日,山东省济南市平阴鲁西化工第三化肥厂有限公司一台尿素合成塔发生爆炸,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和重大财产损失。

为了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研究,现就进一步加强尿素合成塔生产使用检验工作通知如下:一、关于尿素合成塔的制造(一)结构方面。

1.目前生产的尿素合成塔普遍采用单个筒节多层包扎后再焊接环焊缝的深环焊缝结构,因结构所致不能进行焊后热处理,环焊缝部位存在较大的应力集中,且焊接缺陷不易检测。

鉴此原因,尿素合成塔应当尽可能避免采用深环焊缝结构,而宜选用其他结构形式。

对直径小于等于1800mm的尿素合成塔,逐步采用整体多层包扎结构,具体要求可参照化工行业标准《整体多层夹紧式高压容器》(HG3129),其层板间的环焊缝和纵焊缝应分别相互错开,相邻层板两条环焊缝间轴向距离不得小于100mm(封头与筒体的环焊缝除外)。

2.检漏孔与盲层(板)或内筒的连接方式应当采用焊接结构,且焊接部分深度不得小于筒体承压壁厚部分的三分之一,以防止介质进入包扎层。

结构详见下图。

检漏孔与盲层(板)的连接方式(示意图)(略) 3.尿素合成塔顶部合成物料出口插入管的管端应与塔顶内壁齐平,避免形成气相空间死区。

(二)材料方面。

采用多层包扎结构的尿素合成塔,其层板不得选用15MnVR钢板,应当选用强度等级相对较低的16MnR、20R等材料,且每层层板厚度不得小于8mm。

(三)检验方面。

尿素合成塔制造单位进行泄漏检验时,应当采用不具有腐蚀性的介质作为检漏介质,不得采用氨渗漏法进行检漏。

二、关于在用尿素合成塔的安全管理(一)定期检验。

山东平阴3.21事故发生后,山东、安徽等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在用的尿素合成塔及近年来的尿素合成塔检验报告进行了重点检验和查阅,通过检验和查阅检验报告发现,近三分之一的尿素合成塔存在裂纹等严重缺陷,大部分中、小化肥生产企业普遍存在以修代检现象。

因此,各使用单位应当加强尿素合成塔的安全管理工作。

尿素合成塔安全生产使用要点

尿素合成塔安全生产使用要点

尿素合成塔安全生产使用要点
3月21日,山东省济南市平阴鲁西化工第三化肥厂有限公司一台尿素合成塔发生爆炸,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和重大财产损失。

为了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研究,现就进一步加强尿素合成塔生产使用检验工作通知如下:
一、关于尿素合成塔的制造
(一)结构方面。

1.目前生产的尿素合成塔普遍采用单个筒节多层包扎后再焊接环焊缝的深环焊缝结构,因结构所致不能进行焊后热处理,环焊缝部位存在较大的应力集中,且焊接缺陷不易检测。

鉴此原因,尿素合成塔应当尽可能避免采用深环焊缝结构,而宜选用其他结构形式。

对直径小于等于1800mm的尿素合成塔,逐步采用整体多层包扎结构,具体要求可参照化工行业标准《整体多层夹紧式高压容器》(HG3129),其层板间的环焊缝和纵焊缝应分别相互错开,相邻层板两条环焊缝间轴向距离不得小于100mm(封头与筒体的环焊缝除外)。

2.检漏孔与盲层(板)或内筒的连接方式应当采用焊接结构,且焊接部分深度不得小于筒体承压壁厚部分的三分之一,以防止介质进入包扎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山东平阴鲁西化工第三化肥公司尿素合成塔爆炸事故

山东平阴鲁西化工第三化肥公司尿素合成塔爆炸事故

山东平阴鲁西化工第三化肥公司尿素合成塔爆炸事故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山东平阴鲁西化工第三化肥公司尿素合成塔爆炸事故1.事故概况2005年3月21日21:26,山东省平阴县鲁西化工第三化肥公司尿素合成塔发生爆炸事故,死亡4人,重伤1人,经济损失惨重。

1)事故设备的基本情况。

该公司的尿素合成塔是南京化工工业集团公司化工机械厂1999年的产品,2000年投入使用。

设计工作压力21.57MPa,设计温度195℃,实验压力27.26MPa,公称容积37.5m3,工作介质为尿素溶液和氨基甲酸铵。

尿素合成塔由10节筒节和上下封头组成。

筒节内径1400mm,壁厚110mm,总长26210mm。

筒节为多层包扎结构,层板为15MnVR,及16MnR,内衬为8mm的尿素级不锈钢;顶部为20MnMo球形锻件,衬里为堆焊大于8mm的尿素级不锈钢;底部为19Mn6球形封头,衬里为堆焊大于8mm的尿素级不锈钢;端部法兰与顶盖采用双头螺栓连接,密封形式为平面齿形垫结构。

2)事故概况。

尿素合成塔塔身爆炸成3节,事故第一现场残存塔基、下封头和第10节整体向西南倾斜15°,合成塔南侧5m处6层主厂房坍塌;西北侧20m处2层厂房坍塌;北侧、东北侧装置受合成塔爆炸影响,外隔热层脱落;东侧2个碱洗塔隔热层全部脱落;冷却排管系统全部损坏。

合成塔第9筒节落入南侧主厂房三层一个房间内。

筒体两端的多层包扎板局部变为平板,层与层之间分离;筒节环缝处多数层板上有明显的纵向裂纹,爆破口多处呈不规则的裂纹状。

第8节以上至上封头,向东北方向飞过一排厂房,上封头朝下斜插入土,距塔基91m。

在第8节筒节环焊缝处的筒板上纵向撕裂350mm长;长约850mm的多层板分层,断裂处焊缝呈不规则状。

2.事故分析1)引发尿素合成塔爆炸的直接原因是塔体材料(包括焊缝)的应力腐蚀开裂。

应力腐蚀开裂导致塔体承载截面严重减少,尤其是发生在爆炸筒节处环焊缝上侧的应力腐蚀开裂使得该处的承载截面急剧下降,最终产生快速断裂,引起塔内介质迅速泄漏,引发塔内介质爆沸和筒节爆炸。

压力容器常见事故类型与典型案例

压力容器常见事故类型与典型案例

压力容器常见事故类型与典型案例2.3.1我国特种设备事故基本情况1.我国近年以来事故统计情况(1)2001年以来我国特种设备事故情况2001年~2013年以来的特种设备事故统计情况见表2.1。

2004~2013年我国特种设备万台事故率(万台年事故起数)见图2.1。

2004年~2013年我国特种设备万台死亡率(万台年死亡人数)情况见图2.2。

表2.1 2001年-2013年我国特种设备事故情况图2.1 2004~2013年我国特种设备万台年事故率(万台年事故起数)图2.2 2004~2013年我国特种设备万台死亡率(万台年死亡人数)(2)2013年我国特种设备事故情况2013年,全国共发生特种设备事故227起、死亡289人、受伤274人,全年未发生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

与2012年相比,事故起数减少1起,下降0.44%;死亡人数减少2人,下降1.03%;受伤人数减少80人,下降22.60%。

全国万台设备死亡人数为0.46,与2012年相比下降11.03%,较好地实现了国务院安委会下达的万台设备死亡人数不超过0.51的控制目标。

从总体上看,全国特种设备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2.近年来特种设备事故的主要特点与发生的原因(1)近年来特种设备事故的主要特点从特种设备行业和环节来看,特种设备事故主要发生在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的使用环节。

锅炉事故主要发生在食品、木材加工制造业以及洗浴等服务业;压力容器事故主要发生在化工、建材制造业,气瓶事故主要发生在化工、建筑和燃气行业;压力管道事故主要发生在化工和食品加工业;电梯事故主要发生在建筑安装、商场、宾馆、居民住宅;起重机械事故主要发生在机械、冶金、建材、造船等制造业和建筑业、物流业;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事故主要发生在冶金、建材制造业和物流业;大型游乐设施事故主要发生在公园和景区。

从地区分布来看,近年来西部省份事故增加较快,如2010年发生在东、中、西部地区的特种设备事故分别占事故总数的57%、22%、21%。

2024年尿素合成塔安全运行管(三篇)

2024年尿素合成塔安全运行管(三篇)

2024年尿素合成塔安全运行管xx年3月21日晚21时,鲁西化工集团第三化肥厂尿素合成塔又出现恶性事故,虽然事故原因有待调查,但事故发生之后,各尿素生产企业引起了高度重视,强化了尿素塔的安全运行管理,以期避免类似事故的再度发生。

笔者结合临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6万t/a尿素合成装置谈一下尿素合成塔安全运行管理。

一、设备结构与参数1.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合成工艺中尿素合成塔是6万t/a尿素的关键设备,经过改造已突破15万t,该设备内衬是由公称尺寸8mm厚的316L尿素级不锈钢材料制成,外壁是一高压筒体保护承压,其内有3块旋流板及多孔板或球帽型塔盘若干分成反应区,原料液氨、二氧化碳和氨基甲酸铵从塔底进入,由于它在高温、高压和强腐蚀介质的条件下使用,如使用不当,极易损坏衬里,造成泄漏。

2主要技术参数设计压力:21.56MPa工作压力:19.6MPa试验压力:26.95MPa容器类别:Ⅲ设计温度:190℃工作温度:188±2℃容积:23m3公称尺寸:φ1200mm×21565mm二、安全运行管理小氮肥行业尿素装置大都在“七五”前后建设起来的,尿素合成塔运行周期在xx年左右,有的已经运行xx年,在安全运行管理方面也积累摸索了一些经验(也可以说有些是教训),合成塔的操作维护检修规程必须严格执行!否则就会降低的使用寿命,造成较快的腐蚀损坏。

1.开停车管理塔内的升温升压、降温降压速度要缓慢。

在开车时,塔内温度小于100℃时,升温速率应为6~8℃/h,塔内温度大于100℃时,升温速率应不大于12℃/h,外壁温度由常温突升时每小时不得超过50℃;在停车时,塔内温度大于100℃时,降温速率不大于30℃/h,塔内温度小于100℃时,降温速率应在8~10℃/h,短停封塔时间不得超过24h,如果超过24h或塔内压力低于12MPa时应作排塔处理。

2.定期监测管理(1)对合成塔检漏蒸汽的监测是发现衬里是否损坏的重要手段,每班应对各检漏管内的冷凝液进行酚酞滴定测试,如发现红或微红,应及时查找原因,其氨含量应小于0.01%(m/m),当大于0.1%时,应停车排放。

山东省危化企业 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山东省危化企业  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危险化学品生产环节事故分析一、事故基本情况(一)聊城市莘县化肥有限责任公司“7.8”液氨泄漏事故2002年7月8日凌晨0点20分,一辆车号为鲁P-01568的20吨液氨罐车,在莘县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液氨库区灌装场地进行液氨灌装,到凌晨2点左右灌装基本结束时,押运员谢甲文在关闭灌装阀门过程中,液氨连接导管突然破裂,大量液氨泄漏。

驾驶员王伦芝吩咐押运员谢甲文立即关闭灌装区西侧约64米处的紧急切断阀,自己迅速赶到罐车尾部,对罐车的紧急切断装置采取关闭措施(后经鉴定该装置失灵),一边与厂值班人员联系并电话报警。

2时09分,莘县公安局接到报警,立即出警,迅速组织抢险和群众疏散。

聊城市及相邻县的公安消防部门也迅速调集警力,赶赴现场参加救援。

现场救护队员组成了救人、堵漏、器材供应、供水、救援保障和现场警戒六个小组,展开抢险救援工作。

搜救工作一直持续到6时30分,共解救遇险人员102人,疏散群众2000余人。

这起事故共泄漏液氨约20.1吨,造成15人死亡(其中当时死亡13人,后经抢救无效死亡2人),重度中毒22人,直接经济损失约72万元。

液相连接导管突然破裂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液氨罐车上的紧急切断装置失灵是事故扩大的主要原因,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不落实是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

(二)山东峄山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金乡尿素厂“9.15”液氨泄漏事故山东峄化集团金乡尿素厂尿素车间五楼氨冷凝器的下液管至缓冲槽之间的法兰短管(Φ108*4,短管长度为110毫米)曾于2002年7月31日、8月22日两次出现漏点,发生泄漏,均组织人员进行了“注胶堵漏”处理。

9月13日,发现该漏点又发生泄漏,经反复研究,于 9月15日7点多钟开始实施堵漏,由于现场液氨泄漏较重,抢修人员均带滤毒罐式防毒面具,穿皮衩裤、橡胶靴、雨衣。

9时许,发生液氨泄漏。

作业现场五人徐新立、李志奎、张建国、李忠良、张福全被紧急送往金乡县第一人民医院。

徐新立、李志奎、张建国当日经抢救无效死亡。

鲁西化工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鲁西化工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鲁西化工火灾事故调查报告一、事故概况2023年7月10日晚,鲁西化工公司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火灾事故。

事故发生在公司的化工仓库区域,火势迅速蔓延,导致仓库内的化工原料和产品大部分受损,同时造成了一名员工受伤。

火灾持续了近7个小时才被扑灭,公司的财产损失极为严重,也给周边地区的环境安全和居民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鉴于此,为了彻底调查事故的原因和责任,特成立了专门的调查组进行详细的事故调查和分析。

二、事故调查1. 火灾起因根据初步调查和现场勘察结果显示,火灾是由于化工仓库内的原料堆放不当和周围环境的不合理布局引发。

在火灾发生前,仓库内的化工原料被大量堆放在一起,并未严格按照规定的距离进行隔离和分开存放,且存在一些易燃、易爆的化学品。

另外,仓库周围的消防设施并不齐全,防火门的安装位置和数量也未能满足相关的规定标准。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火灾的发生几率和扩散速度。

2. 事故管理和责任经调查发现,鲁西化工公司在事故管理和安全措施方面存在严重的疏忽。

公司在化工仓库的管理上存在严重漏洞,仓库内的原料堆放不符合规范,消防设施和应急预案也未能及时更新和完善。

在事故发生后,公司的应急处置措施不够及时和有效,未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对员工进行安全疏散。

此外,公司管理层在事故发生后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也显得轻率和不负责任,对事故的后果和影响未能进行充分的评估和处理。

3. 安全培训和监管调查还发现,公司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和管理监督也相当不到位。

公司虽然对员工进行过安全技能培训,但没有进行定期的复训和演练,也没有建立健全的安全责任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

此外,安全监管部门在对公司的安全生产监督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疏漏,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对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和应急预案执行情况也缺乏有效的辅导和指导。

三、事故成因分析鲁西化工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管理疏忽公司对化工仓库的管理存在较大问题,未能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导致原料的堆放不当和环境布局不合理,增加了火灾的发生几率。

压力容器常见事故类型与典型案例

压力容器常见事故类型与典型案例

压⼒容器常见事故类型与典型案例压⼒容器常见事故类型与典型案例2.3.1我国特种设备事故基本情况1.我国近年以来事故统计情况(1)2001年以来我国特种设备事故情况2001年~2013年以来的特种设备事故统计情况见表2.1。

2004~2013年我国特种设备万台事故率(万台年事故起数)见图2.1。

2004年~2013年我国特种设备万台死亡率(万台年死亡⼈数)情况见图2.2。

表2.1 2001年-2013年我国特种设备事故情况图2.1 2004~2013年我国特种设备万台年事故率(万台年事故起数)图2.2 2004~2013年我国特种设备万台死亡率(万台年死亡⼈数)(2)2013年我国特种设备事故情况2013年,全国共发⽣特种设备事故227起、死亡289⼈、受伤274⼈,全年未发⽣特种设备重特⼤事故。

与2012年相⽐,事故起数减少1起,下降0.44%;死亡⼈数减少2⼈,下降1.03%;受伤⼈数减少80⼈,下降22.60%。

全国万台设备死亡⼈数为0.46,与2012年相⽐下降11.03%,较好地实现了国务院安委会下达的万台设备死亡⼈数不超过0.51的控制⽬标。

从总体上看,全国特种设备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2.近年来特种设备事故的主要特点与发⽣的原因(1)近年来特种设备事故的主要特点从特种设备⾏业和环节来看,特种设备事故主要发⽣在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的使⽤环节。

锅炉事故主要发⽣在⾷品、⽊材加⼯制造业以及洗浴等服务业;压⼒容器事故主要发⽣在化⼯、建材制造业,⽓瓶事故主要发⽣在化⼯、建筑和燃⽓⾏业;压⼒管道事故主要发⽣在化⼯和⾷品加⼯业;电梯事故主要发⽣在建筑安装、商场、宾馆、居民住宅;起重机械事故主要发⽣在机械、冶⾦、建材、造船等制造业和建筑业、物流业;场(⼚)内专⽤机动车辆事故主要发⽣在冶⾦、建材制造业和物流业;⼤型游乐设施事故主要发⽣在公园和景区。

从地区分布来看,近年来西部省份事故增加较快,如2010年发⽣在东、中、西部地区的特种设备事故分别占事故总数的57%、22%、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平阴鲁西化工第三化肥公司尿素合成塔爆炸事故
1.事故概况
2005年3月21日21:26,山东省平阴县鲁西化工第三化肥公司尿素合成塔发生爆炸事故,死亡4人,重伤1人,经济损失惨重。

1)事故设备的基本情况。

该公司的尿素合成塔是南京化工工业集团公司化工机械厂1999年的产品,2000年投入使用。

设计工作压力21.57MPa,设计温度195℃,实验压力27.26MPa,公称容积37.5m3,工作介质为尿素溶液和氨基甲酸铵。

尿素合成塔由10节筒节和上下封头组成。

筒节内径1400mm,壁厚110mm,总长26210mm。

筒节为多层包扎结构,层板为15MnVR,及16MnR,内衬为8mm的尿素级不锈钢;顶部为20MnMo球形锻件,衬里为堆焊大于8mm的尿素级不锈钢;底部为19Mn6球形封头,衬里为堆焊大于8mm的尿素级不锈钢;端部法兰与顶盖采用双头螺栓连接,密封形式为平面齿形垫结构。

2)事故概况。

尿素合成塔塔身爆炸成3节,事故第一现场残存塔基、下封头和第10节整体向西南倾斜15°,合成塔南侧5m处6层主厂房坍塌;西北侧20m处2层厂房坍塌;北侧、东北侧装置受合成塔爆炸影响,外隔热层脱落;东侧2个碱洗塔隔热层全部脱落;冷却排管系统全部损坏。

合成塔第9筒节落入南侧主厂房三层一个房间内。

筒体两端的多层包扎板局部变为平板,层与层之间分离;筒节环缝处多数层板上有明显的纵向裂纹,爆破口多处呈不规则的裂纹状。

第8节以上至上封头,向东北方向飞过一排厂房,上封头朝下斜插入土,距塔基
91m。

在第8节筒节环焊缝处的筒板上纵向撕裂350mm长;长约850mm的多层板分层,断裂处焊缝呈不规则状。

2.事故分析
1)引发尿素合成塔爆炸的直接原因是塔体材料(包括焊缝)的应力腐蚀开裂。

应力腐蚀开裂导致塔体承载截面严重减少,尤其是发生在爆炸筒节处环焊缝上侧的应力腐蚀开裂使得该处的承载截面急剧下降,最终产生快速断裂,引起塔内介质迅速泄漏,引发塔内介质爆沸和筒节爆炸。

2)塔体在制造过程中,改变了衬里蒸汽捡漏孔的原设计。

采取了在盲板上
锥螺纹后再将检漏管拧入连接,这一改变导致氨渗漏检测介质和检漏蒸汽渗漏到多层层板的缝隙中,从而引起塔体层板材料严重应力腐蚀。

3)引起塔体材料的应力腐蚀另一诱因是在制造过程,盲板材料为Q235-A的纵向焊缝未焊满,采取了连接点焊所代替,进一步加剧了氨渗漏检测介质和检漏蒸汽向塔体多层层板间渗漏与扩散。

简评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制造过程中改变原设计,导致氨渗漏检测介质和检漏蒸汽渗漏到塔体多层层板间,造成塔体应力腐蚀开裂。

1995年河北迁安
化工厂曾发生了我国首例多层包扎尿素合成塔爆炸事故,其合成塔的结构形式与本次事故的合成塔完全一样,而且是同一制造厂家。

同一厂家的同一产品,一而再发生事故,值得深思!1995年的迁安合成塔爆炸事故一些相关职能机构未能作出恰当的结论与处理,在锅炉局的锅炉压力容器事故档中连一纸记录都没有保存。

还有多少同一类型的产品在运行,是否存在相类似的安全隐患,制造厂家、监督机构有无采取相应措施,不希望迁安事故、平阴事故再次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